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黃種人為什麼這么黑

印度黃種人為什麼這么黑

發布時間:2022-09-02 06:13:13

Ⅰ 為什麼印度人這么黑,還叫做白種人高懸賞!!!

從身體外表特徵看,印度人膚色表現黝黑。從這一表象看,很多人認為印度人是黑種人。然而劃分人種的外表特徵除膚色、頭發形狀、面部等特徵外,還有其他許多主要依據,如骨骼。
骨骼不同,人種不同。以頭顱骨為例,頭顱骨周邊近橢圓形的是白種人;頭顱骨周邊呈三角形的是黃種人;頭顱骨周邊近似方形的為黑種人。而印度人的頭顱骨周邊近似橢圓形。從這一主要區分依據看,印度人膚色雖然表現黝黑,但不是黑種人,而是白種人。
分類介紹

1.尼格利陀人。其特徵是身材矮小,皮膚為深褐色,頭發烏黑,鼻寬唇厚,肩窄腿短,胡須和體毛不多,臂長。據有關學者認為,這部分人是印度最早的居民。今天的安達曼人,印度沿海地區的卡達爾人和巴拉因人等以及比哈爾邦山區的一些土著人均為他們的後代。
2.原始澳大利亞人,又稱維達類型人。澳大利亞的土著人和原始澳大利亞人身材特徵非常相似,由此而得名。有學者認為,這種人早於達羅毗荼人進入印度,所以也稱他們為「前達羅毗荼人」。原始澳大利亞人的特徵和身材特點是:長發型、身材矮小,頭發烏黑而捲曲,鼻寬唇厚,膚色為褐色,中印度大多數土著部落民屬於這類,南印度也有分布,例如比爾人、傑糾人、孟達人、奧朗人、霍人、貢德人、孔德人等等。
3.達羅毗荼人,或叫地中海高加索人種。這一人種從西班牙和摩洛哥到印度都有分布。據有關人類學家研究,它分幾支,早於雅利安人,從不同時期進入印度。這種人的特徵是:長臉型,中等身材,卷發呈淺褐色,唇薄,皮膚為淺褐色。操達羅毗荼系語言,使用形象文字,是這一人種創造了印度河流域文明。
達羅毗荼人佔印度全部人口的21.6%,主要分布在南印度。關於達羅毗荼人是否屬印度的原始土著人,對此有不同說法。一般認為,古時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後,才把達羅毗荼人從印度西部和北部趕到印度南方,於是達羅毗荼人就成了南印度的原始居民。因此有些學者說,達羅毗荼人是印度的土著人。而又有學者從印度古籍中找出了達羅毗荼人更早的人種名稱,叫做尼沙達。還有一種說法,印度最早的土著人與原始的澳大利亞人屬同一血統。這種原始的澳大利亞人原住亞洲,後來有一支人移植成了澳大利亞人。有的西方學者認為,在赤道以南,從前有個大國,東到爪哇,西連非洲,這個國家稱為「萊茂里亞」,是達羅毗荼人最早居住的地方,但後來由於地殼發生變化,它的大部分被水淹沒。這種說法在泰米爾語的文獻中也有記載。泰米爾語的五大史詩之一《希爾薄提迦爾摩》和《馬杜拉斯特拉·布拉朗》中有南馬杜賴被洪水淹沒的記載。
不管怎樣,是達羅毗荼人在印度西北部發展了莫亨殊達羅與哈拉巴文化,所謂印度河文明,實際上指的就是達羅毗荼人的文明,他們對印度文化曾做出過相當大的貢獻。這一人種也有分化,形成了不少分支,還有許多混血人種。他們的特徵是:皮膚黑,長頭型,上臂長,鼻子扁平,個子矮小,現在西孟加拉邦的桑塔爾人便是血統較純的達羅毗荼人。
4.印度雅利安人。他們原與歐洲的雅利安人屬於同種,為與歐洲的雅利安人相區別,所以叫印度雅利安人。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雅利安人一度趁世界人種移動的風潮,分東西兩個方向移動,一支由中亞進入歐洲,成為今天歐洲人的祖先;另一支則由中亞向東,越過興都庫什和喀喇昆侖兩高原,居留在伊朗高原與印度,成了伊朗人和印度人的祖先。雅利安人是好戰的游牧民族,進入印度後,同在此居住的達羅毗荼人時常發生激烈爭斗,後來逐漸征服他們。達羅毗荼人大部分被趕往南方,一部分則淪為奴隸。雅利安人便開始占據印度西北部印度河上游的旁遮普一帶。後來,漸次向東發展,直至恆河上游地區。他們發現此處土地肥沃,資源豐富,因此遷入者日益增多,構成了印度的雅利安人種。雅利安人原為白種人,其長相明顯具有歐洲人特徵,身材高大,長頭型,胡須多,鼻樑細高,頭額寬及皮膚白皙等。今天不少印度人屬於他們的後裔,或為他們的混血種,血統較純的人現在亦可見到,例如拉其普特人、查特人等,主要分布在旁遮普和拉賈斯坦等地。
5.蒙古人種。印度北部和東北部與亞洲內陸相連,因地理和歷史上的種種原因,亞洲的蒙古人約在公元前一千紀中葉從北部和東北部進入南亞次大陸,構成了蒙古人種成分。由於文化落後,在印度古代史中作用不大。其膚色為黃色或褐色,臉扁平,突鄂骨,鼻小,唇厚,肩寬,胡須和體毛少。蒙古人分長頭型和寬頭型兩種。長頭型的分布在阿薩姆和邊疆地區的土著民族;寬頭型分布在傑德崗等地。

