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度巨頭」信實工業集團:哥哥亞洲首富,弟弟百億老賴
根據印度商務部的數據, 2020年中印雙邊貿易額達777億美元,中國已取代美國,成為印度的最大貿易夥伴國。
作為地緣關繫上的鄰居,中國和印度的經貿合作看起來似乎是水到渠成的。即便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的沖擊與中印關系惡化的情況下,中國仍然超過美國成為印度第一大貿易夥伴國,可見中印雙方在經濟上的聯系之牢固之深厚。而在未來,隨著疫情局勢好轉與雙邊關系的回暖,中印經貿關系想必會進一步發展。
因此,我們接下來會寫一寫印度的大型商業集團與初創企業,以了解我們重要的貿易夥伴們。而提起印度商業,稍微有點了解的朋友可能會聯想到印度首富安巴尼以及他的信實工業集團。
為什麼第一個介紹信實呢? 因為它是印度市值最高的公司, 其影響力仍在不斷擴大,而脫胎於它的兄弟公司卻拖欠中資銀行上百億不還,除此之外還有觀眾喜聞樂見的「豪門分家產大戲」。
倒賣香料起家,政商結合發家
上世紀60年代,德魯拜·安巴尼和他的堂兄在孟買創立了信實工業集團的前身--信實商業公司。其辦公室僅30平米,總資產只有一張桌子、一部電話以及三把椅子。信實商業一開始從事的是:從阿拉伯國家葉門進口聚酯紗到印度,從印度出口香料到葉門,說白了就是倒買倒賣。
葉門是老安巴尼獲得人生第一桶金的地方。
1948年,老安巴尼和堂兄來到葉門亞丁港,在殼牌石油公司的加油站工作。一個偶然的機會,老安巴尼發現當地硬幣的含銀量的價值居然高於其面值,隨後他決定把這些硬幣鑄成銀條賺取中間的差價。葉門政府很快發現市面上的硬幣迅速減少,並派人調查此事。老安巴尼的賺錢大計敗露,被遣送回國。也就是在亞丁,老安巴尼有了第一個兒子,未來的亞洲首富---穆克什·安巴尼。
靠著和供應商建立的良好關系,老安尼成功說服他們把具有壟斷性質的香料賣給自己。單這一門生意,信實商業就能從中獲得2倍的利潤。在老安巴尼的努力下,信實商業的生意有了很大的起色。
老安巴尼的朋友曾形容他是一個和藹可親但又有極端冒險精神的人。 很快,他就不滿足於當前暴利的生意。
1965年,老安巴尼與堂兄分道揚鑣,隨後創辦了信實工業公司。他認為,建立自己的品牌非常重要,並通過品牌營銷不斷擴大品牌的知名度。當時,信實工業每年花在廣告上的費用多達120萬美元。
1975年,信實工業的利潤增長高達700%;1977年,公開上市,募集了180萬美元的資金。 到1979年,該公司年銷售額達到1.9億美元,已成為印度最大的紡織品生產商。
政商結合是印度大企業慣用的商業手段。老安巴尼贏就贏在將寶押在有著「印度鐵娘子」之稱的英迪拉·甘地身上。 在印度大選中,他給予英迪拉資金上的全力支持。而英迪拉上任後,印度政府給予信實工業一系列的優惠。巔峰時,這家公司控制了全國紡紗業產能的50%。除此之外,印度政府還同意了信實工業各種擴張的請求,相繼獲得了電力、通訊、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等等天然具有壟斷性質的國計民生行業的經營許可。
1996年,信實工業成為印度第一家獲得國際信用評級機構評級的私營企業。
到21世紀初,信實工業已成為印度最大的企業。 2004年,信實工業總營收為170億美元,佔印度當年國內生產總值的3.5%;其毛利潤達25億美元之巨,幾乎是當年所有民營企業利潤的30%;全國多達四分之一的股民持有信實工業股票......
