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度手抓飯很出名,難道他們不嫌臟嗎
在印度有著這樣一個習俗,就是印度人在吃飯時,不像我們中國拿著一雙木筷子夾起食物,而他們直接上手,在我們中國用手吃飯是非常的臟,而且是不禮貌的行為,而在印度用手吃飯是家常便飯的一件事情。印度人對於用手也是有講究的,進食手抓飯一定是用右手,他們認為右手是干凈的,是神聖的,是至高無上的。所以手抓飯、拿物品、給領導上級傳遞東西,一定都是使用的右手,至於左手,也就是在上洗手間的時候會使用他們認為左手是不幹凈的。
㈡ 印度的咖喱手抓飯好吃嗎,他們是如何製作的
很多時候人們對於一個國家的認識,並不在於風景有多美,文化有多精美,歷史有多古老,反而只是一道菜品就能牢牢地抓住人的味蕾,抓住人的心。
所以不是所有的咖喱都辣得讓人受不了,不過要想吃較為純正的咖喱料理,還是要配合著相應的辣度來感受咖喱的風味比較好,甚至大多數對咖喱沉迷的人,也不斷地在挑戰咖喱的辣度等級,咖喱文化就這樣在全球蔓延。
㈢ 印度人用手抓飯吃有幾樣好處
聞名世界的印度手抓飯「手抓飯」是印度人長久以來的就餐習俗,印度人認為吃飯中的很多快感來自觸覺,刀叉會阻止這種特有的快感。
印度食物大部分都是糊狀的,用手抓飯可以提前了解食物的溫度,避免燙著舌頭。中國人有用嘴吹食物降溫的習慣,大概就是不能用手試探溫度的緣故吧。
在印度,手抓飯也是朋友間親密程度的見證,若請朋友吃手抓飯,表示朋友間已經很親密熟稔了。印度人認為左手不潔凈,所以他們用右手把食物送進嘴裡。用手抓飯不是印度人的專利,我國新疆也盛行手抓飯。用手抓飯自人類開始,沒有吃飯工具,都是用手抓,手拿。只是社會的進步才漸漸有了叉、勺、刀、筷的專用工具。而印度人堅持用手吃飯,不習慣用工具而已,並不是沒有發現,就是現在雖有刀叉,也還是習慣如初。沒有為什麼。
印度人待人熱情,甚至把陌生人都當成沒見過面的朋友。印度人請客時很少圍坐在餐桌邊,而是把各種飯菜通通擺放到餐桌上,客人或站或坐,有共同話題的人可以聚在一起聊天,完全不像中國人那樣,喜歡圍著桌子製造氣氛。不過,飯桌上的主食永遠是米飯或者餅,最後還會有一點甜食上來。
手抓飯是印度的傳統習俗,而且只能用右手把食物送到嘴裡。印度南方人用整個右手抓食物,而印度北方人則比較斯文一些,只用手指的前兩個關節。由於印度人有用左手洗屁股的習慣,他們認為左手不潔凈,所以吃飯時左手只能放在膝蓋上。
目前,許多正式場合,印度人已經開始用刀叉吃飯,但在私底下,他們仍然習慣用手抓飯吃。「手抓飯」是印度人長久以來的就餐習俗,吃飯前他們會先洗凈手,然後准備就餐。
如果去印度人家裡做客,一定要嘗試「手抓飯」的樂趣。因為印度食物大部分都是糊狀的,這樣才便於用手抓餅卷著吃,或是抓米飯拌著吃。
㈣ 印度人直接用手抓飯吃,吃完後會不會對身體有危害
感覺是會對身體有害的。也許有人覺得印度人吃相不雅,但更應該理解,這和使用筷子、刀叉吃飯一樣,只是一種習慣,根本沒有雅俗之分。況且,食指之所以取名為食指,估計就是用來抓飯吃的。再說了,用手抓飯是一種“綠色”吃法,節能環保。另外,用手接觸飯食,那種觸覺的美妙恐怕也是習慣使用餐具吃飯的人所不能體驗的吧。
