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印度半島,中南半島在世界地圖的哪個地方
印度半島
印度半島也稱印度次大陸(又稱南亞次大陸或印巴次大陸)是喜馬拉雅山脈以南的一大片半島形的陸地,亞洲大陸的南延部分。大體位於北緯8-37度,東經61-97度。由於受喜馬拉雅山阻隔,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但面積又小於通常意義上的大陸,所以稱為次大陸。 總面積約為209萬平方公里,人口約為13億。 印度次大陸的國家大體位於印度板塊,也有一些位於南亞。當中,印度、印度河以東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爾和不丹位處大陸地殼上;島國斯里蘭卡位處大陸架;島國馬爾地夫位處海洋地殼。
東臨孟加拉灣,西頻阿拉伯海,南抵科摩林角,北部無明確界線,大體指阿拉瓦利山脈和焦達訥格布爾高原一線以南,略呈三角形。南北長1,700公里,東西最寬1,600公里,面積208.8萬平方千米,平均海拔600米。
亞洲南部三大半島之一,世界第二大半島。以德干高原為主體,故又名德干半島。較大河流有訥爾默達河、戈達瓦里河等。大部分地區屬熱帶季風氣候。每年10月至翌年2月為涼季,平均氣溫10℃以上;3~6月為熱季,高原中部可達35℃左右,7~9月為雨季。年平均降水800毫米。廣義的印度半島還把印度河—恆河平原包括在內。
② 戈達瓦里河的介紹
戈達瓦里河是印度中南部最大的河流,發源於馬哈拉施特拉邦境內距阿拉伯海岸只有80km的西高止山脈東麓。河流向東南方向流經德干高原,最後分成幾支注入孟加拉灣。河流全長1465km,流域面積約31.5萬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3180立方米/秒,徑流量1002億立方米。 戈達瓦里河河網密布,支流眾多,水量充沛。
③ 請問印度古吉拉特、邦馬哈拉特邦和安德拉邦具體都有哪些城市請幫忙列一下。謝謝
gujirat 邦
艾哈邁達巴德Ahmedabad(省會)
安雷利Amreli
瑙薩里Navsari
博爾本德爾Porbandar
拉傑果德Rajkot
薩巴坎塔縣Sabarkantha
蘇拉特縣Surat
蘇仁德拉那加縣Surendranagar
瓦皮Vapi
巴羅達縣Vadodara
瓦爾薩德縣Valsad
馬哈拉施特拉邦位於印度西南,分為35個縣,設6個專區。
* 南杜爾巴縣 Nanrbar
* 杜利亞縣 Dhule
* 賈爾岡縣 Jalgaon
* 布爾達納縣 Buldana
* 阿科拉縣 Akola
* 瓦辛姆縣 Washim
* 阿姆勞蒂縣 Amravati
* 瓦爾達縣 Wardha
* 那格浦爾縣 Nagpur
* 班達拉縣 Bhandara
* 貢迪亞縣 Gondiya
* 加德奇羅利縣 Gadchiroli
* 錢德拉布爾縣 Chandrapur
* 亞瓦特馬爾縣 Yavatmal
* 楠德拉縣 Nanded
* 辛戈利縣 Hingoli
* 帕爾巴尼縣 Parbhani
* 賈爾納縣 Jalna
* 奧蘭賈巴德縣Aurangabad
* 納西克縣 Nashik
* 塔納縣 Thane
* 孟買縣 Mum (Suburban)
* 孟買市 Mum City
* 賴加爾縣 Raigarh
* 浦那縣 Pune
* 平欽縣 Pimpri-Chinchwad
* 艾哈邁德訥格爾縣 Ahmadnagar
* 比德縣 Bid
