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世界上有名的寶石
希望之星 在美國 博物館里 曾有詛咒傳說 幾經易主 後被海瑞溫斯頓收購贈予博物館
黑王子
黑王子紅寶石」是一塊紅色尖晶石,重約170克拉。寶石已被拋光,但是仍保留了大致的原始形態。產地不太詳細
英王亨利五世在一次對法作戰中,頭部受到法國奧倫康的重擊,由於頭上有頭盔的保護才未受到傷害,鑲在頭盔上的「黑王子紅寶石」也沒有破碎。年,在克倫威爾統治期間,以「大紅玫瑰尖晶石紅寶石」的名字准備將它出售,標價40萬英磅。1660年,在英王查理二世統治時期,寶石又重新回到皇冠前面中心最顯眼的地方。至今,「黑王子紅寶石」仍然是英國皇冠上的主要寶石之一,保存在英國王室內。
卡門 露西亞
。「卡門·露西婭」二十世紀30年代生於緬甸,經過70餘載漂泊,被美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收留,至於購價幾何,只有博物館自己知道。
東方藍巨人
世界上最大的切割藍寶石——「東方藍巨人」,這枚藍寶石成矩形,源自克什米爾地區,重達486.52克拉,是全球珠寶中的稀世珍品。
印度之星『印度之星』(Star of India)是世界上最大的星光藍寶石,它比高爾夫球還要大,重563.35克拉,直徑6.35厘米。其六射星光完美無缺,而且瑕疵極少,雖然色澤不夠艷麗,但仍不失為稀世珍寶。
300年前采於錫蘭島。19世紀末,美國金融家J.P摩根為了在巴黎的十屆博覽會上顯示其富有, 花了20萬美元,從私人收藏家手中買了一批寶石, 在會上展出, 「印度之星」 就是其中的一顆。當時正值美國紐約自然博物館創建不久, 正努力收集各種珍品。莫跟遂於1901年將寶石全部捐贈給博物館 。一次為主體擴充成了礦物寶石陳列室, 在陳列室內。與「印度之星 」比美的還有采自錫蘭島的116.75克拉的「 深夜之星 」 藍寶石, 發出與眾不同的濃紫色的光, 以及出自緬甸的100.32克拉的紅寶石。 (這個問題網上有地方找的)
㈡ 英國的嘉德勛章、巴斯勛章、和薊花勛章各指什麼
嘉德勛章(Most Noble Order of the Garter,1348年設立)
薊花勛章(Most Ancient and Most Noble Order of the Thistle,1687年設立)
巴思勛章(Most Honourable Order of the Bath,1725年設立)
以下是按照等級高低排列的騎士勛章:
嘉德勛章(Most Noble Order of the Garter,1348年設立)
薊花勛章(Most Ancient and Most Noble Order of the Thistle,1687年設立)
聖帕特里克勛章(Most Illustrious Order of St Patrick,1783年設立)
巴思勛章(Most Honourable Order of the Bath,1725年設立)
印度之星勛章(Most Exalted Order of the Star of India,1861年設立)
聖邁克爾和聖喬治勛章(Most Distinguished Order of St Michael and St George,1832年設立)
印度帝國勛章(Most Eminent Order of the Indian Empire,1877年設立)
維多利亞女王勛章(Royal Victorian Order,1896年設立)
不列顛帝國勛章(Most Excellent Or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1917年設立)
