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人如何趕上探月

印度人如何趕上探月

發布時間:2022-09-03 10:26:54

① 印度航天

印度航天工業是一個國際社會廣泛支持下的航天機構的縮影,通過獲得精密的箭載儀器設備、火箭發動機等核心裝備來彌補其自主航天工業、航天工藝上的不足。
航天技術包括:製造運載器技術、航天器技術和地面測控技術。
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運載火箭,印度運載火箭的發射重量還相當有限,目前尚不具備發射超大載荷的能力。其最先進的運載火箭在其他國家提供發動機和精密儀器的情況下也落後中國10年以上。

看一則新聞:

作者:nealyan 提交日期:2004-10-4 12:54:00 訪問:97399 回復:1573

印度總統卡拉姆2日在南部城市金奈表示,印度將在2007年將一艘飛船送入月球軌道,將用於研究月球地形以及結構的用途。卡拉姆稱,印度目前早已具備向地球軌道發射衛星的能力。

印度人喜歡計劃,卻不務實。

最讓我討厭的是他們簡直自戀到極點。
LCA戰機大家都知道幾乎是萬國聯合製造的。
而我們的殲十除了發動機以外全部國產。
可是印度人竟說我們的殲十是靠別國,他們的LCA是完全國產。
就跟"印度的成績是雙倍的,因為絲毫沒有依靠外國技術。我們的月球探測器實際上是唯一純粹由亞洲研發的探測器,因為日本和中國擁有國際支持,並且能向其他國家購買材料,但是印度僅僅利用獨有技術和較少的資金開展一切工作」 這段話有異曲同工之妙。

我覺得印度的航天技術落後我國有15年,如果加上製造工藝(他們的製造業相當差,很多好點的零件只能設計出來卻造不出來),相差20年。

② 同是探月任務,為何印度探測器偏要多飛幾十天

在歷經波折後,印度的第二艘月球探測器「月船2號」終於在當地時間22日,由自家的GSLV MkIII火箭發射升空,開始了印度的第二次探月任務。一旦取得成功,印度將成為世界上第四個成功實現航天器月面軟著陸的國家

對於美中俄這三個航天大國來說,實施月球或行星的探測任務時,一般會將環繞探測和著陸、巡視探測的探測器分開設計、製造和發射。一方面,為了獲得豐富和精確的科研成果,執行某一類探測任務的航天器的重量就已經到達了火箭運載能力的上限,需要分開發射。

另一方面,環繞探測無需著陸,而著陸、巡視探測還要在特定點實現軟著落,任務實施過程的復雜程度較高,將這兩類探測任務分開進行,可以規避任務設計中一些不必要的麻煩,降低風險、提高可靠性

③ 印度的探月計劃叫什麼名稱

印度的第一個月球探測器名為「Chandrayaan-I」,印度計劃在2008年以前進行發射,將由極地衛星運載火箭(PSLV)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該航天器在月球軌道中的凈重為525千克,服役壽命為2年,將由一個雙推進劑系統(該系統對軌道維持和姿態控制也有貢獻)從地球靜止轉移軌道送入月球軌道。航天器遙測跟蹤控制將在S-波段進行,科學載荷數據傳輸將在X-波段進行。

印度探月計劃的主要目的

印度將利用探月的機會向世界展示印度在火箭、導航和通信等領域的高技術。現階段印度探月計劃的主要目的有:
(1)新技術驗證;
(2)人才培養;
(3)探測月球表面的物理特徵,其中包括繪制月球表面某些地區的3維地圖;
(4)測量月球表面的化學成分。

在技術驗證方面:印度月球探測器將要用到的新技術包括:鋰離子電池、萬向架(Gimballed)天線系統、小型化通信系統、小型化星體感測器和航天器平台管理。另外印度還將在班加羅爾(Bangalore)建立深空網路(Deep Space Network)。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主席卡斯圖瑞讓甘指出,印度探月任務在提升技術方面(包括控制導引和導航、跟蹤與飛行任務分析、深空網路、微小型探測器製造等)非常具有挑戰性。登月計劃將在火箭和電信等方面派生出一些積極的技術效益。

「Chandrayaan-I」將攜帶的有效載荷包括:一台5米空間解析度地形測繪攝像機,一台超光譜成像儀、一台月球激光距離修正儀、一台用來測量月球表面散發出來的熒光X-射線的低能X-射線頻譜儀、一台高能X-攝像測繪照相機。

