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美國航母已經全部是核動力,那麼退役的小鷹級常規動力航母為何不對外出售
小鷹級航空母艦是美國最後的退役的一艘常規動力航空母艦,其代表的美國科技實力,雖然並不算世界先進,但是卻是其他國家難以企及的技術實力。對於大型全通甲板彈射航母來說,只有美國擁有超過8萬噸以上的大型航母,而其他國家只有6萬多噸以下的中型航母。這就已經決定了世界航母實力的劃分,那麼就是退役美國小鷹級航母,都是世界其他國家渴望而不可求的。
所以,美國出於對軍事技術封鎖的需求,是不會輕易的對外出售航空母艦的。哪怕是即使技術已經相對於美國十分落後的小鷹級常規動力航母,美國都是採取封鎖和封存的態度,而不會將其對外出售。而目前的小鷹級航母處於封存的狀態,也許當我們003型彈射航母服役之後,美國將有可能會把小鷹級航母出售給印度。大家覺得美國未來會不會把小鷹級航母出售給印度呢?會不會也來一個俄羅斯的套路呢?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
⑵ 小鷹號航空母艦的出航歷史
小鷹號在普吉灣海軍基地進行了一次大修,之後沿美國西海岸航行。1965年10月19日它從聖迭戈出港,經夏威夷到達菲律賓的蘇比克灣。在那裡開始進行對越攻擊行動的准備。在1965年11月26日到1966年5月14日中的一系列行動中,小鷹號因艦載機摧毀了多處重要的北越軍事目標而獲得海軍集體嘉獎。 在1966年6月小鷹號返回聖迭戈大修並訓練,直到當年11月4日被重新部署在亞洲東南海域。11月19日它到達日本橫須賀,接替星座號作為第77特遣編隊的旗艦。該編隊指揮官為海軍少將大衛 C 理查德森。之後經蘇比克灣洋基基地,在12月5日,小鷹號的艦載機開始了對越的全天候攻擊。就在這段時間,它還接受了一系列知名人士的訪問。 1972年10月12日,此時越戰仍在繼續。在航行至東京灣基地途中,小鷹號爆發了一次種族沖突。艦上100多名海員參與其中,有大約50人在這次被曝光的事件中受傷。這次事件導致了美國國會對海軍軍紀的質詢。1973年到1977年(轉變與重新部署)從1973年1月到7月,小鷹號的母港由聖迭戈轉為Hunter's Point(舊金山的另一個港口)
。1月14號它停於船塢,開始進行由攻擊性航母(CVA)轉為多任務航母(CV)。「CV」標志表明小鷹號不再是一艘嚴格意義上的攻擊性航母,而可以在反潛作戰中同樣擔當主要角色。小鷹號成為了太平洋艦隊的第一艘「CV」標識的多功能航空母艦。整個改動包括:新添置了10部直升機協調站,安裝了聲納/無線電解析分析中心以及協同裝置,以及艦上工作流程的大部分更改。設備上的一個重要變動,就是在管控區域增加了反潛識別和分析中心(ASCAC)。反潛識別和分析中心(ASCAC)將和登艦的第11艦載機聯隊緊密結合。停泊期間,工程部經歷了一次推進能源上的大改動。海軍標准油料(原油)燃料系統被完全替換為海軍蒸餾燃料。空勤部門對航空甲板做了幾處重要修改,包括增大了尾流導向板(JBD)和安裝更大功率的彈射器從而能更好的適應即將部署上艦的F-14「雄貓」戰斗機。增大的1號尾流導向板迫使1號升降機被重新設計。這使得小鷹號成為那一時期唯一一艘只有一部從機庫到甲板升降機的航母。小鷹號在1973年4月28日重新下水,第二天,也是它的十二歲生日,它被正式命名為一艘多用途航母(CV)。在整個70年代中期,小鷹號一直忙碌於到西太平洋的部署和演習之中,其中包括1973年和1975年的環太平洋演習。小鷹號在1976年3月8日離開聖迭戈,12日進入華盛頓普吉灣軍港的船塢,進行了一次耗費1000萬美元的大修,此次大修計劃將持續12個月之久。