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有多少阿富汗難民去印度

有多少阿富汗難民去印度

發布時間:2022-08-28 14:22:54

Ⅰ 為什麼阿富汗的難民去歐洲而不來中國

從1979年蘇聯入侵到2021年8月美國撤軍,阿富汗經歷了42年的戰爭。42年戰爭給阿富汗帶來了數百萬難民。那麼,這些難民都到哪裡去了呢?其實最主要的難民集中地是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邊境地區。

2001年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後,大量的難民還是繼續湧入巴基斯坦。2003年3月17日巴基斯坦、聯合國難民署、阿富汗三方簽署了阿富汗難民自願遣返協定。

Ⅱ 歷史上的印度到底挨過多少國家入侵胖揍

第一個胖揍印度的國家是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國
公元前6世紀,世界上第一個有史料記載橫跨亞非歐三大洲的波斯帝國入侵征服印度河平原,胖揍了發明種姓制度的印度雅利安人。當時,華夏文明兒女漢族人尚在萌芽階段。
第二個胖揍印度的國家是馬其頓帝國
在亞歷山大大帝統治希臘半島馬其頓帝國時期,波斯帝國已經四分五裂,這使得在馬背上戰死疆場的亞歷山大大帝興致勃勃長驅直入亞洲,最遠到達印度再次胖揍雅利安人。當時中國正處於春秋戰國時代,羋月、秦穆公、呂不韋、秦始皇、商鞅、孔子、韓非子、墨子、老子等等歷史名人紛紛登場。
第三個胖揍印度的國家就多了,先後有大夏希臘人、塞人、安息人入侵印度
自馬其頓帝國瓦解後,印度歷史上第一個帝國式孔雀王朝誕生。該王朝在阿育王使其達到巔峰,佛教得到空前發展。好景不長,阿育王一死,印度進入列國紛爭分裂時代。
除了大夏希臘人、塞人、安息人入侵印度,把印度揍的最服帖的是古時活動在甘肅、青海一帶的游牧民族大月氏人。此時,中國正處於版圖空前強大的中國大漢王朝。大月氏人入侵印度後建立貴霜帝國,與漢朝、羅馬帝國、安息帝國並稱為古代四大帝國。如今,大月氏人不見蹤影,漢人還在這里繁衍生息。
第四個胖揍印度的是阿富汗突厥人
11世紀,來自阿富汗突厥人連續入侵印度12次以上,從1206年在印度建立德里蘇丹國後,印度被穆斯林統治的漫長歷史才剛開始。
第五個胖揍印度是英國
歷史推進到近現代,在英國人入侵印度前,葡萄牙、荷蘭就來過了。別說英國胖揍印度,英國胖揍亞洲這段歷史大家都知根知底,不再贅述。

Ⅲ 關於世界性的難民問題 想聽一聽歷史政治大佬的看法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難民累計共有6000萬。分別流亡在巴基斯坦、伊朗、北非、非洲之角、東南亞等地。造成難民的原因:(1)國內政治、經濟和宗教等社會矛盾造成的戰爭、民族壓迫。(2)外國的侵略擴張干涉。如蘇聯入侵阿富汗造成的400多萬阿富汗難民、越南和以色列在印度支那和中東的侵略造成大批難民外流。 ( 3)人口危機、生態破壞。如非洲的旱災使廣大居民外流。(4)南非種族主義政權的迫害使30多萬黑人被迫到附近國家避難和謀生。

Ⅳ 逃離的阿富汗難民將去往何處

阿富汗鄰國伊朗、巴基斯坦土耳其都是可以從陸上前往的難民。在新一輪難民浪潮面前,英國、加拿大、法國、美國等國都提出了接納難民計劃。一些國家,如澳大利亞,瑞士和奧地利明確表示不會直接接受難民。

從塔利班進入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已經有一個星期了。當前,喀布爾的安全形勢穩定,街上人滿為患。但是,仍然有超過2000人來自阿富汗多個省份,他們等候在喀布爾機場外面。在5到10分鍾的時間里,塔利班武裝人員和美軍士兵向空中開火驅散人群。

