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如何成為大國

印度如何成為大國

發布時間:2022-08-26 12:56:20

㈠ 印度成為「超級大國」的可能性有多大,為什麼

印度作為一個人口即將超越中國的人口大國,印度也無時無刻在做著一個大國夢。近段時間印度總統也宣布了印度將在20年的時間成為超級大國。我認為這個可能性並不高,主要還是印度本身就存在許多問題,如果不能根本解決這些問題的話,是根本無法成為超級大國的。

超級大國的標準是什麼?

超級大國是當今世界上擁有超強經濟和軍事實力,可以憑借其非常強大的軍事和經濟實力直接或間接干預他國政治軍事事務,擴大勢力范圍和戰鬥力的國家。世界霸權。另一方面,印度的科技實力和軍事實力都不錯,由此可以看出印度有成為大國的潛力,但印度的各種矛盾影響著印度的進步。

㈡ 印度靠什麼成為四大古國之一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000年前後創造了燦爛的印度河文明。約在公元前14世紀,原居住在中亞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進入南亞次大陸,並征服了當地土著。約公元前1000年,開始形成以人種和社會分工不同為基礎的種姓制度。

公元前4世紀崛起的孔雀王朝開始統一印度次大陸,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統治時期疆域廣闊,政權強大,佛教興盛並開始向外傳播。中世紀小國林立,印度教興起。自11世紀起,來自西北方向的穆斯林民族不斷入侵並長期統治印度。1526年建立莫卧兒帝國,成為當時世界強國之一。1600年英國侵入,建立東印度公司。1757年,印度和英國之間爆發了普拉西大戰,印度因戰敗而逐步淪為英國的殖民地。1849年,英國侵佔印度全境。1857年爆發反英大起義,次年英國政府直接統治印度。1947年6月,英將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自治領。同年8月15日,印度在與巴基斯坦分治後實現獨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宣布成立印度共和國,但仍為英聯邦成員國。
印度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原來說印度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但根據最新的水下新發現推斷,印度的文明史可能會上推到八千到九千年前,這很可能超過埃及。歷史上的印度飽受外來勢力的侵擾,而且絕大多數侵略者往往是進去了就不想走,比如16世紀末,西方列強向東方擴張,荷蘭、葡萄牙、法國、英國都入侵過這個國家。最後是18世紀60年代英國人打敗了法國人,獨佔印度達190年之久。盡管印度遭受過無數次外族入侵,受到各種外來文化的沖擊,但印度的文化始終有一條綿綿不斷的主線--印度教文化。印度教包括吠陀教、婆羅門教、印度教。印度內部文化的不斷豐富和外來民族文化的不斷融入,促成了印度文化的多樣性。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印度更表現出傳統與現代、貧窮與富有、宗教與世俗、落後與先進的巨大反差

㈢ 印度將成人口第一大國,印度的國土面積有多大

印度的國土面積是300萬平方公里左右,這個面積只有我國的1/3左右。

對於印度這個國家來說,雖然印度的國土面積並不大,但因為印度本身的人口數量比較多,人口的增長速度也比較快,所以印度很快就會成為全球第一人口大國。在這種需求之下,有些人會把這個情況理解為人口紅利,也有些人會理解為人口陷阱。不管是何種情況,印度地區的人口出生率確實非常高,這也意味著印度地區的人口數量將會全面超越中國,印度的經濟發展問題也備受大家的關注。

最後,我們不僅需要關注印度的人口增長問題,同時也需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人口問題上。除了印度以外,其實很多國家的人口出生率已經非常低了,甚至有些地區的人口凈增長率已經成為了負數。

㈣ 印度面積不大,人口也不多,為什麼還自稱是大國

印度人確實普遍認為自己是大國。這種民族自豪感,其實和印度教、印度的歷史有很大關系。

印度這塊土地確實是建立超級大國的坯子,

但不是孕育大國的坯子,這句話同樣適用於美國,不知道大家能否理解。美國的成功,不是那塊土地原生孕育文明的結果,而是英國資本主義在北美大陸實踐的結果。如果把印度的十三億人請走,換上相同數量的中國人、日本人、德國人或者英國人,肯定會成為超級大國。為什麼印度人不行?因為印度的歷史文化並不具備成為超級大國的條件,而且歷史文化慣性太大,在現在的印度建國之前,印度從來不是一個國家概念,是一個純粹的文化范疇,歷史上印度人沒有統一的想法,因為他們從來就不是一個整體