這次修繕意在使小鷹號能在制海模式下與F-14和S-3A「北歐海盜」反潛機協同工作。進行的改動包括加大機庫容量,改進武器操控和這兩種飛機並行工作的穩定性。還包括了對機載武器安裝區域的高效性改進,增加了一個地面支援裝備的維修設施和安裝了對S-3反潛機的提供電子化支持的裝備。該艦還把原來的「小獵犬」地對空導彈系統更換為北約的「海麻雀」系統。同時還增加了升降機,修改了武器彈倉以攜帶更為新式的對空彈葯。在1977年3月小鷹號完成了此次大修,並在當年4月離港返回聖迭戈。六個月的部署訓練後,小鷹號參加了1977年9月25日的一次西太平洋演習並在1978年5月15日返港。 在1979年,該艦協同第15艦載機聯隊進行了有一次西太平洋部署。此次部署受命於時任美國總統吉米?卡特,任務包括一系列的支援行動和越南難民搜救。在此次行動中,恰逢當時的韓國總統朴正熙被刺,小鷹號還被臨時指派到韓國海岸。之後又趕上伊朗人質危機,該艦又不得不開往北阿拉伯海,再進行長達兩個半月的部署。由於在這一地區的行動,小鷹號和第15艦載機聯隊均被授予美海軍遠征獎章。在航行中,小鷹號在珍珠港入港的一段鏡頭被拍攝下來,作為1980年電影《The Final Countdown》的片斷。在電影中,小鷹號扮演尼米茲號航母,所有船員在甲板上列隊。小鷹號在1980年2月返回聖迭戈,被授予美集體功績嘉獎和海軍航空兵太平洋戰鬥力評級的「E」級別,這是太平洋艦隊最高的評級。在1981年4月,小鷹號離開聖迭戈進行它的第13次西太平洋部署。此次航行之後,船員被授予海軍遠征獎章和人道主義服務獎章。1982年1月小鷹號在默頓港再次進行長達一年的大修。在進行了大范圍的升級和同第2艦載機聯隊的訓練後,在1984年該艦被指定為Bravo戰斗群的旗艦。小鷹號航行了62000海里並在北阿拉伯海部署停留了60天。在1984年3月21日,「團隊精神」演習結束之際,前蘇聯的一艘一直監視演習的維克多級核動力攻擊潛艇,在上浮時與小鷹號船底相撞(如果該潛艇在小鷹號艇首出水,就會被航母切成兩截)。此次事件中,小鷹號航母被估計曾攜帶數種核武器,而潛艇則可能攜帶有2枚核魚雷。該潛艇被拖回菲律賓的蘇比克灣美軍基地,一名受困於艇中的船員被救出。經過一系列的修理後,小鷹號於1984年8月返回聖迭戈,7個月後,該艦再被授予戰鬥力評級「E」的稱號。在1985年7月,小鷹號同第9艦載機聯隊再次作為Bravo戰斗群旗艦出海。此時小鷹和第9艦載機聯隊已經達成了他們第二次無事故不間斷部署的記錄。第9艦載機聯隊成員飛行時間超過了18000小時,在小鷹號上起降7300次無任何事故。1987年1月3日,小鷹號離開了聖迭戈,進行為期6個月的遠航。此次巡航,該艦與第9艦載機聯隊第三次達成無事故不間斷部署。小鷹號在印度洋持續航行了106天並再次獲得海軍遠征獎章和集體功嘉獎。
這次世界范圍的遠航在7月3日費城海軍基地結束。六個月後,小鷹號開始了它的延長使用期(SLEP)大修。1990年8月2日重新下水,這次檢修估計可使該艦延長20年的服役期限。 隨著第15艦載機聯隊重新部署上艦,小鷹號開始了它的第二次繞合恩角航行,在1991年12月11日返回了它以前的母港聖迭戈。1992年8月1日,小鷹被定為海軍航空部隊太平洋戰區的「隨時准備母艦」。這艘艦同第5驅巡部隊指揮部,第17驅逐部隊指揮部和第15艦載機聯隊做了3個月的演練,之後在11月3日即被派往西太平洋。此次行動中,小鷹號靠近索馬裏海岸9天,以支援參加「拯救希望」行動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及盟軍。作為對伊拉克違抗聯合國制裁的回應,該艦又在12月27日進入波斯灣。17天之後,在小鷹號的帶領下,對伊拉克南部定點目標的打擊開始了。