八月二十一日,在阿富汗的喀布爾機場,仍然有一些人想要逃離,另外還有很多人通過陸上通道逃到鄰國。

阿富汗人大量外逃的可能性大:

報道稱,對嚴厲的伊斯蘭教教法的擔憂並不是阿富汗人可能逃離的唯一原因。暴力、乾旱和新冠肺炎疫情已經使數百萬阿富汗人急需人道主義援助,其中許多人可能會在未來幾個月成為經濟移民。

塔利班已經關閉了重要的邊境口岸,跨過邊境的阿富汗人「非常有限」。但歐盟說,由於塔利班統治下的不穩定局勢,長期來看「移民壓力會增大」。

聯合國難民署說,自1月份以來,由於安全局勢惡化,超過55萬阿富汗人在國內流離失所。歐盟敦促成員國增加對需要保護的阿富汗人、尤其是女性的入境配額。

以上內容參考 參考消息-外媒盤點:有關阿富汗難民的五個疑問

Ⅳ 2002年大批阿富汗難民湧向巴基斯坦等鄰國的原因

簡單地說,巴基斯坦西北部以前是阿富汗領土的一部分,主要是普什圖族聚居區。在1947年巴基斯坦獨立以前是英國的殖民地(巴基斯坦是印度的一部分,即英(印))。18世紀,為阻止蘇聯南下,把阿富汗變為英國與蘇聯勢力的緩沖區,英國在現在的巴基斯坦西北邊境省化了一條線,即「杜蘭線」,作為英阿政府的邊界線。但阿富汗歷屆政府都不承認,所以才會出現「普什圖尼斯坦」問題。 也就是說,一條人為邊界把一個民族分給了兩個國家。他們同宗同族,或有部落紐帶相連,或有親戚血緣關系,來往頻繁。所以,阿富汗戰爭爆發後,阿難民首選的出逃地自然是與其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巴基斯坦。其次,巴基斯坦政府的難民政策相當於其他國家比較寬松。

Ⅵ 是誰提出讓中國接收難民

是聯合國難民署,希望中國也負擔安置一部分難民。

聯合國難民署於1980年2月在中國設立了辦事處,當時是為了應對大批躲避1978-79年中越戰爭的越南難民。

大約有30萬名印度支那難民(拒信大部分原來就是華裔)現已在中國六大省份定居:廣東、廣西、福建、海南、江西和雲南。他們在中國待了超過30年,已經完全融入了當地的生活。

直到2015年11月底,中國已經有795位聯合國難民署「關注對象」,其中154位是難民(基本上都來自於索馬里、敘利亞和阿富汗)還有641位尋求避難者(大部分來自奈及利亞、利比亞和烏干達)。以上數據由聯合國難民署駐北京辦公室代表米歇爾·曼卡·迪·尼桑(MicheleMancaDiNissa)提供。

目前的滯留在中國的難民主要是一些動亂國家原來在中國的留學生,突然之間他們的祖國陷入戰亂,他們無法或者不敢回去,只好申請難民滯留中國。

聯合國難民署(UNHCR)稱大約有800位難民現在暫留中國,等待被安置到其他國家。雖然他們很感激難民署的幫助,但許多人覺得沮喪無助。

難民說:「人們需要明白,沒有人想成為難民。我們沒有錢或物質需求,我們只求平安。如果人生時刻處在危險之中,而自己又沒法保護家人,其他什麼都變得不重要了。」

為中國沒有接受尋求庇護者,幾乎所有中國城市難民都被重新安置到其他國家,包括去美國、加拿大、瑞典、法國和澳大利亞。

從獲得難民地位到獲得重新安置他國要用兩年的時間,雖然程序完成時間大部分是取決於接受國。曼卡·迪·尼桑說道。

在此期間,難民因為其難民身份,沒辦法工作,所以不得不靠著聯合國難民署的微薄補貼生存,最多能得到每月1000元(154美元)的補貼。

(6)有多少阿富汗難民去印度擴展閱讀:

