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有哪些民族
印度主要民族:印度斯坦族、孟加拉族、比哈爾族、泰盧固族、泰米爾族、馬拉地族
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也是金磚國家之一,印度經濟產業多元化,涵蓋農業、手工藝、紡織以至服務業。印度三分之二人口仍然直接或間接依靠農業維生,近年來服務業增長迅速,已成為全球軟體、金融等服務業最重要出口國。
全球最大的非專利葯出口國,僑匯世界第一。印度是社會財富分配極度不平衡的發展中國家,種姓制度問題較為尖銳。
(1)印度到底是什麼民族擴展閱讀;
印度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000年前後創造了印度河文明。約在公元前14世紀,原居住在中亞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進入南亞次大陸,並征服了當地土著。約公元前1000年,開始形成以人種和社會分工不同為基礎的種姓制度。
公元前4世紀崛起的孔雀王朝開始統一印度次大陸,前3世紀阿育王統治時期疆域廣闊,政權強大,佛教興盛並開始向外傳播。中世紀小國林立,印度教興起。自11世紀起,來自西北方向的穆斯林民族不斷入侵並長期統治印度。
1526年建立莫卧兒帝國,成為當時世界強國之一。1600年英國侵入,建立東印度公司。1757年開始淪為英殖民地,1849年全境被英佔領。
1857年爆發反英大起義,次年英國政府直接統治印度。1947年6月,英將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自治領。同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獨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國成立,為英聯邦成員國。
『貳』 印度人是什麼民族
印度的本地人是達羅毗荼人
達羅毗荼人
Dravidians
南亞操達羅毗荼語系諸語言各民族的統稱。又稱德拉維達人。主要分布在印度、斯里蘭卡和巴基斯坦。屬不同人種類型: ① 歐羅巴人種與尼格羅 - 澳大利亞人種的混合類型,即達羅毗荼人種,包括泰盧固人、泰米爾人、馬拉雅蘭人以及坎納拉人等。多信印度教,其中以濕婆派為主,經濟、文化均較發達。②屬尼格羅澳大利亞人種維達類型,包括托達人、科塔人、奧朗人、坎德人、貢德人等。③尼格利陀人種類型, 包括伊魯拉爾人、帕尼安人、卡達爾人等,其經濟、文化均較落後,許多人仍以採集和射獵為主要生計,有的依靠掘土棍生產,稱為掘棍文化,許多方面都保留著氏族部落結構,其中有些仍處在原始公社後期,生活在深山密林中 ,保留萬物有靈信仰。屬尼格羅 - 澳大利亞人種各民族,是南亞現存最古老的居民 。 歐羅巴人種南歐 類型的人於公元前4000~前3000年到達印度,與當地人混合形成達羅毗荼人種,一部分滯留在次大陸西北部,保留較多歐羅巴人種的體質特徵,成為現存的布拉灰人。歐羅巴人種的人來到後,部分土著被趕到山區林地,習慣上又稱前達羅毗荼人。一般認為達羅毗荼人與哈拉巴文明有關。雅利安人來到後,達羅毗荼人被趕到次大陸南部,建立安度羅、潘地亞、朱羅、哲羅等王國,創造了高度發達的文化。17~18世紀英國殖民者入侵後,將達羅毗荼人切割開來,進行掠奪、壓迫,破壞了經濟文化的正常發展。印度獨立後的1956年根據各民族要求建立泰米爾納德邦(原馬德拉斯邦,以泰米爾人為主)、安得拉邦(以泰盧固人為主)、邁索爾邦(今卡納塔克邦,以坎納拉人為主)和喀拉拉邦(以馬拉亞蘭人為主)。
『叄』 印度有哪些民族
印度主要的民族是根據他們的信仰來劃分的,比如說婆娑教等等。
而且印度的各個民族,很多都是吃素的
『肆』 印度人屬於什麼人種
印度人屬於混血種人
印度人包括印度各族人民。總人口約13億,有100多個民族,其中印度斯坦族約占總人口的30%,海外主要分布在美國。
