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世界三大宗教哪個最古老
如果按聖經來說。猶太教最古老,然後基督教從猶太教出來的。
最政治的應該是伊斯蘭教。基督教和天主教都是政教分離的(只是有一些無神論的地方,認為有神論對他們是一種威脅)
按照歷史來說,佛教是要比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古老。
② 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宗教是什麼
在歷史上有著悠久歷史的除了國家文明以外,還有很多其他的東西,就比如說東西方的宗教。
我們都知道中國的佛教是在西漢的時候從印度傳過來的,然後在和中國本土文化的融合下,一點點的發展壯大,在最鼎盛的時候,就像現在的泰國,緬甸一樣,全國無數人都信仰佛教。當然了,還有我國的本土宗教,道教。雖然道教的影響力好像沒那麼大,但是它已經融入到了我們生活的很多方面了。
簡單的聊了一下我們國家的宗教,現在就來說說西方最古老的宗教,猶太教。要知道現在的基督教,伊斯蘭教都是起源於猶太教,猶太教對後兩者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記載著猶太人歷史的就是聖經了,它是猶太教和基督教的經典。整本聖經很厚,它已經不是一部書了,而是很多部書籍組成的叢書。整本聖經堪稱歷史巨著,不僅僅是因為它成書歷史早,還因為它記載了大量的人類文明的發展,是研究古老人類文明必須要了解的一本書籍。
巧合的是,我們國家也有大洪水的記載,不同的是西方是按照上帝的旨意製造了諾亞躲過洪水,中國是依靠人類自己的努力戰勝了洪水。
③ 那個宗教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
祆教、猶太教、婆羅門教都是歷史悠久的宗教之一
而佛教是世界上現有宗教中歷史最悠久的宗教。
印度教(Hinism)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不像基督教、回教、佛教等宗教,印度教並沒有創教者,主要的精神源頭可追溯到一套古老而作者不詳的吠陀經(Vedas)。
吠陀經乃源自亞利安游牧民族(北歐人的共同祖先)吟唱的崇拜聖歌。亞利安人大約在摩西帶領以色列百姓出埃及的時候,也就是西元前一千五百年左右,進入印度,也將所信奉的吠陀教帶了進來。
(3)印度教和猶太教哪個古老擴展閱讀
佛教還為中國文化帶來了新的意境、新的文體、新的命意遣詞方法。數千卷由梵文翻譯過來的經典本身就是偉大富麗的文學作品。
馬鳴的《佛所行贊》帶來了長篇敘事詩的典範;《法華》、《維摩》、《百喻》諸經鼓舞了晉唐小說的創作;般若和禪宗思想影響了王維、白居易、蘇軾的詩歌。變文、俗講和禪師的語錄體都和中國俗文學有著很深的關系。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中,歷史最悠久的。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以後,千餘年來一直是中國人民的主要信仰之一,其間經歷代高僧大德的弘揚提倡,許多帝王卿相、飽學之士也都加入這個行列,終於使佛教深入社會各個階層。
而佛教的哲理部分則與儒、道等相結合、相融會、相激盪,然後匯入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大海里,形成了中華文化的主流之一,為中華文化放射出燦爛輝煌的光芒。文化的內容極其廣泛,項目極其繁多,凡人類從野蠻進化到文明的一切總成績,都可以叫文化。
④ 世界三大宗教中最早產生的宗教
