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為什麼把印度人稱為三哥

為什麼把印度人稱為三哥

發布時間:2022-08-30 17:49:48

⑴ 印度三哥是什麼意思

中國人常叫印度人為「三哥」,也是一種調侃式的稱呼。

⑵ 為什麼叫印度人為三哥

不是三哥,是阿三。印度阿三是由「紅頭阿三」演變過來的,因為「紅頭阿三」就是指印度人。

印度人包括印度各族人民。總人口13億,有100多個民族,其中印度斯坦族約占總人口的30%,海外主要分布在美國。

其他較大的民族包括馬拉提族、孟加拉族、比哈爾族、泰固族、泰米爾族等。72%人說印度-雅利安語,25%說達羅毗荼語。

飲食習慣:

印度人做菜喜歡用調料,如咖喱、辣椒、黑胡椒、豆蔻、丁香、生薑、大蒜、茴香、肉桂等,其中用得最普遍、最多的還是咖喱粉。

咖喱粉是用胡椒、姜黃和茴香等20多種香料調制而成的一種香辣調料,呈黃色粉末狀。印度人對咖喱粉可謂情有獨鍾,幾乎每道菜都用,咖喱雞、咖喱魚、咖喱土豆、咖喱菜花、咖喱飯、咖喱湯,每個餐館都飄著咖喱味。

印度人的主食主要有米飯和一種叫「加巴地」的烙成的小薄餅,還有一種油炸的薄餅。印度的蔬菜主要有花菜、圓白菜、西紅柿、黃瓜、豆角、土豆、洋蔥、冬瓜等,全部都是製作印度咖喱的好食材。

由於印度有很多人是素食主義者,為了補充蛋白質,豆類就成了他們每餐必吃的東西,並永遠作為他們的一道主菜呈現給你。

印度的豆子種類繁多,有大如蠶豆的紅豆,還有黃豆、豌豆等,這些豆子都加上香料和鹽,用來做湯。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印度人

⑶ 印度為什麼叫三哥

三哥是由「阿三」演變來的。印度阿三」來自「十里洋場」時期的吳語上海話,吳人極喜加「阿」字,而上海話中與「三」相關的詞彙(阿三、八三、癟三、十三點、豬頭三)多為貶義詞。上海當年的英租界中經常會有從印度調來的「公務員」,而這些印度人是英國人的忠實「爪牙」,整天警棍亂舞,因此上海人便蔑稱其為「阿三」。

而今「印度阿三」一詞已經廣泛流傳開來,三哥由此演變而來,多含國人嘲弄印度之意。

其他相關解釋

1、因為那時的人形容猴子即「阿三」,舉凡洋人,在國人看來,皆如猴子般形貌舉止,尤其以印度人之面貌黧黑更甚,而且民族「優越性」使然,覺得自家仍是高印度一頭,故此蔑稱印度人為「阿三」。

2、據說因為印度人由於殖民地的關系,做公務員是要懂英語的,而他們因為懂英語的關系,卻也喜歡在中國人面前擺譜,通常在說一些不流利中文時,總會不自覺地加一句「I SAY......」(我說...)由於 I say 的發音和「阿三」很接近,因此便有了「阿三」的稱呼。

3、過去印度人因為自己是不結盟運動(亞非拉好幾十個國家組成的一個鬆散的聯盟)的領袖,便狂妄的宣稱美國是一極、前蘇聯是一極,而他們作為不結盟運動的領袖,是當之無愧的第三極。於是中國人便叫他們「阿三」以戲謔之。



⑷ 印度的人口是世界上第二多的國家,為什麼會被稱為「三哥」

你說的這個「三哥」的稱號不是用看人口排名而稱呼的哦。之所以稱為「三哥」最開始是因為「紅頭阿三」這個稱呼,到了現在慢慢的在網路上流行的稱呼印度人為「阿三」。

隨著現在互聯網的信息發達,想必印度人也知道被稱為「阿三」的原因是什麼了吧,想來確實有點哭笑不得呢,明明高大上的「阿sir」稱呼卻被貶為「阿三」這個稱呼了。

⑸ 為什麼印度人被國人稱為「阿三

提起我們的鄰居印度,大家想到的是什麼?「重口味」的恆河水?各種不可思議的「開掛」?一言不合就跳舞?可能每個人想到的都不盡相同。但大家可能對印度人的稱呼――「印度阿三」或者「三哥」有著出奇的一致。印度人為什麼被國人普遍稱之為「阿三」呢?解釋是多種多樣,有人統計過有十幾種解釋,而且至今還沒有權威的解釋。下面筆者就搜羅幾種流行的解釋供大家參考。

