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空軍再次發生米格-21墜毀事故,真的無法避免了嗎
我覺得是沒有辦法避免,因為印度的飛機本來就不太行,而且在空中飛行的時候他們還不注意。
『貳』 事故頻發的米格-29K,它的真實性能到底如何
其實這個米格-29K應該沒有特別的好,只能算是一般。但是對於現在俄羅斯的經濟實力來說,應該算是相對比較好的艦載型戰斗機。
這個原因是因為俄羅斯缺乏技術和資金,他們已經生產不出蘇-33,也開發不出新的艦載戰斗機,所以只好改裝米格-29K,相信未來有一天俄羅斯應該也有更強的實力,研發出更好的艦載戰斗機吧。
『叄』 印度空軍的戰斗機
蘇-30MKI戰斗機
2001年4月28日,俄羅斯和印度在伊爾庫茨克簽署了俄向印度轉讓成批生產蘇-30MKI殲擊機許可證的合同,這是兩國迄今為止簽訂的一項金額最大的軍事技術合同,價值33億美元。除了向俄羅斯直接購買32架蘇-30MKI戰斗機外,印度還得到俄方授權,在今後17年內生產140架蘇-30MKI殲擊機。蘇-30MKI成了印度空軍裝備的最新型戰斗機。
蘇-30MKI是俄羅斯蘇霍伊實驗設計局研製的先進全天候空中優勢重型戰斗機,主要任務是國土防空、護航、海上巡邏等。該機採用翼身融合體技術,有很好的氣動性能;全金屬半硬殼式機身,機頭略向下垂,大量採用鋁合金和鈦合金,傳統3梁式機翼;具有機動性和敏捷性好、續航時間長等特點,可以進行超視距作戰。該機裝有著名的AL-31F渦輪風扇可操縱推力矢量發動機,具有高度機動性。最大起飛重量達30噸,最大平飛馬赫數能達到2.35。
蘇-30MKI主要機載設備有N-101相干脈沖多普勒雷達,具有邊跟蹤邊掃描和下視/下射能力,可同時攻擊兩個目標,有很強的抗干擾能力。綜合火控系統將雷達、紅外搜索/跟蹤感測器、激光測距儀與頭盔顯示器協同起來,並顯示在廣角平視顯示器上。戰機雙翼下有12個武器掛點,可以掛載4~6枚R-27中程空空導彈、R-73近距紅外空空導彈等。
「幻影」2000戰斗機
從法國進口的49架「幻影」2000戰斗機是印度空軍的新型主力戰機之一。
「幻影」2000戰斗機是法國達索公司研製的超音速戰斗機,主要任務是截擊和制空,亦可執行對地攻擊任務。「幻影」2000採用與「幻影」III相同的無尾三角翼氣動布局,但應用了電傳操縱、放寬靜穩定度、復合材料等先進技術以及大推力的渦扇發動機和更先進的電子設備,所以作戰能力大幅度提高,屬第3代超音速戰斗機。
「幻影」2000戰斗機裝備有9個外掛架(機身下5個,兩機翼下各兩個),執行截擊任務時可帶兩枚R530中距和兩枚R550近距空對空導彈,用於對地攻擊時可載各種炸彈。另外,印度還和法國簽訂了價值3.78億歐元的合同,以購買10架法國的「幻影」2000H型戰斗機。2000年10月9日,印度空軍參謀長蒂普尼斯稱,空軍計劃使用「幻影」2000型戰斗機來實施核武器的投放。
「美洲虎」攻擊機
印度空軍還裝備有116架英法聯合研製的「美洲虎」攻擊機,主要用於近距空中支援,有多種改型。
從外形上看,「美洲虎」頗有特點———它在機翼上部裝備有導彈掛架,迎面一看,彷彿在肩膀上扛了兩枚導彈。該機最大飛行馬赫數為1.5,最大作戰半徑1300千米,機上裝有兩門30毫米航炮,可外掛各種空對地武器,最大載彈量約 4.5噸。
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法國空軍的「美洲虎」戰機曾參戰實施對地攻擊,結果被地面火力擊傷多架。
LCA戰斗機
2001年1月4日,由印度自行研製的輕型作戰飛機(LCA)首次試飛成功。印度軍方高度評價這一成功,稱之為「一個歷史性的里程碑,值得印度自豪」。LCA因此成為印度空軍的「未來之星」。