其實,人類自古以來就有拜神的習慣。但真正稱得上有組織,有教條的宗教絕對是「猶太教」,聖經是通過1600年才寫成的,至今有將近3500年的歷史。聖經是世界上最古老且保存得最完好的書。聖經的教義涵蓋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
⑤ 世界所有宗教有哪些
一、世界三大宗教:
1.佛教,包括巴利語系佛教(南傳上座部佛教)、漢語系佛教(漢傳佛教)、藏語系佛教(藏傳佛教)三個系統;
2.基督教,包括天主教、東正教、基督新教三大支派;
3.伊斯蘭教,包括遜尼派、什葉派兩個派別。
二、其他有影響的傳統宗教:
1.猶太教,世界猶太民族的宗教信仰;
2.印度教,源於婆羅門教,印度古老的宗教,也是印度信徒最多的宗教;
3.耆那教,印度的古老宗教,創始人耆那是釋迦牟尼同時代的人;
4.錫克教,印度有影響宗教之一,結合印度教與伊斯蘭教,現在印度總理辛格就是錫克教徒;
5.神道教,日本的民族宗教,歷史久遠,是日本信眾最多的宗教;
6.道教,我國唯一的本土宗教;
7.儒教,雖然中國不把儒教作為宗教,但在韓國和馬來西亞等國,儒教是正式注冊的合法宗教;
8.瑣羅亞斯德教,即拜火教,我國古代又稱「祆教」,古代波斯人瑣羅亞斯德所創立,一度為波斯國教,唐代曾傳入我國,影響很大,但現在只有伊朗、印度還有極少數人信仰;
9.摩尼教,波斯人摩尼創立,教義吸收瑣羅亞斯德教、基督教、佛教的內容,唐代傳入中國,宋元時在民間很流行,又稱「明教」、「魔教」,宋代方臘起義、元末農民起義都以摩尼教為號召,現在已經失傳,但有學術研究機構「國際摩尼教研究會」。
三、發展較快的新興宗教
1.摩門教,美國新興宗教,19世紀中創立,源於基督教,發展很快,信徒主要集中於猶他州,美國前駐華大使洪博培就是摩門教徒;
2.巴哈伊教,伊朗人巴哈歐拉19世界中頁創立,認為宇宙只有一個神,不同民族對神的稱呼不同,但神的本質是一樣的,主張地球是一個國家,所有宗教同源,目前是與聯合國有合作關系的非政府組織。
⑥ 四大文明古國對比(表格)
四大文明古國對比(表格)
(6)印度教和猶太教哪個古老擴展閱讀:
簡介:
四大文明古國,是廣泛流傳於中國國內的關於世界四大古代文明的統稱,國際上對此尚有爭議。分別是古巴比倫(位於西亞,今伊拉克)、古埃及(位於北非,今埃及)、古印度(位於南亞,地域范圍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和中國(位於東亞,今中華人民共和國)。
四大文明古國實際上對應著世界四大文明發源地,分別是兩河流域(美索不達米亞)、古埃及、古印度、中國這四個大型人類文明最早誕生的地區,而稍後的愛琴文明未被包含其中。
文明成就:
1、兩河文明
① 世界最早的人類文明——兩河城邦文明(6500年前~6000年前)。
② 世界最早的文字——蘇美爾人楔形文字(5200年前)。
③ 世界最早的城市——耶路撒冷附近的耶利哥城(8000年~1萬年前);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8000年~1萬年前)。
④ 世界最早的冶煉實踐——兩河流域城邦金銀礦石冶煉實驗(7000年前)。
⑤ 世界最早的青銅冶煉技術——兩河流域城邦青銅冶煉術(6000年前)。
⑥ 世界最早的鐵器文明——赫梯文明(3500年前)。
⑦ 世界最早的歷法——蘇美爾人太陰(月)歷(具體時間不詳,早於埃及太陽歷;有說法認為其有5000年歷史)。
⑧ 世界最早的系統宗教——猶太教(4000年前,與印度教並列)。
2、古埃及
①世界最早的統一王朝/帝國——美尼斯統一上下埃及建立埃及第一王朝(5100年前)。
②世界最早的數學——古埃及數學(5200年前)。
③世界最早的幾何——古埃及幾何(5000年前)。
