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教是如何拜佛的

印度教是如何拜佛的

發布時間:2022-02-01 10:20:36

① 為什麼都要去印度拜佛

「都要去印度拜佛」,此說法完全子虛烏有。
印度最大的宗教,是印度教。第二大宗教,是伊斯蘭教。
但印度就是不信佛教。

印度根本沒有佛教,如何去印度拜佛呢?

② 印度教是怎麼在印度奪走佛教的國教地位的

阿育王全盛時期將佛教確認為了國教,但是摩揭陀王國在阿育王死後就再次分裂了,之後幾代以佛教為國教的王國都只是地方性政權,佛教的普及在印度實際並沒有做到,在印度佛教的發展過程中,越來越程式化,遠離群眾基礎,而婆羅門教則在吸收佛教經驗的同時大力改革,越來越靠近群眾,至公元九世紀,出現了偉大的商羯羅大師,在宗教理論及哲學層面,將婆羅門教改造成為了現代的印度教雛形,以絕對優勢占據了信仰的主流。

③ 印度教信奉的是什麼論

印度教信奉的是多神論,所以並沒有單一的信條。萬神殿繼承了吠陀諸神、婆羅門教諸神的譜系,容納印度各種民間信仰,形成了崇拜梵天、毗濕奴、濕婆三大主神的格局。三大主神又有各自的配偶、化身或變相,衍生出無數奇幻無窮的故事。在笈多王朝前後以梵文編寫的印度兩大史詩《摩訶婆羅多》、《羅摩衍那)和各種《往世書》中,匯集了印度教大量的神話傳說。

④ 印度教是信仰什麼的神

(1)梵天(Brahman)∶系婆羅門教之最高原理『梵』的神格化。為創造神,主宰人類的命運。由於此神娶自己的女兒智慧神薩拉斯瓦提(Sarasvati,即辯才天女)為妻,犯下逆倫大罪,故未受到印度人的重視。其聖地僅有亞日米爾一處。

(2)毗濕奴(Vis!n!u)∶印度教徒最崇拜的主神,為守護神。據說此神有四隻手,分持輪寶(象徵圓周的無限時間)、弓箭、法螺(象徵無所不在的虛空之聲音)、蓮花與仙杖(象徵摧毀一切仇敵的力量),乘金翅大鵬鳥或躺在巨蛇身上。常作豬、人獅、烏龜、侏儒、魚、羅摩、持斧羅摩、黑天、佛陀、伽爾基等化身。其妻拉克修米(Lakshmi,吉祥天)亦受到廣大的崇敬。

(3)濕婆(S/iva)∶為世界的破壞者與重建者,常以各種不同的性格、名稱展現自己。如在神話中,或為鬼靈之主,管理死者的時限;或為生育之神,以男性生殖器為其象徵;或為偉大的苦行者;或為舞神。此外,濕婆也是學術、藝術及思想的保護者。其妻波婆蒂(Parva-ti)則掌理戀愛和夫妻關系。由於與丈夫一樣,可化作多種形式,故有帕爾瓦蒂(雪山女神)、杜爾伽(難近母)、伽里(時母)、沙克蒂(性力女神)、烏瑪、提維等別名。

⑤ 印度教與佛教的區別

首先,我要說,佛教和印度教不是同一門宗教,雖然它們都起源於印度,但教義主張和勢力影響卻大不相同,甚至完全相反,佛教目前是一個世界性的宗教,包括原始的小乘佛教,中期的大乘佛教和末期的密宗佛教等,而中國則主要是大乘佛教為主,印度教則主要是印度人信奉的宗教,雖然信徒不少,但都是局限在印度之中,所以不是一個世界性宗教。
印度教是印度民族自古就固有的宗教,源自於遠古印度民族的多神崇拜和圖騰崇拜之中,而佛教則是在大約公元前500年左右的印度沙門思潮運動中才產生的,時間遠遠晚於印度教。
佛教在本質上是反對印度教很多觀點的,比如印度教是一個嚴格的有神論宗教,有自己的創世神梵天,而佛教則是無神論甚至可以說是反神論,不承認世間有創世神,認為宇宙的一切萬物都是由眾生的「業力」即是行為所化現的產物,甚至是眾生的「心」所化現的產物,本質上屬於主觀唯心主義的哲學思想。印度教有自己的崇拜對象梵天濕婆吡濕奴等自然之神,而佛教卻沒有崇拜的對象,注意這一點,原始佛教並不崇拜佛,因為佛不是神,只是說講佛法的當機者,佛教徒從來不把佛當成神去崇拜,至於後來為什麼卻產生了拜佛祈福那是中間民間的異端,無法評論,佛教也不崇拜任何鬼神,雖然佛教不否認鬼神的存在,但佛教認為它們也同人類一樣都是眾生,都要受業力果報的支配,所以佛教主張眾生平等,人神鬼平等。印度教在社會上主張種姓制度,認為人一出生就有身份地位上的卑賤,這些都是創世神梵天所決定,佛教則認為眾生的地位禍福都是由自身過去的業力行為所致的果報,不會由鬼神來支配,而且鬼神也要受業力果報的約束,因此佛教主張人人平等,否認種姓制度。印度教和佛教都認為世間存在著生死輪回,但印度教認為眾生要擺脫輪回之苦只有通過修行達到梵我合一的境界才能達到,而佛教則認為眾生只有通過苦修來去除七情六慾來擺脫業力的報應才能脫離生死輪回等等,總之佛教與印度教是有著很多本質的差異的,但總的來說,印度教還是在印度社會上佔有壓倒性的優勢,導致佛教在後期不斷依附於印度教而漸漸變質失去了自身的特色,到了公元1200年左右遭到突厥伊斯蘭軍隊的入侵,佛教便在印度徹底滅亡了,但印度教憑著自身的群眾基礎性至今依舊存在並活躍於當今的印度社會之中!

