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懸在頭上的劍叫什麼劍
懸在頭上的劍名稱叫做:達摩克利斯之劍,中文或稱"懸頂之劍",對應的英文是The Sword of Damocles,用來表示時刻存在的危險。
出處:達摩克利斯之劍,此典故出於古希臘的一個歷史故事,迪奧尼修斯國王請他的朋友達摩克利斯赴宴,命其坐在用一根馬鬃懸掛的一把寒光閃閃的利劍下,由此而產生的這個外國典故,意指令人處於一種危機狀態,"臨絕地而不衰"。或者隨時有危機意識,心中敲起警鍾等。
(1)印度有什麼舉世聞名的劍擴展閱讀:
達摩克利斯(Damocles)是一個後來才被加入古希臘文化的獨立道德軼事中出現的人物形象。
這個形象正確來說屬於傳奇,而不是希臘神話。軼事出現在陶爾米納的提麥奧斯(公元前356年-公元前260年)所寫的西西里島失去的歷史中。西賽羅可能在狄奧多羅斯·西庫魯斯的作品中讀到它,並在其著作《Tusculan Disputations》V.21中引用。
《達摩克利斯之劍》是個非常有名的故事,值得深入體會,他的核心道理:風險與權力並存、地位與能力相配。而對應的產生了對現在社會本質的深刻含義:人們應時刻警惕。
㈡ 世界十大名劍有哪些
具體排名不清楚 只知道有這幾把劍
亞歷山大大帝的佩劍 思維之劍(號稱統一世界的大帝~ 只是統治的歐洲 埃及 一直打到印度河 號稱征服了世界的人 也是人類史上第一個征服土地最多的人世界傳奇名將排名第一 當時因為還未發現美洲大陸也不知道喜馬拉雅山脈這邊還有個強大的國家)
英國傳說的誓約勝利之劍又稱石中劍 也是凱撒大帝的佩劍
漢尼拔的佩劍熙德之歌
之後就是咱們老祖宗的劍了
㈢ 古印度奇門兵器:拳劍
印度拳劍(katar,亦譯「卡達」)是一種手用攻擊短刀,因此其設計很獨特。這是一種古代印度教徒使用的武器,後來為穆斯林所使用。其刀柄常常用鋼鐵整體鑄造;其刀柄包括兩根橫柄,與向上延伸的側桿成直角,側桿與握住橫柄的手臂平行。
大多數傳統匕首都被握在手裡,其刀身和持刀者的前臂呈直角。與此不同的是,拳劍的刀身和持刀者的前臂呈一條直線,所以出擊的動作和出拳基本一致。正因為如此,如果手法正確持刀者能夠將整個身體的力量集中在匕首上。由於拳劍的出擊力度如此之大,我們見到的很多拳劍都加厚了刀尖,以避免彎曲或斷裂。
對刀劍有興趣可加龍泉鑄劍師,龍泉章師傅微信:Lqbj689
獲取更多知識兵器知識請關注微信公眾號:zhonghuajian (中華刀劍)
㈣ 世界三大名刀是
世界三大名刀是大馬士革刀、馬來克力士刀、日本武士刀。
1、大馬士革鋼製成的刀具,成為刀具收藏界的極品。真正的大馬士革鋼又稱為結晶花紋鋼,是一種古代粉末冶金和鍛造技術完美的結合。其花紋基本上是兩種性質不同的材料。亮的地方是純的雪明炭鐵,其硬度比玻璃還大;暗的地方的結構是屬於沃斯田鐵和波來鐵。
這樣鑄出的鋼材送到刀工手中,還不能直接制刃,還要入爐進行脫碳或滲碳處理,並熔鑄為條形。制刃將條形鋼加熱進行錘鍛,反復折迭,將原料中雜物析出,並使鋼質勻稱,花紋也在這時顯出。
㈤ 印度有哪些最厲害的武器
我們常常說十八般武藝,其實不是指武術,而是指兵器: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抓?棍,槊棒拐子流星。這十八般兵器好多我們不僅沒見過,甚至聽都沒聽過。如果我們放眼全世界看看,古代智慧的人們又發明了哪些我們更不了解的神器呢。
10、阿茲特克人的馬克胡特
由於阿茲特克文明的冶鐵技術落後,所以馬克胡特其實是一根長約90cm—120cm的木棍,但劍身鑲嵌著鋒利無比的黑曜石片,這樣同樣威力很大。現在馬克胡特已無真品,最後一件真品放在博物館中,1884年一次火災而被燒毀了。
9、峨眉刺
峨眉刺
峨眉刺又名峨嵋針,一般長約一尺,兩頭細而扁平呈菱形尖刀銳刺,中間粗,正中有一圓孔,可靈活轉動。據說由峨嵋山一位僧人發明,故稱之為峨嵋刺。另有一說法,峨嵋刺為蜀中一位武林高手所創。
8、菲律賓短刀
菲律賓短刀長約45cm左右,據說以前本是菲律賓土著人的農具,後來經過改良成了一柄十分稱手的兵器。
菲律賓短刀
7、古埃及鐮狀劍
古埃及鐮狀劍
古埃及鐮狀劍長約50—60cm,由於古埃及冶鐵技術並不發達,所以多為青銅材質。古埃及鐮狀劍既像斧頭又像鐮刀,彎曲設計主要是用來勾住對手的武器或盾牌。
6、非洲阿贊德人的三刃飛鐮
阿贊德人主要生活在剛果、中非共和國、南蘇丹等地區,古代的阿贊德人勇士擅長使用這種多邊刀刃的投擲武器,長約為55cm。使用方法很簡單,扔出去就行了,但要想每次擊中目標也不是那麼容易的。而且三刃飛鐮只有阿贊德人的貴族或者勇士才能使用,也就是說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格用的。
非洲阿贊德人的三刃飛鐮
5、抓
抓
這是咱們中國特色的兵器,外形就像一個人的手,而且留著鋒利的逗指甲地。抓主要是用來撕裂敵人的肌肉和勾住敵人的兵器。這玩意兒看似簡單,實則威力巨大。在一些武俠小說中似乎只有邪教、魔頭等反派才會使用這種武器。
4、印度的拳刃
這種印度的拳刃名字叫逗卡達地,多為刺客所用,屬於短手兵器,有點類似於《刺客信條》中的手刺。在古印度這種兵器被視作身份的象徵。
印度的拳刃
3、捕手
捕手
這種武器出現在18世紀的歐洲,是個長棍,長棍頂端有一個鐵圈。用法是對准敵人的脖子將鐵圈卡進去,那麼敵人想掙扎的時候,周圍的刺就會刺進他的脖子,所以只能乖乖束手就擒。
2、印度環刃