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都擁有各自的最高勛章,例如嘉德勛章是英格蘭的最高勛章,薊花勛章是蘇格蘭的最高勛章,愛爾蘭的最高勛章聖帕特里克勛章已經廢除。每一枚勛章都只能授予固定的人數,像嘉德勛章只能授予24人,薊花勛章16人,聖帕特里克勛章22人。印度之星勛章和印度帝國勛章都是授予在印度做出過貢獻的人士的,現在也已經廢除。
嘉德勛章
嘉德勛章(The Most Noble Order of the Garter)是授予英國騎士的一種勛章,它起源於中世紀,是今天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騎士勛章和英國榮譽制度最高的一級。只有極少數人能夠獲得這枚勛章,其中包括英國國君和最多25名活著的佩戴者。英國君主還可以授予少數超額佩戴者(包括王室成員和外國君主)。只有國君可以授予這枚勛章。不象其它勛章那樣首相無權建議或者提名佩戴者。
嘉德勛章最主要的標志是一根印有「Honi soit qui mal y pense」(「Shame on him who thinks evil of it.」「心懷邪念者蒙羞」)的金字的吊襪帶。在正式場合下勛章佩戴者要佩戴這個吊襪帶,在一些其它標志中印有它的圖案。
大多數英國的騎士勛章適用於整個聯合王國,但是有三個級別最高的勛章只適用於一個地區,在這三個勛章中嘉德勛章適用於英格蘭,它也是這三個勛章中地位最高和最古老的。適用於蘇格蘭的勛章是薊花勛章,這枚勛章至少從16世紀開始設置,有可能源於中世紀(傳說甚至說源於8世紀,不過這個傳說不可靠),其今天的形式源於1687年。適用於愛爾蘭的聖帕特里克勛章是1787年設立的,但是愛爾蘭獨立後這枚勛章就停止了(其最後一位佩帶者逝世於1974年)。
歷史
1348年愛德華三世設立嘉德勛章。也有人認為設立年代不是1348年,其具體數據從1344年到1351年不等。可以肯定的是1348年秋愛德華三世穿過一套帶有此吊襪帶的衣服。另外1346年以前這枚勛章不太可能已經存在。一開始這枚勛章僅授予已經獲得騎士地位的人,一些早期的勛章佩戴者也的確已是騎士。
關於這枚勛章的來源有不同的傳說,其中最普及的傳說是有一次愛德華三世在埃爾特姆宮殿與一位「索爾茲伯里女伯爵」跳舞時女伯爵的吊襪帶突然落下來了。許多宮廷貴人笑,而愛德華三世則將這根吊襪帶拾起系在自己的腿上,並當眾宣布「Honi soit qui mal y pense」(「Shame on him who thinks evil of it.」「心懷邪念者蒙羞」)。由此這句話就成了這枚勛章的格言。另一個傳說說12世紀理查一世參加十字軍東征時以聖喬治為榜樣給他的騎士系吊襪帶而獲勝,後來14世紀的愛德華三世在設立這枚勛章時想起了這個典故。
這枚勛章設立後就有不少還沒有成為騎士的婦女獲得了這枚勛章。亨利七世在授予他母親瑪格麗特·博福特嘉德勛章後就不再向婦女授予這枚勛章了。至到1901年除少數女王自授這枚勛章外只有男士獲得這枚勛章。20世紀內除外國女王外沒有婦女獲得這枚勛章。一直到1987年伊麗莎白二世才改變了這個慣例。
勛章
佩戴者
嘉德勛章的佩戴者非常少,僅限於英國國君、威爾士親王和最多24名活著的成員,以及少數特例成員。僅國君授予嘉德勛章。
過去假如有一名佩戴者逝世的話其餘的佩戴者每人可以提名九名候選人(其中三名必須有伯爵或更高的銜,三名必須有男爵或更高的銜,三名必須有騎士或更高的銜)。君主可以在這些提名中選擇必要數量的頒發嘉德勛章,但君主不一定需要選擇受到提名最多的候選人。1862年維多利亞女王廢棄了這個提名形式,從此僅國君本人選擇受勛人。
從18世紀開始政府對向誰頒發嘉德勛章進行顧問參考。但是1946年喬治六世覺得嘉德勛章和薊花勛章獲得者太受政治關系影響。他與當時的首相和反對派領導人商討後將這兩枚勛章改為國君的個人禮物。因此國君在授予這兩枚勛章時不必與政府商量。