一、據說和二戰後的「不結盟運動」有關。1956年,由南斯拉夫總統鐵托、埃及總統納賽爾和印度總理尼赫魯共同提出了「不結盟運動」,意即廣大的中小國家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與美國和蘇聯兩個超級大國的任何一方結盟。1961年,首次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在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萊德舉行,25個國家的代表出席了會議,「不結盟運動」正式形成。作為「不結盟運動」的主導國家之一,印度自我膨脹,認為自己是除美國和蘇聯之外的「第三極」。中國人笑其自不量力,就叫他們「阿三」。

除了第一種解釋之外,下面的幾種解釋雖各有不同,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和上海租界的印度籍警察有關。鴉片戰爭之後,上海被迫開埠,列強在上海成立了「租界」,「租界」就是「國中之國」,在租界內列強制定和奉行自己的法律法規,中國政府無權干涉。從1845年至1943年,上海「租界」持續近百年。在「租界」內,列強成立自己管理治安的警察局,英國「租界」警察局(巡捕房)除少量本國人外,大量僱傭印度人作基層警察(巡捕),而這些印度警察主要來自印度的「錫克族」。至於原因,錫克族雖然只是印度的少數民族,但身材高大魁梧,有尚武傳統,作戰驍勇,所以是印度軍隊的主要兵源之一。英國當局也願意僱傭錫克族的印度人當警察。

二、於是一種解釋就是以前在上海租界,中國人稱列強國家的洋人(比如英、法、美、德)為「洋鬼子」,給洋人辦事的中國人叫「二鬼子」,僱傭的印度警察叫「三鬼子」。如此一來,印度人就與「三」產生聯系了,而上海人在方言中習慣在單音節詞前加「阿」,於是「三鬼子」就逐漸演變成「阿三」了。

三、另一種解釋是印度籍警察的臂章上有三條橫的標記,當地百姓俗稱「三道頭」,因印度籍警察平時在中國老百姓前作威作福,故時人蔑稱之為「印度阿三」。

四、第四種解釋是「阿三」的「三」不是代表數字三,而是英語「Sir」的發音。印度籍警察也說英語,當時中國人稱他們叫「Sir」(看過港片的大家都知道香港人稱警察也是「Sir」),而上海方言中習慣加阿,於是稱印度籍警察的「阿Sir」就逐漸變成「阿三」,最後變成稱呼所有印度人叫「阿三」了。

五、這種解釋也和英語發音有關,不過這個解釋中的「三」是英語「SAY」的發音。作為基層警察,印度籍的警察總要經常和上海的老百姓打交道的,但一方面這些印度籍警察的英語不會太好,另一方面上海老百姓的方言本國人都不太能聽懂,就不要說外國人了。於是這些警察和上海人之間溝通的時候,就如同「雞同鴨講」,雙方連說帶比劃半天可能都不一定懂對方的意思。而印度籍警察為了強調自己說的話,就會反復說「I Say」,用上海話發音,又變成了「阿三」!

此外,還有解釋在二戰後以前的大印度地區分裂為巴基斯坦和印度,後東西巴基斯坦又分裂為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總共三國;還有說出自於電影《大話西遊》里唐僧說的「印度阿三」等等。

以上的各種解釋,筆者傾向於第四種和第五種解釋。原因有二,一是「阿三」一詞在中文中出現的時間很遲,至今最多一百多年,而在中國歷史中,民間與印度發生聯系就是在近代,而且以上海為中心。二是因為在上海方言中存在很多英語音譯過來的詞,如上海人將精於算計、會佔便宜的人稱為「門檻精」,這個詞來源於英文「MONKEY(猴子)」的音譯。還有羅宋湯的「羅宋」,來自「Russian」的發音等等。所以,「阿三」一詞很大可能是來自於上海方言中英語單詞的發音。

大家認為哪一種解釋更有說服力呢?

⑹ 印度為什麼叫三哥

「印度阿三」來自「十里洋場」時期的吳語上海話,吳人極喜加「阿」字,而上海話中與「三」相關的詞彙(阿三、八三、癟三、十三點、豬頭三)多為貶義詞。

上海當年的英租界中經常會有從印度調來的「公務員」,負責一些雜事,而這些印度人是英國人的忠實「爪牙」,整天警棍亂舞,因此上海人便蔑稱其為「阿三」。而今,「印度阿三」一詞已經廣泛流傳開來,多含國人嘲弄印度之意。

種姓制度:

種姓制度是曾在印度與南亞其他地區普遍存在的一種社會體系。印度古代的種姓制度把人們分為四個種姓:最高一級是婆羅門。婆羅門本為祭司,根據《摩奴法典》規定,可從事教授吠陀經、司祭與接受奉獻這三樣工作,但在8世紀以後祭司逐漸不受重視,潔凈便取代前者,成為婆羅門最主要的特徵。

第二級為剎帝利,《梵書》稱其具有與婆羅門共享「管轄一切生命」的權利。剎帝利是戰士和統治者,掌握實際的政治與軍事權力,但被排除在完整的司祭過程之外,因此不具有宗教上的權力。第三等級為吠舍,即一般的平民,任務是生產食物,並提供各種祭品。《瞿曇》規定吠舍可從事農耕、商業、畜牧與放貸的工作。

