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人為什麼戴頭巾
印度人特別是印度男人戴頭巾主要是由於以下原因:
1、宗教信仰
印度有些地區和信仰的男性是有包頭巾的習俗的,這種頭巾稱為Turban。頭巾有各式各樣的包裹方法,其中錫克教男性頭巾,具有特定樣式。根據傳統,錫克人從小到大都必須蓄頭發、留胡須,並且包著頭巾。小孩頭巾樣式比較簡單,只用黑布綁成發髻的形狀。
成年人的頭巾樣式比較復雜,首先必須用黑色松緊帶將長發束成發髻,然後再以一條長約3公尺的布,裹成頭巾,樣式為兩邊對襯成規則狀。錫克人頭巾色彩繁多,有的人甚至搭配衣服顏色。
2、傳統觀念
印度人包頭則是和他們的傳統觀念也有著很大的關系。印度人認為,頭是人體中最重要的部分,他們非常在意頭部,認為不能隨意觸摸。如果小孩子被摸頭,會被認為是不吉利,如果大人的頭被摸了,那就等於受到了侵犯。
(1)印度士兵為什麼要穿頭巾擴展閱讀
印度的概況
印度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之間創造了印度河文明。公元前1500年左右,原居住在中亞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當地土著,建立了一些奴隸制小國,確立了種姓制度,婆羅門教興起。
公元前4世紀崛起的孔雀王朝統一印度,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統治時期疆域廣闊,政權強大,佛教興盛並開始向外傳播。公元前2世紀滅亡,小國分立。公元4世紀笈多王朝建立,統治200多年。中世紀小國林立,印度教興起。1398年突厥化的蒙古族人由中亞侵入印度。
1526年建立莫卧兒帝國,成為當時世界強國之一。1600年英國侵入,建立東印度公司。1757年淪為英殖民地,1849年全境被英佔領。1857年爆發反英大起義,次年英國政府直接統治印度。
1947年6月,英國通過「蒙巴頓方案」,將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自治領。同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獨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國成立,為英聯邦成員國。
B. 都說印度人因為熱,所以才戴頭巾,為什麼喜歡在頭上綁頭巾
許多人熱衷於去國外旅行,可以感受到其他國家的不同文化。從這里環境到風土人情。因為國度的不同,從而有一個全新的認知,生活在不同地方的人們也都過不同的生活,這就是很多人偏愛出國旅行的一大原因。
印度應該是大家聽起來並不陌生的一個國家,有些人是真真正正地去過這個國家,感受到印度人平日里的生活。女孩呢可以換上當地的沙粒。而男孩們也可以嘗試著像印度人一樣包上頭巾。當然,大多數人對於印度的認知都是在一些圖片或者是網路上,印度人有著自身的特色,他們的長相很有辨識度。
而且男女的打扮都很有他們國度的特色,就算是在各種著名的影視作品中,我們都可以對他們的文化略有所知,大部分時候都可以看到印度男子會包著頭巾,但也讓人不禁好奇。就算到了炎熱的夏天,他們也必須把自己的頭部給包裹起來了,他們必須要帶著頭巾嗎?
