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看看印度人是如何把大冰塊加工成碎冰的,感覺比用手
印度人如何造冰塊?手腳並用,用恆河水更受歡迎
印度的天氣炎熱,到了夏天溫度經常可以達到40度以上,所以印度人十分偏愛冷飲,這其中冰塊是很多人降溫的好工具。印度街頭的小攤販放上一塊冰塊研磨,用手接住冰沙,迅速的放進杯子中,然後再加入一些工業試劑,一杯冷凍的冰沙就做好了。
這些冰塊有兩種主要的用途,一種是研磨成冰沙用來給海鮮保鮮,另外一種就是視頻開頭的用途賣給印度人作為冷飲。很多說去印度一定要吃他們的特色冷飲,看完你確定肚子能受得了,你還敢嘗試嗎?
② 印度人是怎麼上廁所的
先說小便。印度人家裡沒廁所,在印度廁所是骯臟黑暗的象徵,家裡就不能安廁所。很少地方有公廁,一堵牆擺在那裡就可以充當。男人都是當街尿,有空地就尿,女人看見都沒事。尿完之後褲子拉起來走人。女人也是,不過也有羞恥心,會找比較偏僻的地方躲著尿。在我們國家,隨地撒尿的都是小孩子,不懂事嘛。大人要是也這么亂撒尿,還被異性同胞看見,羞死人啊。在印度,大人小孩都這么干,管他有女的,小腹有點漲,褲子一拉就尿。大便更惡心。拉完之後不用衛生紙,准備一瓶臟兮兮的水,沾點在左手上在屁股上擦,所以印度人吃飯嚴禁用左手抓,這是不禮貌的象徵,握手也必須用右手,像我這種左撇子是不能去印度的。太惡心了,吃的也惡心,咖喱稀糊稀糊的,一抓就濕踏踏黏乎乎的搭下去,不知道才大便之後用手撫摸過屁股的人再來抓咖喱心裡是否不平衡。
總之不要去印度!陋習國度!
③ 印度人是怎麼上廁所的
印度人上廁所完畢後是用手來揩乾凈的,當時難以置信。
在國觀轉了幾次後,終於有人證實,印度人確實是這樣清理干凈自己的屁股的。
④ 最近看到有個印度的什麼節日,印度人都拿各種鋼針貫穿自己的臉頰,下顎,很惡心,請問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啊
您說的應該是大寶森節!
印度教的「大寶森節」(Thaipusam)大多落在每年公歷的1、2月間(今年是1月23日),是虔誠的印度教徒贖罪、奉獻及感恩的時節。
信徒的祭祀儀式有很多種,例如:剃頭,做法事,用銀針刺穿舌頭、雙頰等,其中最突出的方法就是背部肉體上嵌入無數個錚亮的小鐵鉤,這些鐵鉤類似魚鉤,每個鉤尾都結著一條粗繩子,由後面一人集中抓在左手,牽拉扯緊,同時右手揮舞著一條鞭子不停地鞭打驅趕前面的教徒。有的教徒則在每一個鐵鉤上沉沉地墜滿蘋果、茶壺之類的物品,或是背著巨大的鋼制弓形枷鎖(負卡瓦第),從一座印度神廟遊行到另一座印度神廟,進行禱告及獻祭,藉此表示對神明忠貞不移的信仰,並祈求神明的賜福。
⑤ 印度人拉稀怎麼擦只有一隻手怎麼辦
...你這個問題肯定會被封,不過我還是勸勸你別歧視任何人...現在你看印度就像是過去其它國家看中國。不要看不起任何一種文化,印度也是古國,歷史底蘊還是很足夠的...
⑥ 印度人都是怎麼吃香蕉的
在如今這個社會出去旅遊多了你就會發現每個國家的風俗和飲食習慣都不一樣,在一些東南亞國家,他們偏愛食咖喱,所以他們的飲食文化基本以咖喱出名,說起咖喱,印度可以說是咖喱界的鼻祖了,發明了很多印度風情的咖喱菜譜。但是,如果你以為印度就只有咖喱,那就錯了,印度的美食可是出名的多。在這里你還可以見到我們日常生活中食物不一樣的做法和吃法。
當然神奇的印度可不僅只有這一種吃法,除了將香蕉皮油炸後加上調味料吃的,還有一種也是拿生蕉煮熟,然後去皮取出香蕉肉,拿工具搗碎香蕉,加上配料炒開,最後搓成球放油鍋里炸,聽說這個小吃小朋友們可喜歡了,吃起來香噴噴的。不過,這東西要是在中國給小朋友們吃,可能都不會吃吧,各國的飲食習慣還是不一樣的。
印度還是一個喜歡吃素的國家,吃素人口佔全國總人口的一半,還有不少為素食主義者服務的飯店呢,而正是這種素食文化導致他們那邊的肉類價格低廉,尤其是雞爪,5盧布(相當於人民幣1元)就能買到1公斤的雞爪。我們認為很美味的雞爪印度人都不願意吃就是因為印度人覺得雞爪是很污穢的地方。所以,不當當我們不理解印度的飲食文化,印度同樣不理解我們的文化,我們要做到尊重飲食文化。你們說呢?