用「外交世界盃」形容正在召開的第71屆聯合國大會毫不誇張:聯合國193個會員國的國家領導人和高級代表出席,其中中國總理李克強是首次出席,美國總統奧巴馬和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則將上演「告別秀」;反恐、英國脫歐、土耳其政變等過去一年來國際政壇風雲的變幻,這幾天都會在聯大舞台上集中展現。

而李克強總理在這場外交大舞台上的「首秀」引人關注。有媒體用「在聯大這個國際外交大舞台上成功增加了中國在國際上應有的話語權和影響力」,來形容李克強在聯大的首場活動,即出席由聯合國倡議舉行的聯大解決難移民大規模流動問題高級別會議。

難民危機占據了此次聯大議題的核心位置。據福克斯新聞網報道,193國領袖和代表19日在聯合國難民峰會上通過了《關於難民與移民的紐約宣言》,呼籲各國保護難民的人權,促進和增加安置難民得到人道主義援助。

但這一核心議題也是難解之題。美國CNN就將「解決全球最嚴重的難民危機」列在了出席聯大會議的全球領導人,需要面對世界最艱難的「任務」清單上。

而李克強在聯合國大會的「首秀」就提出了承諾援助難民的系列「中國主張」。新加坡《聯合早報》發現,李克強將難民和移民問題視為一場「拷問人類社會良知」的人道主義危機,並向國際社會發出呼籲:「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是寶貴的,每一個人的尊嚴都應得到維護,人道主義精神必須弘揚。」

據德國媒體報道,李克強還表示,中國將積極研究把中國-聯合國和平發展基金的部分資金,用於支持發展中國家的難民和移民工作。

對此,有媒體評論說,在聯合國的首場活動,闡述理念、承諾硬招,李克強總理在這個最高的國際場合,展示了中國「軟實力」。

Ⅶ 媒體:中國能不能接收難民

中國能不能接收難民?
面對歐洲難民潮,有中國網友認為,中國應該接收一些難民,為他們提供幫助;也有網友表示反對,認為這將導致未來中國和現在歐洲一樣「難民圍城」。其實,中國大規模接受難民的歷史早已有之,直至今天中國依然在接收來自各國的難民。

誰算「難民」?
國際法上對於「難民」地位的認定,主要依據1951年《關於難民地位的公約》及1967年《關於難民地位的議定書》。中國已經於1982年簽署了這兩個文件。
據國際難民法權威、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梁淑英在其一篇名為《非法入境難民的處理原則》中的解釋,根據現行國際法,認定一個人是「難民」,必須滿足三個條件:棲身於本國或經常居住國之外,不能或不願受本國保護和不能或不願返回經常居住國,並且由於他的種族、宗教、國籍、屬於某一社會團體或持有某種政治見解的原因,有正當理由畏懼迫害。
雖然,上述兩項國際公約並沒有規定因為戰亂而逃離家園的人需被承認為「難民」。不過,國際社會目前通行的做法,已經將在戰亂情況下逃離本國的民眾認定為「難民」。

二戰時,近三萬猶太人曾避難上海灘
中國最著名的難民接收,就是二戰期間對猶太難民的庇護。
在當時,面對德國法西斯大肆迫害猶太人,歐洲多國卻拒收猶太難民。中國駐維也納總領事何鳳山給許多猶太難民發放了簽證。
何鳳山1937年被派往中國駐奧地利大使館工作,1940年5月離開維也納。據何鳳山的回憶錄里記載,一個猶太青年,跑了40多個領館,沒有一個領館肯給他簽證,最後他找到了何鳳山。何鳳山說我給你發簽證,他說我要11張。發簽證必須是要本人親自來的,但是何鳳山給他發了11張。
何鳳山全力救助猶太人的消息被迅速傳開後,中國駐維也納總領館門前很快排起了長隊。法西斯當局則以中國領事館租用猶太人房子為由,硬將房子沒收了。何鳳山便自己出錢租用了一處小房子,繼續給猶太人核發「救命簽證」。
何鳳山到底向多少猶太人發放了簽證,至今都沒有一個准確的數字。但從1938年6月到10月,僅以找到的簽證號碼推算,他就發放了1900多份,而1938年11月納粹沖鋒隊製造「水晶之夜」後,何鳳山為猶太人發放的簽證就更多了。

