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印度人對中國人的印象是怎樣的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在不斷發展與壯大,躋身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很多國人在解決溫飽之餘,開始注重起精神方面的享受,只要在空閑時間就會選擇出門旅遊,旅遊已經成為當下非常興盛的休閑方式之一,小到周邊遊玩,大到出國旅遊,只要能出去走走逛逛,人們就會感覺自身壓力得到釋放。
不少網友之前也聽說過印度人對中國人的這一種印象,紛紛表示:文化差異太大了,才會造成這樣一種誤解。不過投稿的網友也跟印度女孩解釋了情況,她也表示自己長知識了。不知道你們喜歡將黃金戴在身上嗎?歡迎留言一起分享!
❷ 印度人對中國人的印象
印度是個等級森嚴的社會
所以對中國人,由於教育程度,文化接受程度,以及對周圍世界的理解程度的不同,也有很大區別。
印度高種姓階層,由於見多識廣,對中國印象,至少從事實上來說,比較客觀,但在態度上尤其憎恨中國,把中國當作假想敵,這和中印之間的戰爭,中國對巴基斯坦的態度,以及領土糾紛是有密切關系的,更重要的是,印度和中國在土地,人口上過於類似,一山不容二虎,中印之間的關系,在高層看來,就像歷史上德法的關系一樣,除非有一天徹底和解團結,否則根本不可能融洽。
其第二種姓以及部分第三種姓,多為軍人,中小商人,手工業者,學者,知識分子等中產階級,這類人對中國以及中國人的態度最惡劣,最不符合實際,即便用愚蠢來形容他們也不為過,由於多受政府喉舌的蠱惑,也有一定的經濟實力,這類人最容易受到負面消息的影響,將中印之間做不切實際的比試。
而且由於這類人種姓較高,早期到印度的中國移民多從事所謂下賤的皮革行業,所以被他們瞧不起,進而對整個中國印象都不好,這類人也是最封閉的,最不願意接受有關中國好的信息的一類人。
大部分第三種姓,以及第四種姓的平民都是較貧困甚至赤貧階層,這些人對中國基本沒有什麼太特殊的感覺,中國隊他們來說是另外一個世界了,其很多人連自己所在的邦也沒有出去過,報紙電視都買不起,更別說中國了。
要特別指出一點,在印度北部的貧困地區,活躍著一群毛主義者,他們實際控制了北部農村。由於極端的貧困與種族壓榨,部分接受了毛澤東思想的人開始反抗種姓以及政府,這是印度政府最忌諱的問題。這些人對中國的認識也不切實際,一方面崇尚六七十年代均貧富的中國社會和領袖,另一方面認為當今的中國是走資派當權。
這種認識顯然是片面的,但對於當地人來說,至少從我們的角度看,也是無奈的。
❸ 普通印度人眼裡的中國什麼樣
雖然印度與中國是鄰國,但是兩國人民相互之間並不是很了解,那麼,普通印度人眼裡的中國什麼樣呢?為此,來到所在城市的某座高校,與一些印度留學生進行了交流。結果,印度留學生們給出的答案著實讓人吃驚,原來印度人對中國的誤解這么深。
印度留學生們表示,絕大多數普通印度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一生中不會有出國的機會,因此,對中國的了解非常有限。
普通印度人認為中國人只吃面條,當人們談到中國的食物時,那就意味著在談面條。事實上,中國人不僅吃面條,還吃米飯、蔬菜、大豆、玉米等農作物。
普通印度人認為中國只有漢語。事實上,中國的官方語言是漢語,但是還包括壯語等其他很多民族語言。
普通印度人認為中國人都信佛教。事實上,中國只有極少的人信奉佛教,中國是一個文化多元的國家,大部分人是無神論者。
普通印度人認為中國經濟依賴於印度,中國把所有的產品都出口到印度。事實上,中國對印度的出口每年只佔貿易的3%,印度不是中國的主要業務合作夥伴。
普通印度人認為中國的所有產品都非常便宜,並且質量不高。事實上,中國製造的產品大部分都很高端,最便宜的東西無疑是低質量的。
普通印度人認為中國像印度一樣貧窮。事實上,這不是真的,中國的人均收入是印度的近5倍,中國人的生活水平比印度人高的多。
聽完印度留學生的討論後,想說,印度人對中國的經濟和文化確實不了解,他們對中國的誤解真的很深。中國和印度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發展中國家,在很多領域應該互相了解,增強兩國人民對彼此的認識。
❹ 在中國定居的印度人,都是怎樣看待中國的
在國內定居的印度人,他們是如何看待中國?可能會讓你感到意外!