④世界最早的專用書寫工具——蘆葦筆、莎草紙(5000年前)
3、古印度
①印度數字。
②世界最早的三角函數——出自《太陽悉檀多》(公元1世紀成品)。
③世界最早的日心說——出自《阿利耶毗陀論》(公元499年成品)。
④ 世界最早的系統宗教——印度教(4000年前,與猶太教並列)。
4、中國
① 世界最早的銅冶煉技術——陝西西安姜寨遺址冶煉黃銅(6700年前;4675±135B.C.)。
② 世界最早的農業——江西萬年縣萬年仙人洞遺址馴化水稻、栽培稻植硅石(1.2萬年前)。
③ 世界最早的造船技術——浙江蕭山跨湖橋遺址獨木舟(8000年前)。
④ 世界最早的釀酒技術——河南舞陽賈湖遺址果酒沉澱物(9000年前)。
⑤ 世界最早的樂器——河南舞陽賈湖遺址骨笛(9000~8600年前)。
⑥ 世界最早的哲學著作——老子《道德經》(2500年前)。
⑦ 世界最早的軍事學著作——孫武《孫子兵法》(2500年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四大文明古國
⑦ 世界三大宗教哪個宗教最先創立
按時間順序,猶太教,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
好吧,首先凡是提到摩西以及死海文書(實際上是古代希伯來語的「舊約」,而「舊約」是猶太教經典)雖然這些被基督教重視,但是基督教是公元1世紀左右才出現的。
而佛教是(公元前6世紀)脫胎於古印度教(雖然這么說不準確,但這么說比較好理解,而古印度教出現在公元前1600年,而猶太教是公元前2000年,而基督教只比伊斯蘭教早些,伊斯蘭教是7世紀左右才產生的)
至於古印度教和猶太教到底誰更早,這個就要交給考古工作者了。
------------------------PS————————————————
如果儒家思想算作宗教的話,中國的人口基數將會起很大作用,順便說一下,做宗教人口范圍時,中國大部分地方被劃歸到佛教範圍內。這主要和中國的僧道儒不分家有關。
⑧ 世界最古老的宗教是什麼誰知道啊
印度教(Hinism)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不像基督教、回教、佛教等宗教,印度教並沒有創教者,主要的精神源頭可追溯到一套古老而作者不詳的吠陀經(Vedas)。吠陀經乃源自亞利安游牧民族(北歐人的共同祖先)吟唱的崇拜聖歌。亞利安人大約在摩西帶領以色列百姓出埃及的時候,也就是西元前一千五百年左右,進入印度,也將所信奉的吠陀教帶了進來。
印度教與婆羅門教
印度教傳統上雖以亞利安經典為基礎,但重要觀念則起於比亞利安移民更早居住在印度的原始印度人,稱為德拉維達人(Dravidians)。因此,若說印度教是外族的亞利安宗教產物,還不如說是被亞利安觀念所刺激修改成的印度本土德拉維達宗教,即(古)婆羅門教。
西元前五、六百年,佛教及耆那教(主張以抑制情 j與獲得真正知識的方法來求得靈魂的解放,主張極端苦行。)在印度廣泛流行,造成婆羅門教的沒落。到了西元四百年前後,婆羅門教進而吸收佛教、耆那教及印度各地民間信仰。商羯羅又於西元八、九百年間進行改革,形成現代雛形的印度教,又稱新婆羅門教。
印度教結合印度境內各地的文化背景、社會結構、宗教理念等,各自形成不同的宗派。數百個宗派各有不同的教義與信條,各自認為自己的教派是最好的。這些宗派間雖然沒有統一的信條,但有兩個教義卻普遍存在各個教派中:一為多神教的泛神論;另一為輪回(reincarnation),即靈魂的再生與轉世。
三千萬個神
印度教徒為多神論者,約有三千萬以上的天神(編按,另有三億的說法),但是他們只向一個天神敬拜。就這角度而言,又像是一神論者,或許該說是具多神論色彩的一神論。