根據目前的估計,印度第一個不載人月球探測計劃大約需要花費38.6億盧比(8300萬美元)。據大致估計,其中極軌同步運載火箭的成本約為12億盧比,月球航天器的成本約為10億盧比,遙感勘測與跟蹤數據中心的成本約為13億盧比。

參與印度探月計劃的主要機構有:Vikram Sarabhai 航天中心(Vikram Sarabhai Space Centre), 印度國家物理實驗室(National Physical Labs)、Tata基礎研究所(Tata Institute of Fundamental Research)、物理研究實驗室(Physical Research Labs)、印度科學研究所(Indian Institute of Science)、印度天體學研究所(Indian Institute of Astrophysics)和拉曼研究所(Raman Research Institute)。

Chandrayaan-I是印度行星探測計劃的開路先鋒

Chandrayaan-I飛行任務標志著印度將在未來幾十年中步入行星探測的時代。印度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行星探測計劃,其中包括機器人在月球上著陸、用航天器探測太陽系中的其他行星、發射載人飛船等,而Chandrayaan-I正是印度行星探測計劃的開路先鋒。

④ 為什麼印度人們登月失敗了哪裡出問題了

登月一直是人類的夢想,在半個世紀以前,美國成功實現了登月,隨後,探月的熱潮就一發不可收拾,直至現在,人們對於探索月球的熱情都沒有消減,而如今,印度也加入到了探月工程的計劃中來。


而僅僅是修築雕像的價格上英國援助的資金就超過了8.66億美元,相比起印度登月的1.46億美元,修築雕像的金額是它的4.5倍。

⑤ 人類航天史上最低成本的登月工程,印度「月船二號」真的能成功嗎

我不是很看好它的未來,自從人類發展航天工程開始登月成為了一個國家是否成功的標准,所以個一直在研發各種月球探測器發射升空,希望以此來證明自己的大國實力。俄羅斯,美國,蘇聯,中國相繼都有探月探測器成功發射,而在2009年的7月22日,印度的月船2號再次升入天空,引起了全世界范圍內的廣泛關注。月船1號早在2008年就發射了,但是最後以失敗而告終,後來又在2013年准備發射月船2號,但是由於設備的各種問題一直沒有成功發射,一直到今年7月22日,印度月船2號才成功發射。這也就是為什麼印度這個月球探測器發射能夠受到如此多關注的原因。

雖然成本比較低,但是印度方面表示這一次的月船2號將會軌道探月著陸登月集為一體,它的復雜程度要比中國的嫦娥2號和嫦娥3號還要復雜一些。雖然成本低,但是任務重,不知道月船2號會不會在月球上成功地完成任務?但是其他很多國家的科學家表示,印度這一次的做法完全是一口吃成胖子。雖然計劃比較美好,但是想要實現這樣的計劃是有一些不符合實際的。

⑥ 印度數次推遲後終於成功發射月船2號,印度人為什麼這么執著於探月

月球是一個美麗的地方,是人人神往的地方,很多人都想揭開月球神秘的面紗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所以為了更多的了解月球,各國開始紛紛探月,當然除了月球的神秘讓各國感到神往之外,還有其他一些原因。



第三個原因就是在月球上可以有很多新的發現,促進人類文明的進步,雖然人類對月球的觀測已經有數十個年頭,但是每項探月新任務都帶來了新發現。比如有些國家就發現了新的礦物分布區,並對多個地方進行了資源勘探。
而且還有更令人興奮的發現就是月球上還存在水冰和一些有機化合物。如果達到足夠的量,可以作為一種資源去製作燃料或者支持人類在月球上生活。如此大的誘惑怎能不讓印度為之神往呢。

⑦ 中印到底誰先登月

中日印登月大戰:印度何去何從?(1)

為爭奪亞洲科技霸主的地位,中國、日本和印度三家正在上演著一場登月大戰。登月不僅在科技和軍事等許多方面的有實際的意義,更重要的它是和一個國家國力的象徵,政治價值難以估計。

美國是探月成功最早的國家,它雄心勃勃的太空計劃至今仍使美國極大地受益。雖然它在1969年「阿波羅11號」的人類第一次登月成功的真實性遭到許多專家的懷疑,但有證據表明至少後來的登月是真的。最直接的證據就是1978年美國送給中國一塊約一克重的月球岩石,由於它實在太珍貴了,它被放在一個類似於凸透鏡的有機玻璃盒內,這樣看起來好像還挺大。

專門用於「阿波羅」登月計劃的火箭「土星五號」是目前為止人類研製的最大的運載火箭,它直徑為lOm,高85m,第一級火箭推力超過3000噸。在肯尼迪航天中心,一位官員私下告訴筆者:「土星五號」肯定是再也造不出來了。因為當時為了逼迫國會批准更多的預算,美國宇航局竟然銷毀了「土星五號」圖紙(這種說法和目前流傳的在一次清掃中「丟失」的說法有一定差距)!