⑦ 印度人怎麼擦擦
印度人確實用手清理干凈自己的屁股的。印度廁所都沒有衛生紙,人們也不習慣自帶衛生紙,全部是在馬桶旁備有一個水槽,是伸手可及的。大便過後,便用左手手指去擦肛門,然後馬桶邊水槽里的水沖洗左手。所以,在印度,千萬不要用左手和人握手或者打招呼,否則,對方便會認為你這是對他極大的侮辱。
⑧ 馬蹄怎麼去皮
馬蹄簡介
馬蹄,又稱荸薺。原產於印度。我國是盛產馬蹄的地方。它以個頭大、皮薄肉嫩,水分充足,清甜無渣,爽脆可口既做蔬菜也可做水果,廣西馬蹄久負盛名,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維生素C,還有鈣、磷、鐵、質、胡蘿卜素等元素;馬蹄作用價值甚大,能清熱潤肺、生津消滯、舒肝明目、利氣通化作用。嶺南諸類佳果,各佳其味,但生熟可食,健疾不忌,加工成馬蹄罐頭口味更好。
馬蹄是荸薺的俗稱,是一種生長在水田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們吃的是那呈扁圓形的地下莖。根據資料,馬蹄入葯,歷史悠久,其中《隨息居飲食譜》只用了26個字就概括了馬蹄的保健作用,即:「荸薺甘寒。清熱、消食、醒酒、療膈、殺疳、化銅、辟蠱、除黃、泄脹、治痢、調崩」等。
現代科學研究還發現,馬蹄含有豐富的澱粉、蛋白質、粗脂肪、鈣、磷、鐵、維生素A、B1、B2、C等。還含有抗癌、降低血壓的有效成分--荸薺英。
中醫臨床上常用馬蹄配成「雪羹湯」清熱去痰,降血壓和治療大便干硬。中醫認為,用新鮮馬蹄配蘆根、鮮藕汁同飲,是清熱、生津止渴的理想飲料。
由於馬蹄性寒,因此體弱者及小兒遺尿患者應避免食用。此外,生吃馬蹄要注意衛生,食用前要洗干凈,最好用開水燙過。馬蹄也可入葯,《本草綱目》中記有「馬蹄能清熱消渴,治脾熱,濕中益氣,開胃下食,清心明目,解熱殺菌,清黃疸,降血壓,治療多種疾病。馬蹄是一種集食用葯用價值於一身的生蔬菜,曾一度成為明清時期朝廷貢品。馬蹄與眾不同,其肉質雪白細滑、水份含量高,清甜無渣,爽脆可口,馬蹄熟食把它伴雞、鴨、香菇、雲耳一起鈔成一道菜更有滋味。
揚州獅子頭
上好的五花肉剁碎後不加水不攪拌,在容器里像農村摔土坯一樣來回地摔,或者用板子拍打,待其上勁後加雞蛋清和切碎的馬蹄(即荸薺),放入調料再摔打,最後做成坯子,在滾油里稍炸至表面團結,入鍋燉約一小時左右。放醬油少放水就是紅燒,多放些水不放醬油就是清燉。紅燒選用冬菇或冬筍做菜底顯檔次,用大白菜也可以。清燉不放菜底,而在沙鍋里燉爛後放青菜心,看上去清清爽爽味道也佳。
荸薺炒豬肝
【原料】:去皮荸薺150克,豬肝180克,蒜苗120克,蛋清1個,澱粉、料酒、醬油、味精、高湯各適量,精鹽適量。
【製法】:
1.荸薺切成0.3厘米厚的片,豬肝洗凈,切片,蒜苗洗凈、切成2厘米長的段。
2.豬肝加蛋清、澱粉、精鹽、料酒、醬油拌勻後入八成熱的油鍋中炸約3分鍾,撈出。鍋中留底油,煸炒蒜苗後加少許高湯,放鹽、味精、用濕澱粉勾芡,將豬肝、荸薺投入,顛勻出鍋,裝盤。
【特點】:豬肝鮮嫩,荸薺外糯里脆,為佐酒之佳餚。
香杏馬蹄沙拉
材料:主料:杏仁粒、鮮馬蹄粒。
配料:卡夫奇妙醬、冬瓜、韭菜、拌入味的胡蘿卜條。
製作方法:
1、將杏仁粒馬蹄粒,用卡夫奇妙醬拌勻,將冬瓜切成四方薄片做成馬蹄蓮的花紋
2、將用卡夫奇妙醬拌勻的杏仁粒和馬蹄粒裝入作冬瓜做好的馬蹄蓮花墳里,然後再放入拌入味的胡蘿卜條做花心。
3、將做好的馬蹄蓮花放入用韭菜點綴好的盤中即可。
特點:清香可口。
酸菜馬蹄
主料:馬蹄(罐頭)
輔料:酸菜、青椒
調料:蔥、姜、泡椒、鹽、雞精、食用油
做法:
1.將馬蹄切成片,酸菜洗凈斜刀切成塊,蔥、姜、泡椒洗凈切成末;
2.將青椒洗凈切成條用開水焯一下撈出瀝干水份待用;
3.取一器皿將馬蹄、酸菜、青椒放入器皿中加入鹽、雞精拌勻;
4.坐鍋點火放油,油熱放入泡椒末、蔥末、薑末炒出香味時,倒入拌好的馬蹄、酸菜、青椒翻炒均勻出鍋即可。
特點:脆爽略甜酸。
山楂馬蹄汁
[原料] 山 楂 10個 白 糖 適量鮮馬蹄 10個
[製法] 1. 山楂去核洗凈,鮮馬蹄(即荸薺)去皮洗凈,一起榨成汁,倒入杯中。 2. 將白糖加入山楂、馬蹄汁中,攪拌均勻,即可飲用。註:山楂又稱紅果,有促進胃腸消化、瘦身的作用。
馬蹄白果蛋花湯
【特點】馬蹄能清熱解毒,除胸中實熱、清熱利尿、降血壓、配白果、蛋花、冰糖、更加有清潤、預防熱毒感冒之效,且味道鮮美。
【製作過程】馬蹄去皮洗凈,略切小塊,白果去殼,冰糖和雞蛋後下,煲2小時湯成。
【說明】此湯以馬蹄為主,性塞。凡有實熱、暑濕者均合此湯,相反虛寒者忌。馬蹄生食過多使人生蟲,小作多食臍下結實脹痛。
馬蹄支竹燜燒肉
原料:馬蹄肉十來粒.支竹一條.冬菇4隻.蔥段.紅椒件.姜茸.蒜茸.燒肉
製作方法:將燒肉切成件.支竹浸開後切成段(鮮支竹更好).冬菇浸開後切成幾塊.
