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度成為最硬氣的國家之一!二千多家在印企業為何「跑路」
近期,印度為了讓本國的企業發展,於是就對海外公司進行了清理,以涉嫌逃稅的理由對一些中國企業進行了嚴格的檢查,並且凍結了中國企業的銀行賬戶。2022年7月11日,中國手機廠商就表示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退出了印度市場,同時遭到印度打擊的跨國公司不僅包括中國的公司,還包括英國公司,法國公司,美國公司等。在印度強硬的措施下,中國的不少企業都已經離開了印度,同時有超過2000多家的跨國公司停止了在印度中的業務。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與印度發生稅務糾紛,已經成為了一個不可迴避的話題,這也讓一些跨國企業對印度望而卻步。想要在印度運營好生意,那麼就需要進行繁瑣的法律手續,而且需要各種各樣的證件,這也導致不少跨國企業產生的迴避心理,並不願意讓自己煩惱。
⑵ 真實的印度社會和實力到底怎麼樣
印度的實力增長較快,但和中國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1、中國和印度的國力比較是多大差距,經濟上從匯率GDP比較印度大約是中國的40%,即中國GDP為15000億美元,印度大約為6000億美元。PPP比較印度是中國的50%強。中國超過60000億美元,印度超過30000億美元。但我從另外角度觀察,印度的農業佔GDP的28%,中國佔12%。而印度糧食產量大約是中國的40%到45%,印度糧食產量2億噸左右,中國最高超過5億噸,去年為4.7億噸以上。另外在經濟作物和畜牧生產上中國遠遠超過印度,中國每年生產超過3億噸蔬菜,5000萬噸水果,5000萬噸水產品,另外各種肉類、糖、禽蛋、棉花等等中國都遠遠超過印度。印度基本上不生產蔬菜,印度教徒吃素,肉類生產非常少。印度的農業產值從好的方面估計也不會超過中國農業產值的30%,差的估計大約也就20%到25%。中國實際上GDP應該超過印度至少4倍。工業生產中國佔GDP的56%,印度佔30%左右。但實際上中國的工業超過印度大約6到8倍。中國在1978年其主要工業、農業和交通運輸、能源產業都遠遠超過2000年印度的產量。
2、在軍事上,首先看軍事技術。印度的導彈技術大約相當中國上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水平,差距在20年以上。印度的烈火導彈的水平達不到中國巨浪1的水平。當時中國已經擁有洲際導彈和核潛艇,而印度到現在還不具備獨立發展這兩項技術的能力。印度發展的藍天防空導彈其彈體來源於前蘇聯的薩姆6,三叉戟低空導彈存在嚴重技術問題,性能還不如中國80年代發展的紅7。中國在當時高空防空已經發展了TMD的「反擊」。
航空技術是印度與中國差距最小的軍事技術領域。因為中國主要精力投入導彈方面,相對航空技術投入少,獨立能力比較導彈和航天技術差一些。但是來自國外的技術封鎖使中國的航空工業獲得了非常寶貴的獨立開發能力。印度航空工業一直依靠外國的技術援助,依靠外國產品生產許可證生產先進戰斗機,因此雖然在一段時期內印度裝備戰斗機比中國先進,但是印度一直沒有獲得完整的航空技術能力。在開放以後得到國外先進技術的支持以後,最近10幾年中國航空技術突飛猛進已經遠遠將印度拋在身後。這是綜合國力和綜合技術能力和工業能力的差距。中國出口技術給巴基斯坦的FC-1在近兩年不斷採用新技術升級使得其技術完全超過印度的LCA輕型戰斗機,在氣動設計、發動機、機載武器等方面優於LCA成為一型高性能中檔戰斗機。