⑥ 請問印度教與佛教的關系是怎樣的

動機與行為——佛教與印度教
宗薩欽哲仁波切開示

我很喜歡今天這個狀況,不是很正規,其實我很喜歡這個,這好象是神給的禮物。我今天想談一談佛教和印度教。
這樣講的話就比較有意思,這樣可能對工作的這些人也會有幫助。這樣子講,因為中間會談到各種策略,還有佛教、印度教基本的東西,這可能對日常生活會有點幫助。
我自己除了對佛改還剩下一點點執著之外,我經常講,如果我不是目前佛教徒,隨時預備去做印度教徒了。因為印度教更實際,有很多方面都是這樣。
舉例來說,我已經告訴你了道,你自己要去行動,你行動的時候動機要好,佛說如果你自己好好去做,你自己好好地努力去做,你可以成佛,成佛並不是我可以給你的,這些煩惱也不是我可以替你去除掉的。但是印度教不是這樣說,但在印度教裡面,尤其像是波加凡歌所講的,他的觀點認為行為比動機重要,同時他們相信有一個無上的一個神,但是很多佛教徒都反對這種說有一個無上的主或者是神的概念。但是在印度教里,當它談到無上神的概念的時候,實際上和佛教所講的法身沒有太大的區別。烏金托爾勒可能對這一點不太贊同。當然,談這個主題是有點很敏感。波加凡歌怎麼創造出來的?佛教總是讓人變得很懶惰,你做不做看你了,你是應該要做,如果你努力做,可能會有一些結果。
波加凡歌里怎麼講的?波加凡歌開頭里是這么寫的,在印度有一個很大的王國,好幾千年以前。有一個國王有好幾個太太,其中一個太太是主要的,是大太太,或者是皇後,她有五個小孩。國王其他的皇後有一千個小孩,光是這一點已經可以在這個家庭裡面造成很多很多的互相不好的狀況。但主要的問題是誰要統治這個國家,或者誰會成為統治這個國家的人。聽這個故事你要很小心,因為這個故事實際上講的是我們的生活,在這一邊我們講的皇後,她並不是一個有血有肉有身體的皇後,她可能是別的情況。
今天晚上雖然講的是印度教,但可以是一種更精密或者是更細微的方式來談佛教。這兩個皇後之間是有些爭執,其中有一個人就很巧妙地安排了擲色子的游戲,我們也經常玩色子。如果我們用另外一個態度、另外一個角度去看印度教的話,其實我們可以學很多東西。結果因為是有人這樣安排,那五個等於是皇後所生的小孩,就輸了這一場色子的戰爭,原來這五個人是不應該輸的,但是他們輸了。
這講的是什麼呢?這表示我們經常所期望的事情,不是按照我們期望的情況發生。那時候他們賭的是什麼東西呢?賭的東西也是很仔細計劃的。誰輸了就要從這個王國離開,要過13年流浪的生活。許多我們所有的好的品質,比如我們說我們最好的基本的品質,當然這個又是在借用佛教的術語,沒有辦法,因為我本身就是佛教徒。好多我們基本好的品質,經常都是在放縱的狀態,因為我們經常都是輸了我們應該贏的東西。就像他們當然設計的這個賭博一樣,因為這五個小孩輸了,他們就離開這個王國處於流亡,當然過了13年非常不好的日子。但是這五個小孩還是很有尊嚴地活下去了,他們也是過著很高尚的生活,幾乎是像波羅門一樣的生活。他們吃水果、花,喝溪裡面的水,也是這樣的生活。
將近13年之後,他們就預備回國,但是另外那些人,他們很仔細地設計過,希望這五個人不要回到這個王國來。它告訴我們什麼呢?我們每一個人的情緒或者是煩惱,他一直在控制著我們,不希望把我們真正的本性再回到這個王國裡面來。然後發生了什麼事呢?這些同父異母的兄弟就打起仗來了,還不只是這樣子。這五個王子,他們的根本上師居然和他們的對手合起來的,來對付這五個人。想想看,你最根本的老師居然和你另外一邊的敵人合在一起,這表示什麼?這表示容忍,要有認知。後來他們在一個很大的戰場上開始打仗。戰場的名字我現在想不起來,不過是一個非常出名的地方。這個戰場是什麼?這個戰場其實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的五蘊。第二個王子帶著他們五個人穿戴整齊一切的鎧甲,帶著帆、旗子,拿著白色的海螺,拿著武器,駕著他們的車,五個人穿戴起來上了戰場。那一面一千個王子,也是由其中一個王子帶著,是由他們的一個老師必希馬,這個老師其實是兩邊的老師,而且他是一切戰爭藝術的老師,由他帶著對方一千個王子也上了戰場了。