隨著日本經濟的起飛,它在80年代就有雄心勃勃的探月計劃。美國知道此事關系美國的霸主地位,故意卡住關鍵技術不給,加上天不作美,歸於失敗。

雖然中國的探月構想在1994年提出,在2000年政府宣布將進行月球探測,但對如何實施當局一直猶猶豫豫。直到印度宣布它將在2007年發射繞月球衛星,中國才在2003年9月匆匆忙忙地正式批准了一個具體的計劃。憑心而論,由於美國表示會協助日本改進火箭推動技術,俄國前總統普京也簽署協議與印度進行「太空研究和合作」,而似乎中國很難得到別人的大力幫助,競爭的環境實在不容樂觀。

中國的航天計劃極大地刺激了日本人的神經,日本終於下定決心要和中國一比高低。它在2007年9月14日搶在中國的「嫦娥一號」之前將「月亮女神」繞月探測衛星發射升空,並將高解析度照片傳回。他們還計劃在2017年之前要將機器人送上月球,在2025年建立以月球表面為據點的月球空間活動站。

中國實現了載人航天飛行之後,印度急得似乎失去了理智,急忙調動150億美元去與中國爭個高低。印度「月球初航-1」號探月項目總指揮說:「繞月項目比日本和中國落後了一步,登月工程就要搶先中日兩步!」它急急忙忙地宣布:2014年印度將發射可載兩名宇航員的航天器;2016年印度將機器人送上月球;2020年印度將實現航天員登月。。。反正一定要趕在中國和日本之前!

「月亮初航-1」號發射的條件也很勉強,據印度自己說,它的衛星的控制完全由主要分布在印度地面的五個監控站負責,這樣就肯定有較大的「盲區」。在這樣的背景下「月亮初航-1」於10月22日強行發射升空,嚇壞了的各國保險公司竟無一家敢為它的命運進行擔保。道理很簡單:生意人畢竟是要賺錢的,誰也不願意為印度的航天「大躍進」掏錢買單。印度的航天計劃在國內也有不同的聲音,很多人認為印度政府更應該首先解決貧困、文盲、艾滋病等民生問題。

印度的「月亮初航-1」號在力大無比PSLV C-11火箭的推動下轟轟烈烈地上了天,印度網民們那種飛揚跋扈的語氣就不要提了。因為印度是軟體大國,所以有人乾脆就把整個航天作了動畫模擬,連頒獎儀式都做的栩栩如生,俺算是服了!

⑧ 印度曾成功登陸過火星那為何登月失敗

印度無法獨立完成探月任務,尋求多方盟友,但是盟友不靠譜,導致其探月工程一拖再拖,最終失敗。

「月球2號」項目總耗資約1.4億美元,由於俄羅斯未能按照承諾交付著陸器,促使印度推後了這個計劃的實施時間。這個項目包含了包括軌道器、著陸器和月球車3個模塊,攜帶了10多個各類研究裝置,最引人注目的是月球車,僅有公文包大小,重量為25公斤,它將攜帶兩個分光計用於探測月球表面的元素組成——包括等離子體層以及像氦-3這樣的同位素的數據,後者是未來核聚變能量反應堆的潛在燃料。

「月球2號」的攜帶的軌道飛行器所攜帶的水測繪儀同樣讓人期待,因為太陽風中的質子會產生羥基離子,這些離子會漂向月球的兩極,在那裡它們會被隕石坑中的水冰俘獲,而水測繪儀將會對這些水冰展開探測。如果成功,這將是印度航天史上的里程碑,印度也可藉此成為繼美國、俄羅斯與中國之後第四個實現月球探測器軟著陸的國家,並如期開展探測工作。

