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印邊境在哪裡靠近中國哪個城市
印度和中國的西藏自治區以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有交界。
中國和印度接壤的邊境地區絕大部分在西藏,一小部分在新疆。兩國的邊界西起喀喇昆侖山口,領土東北部同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
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部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部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
第九輪軍長級會談
2021年1月24日,中印兩軍在莫爾多/楚舒勒會晤點中方一側舉行第九輪軍長級會談。雙方就中印邊界西段實控線地區脫離接觸問題坦誠深入交換意見。雙方均認為本輪會談積極務實且具有建設性,進一步增進了雙方互信和相互理解。
雙方同意盡早推動一線部隊脫離接觸,同意遵照兩國領導人重要共識,繼續保持對話談判勢頭,盡快舉行第十輪軍長級會談,共同努力推動降溫緩局。
雙方同意繼續採取有效措施,確保一線部隊保持克制,穩控西段邊境實控線地區的局勢,共同維護和平與安寧。
『貳』 新疆和田市屬於哪個地區
和田地區,隸屬於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位於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南隅,中心位置位於東經79.92°,北緯37.12°,南抵 昆侖山與 西藏自治區交界,北臨 塔克拉瑪干大 沙漠與 阿克蘇相連,東部與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相接,西部與 喀什地區毗鄰,西南以 喀喇昆侖山為界,同 克什米爾接壤,東西長約670公里,南北寬約570公里,總面積24.78萬平方公里。
和田地區屬典型的內陸乾旱區,位於 歐亞大陸腹地,屬乾旱荒漠性氣候。
和田地區是以 維吾爾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地區,主要有維吾爾族、漢族、回族、 哈薩克族、 柯爾克孜族等22個民族;境內有 尼雅遺址、 阿克斯皮力古城、買力克阿瓦提古城、 喀拉墩古城、 安迪爾古城、阿薩古城堡以及 約特干遺址等旅遊景點。
截至2015年,和田地區轄1個 縣級市、7個縣。2017年末,全地區戶籍總人口為252.28萬人。[1]
2018年6月,和田地區入選「中國十大探險旅遊目的地」。
和田地區位於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最南端,中心位置位於東經79.92°,北緯37.12°,南越 昆侖山抵 藏北高原,東部與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毗連,北部深入 塔克拉瑪干腹地,與 阿克蘇地區相鄰,西部連 喀什地區,西南枕喀喇 昆侖山與 印度、 巴基斯坦接壤,有邊界線210公里。東西長約670公里,南北寬約600公里,總面積24.78萬平方公里。
和田地區
地形地貌
和田地區南越 昆侖山抵 藏北高原,東西長約670公里,南北寬約600
和田地區
公里,總面積24.78萬平方公里。和田地區南部昆侖高山成弧形橫貫著東西,峰巒重疊,山勢險峻。北坡為淺丘低山區,峽谷遍布,南坡則山勢轉緩。山脈高峰一般海拔為6000米左右,最高達7000米以上。由於氣候乾燥,荒漠高度一般達3300米,個別地段可達5000米,南北坡雪線分別在6000米和5500米以上。在昆侖與喀喇昆侖的地理分界處斷列形成林齊塘窪地,發育著現代鹽湖與鹽鹼沼澤,形成高山湖泊。
和田地區自山麓向北,戈壁橫布,各河流沖積扇平原綠洲繼續分布,扇緣連接塔克拉瑪干沙漠直至塔里木盆地中心。麻札塔格古余山余脈殘留於北部沙漠區西北,海拔430米。
和田地區地貌單元可分為:
1、最高山帶:海拔5200~5500米,是現代冰川和永久積雪帶,多由堅硬的變質岩、花崗岩等古老岩石組成,山勢雄偉。