如果以佛教的觀點來看,希望能夠認知或者是能夠掙得謬誤分別。兄弟之間是敵人,但同時他們也是親戚。他們雙方都是發了發誓,是非常堅定的敵人,但同時他們又都是一個老師的學生。在世間來說,他們是有血肉的兄弟,在法上來說,他們是精神上的兄弟。作戰之前,這五個王子之間的老大就到對方去,跟對方說我們不要打仗了,我們要用別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對方拒絕,然後他們就開始作戰了,開始打仗。他們這五個王子帶頭的,他就算連天道裡面也知道,他的射箭的箭術是最好的。他那個時候把弓張開預備對他的兄弟和他的上師射出第一箭,當他快把箭放出去的時候,他就想我怎麼能夠做這種事呢?我怎麼能這樣做?他們都是我的兄弟。我的父親和母親都在這邊,不只這樣,我的老師也在那邊,所以他就倒下去了。那個時候他駕車的車夫,也就是三界之主,我很喜歡這個三界之主。我認為他表現的是信心,他就站起來,他就對第二個王子說你站起來,你到底在干什麼,因為那個時候在戰場上就快要打起來,上千的戰士都看著他們的領袖在干什麼,結果他居然倒在眾人面前,這算什麼呢?第二個王子說,你仔細想想看,只不過是為了一個王國我怎麼能做這種事殺我的兄弟呢,我這樣做難道不是一種罪惡,難道不是惡業嗎?
這個時候,三界之主就講了一個東西,就是波加凡歌,直翻就是「神所唱的歌」,他說有四個理由可以支持你去殺戮。第一個理由,一個人的自我,任何人的自我是沒有辦法被毀滅的,當你這個箭射出去的時候,你的箭並沒有射死任何人,那你擔心什麼呢?第二,就算你可以把自我殺掉,那他還會再回來對不對?就好像你有一件舊衣服一樣,你這個人去了又來,就像換衣服一樣。你是幫助這個人換一件新的衣服。第三點就很有趣了,你要知道,神所創造的人是有四類,有四種種性,第一種是波羅門。第二種是戰士薩迪力,第三種是商人,第四種叫手陀螺,比如是給人做鞋,或者是妓女這一類的。
武士這種種性的責任是什麼呢?就是去戰爭,去殺戮,這是他的責任。一個武士即或他去執行一個波羅門,不是他這個種性波羅門的責任,而他做得很成功,就算這種武士,他仍然比不上一個去作戰,但是沒打贏的武士,他永遠比不上後者的武士。第四個原因,如果你不作戰的話,別人會笑你。如果現在兩軍對峙,你在這個時候不去作戰,這四個理由,也許有些理由你會覺得非常奇怪。他後來就在這個後面還講訓練虔誠心,三界之主在這以前,印度教都念費陀經,他對念費陀經有很多批評。你行為就是應該為了情而行為,而不是為了結果去行為。那個時候第三界主就跟阿久納講,你去作戰的目的並不是為了你想去取勝。
我之所以講這個,就是因為有許多工作的人,在工作的時候你是想得到成功。你忘了工作裡面本身很多策略。今天主要是講,我們在工作的時候,真正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去工作,並不是我們要得到工作以後的成功。當阿久納倒下去的時候,他說我為什麼這樣去做呢?我為了我的王國去殺戮我的兄弟,我怎麼能做這種事情。那時候第三界主就跟他講,你這種想法是屬於波羅門的想法,對於你這個種性,對於武士來說,你根本不應該有我為什麼要這樣做的想法。後來阿久納說好吧,就算我要作戰的話,那我為什麼要打這場仗呢,我為了什麼去打這場戰呢?第三界主說你作戰的原因就是要和我合一。他那個時候就開始教授虔誠心。後來又有一個問題,我為什麼要和你合一呢?我自己本來日子過得很快樂。第三界主說,如果你的生活真的覺得很快樂,那你已經和我合一了。你供佛一朵花,我照樣收得到。這是波加凡歌裡面講的。
我們現代把佛教加到裡面去。在佛教是很重視動機,佛教之所以重視動機,因為不像印度教那樣子,佛教之所以這樣做,因為佛教不相信類似像第三界主,或者是宇宙中一個大神、大力來決定誰做什麼事,我們不相信這個事情。佛教里認為是你自己在決定,並不是神在決定。舉例來說我們說打一個人是惡業,這是佛教的,但是這並不是佛決定他是這個樣子。知道這一點很重要。佛知道這一點,而且佛教授了這一點,但是佛並不決定說打人這件事是壞,是惡業。為什麼打一個人是壞的呢?因為是我們自己的這種邏輯。也許以前有人揍過你,你覺得怎麼樣呢?你覺得很痛苦。現在你希望別人有同樣類似的痛苦,為了要產生同樣的痛苦你要怎麼做呢?這個時候你已經有足夠的可以教育或者是了解去握一個拳頭然後去揍人家。因為這個時候你所決定的事情,你希望能夠在別人的身體上製造一種痛苦出來,因為你有這樣的決定,所以說它是壞的。如果你到另外一個星球上,在那個星球習慣上或者是他們的文化上,或者是他們的構造上,如果說在那一邊揍人是一個很好恭維別人的一個方式,在那個時候你必須要揍人家,如果那個時候你不打人的話,你就造了惡業了。這是佛教徒決定的方法。當然佛教徒不相信有這種階級或者說種性。因為佛教徒是相信佛性,所以沒有辦法相信種性。所以,這是我們怎麼樣要去產生我們自己的動機。
對於一個工作的人來說,你應該好好地去做,卻不要太執著在做的結果。這樣子第三界主就會很滿意了。同樣,當你工作的時候,你應該要有幫助別人的這種好的動機,這樣子希達多的希望就達成了,這樣就沒有什麼沖突了,這樣我們就不會把別人的廟打掉了,也比較少的人去做這種恐怖的事。