3、在海軍裝備方面,印度根本沒有一個強大的造船工業,因此印度強大的海軍只能是沙灘上的大廈。印度的國產軍艦必須依靠外國提供全部技術,包括設計、船體材料和建造工藝、動力、武器、雷達以及總體等等。一旦失去外國技術援助印度立即一籌莫展。如核潛艇是印度一直夢寐以求的裝備,但外國由於防止核擴散條約的限制無法提供印度技術援助,幾十年印度只好乾等這毫無辦法。雖然印度已經特許生產過先進潛艇如德國209級和俄羅斯「K」級。但是現在印度還是要依靠外國來援助才能製造潛艇。中國核潛艇在1971年就下水了。現在中國海軍艦艇的技術水平已經基本達到歐洲的水平,超過俄羅斯。現在影響到中國軍工技術水平的主要是基礎工業水平。
在陸軍技術方面就更不用提了,印度到現在還不能生產155毫米重炮,自己搞的坦克陸軍不想要。進口重炮還要進口炮彈。總之在低技術的陸軍武器裝備上印度仍然沒有自主生產能力。
4、總體上看,印度的軍事技術主要依賴進口。只是在個別的方面如計算機方面可以自己生產,當然IC還要進口。
印度的軍事能力,依靠進口裝備和技術,印度保持了與中國相當的軍事技術裝備。因為中國龐大的軍隊不可能迅速全部換裝新裝備,同時也沒有這個需要。但是印度的軍事力量的發展極度不平衡。中國軍費使用上大致裝備采購、人員開支、訓練和裝備維護各佔三分之一。而西方發達國家在人員和訓練、裝備維護的開支比例更大一些。而印度的軍費開支主要是人頭費和裝備采購費,而訓練和裝備維護費佔比例不和理。海軍航母艦隊基本上是駐港艦隊,空軍飛機事故率居高不下,陸軍坦克等裝備的完好率極低都是這種情況的體現。印度的裝備體系非常混亂,表現出缺乏軍事管理能力。印度陸軍光步槍的子彈就有7.7毫米、北約7.62X51毫米、俄制7.62X54毫米、7.62X39毫米、5.56毫米等多種體制,而且在部隊裝備5.56毫米步槍以後,居然沒有安排子彈生產。只好到國際市場上采購了幾千萬發子彈。
5、從歷史上看,印度從來是在戰爭發動前突擊在國際軍火市場上采購彈葯和武器零部件來提高裝備的完好率和戰備率。這樣的情況使得印度非常難以應付突發的大規模軍事沖突。下卡吉爾沖突就是例證。印度在這樣一場小規模的邊境沖突中,對手還是穆斯林武裝,幾乎用光了庫存的大口徑炮彈,戰後在國際市場突擊采購。從這種情況來看,印軍雖然裝備比較先進,但後勤和管理非常落後,這在1963年與中國的邊境沖突中已經表現出來了。但現在並沒有顯著改進,這是印軍的軟肋。印軍沒有能力進行一場較大規模的局部戰爭,如朝鮮戰爭規模,甚至如上甘嶺戰役這樣規模的戰役也沒有能力持續進行,上甘嶺美軍消耗炮彈130萬發,志願軍消耗炮彈40萬發,戰役持續40多天。
從以上分析,印度的硬實力比中國有非常大的差距,特別是長期競爭的潛力方面差距更大。局部沖突中雙方的技術差距不明顯。但可以運用的戰術方面的差距和後勤能力仍然存在著顯著差距。
⑶ 印度都有什麼特產
印度的特產有很多,以下舉一些例子供參考:
1.印度香米
「印度拉茶」也叫「香料印度茶」,主要是因為它裡面放有馬薩拉調料(MASALA)。「印度拉茶」的製作方法是:先把水燒熱,加入立頓紅茶和姜燒開,再加奶燒開,最後放入馬薩拉調料。廚師如果想「作秀」,還可以將茶水在兩只茶杯間來回傾倒,展示「拉茶」的製作。
「印度拉茶」冬夏皆宜,冬天飯後熱飲,更有助於暖身。
⑷ 印度有哪些最厲害的武器
我們常常說十八般武藝,其實不是指武術,而是指兵器: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抓?棍,槊棒拐子流星。這十八般兵器好多我們不僅沒見過,甚至聽都沒聽過。如果我們放眼全世界看看,古代智慧的人們又發明了哪些我們更不了解的神器呢。
10、阿茲特克人的馬克胡特
由於阿茲特克文明的冶鐵技術落後,所以馬克胡特其實是一根長約90cm—120cm的木棍,但劍身鑲嵌著鋒利無比的黑曜石片,這樣同樣威力很大。現在馬克胡特已無真品,最後一件真品放在博物館中,1884年一次火災而被燒毀了。
9、峨眉刺
峨眉刺