1937年到1939年8月,是猶太難民湧入上海的高峰期,他們被安排居住在上海虹口區提籃橋一帶。但隨著1941年太平洋戰爭的爆發,日軍將猶太難民趕進虹口的難民隔離區,2萬多猶太難民和原先就居住在虹口的10萬中國人擠在一塊不到1平方英里的狹小空間里。
幸運的是,當希特勒把600萬猶太人抓進集中營進行駭人聽聞的屠殺時,近3萬猶太難民卻在上海存活下來,並開創了新的生活。

20世紀70年代,內地和香港各接收二十多萬越南難民
1949年後,中國第一次大規模接收國際難民,是在上世紀70年代末的越南船民潮、「排華」潮和中越戰爭期間。中國政府奉行的「為每一個來到中國的越南難民提供永久性難民庇護」的承諾,在聯合國救助難民史上絕無僅有。據統計,到1978年底,中國共接收越南難民26.5萬,其中不少為中國僑民。這些難民、歸僑經甄別後被後送到廣西、廣東、雲南、福建、江西5省263個國營農場。
香港處理越南「船民潮」的案例堪稱遵循「不推回」和「各國互助分擔」國際原則的樣板。越南戰爭結束後,1975年5月,首批越南難民3743人全數獲得香港收容,至此,彈丸之地的香港爆發了越南船民潮。香港遵循「不推回」原則,頂住巨大經濟、社會壓力,收容了超過20萬名逃港越南人。最終經聯合國難民署協調,根據「互助分攤」原則轉移到第三國安置、定居的就多達14萬余名,遠超過事後遣返原籍的6.7萬多名。

直至今天,中國仍在接收難民
中國難民接收工作還有很多是在國際社會的協調下,完成國際義務。
1979年末,蘇聯侵略阿富汗,大批阿難民南逃巴阿邊境被阻,滯留中阿邊境,中國開放邊境,暫時接收了6萬多名阿富汗難民。
1980年至1988年,在聯合國難民署爭取下,在歐美國家財政支持下,中國作為南亞難民中轉國,接收了2萬多印度錫克族難民和斯里蘭卡泰米爾族難民。這批難民後來絕大部分轉往美國、加拿大和德國、義大利、西班牙,一小部分換發無國籍護照,留在中國,主要集中在北京、廣州和昆明三地。
在2003年伊拉克戰爭之後,中國不但向約旦的難民營提供援助,也作為中轉國接受了一些伊拉克移民。

2009年,緬甸北撣邦第一特區(俗稱果敢特區)自治武裝發生內戰,近萬名(一說數萬名)果敢難民湧入中國南傘等口岸,進入中國國境避難,中方確保了難民基本生活保障。
事後中國在得到「確保難民安全」的承諾後進行了遣返說服工作,短時間內將大部分難民遣返回國。
據《看天下》雜志2014年報道,經由聯合國難民署批准生活在中國的難民有138人,此外還有410人已提交尋求庇護申請,其中大部分是非洲人,成為難民的主要原因是戰爭和沖突。