禁止其他信仰的。而作為印度的戰斗民族,西客村始終不肯向穆斯林。表示自己的。錫克族人通過佩戴更高的途徑來體現自己的尊嚴。歷史傳統一直保留到今天。在印度的總人口中,錫克族的佔比並不高,但是在各類一舉士兵的閱兵秀中,卻能顯而易見的發現,眾多待途徑的士兵。
前面說過,錫克族是印度眾多民族中的戰斗民族。主要是由於錫克族自古承上之力戰鬥力,相比其他的印度民族高出不少。因此,錫克族男子一直以來參軍者中。最後軍方只得妥協,默默許可錫克族士兵。
C. 為什麼印度軍人從來不戴鋼盔而是只戴頭巾
現代意義上的鋼盔是法國人先發明的,但在此前就有的國家帶頭盔,但和現代意義那種頭盔並不一樣。因為現代意義上的鋼盔是半圓形的,頭盔的弧度比較大,可以讓打來的子彈或者彈片蹦飛,在炮火紛飛的戰場上保護士兵的頭部不被擊傷,甚至在有時候還能挽救士兵的命。至於有人覺得印度軍人從來不戴鋼盔而是只戴頭巾,其實這也是國人對印度的一個誤解,認為印度軍隊是沒有頭盔而是戴頭巾的,其實我們在網上看到的一些圖片都是非典型的印度軍隊形象,因為裹頭巾是印度錫克族的形象,而印度軍隊里的成員構成也並不是只有錫克族而已。其他民族可沒有裹頭巾這個習慣,那不裹頭巾的,那就直接戴鋼盔咯。
D. 為什麼很多印度士兵戴頭巾而不戴頭盔呢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頗具細節的問題,那就是在印度軍隊之中,頭盔的普及程度不如一般的現代陸軍國家,很多一線的部隊仍然使用簡單的頭巾或者軍帽代替,已經裝備的頭盔型號也非常復雜。首當其沖的當然是軍事工業落後的現實,外購武器並不能做到面面俱到,這和我軍在80年代初期量產GK80頭盔前部隊不僅頭盔普及率低、型號五花八門,甚至還在使用部分二戰時期M35頭盔的情況類似。
說它獨一無二一點也不為過,因為它竟然是方形的,像極了一頂帽子,然而按照印軍自己的說法,這款頭盔還是根據在克什米爾等地區長期作戰經驗研發的。不僅重量僅為1-1.3kg,而且可以有效防禦AK系步槍的7.62*39mm中間彈,但對這樣的說法很多軍事專家並不買賬,因為如此輕的重量加上違背頭盔造型傳統的設計必然會使得防護力大打折扣。而實際上,這款方形頭盔更像是為了給錫克族士兵配合頭巾所使用的,但這部分士兵似乎仍然不買賬。
E. 印度那麼熱,為什麼還要包嚴實的頭巾,背後有什麼神秘原因
相信很多人都會對印度人帶頭巾產生疑問,那麼印度人為什麼會包頭巾呢?
還有的是硬性規定。比如錫克教徒必須戴頭巾,據說錫克教徒戴頭巾又是被穆斯林的頭巾帶動的。在印度許多地方,頭部都被認為很貴重,不可以輕易被碰,尤其是小孩,如果去碰可能會遭遇敵視,所以戴頭巾從而來保護頭部。
實際上印度人喜歡戴頭巾和英國法國人喜歡戴帽子在意義上沒有什麼區別,只是戴頭巾的習俗更牢固些。
F. 為什麼世界上只有印度士兵是戴著頭巾的呢
細心的朋友會發現在印度軍隊中士兵所戴著的頭巾顏色各式各樣,這大概就是根據宗教信仰不同來區分的吧,也是為了更好的一目瞭然,管理方便。
G. 為什麼印度軍人從來不帶鋼盔而是只帶頭巾呢
鋼盔是法國人在一戰中發明的,顧名思義鋼盔是鋼做的,打仗的時候能救士兵的命。這倒不是鋼盔很厚(厚的話行軍都成累贅了),而是因為鋼盔是半圓形的,它的弧度大,可以讓打來的子彈蹦飛。
所以鋼盔在戰場上對士兵來說確實是救命寶貝,二戰的時候由於美軍士兵全部戴了鋼盔,至少減少了7萬士兵死亡。
朝戰和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時候,我軍就是因為沒有裝備鋼盔,吃了很大苦頭。
不過亡羊補牢為時未晚,我軍在之後兩山輪戰的時候,已經全部裝備了鋼盔,說明我軍還是與時俱進的。
錫克教徒當了空軍飛行員,上飛機的時候規規矩矩地戴上頭盔,顯得非常可愛。
既然英國殖民者對錫克教徒都那麼寬容,印度獨立後,政府更不能改變錫克教徒的習慣,所以錫克教徒當兵以後被允許戴頭巾。
不過印度人口13億,錫克教徒800萬,只有大約1/160。所以說即使印度軍隊的錫克教士兵都戴頭巾也不是主流。
H. 為什麼印度軍隊的士兵不戴鋼盔而頭上裹塊布啊,難道那布能防彈
有以下幾種原因:
1.鋼盔的供應量可能比較低...