LCA飛機整個研發過程歷時近18年,可謂路途坎坷。據印度媒體稱,LCA整體技術十分先進,號稱是「世界上最輕的多功能戰斗機」。這種輕型超音速戰斗機集速度、機動性、加速性、可靠性於一體,符合現代空戰的嚴格要求,能實施全天候制空、對海、對地攻擊作戰任務。
從公布的照片看,LCA飛機頗似「幻影」2000的濃縮版。在未來,LCA飛機將與蘇-30MKI重型戰斗機構成輕、重搭配。LCA的機載雷達很有特點,它是一部多功能雷達。它具有探測、追蹤、地形迴避和制導武器發射等功能,在計算機系統的處理下,掃描和追蹤可同時進行。多普勒脈沖使其具有俯視射擊效果和地形繪制能力。LCA共有7個裝備外掛點,在武器的配置上力求作到最大的適應性,即可發射各種導彈、炸彈和火箭。根據任務需要,LCA可發射空對空導彈、空對地導彈、空對艦導彈。
米格—21戰斗機
20世紀50年代初期,前蘇聯米高揚設計局研製出米格-21「魚窩」戰斗機,此後曾不斷改進,出口到全世界37個國家。印空軍擁有4種型號125架米格-21戰斗機。
作為一種性能優異的單發輕型超音速戰斗機,米格-21重量輕,機動性好,爬升快,跨音速和超音速操縱性好。從外形上看,米格-21小巧靈活,戰機的最大飛行馬赫數能達到2.1,作戰半徑270千米。武器裝備有:一門23毫米雙管機炮,備彈200發,翼下4個掛架可帶4枚K-13A紅外空對空導彈或「先進環礁」雷達制導空對空導彈,也可帶火箭彈或常規炸彈。載彈量一噸。
也許是由於服役時間太長的緣故,印度空軍的米格-21戰斗機事故率較高。為解決這一問題,印度空軍出資數億美元,從1999年開始與俄羅斯合作,對其進行技術改造,希望米格-21能繼續承擔主力戰斗機的重任。
米格—29戰斗機
作為當今世界優秀的第3代戰斗機之一,米格-29在國際軍火市場上一直頗為暢銷,曾出口10餘個國家。在印度空軍中,米格-29戰斗機也是當仁不讓的「頂樑柱」。
米格-29戰斗機是前蘇聯米高揚設計局研製的雙發高機動性超音速戰斗機,可執行截擊、護航、對地攻擊和偵察等多種任務。俄羅斯出具的技術任務書上說明,米格-29的近距作戰和超視距作戰性能均優於美國的F-16和F/A-18。
米格-29戰斗機採用全後掠下單翼,雙垂尾正常式布局,帶有較寬的機翼前緣邊條,液壓助力機械式操縱系統,全金屬半硬殼式機身,復合材料結構佔全機重量的7%,作戰半徑574千米,最大平飛馬赫數能達到2.3。米格-29戰斗機的特點是強調飛機的高亞音速機動性、加速性和爬升性能,但不具隱形能力,是典型的第3代戰斗機。
米格-29戰斗機裝備有大功率脈沖多普勒雷達,具有下視/下射能力和超視距攻擊,機翼下有8個外掛點,可攜帶先進的中距和近距空空導彈,如R-60紅外空空導彈,也可攜帶R-73A或R-73E紅外空空導彈以及各種炸彈和火箭等。機上裝有「警笛」3全向雷達告警系統,還有獨具特色的頭盔瞄準具(可用於導彈離軸發射)等。
印度「導彈之父」、總統卡拉姆曾多次在公開場合直截了當地指出:「弱小並不令人尊重,因此,印度(在軍事上)必須強大。」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強,印度「以軍強國」的願望越來越強烈,三軍不斷購買先進武器裝備,修改作戰理論。作為未來戰場上的主力,針對宿敵巴基斯坦空軍的「先發制人」戰略,印度空軍認為,國土防空作戰理論已經過時,
並提出一種全新的作戰理論,即「戰略性威懾防空」。
「戰略性威懾防空」就是指印度空軍利用信息技術和空間技術的優勢,在承受住敵對國最初的攻擊後,用現代化技術和高性能的遠程飛機,通過空中加油,延長空中作戰時間,對入侵之敵進行大縱深和遠距離的反擊作戰,以求「後發制人」。