西方媒體稱老安巴尼在印度創造了一個美孚、通用和AT&T的綜合體, 安巴尼家族就是印度的「洛克菲勒家族」。 很多印度人開玩笑地說,印度最大的政黨就是信實黨。
親兄弟反目,豪門分家產大戲
老安巴尼第二個兒子阿尼爾·安巴尼1959年出生,比哥哥穆克什·安巴尼小兩歲。阿尼爾曾在采訪中表示,父親會帶他們進行「激勵性郊遊」,如果完成徒步10公里,會獲得一盒芒果,但也會因為在客人面前表現不好而受到懲罰。不知道是不是老安巴尼讓兩兄弟從小保持競爭,最終才導致兄弟反目,引發轟動整個印度的「分家產」大戲。
1980年,雖然有塔塔集團、阿蒂亞·比拉集團等40多家大型企業的激烈競爭,信實工業仍獲得了滌綸生產資質。為了幫助建造工廠,老安巴尼將正在斯坦福大學攻讀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的穆克什叫了回來。1983年,阿尼爾從沃頓商學院畢業後也開始幫助父親打理集團日常事務。
在1986年的第一次中風後,老安巴尼開始逐步將信實工業的的控制權交給穆克什和阿尼爾,他仍然是公司的董事長,穆克什和阿尼爾為總經理和副總經理。
2002年6月24日,老安巴尼再次中風,並於7月6日去世。曾三度出任印度總理的阿塔爾·比哈里·瓦傑帕伊緬懷道: 一個普通的印度人在進取精神的激勵下,在決心的驅動下,可以在自己的一生中實現什麼?這個國家剛剛失去了標志性的證據。
猝然離世的老安巴尼並沒有留下只言片語,也沒有像很多西方家族創始人一樣為子女建立信託,分配自己的財產,這為安巴尼家族日後的分裂埋下伏筆。
按照當時的《印度繼承法》規定,男性後代享有相同的繼承人權益(2005年修訂為女兒也是共同繼承人)。但在印度傳統里,長子仍擁有繼承大部分遺產的權利。更何況穆克什幾乎完整參與了信實工業的高速發展,外界普遍認為穆克什成為新掌舵人幾乎沒有懸念。
作為長子,穆克什很早便受到父親的重用,16歲時就隨父親打理生意。為信實工業奠定堅實基礎的紡織工廠從零開始建立時,穆克什就在老安巴尼身邊幫忙。後來,穆克什成立了信實通訊,24歲時又負責建造了帕塔爾甘加石化廠。 可以說,穆克什讓父親的紡織工廠發展到了難以想像的高度。
而阿尼爾也不是紈絝子弟,沃頓商學院畢業後,他進入集團主要負責投融資,發揮其非凡的人際交往能力,在一眾富賈名流中如魚得水,儼然成為公司的對外代表。同時他也積極開拓移動通信和電力業務,在集團有不小的影響力。
2004年起,阿尼爾就多次向穆克什抱怨自己被排除在集團重大決策之外,甚至暗示兄長操縱董事會。他氣憤地說:「現在我們不再像以前那樣努力鞏固父親留下的事業了,這種變化讓人悲哀。」
2004年11月22日,穆克什在給公司全體員工的一封電子郵件中稱,他將全權負責信實工業集團事務,集團所有權問題已得到了妥善解決。被徹底激怒的阿尼爾向董事會遞交了長達500頁的報告,歷數了穆克什的種種管理不當,指責穆克什作假賬,甚至將其告上法庭。
這場家族內訌一度成為印度各大媒體最熱衷報道的花邊新聞,兄弟倆在電視上的相互攻擊和謾罵甚至成為收視率最高的節目。
2005年,兄弟倆的矛盾終於全面爆發。這場兄弟間的豪門恩怨甚至驚動了當時印度財政部長P•奇丹巴拉姆和總理辛格親自出面調停,但也無濟於事,整個印度經濟也因此受到波及。
2005年12月,在母親科姬娜的調解之下,穆克什和阿尼爾最終敲定分家協議。根據協議, 穆克什得到信實總資產的30%, 包括石油和天然氣、石化、煉油和製造; 阿尼爾同樣得到了30%的資產, 接管了電力、電信和金融服務。科姬娜保留了30%的信實股份,其餘10%在老安巴尼的兩個女兒之間平分。協議中還規定,雙方將把對方在自己公司中所持有的股份完全清除,同時 二人各守本業,即便新拓市場,也不得在10年之內直接相互競爭。