㈤ 為何會說尼赫魯是親手葬送了,印度成為大國的機會

印度有兩大政治家享譽世界,一是聖雄甘地,以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抵抗殖民統治而享譽世界,他也成為了印度人民心中的聖雄。但他的治國理念比較陳舊,他想讓整個印度回到與世無爭的農業社會,這自然是不符合時代發展潮流的。第2位世界公認的傑出政治家就是尼赫魯,他是印度的開國總理,面對印度的三大問題:種族問題,宗教問題,地方勢力,尼赫魯開出的葯方是通過工業化和世俗化來推動印度的大國崛起。

尼赫魯希望藉助這次戰爭,既能制服國內分散的地方勢力,又能沽名釣譽挽救自己的政治生命,悍然走上了霸權主義軍國主義的道路。結果印度軍隊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強力反擊面前不堪一擊,被打得滿地找牙。尼赫魯的聲譽頓時暴跌到谷底,印度周邊的國家紛紛倒向了中國,巴基斯坦跟中國開始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兄弟關系。新中國建立之後,尼赫魯帶領下的印度是很早就承認了新中國,但尼赫魯又親手葬送了正常發展的中印關系,使其失去了大國崛起的機會。

㈥ 南亞的大國印度,為什麼總是難成世界大國呢

首先第一點就是印度內部不夠穩定。第二點就是印度的戰略基礎不行。第三點就是印度沒有能夠讓世界上其他國家信服的軍事手段。

㈦ 25年內讓印度成為發達國家,莫迪的「大國雄心」能實現嗎

我認為莫迪的“大國雄心”不可能實現。

雖然印度有屬於自己的“大國雄心”,對於印度民眾來說是一件好事情,但是想要實現自己的“大國雄心”,確實有些太過困難,如果莫迪沒有能力解決印度目前的棘手問題,那麼印度甚至有可能會出現一片混亂的景象。

一、我認為莫迪的“大國雄心”不可能實現。

成為發達國家是印度一直以來的目標和夢想,因為只有成為發達國家,印度在國際社會上的地位才會有著顯著的提高。只不過並不是所有的國家都具備成為發達國家的資格和條件,從目前來看,印度距離發達國家的水準還有著相當遙遠的距離,而在我看來,莫迪根本不可能實現自己的“大國雄心”夢想。

㈧ 印度可能崛起成為超級大國嗎

自1947年獨立以來,印度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奉行不結盟戰略,力圖避免參加冷戰,將多邊機構和不結盟運動列為優先事項。印度的政策也始終反對在國際關系中使用軍事力量。但是印度發現冷戰後的國際環境有利於同時擴大與所有主要大國的雙邊關系,因此印度奉行「多結盟」戰略,力求成為有時相互競爭的「過渡力量」。隨著印度開始宣稱自己是地區大國,它今天正在將其「棕水」海軍轉變為「藍水」海軍,並擴大其空軍的力量,積極參與世界事務。

現在已經普遍認為印度的崛起是不可避免的大國。在過去的二十五年中,印度經濟表現出驚人的增長。盡管全球經濟放緩,印度仍是為數不多的繼續以高個位數增長率增長的大型經濟體之一。美國近幾十年來一直在戰略上押注印度,支持其崛起,因為它期望這將促進美國在亞洲和全球的利益。

㈨ 說說印度該如何走強國富民之路

印度國土面積約300萬平方公里,三面環海,海岸線長達5560公里,人口13億還多,且大部分都是青壯年,人口結構呈現年輕化,人口紅利充足。同時,印度還擁有世界上耕地面積最多的國家,為印度國內的糧食安全提供了保障。

一言以蔽之,印度這個國家的自然優勢得天獨厚,但為何發展不盡人意,難以形成世界性強國呢?