2.帶布是該民族的民族傳統...是信仰
3.鋼盔在佩帶的時候對頸椎和頭部都有壓力,長時間作戰會有疲憊感
4.帶鋼盔只能抵擋彈片及流彈,無法抵擋子彈正面沖擊,所以當地士兵寧可帶輕便的頭巾,也不帶又重防護效率又不高的盔!
I. 印度裹頭巾的是什麼人為什麼當地人都不敢「招惹」他們
在中國人的印象中,好像印度人頭上都裹著一個頭巾,其實,印度人可不是都裹頭巾的,但確實有一些頭上裹頭巾的人,這些裹頭巾的人可不簡單,就是當地人也不敢惹他們。他們是誰?為什麼惹不得?
這些喜歡裹頭巾的人,就是印度大名鼎鼎的錫克族人。印度是個多民族的國家,有100多個,雖然錫克族的人數不多,但絕對是個強悍的民族,據說在軍隊里,錫克族人是最勇敢的人。這些人非常好識別,因為,即使在打仗的時,他們也要裹上標志性的頭巾。大多數錫克教徒的頭巾有5到7米長,有的更長。用這些頭巾包起來的包會很大,很重,看起來也很威武。
為什麼當地人都不敢惹他們呢?有人說,錫克族人天生就是當兵的料,有錫克族人部隊在印度就是最精銳的部隊。
錫克族人具有很強的反抗精神,假如他們不滿意政府所作所為,他們就會起來進行反抗,所以,政府在出台政策時非常小心,就怕這些錫克族人不樂意就來鬧事。那麼,普通的民眾更是不敢招惹他們,見到他們就躲的遠遠的。
錫克族人為什麼喜歡裹頭巾呢?裹頭巾是錫克族勇敢的一個象徵。據說當穆斯林族統治印度時候,就禁止錫克族人裹頭巾,可是錫克族人偏偏不信邪,團結一致起來反抗,根本不吃那一套,就是要戴,而是戴上就不取下來。從那以後,這種裹頭巾的習俗就傳承了下來。
另外,在印度錫克族裡,人們把自己的頭看的非常重要,頭是絕對不能夠隨便被人摸的,頭被別人摸,就是在侮辱他們,為了保護好自己高貴的頭,裹上五彩斑斕的頭巾就成了他們日常必做好的事。裹上頭巾對頭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同時也是一種榮譽的象徵。
所以,遇到錫克族人,切記不能摸他們的頭,如果你敢摸,錫克族人就一定會暴揍你一頓。久而久之,他們就養成了一年四季裹頭巾,不論何時何地,無論干什麼,頭巾是堅決不能的!