其他較大的民族包括馬拉提族、孟加拉族、比哈爾族、泰固族、泰米爾族等。 72%為印度-雅利安人,25%為達羅毗荼人。
(4)印度到底是什麼民族擴展閱讀:
印度人的文化:
印度斯坦人歷史悠久,與其他民族一起共同創造了輝煌的印度文化。公元前2000年至前1000年間寫成《吠陀》,成為婆羅門教以及印度教最古老的經典。
後來成書的還有 《奧義書》、 《往世書》、《摩訶婆羅多》、《羅摩衍那》、《摩奴法典》以及大量佛經,流傳至今,是人類文化寶庫中的重要遺產。
在天文、 歷算、 醫學、音韻學、繪畫、音樂、舞蹈、建築、雕刻等方面也有很高成就。印度斯坦人與中國人民早有友好交往。
公元前117年,張騫出使西域曾派副使前往。5世紀及以後,中國高僧法顯、玄奘曾游學其地,許多印度僧人也曾前來中國講經。
『伍』 印度人是什麼民族
印度民族的定義是很含糊的,印度國度的主體民族普通以為是印度斯坦族,占總人口的40%以上。但還存在許多其他民族,著名的如錫克族,阿薩姆族,泰米爾族等等。
因而在這里,我用一個籠統的概念「印度民族」來概括他們能夠共通的一些東西吧。
印度民族也是一個有光芒文化的民族,但是這種文化就是影響他們的最大罪魁禍首,由於這種文化是一種軟性文化。
之所以說是軟性文化,是由於它短少一種強有力的文化中心,由於印度的多民族和多宗教信仰,使印度民族的共同文化成為了一種含糊的東西,從甘地開端的許多印度指導人,經過調和來保證國內的穩定,但同時也使得文化的中心愈加含糊了。
『陸』 印度是什麼人種
印度斯坦人歷史悠久,與其他民族一起共同創造了輝煌的印度文化。從身體外表特徵看,印度人膚色表現黝黑。從這一表象看,很多人認為印度人是黑種人。然而劃分人種的外表特徵除膚色、頭發形狀、面部等特徵外,還有其他許多主要依據,如骨骼。骨骼不同,人種不同。
其次,從印度人原居地看,印度人原是居住在黑海和裏海附近的雅利安人,大約在距今4000多年前遷往今日的印度半島。印度半島大部分在北緯10°至30°之間,地處熱帶,熱帶強烈的太陽輻射,使今天的印度人皮膚變得黝黑。
印度是什麼人種:
印度人屬於混血種人。印度人包括印度各族人民。總人口約13億,有100多個民族,其中印度斯坦族約占總人口的百分之30,海外主要分布在美國。其他較大的民族包括馬拉提族、孟加拉族、比哈爾族、泰固族、泰米爾族等。百分之72為印度-雅利安人,百分之25為達羅毗荼人。
『柒』 印度人是什麼人種
印度人是多種族人。在印度遼闊的國土上,曾發現大約50萬年以前的人類遺跡,數千年來,又有不同人種不斷進入印度,而且不斷彼此融合。所以在印度的居民中可以看到有不同人種的特徵,故印度有「人種博物館」之稱。
印度人包括印度各族人民。總人口13億,有100多個民族,其中印度斯坦族約占總人口的30%,海外主要分布在美國。其他較大的民族包括馬拉提族、孟加拉族、比哈爾族、泰固族、泰米爾族等。72%人說印度-雅利安語,25%說達羅毗荼語。
根據印度2001年人口普查統計數據計算,印度斯坦族人口約為3億,約佔印度人口總數的30%,系印度人數最多的民族。該民族主要分布於恆河中上游的印地語地區和印度斯坦語地區,主要操印地語,大體可以分為雅利安人和達羅毗荼人兩大類。前者主要包括阿里爾人、查特人、洛蒂人、馬利人、卡狄貢比人、拉其普特人、查米達爾人等。後者有邦多人、科爾巴人、白伽人、莫特拉人、恰布阿人、沙哈利埃人和高爾人等。
高爾人又有不少支派,如帕特人、牟利亞人、高亞人、波爾伽人、波羅坦人、波爾海亞人、拉吉袞德人、拉吉牟利亞人等。可見,印度斯坦族是一個總的稱謂。上述各色人等的存在,保留了遠古部落生活的信息,說明印度斯坦民族的融合還沒有達到高度統一的程度。
『捌』 印度人是白種人嗎 印度人是什麼人種
印度人是白種人。從人種學上說,印度北部的居民是中亞雅利安人的後裔,屬於白種人;而南部的原始居民的後裔屬於黑色人種。雖然印度人的皮膚顏色為黑色,但他們確實是白種人,他們身上有很多白種人的特徵,如頭發、眼睛、身材等。而印度人皮膚比較黝黑,是因為受到熱帶強烈的太陽輻射而導致的。