古印度人認為人的手心、腳心是我們身體上唯一敞開的部位,是身體能量的出口,人體的能量源源不斷從手心與腳心發散。而人們獲取能量的途徑一般就是靠呼吸、飲水與食物。而用手抓取食物,是把我們身體從手心中失散的能量賦予在食物上,再把食物吃進身體,這是一個能量回歸過程。 印度人認為吃飯中很多快感來自觸覺,而刀叉和筷子阻止了這種感覺。他們講究充分調動人的感官,色是視覺、香是嗅覺、味是味覺,而手抓就是觸覺。這樣更容易全身心投入,調動食慾,消化系統也能更好工作,食物也更徹底地被吸收和轉化。
㈤ 印度手抓飯不臟嗎為什麼
序言:不同的民族在文化方面也是有著多樣性的,印度這個國家的文化魅力是非常獨特的,很多遊客都非常喜歡去印度旅行,印度的飲食也非常的特殊,雖然種類比較多,但大部分都是以獨特的香料而出名的。印度比較出名的就是手抓飯了,其實印度手抓飯是不臟的,只是手上的細菌會比較多一些,因為印度人的飲食習慣都會直接用手去抓飯吃,這也跟印度的歷史傳統有著一定的關系,印度手抓飯這道美食也是非常比較不錯的,如果能夠接受這種飲食習慣的話,也是可以去嘗試一下的。
印度的大米和中國的大米也有著很大的差別,因為印度人比較喜歡吃梗米,這種大米是不會粘手的,而且印度人是比較喜歡吃素菜的,這種吃飯的方法也是比較方便的,印度手抓飯並不臟,在吃印度手抓飯之前可以把雙手清洗干凈,這樣也能夠避免吃入過多的細菌。
㈥ 印度人''手抓飯''的習俗,為何有這種習慣
一、尊敬食物
印度人用手抓食物,他們認為食物是神所賜的,所以說他們為了尊敬神聖,然後吃飯的時候用自己最神聖的雙手去接待食物,把食物放在水中,這是他們對食物的一種尊敬。印度人吃飯的時候是手拿盤子,然後右手抓食物的,這就是現代印度人在一些高餐廳吃飯也是會用手抓的,因為他們覺得這就是一種風俗習慣。
印度人吃飯是比較快,而且是比較自覺的那種反映他們的調動食物消化系統能夠更好的工作,當他們手抓飯的時候是了解這個食物的溫度的,避免燙到舌頭或者是口腔。
㈦ 印度人為什麼用手爪飯呤
1、因為印度食物多是糊狀的
看過印度美食視頻的朋友,一定會對印度美食有一個大概的印象。印度人非常喜歡將食物做成糊狀,番茄、洋蔥、青椒、雞蛋等一開始還能看出材料的食材,加上香辛料、水、香草等調料烹煮後,全都會變成糊狀。即使食材不容易變碎,印度人也喜歡用專門的碾壓工具,將所有食物碾碎,做成糊狀。
糊狀的印度美食
很多人以為印度人就只吃咖喱,實際上在印度並沒有咖喱這一說,而是各種用香辛料做成的食物,將原材料和香辛料搭配,最後煮成糊狀,再加上印度人很喜歡在菜里加上姜黃粉,導致最後的成品呈現黃色,所以被誤認為是咖喱。把食物做成糊狀的原因就在於,印度人實在太喜歡吃香料了,他們希望任何食材都和香料完美融合,食物弄成糊狀,就能完全裹上香料的味道。
正因為食物都被做成糊狀,所以印度人很喜歡用手抓食物吃。這些糊狀的食物會和卷餅搭配,或是和米飯攪拌。印度的大米又長又細,吃起來很乾,加上糊狀的配菜一起吃,才會覺得美味。用手抓更加方便一些。
2、用手抓飯能感覺食物的溫度