2、高山帶:海拔4200~5200米,一般為裸地。有大量古代冰川遺跡。如策勒亞門的古冰磧、馬庫卡爾塔西河源頭的冰斗區及克奇克庫勒冰磧湖。
3、亞高山帶:海拔3400~4200米,有較深厚土層,山峰母岩裸露,岩壁陡峭,山坡有明顯的侵蝕切割,山勢起伏大,一般坡度20~38度。
4、中山帶:海拔3000~3400米,山勢起伏較大,山峰明顯,但山頂輪廓渾園具有準平原地貌,復有很厚的黃土發育形成的草旬草原土類型。分布著遼闊的優良草場,是和田地區重要牧業基地。
5、低山帶:海拔2200~3000米,山勢平緩,覆蓋土層很厚,大量堆積著昆侖黃土,在河流沿岸階地上分布著農田,是農牧結合區。
6、山麓傾斜平原:海拔1250~2200米。海拔1700~2200米為粗沙及礫石覆蓋的戈壁,著生稀疏超旱植被,海拔1450~1700米為 裸的粗礫戈壁,海拔1250~1450米,古老綠洲分布區,長期灌溉淤積,土壤不斷熟化。
7、沙漠區:海拔1250米以下的北部地區接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著生耐旱植被。
『叄』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與印度有接壤嗎
有接壤。
印度和中國的西藏自治區以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有交界,中國和印度接壤的邊境地區絕大部分在西藏,一小部分在新疆。
新疆地處亞歐大陸腹地,周邊與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斯坦八國接壤,在歷史上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
(3)印度邊境靠近和田靠近我國哪個市擴展閱讀
新疆地處東經73°40′~96°18′,北緯34°25′~48°10′之間。中國陸地面積第一大的省級行政區,新疆總面積佔中國陸地面積六分之一(166萬平方公里),邊界線長度佔四分之一(5000多千米),其面積比江蘇省和浙江省加一起總和的八倍還多4萬平方公里。其中,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若羌縣為中國佔地面積最大的縣。
山脈與盆地相間排列盆地與高山環抱、喻稱「三山夾二盆」。北部阿爾泰山,南部為昆侖山系;天山橫亘於新疆中部,把新疆分為南北兩半,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准噶爾盆地。習慣上稱天山以南為南疆,天山以北為北疆,把哈密、吐魯番盆地為東疆。
新疆的最低點吐魯番艾丁湖低於海平面155米(也是中國的陸地最低點)。最高點喬戈里峰位於克什米爾邊境上,海拔8611米。新疆的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北緯46度16.8分,東經86度40.2分)是陸地上距離海洋最遠的地方,距離最近的海岸線有2648千米(直線距離)。
新疆-吉爾吉斯邊境橫貫著天山山脈。吐爾尕特口岸(海拔3752米)位於邊境。
新疆北部有阿爾泰山,南部有昆侖山、阿爾金山和天山。天山作為新疆象徵,橫貫中部,形成南部的塔里木盆地和北部的准噶爾盆地。
『肆』 中國離印度最近的是哪個城市
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到最近的印度邊境(錫金),直線距離約132公里,是中國離印度最近的地級市。
日喀則和平機場位於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桑珠孜區東方江當鄉境內東部,318國道旁,距離日喀則市桑珠孜區城區43公里,於2010年10月30日上午9時50分正式通航。
日喀則建城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是西藏的第二大城市,是後藏曾經的政·教中心,也是歷代班·禪的駐錫之地,境內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
日喀則市地處中國西南邊陲、西藏自治區西南部,南與尼泊爾、不丹、印度三國接壤,西銜阿里地區,北靠那曲市,東鄰拉薩市與山南市。地理位置介於北緯27°13′—31°49′,東經82°1分—90°20′。全市國土面積18.2萬平方公里,東西長800公里,南北寬220公里。