此外嘉德勛章還有一些特例佩戴者,這些人不算在上述的24名佩戴者的局限中。這些特例佩戴者包括王室成員,1786年喬治三世建立了這個特例以使他的眾多兒子不受這個局限限制。1805年他又將這個特例擴展到喬治二世的後代里。1831年這個特例再次被擴展到所有喬治一世的後代。
外國君主也可以成為特例嘉德勛章佩戴者。過去每次頒發這樣的特例勛章需要一個特別的法令,但是從1954年開始英國國君不必特別的法令可以自行向外國國君頒發嘉德勛章。第一位獲得特例嘉德勛章的外國君主是1813年俄羅斯沙皇亞歷山大一世。
假如一個佩戴者犯了巨大的罪行比如背叛罪的話,那麼英國君主有權剝奪其嘉德勛章。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數個帝國君主由此被剝奪其嘉德勛章,其中包括德國皇帝威廉二世 和奧地利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一世。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參戰後昭和天皇也被剝奪其嘉德勛章,但是戰後伊麗莎白二世再次為昭和天皇頒發嘉德勛章,因此昭和天皇成為兩次獲得嘉德勛章的外國君主。
軍官
嘉德勛章的所有佩戴者組成一個騎士團,這個騎士團有六名軍官:團長、法官、書記、首席紋章官、先鋒官和秘書。團長、書記和先鋒官是在嘉德勛章設立時就產生的,首席紋章官和法官是15世紀設立的,秘書是20世紀設立的。
團長傳統由英國國教會最高主教溫切斯特主教擔任。法官過去由溫莎城堡所在的教區的主教擔任,後來這個職務也容其他人擔任。
書記一般由溫莎城堡教長擔任。首席紋章官由紋章學院的首領擔任,這名紋章官有保管騎士團成員的紋章和頭盔的義務。秘書由一個專職傳令官擔任。先鋒官由英國上議院的侍衛長和黑棍侍衛擔任。
溫莎軍人騎士
嘉德勛章設立時愛德華三世還指定了26名「窮騎士」來管理該騎士團的教堂。這個數目並不穩定,17世紀時只有13名窮騎士。1660年查理二世加冕後將其數目提升到18名。19世紀這些騎士不願被稱為「窮騎士」,因此威廉四世將他們改稱為軍人騎士。
一開始這些窮騎士是貧窮的退伍軍人,通過每天在騎士團的教堂里做祈禱而獲得一定的薪水以及在溫莎城堡居住的權利。今天這些騎士不再是貧窮人,但是依然是退伍軍人。在正式場合下他們作為騎士團成員的護衛,以及在騎士團的教堂里做神事,但他們不是騎士團的成員。
衣飾和標志
佩戴者
在正式儀式上嘉德勛章的佩戴者要穿專門的衣飾和持專門的物件。許多這些衣飾和裝備是從1821年喬治四世加冕時流傳下來的:
衣飾中的披風從15世紀就開始有了。過去是用棉布作的,從16世紀開始是天鵝絨作的。本來這件披風是絳紅色的,在17和18世紀其顏色為天藍色、淺藍色、皇室藍、深藍色、紫色和海藍色不等。今天的披風為深藍色的,內襯為白色的塔夫綢。國君、威爾士親王和王室成員的披風有拖擺。除國君外披風左肩上縫有由吊襪帶環繞的聖喬治十字的紋章,國君的披風上縫的是騎士團的星。右肩上佩戴有深紅色的天鵝絨的披風的頭罩和外套,但隨著時間頭罩和外套都失去了其功能,今天它們看上去就像一塊紅布。
帽子是黑色天鵝絨制的,上配白色鴕鳥和黑色蒼鷺的羽毛。
領環系在披風外,它也是15世紀和16世紀引入的。它由純金組成,重0.933千克。它由金結與琺琅的圓章交替組成。園章內的圖案是由吊襪帶環繞的玫瑰。亨利七世前每個吊襪帶環繞兩朵玫瑰,一朵紅色的,一朵白色的,亨利七世改變了這個設計,現在吊襪帶只環繞一朵紅色的玫瑰。
喬治聖像是一個吊在領環上的、琺琅制的多彩的三維聖喬治騎馬屠龍的像。
男士將吊襪帶帶在左小腿上,女士帶在左臂上,在眾多物件上也繪有其圖案。它是嘉德勛章的命名來源,由深藍色(本來淡藍色)的天鵝絨組成,上書金字的勛章格言。外國君主的吊襪帶還飾有各種珠寶。