燒鑊落油把燒肉爆香.再落姜茸.蒜茸爆炒.再把馬蹄.支竹.冬菇放入鑊加水.調味.燜8-10分鍾.後落蔥段紅椒炒一炒即可上碟.
特點:馬蹄爽甜.支竹有營養.燒肉香口.相互中和.香味撲鼻!
咸魚馬蹄蛋肉丸
用料:
霉香咸魚100克,半肥瘦豬肉400克,馬蹄5粒,姜絲1茶匙,雞蛋1隻。醬油1湯匙,糖1/4茶匙,生粉1湯匙,胡椒粉少許配成調味料。
做法:
①咸魚洗凈,盛碟中,加入姜絲、油1/2湯匙,隔水蒸熟,取出,去骨,剁成魚茸。
②馬蹄洗凈,去皮,切小粒。
③半肥瘦豬肉洗凈,剁成碎肉,加入咸魚茸、馬蹄粒、雞蛋粒、調味料同攪勻有黏質。
④將上項材料分成數份,做成圓形,並撲入少許生粉。
⑤燒熱炒鍋,下油5湯匙,放入肉丸,略壓扁,轉慢火煎至兩面熟,便可盛出供食用。
草莓醬馬蹄龍蝦
利用龍蝦肉的鮮嫩、馬蹄的鮮脆、草莓醬的鮮甜,做出這一道開胃又足夠分量「開年」的菜式。龍蝦的頭和殼煮熟後可放在一邊作為擺設,威武的樣子充滿「龍馬精神」的寓意。
主材料:龍蝦、馬蹄、草莓醬、雞醬等。
做法:
1、起出龍蝦肉後,切丁。腌入底味(即用少許鹽、油腌制,讓龍蝦具備基本的味道)。
2、馬蹄洗凈切丁、飛水。
3、用滾油稍微把龍蝦肉煮一下,加入料頭、少許草莓醬和雞醬,再根據自己口味放適當調味料,炒熟即可。
4、龍蝦殼用開水煮熟之後,可以放在一邊作擺設,增加菜的份量。
炒素四寶
材料:胡蘿卜、荸薺、水發黑木耳、荷蘭豆
做法:四種材料都洗凈切成片,先下胡蘿卜小火翻炒出香味後,放入其它原料,最後撒入適量的鹽和味精起鍋。
辣子雞丁
原料:嫩雞肉150克,干澱粉6克,泡辣椒6克,醬油、白糖、精鹽、蔥花、姜濕澱粉、黃酒、香醋、味精適量,雞蛋1隻,荸薺丁(或核桃、萵筍)。 R
製法:
1. 雞肉切成塊形小丁,加入雞蛋清、干澱粉、精鹽調拌均勻,連同配料荸薺丁放入旺豬油內炒10秒鍾後,放入泡辣椒、蔥、姜等同炒。
2. 將糖、黃酒、醬油和濕澱粉、醋等調和,乘熱倒入鍋內炒幾下即可。 要點:炒時要掌握好火候,火要略大一些。
⑨ 看了泰國的芒果乾的製作過程為什麼就沒人吃了
因為文化習俗不同,印度人的製作方法在我們看來太惡心了,給人感覺很不衛生,自然就都不想吃了。
裡面的印度大叔先把芒果削去頭尾,然後再把芒果去皮後打成泥,再把芒果泥過篩後倒到平板上,拿到太陽下曬干。整個製作過程都是純手工的,沒錯,就是徒手做的,而且放在太陽底下曬得時候,還有蒼蠅飛來飛去的,小妖看著感覺有點不衛生呢,而且徒手做也沒有帶手套或者拿勺子之類的。像這樣曬乾的芒果乾金黃剔透,被分切成一塊一塊的,然後就被裝到袋子里,要是沒看過製作過程的話,就會覺得好好吃,芒果味很濃郁,也沒有其他的添加劑,但是看過就不想再吃了。
印度人喜歡光著雙手,還把雙手伸入芒果醬裡面倒騰,全程都是雙手無防護的接觸芒果。這個雖說不衛生,但是國內很多廠家可能也是這么做的,為什麼印度就不能容忍呢?因為印度人有一個特定的習慣就是上完廁所用左手擦屁股,然後用清水洗凈。
芒果乾本來也不是生活必需品,看了那麼令人覺得反胃的製作過程,只要是個人肯定都不想吃這個食品了。
⑩ 請問吃西餐有什麼講究的如何的吃法才正確
完全西餐禮儀
開始點菜吧!