悄悄的告訴大家一個秘密,印度男人在結婚時是會裹頭巾的,而且某些特殊的日子也會裹頭巾,除此之外,印度的錫克族男人全天都裹著頭巾,哪怕是大熱天,只有睡覺的時候才會脫下來,錫克人在印度的地位很高,不僅普通人不敢去「招惹」他們,就連政府也不敢「招惹」他們。
1、相傳,當年穆斯林統治印度的時候,為了顯示自己的權力,只能穆斯林裹頭巾而不允許其他印度人裹,勇敢自尊的錫克人為了表示抗議,號召所有錫克男人統統裹頭巾以示威,有意思的是,現在的穆斯林已經不再裹頭巾了,而倔強的錫克人反倒把這個行為延續下來了。
2、印度的RAJASTHAN邦的人因為生活在沙漠中也有普遍的包頭巾的習慣,在非常炎熱的沙漠地帶,頭巾可以用來擋風沙、避陽光,避免烈日把頭皮曬傷。
3、印度有些地區的族人認為摸小孩頭部是不吉利的,如果你摸了孩子的頭,這代表著對他們的侮辱,出於保護,也會在小孩子的頭上裏上頭巾。
錫克族在印度算是少數民族,在13億人口的印度,錫克族人只有大約2600萬,他們最標志性的特點就是頭上裹著頭巾,此外他們身材高大,喜歡留著長長的胡須,主要分布在印度的北部地區。
錫克族人有他們自己的信仰「錫克教」,錫克教以公平正義、扶貧濟弱和宗教自由為基本教義。錫克族人反對種姓制度,也看不起不尊重女性的行為,可以算得上是印度思想覺悟最高的民族了。
在大多數印度人的心目中,錫克人都非常嚴肅,他們雖然不太善於言談,但卻非常具有尚武精神。相比之下,信仰印度教的人就要「佛系」得多了!因此嚴肅認真、具有尚武精神的錫克人就成了印度軍隊的主要兵力,印度軍隊中經常能夠看到裹著頭巾的士兵或者軍官,他們就是錫克人。 在戰爭中錫克士兵的表現也非常搶眼,錫克人的軍隊那可都是印度的精銳部隊,所以一般人都不敢輕易去招惹他們,就連政府對他們都畢恭畢敬。
據說錫克人用的頭巾長達13米,每次清洗都非常費勁,頭巾是種地位的象徵,而且地位越高,頭巾越大,設計越特別,色彩越豐富。由於印度種性與職位的不同,頭巾也會不同, 錫克人強調人人平等,頭巾除了顏色之外基本上都是一樣的,所以也很好區分他們與其他民族。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民族文化色彩豐富,你對這個襄頭巾的錫克人有怎樣的看法呢?
裹這么大頭巾怕是故意讓自己啥事也幹不了,久而久之就變成了裹這種頭巾的事富貴人家,不用做事情的嬌貴之軀,謊言說了一千遍,自己也會相信是真實的[捂臉][捂臉]
印度絕大多數人都裹著頭巾,但是稍微用點心就可以看到,在印度有一個民族裹的頭巾和普遍印度人裹的頭巾是不一樣的,他們裹的頭巾看起來很大很沉,而且在印度是一個兇狠彪悍的民族,就連占據著80%人口的印度教人都不敢去招惹他們,這個民族就是錫克族。
錫克族是印度一個人口極少的民族,在13億多人口中僅占不到2%的人口,雖然人口少,但卻是印度最為彪悍的戰斗民族,在 歷史 上曾多次建立錫克帝國,還曾多次與英國殖民者進行戰斗,他們驍勇善戰在印度是出了名的,就連曾經的殖民者與他們進行戰斗都覺得非常困難。
人口少,卻在印度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甚至在印度還出現很多的名人,比如印度前總理曼莫漢•辛格、前總統賈尼•辛格、 吉亞尼·宰爾·辛格、 前首席大法官賈格迪什·辛格、都是錫克族人。
在軍界里,空軍元帥阿揚·辛格、陸軍元帥迪爾巴格·辛格也是錫克族人,這個民族的人的名字中間大都帶有「辛格」兩個字,基本上名字里有這兩個字的人就是錫克族人,他們在印度13億多人里很受尊重,就連印度政府都不敢去招惹他們。
一個人口僅2000萬人的錫克人,在印度精銳部隊里占據15%的人數,在印度軍官高層中占據了20%的席位,可以說,這個小小的民族卻控制了印度的政治和軍事。