提問:剛才波切講了上師就是敵人什麼意思?
A:在波加凡歌裡面怎麼解釋這個事情?它說這是你的命運,你要這樣看,上師必希馬也在執行他的責任,他也並不執著在這個結果上,他是一個波羅門,他是一個老師,他是在執行他的責任,他不用去確定地說,這五個王子一定會打敗,但是他同樣他也不必確定地知道,說他在這一邊會打贏。他是一個老師,他是這樣子來教。實際上在戰爭快結束之前,這五個王子把他殺了。當這個老師快死的時候,他等於是教導這五個王子怎麼樣把他殺掉。這是很有尊嚴的事。
提問:……
A:也許我們可以這樣講,你可以為生命創造出一個墓地來,但生命本身並不提供你任何墓地。
提問:佛是什麼的化身?
A:上面記載並不是說第三世主的化身,如果你問印度教,印度教會說佛是理世納的化身。我今天是中立的,所以不能答這個問題。
印度教來說,殺他只不過是執行他的責任。這一點沒有辦法和佛教對照著講,在印度教來講,行為是重於他的動機。
提問:釋迦牟尼佛會怎麼看待這個故事,會不會認為這是不是也是佛教的一個故事?
A:如果以佛教徒認為佛所想的話,那佛教徒會說,佛會認為這個不是佛教的故事。但是釋迦牟尼佛是由佛教徒所創造出來的。
提問:……
A:那要看情況。你應該看一看這兩者做和不做之間哪個有利益。
提問:我看不出來怎麼辦?
A:如果在這種情況下你就去做,但是不要太熱衷就是了。在那個情況,你看一看這個事情怎麼辦,那事情會決定把你怎麼樣處置。
提問:……
A:不知道。當那樣子表現並不見得他一定比西藏喇嘛好,也並不表示比西藏喇嘛更差,是一樣的。因為他們穿的衣服是一個比較淺色,一個比較深色一點。在披頭的時代,大概60年代,哈爾皮什納是很盛,大概90年代,西藏喇嘛都出籠了。就是這樣。