●從前菜到咖啡,這是最傳統的套餐形式:前菜→湯→魚類料理→肉類料理1(主菜)→ 水果冰點→肉類料理2→沙拉→甜點→水果 咖啡。在前菜之前可飲用少許開胃酒,也可以 選用很少量的小點心。
●簡化了的全餐:在今日,除了結婚喜宴的西餐外,像以上的全套餐點已越來越少了, 一般肉類料理只有一道。在餐廳里,你可以按餐廳所決定的料理組合依序進餐,也可以依自 己的喜好搭配喜歡的料理。
*正確使用刀與叉,千萬別出「洋相」
●左手拿叉按住,右手拿刀切開,然後再用叉將料理叉起送入口中。如果是細碎的食物 ,可用叉子的正面舀起。當然,在與朋友聚餐的輕松場合,如果不需用到刀子,可以用右手 拿叉進餐。
●擺置刀與叉所傳達出來的信息:用餐中為八字形,叉正反面朝上皆可,而 度 側則必 須向自己。刀刃向他人時,就具有敵意了。用餐結束後,可將叉的正面向上,刀的刀刃側向 內與叉並攏,平行放置於餐盤。
●餐巾是為在用餐時防止衣服弄臟而准備的。一般在點完餐後再打開,對折後放置於膝 上。暫時離開或吃完離席後,千萬不要把餐巾掛在椅背上,或是揉成一團放在桌子上。
●正確的姿勢與適當的角度對於你的優雅風度有著相當的影響。 *輕松愉快地享用各種料理
●前菜的吃法:前菜有點像中餐中的冷盤,有魚子醬、煙熏桂魚、生火腿、小龍蝦、生 蚝或蝸牛等,可以比較隨意。
●喝湯的方式:喝湯時千萬不要發出聲音,將湯匙微微傾斜比較容易飲用。如果湯還很 燙,可以利用湯匙靜靜地來回攪拌使溫度下降。湯喝完後直接把湯匙放在湯盤內,或是放在 餐盤上也可以。
●吃麵包的方式:麵包一般是無限量供應的,千萬不要吃太多的麵包。為了不吃下太多 的麵包,最好在用過前菜、湯端上來後再開始吃麵包。吃麵包的時候,應先用手撕下一口大 小的量後再吃。切忌用刀、叉切或叉麵包。
●肉類料理的吃法:肉類料理應從左邊開始切,調味醬應放在盤子內側。放在牛排旁邊 的蔬菜不只是為了裝飾,而是基於營養均衡的考慮而添加的,因此應與肉互相交替著吃完。 不可一開始就將肉全部切成一塊塊的,否則好吃的肉汁就會全部流出來了。
●魚類料理的吃法:魚類料理上都會有檸檬,切成圓形的檸檬可用刀壓一下,使檸檬的香味滲進魚類料理;半月形的檸檬切片可用叉子輕輕刺在果肉部位,用右手輕輕捏住檸檬,擠一二滴在魚類料理上即可。取用的調味醬不應直接淋在料理上,應放在盤子的外側。 ●生菜沙拉的吃法:沙拉的種類從簡單的綠色蔬菜到豪華的海鮮或肉類,或加入旄謂?的沙拉等等,正式場合必須使用刀叉。如果是大缽或大盤子裝的沙拉,就得用公叉、公匙從 大盤子內夾取沙拉……
●咖啡的喝法:餐後最適合飲用蒸氣加壓的濃縮咖啡,因濃縮咖啡含咖啡因很少,即使 在晚上也可以安心飲用。先喝一小口,品嘗一下咖啡的香氣後,再依喜好放入適量的糖與牛 奶。 *餐前、餐後的禮儀細節
●到餐廳前,最好先打電話提早預約。
●進入餐廳後,外套等較大的物品可以寄放在衣帽間,而手提包、攜帶物品可以放在椅 腳旁。
●若是私人餐會,入座時應以女士優先;而公事餐會時,則應讓上司或長輩先入座。入 座時必須從左側入座。
●抽煙最好在用餐後,等到飲用咖啡時才抽,實在忍不住想抽煙時請到別處。
●服裝也是至關重要的,應注意儀表整潔,盡量減少化妝與裝飾品。
*用餐禁忌
刀是切開料理用的工具,用餐的時候不可以拿到嘴邊;不可同時用刀與叉將食物送入口 中;不可舔食刀上的醬料。
『忍朗 若湯太燙而用嘴吹涼是大煞風景的;喝?時不要發出嘶嘶的聲音;不要把麵包放 入湯內一起吃;喝湯時不要把盤子整個托起;舔湯匙的動作是絕對不合西餐禮儀的。
撕開麵包後,如左手還拿著較大的麵包,就不可以吃右手拿著的麵包;不可以不將麵包 撕開就整個拿起來咬。
洗手盆一旦端上來,不要把水喝掉,不可擰擠盆內的檸檬,不可將兩只手同時放入清洗 。
*錯誤示範集
●會顯得很沒有修養
聊天時不要過分投入,以致忘情地揮動手上的刀叉。
用餐中不可將手肘放在餐桌上。
『斂還思八� 的存在而大聲談笑是很失禮的。
不要東張西望,老是注意其他桌上的人。
不可大聲與別桌上的人說話。
用餐結束後不可以在座位上用牙簽剔牙。
●會引起其他人的不愉快
用餐中撥弄頭發會給人不幹凈的印象。
打嗝的聲音太大是非常失禮的。
一言不發地用餐難免會使同伴以為你對這頓飯「不是很滿意」。
取笑他人是非常沒有禮貌的。
●注意平時的不良習慣
掉在餐桌上的麵包屑不要用手收集或是掃到地上。
打哈欠也是不禮貌的。
不要擅自與同伴交換料理。
嘴裡有東西時不要說話。
在座位上補妝也是不禮貌的。
如何吃水果
蘋果,梨--在宴席上,要用手拿取蘋果或梨,放在盤里。你可以用螺旋式將其削皮。如 果說樣做很難的話,就水果放在盤上,先切成兩半,再去核切塊,然後用叉或水果刀食用。 如果場合更加隨便點的話,你可以用手拿著吃。