Ⅱ 印度人為什麼有的那麼白,有的卻又那麼黑

在去過印度旅遊的朋友說,印度人的皮膚看起來特別的兩極分化。一種是皮膚特別白,不亞於歐洲的白人,另一種則是皮膚黝黑。跟非洲人差不了多少。其實說具體一點,正確來說,世界上有四種膚色的人種,除了黃種人白種人和黑種人之外,還有一種人是棕色的皮膚。而印度現在大部分人是白種人,但是南部地區就有少量的黑種人。

Ⅲ 為什麼印度和泰國緯度差不多,但是印度人卻要黑那麼多

那是因為泰國裡面有很多中國混血。在明清時期,中國南方沿海等地有很多人遷移到了泰國,所以導致泰國有許多華僑的存在,所以說盡管印度和泰國的緯度差不多,但是印度人看起來比泰國人黑很多。


所以許多中國人在選擇第1次出國旅行時,目的地都會選擇泰國,因為在泰國會更加有親切感,那裡說中文甚至都能夠得到回應,在那裡也可以看到許多中國的餐館,畢竟在國外遇到自己的同胞還是很高興的,華人和泰國的土著結婚程度也很高,所以華人在那裡生活的很好,我們現在想要統計泰國的華人人數其實是很困難的,因為現在華人已經完全融入了泰國之中。所以在許多研究調查中都可以看到,泰國是海外華人人口人數最高的一個國家,其華人人口更是超過了900萬。在其中佔比更是達到了14%,除此之外更是據統計發現有40%的泰國人口,其中都是含有中國血脈的,可能是1/4,可能是1/8可能是1/2,說明中國和泰國之間的淵源很深。

Ⅳ 印度南部的人為什麼有很多非常黑,難道是非洲人遷移過去的啊

要精確劃分人種的膚色,就必須弄清膚色形成的規律,揭開膚色產生的奧秘。一個人的膚色,與多種因素有關,如皮膚的折光性、毛細血管的分布、血液流量等,但最主要的是決定於皮膚內的色素物質。色素物質位於人體表皮基部的色素細胞上,在顯微鏡下觀察,色素是一些細小的褐色顆粒。色素分布愈多愈密,則人體膚色就會愈深愈重;相反色素分布愈少愈稀,則人體膚色就會愈白愈淡。據統計,不同膚色人種的色素細胞量是不同的,在每1平方毫米內,白色人種的色素細胞約在1000個以下,黃色人種則在1300個左右,而黑色人種則超過了1400個。
人體膚色的變化,決定於皮膚內部色素量的變化,而色素量的變化,又是對外界光照強烈程度長期適應的結果。可以說人體膚色是自然界在人體上打下的烙印。在地球上不同人種膚色的分布,人體色素深淺變化的趨勢,基本是與陽光輻射強弱程度相對應的。色素多、膚色深的人多集中在陽光充足的地球赤道附近。隨著地球緯度的推移,離赤道愈遠,陽光愈弱,則人體的膚色也就愈淺愈淡。在亞洲,南亞人的膚色比北亞人的膚色要深;在歐洲也是這樣,南歐人的膚色比北歐人的膚色也要深。