⑦ 請問誰知道目前在印度 印度教與佛教是怎樣的關系

佛教在印度一度滅絕,現在印度教占據著統治地位,佛教復興運動雖有人倡導,然而信徒非常有限,主要是低等種姓的人為反抗種姓制度而加入佛教。種姓制度今天依然非常強大。有個低等種姓的男青年和一個高等種姓的女青年相愛了,然而他們知道他們的結合是不會被各自的家族以及當地的傳統勢力接受的(雖然印度的法律禁止種姓歧視,提倡婚姻自由),所以他們就私奔了。結果,男青年的母親被當地人拖到街上拔光衣服遊街,連警察都不敢管,傳統勢力實在太強大了。這就是印度的現狀。

附錄新聞一則:

印度大批「賤民」拋棄印度教

(英國)BBC新聞 (2006-10-15)

在印度中部城鎮納格普爾舉行的一個儀式上,數百名印度「賤民」達利特人集體轉信佛教或者基督教。

數千人參加了他們的皈依儀式。據報道,最近在印度各地還將舉行一系列類似的儀式。

印度幾個邦已經立法對達利特人皈依其他宗教加以限制。

達利特人位居印度種姓制度的最低層,曾經被稱作「不可接觸的人」。轉信基督教或者佛教是為了抗議種姓制度的不公正。

達利特人希望,通過皈依基督教或者佛教,逃避歧視和迫害。

六十年前獲得獨立之後,印度憲法明令禁止對低種姓人的歧視。但是達利特人說,他們迄今仍然倍受歧視,比如說,只能從事條件惡劣、地位卑賤的工作,孩子在學校必須單獨吃飯等。

今天還是印度著名學者、獨立運動的領導人之一阿姆倍加爾(Ambedkar)皈依佛教五十周年紀念。

1956年,「賤民」出身的阿姆倍加爾帶領數千追隨者轉信佛教,抗議種姓制度。

阿姆倍加爾認為,「賤民」獲得完全自由的唯一出路是:從心理上拋棄印度教和種姓制度的束縛。

⑧ 印度教是如何起源的

印度教是早於佛教在古印度興起的一種宗教。印度教與古印度的神話、民俗、舞蹈又有著多層面的聯系。

印度教始於史詩時代結束之前。印度的史詩起源很早,它與「吠陀時代」部分地相互交疊。吠陀時代文化反映了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800年,在印度河上游及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的「河間地」生存的雅利安人的文化。

⑨ 印度教是如何在印度興起的佛教在印度是如何消亡的

印度教和佛教,同屬於古老的東方宗教,同源於印度,而佛教在世界各地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一、印度教
印度教,乃印度的婆羅門教。佛陀在未出家以前,曾是婆羅門教的遵行者,有深入的學習和領會。然而佛陀並非毫無選擇的全盤接受,而是以批評的態度,透過個人的修證體驗,對於婆羅門教的主張,提出了不少新的看法。例如:印度教說有「我」,佛教則說「無我」;印度教說「梵」為宇宙之體,佛教則說諸法因緣生滅的本體是空;印度教嚴格區分階級制度,佛教則提倡一切眾生平等;後期印度教的派別中出現以苦行或樂行的修持,佛教則主張「中道」為修行原則等。

西元前十六世紀,雅利安人進入印度,開始了印度本土的古老文明。就像其他原始部落對自然山川的敬畏與崇拜,雅利安人為了保障自己的生存,也必須膜拜、禮贊、歌頌一切自然神只,且將贊歌編為聖典,相互傳頌。到了後期,與人們生活關系較為密切的神只,受到最多的崇拜,雅利安人便由「多神信仰」逐漸轉向「主神信仰」的模式。

為了與神溝通,祭祀便成為一件大事,司祭者擁有無上權威,能為自己祭祀、為他人祭祀及教授聖典。於是,在階級制度嚴格劃分的社會里,司祭者被尊為最高階級的婆羅門,他們依著「祭祀萬能」的神聖職權,開啟了神權色彩濃厚的婆羅門思想。

婆羅門教主張:「梵」是宇宙現象的本體,人的生命現象為「我」,宇宙萬物皆因「我」而生,故「梵、我」本來不二,凡人不解此理,只好輪回受苦,唯有體證梵我合一,才能得到解脫。此思想彌漫在當時的印度社會,直到西元前六世紀,出現了反婆羅門教的思想家,他們反對祭祀,主張透過禪定、苦行或享樂來完成解脫。鑒於當時修苦、修樂思想的充斥,佛陀提出了不偏於苦,不偏於樂的中道觀,做為修行的根本原則。