傳說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的毗濕奴所用的武器,現實中主要為錫克族戰士所用。錫克武士通常將環刃戴在手臂上,遇到敵人取之即用。用的時候拋出去就像一個飛盤,但沒人想要接住,因為它的四周很鋒利。
1、諸葛連弩
諸葛連弩
在這些武器中諸葛連弩可能是最有科技感,具有技術含量的。諸葛連弩又稱作元戎弩,傳說為諸葛亮發明。諸葛連弩一次能發射十支箭,威力巨大。遺憾的是諸葛連弩早已失傳,關於它的樣子也多為後人想像,實際長什麼樣子沒人見過。
盤點中國古代兵器譜上:赫赫有名的冷兵器
前言:狹義上冷兵器是指不帶有火、炸或其他燃燒物,在戰斗中直接殺傷敵人,保護自己的近戰。廣義的冷兵器則指冷兵器時代所有的作戰裝備。中國古代冷兵器在祖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積累下一部璀璨耀目的史冊。那一頁頁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一篇篇敘說著石斧銅戟、金戈鐵馬的赫赫戰績。當你置身其中便會耳邊猶聞逗萬鼓雷般地,千旗人生風地;眼前猶現逗萬箭千刀一夜殺,平明流血浸空城地的情景。我們小組的研究課題就是將我國古代兵器譜上前十種冷兵器:
NO.10 鐧
鐧,(鐵)鞭類,長而無刃,有四棱,長為四尺(宋制四尺為一米二),鐧多雙鐧合用,屬於短兵器,利於步戰。鐧的分量重,非力大之人不能運用自如,殺傷力十分可觀,即使隔著盔甲也能將人活活砸死。技法上,與刀法劍法接近。出於晉唐之間,以銅或鐵製成,形似硬鞭,但鐧身無節,鐧端無尖。鐧體斷面成方形,有槽,故有逗凹面鐧地之稱。鐧的大小長短,可因人而異(一般在65~80厘米之間)。鐧通常作為輔助武器,出其不意地給敵人致命殺傷,所以有逗殺手鐧地之說。
唐初的戰將秦瓊(字叔寶)善使雙鐧。
南宋岳家軍將領牛皋擅長雙鐧。評書中八賢王趙德芳使凹面金鐧,上打昏君,下打讒臣。
NO.9 鞭
大家可別搞錯了,這個鞭不是軟行像繩子一樣的鞭子,我們所說的鞭是一種以劈,掃,捅等為住的像鐵棍一樣的兵器。鞭就像鋼鐵做成的竹節,所以又叫竹節鋼鞭。歷史上的伍子虛,大唐元帥尉遲恭,以及宋朝的呼延家族都使用過鞭。鞭是對付比鎖子甲更堅固的盔甲所產生的兵器,並可以一舉打碎護心鏡,威力極大。屬於重武器。鞭與鐧比較下雖然鐧的殺傷力比鞭大,但是破甲能力卻不如鞭。因為兩種兵器類似,且鞭有軟硬之分,所以人們現在說的鞭通常為軟鞭。
NO.8 弓弩
弓弩相比大家聽過最多的是三國時期孔明發明的諸葛連弩。弩,一種用機械力量射箭的弓,泛指弓:弩弓、弩機、弩手(弓手)、弩箭、弩炮(發射石塊的弩機)。弩弓一般使用多層竹、木片膠制的復合弓,形似扁擔,所以俗稱逗弩擔地。屬於遠距離武器。
與外國的遠程殺傷兵器相比,我只說一句,那就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是遠遠超過了老外的。
NO.7 斧鉞
大者為鉞,小者為斧。鉞在實戰中使用的時間不長,估計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它在夏商西周是戰車上的具有巨大威懾的重武器,也是天子的武器,後來由於太過笨重變被淘汰了,從此後鉞只能作為禮儀武器。而斧的發展就比大頭的鉞幸運得多,中國歷代都有人使用斧,不管是大唐開國元勛程咬金用的宣花車輪大斧,還是綠林中梁山好漢李逵用的板斧,可以馬上的大斧,也可為雙手拿的板斧,種類很多。斧的殺傷很強,屬於重兵器,以劈砍為主。
NO.6 戟
戟是矛和戈或者是槍和刀的合體,它的殺傷力是很強的,既可以象矛一樣刺擊,也可以像戈和刀一樣鉤,揮和劈砍。在歐洲,戟的裝備和中國是不同的,歐洲中世紀以裝備步兵為住,而中國早在上古時期就大批裝備部隊,到中古已經從步兵到騎兵了,步兵則以輕便的長槍代替。中國的戟主要分3種,一種是最老的戈戟,這種種類最多,裝備最廣,也是最先淘汰的;二是南北朝出現的門戟;還有就是武將最喜歡的方天畫戟了。因為戟是其他武器的結合體所以只能排在第六了。
NO.5 戈
我大天朝的特色兵器,它和古埃及的鐮頭劍一樣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民族兵器。但是實話實說,戈並不是殺傷很強的武器,戈的種類繁多,從夏朝倒漢朝都一直在流行,到隋唐基本絕跡。戈是中國的老兵器,因為是橫刃,所以以鉤,啄,揮,推為主。因為一些和電影的緣故很多人認為戈是小兵炮灰等的專用武器。
NO.4 槍
可以是這么比較矛和槍,拋開柄,只看刃部,刃長者為矛,刃短為槍。槍頭無疑比矛頭要輕,殺傷卻一樣,都是以刺,沖為住,再者,由於戰車的退役,長矛的用處也少了,殺人不如縱馬長槍來的方便,機動也高了不少。槍有許多種,綠沉槍,鴉角搶,虎頭槍,提盧搶,還有宋朝為抵抗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倒馬槍,鉤鐮槍等。
北宋著名軍事家族天波府楊家就是祖傳用槍的,後來才有了楊家槍和楊家將的故事。
NO.3 矛
有古書上也說矛=槍,但從一些小說和文獻來看,把矛和槍完全歸於一體恐怕是不對的。矛最長是長達4米的,主要是用於車戰的,騎在馬上的矛通常叫槊,短矛和標槍(投矛)叫樅。另外還有一些特殊的如,蛇矛,刺矛等。
NO.2 劍
兩邊開刃者為劍,在歐洲劍和刀是沒有區別的,它們都是一個單詞。中國的劍的歷史很久,可以追索倒商朝以前,大批裝備部隊是在東周時期,特別是象秦朝的劍,長達1.5米以上,為的就是在戰車上發展更大的殺傷(當時只有趙國是以騎兵為主,大多國家仍是以戰車為主戰兵),後來由於刀的盛行,在部隊離逐漸代替了劍,使劍只成為將軍的武器或者是裝飾。在明朝有例外,當時戚續光為了擺平倭寇,從而製造了重劍來對抗倭豬的鋒利的太刀,但是這種重劍還是沒有德國條頓十子軍騎士1.8米的重劍那麼猛。
