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試射彈道導彈能打到哪些城市

印度試射彈道導彈能打到哪些城市

發布時間:2022-09-02 16:05:51

❶ 印度19日成功發射 烈火-5導彈 印媒說 可以覆蓋整個中國...中國很受威脅么 誰實力強些

印度的夢想就是要做「有聲有色」的世界大國,因此,印度對於實現和世界大國一樣擁有「三位一體」的核打擊力量如飢似渴。印度此前公開的「烈火」導彈主要有三種,分別為射程750公里的「烈火-1」、射程1500公里的「烈火-2」以及射程2500公里的「烈火-3」。這些導彈足以將巴基斯坦納入打擊范圍,並對部分中國境內的目標構成潛在威脅。但印度的戰略目標是要對中國全境實現戰略威懾,仍需要「烈火-5」這樣的遠射程導彈。

一直以來,印軍一直將擁有陸基洲際彈道導彈作為提升其戰略核力量的重要一環。但受技術和經驗方面的限制,印度不可能在研發洲際導彈時一步到位,只能對其現役的「烈火」系列導彈進行升級和改進,以小步快跑的發展模式,逐步將其「推」進射程超過5000公里的洲際導彈行列,「烈火-5」型導彈就是這一發展思路的直接體現。據悉,「烈火-5」型導彈總重為50噸、彈長為17.5米,其第一段來自「烈火-3」型導彈的彈體,第二段是經過改進的彈體,而第三段採用了小型化設計以確保導彈能打到5000公里之外。

雖然「烈火-5」型導彈與「烈火-3」型導彈有60%的相似性,但前者由於採用新型先進技術,例如可提供導航和制導能力的環形激光陀螺儀和加速計等,因而打擊精度更高一些。據悉,「烈火-5」型導彈能夠攜帶多彈頭,且具備彈道導彈系統對抗措施。除此之外,印度先進系統實驗室已經成功研發並測試了分導式多彈頭,這是提高「烈火-5」型導彈性能的又一項重大技術突破。「烈火-5」型導彈未來攜帶的分導式多彈頭將達到3至10枚,每個核彈頭可攻擊相隔數百英里的不同目標。同樣的,也可以使兩枚或更多核彈頭攻擊同一目標。

其實,印度的彈道導彈發展之路一直不平坦,不但試驗成功率不高,而且還嚴重依賴外購重要零部件。據說,印度的「烈火-5」早在一年前就已製造組裝完畢,但還在等待懸而未決的俄羅斯「關鍵技術」,這里說的關鍵技術,就是指由俄羅斯提供的關鍵制導組件。沒有俄羅斯提供的制導組件,印度的導彈要麼嚴重偏離靶心,要麼就是失去控製成為無頭蒼蠅。此外,由於在導彈技術上的先天性缺陷,「烈火-3」和「烈火-4」的技術本就不太成熟,因此,以此為基礎的「烈火-5」導彈的發展、測試以及部署,將註定不會是一帆風順的。

比中國東風落後30年

近年來,印度雖然宣布「烈火-3」和「烈火-4」均已經取得成功,但是,嚴格來說,「烈火-4」和「烈火-5」均源自「烈火-3」導彈的技術,只是射程各自不同罷了。與之前印度的所有彈道導彈均採用裸彈發射不同,「烈火-5」將成為印度武器庫中首款由儲存/發射筒發射的公路機動導彈。印度媒體更是把其與中國的彈道導彈相提並論,「與中國在09年國慶閱兵中展示的」東風-31A「洲際導彈頗有相似之處」。據專家稱,「烈火-5」導彈雖然也採用了中國的「東風-31A」導彈類似的公路機動方式,但是中國的「東風-31」系列導彈不但射程遠,而且穩定可靠,已經服役數十年,逐步成為中國陸基戰略導彈的主體。該導彈射程在11200公里左右,是一種三級固體燃料推進公路機動洲際道導彈導彈,由8×8型牽引車和8輪拖車運載,經由筒式發射裝置發射。這種洲際戰略導彈能夠打擊全球的任何戰略目標,技術十分成熟,而且還有多種改進型。而印度的彈道導彈發展,可以說在「烈火-5」上才剛剛達到先進國家上世紀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的水平。特別是印度現在「烈火-5」導彈還沒有進行飛行試驗,最終成敗如何還很難說,與已經進入大批量服役狀態的導彈根本沒有可比性。但印度媒體仍不顧這一事實,對「烈火-5」大肆吹噓。印度媒體稱,一旦「烈火-5」導彈發射成功,印度將打入洲際導彈俱樂部。對於印度的這種過分宣揚,有分析稱,「烈火-5」不僅是一枚洲際彈道導彈,更是一枚政治導彈。