阿育王及迦膩色迦王時期,佛教成為印度的主要宗教,婆羅門教便相形式微;公元四世紀時,婆羅門教受到笈多王朝的大力支持,又進一步雜糅了佛教及其他學派的思想,於是發生了較大的轉變,而以「新婆羅門教」自居,企圖恢復舊有地位,這就是今日所說的「印度教」。在印度教的許多流派中,又以毗濕奴派、濕婆派及性力派為主。八世紀以後,印度教的主要思想家商羯羅,依據婆羅門教的根本教義,又吸取耆那教及佛教的優點,使印度教宗教實踐的成份加大,原有繁瑣的理論淡化,印度教遂一躍而成為當時思想界的主流。直到伊斯蘭教入侵印度以後,佛教遭受嚴重迫害,印度教卻因為與伊斯蘭教的思想有所交融,而在某些區域仍舊保持著很大的勢力。

到了近代,隨著西方殖民主義的入侵和西方文化的傳入,印度教掀起了廣泛的宗教改革,反對古印度教中存在的種姓制度、偶像崇拜、繁瑣宗教儀式、寡婦殉葬等愚昧現象。但至目前,印度教仍是印度最有影響力的宗教,大多數人多信奉此教,其種族階級的不平等待遇及寡婦殉葬等諸多民間陋習仍然未能完全被革除。

二、佛度

產生和流傳於南亞次大陸的佛教。創始人是悉達多·喬答摩,佛教徒尊稱他為釋迦牟尼,簡稱佛陀(覺者)。發展過程大致可分為五個歷史階段:
原始佛教 釋迦牟尼創教及其弟子相繼傳承時期的佛教。約為公元前6~前5世紀。佛陀的說教最初是口傳的,為了便於記憶,採取偈頌的形式,後來編集為由經、律、論組成的「三藏」。在經藏中近代學者認為真正屬於佛陀的教說和最早的經典是《經集》、《如是語經》和《無問自說經》,其中也包括一些戒律條文。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義是「四諦」、「八正道」和「十二因緣」,其核心內容是講現實世界的苦難和解決苦難的方法。其次,又從緣起思想出發,提出了「諸法無常」、「諸法無我」和「涅盤寂靜」的學說。後人把原始佛教的修持,概括為戒、定恝三學、慈悲喜舍四無量心以及四念處、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等三十七菩提分法。佛陀在世時反對婆羅門教四種姓的不平等制度,因此,在他所創立的僧團中允許各個種性和賤民參加。另外,還容許教團中包括過在家生活的男女信徒,稱為優婆塞、優婆夷或在家二眾。

部派佛教 在佛陀逝世的100年後,佛教內部由於對戒律和教義看法的不同,開始分裂。先後形成了許多部派。最初分為大眾部和上座部,這被稱為根三二部,以後又從兩個根本部中分裂為十八部或二十部,稱為枝末部派。部派佛教爭論的主要總是訶梨跋摩在《成實論》中曾概括為「十論」,即二世有無?一切有無?中陰(輪回的主體)有無?頓悟或漸悟?羅漢是否有退?隨眠(煩惱)與心是否相應?未受根業是否存在?佛是否在僧數?在無人我(靈魂)等。對於這些問題各個部派都有不同的回答。上座部認為佛教徒修行的最高境界應是阿羅漢果,阿羅漢果與佛果位相同,他們把一切現實存在分為色法(物質存在形式)和心法等,色法有「四大種」(地、水、風、火四元素)及所造色(長、短、大、小、方、圓等形象和青、黃、赤、白等顯色以及其他感官對象),心法有八十九種,並作了詳細的分析。上座部後來又分為根本上座部和說一切有部。前者流傳於雪山即喜馬拉雅山麓,後者流傳於克什米爾地區。說一切有部後來分出犢子部,犢子部又分出正量等四部,繼又分出化地部、經量部等共十一部,說一切有部的基本特徵是重視三藏中的論藏,也就是著重對佛教理論問題的闡述。在1世紀貴霜王朝迦膩色迦統治時,曾舉行大規模的結集,編纂了《大毗婆沙論》、《發智論》和六足論等龐大的論書,主張「法有我無」、「三世實有」和「法體恆有」;經量部約成立於3世紀末,是最晚從說一切有部分出來的,主張「過去未來無本,現在實有」。佛陀以蘊、處、界概括一切法,但未區別實有和假有。說一切有部主張蘊、處、界都是實有。經量部則主張蘊、處是假有,界是實有,這意思是說外界一切的事物或主客觀的存在形式(蘊)以及人們的認識器官和對象(處)都是一種虛假或唯名的實在,它們不過是人們認識中的感覺材料,只有人們的認識的根源(界)才是真實的存在(實有)。大眾部崇信超越的、神化的佛陀,特別提倡「一心相續說」和「心性本凈說」。部派佛教後來向大乘發展,從大眾部向中觀派(空宗)發展,從上座部向經量部發展,進而向瑜伽行派(有宗)發展。