NO.1 刀
一邊開刃,以劈砍為主的武器,歷代不管是還是綠林好漢都用,大批流行於漢朝的環首刀(就是這刀趕走了匈奴,構成了橫掃歐洲的逗上帝之鞭地),其分很多種,如腰刀,柳葉刀,環刀,朴刀,還有一些武將所愛的騎在馬上使的大型刀。並且日本的武士刀也是由我國的刀演化來的。
刀、劍、矛、槍、戈、戟、斧鉞、弓弩、鞭、鐧就是兵器譜上的前十種兵器。有一種說法是逗一寸長一寸強地,還有一種說法是逗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地分別到出了不同兵器的優勢。
不管如何這些兵器都展現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展示了人類的工具由耕作、狩獵向為戰爭變化的過程。從低級到高級,從單一到多樣,由龐雜到統一的發展完善過程。
㈥ 懸在人類頭頂上的一把劍叫什麼,還有相關的故事
達摩克利斯之劍。
達摩克利斯是公元前4世紀義大利敘拉古的僭主狄奧尼修斯二世的朝臣,他非常喜歡奉承狄奧尼修斯。他奉承道:作為一個擁有權力和威信的偉人,狄奧尼修斯實在很幸運。狄奧尼修斯提議與他交換一天的身份,那他就可以嘗試到首領的命運。
在晚上舉行的宴會里,達摩克利斯非常享受成為國王的感覺。當晚餐快結束的時候,他抬頭才注意到王位上方僅用一根馬鬃懸掛著的利劍。他立即失去了對美食和美女的興趣,並請求僭主放過他,他再也不想得到這樣的幸運。
(6)印度有什麼舉世聞名的劍擴展閱讀:
達摩克利斯之劍通常被用於象徵這則傳說,代表擁有強大的力量非常不安全,很容易被奪走,或者簡單來說,就是感到末日的降臨。達摩克利斯之劍的木刻圖片出現在16世紀和17世紀歐洲書籍圖案上。達摩克利斯之劍同時也是電影《洛奇恐怖晚會》中一首曲的標題,首次播出是1975年。
《達摩克利斯之劍》是個非常有名的故事,這個故事至少說明幾個道理:
1、一個人擁有多大的權力,那麼他就要負多大的責任。
2、當一個人獲取多少榮譽和地位,他都要付出同樣多的代價。
㈦ 大航海時4+寶物「印度琉璃劍」
印度琉璃劍在地中海了已經…… 這個是地圖㈧ 世界上最有名的六把青銅劍,中國有幾把上榜
青銅劍是青銅時代主要近戰和防身兵器,不論是中國還是歐洲都有青銅劍出土。以下是世界上出土的六把青銅劍,但從造型、鑄造水平及鋒利程度來看,西洋三把劍算不上是世界上最好的,而中國的三把劍,無論從造型、鑄造工藝還是鋒利程度,都是世界一流,秒殺西洋劍。看了中國三把劍,西洋劍不必看!西洋劍和中國劍相比,真不是一個檔次!
1、西洋三把青銅劍
A、凱爾特匕首。一種青銅短劍,約鑄造於公元前1000年,即中國的西周時期。此劍長約27厘米,鐵質刀身,青銅劍柄,為貴族防身兵器,出土於古墓之中,劍柄上復雜的青銅飾件,顯示了凱爾特人高超的製造技術。現藏英國。
B、凱爾特戰劍。一種青銅劍,約鑄造於公前1000年,即中國的西周時期。此劍長66.5厘米,青銅鑄造,劍身呈葉形,為凱爾特人主要近戰兵器,極適於劈砍,凱爾特人就是用這種劍,一次次攻擊只有頭盔和盾的敵人,使其土地從黑海延伸到不列顛。此劍現藏於德國。
C、青銅葉形劍。一種青銅劍,約鑄造於公元前1000年,即中國的西周時期。此劍長57.9厘米,青銅鑄造,劍身呈葉形,出土於不列顛。公元前600年前,這一地區的兵器以青銅器為主,此劍體現了那一時期的鑄造水平。
2、中國三把青銅劍。
一、越王勾踐劍。此劍鑄於中國東周時期,於1965年在湖北江陵望山1號墓出土。劍長55.7厘米,寬4.6厘米,柄長8.4厘米,重875克。劍首為圓箍形,劍格正面用藍色玻璃背面用綠松石嵌出花紋,劍身飾菱形暗紋。越王勾踐劍的出土,讓現代人見識了春秋寶劍的厲害。這把劍在地下埋藏兩千多年,居然絲毫不見銹斑,而且鋒利無比,能將20多層復印紙輕輕劃透。當年,勾踐鑄造了六把劍,其中五把稱為“越五劍”,分別是湛瀘、純鈞、勝邪、魚腸、巨闕,以湛瀘最為鋒利,時稱天下第一劍。勾踐把“越五劍”都送了人,後來失傳,而第六把勾踐留作自用,即越王勾踐劍,此劍比湛瀘劍還要鋒利。傳湛瀘劍切金斷玉,削鐵如泥,勾踐劍一樣能做到。從鋒利程度說,此劍是存世的“天下第一劍”。
㈨ 著名的四把帝王佩劍,其中一把鑲滿寶石,有多華貴
是乾隆皇帝的神鋒寶劍,鑲嵌了琳琅滿目的各種寶石,被譽為華夏第一劍,是帝王權力和地位的象徵。
㈩ 尋外國的歷史或者神話中比較有名氣的兵器
GRAM]~傳說中德意志和北歐的[勝利之劍]
所有者:西格魯特
時代:北歐和中世紀的德意志
地域:冰島、挪威、德意志
出典:「埃達」等
[GRAM]在德意志和北歐傳誦的著名傳說中登場,是閃耀著英雄勝利的光輝和代表其壯烈人生的聖劍。下面的描寫以英雄傳說的原型為基本,而這些傳說對現在的幻想作品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在中世紀初期的德意志以及維京時代北歐的最高英雄,就是在瓦格那歌劇中也十分有名的[齊格弗里德](北歐稱為[西格魯特]),而他所持有的佩劍據說是由矮人族所鍛造的名劍——[GRAM]。
[齊格弗里德](或稱[西格魯特])是古代日耳曼的戰士,在德意志和北歐被廣泛傳揚。其事跡雖沒有實典記載,但故事發生的時間則可確定為德意志民族的大遷移時期。與日耳曼諸部族相對,匈奴族的[阿特拉]也有登場。[齊格弗里德]為了妻子、家人和榮譽與對手展開了激戰,據說在這個傳說中展現了完全的日耳曼精神,那麼究竟故事中所描繪出的英雄形象是怎樣的呢?