在其它場合下嘉德勛章的佩戴者持簡單一些的標志:
領環可以戴在軍裝或者禮服的外面,它由絲帶固定在肩膀上,假如佩戴者還有其它勛章的話他們還可以佩戴其它勛章的勛帶。
佩星是17世紀查理一世引入的,它可以佩戴在左胸。它是一塊琺琅制的多彩的由吊襪帶圍繞的聖喬治十字的徽章,徽章由八角形的銀星環繞,每個角上射出數條射線,上下左右的角上的射線比對角上的射線長。過去外國君主的佩星上還欠有數顆珠寶。由於嘉德勛章是英國最高的勛章,因此它必須戴在其它勛章之上。
佩帶寬10.16厘米,帶在左肩上或者釘在左肩下,它是17世紀查理二世引入的。佩帶的顏色多次改變:本來是淡藍色,在漢諾威王朝時顏色變深。1950年定為「翠鳥藍」。即使佩戴者擁有多枚勛章他每次只能帶一根佩帶。
標章是一個懸掛在佩帶上右脅部位的一個金牌,上面刻有聖喬治騎馬屠龍的圖案。15世紀時這個標章掛在脖子上,但是這對騎馬不方便,因此改為掛在佩帶右脅部位。
佩戴者死後其最近的男性親屬將標章和佩星親自交還給英國國君,其它標志則交還給騎士團管理中心。
軍官
在儀式場合下軍官穿以下服飾和佩戴以下標記:
團長和法官的披風與佩戴者一樣是深藍色的,其他軍官的披風是深紅色的。所有披風佩戴聖喬治的徽章,首席紋章官還穿他的外衣。
軍官佩戴一個不同的、掛在項上的標章。團長的標志上繪吊襪帶圍繞的聖喬治騎馬屠龍圖案,其上方有一個主教的帽子。法官的標章是由吊襪帶圍繞的玫瑰。書記的標章上是吊襪帶圍繞的一個王冠下兩個交叉的羽毛筆。首席紋章官的標章是吊襪帶圍繞的王朝徽章和聖喬治十字。先鋒官的標章是吊襪帶圍繞的一個結。秘書的標章是吊襪帶圍繞的一朵玫瑰前的兩支交叉的羽毛筆。
法官帶一個裝有騎士團印章的錢包,錢包上綉有王室徽章。首席紋章官帶軍官的儀仗,但一般不帶冠。先鋒官持軍官的儀仗。
溫莎軍人騎士
本來窮騎士穿紅色披風,披風上繪聖喬治十字,但是不繪吊襪帶。16世紀和17世紀伊麗莎白一世將披風改為藍色和絳紅色的袍子,查理一世於17世紀又恢復了紅色的披風。窮騎士改名為軍人騎士後披風被放棄。今天的軍人騎士穿古軍裝:帶紅條的黑褲,紅上衣,金色的肩章和穗,帶羽毛的帽子,和帶白穗的劍。
優先和專利
獲得嘉德勛章的人較其他騎士優先,其妻子、兒女和女婿也享受優先,但是女性獲得者的親屬沒有優先權。騎士團法官也享受優先權,不過這只是理論上的,因為所有的法官均獲得嘉德勛章,由此就已經較其他騎士優先了。而且過去總是一個英國國教會的主教任法官,而英國國教會的主教本身就已經享受優先權了。
嘉德勛章佩戴者被冠以「爵士」或「夫人」。男士的夫人也被冠以「夫人」,但是女士的丈夫不被冠以「爵士」。
嘉德勛章佩戴者可以在他們的名字後面加上「KG」(男士)或「LG」(女士)。假如佩戴者還佩戴其它勛章的話這兩個縮寫放在所有其它縮寫之前,「Bt」(男爵)、「VC」(維多利亞十字勛章)和「GC」(聖喬治十字勛章)除外。
嘉德勛章佩戴者可以在他們的臂上戴吊襪帶,假如他們希望的話,還可以帶一個繪有領環的吊襪帶,但這個形式不常見。
嘉德勛章佩戴者可以擁有自己的紋章。
㈢ 「泰姬陵」有什麼美譽
印度之光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瓦倫納西。她就是印度教徒朝拜的聖地
印度之星是著名歌舞團
印度的珍珠是指泰姬陵
印度的寶石是它的寶石行業很發達
㈣ 所有鑽石名字!
1、月之瞳(實為寺井黃之助所盜取,快斗掩護寺井逃脫)最後被青子的魚吞了,中森警官剖開魚肚後發現
2、巴黎陽光普照(鑽石,失敗)沙布理那公國公主訪日時所攜帶
3、天使的王冠(失敗)中森警官發現快斗可能是怪盜小子的那一次
4、埃及艷後的化妝箱(成功)但是卻被機器娃娃跟蹤,好幾次都差點被抓到
5、長島一茂的全壘打球(棒球,成功)這次預告不是怪盜小子本人所發