大乘佛教 在部派佛教流行時期,大乘的思想在南印度已開始產生和傳播。當時在家佛教徒中流行著對安置佛陀舍利的佛塔崇拜,從而形成了大乘最初的教團——菩薩眾。參加這些教團的有出家的導師(僧侶)和在家的支持者(俗人)。他們中間一部分人為了修持和傳教的需要,編輯了闡述大乘思想和實踐的經籍,最初為般若系經典,以後又有《妙法蓮華經》、《維摩經》、《華嚴經》和《無量壽經》等出現。這些經典闡發了空、中道、實相、六度、菩薩道、多佛、三乘分別和一心本凈等等思想。在上述種種經典思想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大乘兩個主要派別——中觀派、瑜伽行派。中觀派大概在2世紀才開始形成,創始人是龍樹,經提婆、羅睺羅跋陀羅傳至佛護和清辨時,因對中觀的理論有不同的解釋,分為自續派和應成派。中觀派發揮了般若經中的思想,認為修持最高的境界是空,空是「不可描述的存在」,世界上的一切現象都是一種相對的依存關系(緣合)和一種假借的要領或名相(假名),它本身沒有實體(無自性)。對於真正的佛教徒應該證悟上述空性的「真諦」,但是對於被無知(無明)覆蓋的凡夫仍應導以「俗諦」,即承認世界相對存在的真理。瑜伽行派興起於4~5世紀間,因強調瑜伽的修行方法並以瑜伽行總括全部佛教教義而得名,該派的理論奠基人是無著和世親,主要經論是《解深密經》、《瑜合伽師地論》、《唯識二十論》、《成唯識論》等。世親的繼承者有親勝和火辨兩家,較親勝稍後並發揮親勝學說的有德慧和安慧,以上稱為無相唯識派;世親的另一繼承者是陳那,他是後期瑜伽行派的先驅。陳那的後繼者有護法和法稱,護法發展了世親和陳那的唯識學說,法稱發揮了陳那的因明學說。瑜伽行派認為人所認識的一切現象都是由人們的認識主體即「識」所變現出來的,提出「萬法唯識」、「三界唯心」。他們把識分為三類八識,而把第八識即阿賴耶識(藏識)看作是現象世界(現行)的根源(種子生現行),所以名之為「所知依」。他們又把一切存在現象分為「五位百法」。另外還闡揚五種姓說,認為有一種「無種姓」的人,畢竟不能成佛。
密教 6~7世紀,印度教在當時的社會和文化生活中逐漸取得了占優勢的地位,從玄奘的記述中可知當時對濕婆、毗濕奴、梵天的崇拜極為盛行。8~9世紀間商羯羅創新吠檀多派,使印度教在理論上得到重大發展而空前地盛行。佛教在這種社會潮流影響下開始吸收印度教和民間信爺而逐步密教化,在南印度和德干高原以及東印度出現了金剛乘和易行乘等。前一個時期的顯教中觀派和瑜伽行派逐漸融合起來作為密教的世界觀而繼續存在。其主要經典為《大日經》、《金剛頂經》、《密集經》、《喜金剛經》、《勝樂輪經》、《時輪經》等。它以高度組織化的咒術、壇場、儀軌和各種神格信爺為其特徵。儀軌極為復雜,對設壇、供養、誦咒、灌頂皆有嚴格的規定,主張修「三密」,即手結印契(身密)、口誦真言(語密)和心作觀想(意密)。三密相應,即身成佛。8~9世紀以後,由於印度教的興盛,佛教僧團日益衰敗,內部派系紛爭不已,從而日趨式微。後來又由於伊斯蘭教的大規模傳播,重要寺院被毀,僧徒星散,迄13世紀初,終於一蹶不振趨於消亡。