錫克人除了名字里都帶有「辛格」之外,他們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他們都裹著一個厚厚的頭巾,曾經的英國殖民者也被這個裹著厚厚頭巾的民族給嚇到,在戰爭中給英軍留下很深的印象。
印度的精銳部隊就是從錫克教創立的部隊發展而來的,部隊的選拔標准也很嚴格,不過,他們要求男性不剪頭發,不理胡須,並且必須裹著厚厚的圓錐形頭巾帽,這是他們特有的裝束。
印度政府非常重用錫克人,除了政界和軍界有不少錫克人之外,還有一點是印度政府都非常擔心和害怕的,那就是錫克人的性格剛強不屈和勇敢,一旦他們對政府不滿意就會奮起反抗,推翻政府,所以在處理問題上,錫克人的意見也是很受重視的。
雖然人口不到印度總人口的2%,錫克教(族)人與印度教人也是有很深的積怨,比如印度教人主張男尊女卑,有種姓歧視,但是錫克教人反對這種傳統的觀念,追求男女平等。但是,印度教的人都不敢招惹錫克教人。
為了不被其他教派吞並,錫克教人的安危意識也很強,所以成年的男性基本上個個都有一身本領,增強自己的實力。
自印度獨立後,錫克教人遍布在印度的各個領域,除了軍政界都有很多的錫克人之外,在商界錫克教人也是出了名的。
不管在哪個領域,錫克教人在印度都很成功。
印度裹頭巾是從中國古代裹腳布演變而來的,當地人都不敢招惹他們是嫌臭。希望我不要美化他們裹頭巾來歷。[呲牙]
不是一個幫派的
裹頭巾,是當地風俗,也是民族向征,不存在高低貴淺之說。中國到處有,雲南就有裹頭的,而且比印度的還要大,只是習慣,別無它義。
一個大男人,頭發比女人還長,這群男人每天整理他們的頭發就需要花費30到60分鍾時間。他們每天早上醒來做的第一件事正是打理他的頭發。如果頭發臟了的話,就會在前一天晚上進行清洗,因為他們的頭發實在太長,每次洗頭需要耗費半小時以上的時間。提前洗了,然後早晨起床後,只需要梳理一下,然後將頭發延著頭頂盤起來既可。為了防止如此龐大的頭發散落,其實頭發裡面還別著許多發夾。最後再用一條很長的布條將頭發全部包裹起來,有些男人甚至連耳朵也會一起包裹了進去。即使如此,他們每天打理頭發依舊要耗費大量的時間。
這群視發如命的男人,正是印度最為神奇的民族之一: 錫克族。
錫克教的男子幾乎一生都不剪頭發,從出生開始便一直留,我曾在印度工作時,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不久的辛格便是其中之一,他雖然20來歲,正是風華正茂的大好時候,然而他看起來如同一位50歲的中老年人,其實讓他顯老的不僅僅有他的頭發,還有他滿臉的鬍子。辛格說他的頭發已經長到屁股下面了。我出於好奇還看過他的頭發裡面,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來裡面盡然包裹著一根粗壯的大辮子。這大辮子比90年代我們西北老家農村婦女的鞭子都大,真可謂是長發及腰,都快及大腿了!
而且更令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辛格每天還要梳理他的胡須,還要往胡須上噴一些類似啫喱水一樣的液體讓胡須的美觀狀定型。這對生活隨性的我來說,每天做這些事就能令人徹底崩潰。
辛格早上8點上班,為此他4點半就需要起床,之所以如此早,正是早上收拾他頭上的這些毛發。然而對辛格,乃至於生活在印度的錫克教徒來說,這是他們日常的生活必須。
其實並不是,真實的印度的確很貧窮,大多數的印度人遠比我們想像中的更落後貧窮,但錫克教是個例外,根據印度的神話和 歷史 的記載闡述,錫克教的祖師名叫納拿克,出生於印度北部的旁遮普,他不但是一位詩人,而且還屬貴族階級的剎帝利,錫克教則是納拿克於西元1469年在旁遮普創建的。