Ⅳ 為什麼印度人膚色較黑,還屬於白種人

印度人種從身體外表特徵看,印度人膚色表現較為黝黑(北部地區部分人膚色較淺),從這一表象看,很多人誤認為印度人全部是黑種人。然而劃分人種的外表特徵除膚色、面部特徵、頭發形狀外,還有許多其他因素,如骨骼。認識人種,既要看外表特徵,更要看內在特徵及原居地。白種人原生地是歐洲、北非、西亞、中亞和南亞。

公元1449年,少量吉普賽人(吉普賽人為印度中部地區(東旁遮普地區)和印度西北部地區(西旁遮普地區)的旁遮普人血統,說中印度語群(東旁遮普語)和西北印度語群(西旁遮普語),另外也有學說把吉普賽人的語言歸類為新印度語支)(遷徙至印度北部的雅利安人與印度南部的土著居民達羅毗荼人有混血,從而形成了現在說雅利安語族印度語支的諸民族,現在的印度人指的大多數也是兩者的混血,雅利安人=雅利安語族(包括有印度語支和伊朗語支),雅利安人+達羅毗荼人=雅利安語族印度語支=現在我們通常所說的印度人。

(5)印度黃種人為什麼這么黑擴展閱讀:

白色人種,又稱歐羅巴人種、高加索人種,指具有特定體貌特徵的一個人種,是體質人類學的概念。白種人是世界上人數最多、分布最廣的人種,佔世界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四左右。[1]主要集中分布於歐洲、北非、西亞、中亞、南亞、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白種人原生地是歐洲、北非、西亞、中亞和南亞。而美洲和大洋洲的白種人主要是歐洲人後裔。「白種人」一詞是人們過去對這一人種按顯而易見的膚色作出的主觀而不科學的稱呼,實際上白種人不僅包含傳統歐洲人,也包含膚色較黑但其他體質特徵與傳統歐洲人類似的南亞人,而且傳統歐洲人內部,地中海地區的南歐人和其他環地中海地區的西亞人、北非人一樣,也比北部的歐洲人膚色深。

非地中海地區的歐洲白種人膚色白、體毛重、體味大、眼窩深、顴骨較低、顎骨較平、鼻子高大、嘴唇較薄,毛發捲曲且兒童期以紅棕色和金黃色為主,虹膜以藍綠色為主。環地中海地區的白種人相對前者膚色深,毛發和虹膜均以黑褐色為主。南亞白種人膚色偏黑。

白種人隨著年齡增長,虹膜和毛發含有的黑色素會逐漸增多,所以大多數白種人成年期相對兒童期的虹膜和毛發顏色會不同程度地加深。偶有成年期是「金發碧眼」的白種人,僅見於祖先是非地中海地區的歐洲白種人。

Ⅵ 印度人為什麼這么黑不說是白人嗎

天氣熱,曬的吧。

Ⅶ 印度人的皮膚為什麼是黑的

印度人原是居住在黑海和裏海附近的雅利安人,大約在距今4000多年前遷往今日的印度半島。印度半島大部分在北緯10°-30°之間,地處熱帶,熱帶強烈的太陽輻射,使今天的印度人皮膚變得黝黑。可見印度白種人的皮膚黝黑,是通過人類遷移後,在新的環境影響下表現出來的。

(7)印度黃種人為什麼這么黑擴展閱讀:

印度斯坦族膚色從淺棕至黑色都有,其中上層較白,下層較黑。系由許多族源相同、語言文化和生活方式接近的地區性民族集團組成,多數人信奉印度教,部分人信奉伊斯蘭教、佛教、基督教和耆那教等,主要分布在印度北方邦、中央邦、哈利亞納邦、比哈爾邦和拉賈斯坦邦等地。