6、神奇球桿(鑲綠寶石、鑽石,成功)幫寺井奪回這球桿,讓撞球店生意再度興隆
7、巨人之星(鑲綠寶石、鑽石,成功)東風百貨老闆發出假預告,結果弄假成真
8、亞當的微笑(畢加索的畫,成功)第一次對上白馬,東西到手後因滑翔翼逆風不能飛差點被抓到,幸賴不會溜冰逃過一劫
9、(不是真的,只是柯南的夢,怪盜基德基本只偷寶石,聽說魔術快斗中是真的)峰道場的寶刀(日本刀,成功),但是節外生枝,在逃走後又對上鐵劍,兩敗俱傷,寶刀被奪走。 《OVA 1 柯南vs基德vs阿劍 寶刀爭奪大決戰!!》
10、憂郁的生日(藍寶石,失敗)差點被神秘組織所殺,但也利用了寶石上的發信器迫使組織放棄基德潛逃
11、綠色的夢(綠寶石,成功)利用此寶石讓劇團演員小惠成了名女演員
12、水晶之母(水晶,成功)跟組織在火車車廂頂對峙,千鈞一發下救了小王子和保護了寶石,也讓小王子了解到他母親的用心良苦 《OVA 4 柯南和基德和水晶之母》
13、紅色的淚(紅寶石,成功)藍色的紅寶石,快鬥成功守護它,使它不致落入組織手中
14、鍾塔(鑽石,守護成功)利用鍾面上的暗號,把鍾塔交警方保管,與工藤新一的第一次對決。 《219 被召集的名偵探!工藤新一vs怪盜基德》
15、黃金眼(貓眼石,成功)最後將它交給了怪盜黑貓
16、暗黑騎士(黑色蛋白石,成功)交給了身為夢魘的傑克·康納利,現已歸還
17、漆黑之星 Black Star(黑珍珠,半成功半失敗)扮成小蘭,本來已經拿到了,可是對上柯南,最後應該是游泳逃走的,因為第二天他感冒了呢。《076 柯南vs怪盜基德》
18、回憶之卵(俄國第51個皇帝復活節彩蛋,成功)「兩蛋合一」歸還給香阪夏美(製作者喜一的曾孫女) 《劇場版03 世紀末的魔術師》
19、烏丸蓮耶之寶(黃金造的城堡,放棄,因為拿不動)邀請函根本不是他發的,基德也沒有偷黃昏之館的打算 《219 被召集的名偵探!工藤新一vs怪盜基德》
20、大海的奇跡(藍寶石,成功)後來對上柯南,又交給他,最後兩敗俱傷,而且那也不是他想要的 《356 怪盜基德的驚異空中步行》
21、仁王之石(鑽石,放棄)因該鑽石是一個機關的開關,拿走會發生洪水 《396 奇異屋宇的大冒險(解決篇)》
22、青嵐(即川武賴之畫作,失敗)非KID所發預告函,而且此畫作不存在 《470 怪盜基德與四幅名畫(後篇)》
23、命運的寶石(星藍寶石,放棄)發現是假寶石 《劇場版08 銀翼的魔術師》
24、未知名寶石(鑽石,成功)已還給深山美術館
25、未知名寶石(鑽石,價值一億,成功)柯南平次警察和罪犯對決時候,在鑽石落入水前發撲克牌將其彈起《追蹤消失的寶石!柯南&平次VS基德》
26、紫紅指甲(紫水晶高跟鞋,成功)但是因為沒有KID想要的水晶於是又歸還了 《515 怪盜基德瞬間移動》
27、麒麟角 (成功)因為沒有KID想要的寶石,所以還給柯南了《715 玄武(漫畫)》
28、阿爾甙彌斯的眼淚(成功)不是KID要的寶石,所以還回去了
29、天空的貴婦人 ( Lady Sky , 藍寶石戒指,成功) 歸還給鈴木集團,出現在第十四部劇場版,天空的遇難船中。
參考《怪盜基德偷過的寶石有哪些》的答案
㈤ 世界上最大的寶石是什麼寶石
世界上最大的一顆寶石是名為「印度之星」的藍寶石,它比高爾夫球還要大,重量是563.35克拉,300年前采於錫蘭島。19世紀末,美國金融家J.P摩根為了在巴黎的十屆博覽會上顯示其富有, 花了20萬美元,從私人收藏家手中買了一批寶石, 在會上展出, 「印度之星」 就是其中的一顆。當時正值美國紐約自然博物館創建不久, 正努力收集各種珍品。莫跟遂於1901年將寶石全部捐贈給博物館 。一次為主體擴充成了礦物寶石陳列室, 在陳列室內。與「印度之星 」比美的還有才子錫蘭島的116.75克拉的「 深夜之星 」 藍寶石, 發出與眾不同的濃紫色的光, 以及出自緬甸的100.32克拉的紅寶石。
麻煩採納,謝謝!