峨眉刺又名峨嵋針,一般長約一尺,兩頭細而扁平呈菱形尖刀銳刺,中間粗,正中有一圓孔,可靈活轉動。據說由峨嵋山一位僧人發明,故稱之為峨嵋刺。另有一說法,峨嵋刺為蜀中一位武林高手所創。
8、菲律賓短刀
菲律賓短刀長約45cm左右,據說以前本是菲律賓土著人的農具,後來經過改良成了一柄十分稱手的兵器。
菲律賓短刀
7、古埃及鐮狀劍
古埃及鐮狀劍
古埃及鐮狀劍長約50—60cm,由於古埃及冶鐵技術並不發達,所以多為青銅材質。古埃及鐮狀劍既像斧頭又像鐮刀,彎曲設計主要是用來勾住對手的武器或盾牌。
6、非洲阿贊德人的三刃飛鐮
阿贊德人主要生活在剛果、中非共和國、南蘇丹等地區,古代的阿贊德人勇士擅長使用這種多邊刀刃的投擲武器,長約為55cm。使用方法很簡單,扔出去就行了,但要想每次擊中目標也不是那麼容易的。而且三刃飛鐮只有阿贊德人的貴族或者勇士才能使用,也就是說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格用的。
非洲阿贊德人的三刃飛鐮
5、抓
抓
這是咱們中國特色的兵器,外形就像一個人的手,而且留著鋒利的逗指甲地。抓主要是用來撕裂敵人的肌肉和勾住敵人的兵器。這玩意兒看似簡單,實則威力巨大。在一些武俠小說中似乎只有邪教、魔頭等反派才會使用這種武器。
4、印度的拳刃
這種印度的拳刃名字叫逗卡達地,多為刺客所用,屬於短手兵器,有點類似於《刺客信條》中的手刺。在古印度這種兵器被視作身份的象徵。
印度的拳刃
3、捕手
捕手
這種武器出現在18世紀的歐洲,是個長棍,長棍頂端有一個鐵圈。用法是對准敵人的脖子將鐵圈卡進去,那麼敵人想掙扎的時候,周圍的刺就會刺進他的脖子,所以只能乖乖束手就擒。
2、印度環刃
傳說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的毗濕奴所用的武器,現實中主要為錫克族戰士所用。錫克武士通常將環刃戴在手臂上,遇到敵人取之即用。用的時候拋出去就像一個飛盤,但沒人想要接住,因為它的四周很鋒利。
1、諸葛連弩
諸葛連弩
在這些武器中諸葛連弩可能是最有科技感,具有技術含量的。諸葛連弩又稱作元戎弩,傳說為諸葛亮發明。諸葛連弩一次能發射十支箭,威力巨大。遺憾的是諸葛連弩早已失傳,關於它的樣子也多為後人想像,實際長什麼樣子沒人見過。
盤點中國古代兵器譜上:赫赫有名的冷兵器
前言:狹義上冷兵器是指不帶有火、炸或其他燃燒物,在戰斗中直接殺傷敵人,保護自己的近戰。廣義的冷兵器則指冷兵器時代所有的作戰裝備。中國古代冷兵器在祖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積累下一部璀璨耀目的史冊。那一頁頁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一篇篇敘說著石斧銅戟、金戈鐵馬的赫赫戰績。當你置身其中便會耳邊猶聞逗萬鼓雷般地,千旗人生風地;眼前猶現逗萬箭千刀一夜殺,平明流血浸空城地的情景。我們小組的研究課題就是將我國古代兵器譜上前十種冷兵器:
NO.10 鐧
鐧,(鐵)鞭類,長而無刃,有四棱,長為四尺(宋制四尺為一米二),鐧多雙鐧合用,屬於短兵器,利於步戰。鐧的分量重,非力大之人不能運用自如,殺傷力十分可觀,即使隔著盔甲也能將人活活砸死。技法上,與刀法劍法接近。出於晉唐之間,以銅或鐵製成,形似硬鞭,但鐧身無節,鐧端無尖。鐧體斷面成方形,有槽,故有逗凹面鐧地之稱。鐧的大小長短,可因人而異(一般在65~80厘米之間)。鐧通常作為輔助武器,出其不意地給敵人致命殺傷,所以有逗殺手鐧地之說。
唐初的戰將秦瓊(字叔寶)善使雙鐧。
南宋岳家軍將領牛皋擅長雙鐧。評書中八賢王趙德芳使凹面金鐧,上打昏君,下打讒臣。
NO.9 鞭
大家可別搞錯了,這個鞭不是軟行像繩子一樣的鞭子,我們所說的鞭是一種以劈,掃,捅等為住的像鐵棍一樣的兵器。鞭就像鋼鐵做成的竹節,所以又叫竹節鋼鞭。歷史上的伍子虛,大唐元帥尉遲恭,以及宋朝的呼延家族都使用過鞭。鞭是對付比鎖子甲更堅固的盔甲所產生的兵器,並可以一舉打碎護心鏡,威力極大。屬於重武器。鞭與鐧比較下雖然鐧的殺傷力比鞭大,但是破甲能力卻不如鞭。因為兩種兵器類似,且鞭有軟硬之分,所以人們現在說的鞭通常為軟鞭。
