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人為什麼戴頭巾
印度人特別是印度男人戴頭巾主要是由於以下原因:
1、宗教信仰
印度有些地區和信仰的男性是有包頭巾的習俗的,這種頭巾稱為Turban。頭巾有各式各樣的包裹方法,其中錫克教男性頭巾,具有特定樣式。根據傳統,錫克人從小到大都必須蓄頭發、留胡須,並且包著頭巾。小孩頭巾樣式比較簡單,只用黑布綁成發髻的形狀。
成年人的頭巾樣式比較復雜,首先必須用黑色松緊帶將長發束成發髻,然後再以一條長約3公尺的布,裹成頭巾,樣式為兩邊對襯成規則狀。錫克人頭巾色彩繁多,有的人甚至搭配衣服顏色。
2、傳統觀念
印度人包頭則是和他們的傳統觀念也有著很大的關系。印度人認為,頭是人體中最重要的部分,他們非常在意頭部,認為不能隨意觸摸。如果小孩子被摸頭,會被認為是不吉利,如果大人的頭被摸了,那就等於受到了侵犯。
(1)印度買什麼顏色的頭巾擴展閱讀
印度的概況
印度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之間創造了印度河文明。公元前1500年左右,原居住在中亞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當地土著,建立了一些奴隸制小國,確立了種姓制度,婆羅門教興起。
公元前4世紀崛起的孔雀王朝統一印度,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統治時期疆域廣闊,政權強大,佛教興盛並開始向外傳播。公元前2世紀滅亡,小國分立。公元4世紀笈多王朝建立,統治200多年。中世紀小國林立,印度教興起。1398年突厥化的蒙古族人由中亞侵入印度。
1526年建立莫卧兒帝國,成為當時世界強國之一。1600年英國侵入,建立東印度公司。1757年淪為英殖民地,1849年全境被英佔領。1857年爆發反英大起義,次年英國政府直接統治印度。
1947年6月,英國通過「蒙巴頓方案」,將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自治領。同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獨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國成立,為英聯邦成員國。
2. 印度帶黑面紗的是
黑色頭紗代表不了什麼,但是穿黑色紗麗就說明丈夫已經不在了。
印度人「包頭巾」,頭巾稱為:Turban。印度人的頭巾有很多種,最明顯的錫克人的頭巾是宗教規定。相傳,當年穆斯林統治印度的時候,為了顯示自己的權力,只能穆斯林包頭巾而不允許其他印度人包,勇敢自尊的錫克人為了表示抗議,號召所有錫克男人統統包頭巾以示威。現在的穆斯林已經不包頭巾了,只有錫克人延續下來。印度RAJASTHAN邦人因為生活在沙漠中也有普遍的包頭巾的習慣。
3. 印度尼西亞女人頭巾顏色代表什麼
印度尼西亞女人頭巾顏色無特殊含義。印尼女人大都包頭巾是因為印尼約87%的人口信奉伊斯蘭教,伊斯蘭教信仰真主,真主為每一個信奉主的穆斯林規定了所有的合法與非法,允許與禁止,而穆斯林女性在規定中,她除了手和眼睛外,其餘都是羞體,不能夠外露,所以就用頭巾包裹著。
印度尼西亞女子著裝樸素、大方。她們喜歡佩戴首飾,如項鏈、耳環、手鐲、別針等。女士在辦公室上班時,穿裙子和有袖短外套,但避免色彩過於鮮艷。在社交場合,女士一般是裙裝,配絲綢披肩。
印尼穆斯林婦女不戴面罩。由於天熱,印尼人一般不穿襪子,平時男女都喜歡穿拖鞋或木履,不過現在也有很多女子愛穿高跟鞋。
印度尼西亞的風俗禁忌
1、印尼有90%的人是穆斯林,待人很有禮貌,不講別人的壞話,但卻很難成為知心朋友,一旦建立了推心置腹的交情,與之合作就比較容易,而且可靠。和印尼人相處不可愁眉苦臉。不可擺出一副先進國民的架子。
2、印尼人最喜歡笑,心情舒坦就笑,笑是他們的另一種語言。他們也喜歡開玩笑,他們甚至認為「笑口常開」是社交上的一種禮貌。印尼人同座時有打招呼的習慣。
3、印尼人認為左手是不潔凈的手,他們習慣用右手而忌用左手或雙手去接食物及其他用品。
4. 印度人被稱我們為「紅頭阿三」,為什麼印度現任總理辛格裹著藍色的頭巾(如圖所示)呢
哥目前在印度,當地人帶什麼顏色頭巾的都有,我看到的藍的、黃的、綠的比較多,錫克教徒的裝束,別的人不帶這種帽子的。
5. 印度人為什麼有的纏黑頭巾,有的纏紅頭巾,有區別嗎
包什麼顏色的頭布,一般沒有強求,因人喜好而異。不少講究的錫克人很會通盤考慮,往往將包頭布與身上的服飾有機搭配起來:穿牛仔褲休閑裝時用一種顏色,穿西服時換另外一種。由於印度政府充分尊重錫克教徒包頭的習慣,因此錫克男人騎摩托車可以不戴頭盔,參軍也不用戴制式軍帽,只要在包頭布上別上軍徽就行。
6. 印度那麼熱,為什麼還要包嚴實的頭巾,背後有什麼神秘原因
相信很多人都會對印度人帶頭巾產生疑問,那麼印度人為什麼會包頭巾呢?
還有的是硬性規定。比如錫克教徒必須戴頭巾,據說錫克教徒戴頭巾又是被穆斯林的頭巾帶動的。在印度許多地方,頭部都被認為很貴重,不可以輕易被碰,尤其是小孩,如果去碰可能會遭遇敵視,所以戴頭巾從而來保護頭部。
實際上印度人喜歡戴頭巾和英國法國人喜歡戴帽子在意義上沒有什麼區別,只是戴頭巾的習俗更牢固些。
7. 印度男人的頭飾顏色代表什麼意思
在印度的某些街巷行走,你會感覺回到了幾百年前。來來往往的行人,街頭的擺設裝置,幾乎看不到一絲現代化的痕跡。別的不說,就說印度人頭上戴的,身上披的,那就是一絕。其實,保持自己傳統服飾的國家,也不在少數,比如阿拉伯國家,但能像印度這樣全面保持濃厚傳統的國家,實在是鳳毛麟角。印度人就是這樣頑強而自信地堅持著自己在服飾上的悠久傳統和審美習慣,並且自豪地向外部世界展示著。
其實,印度男人的帽子和裙子,都是一塊簡單的布,但他們能魔術般地纏裹在頭上和腰上,發展出多種樣式出來。
印度男人的服飾最普遍的叫「托蒂」,是一塊三四米長的白色布料,纏在腰間,下長至膝,有的下長到腳部。農村男人會用一塊布圍住腰,一端搭在肩上,天冷時可以再加一件披肩。
印度男人的頭巾長達幾米,從頭巾的不同包法上可以看出他的宗教和地域。如印度教徒和錫克教徒的頭巾就有明顯的不同。印度教徒纏頭巾比較靈活,不願意纏也可以隨時摘下來。而錫克教徒纏頭是強制性的,也就是說你看到一個不纏頭錫克男人的機會,基本上和彩票中大獎的機會持平。
重點是【錫克人的一生,是從來不剃毛發的,所以成年的錫克男人,人人都是一頭披肩發。但這頭披肩發你是見不著的,如果要他們摘下頭巾,那是對錫克人的侮辱和挑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