分家後,穆克什仍使用信實工業集團的名稱,而阿尼爾則將分到的公司裝入新成立的公司,取名為信實集團。據說這是他們母親的意思: 合力做大做強「信實」這個金字招牌。
豪門恩怨的落幕也給印度股民吃了一顆定心丸。協議達成的第二天,印度股市大漲,信實旗下的公司也有不同程度的漲幅。很多印度人預測,分拆後的信實工業集團競爭力下降,安巴尼家族會就此走向沒落,然而現實卻頗具戲劇性。
分家後的信實工業和信實集團在穆克什和阿尼爾分別帶領下,於各自的領域大展拳腳。在2008年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兩兄弟同時位列前十名,穆克什以430億美元的身家位居第五,而弟弟阿尼爾以420億美元排名第六。
但從2009年金融危機後,阿尼爾成了「財富縮水最快的人」,資產縮水近300億美元,降至120億美元。
十年後,哥哥穆克什的信實工業愈發強大,勇奪亞洲首富的寶座。而阿尼爾則每況愈下,不但破產,還拖欠中資銀行上百億貸款,差點入獄。
哥哥亞洲首富,弟弟百億老賴
關於穆克什·安巴尼已經寫的很多了,簡單概括就是「守業出奇」,守住主業能源石化等,積極發展新業務---通信服務和電商。(穆克什旗下的電信服務商Jio,成立於2015年底,所以他信守了十年不競爭之約。)據《福布斯》報道,截至2021年7月9日,穆克什是亞洲最富有的人,凈資產為786億美元,在世界富豪榜上排名第13。
這里我們主要說一說阿尼爾的失敗之路和欠錢不還的老賴之路。
實際上即使兩兄弟分家後,爭斗仍在持續。先是阿尼爾指責穆克什違背天然氣供應協議,並在2008年向穆克什提起了 21.2 億美元的誹謗訴訟。同年,穆克什破壞了阿尼拉的信實通訊與南非第一大電信公司MTN的合並。
2009年,阿尼爾公開表示:信實工業想盡辦法,甚至用上不得檯面的招數,破壞信實集團的生意,實在貪得無厭。
而2016年後, 穆克什創辦的電信運營商Reliance Jio更是大打價格戰,直接迫使包括阿尼爾的信實通訊在內的十多個電信運營商退出市場。 2017年12月,信實通訊沒能出售給Jio,走上破產之路。
作為信實集團核心之一的信實通訊的失敗只是阿尼爾帝國坍塌的一隅。實際上從2009年金融危機開始,信實集團就開始加速墜落。過去,乘著印度經濟發展的浪潮,信實集團利用寬松的信貸環境,為旗下龐大的重資產型企業募集了巨額貸款。而當印度經濟放緩時,信實集團多項投資都面臨現金流枯竭。
2020年5月22日,倫敦高等法院商務法庭判決阿尼爾·安巴尼21天內向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國家開發銀行三家銀行支付7.16億美元欠款,同時裁定75萬英鎊的法庭費用應由敗訴方阿尼爾•安巴尼承擔。
但阿尼爾在庭上辯解稱未償還貸款屬於信實集團,自己個人並沒有簽署個人擔保,而且自己現在一分錢沒有,已經破產了。中資銀行律師代表表示, 阿尼爾先生過著奢侈的生活,他不僅購買了一艘遊艇,還花巨資買下一架小型飛機和多輛豪華 汽車 。
雖然阿尼爾個人已經破產,但其領導的信實集團旗下仍有6家上市公司:信實基建、信實電力、信實資本、信實海軍工程(沒錯,信實集團是印度第一家有造軍艦資質的民營企業)、信實通訊以及信實醫療。阿尼爾多年來拒不還錢,可以說是非常惡劣了。
阿尼爾為什麼會欠中資銀行這么多錢?這要從2010年說起。2010年10月,信實集團旗下信實電力向上海電氣集團訂購了價值上百億美元的電力設備,這是當時中印之間簽署的最大的商業合同之一。當時的印度經濟飛速發展,似乎是海外業務拓展的好地方,因此數家中資銀行為這筆交易提供了約10億美元融資。