在錫克教徒的眼裡,長頭發跟胡須則象徵著博學、睿智、聰慧、大膽及勇猛。另外留長頭發對他們來說的確是一種美的體現,而且還可以促進個人的心靈修養。由此可見,那就是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理了。信奉是一回事,實施又是另外一回事。但據我對錫克教親身了解里,他們的確有著追求博學的激進,而且也有著不同其他印度人的睿智及聰慧,還具有著一定的大膽及勇猛。
在印度長期生活過的朋友或許都會發現,錫克教的男人包著頭,個子比普通印度人更顯高大,眼神凶煞,如同沒有靈魂,給人一副很不好惹的樣子。
在錫克教人的眼裡,他們本身就是最高貴的人,至於其他人則都是些凡夫俗子,當然包括我。也就是說錫克教的男人對他們自己的定位本身就是無比高大,是其它族派所不能比擬的。
雖然我跟辛格是多年的好朋友,但他始終會用高傲的眼神來看我,我畢竟是外國友人,也不至於如此,但他對其他民族的印度人來說,根本就不會將他們放在眼裡。另外辛格每天隨身還帶著一把精美的短劍,如同我國的藏族人一樣別在腰間。不過他們佩戴短劍的含義是追求自由和平等的堅強信念。
印度可以窮,但不能窮錫克教,印度人可以失業,但錫克教絕對不能失業。印度的階級性質十分濃重,而錫克教則站在階級的頂層,他們是工作和金錢的分配者和決策者,好的工作崗位,可以說都是錫克教徒優先。
其實其他的印度人還真不敢惹錫克教,他們別說惹了,就是看到都打心底害怕,這是因為一方面來自骨子裡對階級的恐懼感,另一方面還是因為錫克教的團結。生活在印度的底層人到底有多害怕錫克教呢?這么說吧,印度的乞丐就算被餓死,也不敢伸手向錫克教徒要錢。因為錫克教徒打心底鄙視乞丐,鄙視他們的不勞而獲、好吃懶做、安於享樂及自私自利。而且乞丐本身不符合他們的教義,所以錫克教本身就算餓死,也不會去乞討。
那麼不乞討,落難的錫克教徒又會怎麼辦呢?這也就是當地人不敢惹印度裹頭巾男人的原因,因為印度錫克教徒內心都十分團結,如果一個錫克教落難了,那麼其他人應該主動盡力去幫助他挺過難關,就算不認識此人也應該主動去幫助。的確,沒有工作,那麼其他人就會想辦法為他解決工作,他們怎能失業,怎能流落街頭呢!
如此團結,勢力又如此龐大,試問當地人誰敢惹,當地人惹一下錫克教,那麼此人的好日子多數也就到頭了,重則甚至危機家人,因為在錫克教的眼裡,其他人他們根本就不放在眼裡,所以對本族以外的人,可以說也沒有多少憐憫。
所以底層的印度人,他們寧願跟同樣跟自己一樣的人喊打喊殺,也不敢去招惹任何一位錫克教。也因為如此,許多的印度人都想將自己頭發裹起來,讓自己變成一位錫克教。也正因如此,錫克教的門徒從來不會因花很長的時間裹頭巾而感到煩惱,甚至反而以此為傲。
何為招惹?帶頭巾的就是錫克族人,我覺得大家都離他們遠遠的可能是因為那股味,那一頭臟發多久不洗鬼才知道,你也別亂帶節奏,人家也是正常人,不過是信仰不同罷了。當然不論哪個國家,哪個民族,哪個教派都存在無賴的啦,你這樣問問題明顯有歧視人家的嫌疑存在。
裡麵包著幾十斤牛屎,戰斗時可以作為興奮劑用,不時吃上幾口能得到神牛護體,精神百倍,子彈用完了就作為生化武器使用
J. 奇葩的印度士兵不戴頭盔戴頭巾,五顏六色的能防彈
隨著時代的改變,我國的發展也是被世界矚目的,但是依舊有很多國家依舊戰亂,軍隊也是考驗一個國家實力的存在。部隊中的設備也是日益完善,裝備愈來愈精良,從頭到腳在保證可以打勝仗的前提下也保障了士兵的安全。可就是有一個國家的軍隊,寧死也不帶頭盔,那就是印度。
但是他們的所戴的頭巾也是有規定的,身份地位不同所戴的頭巾也是不同的,身份地位越高頭巾的顏色質量也是不同的,所以我們可以只看頭巾就能分辨出這個人處於什麼地位,比如說綠色的在印度就屬於中等偏上地位的人,也有人笑稱頭巾夠厚足以抵擋住外來的子彈,根本不需要頭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