不得不說,印度於1947年從英國殖民體系中獨立至今,一直以來都在樹立自己的大國形象,謀求南亞次大陸的領導者地位,並在印度洋上蠢蠢欲試,對外釋放出印度洋就是印度自家的海洋,由此可見,印度的志向不小,對未來躊躇滿志。

前幾年經濟的高速發展使得令人刮目相看,但最近印度的發展都不如願,先是印度探測月球的計劃失敗,後來又是印度因為克什米爾地區和巴基斯坦爆發了一系列的沖突,印度顯然是在以大欺小、以強克弱,可卻並沒有佔到便宜,反而被巴方奚落一番。

衡量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是多方面,既有領土面積、軍事力量、人口數量、社會管理,科技實力等等,但真正決定一個國家實力的是科技,誰掌握了科學技術的頂端,誰就在國際上具有發言權。盡管土地面積和人口數量是一個國家的基礎,但論其發達程度,科技人才才是根本。

例如以色列,國土面積還不如印度的一個地級市大,是名副其實的「彈丸小國」,可在5次的中東戰爭中以小博大,以少勝多,取得最終的勝利。當然,除了美國的支持以外,猶太人的人才科技發展實力起到根本性的作用。

不得不說科學技術的爆發式增長才是讓一個國家強大的根本原因。

同時,制約一個國家發展進步的因素是很多的,印度不僅是經濟基礎非常薄弱,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宗教影響太強了,印度人現代化程度不高,主要還是受宗教影響太大,印度也是一個文明古國,幾千年的宗教和封建思想影響太深,導致在走向現代化的過程中舉步維艱。

所以說印度的發展是一個比較緩慢的過程,可能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實現現代化,因為要改變印度根深蒂固的封建等級制度是極其困難的,加上大規模的民族屬性,使得印度宗教、種族矛盾難以調和,要想凝聚所有力量來搞經濟建設是難以實現。

加上印度在民智未開的基礎上,實行西方的民主制度,看似走在世界的前沿,但在社會管控能力是非常的弱,人民的自覺性低,難以集中人力財力辦大事,從而影響了制約了印度的發展。

從目前發展來看,印度就像一個「志大才疏」的人,志向非常遠,但自身卻能力不足,要想成為世界性的強國,印度真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㈩ 印度將成為世界農業大國的條件

氣候類回型多樣,地形有答差異,有利於多種作物種植。位於赤道附近,終年光照豐富,熱量充足利於農作物的生長,生長周期短。

大部分屬熱帶季風氣候,降水量豐沛,且北面有高大的喜馬拉雅山的阻擋,位於迎風面,帶來大量的水汽。印度國內又兩條河流,印度河與恆河,這些河流流經的地區,大都是農業種植發展的地區,便於農業的灌溉。

有肥沃的土壤,恆河帶來肥沃的土壤,沖擊形成三角洲,利於水稻的種植。地形:地形多樣,利於多種農作物的種植,恆河平原地形平坦,利於小麥的種植。

(10)印度如何成為大國擴展閱讀:

印度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72%。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生產國之一,擁有世界10%的可耕地,面積約1.6億公頃。據歐盟報告:印度已成為農產品凈出口國。

因為印度的氣候類型是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其中西南季風很不穩定,使印度降水量的時間分配很不穩定,水旱災頻繁,使印度的糧食生產很不穩定。

主要出口商品為:製成品主要包括紡織品、珠寶、機械產品、化工產品、皮革、手工藝品等;初級產品主要包括農產品和礦產品;石油類產品主要包括成品油、原油和石油產品等。

閱讀全文

與印度如何成為大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四大古姓是哪些 瀏覽:232
伊朗人是什麼人種後代 瀏覽:371
英國現在的錢哪裡來 瀏覽:245
新加坡人和中國人哪個聰明 瀏覽:128
中國養蠶技術如何傳入西方 瀏覽:364
與越南國足踢得如何 瀏覽:510
印尼黑色boss煙多少錢一包 瀏覽:496
印尼吃飯多少錢一份 瀏覽:211
中國最大天眼是哪裡 瀏覽:886
韓國疫情怎麼評價中國 瀏覽:558
印度街邊椰子多少錢 瀏覽:159
中國有哪些上古神魚 瀏覽:439
伊朗古代的文明標志叫什麼 瀏覽:946
伊朗用什麼社交軟體類似微信 瀏覽:432
中國航空師有多少人 瀏覽:389
印度飛餅加什麼菜 瀏覽:278
中國葯監局多少工作人員 瀏覽:545
東帝汶如何分辨中國人 瀏覽:574
義大利口罩哪個國家最嚴重 瀏覽:822
越南房子100萬租金是多少 瀏覽: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