* 拉杜爾縣 Latur
* 奧斯馬納巴德縣 Osmanabad
* 紹拉布爾縣 Solapur
* 薩塔拉縣 Satara
* 勒德納吉里縣 Ratnagiri
* 辛杜杜爾格縣 Sindhurg
* 戈爾哈布爾縣 Kolhapur
* 桑利縣 Sangli
安德拉邦
阿迪拉巴德
阿嫩達布爾
契托爾
古德伯
東哥達瓦里
貢都爾
海德拉巴(省會)
卡因納加爾
坎曼
克利須那
卡努爾
馬布那加爾
梅達克
那爾貢達
內洛爾
尼扎馬巴德
普拉喀桑
蘭加雷迪
斯里加古蘭
瓦朗加爾
西哥達瓦里
④ 印度的地理位置是什麼
印度印度地處北半球,位於北緯6度44分至35度30分、東經68度7分至97度25分之間。
⑤ ICD Khodiyar是船公司嗎
不是,是印度的港口
ICD是英文全稱Inland Clearance Depot的縮寫。中文意思是「集裝箱內陸驗關堆場」或「內地結關貨運站」、「內陸點清關堆場」。由於海運不可能直接到達,所以幾乎所有的貨都需要拖車到這個點。
以印度的港口在ICD後接地名的使用最為習慣,例舉如下:
ICD DIGHI 蒂基 港口代碼 INDIG
ICD AHMEDABAD 艾哈邁達巴德 港口代碼 INAMD
ICD PATPARGANJ 新德里P港/帕特帕疆/ICD PPG 港口代碼 INPPG
ICD FARIDABAD 新德里F港/費爾達巴德 港口代碼 INFBD
ICD TUGLAKABAD 新德里T港/塔拉卡巴德/ICD TKD 港口代碼 INTKD
ICD LUDHIANA 盧迪亞納 港口代碼 INLUD
ICD AGRA 阿格拉 港口代碼 INAGR
ICD AURANGABAD 奧蘭加巴德 港口代碼 INAUR
ICD BARODA 巴羅達 港口代碼 INBAR
ICD CHINCHWAD 平欽 港口代碼 INCCW
ICD COIMBATORE 科印拜陀 港口代碼 INCOI
ICD DADRI 達得里 港口代碼 INDAD
ICD DASHRATH 達斯拉特 港口代碼 INDAS
ICD DHANDRIKALAN 代里卡蘭 港口代碼 INDHA
ICD GARHI HARSARU 赫爾薩魯堡 港口代碼 INHAR
ICD GHARI HARARU 戈里哈拉如/苟岡 港口代碼 INGHA
ICD HYDERABAD 海德拉巴 港口代碼 INHYD
ICD JAIPUR 齋普爾 港口代碼 INJPR
ICD JODHPUR 焦達普爾 港口代碼 INJDP
ICD KANAKPURA 卡那克普拉 港口代碼 INKAN
ICD KANPUR 坎普爾 港口代碼 INKPR
ICD KUNDLI 坤德里/SONEPAT/索內帕特 港口代碼 INKUN
ICD LONI GHAZIABAD/加濟阿巴德 港口代碼 INLON
ICD MALANPUR 馬來普爾 港口代碼 INMAL
ICD MALIWADA 馬里瓦達 港口代碼 INMLD
ICD MANDIDEEP 曼迪帝普 港口代碼 INMAN
ICD MORADABAD 莫拉達巴德 港口代碼 INMRD
ICD MULUND 穆蘭得 港口代碼 INMUL
ICD NAGPUR 那格浦爾 港口代碼 INNPR
ICD NASIK 納西克 港口代碼 INNAS
ICD PITHAMPUR 皮坦普爾 港口代碼 INPIT
ICD PUNE PIMPRI 浦那平欽 港口代碼 INPPI
ICD SABARMATI 薩巴馬提 港口代碼 INSAB
ICD SACHIN 薩欽 港口代碼 INSAC