Ⅷ 印度人為什麼哪么黑

人種是人類發展初期形成的有共同體質特點的人群。這些具有遺傳性的體質特點,包括膚色、發色與發型、眼色、頭型、鼻型、臉型、血型、骨骼等。早在人類發展的初期,其身體外表上的重大差別就已形成,這種差別是由於人類各集團在很長一段時期內,相當隔離地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環境條件下的緣故。因此,地球上的人類可分為三個主要人種:白種、黃種、黑種人三個人種。

那麼,印度人屬哪一人種呢?關於這一問題,學生經常提出質疑。下面就從人類發展初期所形成的共同體質特點加以認識。

首先,從身體外表特徵看,印度人膚色表現黝黑。從這一表象看,很多人認為印度人是黑種人。然而劃分人種的外表特徵除膚色、頭發形狀、面部等特徵外,還有其他許多主要依據,如骨骼。骨骼不同,人種不同。以頭顱骨為例,頭顱骨周邊近橢圓形的是白種人;頭顱骨周邊呈三角形的是黃種人;頭顱骨周邊近似方形的為黑種人。而印度人的頭顱骨周邊近似橢圓形。從這一主要區分依據看,印度人膚色雖然表現黝黑,但不是黑種人,而是白種人。

其次,從印度人原居地看,印度人原是居住在黑海和裏海附近的雅利安人,大約在距今4000多年前遷往今日的印度半島。印度半島大部分在北緯10°-30°之間,地處熱帶,熱帶強烈的太陽輻射,使今天的印度人皮膚變得黝黑。可見印度白種人的皮膚黝黑,是通過人類遷移後,在新的環境影響下表現出來的。

所以說今日印度人大部分是白種人,只有印度南部分布著少量黑種人。

可見,認識人種,既要看外表特徵,更要看內在特徵及原居地。不然我們將會簡單地從外表膚色說印度人是黑種人。

同樣,非洲北部、亞洲西部的阿拉伯人雖然膚色較黑,卻都是白種人。

Ⅸ 印度有一半的基因是白種人基因,為什麼他們黑黑的

全世界的現代人類被劃分為四大人種:白種人、黃種人、黑種人和棕種人。歐羅巴人種(又稱白色人種或高加索人種或歐亞人種)、蒙古人種(又稱黃色人種或亞美人種)、尼格羅人種(又稱黑色人種或赤道人種)和澳大利亞人種(又稱大洋洲人種或棕色人種)。

俄羅斯烏拉爾山脈南部草原上的古老游牧民族——雅利安人遷移至中亞的阿姆河和錫爾河之間的平原,這些人被稱為雅利安-旁遮普人。雅利安人的長相明顯具有歐洲人特徵:身材高大,長頭型,胡須多,鼻樑細高,頭額寬及皮膚白皙等。

閱讀全文

與印度黃種人為什麼這么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u型扣是什麼 瀏覽:770
義大利美術專業哪個好 瀏覽:439
義大利哪裡包多 瀏覽:164
我住在英國很久了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535
在哪裡能買到印度榴槤 瀏覽:274
英國窮人都在什麼地方 瀏覽:695
印尼35rb是多少錢 瀏覽:859
印尼什麼牌子的奶粉最好 瀏覽:915
英國倫敦的小學生怎麼上學 瀏覽:496
電腦版穿越火線越南服如何改模型 瀏覽:341
哈利波特英國有多少魔法師 瀏覽:446
義大利哪個銀行卡最好 瀏覽:343
印度加入什麼聯盟 瀏覽:793
印度恆河價格多少 瀏覽:505
義大利為什麼能打贏德國 瀏覽:190
美國如果和伊朗開戰會怎麼樣 瀏覽:180
英國脫歐要付出多少 瀏覽:421
去越南玩妹子哪裡多 瀏覽:207
歌劇天上的玫瑰產生於義大利哪裡 瀏覽:273
義大利米蘭產什麼包 瀏覽: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