「難民」來中國歸誰管?
聯合國難民署網站上的信息顯示,任何非中國國籍的人都可以尋求中國的難民資格,只要帶上護照,到聯合國難民署北京的辦公室登記姓名、國籍、出生日期、成為難民的原因等,就可以得到一張《尋求庇護者證明》,並預約甄別面試的時間。在接受甄別面試前,他們可以合法在中國居留。尋求庇護者證明有效期一般為兩個月,如果到期還沒輪到他們面試,可以帶原件去換一份新的。
甄別面試一般由所在國政府負責。不過中國政府並未接管這項工作,所以還是由聯合國難民署負責。《看天下》雜志報道,甄別面試的慣例是一對一,由難民署工作人員主持。面試內容主要圍繞「你為什麼離開你的國家」。問答都十分具體,一般持續兩小時以上,有時需要四個小時甚至更久。難民署工作人員會根據各種情景、細節是否與當地情況相符來判斷申請者回答的可信度,鑒定其是否真的符合難民標准。很多申請者會在這一環節「露餡」。
如果第一次甄別面試沒通過,申請人有一次申訴機會,可以接受第二次面試,補充回答很多細節問題,證明自己身份。第二次還是沒通過的話,難民署將把申請人的資料提交給中國公安機關,中國公安機關會將此人按非法居留的外國人處理。
如果通過面試,在中國的居住地由難民和尋求庇護者自行選擇,但難民署的工作人員也會給他們一些建議。
除此之外,中國並沒有處置國際難民的專門法律。目前中國對難民的日常管理主要依照《出境入境管理法》。2012年6月30日公布的這部法律第一次明確提到了難民:「申請難民地位的外國人,在難民地位甄別期間,可以憑公安機關簽發的臨時身份證明在中國境內停留;被認定為難民的外國人,可以憑公安機關簽發的難民身份證件在中國境內停留居留。」除此之外,並無相關詳細規定。
目前,涉及國際難民的具體應對的指導性文件,主要是《國家涉外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它屬於2003年SARS事件之後制定的《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體系的一部分。

「難民」會不會在中國一直生活下去?
答案是,很難。
聯合國難民署對於難民的永久解決方案,通常有三種——自願遣返:一般是來源地局勢好轉,可申請由難民署幫助返鄉;就地融合:即在申請難民身份的地方定居,成為該國公民;第三國安置:可申請去願意接收難民、給他們國籍的國家。
由於戰亂等原因,對於很多難民來說,回家的時間遙遙無期,而目前中國又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解決難民的身份,最好的出路就是被第三國接收。
聯合國難民署並不能決定難民是否被接收,這完全由難民接收國來自行決定,且難民也不能挑選去哪個國家。得到難民資格後,需要多久才能有國家接收,沒有人知道。
而在等待的時間里,這些難民也要遵循中國法律對於外國人的管理。難民們都沒有在中國工作的權利, 難民在中國期間一般都被視為外國人,沒有工作權利,因此他們的食宿完全由聯合國難民署幫助解決。他們的醫療保健費用也由聯合國難民署支付。
按照《公安派出所外國人住宿登記管理辦法》,他們如果要搬家,需要向派出所申請變更住宿登記,民警會檢查他們的相關材料,在《外國人住宿登記表》「備注」欄中註明,並上報出入境管理部門。
近幾年,難民們在中國享有的權利也有所增加。2012年底,難民署中國辦事處得到消息,中國外交部與公安部、教育部、民政部共同簽訂了協議,難民兒童從此可在中國上公立學校。
中國並不是難民熱衷的目的地,但最近幾年申請難民資格的人數不斷增加。難民署中國代表處的工作人員在接受《看天下》雜志采訪時說:「以前只要直接來登記,就可以拿到尋求庇護者證明,然後確定甄別面試時間。現在因為來申請的人太多,流程增加了一項,必須通過電子郵件或上門提前預約,由工作人員安排登記日期。」
由此看來,中國的難民問題已開始浮現,如何解決難民的後續問題和應對未來可能存在的難民風險,中國應當盡快地以國際法為基礎,制定符合中國國情的難民法。