NO.8 弓弩
弓弩相比大家聽過最多的是三國時期孔明發明的諸葛連弩。弩,一種用機械力量射箭的弓,泛指弓:弩弓、弩機、弩手(弓手)、弩箭、弩炮(發射石塊的弩機)。弩弓一般使用多層竹、木片膠制的復合弓,形似扁擔,所以俗稱逗弩擔地。屬於遠距離武器。
與外國的遠程殺傷兵器相比,我只說一句,那就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是遠遠超過了老外的。
NO.7 斧鉞
大者為鉞,小者為斧。鉞在實戰中使用的時間不長,估計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它在夏商西周是戰車上的具有巨大威懾的重武器,也是天子的武器,後來由於太過笨重變被淘汰了,從此後鉞只能作為禮儀武器。而斧的發展就比大頭的鉞幸運得多,中國歷代都有人使用斧,不管是大唐開國元勛程咬金用的宣花車輪大斧,還是綠林中梁山好漢李逵用的板斧,可以馬上的大斧,也可為雙手拿的板斧,種類很多。斧的殺傷很強,屬於重兵器,以劈砍為主。
NO.6 戟
戟是矛和戈或者是槍和刀的合體,它的殺傷力是很強的,既可以象矛一樣刺擊,也可以像戈和刀一樣鉤,揮和劈砍。在歐洲,戟的裝備和中國是不同的,歐洲中世紀以裝備步兵為住,而中國早在上古時期就大批裝備部隊,到中古已經從步兵到騎兵了,步兵則以輕便的長槍代替。中國的戟主要分3種,一種是最老的戈戟,這種種類最多,裝備最廣,也是最先淘汰的;二是南北朝出現的門戟;還有就是武將最喜歡的方天畫戟了。因為戟是其他武器的結合體所以只能排在第六了。
NO.5 戈
我大天朝的特色兵器,它和古埃及的鐮頭劍一樣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民族兵器。但是實話實說,戈並不是殺傷很強的武器,戈的種類繁多,從夏朝倒漢朝都一直在流行,到隋唐基本絕跡。戈是中國的老兵器,因為是橫刃,所以以鉤,啄,揮,推為主。因為一些和電影的緣故很多人認為戈是小兵炮灰等的專用武器。
NO.4 槍
可以是這么比較矛和槍,拋開柄,只看刃部,刃長者為矛,刃短為槍。槍頭無疑比矛頭要輕,殺傷卻一樣,都是以刺,沖為住,再者,由於戰車的退役,長矛的用處也少了,殺人不如縱馬長槍來的方便,機動也高了不少。槍有許多種,綠沉槍,鴉角搶,虎頭槍,提盧搶,還有宋朝為抵抗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倒馬槍,鉤鐮槍等。
北宋著名軍事家族天波府楊家就是祖傳用槍的,後來才有了楊家槍和楊家將的故事。
NO.3 矛
有古書上也說矛=槍,但從一些小說和文獻來看,把矛和槍完全歸於一體恐怕是不對的。矛最長是長達4米的,主要是用於車戰的,騎在馬上的矛通常叫槊,短矛和標槍(投矛)叫樅。另外還有一些特殊的如,蛇矛,刺矛等。
NO.2 劍
兩邊開刃者為劍,在歐洲劍和刀是沒有區別的,它們都是一個單詞。中國的劍的歷史很久,可以追索倒商朝以前,大批裝備部隊是在東周時期,特別是象秦朝的劍,長達1.5米以上,為的就是在戰車上發展更大的殺傷(當時只有趙國是以騎兵為主,大多國家仍是以戰車為主戰兵),後來由於刀的盛行,在部隊離逐漸代替了劍,使劍只成為將軍的武器或者是裝飾。在明朝有例外,當時戚續光為了擺平倭寇,從而製造了重劍來對抗倭豬的鋒利的太刀,但是這種重劍還是沒有德國條頓十子軍騎士1.8米的重劍那麼猛。
NO.1 刀
一邊開刃,以劈砍為主的武器,歷代不管是還是綠林好漢都用,大批流行於漢朝的環首刀(就是這刀趕走了匈奴,構成了橫掃歐洲的逗上帝之鞭地),其分很多種,如腰刀,柳葉刀,環刀,朴刀,還有一些武將所愛的騎在馬上使的大型刀。並且日本的武士刀也是由我國的刀演化來的。