印度DRDO稱,印度完成「4到5次可重復的試射後」,將在2014~2015年部署「烈火-5」導彈。分析認為印度憑借不斷提升的核威懾能力頻頻向鄰國示威,顯示印度的「大國威風」和地區霸權圖謀。作為印度新的核威懾力量,由於可通過公路運送到印度境內不同地點發射,除北美和南美外,「烈火-5」洲際導彈將可鎖定各大洲目標。此外,印度通過租借俄羅斯的核潛艇和自建核潛艇、采購俄羅斯改裝的航母和自建航母逐步發展自己的「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擁有完善的核威懾能力自然成為印度實現「做有聲有色的世界大國」遠大抱負不可或缺的「硬指標」之一。

據印度媒體4月5日報道稱,印度將在4月15日試射射程達到5000公里的「烈火-5」洲際導彈。「烈火-5」可攜帶核彈頭。據悉,印度此舉旨在向中國傳遞強烈的「震懾性」信號。一旦「烈火-5」導彈發射成功,印度將打入洲際導彈俱樂部,而目前這個俱樂部的成員只有美國、俄羅斯、中國、法國和英國。與此同時,報道還強調,「烈火-5」導彈具有作戰靈活的特點,打擊的范圍可以覆蓋整個中國。

❷ 印度19日導彈烈火-5在哪裡落地射到哪裡引爆了

落到印度洋澳大利亞西部海域,引爆?怎麼可能沒這個技術!
現在連再入大氣層後,落下來的是不是一堆廢鐵都不知道!
只能說發射成功了,至於落地有沒有成功,那就誰也不知道了。畢竟他劃了一個600KM-1000KM的誤差范圍,而且連回收儀器倉也沒有,不過就算有也沒法打撈了,連啊三自己也不知道彈頭哪去鳥。

當年中國1980年東風5是怎麼試射的:

1980年5月,一支由18艘艦船、4架直升機、5000餘名海、陸、空軍將士和航天、海洋、通訊等科學工作者組成的遠洋特混編隊進入太平洋,到距中國大陸約1萬公里以上的南太平洋上,奉命完成我國由運載火箭「東風5號」運載的我國第一枚試驗型彈道導彈全程飛行試驗落區的軌道測量、數據艙回收和彈頭落區的警戒護航任務。宣布的落點區域為4萬多平方公里。

已經被宣布為落點區域的海域周圍出現了美國、前蘇聯、澳大利亞、紐西蘭及英聯邦的反潛偵察飛機、巡洋艦、特種測量船和潛艇,他們的目的多,基本都是想探測中國在火箭技術上的情報,希望意外地「搶」到中國彈道導彈的數據艙。對於中國的海上護航編隊來說,他們的任務就是,要攔截任何外國艦船和飛機進入落區,要不惜一切代價打撈到數據艙,否則發射就是「失敗」。

導彈發射20分鍾,第二次進入大氣層後,彈頭在5000米高空打開降落傘,放出儀器倉。儀器倉落入海中後,在海中放出染色劑.導彈彈頭在預定海域濺起了80多米高的水柱,打撈飛機的航空攝影裝置、水下聲吶系統及時發現、測到,導彈的數據艙已彈出並濺落在預定海面,打撈飛機、打撈船、潛水員一齊撲向數據艙。14分鍾後,打撈指揮中心報告:數據艙回收完畢。

❸ 印度新導彈號稱打遍全球或成一場空

趕超東風-41?印度新洲際導彈號稱打遍全球, 或成一場空。


資料圖片:圖為印度「蘇利亞」洲際彈道導彈設想圖。

而素來在印度武器研製中處於被比較和攻擊的「標靶」——中國武器,此次也未能倖免。報道稱,有印度輿論認為,「蘇利亞」洲際導彈的性能將不輸於中國國產的新型洲際彈道導彈,前者將為印度提供更大的威懾能力,並增強印度「在亞洲國家中的地位」。