印度空軍認為,巴基斯坦空軍已制定了「先發制人」的空戰理論,謀求將印空軍戰機摧毀於「巢穴」,縮小其空軍兵力的劣勢。因此,印度空軍必須要承受住巴基斯坦空軍的第一波「先發制人」的打擊,然後對巴基斯坦進行毀滅性的反擊,從而獲取戰爭的勝利。在2005年10月份巴基斯坦空軍舉行的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高分2005」演習中,巴基斯坦空軍就重點演練了「先發制人」的打擊戰略。所以,印度空軍官員稱,「戰略性威懾防空」的目的就是要利用強大的災難性的遠程戰略反擊能力給對手以震懾,讓其不敢輕舉妄動,以不戰而屈人之兵。
印度空軍的「戰略性威懾防空」理論指出,印度空軍能否「後發制人」,關鍵是能否在巴空軍「先發制人」的打擊中生存下來。因此,印度空軍必須構築完善的預警系統,盡早發現巴空軍襲擊徵兆,以進行有效防護。印度空軍已經與以色列簽署合同,購買4架「費爾康」預警機,並自行研製3架預警機,使印度空軍在2012年以前的預警機數達到7架,實現全天24小時的偵察監視和指揮作戰,並打造印度空軍的空中指揮中心。另外,為防止巴空軍的攻擊,印度還加緊打造可用於防空的導彈防禦系統,自行研製「天空」防空導彈。
同時,「戰略性威懾防空」還強調,反擊作戰應把戰場引向敵領空,以減少空戰的附帶損傷。為此,印度空軍決定購買空中加油機。據悉,印度已與烏茲別克簽署協議,購買6架伊爾-78空中加油機,並選派飛行員和技術人員赴烏學習伊爾-78空中加油機的駕駛、空中加油及維護與保養技術。印度空軍已裝備4架空中加油機。印度空軍官員稱,經空中加油後,印度蘇-30MKI戰機的續航能力將提高3倍以上,其他飛機也可在空中加油機的幫助下攻擊7000公里范圍內的任何目標。
而且,為增強「戰略性威懾防空」的效應,印度空軍計劃從俄租賃或購買圖-22戰略轟炸機,並在未來15年內,將現有39個戰斗中隊擴編為55個,裝備190架可執行核打擊任務的蘇-30MKI戰斗機。軍事專家稱,一旦印度空軍裝備圖-22戰略轟炸機,印度空軍的戰略反擊能力將會得到大幅提升。
此外,印度空軍的「戰略性威懾防空」理論還認為,取得空間優勢和信息優勢是印度空軍實施「戰略性威懾防空」的重要條件。因此,在該理論的指導下,印度空軍新戰略計劃《空軍2020年遠景規劃》就強調,印度應利用其在信息技術和空間技術領域的核心競爭優勢,加快天基預警、偵察、通信力量建設,奪取制空天權,全面提升空軍的縱深戰略打擊能力。
為此,印度不斷加大太空投入,分別參與俄羅斯和歐洲的全球導航定位系統,研製各式衛星和太空武器。印度空軍計劃,最遲在2007年以前擁有一套以衛星為基礎的軍事偵察和監視系統。
『肆』 印度為什麼不買米28,而是買了阿帕奇
因為印度人覺得阿帕奇比較厲害一點,而且阿帕奇的價格也比米28要低一些。
『伍』 軍事問題: 印度的米格21/23/27戰鬥力如何
殲7你米格21 23的性能要高一點與27相當,巴基斯坦空軍曾駕駛4架殲7逼退過3架蘇27
『陸』 印度空軍再次發生米格-21墜毀事故,機長是否存在重大過失
根據印度國防部所發布的消息,米格21墜毀事故擊掌存在重大過失行為,所以才導致飛機上的兩名飛行員死亡。
想必很多朋友都知道印度是一個神奇的國家,而且印度是一個有著非常豐富墜機經驗的國家,在本年度,印度又發生了一起米格21墜毀事故,而這起事故一共造成兩名飛行員直接死亡。面對這個事故很多印度網友表示非常遺憾,同時也表示非常疑惑,因為印度的人們都知道印度飛行員有著豐富的逃生經驗,畢竟墜機的次數多了,飛行員逃生的經驗也就多了,然而本次發生的米格21墜機事故直接導致兩名飛行員死亡,所以讓很多印度的網友感到不理解。而一連串的事故確實讓印度官方吃不消,所以很多印度的網民對米格21戰機表示非常堪憂。