ICD SURAJPUR 蘇拉吉普爾 港口代碼 INSUR
ICD VAPI 瓦皮 港口代碼 INVAP
⑥ 印度的地理
印度共和國位於南亞次大陸三角形半島上,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南隔印度洋與斯里蘭卡、馬爾地夫相望,陸地則與巴基斯坦、中國、尼泊爾、不丹、緬甸和孟加拉等國接壤。北部雄偉的喜馬拉雅山形成一道難以逾越的天然屏障,把印度同北面的亞洲鄰國隔離開來,只有西北部的興都庫什山和東北的那加山脈有一些通往外部的山口。印度幅員遼闊,地理和氣候條件差異很大,從北到南既有白雪皚皚的「花麗雪國」,又有森林蔽野的莽莽高原;既有乾旱少雨、人跡罕至的拉賈斯坦沙漠,又有土壤肥沃、雨量充沛、宜於農耕的恆河平原。從地理上看,印度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地區,一是喜馬拉雅山以南和文底耶山脈以北、包括西北部的沙漠和恆河平原地區;二是中部的德干高原地區,它西面較高,向東傾斜,呈南北走向的東、西高止山脈位於高原兩側,兩條山脈又分別在東西兩部個留出一條狹長的海岸平原;三是克里希納河及其支流通加巴德臘河經南直到海角的地區。這里是德干高原向南延伸的部分,一般稱為南印度。在遼闊無垠的次大陸,河流縱橫,湖泊棋布,為人類帶來灌溉舟楫之利。最著名的河流有北部的恆河,朱木拿河,西北的印度河(今巴基斯坦境內),東北的布拉馬普特拉河,中部的納巴達河、哥達瓦利河,以及南部的克里希納河、可佛理河等等。其中恆河為印度第一大河,全長3000公里,流域面積達73萬多平方公里,是印度經濟最發達、人口最稠密的地區。從氣候條件看,印度從北到南兼具寒、溫、熱三類型的氣候,但大部分地區屬於亞熱帶氣候。每年4—6月為熱季,7—9月為雨季,10月至第二年3月為涼季。印度首都新德里的冬季氣候宜人,最冷的時候只穿一件薄毛衣即可,而且到處仍是綠樹如蔭,繁花盛開,印度人稱之為「粉紅色的冬天」。這時也是印度一年中最好的旅遊季節。署季則酷熱難耐,有時氣溫高達50c,即使坐在室內也是汗流浹背。從7月份開始,印度洋季風到來,雨季開始,幾乎每天都要下一場雨,帶走一些暑熱。印度全國降雨量變動幅度也很大。
⑦ 南亞是哪裡
南亞指亞洲南部地區,介於東南亞與西亞之間。位於0°―北緯40°,東經60°―100°之間,陸地基本在北緯10°―30°之間。大體在喜馬拉雅山脈和印度洋之間。南亞共有7個國家,其中尼泊爾、不丹為內陸國,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為臨海國,斯里蘭卡、馬爾地夫為島國。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和克什米爾地區同中國相鄰。南北和東西距離各約3100公里,面積約437萬平方千米。人口10億以上,使用200餘種語言。
中文名: 南亞
經度: 0°―北緯40°
緯度: 東經60°―100°之間
國家數: 7個
面積: 約437萬平方千米
人口: 人口16億以上
位置
1、海陸位置:北部靠喜馬拉雅山脈,南部臨印度洋,西部是阿拉伯海,東部是孟加拉灣,大體在喜馬拉雅山脈和印度洋之間。
2、經緯位置:0°~37 °N,60°E~97°E
3、相鄰位置:北部:中國;東南部:東南亞;西北部:西亞。
4、氣候:大部分地區屬熱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一年分熱季(3-5月)、雨季(6-9月)和冷季(10月至次年2月)。