㈥ 印度之星的歷史
這顆珍貴的寶石曾於1964年10月28日被竊,所幸在幾個月之後又完璧歸趙。寶石被盜走,主要是因警報系統和寶石廳內的看守都為節約而廢除。又由於保險費高昂,寶石也沒有買保險。
星光藍寶石也稱星彩藍寶石,多數是不透明至半透明。寶石中的絲絹包裹體﹙細長的針狀金紅石晶體﹚產生六射星光,非常悅目。星光藍寶石因其艷麗的星光色彩而被稱為『命運之石』,構成星光的三個貓眼狀光帶代表忠誠、希望與博愛。
世界最貴的汽車:印度之星
據悉,這輛「印度之星」的豪華轎車,是當年特別為一位印度王公訂造的,所以在世界上僅此一輛。「印度之星」之前一直被著名的勞斯萊斯收藏家扎克(Hans-GuntherZach)所珍藏,是扎克所收藏的勞斯萊斯中「王冠上的寶石」。
這輛車將會在2010年9月15日被拍賣,預計將打破5月份一輛1957年法拉利所創下的720萬英鎊(約合8028萬元人民幣)的紀錄。
㈦ 世界上最大的切割藍寶石在哪
世界上最大的切割藍寶石——「東方藍巨人」。這枚藍寶石成矩形,源自克什米爾地區,重達486.52克拉,是全球珠寶中的稀世珍品,預估價為100萬至150萬美元。
一直以來,晶瑩璀璨的藍寶石以其沉深邃而賞心悅目的色彩備受人們青睞。目前,世界上已進行切割處理的最大藍寶石名為「藍色巨人」,重量達486克拉,是全球珠寶中的稀世珍品。5月19日,著名的克里斯蒂拍賣行(Christie's)將舉行大型拍賣會,為這顆漂亮的藍寶石找個好「婆家」。
據英國媒體5月3日報道,這顆被切割過的藍寶石看起來很像一個小巧精緻的雞蛋,清亮透明、熠熠發光,拍賣行的負責人介紹說,無論從重量還是從顏色上看,它都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
這位體重為486克拉的「藍色巨人」是世界最大的切割藍寶石,也是全球第三大藍寶石。目前世界上還有兩顆藍寶石比它大比它重,但是它們都沒有被切割過。
其中,珍藏在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內、重達563克拉的藍寶石——「印度之星」是世界最大的藍寶石,另一顆巨型藍寶石則被收藏在德國的博物館。
(7)印度什麼之星擴展閱讀:
從藍寶石的市場知名度、認可度以及稀有性來看,克什米爾、緬甸、斯里蘭卡、馬達加斯加是比較好的藍寶石產地。
克什米爾已經是藍寶石市場上的一則傳奇了,該產地的高品質藍寶石擁有天鵝絨般的質感,非常美麗,但是從發現到開采中間僅10年,在1889年就宣布絕礦了,市場上是可遇不可求。
緬甸也是非常著名的藍寶石產地,該產地產出的高品質皇家藍藍寶石子在市場上的表現非常亮眼,可以說僅次於克什米爾藍寶石。斯里蘭卡也是非常重要的藍寶石產地,該產地的彩色藍寶石最為出名,其中帕帕拉恰藍寶石更是俘獲了不少消費者的心。
馬達加斯加則是近幾年崛起的藍寶石產地,該產地的藍寶石很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在外觀上和克什米爾藍寶石十分相似。
㈧ 世界上的三顆大的寶石,除了天使之淚,海洋之心之外還有哪顆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寶石級金剛石是1905年1月在南非的普列米爾金剛石礦山發現的、號稱「非洲之星」的「庫利南」鑽石,是一塊晶體不太完整的金剛石塊,顏色為無色透明、無任何瑕疵、質地極佳、重達3106克拉。當時就用該礦總經理的名字「庫利南」來命名。
1905年1月,南非普列米爾金剛石礦山的監督員佛烈德維爾,在礦場散步時,在夕陽的反射中發現一件閃光物體,對這件晶瑩有光的東西,他以為是掉在泥里的玻璃瓶,用手杖把它挑起、颳去泥土,他幾乎不信自己的眼睛,竟是一塊大如拳頭的金剛石。由於他獲得奇寶,得到了一萬美元的賞金。