Ⅷ 歷史上阿富汗入侵印度幾次

阿富汗的歷史可上溯到古波斯帝國,公元前6世紀居魯士大帝遠征時並入波斯。亞歷山大遠征後又並入其帝國。亞歷山大死後帝國三分,阿富汗地區又轉屬於東部的塞琉古王國。約前250年,位於阿母河與興都庫什山間(包括阿富汗北部)的巴克特里亞總督狄奧多德據地脫離塞琉古而獨立,建立了希臘化的巴克特里亞王國(中國史籍稱大夏、吐火羅等),前二世紀上半葉最強盛,曾擴地至印度河,後因內亂轉衰。
前二世紀上半葉,原駐於河西走廊的大月氏被匈奴所敗,遂西遷至阿母河領域,約前140-130年左右征服大夏,將希臘王朝逐向南方。東漢時大月氏分休密、雙靡、貴霜、都密、肸頓五部。一世紀時,貴霜統一諸部,擴張為強大的貴霜王國,其盛是西起鹹海、東至蔥嶺,橫跨中亞和印度半島西北部,倡大乘佛教。三世紀後漸衰,分裂為若干小國。五世紀上半葉被從北方襲來的懨噠所滅。
懨噠系游牧民族,原居於金山(阿爾泰山),臣屬於柔然,羅馬人稱之為「白匈奴」。五世紀初西遷,以後相繼征服伊犁河域、河中地區、吐火羅、印度西北部,還擊敗了薩珊波斯,殺其王,成為一令人生畏的強國,其統治中心就在今阿富汗境內,信奉襖教。567年左右,薩珊波斯與西突厥聯合擊滅懨噠,以阿母河為界瓜分其領土。吐火羅被劃歸屬波斯,但不久(約568年)又被西突厥奪取。
627年,西突厥統葉護可汗派其長子在吐火羅建立了突厥人的王朝。唐軍滅西突厥後,吐火羅的突厥王朝向唐稱臣,唐置月氏都督府於此。另在今阿富汗境內及其附近還有若干臣屬於吐火羅的小國:護密、護時犍(唐置沙州都督府)、罽賓(修鮮州都督府)、帆延(烏鳳都督府)、訶達羅支(條支都督府)、骨咄(高附都督府)。另外,唐還於662-674年間封流亡來唐的波斯末王之子卑路斯為波斯王,置波斯都督府於波斯東部與阿富汗境內。八世紀初,阿拉伯人的勢力進入,控制了吐火羅。自751年怛羅斯之戰後,蔥嶺以西之西域諸國盡皆歸於阿拉伯人,此後中亞地區逐漸伊斯蘭化,直至今日。
821年,阿拉伯阿拔斯朝(黑衣大食)呼羅珊總督塔希爾建立了塔希爾王朝,領有中亞、河中、阿富汗地區,名義上承認哈里發主權,但形如獨立。867年錫斯坦省軍隊統帥亞庫布(綽號薩法爾)起兵建立薩法爾王朝,873年滅塔希爾王朝,領有伊朗大部、河中、阿富汗、印度西部,中心在呼羅珊,曾一度遠征巴格達。不久,河中地區又興起了地方將領建立的薩曼王朝,900年滅薩法爾王朝。962年,呼羅珊總督阿爾普特勤又據伽色尼城獨立,稱雄一方,建立伽色尼王朝,佔領阿富汗,十世紀末滅薩曼王朝,相繼得到中亞與伊朗各一部分、印度河領域北部,十一世紀受到塞爾柱突厥人打擊而衰落,失去伊朗、中亞領地。十二世紀中葉,赫拉特與伽色尼之間的廓爾山區興起了廓爾王朝,很快就據有阿富汗全境,後又滅伽色尼王朝,占伊朗、印度各一部,1215年左右廓爾王朝被興起於河中的花剌子模蘇丹國所滅。
1220年花剌子模被蒙古滅亡,以後阿富汗相繼為蒙古汗國、伊兒汗國以及附屬於蒙古人的一些小政權統治,帖木爾興起後又歸其統治。帖木爾死後阿富汗又成為帖木爾後裔與中亞的土庫曼黑羊王朝等國爭奪的戰場,十六世紀後又轉入波斯手中。
1747年,阿富汗阿布達里酋長艾哈邁德乘波斯衰落之際獨立,建立了阿富汗王國,使得統一的阿富汗國家正式形成。歷經阿布達里德王朝(1747-1826)、巴拉克宰(1826-1973)兩個王朝。其間分別於1839-1842、1879-1880、1919年三次擊敗英國的入侵。