這幾年來,中國的發展越來越快,經濟實力逐漸增強,國人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明顯的改善,國內也相繼涌現出一批經濟強市。很多外國友人都對中國的發展感到十分好奇,紛紛前往中國旅遊,見識中國的變化。
❺ 印度人眼裡真實的中國是怎樣的
在印度人眼裡,中國比印度還要落後。他們眼中的中國還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水平。一般對中國不了解的印度人看到中國人都會向中國人炫耀,新德里的幾座高樓大廈,對中國人說,你們中國有那麼多的高樓大廈嗎?但是到過中國的印度人在印度國內比較低調,因為他們不敢開口,他們不好意思說中國改革開放後所取得的成就。在政治方面印度一直以世界第一民主大國的身份來自居,他們認為中國和朝鮮一樣都是兒子繼承老子,孫子繼承兒子的專制世襲制統治,國民沒有自由說話。他們認為中國人都非常野蠻。有些印度人偏信謠言,認為中國人什麼都敢吃,甚至是吃人肉。他們對中國的偏見和誤解非常深。
❻ 直到現在為止,印度人是如何看待中國人的
印度是個非常神奇的國家,在印度國內有眾有多的神,牛神、豬神等只要是我們能想到的動物,在印度幾乎都有人把它們奉作神靈,這是人家的信仰,我選擇尊重。如果你是外國遊客,走在印度的大街上 ,你需要買東西,印度的小商販看見你是外國人會漫天要價。在印度人眼中不管是窮人還是富人 他們把錢看在第一位,沒有一點人情味。印度人根本沒有資格評價中國人,在印度生活過的外國人看來印度人才是天生喜歡賺錢的機器,對金錢的崇拜程度超乎了我們的想像。
和中國人待久的印度人他們會認為有相當一部分中國人比較膚淺,因為很多中國人總是喜歡買昂貴的衣服,買最新的數碼產品,但是他們從來沒有考慮到自己的真實收入並不足以支撐這樣的消費,多數都是從生活費里扣除,或者找父母要甚至是借錢來滿足自己的消費。
❼ 印度人怎麼看中國人
有不少印度人參與其中總結自己同中國人交往時的隻字片語,想總結出其中大致的輪廓。
一些經常往返於中國和印度城市的印度人紛紛寫出了自己的想法,他們大多數人都認為:中國人喜歡看印度寶萊塢的電影,比如說《三傻鬧寶萊塢》、《摔跤吧,爸爸》等電影在中國知名度很高,但是中國人認為印度女性很不安全,印度的種姓制度制約了印度的發展。在中國人的眼裡,印度有寶萊塢出品的優秀電影,盛產全球知名科技公司的CEO,IT行業比較發達,印度人英語水平高以及在印度女性很不安全。
印度人
發言中大部分印度人不太相信中印能夠發生戰爭,但是中國人有部分人會有軍事教訓印度的想法。但是實際上,兩國都知道爆發戰爭意味著什麼,因此這不是一個可行的選項。
印度人坦言,印度媒體總是告訴他們,中國是他們最大的敵人,中國的媒體總是在辱罵印度。但是實際上,中國並不怎麼關注印度,更多的是關注他們真正的對手美國,中國的媒體也能如實專業的報道印度發生的事情,比如印度廢鈔的舉措和印度成功發射衛星,但是在社交媒體,中國網友總是在嘲笑印度,甚至是不屑於嘲笑。
事實是,印度對中國的關注遠超於中國對印度的關注,這種不成比例的關注度,不僅在中印兩國國內如此,在美國網站上也是如此,對中國感興趣的印度人遠超對印度感興趣的中國人。印度人認為,中國人對印度了解的不全面對他們有利,因為這是印度向中國展示自己的一個契機。
❽ 在印度人的眼中,中國是什麼樣的
誤解:中國是一個單一國家,一種語言,一種文化,一個民族等。
事實:中國是個十分多元化的國家。
漢民族擁有大約10億人口,構成了中國人口的大多數。他們主要生活在東部和東南部省份。他們說漢語,而漢語並不是唯一的語言,而是多種不同語言的集合(就像印度語也不是一種語言)。中國將普通話作為官方語言,在中國,受到廣泛研究和支持的語言包括漢語、蒙語、藏語、維語和壯語。語言學上中國現存有299種語言。。而且中國有56個民族,並不是單一民族。
誤解:在獨生子女政策下,所有中國人都只能生一個小孩。
事實:獨生子女政策只適用於漢人。甚至這一點也不是絕對的。例如在農村地區,如果第一個孩子是女孩,這對父母也可以再要一個孩子。而在城市地區,如果夫妻都是獨生子女,那麼這對夫妻也可以生第二個孩子。現在這個政策已經結束了。
誤解:尼泊爾屬於中國。
事實:尼泊爾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在我們古吉拉特邦,有很多尼泊爾來的人在這里工作。他們大部分自認為是中國人。這是由於尼泊爾人和中國人在面部特徵上存在一定相似性。(有時候來自印度東北部的人也被視為中國人。)在尼泊爾的地圖上,北邊是中國,南邊是印度。實際上,尼泊爾和中國是不一樣的。
誤解:中國人只吃面條。
事實:中國菜是世界上菜別種類最多的。在印度,面條被視為中國唯一的食物。但中國人並不是只吃面條,他們也吃一些小麥、蔬菜、大豆、大米等食材做的東西。而且,中國菜類別極多,做法也極其復雜。
誤解:中國經濟依賴印度,他們所有的產品都出口到印度。
事實:這是徹頭徹尾的謊言。印度15%的進口貿易來自中國,這意味著中國3%的出口貿易通向印度。中國的經濟規模比印度大得多。印度並不是他們主要的商業夥伴。
誤解:中國只會製造質量低劣的廉價產品。
事實:如果這是真的,中國就不會有那麼多的製造業了。真實情況是,中國可以製造各種質量的產品。最便宜的產品毫無疑問質量很差。中國可以製造任何種類、任何質量的產品,印度人形成這種觀念,除了媒體,更多的原因在於印度進口商人。他們為了利益,總是低價進口低質量的產品。
誤解:認為中國像印度一樣窮。
事實:對於這一點,我很悲哀,我們的媒體總是列舉中國這樣不好那樣不好,總是報道中國負面消息。其實,中國的經濟規模是印度的五倍,中國的發展,特別是基礎設施的發展遠遠超過印度,中國人均收入也遠遠超過印度,我們不能活在夢里,印度經濟發展距離中國還很遠,我們必須努力。
❾ 印度對中國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態
印度對中國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感覺?羨慕?仇恨?看完就懂了
我當時的感覺真的是不知道說什麼好,因為一直以來我只知道日本人對中國人罪大惡極,我從沒意識到原來隔壁的某個國家的人民,把中國也視為入侵者。這對當時的我是一種震驚。印度對中國的這種恐懼就像中國人對日本的仇恨——同樣來源於幾十年前的戰爭!!同樣一大塊領土的歸屬未定!!!同樣還有一場戰爭等著兩國!!!