2010年12月,信實通信從國開行獲得了19.3億美元,但其中大部分資金都被用於償還短期債務。2012年,信實通信從國開行、進出口銀行、工行又獲得13億美元貸款,這筆貸款也被用於償付到期的美元可轉債。
這實際上就是,借新錢還舊債。事實上,信實通訊當時的境況已經不太樂觀。 公開數據顯示,2010年信實通信凈負債近70億美元,其凈負債已達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的4.4倍。
2019年6月,信實通信公布了破產後的債權人名單,其中, 拖欠中資銀行債務高達人民幣約150億元。根據信實電信破產清算方案,三家中資銀行損失約600億盧比(約60億元)。
而在此前的2018年5月,阿尼爾曾陷入另一場法律糾紛,甚至差點坐牢。當時印度最高法院表示,如阿尼爾不按時向愛立信印度部門支付57.1 億盧比欠款,則將面臨三個月的牢獄之災。隨後,哥哥穆克什伸出援手,幫弟弟還清了債務。阿尼爾發表聲明,稱感謝兄嫂的及時幫助,證明了強大家庭的重要性。
在近二十年的緊張關系之後,安巴尼兩兄弟關系似乎有所緩和。印媒甚至猜測,風雨飄搖的信實集團可能會被信實工業集團收購,兩家集團重回一家。
鮮為人知的是,阿尼爾旗下的信實 娛樂 和斯皮爾伯格領導的夢工廠有著多年的合作。雙方一起製作了很多廣受好評的電影,包括《幫助》、《間諜之橋》、《林肯》等。 不知道在簽下分家協議的那一刻,阿尼爾是否想過,哥哥穆克什可能是那個結束南北戰爭的「林肯」呢。
㈡ 世界上哪個國家的窮人數量上最多
非洲很多國家很窮,東南亞柬埔寨、越南、朝鮮很窮,但是他們國家總人口少,絕對數量的話窮人不多,印度窮人絕對數量多。中國要是和這些國家比的話,算是發達國家了。
㈢ 全球債務歷史新高為什麼會歷史新高 具體是什麼原因
國際金融協會(IIF)日前發布的全球債務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全球債務從2017年12月31日的238萬億美元,增長超8萬億美元,至歷史新高247萬億美元,同比增長11.1%。
據國外媒體統計,如果把全球所有國家政府債務加在一起,總量已經高達63萬億美元。而且,這個規模還在不斷的上升。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全球各國的債務規模情況。首先,我們來看看全球債務規模的分布情況:
美國和日本合計佔全球債務總額一半
據統計,美國的債務總額已經已經達到20萬億美元的水平,佔全球債務總額的31.%。日本緊隨其後,佔全球債務總額的18.8%,其中債務占日本GDP239.3%。美國和日本合計差不多背負了全球一半的債務。
其他國家較多的有中國(7.9%)、義大利(3.9%)、法國(3.8%)、英國(3.7%)、德國(3.8%)、加拿大(2.3%)、印度(2.5%)、巴西(2.2%)。
各國佔全球債務的比例
全球債務最多的五個國家
排名前五的國家,累計債務總額合計為41.6萬億美元,佔了全球的66%。美國和日本毫無懸念的排名前兩位。其中,美國的債務佔GDP的比重達到了107.1%,日本更是高達239.3%。中國排名第三,總額為4.97萬億美元。義大利和法國位列第四和第五位。
㈣ 東南亞國家負債最高的國家
東南亞國家中印度是負債最高的國家。印度是東南亞國家中,借外債最早也最多的國家。從1960年起印度就開始對外借債。 印度人口達13億,這里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地方之一,但印度經濟落後,有很多人身陷貧富兩極分化的折磨當中。
印度文化說明