《VolsungaSaga》是記載維京時代冰島英雄傳說的事典,它將北歐古老敘事詩《Edda》中的散文和歌謠做了修改。
故事從[西格魯特]的祖父[巴魯森格國王]開始講述。作為[北歐主神奧丁]的子孫,[巴魯森格]與神的奴僕——巨人[瓦魯庫勒]的女兒[弗廖姿]結婚並生有兩個孩子。他的兒子[齊格蒙特]是當世無雙的勇者,他的雙生妹妹[西格妮]是舉世無雙的美人。他們居住在由大樹圍成的大屋子裡,這個大樹被稱做「兒童之樹」。
與[巴魯森格]一族常年為敵的部族之王[西格爾]貪圖[西格妮]的美貌,他向[巴魯森格]提出要[西格爾]做自己的妻子,並允諾只要這樣就可以實現兩家的和平。
在[西格爾王]與[西格妮]結婚典禮那一天,一個衣著襤褸、頭戴帽子的單眼男子造訪了大屋。他將手持的劍刺入了「兒童之樹」。這個男子說:「只要有誰拔出這柄劍,作為獎勵他就是這把劍的主人!」之後,他飄然而去。這個男子就是[主神奧丁],而他帶來的劍就是可以給[巴魯森格]一族帶來勝利和榮耀的[聖劍GRAM]。
大屋中的人都去嘗試,但是只有[瓦魯庫勒]的兒子[齊格蒙特]拔出了劍。[西格爾]用與劍重量三倍相等的黃金想交換[齊格蒙特]的聖劍,但是被[齊格蒙特]以「如果劍是你的,你應該拔出來」為理由拒絕了。為此[西格爾]大怒,他揮軍發動戰爭,殺害了除[齊格蒙特]和[西格妮]外的所有[巴魯森格]族人。
[齊格蒙特]在妹妹[西格妮]的幫助下逃得性命。兩個人為了向[西格爾]報仇,決定生養孩子繼承部族的香火,他們的孩子名為[欣弗姚特]。[欣弗姚特]在他們的撫養下漸漸長大,[齊格蒙特]於是決定展開復仇行動。但是他們的舉動被[西格爾]發現,[西格爾]設陷阱抓住了他們並把[齊格蒙特]等關進了石墳中。[西格爾]在[齊格蒙特]和[欣弗姚特]之間設置了巨大的岩石,讓他們彼此不能見面。拯救他們的還是[西格妮],她利用送飯的機會將[聖劍GRAM]帶入牢房給他們。於是[齊格蒙特]利用聖劍劈開岩石逃脫成功,並在[西格爾]屋子放了一把火。復仇後的[西格妮]則和丈夫[西格爾]同歸於盡……
就這樣[齊格蒙特]作了國王,但是他的兒子[欣弗姚特]一次因為食物中毒而死。[齊格蒙特]為了延續血脈,娶了美麗聰明的[休爾德斯]為妻。不過作為代價,他不得不與也想要得到[休爾德斯]的[龍戈比]作戰。
[齊格蒙特]揮舞聖劍與[龍戈比]的軍隊展開戰斗,但是他的聖劍卻遭到了[奧丁之槍——Gungnir]的抵抗,[聖劍GRAM]折斷,[齊格蒙特]也受重傷身死。在他臨死之前託付身邊的人將折斷的聖劍交給他的妻子[休爾德斯],並讓他們轉告妻子,將來把[聖劍GRAM]交給自己的兒子[西格魯特],並預言自己的兒子會憑借這柄劍成就偉業,留名千古。
在[齊格蒙特]死後,他的妻子[休爾德斯]生下了兒子[西格魯特]。因為他沒有了父親,所以寄養在巨人[來根]的家裡。[來根]有個叫[法夫尼爾]的哥哥,[法夫尼爾]過去曾被神贈與從萊茵河矮人族那裡偷盜來的黃金,他自身變化為龍,一直守衛著這批寶藏。
2 神話傳說中的歐洲名劍兵器譜
[來根]答應為[西格魯特]鍛造寶劍,作為報答,[西格魯特]要為他殺死[法夫尼爾]奪取黃金。[西格魯特]答應了他,但是說必須要一把能夠殺龍的寶劍。
[來根]施展出他鍛造刀劍的高超技巧,但是開始的時候無論他造出什麼樣的劍,[西格魯特]只要輕輕一揮就立即折斷。無奈之時,[西格魯特]拿出了從母親那裡得到的父親遺物——[聖劍GRAM]的碎片。[來根]說,如果用這金屬不能造出優秀的寶劍的話,他一生將不再鑄劍。最終,[西格魯特]如願以償地得到了再生的聖劍。
[西格魯特拿]著再生的[聖劍GRAM]出發去尋找[法夫尼爾]。戰斗中,[聖劍GRAM]干凈利索地貫穿了[法夫尼爾]的鱗甲,挖出了他的心臟。得知[西格魯特]殺死[法夫尼爾]後,[來根]讓他將[法夫尼爾]的心臟吃掉。
[西格魯特]用手去觸摸心臟,但是手指被灼傷。慌張之中他把手指放到口中吮吸,於是龍的鮮血進入他的體內,他聽到了鳥類的說話,從鳥類的交談中他得知了[來根]想要殺死他的企圖。後來,[西格魯特]又用[聖劍GRAM]將[來根]殺死。