鱷梨--帶殼的鱷梨需要用勺來吃,如果切成片裝在盤子里或拌在色拉里,要用叉子吃。
香蕉--如果是在餐桌上吃香蕉,要先剝皮,再用刀切成段,然後用叉子叉著吃。在非正式場 合如野餐,海灘等,要把香蕉剝出一半,然後向猴子一樣吃。
無花果--鮮無茶果作為開胃品與五香火腿一起吃時,要用刀叉連皮一起吃下。若上面有硬桿 ,用刀切下(否則會嚼不動)。作為飯後甜食吃時,要先把無花果切成四半,在桔汁或奶油 中浸泡後,用刀叉食用。
柚子(橙子,桔子)--吃柚子時,要先把它切成兩半,然後用茶匙或尖柚子匙挖出食用。在 非正式場合,可以把柚子汁小心地擠到茶匙中。
剝橙子皮有兩種方法,兩者都要使用尖刀。 方法一:螺旋式剝皮。方法二:先用刀切去兩端的皮,再豎直將皮一片片切掉。剝皮後,可以把橙肉掰下來。如果掰下的部分不大,可一口吃掉。如果太大,要使用甜食刀叉先切開,後食用。如果橙子是切好的,也可以象吃柚子那樣使用柚子匙或茶匙挖著吃。吃桔子要先用手剝去皮,再一片一片地吃。你可能要剝皮並去除白色覆蓋膜,尤其是膜很厚的時候。
葡萄--對於無 葡萄沒什麼講究,一粒粒地吃就行?若葡萄有籽,林把葡萄放入口中嚼吸食 肉質,然後把籽吐到手中。要想容易地剝去葡萄皮,則要持其莖部放在嘴邊,用中指和食紙 將肉汁擠入口中。最後把剩在手中的葡萄皮放在盤里。
芒果,木瓜--整個芒果,要先用鋒利的水果刀縱向切成兩半,然後再切成四分之一半。用叉子將每一塊放入盤中,皮面朝上,並剝掉芒果皮。你也可以象吃鱷梨那樣用勺挖著吃。如把芒果切成兩半,挖食核肉,保留皮殼。吃木瓜象吃鱷梨和小西瓜一樣,先切成兩半,摳出籽 ,然後用勺挖著吃。
桃李--將桃李先切成二分之一半,再切成四分之一半,用刀去核。皮可以剝下來,但如果帶 著皮切成小塊,用甜食刀叉食用也是不錯的。
柿子--吃柿子有兩種方法 :一是先切成兩半,然後用勺挖出柿肉;二是將柿子豎直放在盤 中,柄部朝下,切成四塊,然後再藉助刀叉切成適當大的小塊。食用時將柿核吐在勺中,放 到你的盤子的一邊。不要吃柿子皮,因為太苦太澀。
菠蘿(果肉)--很簡單,吃 什 蘿片時,?終使用刀和叉。
草莓--大草莓可以用手柄部,蘸著白砂糖(自己盤中的)整個吃。然後將草莓柄放入自己的 盤里。如果草莓是拌在奶油里的,當然要使用勺子。
西瓜--切成塊的西瓜一般用刀和叉來吃,吃進嘴裡的西瓜籽要及時清理,並吐在緊凹的手中 ,然後放入自己的盤子。
漿果,櫻桃--吃法很多,你可視情況而定,一般來說,吃漿果時,不管有無奶油,都要用勺 子;吃櫻桃要用手拿,將櫻桃核文雅地吐在緊凹的手中,然後放入自己的盤子。
如何取食帶骨食物
鳥類:先把翅膀和腿切下,然後藉助刀和叉來吃身體部分。你可以把翅膀和腿用手拿著吃, 但不能拿身體部分。雞肉:先吃雞的一半。把雞腿和雞翅用刀叉從連結處分開。然後用叉穩住雞腿(雞脯或雞翅),用刀把肉切成適當大小的片。每次只切兩三片。如果場合很正式,不能適合刀叉取用的,乾脆別動。如果是在非正式場合,你可以用手拿取小塊骨頭,但中能使用一隻手。
肉排:用叉子或尖刀插入牛肉,豬肉或羊肉排的中心。如果排骨上有紙袖,你可用手抓住,來切骨頭上的肉,而這樣就不會使手油膩。在正式場合或者在飯店就餐時即使包有紙袖也不能用手拿著骨頭啃著吃。這些多餘的東西基本上是用來作裝飾的,而沒有讓你暴吃一頓的意思。另外,在非正式場合,只有骨頭上沒有湯時才可以拿起來啃著吃。
魚 先用刀叉把魚頭和魚尾割下,放在盤邊。然後用刀尖順著魚骨把魚從頭到尾劈開。這時 你有三種選擇: 1 、將魚骨滑出 2、將魚平著分開,取出魚骨 3、揭去上面一片,吃完後再去骨 如果嘴裡吃進了小骨頭,用姆指和食指捏出,愛吃魚的人會連小魚頭吃掉,而吃到魚的臉頰是很幸運的事。
如何擺置刀與叉
用餐中為八字形,如果在用餐中途暫時休息片刻,可將刀叉分話盤中,刀頭與叉尖相對成」一」字形或」八」字形,刀叉朝向自己,表示還是繼續吃。如是是談話,可以拿著刀叉,無須放下,但若需是作手勢時,就應放下刀叉,千萬不可手執刀叉在空中揮舞搖晃。應當注意,不管任何時候,都不可將刀叉的一端放在盤上,另一端放在桌上。 刀與叉除了將料理切開送入口中之外,還有另一項非常重要的功用。刀叉的擺置方式傳達出「用餐中」或是 「結束用餐」之訊息。而服務生是利用這種方式,判斷客人的用餐情形,以及是否收拾餐 具准備接下來的服務等等,所以希望積閏能夠記住正的的餐具擺置方式。特別要注意的是刀刃側必須面向自己。用餐結束的擺置方式有兩種:用餐結束後中,可將叉子的下面向上,刀 子的度脅?向內與叉子並攏,平行放置於餐盤上。接下來的擺置方式又分為英國式與法國式,不論哪種方式都可以,但最常用的是法國式。盡量將柄放入餐盤內,這樣可以避免因碰 觸而掉落,服務生也較容易收拾。