他們認為自然界一切事物皆具神性,山、河、樹木、花草、昆蟲、動物、甚至家中神壇罐子中的水,皆可能值得敬拜。因此,大多數的印度教徒為素食者,不吃肉也盡可能不殺生。
神聖的動物中,牛是最為大家所熟知的,牛可在交通繁忙的現代城市中任意通行,甚至可以走進只有僧侶才能進入的寺廟區域。即使在飢荒之地,也可任意食取 們想吃的東西。其他如猴子、老鼠等動物,雖然地位不及聖牛高,但也都受到特別的尊崇。
梵天(Brahma)、 成 奴(Vishnu)和濕婆(Shiva)為印度三大主神,分別代表宇宙的「創造」、「守護」和「毀滅」。
三千多萬位天神中,也有以人、畜、鳥、樹等形像結合而成的神只,如象頭人身、人頭爬蟲類身軀等樣式的神。
種姓制度
印度教按職業將人分成四等級(種姓):婆羅門(Brahmans)、剎帝利(Kshatriyas)、吠舍(Vaisyas)、首陀羅(Shudras)。
嚴格說來,種姓制度是逐漸形成的社會制度,並非屬於宗教制度。
婆羅門是印度四大階級中的最高級,專指祭司等負責宗教事物之人。剎帝利與婆羅門一樣,屬於貴族階級,通常指世間的統治者,如地區性土王、武士等貴族。第三階級的吠舍,包括商人與工匠。社會中從事低賤工作的人,如清道夫、修鞋匠等,則位於第四階級,通常也是其他三種姓的奴隸。
除四種姓階級外,社會中最低階層的是賤民(the Untouchable),又稱Panchamas,照字面解釋是「第五」的意思,為四種姓以外的人民所形成,被歸為「外人」或「外階級」。
輪回與涅盤
印度教徒相信靈魂不滅,認為生命不是以生為始,以死為終,乃是無窮無盡的輪回。神、人、動物都是這輪回中的一員,新生命的輪回角色乃決定於此人前世的作為與奉行印度教虔誠的程度,即印度教徒所稱的「業」(karma),而今生的業又決定了下次輪回的地位,如此在神、人(種姓階級)及動物間循環不已。
印度教徒若要得救,必須力行三方面的要求:(1)公義的行為(2)虔誠的信仰(3)知識的追求與冥想。
不論是因善行升天,或是惡行淪為畜類,這樣的生命都需再次輪回,因此,虔誠的印度教徒所追求的,乃是脫離生死輪回,進入個人與永恆的「神聖大一」(Divine One,又稱「梵」《Brahma》)合而為一的境界。這是一種不變狀態的安息,被稱為「梵我合一」,或「涅盤」。
瑜珈與朝聖
虔誠的印度教徒遵守日出時的聚會儀式,以及晨間或傍晚的齋戒沐浴。日出前便開始個人的禮拜,中午、日落前再各做一次。他們在家中或是寺廟里,將食物、金錢、禱告等作為祭物,獻在祭壇,歸於神,希望藉此遠離邪靈的挾制,得到神所賜的平安。為了更成功地集中精神於禮拜,他們以特定的方法,如身體的姿勢、手勢等,達到梵我合一的境界,這也是印度教徒禮拜的目的。
另一個可達到梵我合一的途徑就是瑜珈(yoga)的修練。
利用各樣身體姿勢,集中生理能量,使個人的心理、精神與靈魂透過如此的訓練與梵相結合。
印度教節日繁多,朝聖是重要儀式之一,主要聖地是恆河及恆河三支流的發源地,貝拿勒斯(Benares)常是印度教徒朝拜的中心。為了錯誤的行為苦修、請求改變命運,或者只是來向神聖大一行奉獻之禮,使得他們往往得長途跋涉地至孟加拉灣海邊、到喜馬拉雅山上的恆河發源地等聖地朝聖,他們相信恆河的水能洗凈他們所犯的一切罪孽。
⑨ 世界上最早產生的是哪個宗教
世界上最早的宗教,既不是佛教,也不是猶太教,而是正確的答案是挪亞—亞伯拉罕信仰。 這個信仰體系在公元前15世紀掀起了一個高潮,就是摩西率領以色列人出埃及過紅海,約書亞指揮以色列軍隊攻佔迦南地。之後於公元前11-10世紀又掀起了一個高潮,就是大衛王朝時大衛王和所羅門王父子兩代國王;此時距釋迦牟尼的誕生還有五百多年,距佛教的產生還有一千多多年。 基督宗教源於挪亞—亞伯拉罕信仰,在公元1世紀早期耶穌基督死而復活後正式產生。猶太教於公元1世紀後期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