著陸的前15分鍾Vikram正以3200公里/小時的速度下降,當海拔大概減至30公里時,它開始發動4座引擎緊急減速,只不過在距離陸地僅剩2.1公里時,意外發生了:Vikram偏離了預定軌道,就此「失聯」,任務失敗了。

巴基斯坦聯邦科學和技術部長法瓦德·喬杜里在社交媒體上第一時間嘲笑印度拙劣的落月技術,諷刺印度「月船2號」的著陸器是在印度孟買買的「玩具」。

兩天後,9月8日,在月球軌道上的「月船2號」傳回了Vikram在月球上的影像,但印度航天團隊最終未能與它建立訊號。

⑨ 為什麼印度登月會失敗月船二號為何會砸在月球上

登月是人類邁向宇宙的第一步。

月球是地球的唯一一顆衛星,也就距離地球最近的地外星球,人類要去往更為遙遠的宇宙空間就必然要以月球作為跳板。所以各個國家很自然地將登月視為航天事業的首個目標。在這樣的背景之下,1959年前蘇聯發射的“月球一號”探測器拉開了人類探索月球的帷幕。

在人類的登月史上,備受矚目的就是阿波羅登月計劃了,終於,人類在1969年首次踏足月球,乘坐阿波羅11號登月艙的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成為了首個登陸月球的人類宇航員。而在2019年中國發射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成為了首個在月球背面著陸的探測器,從此為人類的探月歷程樹立了一座新的豐碑。在人類的整個探月史上,有成功,也有失敗,但每一次都是值得紀念的。


月船二號的登陸設想是這個樣子的,讓五台發動機依次啟動以實現平穩著陸。

這樣的五台推力固定且不對稱的發動機一旦啟動會是什麼樣呢?其實很多人都能夠想到,那就是翻跟頭。不過畢竟是高精密的航天工程,並不是我們用一點點物理常識就可以品評的,所以這種想法也只是一閃而過。

遺憾的是事實與我們所想的完全相同,當第一台發動機啟動後,月船二號就失控了,整個登陸艙開始翻跟頭,而又沒有任何辦法可以使月船二號從翻跟頭的狀態之中恢復過來,所以最終的結局就是月船二號先是失聯,之後便翻過著砸在了月球上。其實,在人類的航天事業中,失敗並不可怕,只要能夠充分吸取教訓,就是另外的一種成功。現在印度已經著手准備月船三號登月計劃了,新的計劃最令人揪心的一點就在於,他們試圖在不改變設計的情況下實現月球三號的成功登月。

⑩ 印度剛登月失敗,為何又提出更遠大目標

剛剛登月失敗的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准備再次登月。這次印度人的目標更為遠大,准備製造一個更大、更好的探月衛星,甚至希望從月球極地地區帶回月壤樣本。連1個小登月車都無法成功送上月球的印度,為何這么快又樹立了更遠大的目標?

印度人一直有「抱大腿」的習慣,這次印度發射的「月船2號」距離成功只差最後一步,也展示了印度人的空間科學實力。但是這個「月船2號」最關鍵的著陸器,是印度和俄羅斯「合作」研發的,其實主要是俄羅斯按照印度的要求提供合適的產品。

如果印度只是把科學探索當成宣揚民族主義的行動,當成爭奪國際排名的「戰場」,完全丟掉科學探索的本來目的,這種「雄心壯志」就算實現了,又有什麼用呢?

閱讀全文

與印度人如何趕上探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米蘭產什麼包 瀏覽:71
義大利大學哪個專業最好 瀏覽:87
都市能源公司印尼項目進展怎麼樣 瀏覽:54
印尼什麼金屬產量 瀏覽:862
春是義大利哪個藝術家的作品 瀏覽:668
印尼深海大海參怎麼做法 瀏覽:80
中國以什麼形象崛起 瀏覽:700
越南六個團有多少人 瀏覽:800
中國品牌童裝有哪些 瀏覽:202
中國南方哪個省不下雪 瀏覽:755
義大利什麼地方不能去 瀏覽:947
印尼買精油多少錢 瀏覽:661
英國有什麼文化 瀏覽:713
中國海軍飛行員多少人 瀏覽:34
英國什麼車最多 瀏覽:758
越南的微波爐怎麼樣 瀏覽:1000
朱麗在英國是什麼水平 瀏覽:839
印尼想做什麼工作 瀏覽:273
c羅在印度怎麼樣 瀏覽:586
怎麼看印度祛痘膏化妝品日期 瀏覽: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