出席結婚餐宴時,不論怎麼將餐具擺成「用餐中」的位 置,只要主要賓客用餐結束,就應立即把所有的料理收起。所以宴會時,切記皆以主要賓客為中心進行。在宴會中,每吃一道菜用一副刀叉,對擺在面前的刀叉,是從外側依次向內取用,因為刀叉擺放的順序正是每道菜上桌的順序。刀叉用完了,上菜也結束了。中途需是談話或休息時,應該將刀叉呈八字形平架在盤子兩邊。反之,刀叉柄朝向自己並列放在盤子里,則表示這一道菜已經用好了,服務員就會把盤子撤去。前菜或是甜點等,如果是可以直接用叉子叉起食用的料理,沒有必要刻意地一定使用刀子。在家庭內的餐會或是與朋友之間的輕松聚餐,像沙拉或是蛋包飯之類較軟的料理也可以只使用叉子的進餐。但是在正式的宴席上使用刀叉,能給人較為優雅利落的感覺。另外,在歐洲等地,常可看見有人右手拿叉子,左手則拿著麵包用餐。不管吃得怎麼利落優雅,這樣用餐也只能在家庭或大眾化的店中,在 高級餐廳內是絕對行不通的。沒用過的刀子,就這樣放在桌上即可,服務生會自動將它收 走。 雖說將刀與叉放在餐盤上並攏是代表結束用餐的訊息,但是沒有必要把干凈刀子特地放入弄臟的餐盤內。 沒有用過的餐具保持原狀放在原處即可,硬要追求形式的規則反而顯 得奇怪。隨機應變,依當時的狀況處理事物才是最正確的。即使掉了也不算出醜,但是自 己彎下腰去撿就滿丟臉的。所以東西掉了的時候最好請服務生過來替你撿起。服務生隨時都在注意客人的情況,所以會很快地再拿新的餐具過來,萬一服務生沒有注意到,可以面向服 務生稍微地將手抬高一下,盡量不要引起其他人側目注視。服務生的工作是為了使客人能 更愉快地用餐,所以盡可向他們提出要求。
刀與叉的基本使用方式
料理上桌後的基本動作,即是「右手拿刀切開,然後左手拿叉將料理叉起」。以叉子壓住料理的左端,固定,順著叉子的側邊以刀切下約一口大小的料理後,叉子即可直接駐起料理送入口中,簡單說即是「以叉子壓住後再以刀切開」。如果想順利地將食物切開,首先就從姿勢開始吧!正確的姿勢與適當的角度非常重要。兩側手肘過高會使刀叉角度過大,而呈直立狀態;相反地,如果手肘過低將使刀叉呈倒下狀態,所以沒有辦法好好地將料理切開。將肩膀與手腕放鬆,兩臂不要張開,刀與餐盤的角度保持在15度左右。這里歸納成七個要點:面向料理端正坐好;肩膀與手腕放鬆;兩臂貼著身體;手肘不要過高或低;刀叉與餐盤呈傾斜角;以叉將料理緊緊按住;輕輕地移動刀子,壓住時可用力。這樣一來,不但能輕易地將食物切開,而且姿勢看起來也相當地優雅。刀的移動方式也有要領。首先用力於左手的叉
大話西餐禮儀
說個實話,西餐這個東西未必合我們每個人的口味。我老婆有一次私下就跟我發表過感慨,說吃西餐啊,吃的是形式,內容上不足掛齒。她跟我她說我跟你吃西餐,我從來沒吃飽過。點著紅紅的蠟燭,鋪著白白的餐巾,拿著銀質的刀叉,吃的東西半生不熟,沒吃飽過。即便這樣,她發表一個誠實的感受,可是有的時候你到人家那兒吃飯,比如你跟外商在一塊兒談事,他請你吃西餐,你是沒有辦法迴避。你到國外去有些地方你找中餐,他做得也不地道,往往還很貴,這樣的話就有西餐禮儀問題了。
首先我要來簡單說說什麼是西餐。嚴格地講,西餐這個提法是不太嚴謹的,你很難把西餐是什麼說清楚。我們只能這樣講,所謂西餐是指的對西方國家餐飲的一種統稱,其基本特點是要用刀叉進食。用餐方式實際上是有三大類別,第一大類別我們稱為東方型,就是拿筷子。中國人,日本人,韓國人,寮國人他用筷子吃東西,當然有的筷子和筷子還有不同。比如你要去過韓國你會發現,韓國的筷子一般是金屬的,而且比較扁,帶尖,因為他吃燒烤,那個東西可以叉食,半個叉子。我們這兒是方方的圓圓的,我是講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我們東方形態一般就是用筷子吃東西。另外一個類型,我們可以稱為印度、阿拉伯人的類型。他們那個特點是什麼呢?是不用餐具,用手直接取食,一般的特點就是用右手把要進嘴的東西把它撮放到一塊兒,然後放到嘴裡去,必要的話有洗手缽,把手指頭在裡面涮洗。像這種情況我們也見得多了,也不會少見多怪,看不慣了,但是若干年以前不行。我記得若干若干年之前剛改革開放,那時候少見它就多怪,我跟幾個同事吃印度菜去了,好嘛,一上桌,人家就把洗手缽,每個人前面一小碟子,淺淺的,銀質的那個盤子,有一半是水,很清澈的,上面放著檸檬的切片和玫瑰的花瓣,很好看,高檔菜館。我們一個老兄就發言了,老外還是比較會吃,沒吃就給喝高湯,咋整,沒辦法,我們只能陪著他整,一人喝了一碗洗手水。因為他是主賓,你還不能讓主賓丟人你能說他嗎,你說你傻冒,你不能說,你只能陪著他,捨命陪君子,我記憶猶新,這20多年過去了,我還忘不了這事,跟人家喝了一碗洗手水,好在還沒洗,它是這樣的特點。另外就是西方國家的,它的特點運用刀叉去取食。但是嚴格地講,英國菜、俄羅斯菜、法國菜,義大利菜,西班牙菜它還是有很大區別的,不過在中國人的眼裡差不多,所以我們稱為西餐。