小鷹號在1994年6月24號結束了他的第17次部署行動。此次部署它又來到了西太平洋。第18次部署於1996年10月開始,6個月的時間內,它先後到達了波斯灣和西太平洋各處。在1997年4月11日,小鷹號返回聖迭戈,立即開始了它15個月,耗費1100萬美元的大修,其間還包括3個月在船塢上的時間,從1998年1月到3月。1998年至今(母港:橫須賀)小鷹號在1998年7月6日離開聖迭戈,承擔了獨立號航母作為唯一一艘常駐海外航母的任務。這次同它合作的是第5艦載機聯隊,來自日本厚木海軍航空基地。小鷹號在1998年8月11日到達新母港橫須賀。
隨著獨立號航母在1998年9月30日退役,小鷹號成為美國海軍現役軍艦中最老的戰艦。被允許升第一海軍船首旗。在1999年3月2日小鷹號開始了原定計劃為3個月的航行,航行任務包括關島附近的「串列沖擊」演習。演習之後,小鷹號和第5艦載機聯隊受命前往波斯灣,支援伊拉克南部禁飛區內的部隊。第5艦載機聯隊在116天內出動了8800架次,包括1300架次戰斗任務,投放了超過20噸的軍用物資。在返回日本途中,小鷹號到訪了西澳大利亞的佩斯港,泰國的帕塔亞港,於1999年8月25日返回橫須賀。當年10月22日再次出海,參加了「鷂鷹」和「年度演習 11G」聯合演習。2000年4月11日,小鷹號離開橫須賀,進行常規區域演練並同新加坡,泰國海軍共同參加了「金色眼鏡蛇」演習。隨後還參加了2000年秋季的「鷂鷹」演習。在2001年3月再次進行了春季部署。3月22號,小鷹號成為首個到訪新加坡海港的航空母艦,停靠在擴建後的章宜港。4月29日,在結束在關島的短暫停留後,小鷹號慶祝了它的40歲服役念頭。之後繼續向南航行,同澳大利亞及加拿大海軍參加了2001年的「串列沖擊」演習。最終在2001年6月11日駛回日本。 2000年10月17日,俄方宣稱兩架俄羅斯飛機,Su-24「擊劍手」和Su-27「側衛」在小鷹號上空200英尺高度飛過。當時小鷹號正在位於北海道和俄羅斯邊境之間的日本北部海域補給。戰機飛越上空之後,俄羅斯飛行員將飛行照片電郵給了小鷹號網站。美國國防部聲稱俄方誇大了事實:當時飛機離地幾千尺,離航母有幾百尺。俄羅斯飛機還在10月12號和11月9號,兩次飛越該航母。2001年10月,小鷹號進行了歷史性的出航。在2001年9月11日對五角大樓和世貿中心的襲擊之後,小鷹被部署到北阿拉伯海,支援那裡進行的「永久自由行動」,作為美特種部隊的前哨基地。在2002年4月,小鷹號開始了它計劃中的春季訓練。在2002年秋,它仍在太平洋西部訓練。小鷹和它的戰斗編隊,協同美國空軍和日本自衛隊在日本海域舉行了「年度演習 14G」演習。2002年9月11日,所有的美國海軍軍艦都被要求升第一海軍船首旗,由於失去了唯一可升該旗的資格,小鷹號上開始流行有這一標志的帶檐帽。 2003年1月23日,該船再次駛出橫須賀執行常規訓練任務, 但不久即收到來自美軍中央司令部的命令--支援全球反恐戰爭。小鷹號迅速加入到波斯灣北部的「南方守望」和「自由伊拉克」行動中。雖然原定航程較短,但該艦還是在當地停留了104天。小鷹號於2003年5月6日返回了橫須賀,立即進入了緊張的入塢及廠級維修工程期。2005年7月3日,小鷹號航至澳大利亞悉尼,海員們獲得了上岸許可。晚些時候,在航行途中經關島停留4天。在2006年6月,經歷了6個月的廠級維修工程後,小鷹號再次出海,這次被一架俄羅斯的IL-28從頭頂飛越。2006年8月,該航母到達了澳大利亞的弗里曼特爾,又一次上岸休假。2006年9月在回橫須賀之前,它到了此次航行的最後一個港口,泰國的帕塔亞。在2006年的10月間,小鷹號和它的護衛艦在沖繩附近演習。10月26日,一艘中國「宋」級潛艇在離該艦隊5海里處浮出水面。