刀、劍、矛、槍、戈、戟、斧鉞、弓弩、鞭、鐧就是兵器譜上的前十種兵器。有一種說法是逗一寸長一寸強地,還有一種說法是逗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地分別到出了不同兵器的優勢。
不管如何這些兵器都展現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展示了人類的工具由耕作、狩獵向為戰爭變化的過程。從低級到高級,從單一到多樣,由龐雜到統一的發展完善過程。
⑸ 印度的實力到底怎麼樣各方面
以上回答可以忽略掉了 樓主 印度相對於東亞小國來說 確實是個龐然大物 但是對於中國來說 只能是一頭笨牛 先沖軍事上講:印度國產的阿瓊坦克 花費無數人力物力 結果准備量產的時候 他們本國陸軍都不願意使用 而我們國家的99式 可以正面擊穿現有任何坦克的裝甲 綜合性能世界一流 印度的所謂國產飛機 70%的零件需要進口 完全就是組裝下 而我們的J-10B 在亞洲可以橫掃 更別說J-20了 還有航母 三天一大修 五天一小修 他們的主戰裝備都是進口的 打一件少一件 至於作戰能力 當初的邊防軍就打得他們王牌雞飛狗跳的 更別說主力野戰軍了 除了是一個有核國家 常規軍力 我們國家可以絕對壓制印度 經濟方面:很多人以為印度的軟體行業很給力 其實這是個誤區 他們做的都是外包產品 真正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極少 變相的加工基地而已 目前中國在IT方面的實力都已經遠遠超過印度 工業的話 更糾結 他們的基礎工業非常薄弱 很多零件設備都是進口的 偏偏他們底子薄 卻喜歡爭創高新技術 導致頭重腳輕 連摩托車都沒辦法完全國產的國家 卻花大錢去搞航天 社會制度方面:印度是目前唯一的等級制度的大國 就是大家所知道的種姓制度 有上等人和下等人之分 下等人想要進入上曾社會 幾乎不可能 姓氏決定了他們的命運 在這方面 只要丟進去一個小火苗 就能引發他們的內部混亂 所以印度只能充當某些勢力抑制中國的棋子 想單挑中國 他們還沒這資格
⑹ 印度人什麼最白,什麼最黑,什麼最硬
白色人種 從身體外表特徵看,印度人膚色表現黝黑。從這一表象看,很多人認為印度人是黑種人。然而劃分人種的外表特徵除膚色、頭發形狀、面部等特徵外,還有其他許多主要依據,如骨骼。 骨骼不同,人種不同。以頭顱骨為例,頭顱骨周邊近橢圓形的是白種人;頭顱骨周邊呈三角形的是黃種人;頭顱骨周邊近似方形的為黑種人。 而印度人的頭顱骨周邊近似橢圓形。從這一主要區分依據看,印度人膚色雖然表現黝黑,但不是黑種人,而是白種人。 其次,從印度人原居地看,印度人原是居住在黑海和裏海附近的雅利安人,大約在距今4000多年前遷往今日的印度半島。印度半島大部分在北緯10°-30°之間,地處熱帶,熱帶強烈的太陽輻射,使今天的印度人皮膚變得黝黑。可見印度白種人的皮膚黝黑,是通過人類遷移後,在新的環境影響下表現出來的。
⑺ 印度強硬和狂妄源自哪裡是哪些因素在支撐著印度的大國強國夢呢
印度被嘲笑為有帝國主義的病,卻沒有帝國的命。印度一向對自身的軍事力量自信滿滿,在處理與鄰國的關系與邊境糾紛時,常常表現出超乎常理的強硬,不管是對待軍事力量弱小的不丹、尼泊爾,還是軍事力量較強的巴基斯坦,甚至對陣世界公認的軍事大國中國,也照樣是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架勢!印度的極度膨脹,除了對自身實力的認知差異之外,也不可否認,印度也有許多自信的資本。
所以,印度的軍事自信也並非完全是空穴來風和毫無根據,印度也確實具有令人羨慕和令人生畏的軍事力量和軍事裝備。對此,我們應有正確的認識,既不必妄自菲薄,也不必刻意貶低,做到知己知彼,研究好應對的戰略戰術和技術手段就好!“國雖大,好戰必亡”,印度在軍事上的過於狂妄自大,遲早會自食其果!