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500年誕生了印度河文明。前1500年左右,中亞的雅利安人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當地古印度人,吠陀教開始發展為婆羅門教。公元前4世紀,孔雀王朝統一印度,開始推行佛教,並向外傳播。
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印度南部屬熱帶季風氣候,北部為溫帶氣候,印度年平均氣溫在22攝氏度以上,最冷月一般在16攝氏度以上,年降雨2000至4000毫米不等。
印度獨立後經濟有較大發展。農業由嚴重缺糧到基本自給,工業形成較為完整的體系,自給能力較強。印度經濟產業多元化,涵蓋農業,手工藝,紡織以至服務業。資源豐富,有礦藏近100種。森林67點83萬平方公里,覆蓋率為百分之20點64。
㈤ 歷史上有哪些國家發生過債務危機
歐洲債務危機最早在希臘發生,其後蔓延到葡萄牙、義大利、愛爾蘭和西班牙。歐洲債務危機,簡稱歐債危機,是指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歐洲部分國家因在國際借貸領域中大量負債並超過了其自身清償能力,造成無力還債或者必須延期還債的現象。那麼歷史上有哪些國家發生過債務危機呢?
發展中國家的債務危機起源於20世紀70年代,80年代初爆發。從1976~1981年,發展中國家的債務迅速增長,到1981年外債總額積累達5550億美元,以後兩年經過調整,危機緩和,但成效並不很大,到1985年底,債務總額又上升到8000億美元,1986年底為10350億美元。其中拉丁美洲地區所佔比重最大,約為全部債務的1/3,其次為非洲,尤其是撒哈拉以南地區,危機程度更深。1985年這些國家的負債率高達223%。全部發展中國家裡受債務困擾嚴重的主要是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委內瑞拉、智利和印度等國。
除了上述的國家外,經濟學家也開始點出法國、比利時、奧地利這三個西歐國家其財政可能將步入笨豬國家的後塵。斯洛維尼亞、塞普勒斯、馬爾他及波蘭的財政情況也一樣並不樂觀。
㈥ 誰知道世界上最多窮人的國家是哪個國家
由於人口基數和經濟原因,亞洲仍然集中了全球最多的窮人。在窮人方陣中,作為第一集團軍的印度,低於1.25美元/天生活費的窮人為4.55億,接近其國內人口總數的42%,佔全球窮人總數的1/3。在南亞地區,由於印度因素和窮人標準的提高,2005年有近6億窮人在此扎堆。順便提及的是,印度2008年的貧困線標準是:農村人均年收入4420盧比(約合650元人民幣),城鎮人均年收入6700盧比(約合985元人民幣)。按照印度自己的窮人標准,印度目前大約有2.7億窮人。
㈦ 東南亞最有錢和最窮的國家是哪個
最有錢的國家:汶萊。人均年收入超過3萬美元。新加坡人均年收入22000美元。
最窮的國家,緬甸,人均年收入不到一百美元。相比之下,柬埔寨和東帝汶、寮國三國人均年收入超過二百美元,比緬甸還富裕點。
㈧ 「印度老賴」從中國借了32億,用貸款買豪宅遊艇,為何寧死都不還錢
前言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人類在不斷的進步,同時社會也在不斷的發展。但是有一樣東西自人類發明以後,其所代表的含義就一直沒變過,那就是人類社會的硬通貨——貨幣,通俗點來說就是錢了。關於錢,有著各種各樣的俗語,像是有錢能使鬼推磨這樣的為錢至上主義的話,也有錢乃身外之物這樣的視金錢如糞土的清人,但就大多數人來說,還是離不開錢的,就像小品里說的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