媒體報道稱直到浮出前,這艘潛艇一直未被發現。2007年1月11日,小鷹號在橫須賀進入既定維護期。3星期後航母里根號接替了它的部署任務。這次維修規模較小。2007年7月5日,小鷹號再度到訪悉尼,在參加了「護身軍刀」演習之後,船員們獲得了6天的上岸時間。小鷹號於2007年9月21日結束了夏季部署返回橫須賀。2007年11月,小鷹號和其他美國艦船參加了孟加拉灣的聯合軍演,澳大利亞,印度,日本,新加坡等國參加了此次演習。2008年3月20日台灣「大選」臨近,小鷹號和另外兩艘船隻再次被部署到靠近中國的海域。「大選」之後,它會返回美國正式退役。至於誰會在上述招標中勝出還不得而知。作為俄制武器最大買家的印度對俄制武器的質量和俄方推遲履行合同的行為表示了強烈不滿。印方已明確拒絕購買俄制反潛巡邏機。另外,俄印有關「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的合同正處於非常危急的境地。
⑶ 美國佬是准備把小鷹號航母租賃或賣給阿三嗎
確有此事
美國可能將向由美日澳印四國組成的「四方倡議」集團免費提供「小鷹」號航母,以增強該組織圍堵中國海軍實力擴張的能力。
說白了其實老美又在忽悠阿三了
把航母送給阿三不假。不過改裝的費用還有艦載機和人員訓練費用要另外三國出,明顯是騙阿三的錢
⑷ 老美要送印度小鷹號,我們和小巴能夠把它擊沉嗎
這個事兒早就澄清過了,贈送是很不現實的,打破印度和中國周邊地區實力的對比對美國跟對中國一樣是不利的
就算真的贈送了,而且我們假設阿三有能力建設適應大型航母的海軍航空兵,航母對於周邊海域的威脅也不會有想像中的大,而且這樣的事情如果真的發生,我們也會加緊海軍的建設,盡快想出制衡的辦法(很可能是不惜代價的研發國產航母或者引進),當然這樣就會引發軍備競賽等等問題,所以還是那句話,贈送很不現實
⑸ 中國潛艇2006年有沒有跟蹤過小鷹號
中國潛艇2006年有沒有跟蹤過小鷹號?今年年初,網路上就有中美俄潛艇數量曝光。然而,美國最近又開始針對中國的潛艇進行評頭論足,其實從我們潛艇的發展來看。我們不得不承認跟美俄還有一定的差距,雖然我們的潛艇數量不少,但是我們有很多是老舊的,常規潛艇。而美國所有的潛艇採用均是核動力。就是這種老舊的中國潛艇卻做出了讓美國吃驚的一件大事。
美國《國家利益》網站上月底發文表示,因潛艇具有隱蔽性和攻擊性,所以深得世界各國的喜愛,把發展潛艇也當作一項重要的軍事計劃來進行。從二戰時期開始,德的U型潛艇展開的狼群戰術,就讓盟國的商船,戰艦膽戰心驚。而如今潛艇同樣賦予這種水下攻擊的任務。文中指出,中美俄三國,依舊在把潛艇進行隱蔽追蹤和攻擊敵艦作為主要的演練科目。
文中特意提到中國,每年都要發展幾艘新型的潛艇,現在已擁有一支強大的潛艇編隊。數量跟美國不分上下,然而中國的潛艇在體積上沒有美國的大,武器裝備和電子設備上也不如美國的先進。但是在2006年10月的一天,在靠近日本海域的地方,美國的小鷹號航母正在回港休整途中,中國一艘「宋級」的039潛艇在距離航母十幾公里的水下悄悄的浮了上來。
它的出現,立刻讓美國上下大為震驚。這種039型潛艇,排水量僅為2200噸,而它所處的位置發射一枚魚雷就可擊中小鷹號航母。要知道這艘航母及護衛艦都是從印度洋返回的,而039潛艇是從什麼地方跟上來的也不知道。包括航母在內的12艘艦船居然無一探測到,如果039不浮出水面可能永遠沒有人知道。在場的美軍官當場就目瞪口呆。隨後美國國防部司令發表聲明 ,表示這是一起沒有預料到的事。這事也讓美國國內議員對海軍反潛能力的質疑。
⑹ 那年美國非常慷慨,為什麼送印度「小鷹號」航母
小鷹號退役後一直被封存於華盛頓州布萊默頓海軍基地,什麼時候被送給印度了?