5、作物及礦產:盛產水稻、小麥、甘蔗、黃麻、油菜籽、棉花、茶葉等作物。蘊藏煤、鐵、錳、雲母、金等礦藏。
⑧ 孟買是什麼
孟買是馬哈拉施特拉邦首府,面積 603 平方公里,人口 1.256 千萬( 1991 年人口普查),目前約有 1400 萬。今天的孟買高樓林立,街道寬闊,維多利亞式的樓宇和新式的摩天大廈交相輝映。南部是全市的精華所在,高入雲天的宏偉建築和繁華似錦的商店、飯店、酒店大都集中於此,其中有歐式古典建築,有融合亞歐風格的東西合璧建築,也有華麗壯觀的印度式房屋。孟買領區在擴大中印經貿往來中環境最好、潛力最大。孟買領區在擴大中印經貿往來中地位和作用獨特,發展我國與孟買領區經貿往來,對於落實中央對印度工作方針,改善中印關系,發展雙邊經濟貿易,具有戰略意義。
孟買原英文名為 BOMBAY ,馬邦政府於 1995 年改名為 MUMBAI 。
從海上來到孟買,首先看見海濱上聳立著一座氣勢宏偉壯觀的拱門建築,它面對著浩瀚的印度洋,背後則是幅員遼闊的印度原野。這座建築就是蜚聲全球、象徵印度國門的 「 印度之門 」 。人們一邁入印度之門,就標志著已經踏上了印度的國土。
早在 300 年前,孟買還是一個高里族漁民居住的海島小村莊,它距離大陸 16 公里 ,不被人們所關注。 1534 年,葡萄牙人佔領這里。 1664 年葡萄牙公主凱瑟琳嫁給英王查理二世,孟買作為嫁妝轉讓給英國,自此成為英國統治印度的重要據點之一。 1869 年,蘇伊士運河通航,孟買成為來自西方遠洋貨輪的第一個停靠站,它地位日漸重要,曾為英國海外最主要的貿易中心之一。
孟買最初是由大小七個島嶼組成,市區最初建在 65 平方公里的孟買島上,隨著城市擴展及墾荒規劃的實施,於 19 世紀將鄰近的 7 個玄武岩小島由堤道、防洪堤聯成一體。其後,市域北展到撒爾塞特島與南亞次大陸相連接,成為伸入阿拉伯海中的半島 —— 大孟買。今日的孟買已躋身世界十大城市之列,為印度第一大海港。
孟買是印度的第一大城市,西海岸最有活力及最具國際性的大城市,號稱印度 「 西大門 」 ,是外來文化與傳統的南亞文化最初結合地,它以古老而新穎的風韻展現在世人面前。除本國民族外,孟買還有大約 60 多個國家的僑民,人們通過貿易和文化交流等活動把世界各地的語言和風俗帶進了這里,使孟買不僅包容了整個印度的文化風貌,而且超出了印度的范圍,所以人們給孟買冠以 「 小印度 」 的稱號。早在 20 世紀初期,孟買就存在有 62 種語言和方言且不斷增多,現在,孟買 3/4 的小學使用馬拉地語,其餘則分別使用其它 9 種主要語言,如英語、印地語、古吉拉地語、坎那達語、康卡尼語等,居民使用的方言和土語更是多不勝數。至今,世界上還沒有哪一個城市能像孟買一樣有如此眾多的宗教,民族和復雜的文化,因此,人們稱孟買是 「 人類學的博物館 」 。孟買半數居民信奉印度教,其他則包括了全世界幾乎所有的宗教。在孟買市內,印度教廟、伊斯蘭教清真寺、基督教大禮堂,還有佛廟隨處可見,比比皆是。孟買還是拜火教的聖地,雖然拜火教分布於全世界,但教徒極少,全世界不過 10 萬教徒,而其中孟買就有 6 萬。多少年來,生活在這座海濱城市的不同宗教的信徒們,一直堅持保留著自己的宗教特色,他們盡管朝夕相處,耳濡目染,孟買始終沒有成為一個 「 熔爐 」 ,將他們 「 熔 」 為一體。