就這樣,[西格魯特]將[法夫尼爾]的寶藏拿到手中,並得到了「殺龍英雄」的綽號。
[西格魯特]一天站在山頂眺望,發現一座被火焰包圍的城市。當他好容易到達那裡時,發現了一個熟睡中的美麗女性,她的名字叫[布倫西爾德]。她是[奧丁神]的部下,名字的意思是「鎧甲與戰斗」。漂亮幽雅的她卻穿著盔甲拿著武器,具有好戰的勇猛性格。
[西格魯特]被她的美貌和勇敢折服,向她表達了愛意,並把從[法夫尼爾]那裡得到的[黃金戒指]給了她。但是同時深愛[布倫西爾德]的還有一個男子,他的名字叫[昆那爾]。
[昆那爾]的母親將[西格魯特]接到自己的家中,讓他喝下了失去記憶的酒。這樣,[西格魯特]忘記了[布倫西爾德],和[昆那爾]的妹妹[古德倫]結婚了。
[昆那爾]去見[布倫西爾德],但是他無法穿越火焰包圍的城牆,無奈之下他委託[西格魯特]代替他去見[布倫西爾德]。[西格魯特]答應了他,來到城中和[布倫西爾德]過了一夜。但是他不願意背叛自己的妻子,在天亮離開的時候他將自己送給[布倫西爾德]的[黃金戒指]拿走,送給了自己的妻子[古德倫]。
就這樣,兩對夫婦生活著,但是[布倫西爾德]卻感到曾經對自己示愛的[西格魯特]背叛了自己,後來她又發現[西格魯特]送給自己的戒指戴在[古德倫]的手上,這才明白那天到城裡來見自己的人並不是[昆那爾],而是[西格魯特]。
知道這些的[布倫西爾德]怒火中燒,她決定殺了[西格魯特]。[昆那爾]聽從了妻子的懇求,他讓自己的弟弟[古特魯姆]去做這件事。一天,在[西格魯特]睡覺的時候,[古特魯姆]刺死了他,但是[西格魯特]在臨終之時用力將[聖劍GRAM]擲出,將[古特魯姆]劈為兩半。
在[西格魯特]臨死的時候,他將真話告訴了[布倫西爾德]。[布倫西爾德]得知真相後痛苦萬分,用[聖劍GRAM]自殺而死,陪伴在自己真正的丈夫身邊。
[昆那爾]將兩人合葬,[聖劍GRAM]也成為了陪葬品,永遠沉睡在泥土之下……
中世紀德意志的敘事詩《尼貝爾根之歌》和上面的《VolsungaSaga》一樣是講述古代德意志故事的傳記體詩歌。
這個作品描繪了[西格魯特]與[布倫西爾德]相會以及背叛的故事,對於前面的殺龍情節只是一筆帶過。此外,該作中登場人物的名字都是德意志風格的,比如[西格魯特]的名字被稱做[齊格弗里德],[昆那爾]被叫做[昆塔]等。其它也有和北歐傳說不同的設定,象[布倫西爾德]對越過火焰牆壁來到的[西格魯特]要求比武,戰勝自己後才答應他的求婚等。
這之外的部分兩者大致相同,但是在《尼貝爾根之歌》中並沒有過多的關於聖劍的描寫,從兩者描寫的側重點不同可以反映出兩個民族不同的社會風俗情況。
在《尼貝爾根之歌》中[西格魯特]所持的[名劍巴魯蒙克]長達兩米以上,但是在《VOLSUNGA
SAGA》中並沒有這樣的描寫,在故事發生的年代北歐海盜所用的劍一般是[雙刃長劍],[聖劍GRAM]也可能是這樣的形狀。此劍有巨大的劍鍔,劍刃的反向側的劍鍔稱為下鍔,裝有柄頭。劍刃和劍柄是兩個部分,劍刃強調威力而劍柄則裝飾華麗。眾所周知,很多評價極高的劍刃都是由萊茵河河畔的工匠所打造的。萊茵河沿岸現在仍以冶鐵聞名,這里生產的[大馬士革刀]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聖劍GRAM]與現在刀劍的形狀十分類似,可以說是現在冷兵器刀劍的遠祖。
3 神話傳說中的歐洲名劍兵器譜
這個故事中出現的[聖劍GRAM]與[亞瑟王]傳說中登場的[EXCALIBUR]有很多共通之處,比如說[西格魯特]的父親[齊格蒙特]將神插在樹幹上的劍拔出的情節等等。另外,[聖劍GRAM]陪葬[西格魯特]的描寫也與[亞瑟王]和[EXCALIBUR]的關系相似。
[聖劍GRAM]以超凡的形象出現在人間,並隨著英雄的死而離去。它同英雄一起創造著豐功偉績,但真正能夠記住它們名字的人又有幾個呢?