⑺ 小鷹號航母的一生是怎麼樣的
小鷹號航空母艦,是美國海軍隸下的一型常規動力航空母艦,是美國海軍小鷹級航空母艦的首艦。
小鷹號航空母艦於1956年12月27日在紐波特紐斯造船及船塢公司安放龍骨開工,1960年5月21日下水,1961年4月29日服役,2009年5月12日退役封存。1962年10月7日,小鷹號航空母艦加入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取代「中途島」號航空母艦,成為第七艦隊的旗艦。1965年11月26日至1966年5月14日,小鷹號到越南參戰。1976年3月,進行了為時1年、耗資1億美元的改裝。1979年,前往北阿拉伯海支援伊朗人質危機。1992年,小鷹號赴波斯灣打擊伊拉克目標。2001年10月,「9·11」事件後,前往北阿拉伯海,率先加入「持久自由行動」,成為美軍特種部隊的海上基地,為航母應用增加了新的定義。2003年2月,前往海灣地區參加伊拉克戰爭。2008年5月28日,被「喬治·華盛頓」號航母接替。
⑻ 美國要送印度航母,印度會要嗎
印度一直渴望成為「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奈何天不遂人願。
對於航母這樣的大國重器,印度怎麼可能錯過呢?但是發展航母不僅僅需要錢,需要一個國家強大的工業、科技、國防實力支持,因此印度要想擁有航母,只能靠買。
印度現役的那艘航母,其實還不是買的,而是俄羅斯「免費」送的。
為什麼「免費」要打一個引號呢?
2004年,俄方無償向印度提供一艘航母,「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
但是這是一艘老舊的蘇聯時期的航母,俄羅斯已經放置了多年,很多地方需要改裝升級,印度總不可能自己買一艘破爛回去修修補補吧?
於是印度又支付了幾億美金,有了航母,你得要配套的艦載機才能形成戰力吧?於是印度有付了一比錢,但是俄方說錢不夠,於是又印度無奈有增加了費用。
說好的免費,到最後,印度總共付了29億美元,才將這艘航母請回家。
印度趕緊將這艘航母命名為維克拉瑪蒂亞號航空母艦。
印度成為了一個笑柄,後來美國也想將退役的小鷹級航母送給印度,沒想到印度這次死活不要。
其實買一艘航母這點錢倒不算什麼,問題的關鍵在於,航母的維護費用實在是貴啊,買得起,養不起,而且是人家退役航母,拿回來縫縫補補,也就能用個幾年,完全是得不償失,印度已經在俄羅斯身上找到了教訓。
印度如果要了美國送的這艘小鷹級航母,首先要花一大筆錢進行維護升級,這筆冤枉錢還是小數目,真正的大頭在後面。
根據統計,這樣一艘小鷹號航母,服役30年,僅僅養護就需要600億美元,還不算工資,艦載機,護衛艦等支出。
所以美國要送8萬多噸的小鷹級航母給印度,印度為何不要?答案很簡單,養不起啊,這也是世界上擁有航母的國家越來越少的原因。
⑼ 請問下各位大蝦印度當初為何不買小鷹號而選擇了俄羅斯的航母
美國雖然說是贈送但實際上美國還要求印度要買65架F18艦載機,而且「小鷹號」太老,更新工程可能是一個「無底深潭」,而且俄羅斯在航母交易中給予印方軍方人士豐厚的「回贈」,這點美國無可能辦到。還有印度國內的反美勢力會施加壓力,國際上法國、瑞典及歐盟等戰斗機出口國也會極力阻止印度接受美方的大禮,防止印度的戰斗機市場成為美國的囊中之物。而印度官方海軍參謀長梅赫塔認為「小鷹」號航母只不過是上世紀60年代的作戰平台。性能落後。
⑽ 常規動力航母的巔峰:10年前退役的「小鷹」級到現在也很先進,怎麼說
說句實話,目前為止,核動力航母最先進的是美產「福特」級和「尼米茲」級。常規動力最先進的也是美產「小鷹」級。
小鷹級可以說是現代航母的鼻祖,很值得我們好好借鑒學習的,尤其是艦島的設計,甲板的設計,動力系統的分配等等,希望我們的新航母能參考一下小鷹級的設計理念,小鷹級航母的設計非常成功,難以想像美國在20世紀60年代就能夠做到這一步,軍事技術底蘊實在是深厚,我們時至今日國產航母很多設計上還是不如它,還需要不斷努力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