這塊世界上最大的金剛石,英國政府用75萬美元買下,運往英國,並於1907年獻給英王愛得華七世,作為英王六十六歲的壽禮。後來這塊巨大的金剛石被送往荷蘭首都進行切磨,這塊「非洲之星」經過多位專家幾個月的研究分析評估,定為世上無價之寶,舉世無雙。最後眾多專家一致決定把該金剛石分割成三顆大鑽。專家們慎重地研究了它的分裂方向,並在分裂方向上先開一個四分之一寸的缺口,在1908年2月10日下午,由英王親自選定的一位荷蘭著名鑽石分割專家約瑟菲赤兄弟二人分割。在分割現場有一顧問小組陪同,隨時研究變化情況,並請一位醫生和兩個護士現場保駕。假如他們的估計有絲毫偏差或用力不當或下錘角度錯誤,這塊金剛石可能會分裂成上萬粒碎石,那時分割專家的前途名望將就此終結。此時房內空氣十分緊張,分割專家將鋼刀鋒刃直插預先劃定的缺口處,舉起木錘猛力向刀背一擊,刀鋒斷了,巨鑽絲毫未裂,此時分割專家已是大汗淋漓了,但還算鎮靜。再舉木錘,此時緊張得連呼吸也感困難了,分割專家大力一錘打在了新換上的刀背上,鑽石按所願完整地分割成三塊。此時分割專家立即昏倒在地,以後又在醫院里休養了很長時間,才恢復了常態。
巨鑽分割完畢後,於同年3月3日開始切磨,由三位琢磨專家每天工作14個小時、費了八個月時光,琢磨成最大的四粒鑽石。
「庫利南第一」為梨形、三件中最重的一粒,重530.2克拉,後來鑲在英王的權杖上,這粒巨鑽稱「非洲之星」。它有74個刻面。
「庫利南第二」為方形、重317.4克拉,後鑲飾在英王的王冠上。
「庫利南第三」為梨形,重94.4克拉,鑲在英女王王冠的尖頂上。
「庫利南第四」為方形,重63.6克拉,它是由分割專家把其中最小的一件鑽石分割為二,即「庫利南第三」和「庫利南第四」而成。它鑲飾在英女王王冠的邊上。
「非洲之星」一共切割成九顆大鑽石和96顆小鑽石,分別作為王冠、權杖及其它裝飾之用。九顆鑽石餘下的五顆是:第五顆為心形、重18.8克拉;第六顆為船尖形、重11.5克拉;第七顆為船尖形、重8.8克拉;第八顆為長方形、重6.8克拉;第九顆為梨形、重4.39克拉。另外尚有96顆小鑽石,已分散在世界各地共重8克拉。餘下非常細小不能琢磨的碎石一堆、重9.5克拉。
這塊巨型重達3106克拉的「非洲之星」原石,共切磨成105顆鑽石、共重1064.26克拉,和9.5克拉沒法切磨的碎石。成品的重量只佔原石的三分之一,可見原石琢磨成鑽石的消耗是非常之大的。
「非洲之星」的真實故事還遠未說完。又過了14年之久的1919年、還是在同一座礦山、離找到「非洲之星」金剛石不遠處,又找了一顆重1500克拉的不完整金剛石塊、按重量應居世界第二,是一定要單獨命名的,但人們對此塊金剛石的特徵進行研究,根據它的晶體特徵、裂開形狀等特點,認定它是1905年發現的「非洲之星」同屬一塊晶體,只是裂開後先後發現而已,因而未再給它命名。也就是說,要是「非洲之星」的「庫利南」沒有裂開的話,其總重量應在4606克拉以上。
㈨ 什麼是傳說中的藍色之星
在劇中叫 海洋之心 現實是希望~~當時拍攝泰坦尼克的時候導演詹姆斯·卡梅隆要求每一樣道具都是真實的,所以鑽石也不例外,只是鑽石的名字是以希望,而不是海洋,海洋之心的名字是編劇為了劇情而起的。
在希望與噩運之間分類:石頭密語
——稀世藍鑽的神秘魔力
美麗晶瑩的鑽石乃是上帝賜予人間的珍寶,具有鮮艷深藍色的透明鑽石更是稀世珍品,大粒者世界上僅有幾顆,可謂千金難求。其中,舉世聞名的鑽石"希望",就是一顆稀有的藍鑽。
現存於世的鑽石"希望",重45.52克拉,具有極其罕見的深藍色 澤,藍得清澈透亮,藍得不含一絲雜質,呈現出一種動人心魄的美麗。可是世人看去,只覺得這美麗隱隱散發著一抹邪氣,一股凶惡的光芒,甚至稱之為"噩運之鑽"。原因就在於,在它那像迷霧一樣的歷史中,充滿了奇特和悲慘的經歷,它總是給它的主人帶來難以抗拒的噩運。
公元1642年,法國的探險家兼珠寶商塔維密爾,在印度西南部首先得到了這塊巨大的寶石金剛石,它重112克拉,具有極為稀有的深藍色。塔維密爾將寶石帶回法國,獻給了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國王封了他一個官職,並且賞他一大筆錢作為寶石的代價。然而巨大的財富並沒有給塔維密爾帶來幸福,只是使他那不孝的兒子更加肆無忌憚地過著墮落糜爛的生活,直至所有的錢財都揮霍一空。80高齡的塔維密爾身無分文,仍然要為生計發愁,於是,抱著一線希望,再次遠渡重洋,來到了印度。在那裡,年邁體弱的塔維密爾被野狗咬死,客死異鄉。從此,開始了這顆名鑽的噩運傳說。