孟買是印度全國工商、金融中心,素有印度「商業首都」和「金融首都」之稱,印度人常稱其地位相當於上海在中國的重要程度。孟買是印度儲備銀行(央行)、進出口銀行總部所在地,集中了全國 50 %的現金流量,全國 70 %的股票交易在孟買股票交易所進行;是西部鐵路、航空樞紐,瀕臨阿拉伯海,是天然良港,全印 60 %的集裝箱進出口通過孟買港,印度百強企業中的 52 家以及全國最有影響的商會聚集於此。 2002 年 1 月份,印商會在孟買成功地為朱總理舉辦了有 400 名企業家參加的工商午餐會。目前,孟買工廠總數佔全國的 15 %,紡織業佔全國的 40 %,外貿佔全國的 50 %。機械工程、汽車、化工、石油製品、造船、制葯、膠卷工業發達。在孟買的特隆貝,有印度原子能研究中心和核電站。孟買也是印度西部的鐵路、航空樞紐,國家郵政總局設在孟買。
印度電影聞名於世,而印度的許多電影都是在孟買拍攝的,故孟買有 「 印度的好萊塢 」 之稱。印度絕大多數電影製作廠都設在孟買,如拉傑格普爾製作廠、迦爾製片廠、菲勒密斯坦製片廠、摩合布薄製片廠等,一些電影單位和報刊雜志也設在這里。在市區西郊 40 公里 處,有一座被稱為 「 寶萊塢 」 ( Bollywood )的電影城,規模僅次於美國的好萊塢,但它建於 1947 年,佔地 615 公頃 ,是個電影拍攝基地,每年拍攝電影、電視千餘部。令孟買人自豪的是被稱為 「 印度電影之父 」 的狄拉吉 · 戈溫特 · 巴爾吉( 1870—1994 )誕生在孟買,他用電影技術生動地表現了印度神話和歷史傳奇故事,他拍攝的影片深受各階層觀眾的歡迎。走在孟買的街頭,到處都是掛有五光十色的電影海報的大小電影院,據說,孟買普通市民一年要看 50 場以上的電影。
印度孟買景點介紹
象島
是孟買最主要的參觀旅遊點。位於印度門東北11公里處。島上有4座在岩石上鑿出的印度教廟宇,概建於公元450-750年間,當時該島以「城堡城市」著稱。16世紀葡萄牙人在島上登陸地點附近發現一尊獨石圓雕的大象,因此就用葡語大象為該島命名。
象島古稱(Charapuri),即「有許多洞窟的地方,約公元6至8世紀,德乾地區的遮盧枷人和拉什特拉庫塔人在這里的沙石丘陵中先後開鑿了7座石窟,其中最有名的是保存尚好的第一窟濕婆神廟。所謂象島石窟,通常特指這座岩鑿濕婆石窟神廟。洞內有許多大型石刻,刻畫了有關濕婆神的種種傳說,包括關濕婆神同帕爾瓦蒂女神的婚禮,以及濕婆神戰勝蘭卡魔王的故事。
開放時間:除周一外,每天對遊客開放。
進島遊船時間:第一班船9:00開船,最後一班船14:30開船;返程第一班船12:30開船,最後一班船18:00開船。
印度門
位於孟買城阿拉伯海濱,孟買西郊40公里處。1911年為紀念英國王
喬治五世在此登陸而建。為古吉特拉式建築,頂部有4座高聳的塔樓。
印度門是游覽孟買的必到之地,此門是孟買的象徵。其建築設計融合了
印度和波斯文化的特色,與法國凱旋門極為相似。現在已成為印度的標
志性建築,也是政府迎接各國貴賓的重要場地。
海濱大道
環繞貝克灣的海濱大道一向是最讓人嚮往的地方。印度稱孟買是「印度城市中的皇後」,而聞名遐邇的海濱大道就是「皇後的項鏈」。建於1920年,面對著阿拉伯海,形似一彎新月,鑲嵌在美麗的海灘之上。大道兩旁是截然不同的風景:一邊是錯落有致的高達二三十層的樓群,組成了人造的懸崖峭壁;另一邊則是茫茫的阿拉伯海,波光粼粼。這一帶是繁華的商業區,商店餐廳鱗次櫛比,小推小販隨處可見。
海濱大道是一個消閑的絕好去處,那數公里長的海灣大堤吸引著無窮無盡的人流。每日今傍晚時分,人們紛紛擁向這里,在輕松乘涼的同時,還可享受一番孟買海灣獨有的風情。
阿旃陀石窟
位於馬哈拉施特拉邦,德干高原西北部阿旃陀的丘陵地帶。曾是佛門弟子在雨季修身養性、研讀經書的地方。直到1819年,被英國狩獵者無意間發現,阿旃陀石窟的風采再度蜚聲於世界。