但值得注意的是,與此前對於「蘇利亞」導彈的宣傳造勢不同,在近期印度媒體和輿論鼓吹「蘇利亞」的狂歡中,該型導彈的研製方——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局卻意外缺席。或許是感到印度輿論為「蘇利亞」的造勢已經太過浮誇而不敢挑戰「民意」,或許是「蘇利亞」並不順利的研發進程,使得印度軍工部門不敢對自身能力過於託大。筆者認為,這或許意味著處在「迷霧」之中的「蘇利亞」導彈前景並不樂觀。

事實上,「蘇利亞」洲際導彈的研發,本身即反映出印度軍事工業長期存在的能力不足卻好高騖遠的弊病。而這一弊病,目前已體現在包括「阿瓊」主戰坦克,LCA戰斗機和印度國產航母等多項裝備的研發過程中。忽視本國薄弱的軍工基礎,一味追逐世界頂尖的武器性能,使得印度的多種常規武器的研製延宕數十年,並且已經陷入困境。戰機、坦克尚且如此,遑論對於尖端軍工技術和工業體系要求更高的洲際導彈呢?因此,盡管印度國內仍沉浸在對「蘇利亞」的迷戀和想像中,「蘇利亞」的命運卻有可能最終落得一場空。

❹ 百度知道上有人言之鑿鑿的說,印度的導彈最多隻能打到四川!真的是這樣的嗎

就算能打到,也只是叫叫板,現在的中國也已經發展了導彈攔截系統,上次打衛星也打了,還滿準的,把美國人都嚇了一跳。中國的國防還是不錯的。

❺ 請問印度的導彈能夠炸到北京嗎

打到北京3000多公里就夠了,如果在印度最東部發射的話2000多公里

❻ 印度的導彈最多打多遠可以從中國打到日本嗎

什麼叫「從中國打到日本」?這種說法本來就有問題。從上海到日本的距離和從烏魯木齊到日本的距離能一樣嗎?

印度目前已服役的射程最遠的導彈是烈火3中程導彈,印度說其射程將近4000公里,大概從新德里發射就可以打到北京。而且該導彈還可以攜帶核彈頭。

不過這種導彈研製不夠成熟,技術較為落後。多次發射試驗失敗,可靠性很低。

❼ 導彈試射1萬多公里,都打到哪兒了

通常情況下很少有國家試射上萬公里的導彈,即使試射也不會讓他真的飛10000km,試射是要驗證他的綜合性能。至於最大射程這個難度較低只要擁有可靠的火箭發動機從數據就可以推算出導彈的射程。

中國唯一一次向公海全射程試射洲際導彈是1980年,射程近萬公里,准確命中預定濺落區。其他一些試驗,未必是全程試射,都在本土完成。

❽ 印度的導彈能打到北京嗎

印度最新的「烈火5」有5000公里射程,可以打到北京,但是給它十個膽也不敢用核武器,除非是想滅國了。

❾ 印度導彈能打到中國哪些中心城市,中國的

印度有射程5000公里的烈火-5導彈 覆蓋中國全境 問題是他敢打嗎 就算打了 你認為中國防空部隊能讓他飛到目的地

❿ 印度首型中程潛射彈道導彈試射成功

2014年3月24日,印度海軍從位於孟加拉灣水下30米的發射筒中發射了一枚新型潛射彈道導彈(SLBM),射程達到3000千米,大大超越了此前試射成功的K-15型潛射彈道導彈的700千米,這便是印度海軍為首艘國產核潛艇「殲敵者」號配套研發的K-4型中程潛射彈道導彈。K-4型導彈是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旗下K系列導彈家族的重要成員,印度官方宣稱有效射程3500千米,是印度二次核打擊和核威懾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

印度使用水下發射平台試射潛射彈道導彈

彈道導彈核潛艇和潛射彈道導彈是印度海軍長久以來的夢想。1971年,印巴戰爭爆發,美國海軍派遣「企業」號核動力航母戰斗群進入孟加拉灣施壓印度,蘇聯則派出了搭載核導彈的潛艇予以監視美國艦隊,美國大軍兵臨城下使得印度當局大為震驚,而蘇聯的反制措施則使印度對能有效遏制「霸權」的核導彈及其搭載艇產生了強烈的嚮往。隨後,印度便開始了核技術、火箭及潛艇等尖端科技的不斷探索,但因本國技術實力十分有限,進展都頗為緩慢。