由於印度很多食物都是做成糊狀,看不出食物的溫度。用手來抓取食物,能夠感受到食物的溫度,避免燙傷舌頭和口腔。印度人認為,手抓食物能夠獲得舒適感,如果用餐具,比如刀叉或是湯勺來吃飯,就會阻止這種觸覺的傳遞,他們無法得到吃飯的舒適感。
3、高種姓的人不願和低種姓的人共用餐具
在印度,是一項傳統。印度有種姓之分,高種姓的人認為自己尊貴,絕不願意和低種姓的人共用餐具,他們擁有屬於自己的一套餐具,或是只去高種姓能進入的餐廳吃飯。越是高種姓的人,越會用餐具吃飯,但這種習俗是西方傳來的,高種姓的人接觸西方文化,進而改變,開始用餐具吃飯。手是每個人獨一無二的,用自己的手吃飯就會避免種姓之間的紛爭。
㈧ 印度人習慣用手抓飯吃,用手抓飯吃不臟嗎
說起印度,大家一定會說是開掛的民族,這不,印度手抓飯到底臟不臟,我想說的是,路邊攤販的手抓飯能不吃,就不吃,說實話,是真的有點臟。但是在大型酒店餐廳裡面,吃飯前還會有服務員給洗手,手洗干凈了,其實說真的,就不臟了。我們也應該尊重印度的文化。
結語
無論怎麼說,印度人用手抓飯,是印度民族的一種生活方式,一種飲食習慣。已經是人家國家飲食文化的傳承了,就像我們使用筷子一樣。但是我們很多人還是不能接受用手抓飯,會認為這個人沒有素質的。回到正題,其實印度人吃飯用手,只要把手洗干凈,也是不臟的,但是要是不洗手,直接抓飯,就不衛生了。
㈨ 為什麼印度人總是用手抓飯吃,不怕燙嗎
一、印度人認為吃飯中很多快感來自觸覺 。
「手抓飯」是印度人長久以來的就餐習俗,吃飯前他們會先洗凈手,然後准備就餐。如果去印度人家裡做客,一定要嘗試「手抓飯」的樂趣。也正因為這一習慣,使得印度大部分菜都被做成糊狀,這樣才便於用手抓餅卷著吃,或是抓米飯拌著吃。
每人面前擺放一個大盤子,把米飯盛上,再澆上菜和湯,然後用手稍加混合,捏成團,就抓著送進嘴裡。在街頭的小吃攤、小吃店以及寺廟里,人們通常用一種干樹葉壓製成的盤子來盛食物,有的餐館則給每個吃飯的人一片新鮮的大樹葉子,用來盛米飯等食物,這倒是很環保。
二、用手吃飯必須要用右手。
印度人吃飯還有一個規矩,無論大人還是孩子,一定要用右手吃飯,給別人遞食物、餐具,更得用右手。這是因為人們認為右手干凈,左手臟。這又與印度人的另一個習慣有關。印度人如廁以後,不用手紙擦,而是用水沖洗,沖洗時,用左手,不用右手。
㈩ 印度手抓飯很出名,在印度的國宴上,他們是否也會用手抓飯吃
一般在印度的國宴上,他們是不會用手抓飯吃的,因為國宴是用來招待國賓或外賓的宴席,是非常正式的宴會,用手抓飯會讓不理解和不認可當地習俗的人覺得不衛生、不尊重。但考慮到手抓飯具有鮮明的印度特色,國宴中會給各位客人們准備帶有刀叉以及勺子的手抓飯,這樣既能讓賓客享受印度特色美食,也不至於出現尷尬的場面。
但是否在國宴上享受手抓飯的習俗過程最終還是跟賓客們的思想觀念和行為習慣有關系。習慣不用手直接接觸食物的外賓們和配合外賓的國賓們會使用刀叉等餐具,而入鄉隨俗的外賓們和想展示本國特色的國賓們則會興致勃勃享受印度傳統美食文化,各有所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