三、[HARPE]~切落梅杜莎首級的[佩耳修斯之劍]
所有者:佩耳修斯 時代:古代希臘
地域:西臘 出典:西臘&羅馬神話
[佩耳修斯]因為擊敗[梅杜莎]和救助少女[安德羅墨達]而被大家所熟知。在他的手中握有[奧林匹斯眾神贈與的名劍],這柄劍幫助他取得了眾多的勝利。
在希臘神話中與[赫拉克勒斯]並稱的著名英雄[佩耳修斯]是[宙斯]和美麗的[達娜厄]所生的半神。
[達娜厄]的父親[阿克里西俄斯]聽到預言說自己將會被[達娜厄]的兒子所殺,為了不讓女兒生育,[阿克里西俄斯]將她關進地牢里。但是,仰慕她美麗的[宙斯]化作金錢雨來到她的房間和她幽會,並且與其生下了[佩耳修斯]。「佩耳修斯」這一名字就是「金光閃耀」之意。
[阿克里西俄斯]知道這個消息後將[達娜厄]母子裝在箱子里投入大海,後來他們被漁夫[狄克梯斯]所救。後來[佩耳修斯]被[波呂得克忒斯國王]收養,漸漸長大。
[佩耳修斯]成人的時候[波呂得克忒斯]想將她的母親列為王妃,因而對片刻不離其左右的[佩耳修斯]心生厭惡。得知了國王對自己厭惡之情的[佩耳修斯]請求國王給他一匹馬,做為報答他將取回[梅杜莎]的首級。
[梅杜莎]是有著蛇發的丑惡魔女,是[戈耳工三姐妹]中最小的一個。她們三人原本是非常美麗的少女,但是她們的美麗遭到眾神的嫉妒,把她們身心都變化為丑惡的形態。
神的兒子[佩耳修斯]得到了奧林波斯眾神的幫助,他先找到了合稱為[格賴埃]的三個白發女妖,她們也是[梅杜莎]的姐妹。[格賴埃三姐妹]共享一隻眼睛,一顆牙齒。[佩耳修斯]先用巧計把她們共同的牙齒和眼睛偷來,迫使她們說出尋找一位女仙的道路。他從女仙那裡得到了[登雲鞋]、[隱身盔]和[神囊](據另一傳說,則是[格賴埃]有此三寶,[佩耳修斯]偷了她們共享的眼睛和牙齒,把這三件寶物換到手)。[赫爾墨斯]將能殺死魔怪的[曲折聖劍HARPE]交給[佩耳修斯]使用,而女神[雅典娜]將表面發光的內含雅典娜畫像的[盾牌]贈給了他。
當[佩耳修斯]找到[梅杜莎]的時候,她正在睡覺。因為任何人看到[梅杜莎]都會石化,因此不能接近她
。[佩耳修斯]用[哈德斯之兜]隱身,並利用[雅典娜的盾牌]照出[梅杜莎]的所在,用手持的[曲折聖劍HARPE]砍下了她的頭顱。
[梅杜莎]雖然死了,但是她的頭顱仍然不安全,[佩耳修斯]將她的首級放入[神囊]之中。
[佩耳修斯]踏上了回家的路途,途中他來到了衣索比亞海岸,在這里他發現有一位少女被鐵鏈鎖住。少女的名字叫[安德羅墨達],她是因為母親得罪了[波塞冬]而被拿來向海怪獻祭的。[佩耳修斯]用他的[曲折聖劍HARPE]砍斷鎖鏈救她出來,並且將海中出現的巨大怪物殺死。
就這樣,[安德羅墨達]安全了。[佩耳修斯]向她求婚,兩人一同踏上了回家的道路。
兩人回到故鄉,[佩耳修斯]的故事也被傳揚開來。
但是[波呂得克忒斯國王]不相信他能經受住考驗,因而對他的功績表示懷疑。國王說:「如果你真的擊倒了[梅杜莎],拿出證據來給我看」。
[佩耳修斯]大怒,他從[神囊]中將[梅杜莎]的首級取出朝向國王,於是[波呂得克忒斯國王]變成了石頭。
[佩耳修斯]與[安德墨梅達]結婚並在婚後過著幸福的日子,他將令人恐懼的[梅杜莎的首級]和[神聖的盾牌]一起獻給了[雅典娜]。[雅典娜]將首級嵌在盾牌的中間,並把它做為自己的標志。那把[曲折聖劍HARPE]則還給了眾神,此劍在後來也曾被[赫拉克勒斯]使用過。
4 神話傳說中的歐洲名劍兵器譜
[佩耳修斯]用來割下[梅杜莎]首級的[聖劍HARPE]在傳說中被描繪成各種形狀,在有的傳說中記載其劍刃是像[鐮刀]一樣的彎曲,但也有的故事說它的形狀像[彎月]……
這把[曲折聖劍HARPE]大概並不是希臘人常使用的[雙刃直劍],而是[單刃的曲劍],這樣形狀的劍在古代的英雄傳說中很少見到。在羅馬時代[土耳其劍士]所持的彎刀,形狀像鷹鷲捕食時伸開的利爪,[佩耳修斯的劍]大概就是仿照這種彎刀而被描繪出來的吧……
四、DAINSLEF~殺死西格魯特的[郝格尼之劍]
所有者:郝格尼 時代:古代日耳曼 地域:德意志、北歐
出典:VOLSUNGASAGA、尼貝爾根之歌
北歐的英雄傳說《VOLSUNGASAGA》中的故事並沒有因為[西格魯特]和[布倫希爾德]的死而終結,在他死後,殺死他的[昆那爾]和他的弟弟[郝格尼]與北歐匈奴族國王[阿特拉]激戰而死的場面也被描繪出來。
尤其是在《尼貝爾根之歌》中,[西格魯特]死亡時故事只講述到中盤,之後關於[昆那爾]和[郝格尼]的悲劇仍在繼續。[DAINSLEF]就是[郝格尼]所持的[名劍],[郝格尼]勇敢強悍,但也據有狡猾陰暗的一面,他是古代傳說中性格最為突出的人物之一。
在「萊茵之黃金」的傳說中眾神從萊茵河的矮人那裡奪得了[被詛咒的黃金],而黃金後來又由神交給了[巨神法夫尼爾]。最後,擊敗[法夫尼爾]的[西格魯特]得到了它。在他被殺之後,黃金歸[喬基家]所有,但得到黃金的人肯定又會被新的搶奪者所殺……
殺死[郝格尼]和[昆那爾]的人是匈奴族的國王[阿特拉]。[阿特拉]在[西格魯特]死後向他的妻子([昆那爾]的妹妹)[古德倫]求婚,因為他知道[喬基一族]擁有大量[萊茵的黃金]。
[古德倫]對於婚約並不贊成,但她的母親卻想和強大的[阿特拉]結盟,所以全力促成這樁婚事。
[昆那爾]和[郝格尼]與[阿特拉]之間的對立日益加深,終於開始了戰斗。[阿特拉]為了排除兩個異己,裝作和解的姿態將他們引誘到自己的城堡里。