『柒』 如何評價《尋夢環游記》里的小男孩米格
《尋夢環游記》里的小男孩米格是一個有著童心和夢想的小男孩,為了追求夢想他一直沒有放棄,而且是很有正義感的一個小男孩,知道了歌神的假身份,裡面就像世人宣告,並且在追求自己音樂夢想的道路上面也終於成功了
米格,真的是一個特別優秀的男孩子,因為他自己非常喜歡音樂,所以他從小就有自己的一個目標,雖然他自己也有很大的音樂的才能,但是他仍然去虛心的去學習,男孩本身就特別的優秀,還特別的努力,真的是一個特別棒的男孩子。
《尋夢環游記》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5pUcuSmsNzRwxLq_0k-msQ
『捌』 印度為什麼不購買蘇35米格35和蘇35哪個好
印度不買蘇35的原因如下:
1、陣風戰斗機的雷達、飛行性能等各方面指標均優於蘇35。
「陣風」機載雷達的信號特徵水平明顯小於蘇-35,而且擁有更好的飛行性能。位於機翼附近的水平前翼(鴨翼),能夠使飛機迅速進入大迎角攻擊狀態,能更加快速地傾斜。水平前翼能在機翼前端創造低壓雲,從而實現更好的機動性能。「陣風」爬升率為305米/秒,這表明飛機具有極高的加速參數。機翼載荷僅為275千克/平方米,能夠在大迎角狀態下製造更大的升力,從而賦予「陣風」瞬間完成任何方向轉彎的能力。推重比等於1.2,使飛機具有良好而穩定的轉彎速度。蘇-35的爬升率僅為280米/秒,甚至不如蘇-30,以及歐洲「台風」、中國殲-11和殲-10。機載載荷為377千克/平方米,這表明飛機轉彎時的速度相對較低。推重比等於1.24,表明飛機轉彎速度相當好。但是,蘇-35具有較大的雷達和紅外信號特徵,不能以突然出現的方式令敵方驚慌失措,而且這種較強信號特徵的機載雷達針對敵方的探測距離不夠遠。盡管蘇-35配備推力矢量發動機,但是機動性能仍然不如法國「陣風」。
2、陣風戰斗機上使用的技術比蘇35高級
印度航空工業非常需要法國戰機較高的技術。印度非常期望得到最新的RBE2「緊湊」型有源相控陣雷達技術,它將有利於印度為國產「敏捷MKII」和AMCA第五代前景戰機研製機載雷達。拒絕「陣風」戰機將會導致前景技術無法落戶印度。此外,「陣風」戰機還擁有一些未來技術,比如強大的中央計算機,能夠自行選擇最重要的信息傳輸到顯示器上,簡化飛機的操縱和武器的使用。另外還有人機對話模式的語音控制系統。
3、米格35跟蘇35的對比中,蘇35更強。
米格35的前世是米格29前線戰機,其發展來的米格35還是挺適合一些買不起貴飛機的小國家的。而蘇35就比較適合國土較大的國家購買。但是蘇35已經小批量交付部隊,有俄羅斯空軍、中國空軍的訂單,必然對買家有所影響。而米格35還沒有完成設計製造,也沒有俄羅斯的訂單,必然形成先天的劣勢。武器裝備是在體系下作戰的,只要性能相差不是很大,單個機體爭個誰弱誰強對實際作戰沒太大意義。
參考資料:
蘇35不是陣風戰機對手 印度或贏得對華優勢--軍事--人民網
鏈接:
http://military.people.com.cn/n/2015/0113/c1011-26375044.html
『玖』 米格戰機如今為何淪落到寄人籬下的地步
隨著時間的推進,技術對戰機的性能提升變得重要,米格的對手不滿足於及格,蘇霍伊的產品一直追求更大更強,歐洲和美國也不例外,他們的產品往往比較強勢,當時的米格-29雖然是全新產品,但已經完全落後於國內外的競爭對手,內部不是很看好,外國用戶也看不上,所以米格賣的沒有蘇霍伊好,正因如此米高揚沒能熬過俄羅斯最艱難的時期,國家不能提供援助,自己又無力改進產品,更賣不出了,如此循環,米格的神話從此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