所謂戰略,往往是指作戰的方略,策略等,是一個國家或者集體發展為鞏固自己的防禦甚至日後作戰的考量。也延伸到國家的軍力等,而當中也包含了發展研製武器等項目,而具體研製與製造稱為軍工,有軍工企業等。具體聯系學科還包括國際關系、大國戰略(或大戰略、國家戰略)。所謂戰術,往往是指戰爭的技術、技巧。常見的戰術為避實擊虛,而延伸技巧有調虎離山、聲東擊西等。 在科技上的戰術,例如殺傷力大的有核彈頭,大都用作威脅敵國妥協條件、釋放被虜的將士等等。
印度對中國心態太復雜瞭望採納
❿ 印度人是如何看待中國的呢
雖然說現在全球化的步伐越來越看,但是我們對於別的國家若不親身體會,是無法了解的全面的,他國對於我國也是一樣。那麼身為鄰居的印度人看中國的話,他們又是什麼感覺呢?似乎印度人看中國總是很喜歡把中國當做競爭對於,從而進行各個方面的對於。
印度人看中國的印象
其實對於印度人看中國的印象如何,這也是需要分差別的。那就是來過中國的印度人,和沒有來過中國的印度人。對於沒有來過的印度人看中國的話,大部分可能都是從網上所知道的訊息,所以對於中國經常是一種鄙夷的態度,認為中國某些地方完全比不上印度。
曾有個人去印度孟買出差,感慨了一句孟買真漂亮,而那個人的印度客戶則回答了這樣的一句話:「不用擔心,十年後上海也能發展成這樣。」emmmmm??估計無數上海人都想說一句mmp吧,這就是偏見時印度人看中國的印象。
但是若是來過中國的印度人,大部分都是十分客觀的,能夠充分知道兩國之間的差距。順便偶爾感慨一些中國的物價比他們國家要貴上一些,這也是印度人看中國的印象之一。當然了,其實更大多少的印度人,對於中國一無所知。
大多數的印度人僅僅能通過報刊雜志和媒體了解中國,所知道的東西,甚至不多於諸如成龍、長城和中餐等。不過一些印度人看中國時,仍舊持有積極態度,或對中國傾向於中立的觀點。我們不妨來看看一個十分可觀中立的印度人,對於中國方方面面的印象。
印度人中國可觀的評價與對比
1、對中國人的印象:我們認為中國人是非常勤勞智慧且對工作一絲不苟的一群人。中國人非常樂於獻身於國家,且常常把國家置於優先位置。而在印度,你可能常會在一些節日遭遇諸如因為工資原因而引起的罷工或者是長時間的假期,這些因素都對出口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2、經濟和文化:很多印度人對中國多年以來所取得的巨大成績表示贊賞。對印度的民主制度來說,想要重復同樣的經歷可能要用很多年。我們體會到中國文化是相當美麗的,當人們表演中國獨特的民俗文化時,他們展現了適時地同步性。我們發覺諸如武術、舞龍這樣的運動真的很美且令人著迷。
3、中國的產品:尤其是涉及到電的,都在印度很普及。我們在印多爾有Jail Road,同樣地,大多數的印度城市都有專門銷售中國商品的地方。像金立、小米、OPPO、VIVO這樣的手機牌子在工程師當中也很受歡迎。但不幸的是,有時中國製造常常被認為是劣質、便宜、山寨的同義詞。
4、教育與娛樂:像成龍一樣的明星在印度非常受歡迎,中國的動作電影我們都喜歡~我們覺得中國對於各種體育運動「從娃娃抓起」的態度是一個明智的決定,因為印度的教育從來不把目光聚集在學術能力之外的其他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