但是[郝格尼]發現了[阿特拉]設置的圈套,即使如此他們還是接受了[阿特拉]的邀請。在[阿特拉]軍隊的包圍下,[昆那爾]和[郝格尼]陷入了死戰,這時[郝格尼]所持的寶劍是[西格魯特]從[法夫尼爾]手中奪來的寶物裡面的一件,也就是[DAINSLEF]。
[DAINSLEF]與[西格魯特]的[聖劍GRAM]一樣是由萊茵河畔的矮人族所鍛造,極其鋒利,一劍甚至可以斬殺兩人。
但是他們改變不了死亡的命運,在潮水般涌來的敵人的攻擊中,兩人先後負傷、被捕。
[郝格尼]被[阿特拉]挖出心臟死去,在他胸口湧出鮮血的時候,[郝格尼]仍在不斷大笑,堪稱豪傑。[DAINSLEF]雖是名劍,但作為黃金詛咒的一部分,終究不能改變英雄的命運。
五、[THESWORDOFALEXANDER]~斬斷命運之結的劍
所有者:亞歷山大國王 時代:古代希臘
地域:馬其頓 出典:亞歷山大傳說
[亞歷山大]是馬其頓國王[菲利浦斯]的兒子,出生於公元前336年。在他小的時候接受了希臘哲學家[阿里斯特泰萊斯]的教導,從那時起就抱有將歐洲和亞洲融合的崇高理想。他在父親死後繼承王位,率領父親統一希臘後擁有的強大軍事力量進攻亞洲的波斯。
波斯和希臘兩國間常年戰爭,波斯曾經以擁有過邁錫尼文明的亞洲地區為基地進攻希臘,[亞歷山大]此次的東方遠征就是以復仇為口號。
兩國的軍事力量在美索布達米亞平原等地展開戰斗,最終以[亞歷山大]的勝利告終。在此基礎上,[亞歷山大]又遠征波斯東北位置的大夏等國,在相當於現在的阿富汗的山嶽地帶展開激戰,在取得一定利益的情況下順印度河上游侵入印度,並獲得連場勝利。
[亞歷山大]在公元前333年侵入波斯領地阿拉伯半島,並佔領了曾經輝煌一時的古代倫帝那王國的首都格爾迪奧恩。
在首都的街道中心有供奉[天空之神宙斯]的神殿,在神殿中擺放有一輛古老的戰車。在這輛戰車上有當時十分著名的「格爾迪奧斯繩結」,根據傳說解開繩結的人就是亞洲的統治者。
-
5 神話傳說中的歐洲名劍兵器譜
[亞歷山大]造訪了這座神殿,看到繩結的時候他從腰間解下佩劍一劍就將繩子砍為兩斷。
[亞歷山大]認為命運要*自己的手來掌握,對於不斷出現的考驗應該用自己的方法去解決。對現在的他來說,他的劍就是打開世界之門的鑰匙,他要讓所有人知道他的帝國就是*手中的這把「劍」征服而來。
後來,[亞歷山大]回師波斯原來的首都巴比倫,並且在這里患病,於公元前323年去世,年僅33歲。
六、[巨人SULT之劍]~滅亡眾神之國的[火焰之劍]
所有者:巨人SULT 時代:北歐神話
地域:北歐 出典:Edda
維京歌謠中詠唱的北歐神話隨著世界的誕生拉開了序幕。在眾神出現之前,世界的中心是叫做[金奴格格普]的[虛無深淵],它的周圍被[霧之國]和[火焰之國]包圍。[SULT]就是火焰之國的統治者,在他的手下有無數的被叫做「火焰子孫」的奴僕。
在形成世界的過程中,有很多北歐的巨人登場。但是與其它的巨人族不同,[SULT]是比較特殊的存在。他比通常的巨人更大,也更加強悍,即使是眾神也無法單獨與他作戰。
[SULT]常在手中持有一柄巨大的劍,劍身上燃燒著火焰,如同太陽一樣發出耀眼的光芒。
雖然劍身被火焰包圍,但劍不會因此而發熱,這是因為劍本身就是由火焰造就的。[SULT]自己的身體也被火焰包圍著,他的劍其實是他身體的一部分,彼此關聯,無法分割。
在眾神出現之前,整個世界都是巨人的舞台。[巨人SULT]一直居住在密斯佩爾哈伊姆,即使到了眾神的時代來臨,他也仍然統治著這個國家。密斯佩爾哈伊姆是個生者無法進入的國家,就算能夠進入也無法在這個灼熱的世界做長久的停留。
[SULT]本身從沒有主動去攻擊眾神,直到「眾神之黃昏」那一天的來臨。
眾神在建設自身世界的同時,和原先的居民巨人族之間持續不斷地發生小規模的戰斗,眾神之間也因為各種利益和理由而紛爭不止。
「眾神之黃昏」到來了,因為[奧丁神]的兒子[巴魯特羅]之死,巨人族和魔物的軍團渡過與神世界相連的彩虹橋而來。[巨人SULT]走在最後,當他通過後彩虹橋在他的火焰燒灼下轟然倒塌。
巨人集團和眾神兩方紛紛派出好手出戰。[奧丁]對戰[巨狼芬里爾],[雷神]對戰[大蛇],而[SULT]的對手是[豐饒之神弗雷]。但是勝負從一開始就已經決定了,[SULT]擁有可以戰勝眾神的神劍,可他卻沒有佩帶,而是空手和[SULT]戰斗。最終,[巨人SULT]將[弗雷]擊敗,這時[奧丁]和[芬里爾]也都筋疲力盡了。這時,[SULT]才釋放出自己的「火焰子孫」,並且揮舞火焰之劍,於是神的國土被火焰包圍並最終燒毀。
七、[Mystletainn]~殺死巴魯特羅的[寄生樹之劍]
所有者:郝茲 時代:北歐神話
地域:北歐 出典:Edda
[奧丁]的兒子[巴魯特羅]做夢知道自己將要死去,眾神為此非常不安,用盡一切方法想要保護他的周全。但是在[背叛之神洛基]的陰謀下,[巴魯特羅]最終死在了自己弟弟的手上。
[巴魯特羅]在北歐神話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有關他的故事卻十分少。只有一個例外,那就是關於他身死的插曲。他的死預示了眾神的末日,在神話即將結束的時候有著詳盡的敘述。
[巴魯特羅]的父母是[北歐主神奧丁]和[弗麗格]。他們生有很多孩子,但是只有[巴魯特羅]因為十分美貌,並且正義公平,因此而受到大家的喜愛。