阿旃陀石窟的建築形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支提洞,意為佛殿,是藏放舍利的塔廟;另一種為毗可羅洞,即僧房,是僧人居住、講學、集會、修道的場所。佛殿頂部呈拱形,平面是馬蹄形,殿中排列著數十根石柱,把殿分為內殿和中殿,內殿後部設有佛台。僧房是正方形,洞的正面有石柱,前方有走廊,中間為集會的場所,三面圍以僧人的住房。這里共有29窟,9、10、19、26、29號窟為佛殿,其餘均為僧房。
阿旃陀石窟中有大量的雕刻、壁畫。雕刻分為雕像和浮雕兩類。壁畫主題是宣揚佛教。除此以外,壁畫中所描繪的是一個活生生的世界。畫面還涉及廣泛的社會生活,這種種描繪戲劇性的時代生活場景,無不以明快、生動的筆觸表現得淋漓盡致,從而也成為印度繪畫史上最完美的典範。
維多利亞火車站
位於孟買市中心的維多利亞火車站。它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築,建成於1887年,至今仍在使用中。
維爾斯王子博物館
在威靈登環回區(Wellingdon Circle)北面,建於1905年,以威爾斯王子(即後來的喬治五世)得名,是印度最大的博物館之一。該館為英國建築師設計,具有16世紀穆斯林建築風格,主體結構為三層穹頂式建築,主體部分以玄武石為建材,宏偉壯觀。博物館坐落在花園之中,環境優美。
館內收藏著印度各個時期的古典藝術品和雕刻,展館分為,考古文物、藝術品及繪畫、外國文物等幾大部分,其中將我國及日本的珍貴文物單獨陳列在一個展廳內,據說在印度尚屬首例。
開放時間:10:00-18:00,星期一休息。
門票:2盧比,星期二免費。
孟買是印度最大的商業城市,是英國殖民時期在一座漁村的基礎上填海建立起來的。這里高樓林立,是印度最洋化的城市。 孟買是印度全國工商、金融中心,素有印度「商業首都」和「金融首都」之稱,印度人常稱其地位相當於上海在中國的重要程度。孟買也是印度西部的鐵路、航空樞紐,國家郵政總局的所在地。
文字介紹
孟買原為一個小漁村,由7個島嶼組成。英國人通過
走進古村落觸摸活化石 把古老的長城留給子孫 走進地下鐵賞獨特風景 聚焦國內知名企業 填海把七個島嶼連接成了一個半島,並修建城堡和商港。今天的孟買高樓林立,街道寬闊,維多利亞式的樓宇和新式的摩天大廈交相輝映。南部是全市的精華所在,高入雲天的宏偉建築和繁華似錦的商店、飯店、酒店大都集中於此,其中有歐式古典建築,有融合亞歐風格的東西合璧建築,也有華麗壯觀的印度式房屋。
孟買是印度全國工商、金融中心,素有印度「商業首都」和「金融首都」之稱,印度人常稱其地位相當於上海在中國的重要程度。孟買也是印度西部的鐵路、航空樞紐,國家郵政總局的所在地。
在孟買聚集了各式各樣的人種,國際色彩濃厚,堪稱為民族的大熔爐。除了本國民族成份外,還有大約六十多個國家的僑民。在語言上,3/4的小學使用馬拉地語,其餘則分別使用其他9種主要語言,而在成年人中,各種方言土語更是數不勝數。孟買有半數的居民奉印度教,其他則包括了全世界幾乎所有的宗教。在市內可以看到印度教廟、基督教大教堂、伊斯蘭教清真寺,還有佛教寺廟等。因而孟買素有「小印度「之稱。
孟買的亮點要數可拉巴地區。入夜後的可拉巴,一片燈紅酒綠,暗巷中陳舊的古董小鋪,堆滿了18世紀皇家望族沒落後流散的珍奇異寶;18世紀末頹廢派的沙龍餐廳內部飾以嵌鏡的大理石;老裁縫店仍為顧客設計縫制馬褲、領帶、領結。這些街頭小店對於傍晚漫步其間的遊人來說,彷彿時空錯置的奇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