現狀 19世紀末,在印度沉寂約700年的佛教出現了復興運動。1891年錫蘭(今斯里蘭卡)的達磨波羅在印度首創摩訶菩提會,很多佛教勝地恢復舊觀,並重新建立了一些寺院。1947年印度獨立後,佛教活動有了新的發展。在那爛陀、浦那、貝納勒斯等地創設了一些研究機構,並在很多著名大學設佛學系或巴利語系;出版了大量書刊。1956年印度政府舉行釋迦牟尼涅盤2500年的國際性大規模紀念活動。同年10月,印度首任司法部長、憲法起草人安培多伽爾在那格浦爾組織了一個有50萬「賤民」參加的改信佛教運動,先後有幾百萬「賤民」由印度教皈依佛教。1957年印度佛教徒組織了佛教的政黨——共和黨。後來,其中一部分人因不滿共和黨的政治路線另組了困豹黨。該黨在孟買和馬哈施特拉有一定影響。近年來,印度的佛教組織(摩訶菩提會、佛教神智會、聖彌勒教會等),在國外建立了很多分支,廣泛地開展了國際活動,經常召開國際佛教學術討論會、座談會等。根據1980年的統計,印度有佛教徒5554000人,約占總人口的0.8%,印度的佛教徒雖然人數很少,但在印度的思想文化界頗有影響。(宮靜於眾)

⑩ 什麼是印度教,和佛教不同嗎

印度教形成於8世紀,下面具體介紹一下:

1、印度教是綜合各種宗教,主要是婆羅門教和佛教信仰產生出來的一個新教,得到了當時印度上層人物王孫貴族的支持。印度教繼承婆羅門教的教義,仍信仰梵,並對存在著造業、果報和輪回的觀點,贊成和積極發揮。但並不同於婆羅門教的教義、教規等。首先,婆羅門教原是一個多神教,而印度教是一個具有相當特殊性的神教;

2、印度教也信仰多神,但在多神中應以梵天、毗濕拏、濕婆三神為主神。認為,梵天是主管創造世界之神;毗濕拏是主管維持世界之神;濕婆是主管破壞世界之神。在三個主神中,又往往把毗濕拏或濕婆立為一個主神,其他神都在其下,並都是這兩個神之一的化身,所以是具有特殊性的神教。其次,印度教吸收了佛教禁慾的主張,並把釋迦牟尼吸收為其主神的化身之一;

3、再次,印度教也普遍建立起僧團和寺廟。婆羅門教初無寺廟,公元一世紀左右才開始有點零星廟宇。印度教自建立起,它的祭祀活動在寺廟舉行,有些慶典祭祀還有專門的舞蹈者跳祭神舞,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人,形成了盛大、熱烈的場面。

印度教與佛教的區別:

佛教和印度教從根本的哲學意義上是相互違背的,所以兩教之間,歷史上一直沖突不斷,大多數時候,印度教還是占上風;佛教誕生於古印度著名的「沙門思潮」,沙門思潮是對婆羅門思潮的反思,所以說從一開始,佛教「天生」就是反對印度教大部分觀點的。古代的婆羅門教就是現代印度教的基礎,在印度社會中佔有統治地位,以《吠陀文獻》為主要的經典(廣義上講還包括著名的《奧義書》),一直主宰著印度主流思想;佛教的核心理念和印度教是矛盾的。印度教最重要的觀點就是「梵我合一」,這一點佛教給予完全否定。

拓展資料:

印度教是隨著印度封建社會形成,種姓制度發生新變化而出現的。印度教不是某位教主創立的思想體系,而是在長期社會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它是廣泛吸收婆羅門教、佛教和耆那教教義以及民間信仰、風俗習慣、哲學思想等的綜合產物。也代指印度文化圈內所產生的宗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是印度的國教,在南亞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斯里蘭卡、尼泊爾,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菲律賓,以及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的印度裔人群也有眾多信徒。它擁有10.5億信徒(1993年統計數),僅次於擁有15億信徒的基督教、11億信徒的伊斯蘭教,大於擁有3億信徒的佛教。

參考資料:印度教-網路

閱讀全文

與印度教是如何拜佛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海防房多少錢一平方 瀏覽:469
中國飛義大利哪個城市最快 瀏覽:577
印尼開礦需要什麼手續 瀏覽:781
義大利紅牛配什麼好 瀏覽:340
在哪裡下載遨遊中國手機版2 瀏覽:130
印度三寶之油是什麼 瀏覽:757
諾貝爾獎英國拿多少 瀏覽:341
哪個銀行收伊朗匯款 瀏覽:92
義大利雅思怎麼樣 瀏覽:512
印尼土沉香怎麼玩 瀏覽:348
英國醫學專碩學費多少錢 瀏覽:213
phan在越南是什麼意思 瀏覽:967
2萬元印尼幣在印尼能買多少東西 瀏覽:556
義大利豬腿扣是什麼意思 瀏覽:352
義大利怎麼買車 瀏覽:17
伊朗降水特點是什麼意思 瀏覽:586
一個坎帕拉多少中國人 瀏覽:439
在英國做b超多少錢 瀏覽:20
印尼好的燕窩是什麼樣的 瀏覽:1003
義大利旅遊偏什麼風格 瀏覽: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