最低一等級為首陀羅,首陀羅是沒有人身自由的奴僕,負責提供各種服務。在四個種姓外,還有達利特,即賤民,多由罪犯、戰俘或是跨種姓婚姻者及其後裔組成。他們的身份世代相傳,不能受教育、不可穿鞋、也幾乎沒有社會地位,只被允許從事非常卑賤的工作,例如清潔穢物或喪葬。

⑺ 印度為什麼享有「三哥」的美稱,名稱有何而來

印度阿三,指印度人,帶有種族歧視意味的貶義稱呼。「印度阿三」來自「十里洋場」時期的吳語上海話,吳人極喜加「阿」字,而上海話中與「三」相關的詞彙(阿三、八三、癟三、十三點、豬頭三)多為貶義詞。

其三,印度曾是英國的殖民地,因此有許多印度人為英國政府工作。

其四:以前在上海租界的時候,租用的洋人被稱為洋鬼子,租用的中國人叫二鬼子,(後來被稱為偽軍或二鬼子)。僱傭的印度人叫三鬼子。

⑻ 為什麼叫印度人阿三哥

這是因為清末民初,外國列強紛紛在我國設立租界,而這些租界大多聘用印度錫金人來做巡捕,這些印度人因為英語口音不標准,當說英語stand時總是說阿三,而且這些印度人還總是纏著紅頭巾,於是我們國人就叫印度巡捕叫紅頭阿三,漸漸的就傳開了。
現在發展成三哥。

⑼ 為什麼稱印度為三哥

不是三哥,是阿三。印度阿三是由「紅頭阿三」演變過來的,因為「紅頭阿三」就是指印度人. 「紅頭阿三」語源是上海地方話,舊時上海有(各國)租界,英租界內一般的差吏(小警察)多是從英殖民地印度調來的印度人,他們因為信仰印度教,頭上都纏頭巾(當然,沒當差前一般頭纏白巾),做為制服,印度警察的頭巾冠以『紅色』,這是「紅頭」的由來.
至於阿三,有兩種說法:
其一,那時的人形容猴子即「阿三」(為何則不得而知),舉凡洋人,在國人看來,皆如猴子般形貌舉止,尤其以印度人之面貌黧黑更甚,而且民族「優越性」使然,覺得自家仍是高印度一頭、、、故此特(蔑)稱印度人為『阿三』
其二,據說因為印度人由於殖民地的關系,做公務員是要懂英語的,而他們因為懂英語的關系,卻也喜歡在中國人面前擺譜,通常在說一些不流利中文時,總會不自覺地加一句「I SAY.」(我說...)由於 I say 的發音和「阿三」很接近,因此便有了「阿三」的稱呼.
還有一種版本,是當時印度自詡為繼美、蘇後世界的第三強國,於是我們就叫他們「阿三」以戲謔之
印度阿三的來歷是過去印度人因為自己是不結盟運動(亞非拉好幾十個國家組成的一個鬆散的聯盟)的領袖,便狂妄的宣稱美國是一極、前蘇聯是一極,而他們作為不結盟運動的領袖,是當之無愧的第三極.自視頗高,根本沒把中國放在眼裡,最後狂妄的和中國打了一架.當然,後果你也知道,中國人拿著塑料鞋底輕輕地抽了他兩下屁股,從此印度引為恥辱,說英雄打臉不打屁股,尤其是打完後還把褲子給提起來,有好生相勸的送回家,這更是奇恥大辱,到現在印度人還無法原諒中國.自此,中國一些好事者便親切的稱呼印度為阿三.當然,後來稱自己為世界第三的還有越南,但中國人好象從來都是嗤之以鼻的,到現在也不見誰稱越南是阿三.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把印度人稱為三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工程院院士怎麼獲得 瀏覽:447
談談你的中國夢是什麼 瀏覽:710
印尼椰子什麼時候開花 瀏覽:986
塔是從哪裡傳入中國的 瀏覽:47
伊朗死的是什麼級別 瀏覽:150
印尼巴士什麼時候更新 瀏覽:580
英國外國人什麼工作多 瀏覽:633
中國最早村莊是哪個 瀏覽:361
印度多少個少數民族服裝 瀏覽:266
脫歐如何投資英國 瀏覽:862
義大利阿利卡灶具怎麼樣 瀏覽:242
葡萄牙跟伊朗怎麼買 瀏覽:377
在印度為什麼不能玩手機 瀏覽:102
為什麼海灣國家和伊朗不和 瀏覽:982
如何理解中國道路1000字 瀏覽:703
越南生蚝一般多少錢 瀏覽:425
印度口罩庫存多少 瀏覽:38
去越南辦健康證需要多少錢 瀏覽:499
伊朗怎麼惹美國了 瀏覽:386
越南首都是哪個人的名字命名的 瀏覽: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