1. 四大文明古國分別屬於哪一類氣候
四大文明古國,無一例外幾乎都在北回歸線到北緯40°之間,這一區域大陸東岸的中國,印度,都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大陸西岸則是屬於地中海式氣候,埃及,巴比倫如此,這兩種氣候是適於農業耕作的氣候,因此古代文明發源於此就不奇怪了。之後出現的其他文明,如古希臘,古羅馬,迦太基,阿拉伯等等,幾乎無一例外都是在這一范圍以內;其他大洲的如瑪雅文明,印加文明,祖魯文明等等也幾乎出現在相同的緯度區域內。這說明,古代的農耕文明靠天吃飯,都必須處於氣候適宜農業發展的區域,而回歸線與40°之間的區域,大陸東岸為亞熱帶季風氣候,西岸為地中海式氣候,它們都是適宜農作物生長的氣候!
2. 印度的四季什麼樣!!
印度之歷法分一年為春夏冬三季。一年之三時季。印度之三季即春夏冬,以配熱際時,雨際時,寒際時,是曰三際時
印度古時根據氣候將一年分為三季,每滿四個月舉行一次,祈求農作物茂盛、豐收
3. 印度是什麼氣候類型 有什麼特點
印度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熱帶季風氣候特點: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旱季10月-次年5月;雨季6-9月)。印度位於亞洲南部,三面臨海,大部分地區地處熱帶和亞熱帶。印度是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目前人口超過十億,居世界第二位。恆河是印度的母親河。
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
熱帶季風氣候特點:
1.終年高溫,年平均氣溫在22℃以上,最冷月一般在16℃以上的冬半年。
2.旱雨季明顯,降水集中在雨季,且降水量大。
3.季風顯著。
4.盛行熱帶氣旋。與「夏季風」同步,每年5月中旬至9月中旬為熱帶氣旋盛行季節。
印度半島與中南半島是本氣候的典型區域,也是主要區域。但兩者間的季節起訖時間有所不同:
印度半島通常6-9月為雨季,10月至次年5月為旱季。旱季後期(4-5月)天氣酷熱,最高氣溫常高達40℃以上。雨季雨水旺盛,常造成洪災。
中南半島通常5-10月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為旱季。4或5月為最熱月,最高溫一般在38-40℃之間。雨季期間多對流雨及台風雨,常電閃雷鳴,暴雨成災,造成巨大財產損失。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
耕地面積佔一半以上,亞洲耕地面積最大的國家氣候多樣,地形有差異,利於多種作物種植水旱災害多發
農作物分布與自然條件的關系(水稻、小麥、棉花、黃麻、茶葉)
水稻:分布在降水較多的東北部及半島沿海地區
小麥、甘蔗:恆河平原、印度西北部
棉花:德干高原西北部
黃麻:恆河三角洲,世界首位
茶葉:布拉馬普特拉河兩岸山坡
4. 古印度文明形成的天然條件有哪些
印度次大陸全境大體可以溫德亞山脈和納巴達河為界分為南北兩個區域。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就沒有生命,也就沒有人類文明,所以人類文明離不開水,古印度文明當然也不例外。印度北部有印度河和恆河兩條大河。印度河發源於岡比斯山以西,全長約3180公里,流入阿拉伯海,流域面積達96萬平方公里,所形成的印度河流域是印度古代文明的搖藍。恆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南麓,全長約2580公里,流入孟加拉灣,它所流經的地方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也誕生於此。印度河和恆河流經的區域有土地肥沃的沖擊平原。這里先後產生了燦爛的印度河文明和恆河文明,成為古代印度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印度次大陸南部是一個三角形的半島,以德干高原為主體。德干高原西高東低,平均高度為海拔600米。南部沿東西海岸分別蔓延著東高止和西高止、兩條山脈。沿海岸地區氣候潮濕,土地肥沃。印度次大陸地形特點是,平原和河谷盆地遼闊,可耕地面積大,發展農業經濟的自然條件優越。
印度次大陸北部濰熱帶和亞熱帶乾旱氣候,南部為潮濕的熱帶氣候。季風在印度次大陸很盛行,每年4至12月多刮西南季風,11月至翌年3月則多有東北季風。由於北部的喜馬拉雅山好像一道屏障,使來自印度洋的季風雨返回而降於恆河流域,所以恆河流域的與量充沛。印度河流域的雨量要小些,但來自高山的大量雪水流入印度河,因此水量充沛。
印度次大陸資源豐富。這里有茂密的原始森林,盛產各種木料。銅礦和鐵礦的儲量很大。銅礦主要在拉賈斯坦和比哈爾南部。早在公元前2000年,這里的銅礦就已被開采。鐵礦分布在卡納塔卡、比哈爾南部等地區。約公元前8世紀,鐵器已廣泛用於生產。在南部的安德拉地區,有很多錫礦。金礦和銀礦則主要分布在喜馬旺特和卡納塔卡一帶。印度還盛產各種寶石和珍珠。金鋼石的產量和質量均位於世界各國前列。
古印度文明就是在這樣一片廣闊、富饒的土地上興起和不斷發展的。
5. 印度氣候以什麼氣候為主
印度的氣候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
印度位於南亞地區的印度半島上,夏季受來自印度洋西南季風影響,形成雨季。年降水量豐富。冬季受東北季風影響,比較乾燥。
6. 印度氣候類型和特徵有哪些
印度的主要氣候類型是熱帶季風氣候;特點是全年高溫,有明顯的雨、旱兩季。
印度終年高溫,年平均氣溫在22℃以上,最冷月一般在16℃以上;通常6—9月受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的影響,為雨季;10月—次年5月受來自亞歐大陸的東北季風的影響,為旱季。
盛行熱帶氣旋。與「夏季風」同步,每年5月中旬至9月中旬為熱帶氣旋盛行季節。印度半島通常6—9月為雨季,10月—次年5月為旱季。旱季後期(4—5月)天氣酷熱,最高氣溫常高達40℃以上。雨季雨水旺盛,常造成洪災。
印度熱帶季風氣候的成因:
旱季,氣壓帶和風帶的位置向南移動,該地受東北信風和由亞洲內陸地區吹向海洋的並在低緯度地區偏轉而形成的東北季風的共同影響的結果。
雨季,因夏季氣壓帶和風帶的向北移動,該地受到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偏轉而來的西南季風和由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引起的由海洋吹向陸地季風共同作用的結果。
印度全境炎熱,大部分屬於熱帶季風氣候,而印度西部的塔爾沙漠則是熱帶沙漠氣候。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印度
7. 古代印度的什麼氣候是溫暖濕潤,雨量豐富
熱帶雨林其後
8. 印度屬於哪一種氣候類型及其氣候的特點是什麼
印度位於南亞季風區,其氣候類型是熱帶季風氣候,主要特點是全年高溫,降水明顯分旱、雨兩季:
1、終年高溫,年平均氣溫在22℃以上,最冷月一般在16℃以上冬半年。
2、旱雨季明顯,降水集中在雨季,且降水量大,這時候主要是從西南方向的印度洋上吹來含有大量水汽的海風。
3、季風顯著。旱季時陸地高壓散發出來的東北季風匯入海洋上的赤道輻合帶。雨季時南半球副高發出來的西南季風匯入塔爾低壓。
4、盛行熱帶氣旋。與「夏季風」同步,每年5月中旬至9月中旬為熱帶氣旋盛行季節。印度半島通常6—9月為雨季,10月—次年5月為旱季。旱季後期(4—5月)天氣酷熱,最高氣溫常高達40℃以上。雨季雨水旺盛,常造成洪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