西餐禮儀它涉及的面非常多,比如進餐的順序有講究。西餐跟中餐有一條很大的不同,中餐往往是一桌,給你上滿了,西餐是吃一道上一道,吃一道上一道,吃一道上一道的,所以點菜的順序有講究。再者餐具的擺放和使用有講究,你不能亂來,當然我有一個朋友也跟我說,說吃西餐最爽的做法用筷子,這實際上不可能。再者餐桌上舉止有講究,譬如,吃西餐一般那個手,我上次講了手是不能放在桌下去的,它男女交叉排列。比如西餐一般是長桌,我是位先生,我的對面和兩側肯定都是美女,而且外國人的習慣,他為了多交朋友,廣結善緣,他習慣把不認識的人排在一塊兒,讓大家交流去認識,老把熟人放一塊兒這也麻煩了。明白手不能放到下面的原因了吧?那你手放在下面就麻煩了,你說你抓癢癢去了,萬一抓錯了地方呢?你的手。吃西餐的話兩個手要像我現在這樣的,要放在檯子上面,不能放下面,你放下面有時候也不好看。它有非常認真的講究。
那麼在西餐的餐桌禮儀中還有一點是比較重要的,就是餐桌上的交際是有講究的。比如你跟誰說話,你說什麼話,你先跟誰說話,後跟誰說話都有講究。比如你要去過正規的西餐廳你會發現正規的西餐廳跟中餐廳有一點截然的不同,什麼地方不同呢?你見不到現場服務的女服務生,女服務生頂多是在那買單的,結帳的,領位的,但是端盤子端菜的他都是男人。因為西餐是講女士優先,男人幹活,女人管吃,所以你要去參加一個家宴的西餐宴會的話,你要是一個有良好教養的男士,你首先應該致意的就是女主人,夫人好。如果這個女主人親自下手做羹湯,為你做飯的話,你還得贊美一下這個菜燒得很好吃。不管真好吃,假好吃,都得說好吃,這是對女主人的尊重也是對她全家的尊重,我剛才講這些問題你要不注意它就出麻煩了,我給你講兩個笑話。
大概是十幾年以前,有一次跟一個女孩子去吃西餐去了,當時是個公務活動,這個公務活動輪到我做東就請她,我說你吃中餐還是西餐,她告訴我吃西餐,行。到了一個位置上面,一個雅座,很幽靜的一個地方,女士優先一般要請女士點菜,菜單給她了,我當時還跟她說,我說你隨意,別客氣,你就點吧。當然我跟她是工作關系,不是情侶關系,所以人家點菜的話我不可能坐邊上的,更不能去看,否則人家該說我花錢捨不得了。她在那兒點菜,我在邊上就看看街景,因為臨窗,就看那個女孩倒挺熟練,點菜單挺快,就點了那麼幾個。當時服務生說了句話我沒太在意,服務生問,還要別的嗎?我誤會是認為她點的菜太便宜了,我說你就聽小姐的吧,她點什麼菜你就上什麼。按照一般西餐的規定,頭盤第一道菜十分鍾點菜以後就要上,然後吃完一道上一道,吃完一道上一道,好嘛,過了15分鍾都不見人影。我就出了門了,我們是個雅座,我問門口那個服務生,我說你給我找找人去,看菜為什麼沒來,好,跑去給我找了,一扭頭,他也沒了。我又走出去我把領班給找來,我說我的菜呢?他說我馬上給你找,一會兒他也沒了,最後我急了,我跑去找總經理去了,總經理不在,總經理秘書在,跟秘書把這事一說秘書也挺重視,說不可能啊,我說什麼不可能,我這一個大活人我騙你,我可是懂西餐的規矩的,你這個頭盤十分鍾上,你看現在快半個小時了。說那我給你找去吧,當時那個女孩子也很認真,穿著一個筒裙做奔跑狀,搞得我也不好意思再說什麼。她跑到操作間去了,不出來了,我這人脾氣不太好,我就拱進去了,一拱進去發現他們幾個人正在那兒扎堆聊著呢,一看見我進來那個小姐就問,說您真要嗎?態度不一樣了,好像比較自信了,不像對不起我的樣子了。我說當然要,我點的菜不要誰要?她說那就上。好傢伙,七個服務生排成一行給我上菜,而且那個高檔菜館每個菜都蓋著蓋,先放到我們面前把這個蓋同時揭開,我傻了,你知道那小姐點的什麼嗎?點了七份湯,她點了七份湯。因為當時我們吃的是個高檔的法國菜館,菜單全是法文,明白嗎?我們那個菜單上面,那個小姐點菜時她倒是好心,她幫我省錢來著,菜單我們講西餐是湯在前面,價錢相對便宜一點,據後來她告訴我她怎麼一個點法,她反正就是認識阿拉伯數字,撿便宜點,13579點單數,給我整了七份湯,你說七份湯我怎麼喝,咱渴了一人喝倆,總不能喝3.5。
當然我還見過更狠的。我有一個學生,男孩談女朋友,女朋友他們宿舍的女生打牙祭,起鬨,那個男孩是剛工作,記者,報社裡當記者,說你請我們吃飯吧,那個男孩說請,行啊,請到一個涉外酒店去了。先打了打保齡球,然後吃飯,女孩子就在那兒點,點了半天菜不上來,這個記者嘛,有時候就有點那個,耐不住氣,找人家總經理去了,我要的菜為什麼沒上?總經理找人一查已經上過了,他說活見了鬼了,我們三四個人在那兒坐著,難道我們騙吃嗎?沒上,盤兒都沒有,後來一問,還真上了。你知道點的什麼嗎?點了四首樂曲。它現場有演奏的,他們這兒他不懂外文,你不點他也演奏,你要點,你點什麼給你演奏什麼,它就出現點菜的問題了。