⑻ 取消克什米爾「特殊地位」, 印巴緊張局勢持續升級,印度為何一再強硬
因為這關繫到印度的利益問題,而且本身兩方存在的矛盾就比較大,印度和巴基斯坦,一直以來就有很深的積怨,他們也不願意輕易的退步。8月21號的時候,印度和巴基斯坦就在克什米爾地區發生沖突並交火,造成了多人死亡。隨後巴基斯坦的代言人,阿西夫稱印度違反了停火協議,雙方的矛盾也被激化了。
我們不得不承認,印度的這一做法無異於兩國和平,只會使爭端越來越激烈,矛盾越來越深化。這些抗議的人們,有權利發表自己的心聲,如果只是通過抓捕和管制解決問題的話,遲早會因此爆發出更大抗議和示威。
⑼ 印度最貴的煙什麼牌子
由於印度中產階級數量的膨脹,市場對濾嘴卷煙的需求增長迅速。放下比迪煙叼起卷煙後,印度中產階級又從吸食無濾嘴卷煙轉向吸食濾嘴卷煙。在印度卷煙市場上,20支硬盒裝中檔的售價為1.5美元,低檔卷煙的售價為0.15美元每盒。最受歡迎的兩個卷煙品牌是「印度王」和Wills,兩者均為印度煙草公司所有。
雪茄煙在尋找途徑展示財富的印度消費者中越來越受歡迎。據估計,雪茄煙市場至少有百萬支的年銷量,其中約有10%是高端產品,比如手卷雪茄煙和小雪茄。Villiger和Habanos也通過與分銷商的合作打入了印度市場。
-----------------------------------------------------------------
全印度的煙草零售點有200萬個,其中包括煙草零售店和日間的馬路攤點。在印度,煙草零售利潤的增長同樣為卷煙產品結構的提升所驅動。印度的卷煙配送通過小貨車、單滑車以及自行車來進行。專業的城市A級零售點銷售卷煙、機卷雪茄煙和吸煙用具。B級和C級零售點銷售卷煙(按支銷售)、比迪煙以及Paan(一種印度傳統嚼煙)。
--------------------------------------------------------------
如果你是想回國的時候帶過來的話,買點便宜的但沒見過的,或者是比迪煙以及Paan。這樣即可以讓朋友們嘗個新鮮又可以省錢
⑽ 印度有什麼特產
1、印度香米
印度香米產於印度北部地區,以細長的形狀(至少7.1毫米長)和濃郁的香味而聞名。印度香米屬於秈米的一種,外觀細長、透明度高。煮熟後的印度香米,長度是生米的2-3倍,米飯較干、松,粘性低。因此印度香米適合用於炒飯或者是米飯沙拉。
2、大吉嶺紅茶
大吉嶺紅茶,產於印度西孟加拉省北部喜馬拉雅山麓的大吉嶺高原一帶。當地年均溫15℃左右,白天日照充足,但日夜溫差大,谷地里常年彌漫雲霧,是孕育此茶獨特芳香的一大因素。以5-6月的二號茶品質最優,被譽為「紅茶中的香檳」。
3、魔鬼椒
印度魔鬼椒又稱「斷魂椒」,產於印度東部。曾在2007年2月吉尼斯評選中被認定為目前世界上最辣的辣椒品種。
4、阿薩姆紅茶
阿薩姆紅茶是產於印度東北部的茶葉,茶葉外形細扁,色呈深褐;湯色深紅稍褐,帶有淡淡的麥芽香、玫瑰香,滋味濃,屬烈茶。
5、紗麗
紗麗 是印度、孟加拉國、巴基斯坦、尼泊爾、斯里蘭卡等國婦女的一種傳統服裝,是一種用絲綢為主要材料製作而成的衣服。
「紗麗」在早期並不是很普及,只在舉行各種宗教儀式上才會出現,經過漫長的演變過程,逐漸成為了婦女們日常生活中的尋常裝束,如今更以最具有印度傳統特色而晉升為印度服飾文化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