1983年,DRDO開始實施「聯合制導導彈發展計劃」(IGMDP),其中包括5個核心計劃,即「大地」近程彈道導彈、「烈火」中遠程彈道導彈、「阿卡什」中程戰區防禦面對空導彈、「特里蘇爾」近程全天候面對空導彈及「毒蛇」反坦克制導導彈。1992年,印度出台了核潛艇國造計劃——「先進技術艇」(ATV),核潛艇及其艇上配套設施的設計建造提上日程。20世紀90年代後期,由於ATV核潛艇建造遙遙無期,加上「大地」-1/2型導彈分別於1995年和1998年實戰部署,印度決定加快潛射導彈的研製、試驗,制定了K-15計劃,該計劃包括在「大地」-3原型彈的基礎上開發潛射彈道導彈以及建造替代ATV核潛艇的水下發射試驗平台。

印度試射「烈火」-3型彈道導彈

2001年,印度完成了P-78水下發射平台的建造並交付海軍試驗;2008年2月26日,印度在孟加拉灣使用P-78在水下50米進行了K-15潛射彈道導彈的首次試射,結果以導彈失蹤而告終;2012年3月11日和3月16日,印度先後進行了2次K-15潛射彈道導彈水下試射,1次成功1次失敗;2013年1月27日,K-15進行了第12次也是最後一次試射,按照印度官方的說法,導彈完成了全部700千米的飛行,一切正常,符合裝艇條件。雖然作為「殲敵者」號配套產品的K-15在射程上較其母型「大地」-3有了大的增加,但也僅為700千米,要想對敵國縱深目標實施有效打擊還頗為艱難,更像是驗證潛射導彈發射技術的過渡產品。

對於雄心勃勃的印度海軍來說,700千米的射程顯然無法滿足「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的海基標准,在發展K-15的同時也在謀求射程更遠的潛射彈道導彈。環顧印度正在發展的彈道導彈,「烈火」-3型是可以攜帶輕型核彈頭的中遠程彈道導彈,射程3500~5000千米,可以覆蓋中國大部分地區及巴基斯坦全境,很符合印度對海基核威懾的使命定位,遂決定在其基礎上進行潛射適應性改裝。「烈火」-3長度達到17米,而「殲敵者」號耐壓艇體直徑僅為10米,這無論如何是放不下的。據印度媒體報道,縮短後的K-4型長度為12米,彈體直徑1.3米,總重17噸,彈頭重2噸,採用固體燃料推進,射程保留在3500千米,圓概率偏差大幅縮小。2010年1月,印度在維薩卡帕特南沿岸進行了K-4型導彈的飛行試驗,2014年3月24日進行了首次水下發射平台試射。K-4型導彈服役後將搭載在「殲敵者」號核潛艇上,每艘艇可搭載4枚。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科普中國-軍事科技前沿」官方微信(jskjqy)。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軍事科技前沿」原創 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

閱讀全文

與印度試射彈道導彈能打到哪些城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窮人都在什麼地方 瀏覽:693
印尼35rb是多少錢 瀏覽:853
印尼什麼牌子的奶粉最好 瀏覽:909
英國倫敦的小學生怎麼上學 瀏覽:488
電腦版穿越火線越南服如何改模型 瀏覽:327
哈利波特英國有多少魔法師 瀏覽:436
義大利哪個銀行卡最好 瀏覽:335
印度加入什麼聯盟 瀏覽:785
印度恆河價格多少 瀏覽:495
義大利為什麼能打贏德國 瀏覽:184
美國如果和伊朗開戰會怎麼樣 瀏覽:172
英國脫歐要付出多少 瀏覽:410
去越南玩妹子哪裡多 瀏覽:201
歌劇天上的玫瑰產生於義大利哪裡 瀏覽:269
義大利米蘭產什麼包 瀏覽:75
義大利大學哪個專業最好 瀏覽:91
都市能源公司印尼項目進展怎麼樣 瀏覽:56
印尼什麼金屬產量 瀏覽:862
春是義大利哪個藝術家的作品 瀏覽:668
印尼深海大海參怎麼做法 瀏覽: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