為打破制約青藏高原社會經發展的交通「瓶頸」,自1984年青藏鐵路西寧至格爾木段通車至今,中國在「世界屋脊」修建鐵路的步伐就從未停止。2010年9月,拉薩至日喀則鐵路正式開工建設,意味著青藏鐵路走出向外延伸的第一步。第二條延伸線拉薩至林芝的鐵路將於年內動工。
西藏自治區鐵路辦公室副主任楊育林說,繼拉日鐵路之後,「十三五」期間日喀則至吉隆口岸的鐵路、日喀則到亞東口岸的鐵路也有望開工。根據國家規劃,拉日鐵路將會北接青藏鐵路,南連日喀則至聶拉木、日喀則至吉隆、日喀則至亞東口岸的鐵路,通往尼泊爾和印度的國際鐵路大通道也將會在此基礎上形成。
『伍』 新疆昌吉是靠近印度邊界嗎
昌吉市位於天山北麓、亞歐大陸腹地、准噶爾盆地南緣,東鄰烏魯木齊市,西毗呼圖壁縣,南與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相接,北與新疆塔城地區和布克賽爾縣、阿勒泰地區福海縣接壤。介於東經86°24′—87°37′,北緯43°06′—45°20′之間,離印度尚有一定距離。
『陸』 印度靠近中國哪些地方
印度和中國的西藏自治區以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有交界。
中國和印度接壤的邊境地區絕大部分在西藏,一小部分在新疆。兩國的邊界西起喀喇昆侖山口,領土東北部同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部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部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
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500年誕生了印度河文明(主要位於今巴基斯坦境內)。前1500年左右,中亞的雅利安人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當地古印度人,建立了一些奴隸制小國,並確立種姓制度,吠陀教開始發展為婆羅門教。
公元前4世紀,孔雀王朝統一印度,開始推行佛教,並向外傳播。約前188年,孔雀帝國滅亡後群雄割據、外族入侵,印度教和伊斯蘭教興起。1600年英國侵入莫卧兒帝國,建立東印度公司,1757年以後逐步淪為英國殖民地。
1947年6月,英國頒布《蒙巴頓方案》,實行印巴分治。同年8月15日成立印度自治領。1950年1月26日宣布成立共和國,同時成為英聯邦成員國。
(6)印度邊境靠近和田靠近我國哪個市擴展閱讀:
一、區域位置:
印度地處北半球,位於北緯8°24′~37°36′、東經68°7′~97°25′之間。印度是南亞地區最大的國家,面積為298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7位。
二、地形地貌:
從喜馬拉雅山向南,一直伸入印度洋,北部是山嶽地區,中部是印度河——恆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及其東西兩側的海岸平原。平原約占總面積的40%,山地只佔25%,高原佔13,但這些山地、高原大部分海拔不超過1000米。
低矮平緩的地形在全國佔有絕對優勢,不僅交通方便,而且在熱帶季風氣候及適宜農業生產的沖積土和熱帶黑土等肥沃土壤條件的配合下,大部分土地可供農業利用,農作物一年四季均可生長,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柒』 新疆和印度交界處在哪裡
新疆和印度交界處在阿克賽欽。阿克賽欽位於中國新疆與西藏交匯地帶,與印度霸佔的中國故土拉達克地區的邊界東方,大部分在和田縣南部(劃於喀什塔什鄉和郎如鄉)、小部分在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日土縣,總面積4萬2685平方公里,有新藏公路通過(北方是康西瓦)。
主權為中國,不存在主權爭議(而且其西方的拉達克地區是中國故土、應歸還中國,1962年中印自衛反擊戰時期印度很擔心中國收回拉達克,但中國還是維持1959實控線),且一直在中國政府實際控制之下,絕大部分屬於新疆和田地區管轄,南部很小一部分屬於西藏阿里地區管轄。
重要意義