Ⅸ 中國目前接納了多少難民

1,上世紀60及70年代,中國接收過大批被從印尼,越南驅趕出來的華人。大多被安置在廣西,廣東,海南,雲南的華僑農場。 2,1975年紅色高棉在柬埔寨執政,施行清洗政策,由於華人大多為資本家和工商業者屬於消滅對象,除一部分作為印支難民被法國,加拿大接收外,很大一部分被中國接收安置,廣西北海,海南萬寧安置最多,還有部分被安置到貴州。 3,蘇聯侵略阿富汗,大批阿難民南逃巴阿邊境被阻,滯留中阿邊境。在美國和聯合國難民事務署疏通斡旋下,中國開放邊境,暫時接收了6萬多阿富汗難民,後安排護送至巴基斯坦阿富汗難民營。有約萬余阿富汗吉爾吉斯族和塔吉克族歸化中國,留在新疆。 4,北越統一南越,大批越南難民出逃。英國不顧港英當局反對,向聯合國承諾香港為越南難民第一收容港。導致香港最高峰時收容了高達60萬越南難民,給香港造成非常沉重的財政和社會負擔。後來中英談判香港回歸問題,英方答應在97年前徹底解決越南難民滯留香港問題。後來大批難民陸續轉往美國,加拿大,荷蘭,德國,法國,西班牙,澳大利亞,紐西蘭。越南在中國壓力下,容許出逃難民返回,約15萬難民返國。最後還有最後約5萬難民無處可去,最後歸化為香港居民,取得香港身份證。香港越南難民問題至此徹底解決。 5,1980年至1988年,在聯合國難民署爭取下,在歐美國家財政支持下,中國作為南亞難民中轉國接收了2萬多印度錫克族難民和斯里蘭卡泰米爾族難民。這批難民持聯合國難民署難民證件,每月領取歐美等國認捐的生活費。後來絕大部分轉往美國,加拿大和德國,義大利,西班牙。一小部分換發無國籍護照,留在中國,主要集中在北京市,廣州市和昆明市三地。 6,1997年朝鮮發生大規模飢荒,數十萬難民越境逃亡中國,主要滯留隱藏在吉林的朝鮮族聚集區。中國政府基本採取容忍默許政策。許多難民通過結婚等方式取得中國國籍。後來在美日和韓國等非政府組織策劃下,部分難民在北京頻繁製造沖擊外國及聯合國駐北京大使館和辦事機構的惡性外交事件。中國在朝鮮的交涉和國際雙重壓力下,加大了搜捕和遣返朝鮮難民的力度。但最終強制遣返回朝鮮的難民數量很少,許多難民繼續潛伏隱藏在中國。部分難民在聯合國安排下和中國協助下轉往蒙古,菲律賓,哈薩克三國。部分難民被遷往新疆。 總之,由於中國人口眾多,無法大量長期接收外國難民。所以中國一直以來都不是難民接收國,但中國長期對聯合國難民救助工作給予財政支持,每年大量認捐經費和提供物資。僅1979年至1989年10年間,中國提供給阿富汗難民的捐款平均下來約每年1.2億美元。

閱讀全文

與有多少阿富汗難民去印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男裝大品牌有哪些品牌有哪些 瀏覽:744
義大利名牌產品有哪些 瀏覽:636
義大利保健品怎麼吃法 瀏覽:344
峰會中國舉行有多少國家參與 瀏覽:947
義大利的部首是什麼 瀏覽:427
印度居家隔離是怎麼樣的 瀏覽:114
為什麼辦了越南護照 瀏覽:430
怎麼下印尼巴士 瀏覽:271
印尼怎麼辦寬頻 瀏覽:557
中國最大牛仔布在哪裡 瀏覽:140
印度陣風有什麼好處 瀏覽:529
印度北部有多少人 瀏覽:515
伊朗為什麼病例這么多 瀏覽:346
義大利頂級大衣品牌有哪些 瀏覽:258
印度女官員發生了什麼 瀏覽:919
中國的流浪狗怎麼被領養的國外 瀏覽:987
英國火車延遲了下一班怎麼辦 瀏覽:747
印度是怎麼種植果樹的 瀏覽:310
去印尼工程預算一月多少錢 瀏覽:448
中國給哪些國家捐獻了物資 瀏覽: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