然而,劃分人種的外表特徵除了膚色、頭發形狀、面部等特徵外,還有其他許多主要依據,如骨骼。骨骼不同,人種不同。以頭顱為例,白種人的頭顱呈近橢圓形,黃種人的頭顱近三角形,而頭顱似正方形的則為黑種人。印度人的顱骨則近似橢圓形,類似白種人。同樣,印度人還具有眼窩深、顴骨較低、顎骨較平、鼻子高大等白種人才有的人體特點。
『玖』 印度是什麼人種
印度人種分為五大類。
1、尼格利陀人
尼格利陀人與非洲的俾格米人在外觀上相似,有著矮小身材和深色皮膚;但是,遺傳檢驗研究的結果顯示尼格利陀人與非洲人關系疏遠,並在早期便從亞洲人分支出來。
學者對這個結果有兩種假說:一是尼格利陀人是早期「出非洲說」的殘留後代,或他們是其中一支最早現代人類的後代。一般相信,尼格利陀人外表與非洲人相似是由於對相似環境的適應,而不是血緣上的關系。
2、原始澳大利亞人
由於身體特徵和澳大利亞的土著人非常相似由此而得名。他們大都長頭型,身材矮小,南印度也有分布。比如比爾人,傑糾人,蒙達人,奧朗人,堆德人,孔德人等等。
印度之外,斯里蘭卡的維達人為典型代表,所以又稱維達類型人。有學者認為,這種人早於達羅毗荼人,所以也稱他們為"前達羅毗荼人"。
3、達羅毗荼人
又叫地中海歐羅巴人種,這一人種從西班牙和摩洛哥到印度都有分布。據有關人類學家研究,它分幾支,早於雅利安人,從不同時期進入印度。
這種人的特徵是:長臉型,中等身材,卷發呈淺褐色,唇薄,皮膚為淺褐色。操達羅毗荼系語言,使用象形文字,是這一人種創造了印度河流域文明。
4、雅利安-旁遮普人
雅利安人一譯亞利安人,歷史上原是俄羅斯烏拉爾山脈南部草原上的一個古老民族,是世界三大古游牧民族之一。
後納粹歪曲了雅利安人的概念,將北歐五國以及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等地區的金發碧眼的日耳曼人定義為了雅利安人的典型性狀,實際上兩者毫無關系,相距甚遠。
5、東亞人種
印度半島次大陸的北部和東北部與亞洲內陸相連,因地理和歷史上的種種原因,東亞的東亞人種在不同時期,從印度半島次大陸的北部和東北部進入印度半島次大陸的南亞次大陸。
該人種的特徵是面部較高較狹,同時面部比較平;額頭較高(高顱);眉眼間距中等或偏高,眉弓較弱;鼻型較高(從鼻根到鼻子下端,也就是鼻子較長),鼻翼較狹,鼻樑中等。
頜骨比較平,唇厚度適中面部較高是指面部高度比較大,面部高度是指從鼻根到上唇的高度,面部較高也就是臉比較長,面部較狹是相對於北亞人種的闊面,不一定是真正的狹面,眉眼間距一般可以從眼內角到眉毛的垂直距離來判斷,實際上是判斷眶型的高低。
『拾』 印度人屬於什麼人種
印度人屬於白色人種。人種是根據人類體質方面的特徵所劃分的人群,世界上的居民可分為黑色人種、黃色人種和白色人種。
在長期的自然環境影響下,4000年前本為白色人種的印度居民逐漸演化出了漆黑的膚色,從而形成了「印度人是黑色人種」的假象。
印度的禮儀與習俗
印度習俗有很多,印度是一個講禮節的民族,又是一個東西方文化共存的國度。有的印度人見到外國人時,能用標準的英語問候「你好」有的則用傳統的佛教手勢--雙手合十。
印度教徒見面和告別多施雙手合十禮,並互相問好祝安。行禮時要彎腰觸摸長者的腳。印度人在雙手合十時,總是把雙手舉到臉部前才算合十。這種招呼,顯得比握手高尚、文雅,令人有一種「仙風道骨」之感。
你必須注意的是,切莫在雙手合十的時候,也同時點頭(外國人在印度常有這種動作,容易引起當地人的嗤笑),那就破壞了親切和氣的氣氛,顯得有點不倫不類了。在印度,迎送貴賓時,主人獻上花環,套在客人的頸上,妻子送丈夫出遠門,最高的禮節是摸腳跟和吻腳。
現在,城市中男女見面已多實行握手,表示親熱時還要擁抱。在大多數地方,男人相見或分別時,握手較普遍。男人不要和印度婦女握手,應雙手合十,輕輕鞠躬。男人不要碰女人,即使在公共場合也不要和女人單獨說話,婦女很少在共場所露面。
印度全國約有180種語言,700多種方言。分屬印歐語系、達羅毗荼語系、漢藏語系和南亞語系。官方語言為印地語和英語。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000年左右,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