所以我跟別人開玩笑,我說你吃西餐也好,吃中餐也好,不認識的菜名沒聽說的事太多了。金教授我還別說吃西餐,吃中餐有時候你碰到的事,你都干不住。比如我有一次吃到一道菜叫做青龍過江,我覺得這菜挺雅緻,那年正好龍年,我說弄一個青龍過江,一上來一根大蔥在一個長條碗里,從這頭趴那頭,然後一盆湯,青龍過江。我還吃過一道菜叫母子重逢,什麼呢?一母雞肚子里一小雞,母子重逢。還有更狠的,手足情,一個雞腿、一個豬腿,手足情。倆腿,所以這個玩意你看你都看不出來,所以點菜它有時候有講究,中餐也好,西餐也好你要省事的話有三招教給你,第一招是什麼呢?第一招就是最省事的,你要不懂你緊跟。比如你身邊有一個人,比如你覺得金教授挺在行,金教授在邊上,金教授點了一個羅宋湯,點了一個裡脊,比如烤魚或者是牛排,然後再點了一個蔬菜色拉,那你最省事,跟他一樣,不會出錯,你不會出錯的,打群架要錯咱們一起錯,要錯大家全都錯那就不算錯,你要一錯你就糊塗了。第二個辦法是什麼?點套餐。經營型的菜館裡面它都有套餐,套餐不僅搭配合理,而且費用上比較省,對你不了解西餐的特點的人,這個是最省事的,你絕對不出錯。還有一個辦法就是你請人幫助了,你就別客氣了,請你周圍熟悉的人,長輩、專業人士來幫個忙,你別亂來,否則你弄巧成拙,它點菜有講究。
另外餐具的使用有講究,我再講一個我道聽途說的例子,據說是確有其事的。甲午海戰之後,當時中國是蒙受屈辱了,兵臨城下,滿清政府慈禧就派某一個高官到日本去談事去了,這某高官地位倒挺高,但是大概西餐這個東西很少碰到,不懂餐桌禮儀,他就犯一個錯誤。西餐的餐具是不能擦的,你別看餐具放在桌子上,放在餐巾邊上,它實際上是經過蒸的,蒸煮消毒的,它一般都是你看外國人用的洗碗櫃洗碗爐,它是蒸煮的,所以它一般而論,它這個餐具都是很乾凈的,所以你不能擦,如果你要在主人面前拿餐巾把這餐具擦一下,等於罵他,老子認為這玩意不幹凈你給我換,你有挑釁之嫌。這往往是兩家談生意,兩國關系不好,找事,借題發揮。當時我們派到日本談事這某高官,吃日本一個高官的請,這倆人是私交,但是兩國交兵各為其主,所以在談判桌上都是據理力爭的。中國當時國力不強,吃了敗仗,肯定是吃虧了,甲午海戰之後談這個事,我們是有損失的,這個高官他有氣,其實他當時不是生氣,他習慣動作,往那兒一坐,吃西餐把那刀叉拿過來就擦。對面那日本人就誤會了,認為他覺得自己不夠朋友,因為兩個人是朋友,他就告訴服務生,換。換了一副刀叉我們接著擦,然後換,接著擦,歷史記載,如是者七,就是連換七撥。這也是挺出洋相的事。所以有鑒於此,我下面要比較詳盡地跟各位來介紹一下相關的西餐禮儀。
首先我來講一講西餐的餐序,就是你點菜吃菜的順序。說實話沒有人在場的話你願意吃什麼吃什麼,但是比較正規的宴請這個西餐是有餐序的講究的。大體上分為正餐和便餐兩種類別,那麼我首先來跟各位說說正餐的講究。正餐一般來講,有這么幾道菜,第一道菜我們一般把它叫做頭盤或者叫頭盆,嚴格講這是開胃菜,比如以色拉類為主,有的時候還有什麼鵝肝醬,凍子,泥子這樣一些東西,但是我們中國人熟悉的頭盤主要是色拉,這個色拉有很多種,比如有蔬菜色拉,這比較清口的,有海鮮色拉,是比較名貴的,還有什錦色拉,混拌在一起的。除此之外這個頭盤還有泥子、凍子之類的東西。所謂泥子我打個比方,很多同志吃肯德基吃過那土豆泥吧,還有一些同志到西餐館吃過水果泥,把菠蘿、蘋果、梨給它磨成粘稠狀的東西,這個其實在西餐中它也是開胃菜,一般選一種就行了,還有就是凍子,打個比方皮凍以前吃過吧,孩子的果凍你見過吧,西餐有的時候它也把菜給它熬熟了之後做成凝固狀,凍子,它也是開胃菜,這是頭盆。頭盆一大特點比較清淡,比較爽口,幫助你打開胃口做好正餐的准備,所以嚴格講它不是菜,就是開始曲,前奏。
正餐西餐第二道,主角就要開始了,如果我們說前面是前奏的話,那下面就是序幕就開始了就是湯。西餐跟廣東菜有點相似,是先喝湯的,西餐這個湯也叫做開胃湯,不過這兒說個實話,我個人不明白西餐那湯為什麼叫開胃湯,我往往一喝就飽了,可是他們把它叫做開胃湯的。比如有三種類型,紅湯、清湯,白湯,紅湯我們北京人比較熟了,因為北京人過去比較喜歡吃老莫,莫斯科餐廳吃俄羅斯菜,俄羅斯菜裡面那個羅宋湯,就是俄羅斯紅菜湯。這是紅湯,瓊汁,圓白菜,紅蘿卜,西紅柿它在一塊兒做的,那種湯它比較酸甜,很多人喜歡喝。還有就是白湯,蘑菇湯,奶油湯,這在法國菜里比較常見的,還有就是清湯,它比較清淡的,湯。
第三,這個西餐吃完了頭盆吃完了湯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