他有著金黃色的頭發,而其智能則可以和父親相比,在他的身上幾乎沒有任何的缺點。
一直過著幸福生活的[巴魯特羅]某天晚上做了一個惡夢,一個惡魔想要熄滅他的生命之光。
第二天得知消息的眾神十分不安,商量對策。最後他的母親[弗麗格]讓這世界上的所有生物宣誓絕不傷害[巴魯特羅]。森林裡的動物、岩石、樹木、疾病都跟隨眾神宣誓,除了偷偷生長在神國邊緣的一種寄生樹。
在得知[巴魯特羅]被祝福不會受到傷害以後,眾神用各種武器攻擊他來試驗是否真的有效。結果沒有人可以傷害他,眾神無比欣慰。
6 神話傳說中的歐洲名劍兵器譜
但是,心懷叵測的[洛基]卻變化成老太婆的形象去[巴魯特羅]的母親那裡探聽是否真的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傷害[巴魯特羅],[弗麗格]並不知道這個老太婆是[洛基]變化而來,於是告訴他只有生長在神國邊緣的一種小寄生樹沒有起誓。因為它太小了,沒有起誓的必要。
[洛基]立即去將這種寄生樹的樹枝折來,並去找[巴魯特羅]的弟弟[郝茲]。
因為[郝茲]看不到東西,所以沒有參加試驗。但是[洛基]將樹枝交給他並說自己可以幫助他,引誘他參加試驗。[郝茲]按照[洛基]的說法擲出樹枝,於是樹枝化成了利劍刺入了[巴魯特羅]的後心,[巴魯特羅]倒在地上死去。
眾神震驚,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是馬上他們就知道了這是[洛基]的陰謀使然,眾神憤怒了,但是在試驗的祭祀場所不允許使用暴力,所以他們沒有辦法對[洛基]報仇。
[巴魯特羅]被隆重地埋葬,踏上了去死亡之國的路。眾神為了讓他返回,於是也去死亡之國與[死亡之神]交涉。
[死亡之神]說如果這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愛[巴魯特羅]的話,那麼可以允許他回去。如他所說,這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深愛著[巴魯特羅],除了一個人——[洛基]。
因為[洛基]的緣故,[巴魯特羅]終於沒能生還。而他的死也正預示著眾神與巨人以及魔物的戰斗就要展開,眾神的末日到了。
在以前北歐的歌謠《Edda》中,寄生樹經由[郝茲]的手變化成了槍或者箭的形狀襲擊[巴魯特羅]。但是同樣在北歐的傳說中卻有名為[「寄生樹」的名劍]登場,從寄生樹和[郝茲]的關系裡,可以得出結論,這柄劍擁有可以殺死[巴魯特羅]的威力。
在神國的角落裡生活的一個孩子和遠在邊境的無人注意的寄生樹,這兩者間有著共同點,也就是寄生樹其實象徵著郝茲的處境。
寄生樹是一種常綠樹,它是年輕、發展、變化的植物。如同寄生樹的[郝茲]殺死了永遠平安的[巴魯特羅],也就是說能夠破解[巴魯特羅]不死之身的正是這種持續不斷生長、變化的年輕。
眾神們因為自己的永遠性而停滯不前,最終滅亡,在他們身後是不斷變化發展的人類時代的到來……
八、[精靈之劍ELEVENSWORD]~在《指環物語》中登場的[魔劍]
所有者:很多 時代:太陽時代
地域:大陸中心 出典:《指環物語》等
作家[J.R.R.德爾金]擁有很多作品,其中比較著名的是《THEHOBBIT》、《THELORDOFTHERINGS》和《THE
SILMARILLION》等,它們多取材於古代凱爾特和日耳曼民族的民間傳說、神話和英雄故事。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發表的《THE
HOBBIT》以來,他作品中的巨大場景描繪給英美作家帶來了強烈的沖擊,甚至對現代的幻想電影、小說和游戲等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可以說,這些故事是古代傳說和現代連接的橋梁。
[J.R.R.德爾金]的系列作品記載了從世界創造到人類時代到來的漫長時期的事件,在這里我們無法完全反映它們的原貌。然而,其中的《THE
HOBBIT》和《THELORDOFTHERINGS》只是記載了這漫長歷史中的一段——「指環戰爭」的詳細情況,劇情大致如下。
世界在過去只有眾神居住,眾神創造了[精靈族ELEVEN],用削下的石頭創造了矮人族。
從此,世界由[精靈]和[矮人]來統治,但這個時候[邪鬼]和[巨人]也出現了,他們為了爭奪地上的統治權展開了激烈的戰爭,最後以精靈和矮人的勝利告終。
之後過了很久,[人類]誕生了。人類的力量增長很快,並且迅速地威脅到了精靈和矮人的統治地位,而就在此時,精靈創造出了擁有支配世界力量的[魔法指環]。
原來,有個叫做[撒隆]的黑暗神靈,就是他欺騙精靈創造出了[魔法指環]並又搶走了它。精靈和[撒隆]開始了戰爭,精靈雖然最後取得了勝利,但是[魔法指環]也跟隨[撒隆]不知去向。
在這場指環戰爭結束以後,矮人族創造出了[HOBBIT人]。在[HOBBIT人]中,有個名叫[比爾博•巴金滋]的人,他勸說[魔法使甘達爾夫]與矮人一起去消滅巨龍[斯姆格]。在他們的冒險途中,那枚丟失的[魔法指環]再度出現。[巴金滋]發現了這枚指環的恐怖魔力,於是命令自己的外甥[夫羅德]將指環扔到死火山的山口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