阿克塞欽的重要意義是它是從新疆通往西藏的必經之地。如果中國失去阿克賽欽,新疆和西藏的陸地聯系就中斷了,所以,中國絕對不可能讓出阿克賽欽。
從地理上來說,阿克賽欽並不是中亞的制高點,中亞的制高點在蔥嶺(帕米爾高原)上,占據阿克賽欽,要威脅印度,還需要過兩個大山(喀喇昆侖山和喜馬拉雅山),所以,所謂占據阿克賽欽可以威脅印度的說法,不太成立,這個地區對於中國的意義遠大於對於印度的意義。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阿克賽欽
『捌』 印度和中國哪個省交界
中國新疆和西藏與印度交界。以下為爭議地區:
1、東段邊界。中印東段邊界問題源自英治印度時期。
2、錫金邊界。中國和印度在錫金邦的金手指地區存在領土爭議。
3、中段邊界。在中段,印度實際控制巨哇,曲惹地區,什布奇山口以西地區,桑、蔥莎、波林三多地區,烏熱、然沖、拉不底(即香扎、拉不底)地區,共約2000餘平方公里的領土。
3、西段邊界。中國實際控制位於克什米爾以東的阿里地區(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闐縣),印度控制巴里加斯的部分地區約450平方公里。
(8)印度邊境靠近和田靠近我國哪個市擴展閱讀
中印邊境東段爭端,是傳統習慣線與麥克馬洪線之爭。傳統習慣線在喜馬拉雅山南麓,以此線作為邊界,約9萬平方公里的藏南地區屬於中國;而麥克馬洪線以喜馬拉雅山脊分水嶺的連接線作為界線,將藏南土地劃歸印度。
西線邊境爭端主要是新疆阿克賽欽地區歸屬之爭。阿克賽欽是一塊被喀喇昆侖山,昆侖山及阿里高原環繞的盆地,自古以來就是從新疆到達西藏的重要通道,一直屬於中國,直到五十年代印度人抗議中國通過阿克賽欽修建新藏公路以前,中國政府並不知道印度對這里有領土要求。
『玖』 中國哪個縣與印度交界
和新疆和西藏接壤 爭議地區:阿克賽欽地區,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西藏兩自治區與印度的邊界西段,屬於主權爭議地區。中國方面擁有實際控制權,並稱這里自古就是中國領土,絕大部分屬於新疆和田地區管轄,南部很小一部分屬於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管轄。
『拾』 中國與印度邊界的城市有哪些
中國與印度接壤的城市有西藏自治區的山南地區、日喀則地區、林芝地區、拉薩市。新疆自治區的和田地區。
目前與中國在陸地邊界上存有爭端的國家只剩印度。中印邊界全長約2000公里,一般被分為西、中、東三段。西段是印控克什米爾與中國的邊界;中段為尼泊爾和印控克什米爾之間的兩國邊界;東段為不丹以東的兩國邊界。
中印兩國在邊界走向上存在著廣泛分歧。西段,中方主張邊界在喀喇昆侖山,印方則主張在北面的昆侖山,涉及領土2萬多平方公里;中段,兩國都認為邊界應沿喜馬拉雅山山脊,但對很多地區存爭議,涉及領土2000平方公里;
在東段,中國主張邊界在喜馬拉雅山南麓,印度認為應在沿喜馬拉雅山山脊的「麥克馬洪線」,涉及爭議領土達9萬平方公里。
(10)印度邊境靠近和田靠近我國哪個市擴展閱讀:
中印邊界問題主要是西藏地區的邊界。東段邊界問題源自英治印度時期。清末民初之際,英國乘中國內亂之際,劃「麥克馬洪線」,私自侵佔西藏南部的疆域。這個地域,中國稱之為藏南。
在印度獨立之後,中印雙方就這個地區的主權誰屬未能達到共識。於1960年代初期更爆發中印戰爭。有關地區在1972年被編為印度的「東北邊境特區」,後來又改為「阿魯納恰爾中央直轄區」。
1986年,印度議會兩院通過立法將阿魯納恰爾中央直轄區升格為邦。1987年,印度正式宣布成立阿魯納恰爾邦。
在西段地區,中國實際控制克什米爾東部的阿克塞欽地區(屬新疆和闐縣)。新藏公路從這一地區經過,所以這一地區對中國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中印戰爭的起因之一就是印方發現中國在這一地區鋪設公路。另外1963年根據中國和巴基斯坦的邊境協議,巴方將一部分巴控克什米爾地區(喀喇昆侖地區)的主權移交給中國。印度對這兩片中國控制的地區聲稱擁有主權。
此外,西藏與尼泊爾的多處交界山口,中華人民共和國盡屬劃屬尼泊爾。聖母峰改由與尼泊爾共享。將西藏邊境(今不丹東南角)讓與不丹。原亞東以南的狹長地區也已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