現如今,有錢人在社會上已經比比皆是了,但真要說起最有錢的人,人們用還是會津津樂道的,因為大家都很嚮往富豪的生活,希望能如同富豪一般一鄭千金,但終究是不切實際的,但大家還是想知道富豪的有錢程度,於是就有了富豪排行榜,有國內的排行,也有國際上的,國內比較著名的像是馬雲,王健林等等的商人,他們都是富豪榜上數一數二的有錢人,而國際上的富豪像是比爾·蓋茨,馬克·扎克伯格等等,這些人都可以說是富可敵國了。
屢次不還款的阿米爾最終背上了國際老賴的身份,可他不服氣,居然將此事告上了倫敦法院,也不知道這人腦子里怎麼想的,難不成欠錢不還還有理了不成,老話說的好,欠債還錢天經地義,難不成你說不還就不還,你說的又不算,所以倫敦法院駁回上訴不予評審,並且命令阿尼爾在規定期間歸還所欠貸款。
參考文獻
《論語》
㈨ 主權債務危機的世界范圍
數國債務纏身 頻現預警信號
在過去的20年來,還從未出現像本次危機這樣如此大規模的主權信用危機。反映各國政府債券風險大小的指標——主權信用違約掉期(CDS)擔保成本,從2008年9月底以來顯著上升。
美國:公共債務在上升
截至11月底,美國公共債務首次突破12萬億美元,創下二戰結束以來的最高紀錄,這使得市場中的商業風險快速向主權風險集中。刺激經濟和解決失業的方案成為過去1年多來美國債務增加的主要原因。
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魯比尼認為,美國公共債務佔GDP比例將從原先的大約40%上升至80%。奧巴馬11月曾發出警告,如果不控制日益上升的公共債務,美國經濟可能陷入「雙底衰退」。
中東歐:信用風險偏大
從目前看,中東歐整體主權信用風險偏大。拉脫維亞、匈牙利、立陶宛和愛沙尼亞的外債均超過其國民生產總值。預計到2011年,希臘政府債券總額上升至GDP的135.4%,成為歐盟負債最多的國家。
今年2月,市場曾一度對歐元區國家債務償還能力出現擔憂。市場最擔心的幾個國家是葡萄牙、愛爾蘭、義大利、希臘和西班牙。一旦越來越多的成員國出現「資不抵債」的情況,歐盟的救助就會大打折扣,甚至還會引發歐洲的第二波債務危機。
英國:主權信用被警告
11月30日,摩根士丹利發布針對英國的一項研究報告稱,評級機構有下調英國AAA評級的可能性。全球很多大型金融投資機構,包括主權基金和養老金,都不會投資AAA評級以下的政府債券。信用評級公司惠譽警告稱,英國是發達經濟體中最有可能被下調的國家,這是主要的國際投行首次發出類似警告。
新興經濟體:償債能力下降
迪拜債務危機後,全球新興經濟體的CDS擔保成本大幅飆升,中東地區的沙特CDS價格從18上升至108,巴林由22升至217,阿布扎比由23上升至160。另外,在亞洲,越南違約保險合同價格由35上升至248,印度尼西亞由25升至227;此外,一些債務較高的經濟體(如巴西、俄羅斯等),其CDS價格也大幅上漲。
迪拜債務延期償還,加劇了市場對新興經濟體債務問題的擔憂。受到金融風暴影響,很多新興經濟體的償債能力持續下降,主權信用狀況有可能進一步惡化。
㈩ 大手筆!中國免除17個非洲國家23筆債務,這些國家還欠多少
對俄羅斯的援助4000億美元,委內瑞拉650億美元,印度尼西亞500億美元,拉丁美洲1180億美元,巴西100億美元,厄瓜多120億美元,非洲600億美元,安哥拉74億美元,中東國家550億美元,還有一個東方神秘 沒有在線數據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