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得到這塊巨大的寶石金剛石後,將它琢磨成了重69.03克拉的鑽石。路易十四僅僅戴了一次,不久就患天花死去。繼位的法王路易十五,成了鑽石的新主人。他發誓不戴這顆深藍色的大鑽,可是,他把它借給他的情婦佩戴。結果,路易十五的情婦在法國大革命中被砍了頭。這顆藍色大鑽又傳給了法王路易十六,他的王後經常佩戴此鑽,而眾所周知,路易十六夫婦最後雙雙上了斷頭台。路易十六王後的女友蘭伯娜公主,隨之成了這顆藍色噩運之鑽的主人,沒過多久,她也在法國大革命中被殺。
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內無人再佩帶這顆藍色的大鑽,它被收藏在了法蘭西的國庫中。但1792年,這顆藍鑽被盜,竊賊的命運如何,不得而知,只知道它被重新琢磨了一次,重量減為45.52克拉,並於1830年在倫敦的珠寶市場上出現,當即被銀行家霍普(Hope)買去,價值18000英鎊。從此,這顆藍鑽就以它新主人的姓氏為名,叫做"霍普"。由於英文Hope又是希望的意思,故此鑽又名"希望"。銀行家霍普終生未婚,他將藍鑽傳給外孫(其條件是要他改姓霍普)。這位新的鑽石主人後來娶了一位美國女演員約西為妻,不久,小霍普破產,約西和他離了婚。約西於1940年死於美國波士頓,她在晚年窮困潦倒,經常埋怨那顆藍鑽"希望"給她帶來了難以擺脫的噩運。1906年,小霍普為清償債務被迫賣掉了藍鑽"希望",此後的兩年之內,"希望"被轉賣多次。
1908年,藍鑽"希望"被土耳其蘇丹哈密德二世用40萬美元買走。據說,經手這筆買賣的商人在帶著他的妻兒出門時,汽車翻下了懸崖,全家一起遇難。藍鑽"希望"在土耳其宮廷中由蘇丹賞給他的親信左畢德佩戴,可不久,左畢德被蘇丹處死。
1911年,美國華盛頓的郵政負責人麥克蘭,用11.4萬美元購得了藍鑽"希望",他將它送給自己的妻子作為禮物。有人告訴麥克蘭夫人,說這是一顆會帶來噩運的鑽石,並告訴她不少歷史上的驚人傳說,麥克蘭夫人一笑置之。她經常佩戴此鑽,並常與她保有的另一顆名鑽--94.8克拉的"東方之星"同時佩戴,以顯示豪華與富有。也許是巧合吧!就在麥克蘭夫人得到藍鑽"希望"的第二年,她的兒子在一次車禍中喪生, 而她的丈夫麥克蘭先生不久也死去,她的女兒又因為服用安眠葯過量而死。
麥克蘭夫人於1947年去世,美國著名的大珠寶商溫斯頓,在1958年買下了她的全部珠寶,成了藍鑽"希望"的新主人。後事如何呢?溫斯頓帶著這顆噩運之鑽,在不同的季節多次飛越大西洋。一次,溫斯頓和他的妻子一起,到葡萄牙的首都里斯本去,回紐約時他妻子先一天乘飛機走,溫斯頓本人於第二天飛返紐約。溫斯頓夫人的飛機按時起飛,按規定在亞速爾群島的瑪麗亞機場中途降落加油,由於飛機引擎發生了小故障,因而耽誤了約3個小時。在等待修理的過程中,突然有一位男乘客提出拒絕再乘這一架飛機旅行,堅決要求改乘第二天的飛機,於是他下飛機走了。
第二天,溫斯頓在去里斯本機場的路上,接到了妻子打來的電報,說她已平安抵達紐約。溫斯頓將電報塞進衣袋,隨即登上飛往紐約的班機,飛機起飛時,他發現鄰座是空的,他很高興,因為可以好好地睡一覺了。一覺醒來,飛機已到達加油站亞速爾群島的瑪麗亞機場,在飛機加油時,溫斯頓下機散步去了。
當他回到飛機時,發現鄰座已經有了客人,而且此人正在滔滔不絕地給機上的旅客們講述自己的一個冒險故事。他說自己昨天居然和噩運之鑽主人的妻子同乘一架飛機,果然飛機在瑪麗亞機場發生了故障,他趕快逃下飛機,要求改乘今天的飛機。這位旅客繼續說:"我並不迷信,可我為什麼要冒險和噩運之鑽主人的妻子同乘一架飛機呢?我堅決要求改乘另一架飛機,你們看,我安全了,並且能在此地談話。"溫斯頓在旁邊聽著,真是哭笑不得,心想,這位老兄要是知道我是藍鑽"希望"的主人,那他現在又會怎樣呢?正在這時,鄰座那位客人突然提高嗓門說:"如果昨天那架飛機能夠安全到達,那才是怪事。"溫斯頓先生聽到這種詛咒的話,再也忍不住了,他從口袋中掏出妻子打來的電報,遞給了鄰座這位激動的旅客,頓時,他像泄了氣的皮球安靜了,一直到達目的地紐約,這位旅客再也沒有開口。
迷信終於破滅了,噩運也結束了,這顆歷盡坎坷,蒙受了無數不白之冤的美麗藍鑽"希望",如今也得到了它適宜的歸宿。溫斯頓將它作為禮物捐獻給了國家,它現在藏於美國華盛頓的史密森研究所。從此,它再也不是炫耀豪華和財富,或增加個人嬌美的裝飾品了,而是成了科學研究的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