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哪裡產沙姜

印度哪裡產沙姜

發布時間:2022-09-05 21:17:12

① 南姜就是沙姜嗎

南姜不是沙姜。南姜又稱為蘆葦姜,台灣鄉間尤其是接近山區的人家都會種幾棵供使用,在腌制桃李時,取根莖打碎後加入以增添風味之用,台灣特有的番茄切盤所用的沾醬除了醬油膏、糖粉之外,還要加入南姜細末才有最地道的風味。

南姜的外形類似樹根,顏色較深,體積較大,南姜皮顏色偏白,姜芽處呈微紅色。不耐寒,喜冬季溫暖、夏季濕潤環境,抗旱能力差,生長初期宜半陰,生長旺盛期需充足陽光。土壤宜肥沃,保濕力強。原產亞洲熱帶。分布於中國南部、西南部。越南、印度、馬來西亞至澳大利亞也有分布。

沙姜形態特徵:

根莖塊狀,單生或數枚連接,淡綠色或綠白色,芳香。葉通常2片貼近地面生長,近圓形,長7-13厘米,寬4-9厘米,無毛或於葉背被稀疏的長柔毛,干時於葉面可見紅色小點,幾無柄;葉鞘長2-3厘米。花4-12朵頂生,半藏於葉鞘中;苞片披針形,長2.5厘米;

花白色,有香味,易凋謝;花萼約與苞片等長;花冠管長2-2.5厘米,裂片線形,長1.2厘米;側生退化雄蕊倒卵狀楔形,長1.2厘米;唇瓣白色,基部具紫斑,長2.5厘米,寬2厘米,深2裂至中部以下;雄蕊無花絲,葯隔附屬體正方形,2裂。果為蒴果。花期:8-9月。

② 沙姜是指什麼姜啊

沙姜其實是另外一種類似於生薑的植物,沙姜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實外表看上去和一般的生薑沒有什麼不同,而且使用方式上也與普通生薑無異。

沙姜是粵菜常用的調味料之一,其味辛辣中帶著甜,香味很特殊,非常地惹味。沙姜在粵菜中的應用相當廣泛,尤其是製作葷菜時,加點沙姜能起到去腥增香的作用。

沙姜習性:

1、溫度:沙姜原產東南亞的熱帶地區,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耐寒和抗旱能力較弱,植株只能無霜期生長,生長最適宜溫度是25-28℃,溫度低於20℃則發芽緩慢,遇霜植株會凋謝,受霜凍根莖就完全失去發芽能力。

2、光照:沙姜耐陰而不耐強日照,對日照長短要求不嚴格。故栽培時應搭蔭棚或利用間作物適當遮蔭,避免強烈陽光的照射。

3、水份:沙姜的根系不發達,耐旱抗澇性能差,故對於水分的要求格外講究。在生長期間土壤過干或過濕對姜塊的生長膨大均不利,都容易引起發病腐爛。

4、土壤:沙姜喜歡肥沃疏鬆的壤土或沙壤土,在粘重潮濕的低窪地栽種生長不良,在瘠薄保水性差的土地上生長也不好。姜對鉀肥的需要最多,氮肥次之,磷肥最少。

③ 沙姜是什麼東西

山柰,別名沙姜、山辣。以根莖入葯,溫中化濕,行氣止痛。主治急性胃腸炎,消化不良,胃寒疼痛,牙痛,風濕關節痛,跌打損傷。主產廣東、廣西和雲南,四川從廣西引種種在米易縣試種獲得成功。

④ 生薑和沙姜一樣嗎

沙姜和生薑的區別:

1、生薑比沙姜辛辣氣味重:沙姜味辛、性溫,有溫中散寒,開胃消食,理氣止痛之效。沙姜的質地脆嫩,帶有獨特的芳香,氣味雖辛辣,但沒有生薑的辣味重。

2、作用不同。沙姜有提鮮增香的作用,生薑祛寒除腥的作用。沙姜與雞肉是最佳伴侶,可使雞肉鮮美無比。沙姜的辛辣味,不僅能去腥,還有提鮮增香的作用,這是生薑所不具備的特點。生薑具有祛寒除腥的作用,通常做飯的時候,比如,每回做魚蝦、貝類等水產菜餚,總會放點生薑來祛寒除腥。

3、適合人群不同。沙姜適宜胃寒人士食用,生薑適合風寒人群。沙姜適宜胃寒之人心腹冷痛,腸鳴腹瀉者或停食不化之人食用。而生薑適合外感風寒、胃寒嘔吐、風寒咳嗽、腹痛腹瀉、中魚蟹毒等人群。

(4)印度哪裡產沙姜擴展閱讀:

營養學價值:生薑含有辛辣和芳香成分。辛辣成分為一種芳香性揮發油脂中的"姜油酮"。其中主要為姜油萜、水茴香、樟腦萜、姜酚、桉葉油精、澱粉、粘液等。

可食用部分95%。每100g中含能量172kj,水分87g、蛋白質1.3g、脂肪0.6g,膳食纖維2.7g,碳水化合物7.6g、胡蘿卜素170μg、視黃醇當量28μg,硫胺素0.02mg;

核黃素0.03mg、尼克酸0.8mg;維生素C 4mg;鉀295mg、鈉14.9mg,鈣27mg,鎂44mg、鐵1.4mg,錳320mg、鋅0.34mg、,鉬0.14mg、磷25mg、硒0.56μg。尚含促進消化液分泌的姜辣素等成分。

⑤ 沙姜是我們平時吃的姜嗎

不是沙姜又叫山奈。 山奈為多年生草本,不耐寒,根莖葯用。山奈性味功效猶如生薑,故俗稱沙姜。 姜屬姜科,為植物姜的乾燥根莖或鮮根莖,多年生草本植物。 原產印度、馬來西亞,我國自古栽培,周朝食用。 姜供食用的部位為不規則的塊莖,呈灰白或黃色,具有辛辣味。

⑥ 香料大全圖解 認識沙姜

沙姜味辛性溫,無毒,既可發散風寒,祛痰止咳,又有溫中散寒,降逆止嘔,鎮心腹冷痛及牙痛等作用。

沙姜味辛辣,但有別於姜,是一種較醇濃的似樟腦的芳香氣味,具有提香、抑腥和調味等作用,主要用於動物性菜餚,可去掉原料的腥臭膻臊異味,同時為菜品增香添辛,增進食慾,單用或與其它香料合用均佳。常用於燒煮、燜燉、鹵醬、煨烤、蒸品、吊湯、扒雞、熏雞、香腸及麻辣火鍋等需要長時間加熱的菜品。用於燒、鹵、麻辣火鍋時用量多在5-10克之間。

做魚用沙姜,能代替生薑,二者也可合用,能解除魚腥,使魚肉酥嫩,香氣橫溢。

在粵菜中使用較多,廣東人喜用它烹雞,「沙姜雞」受人稱道。

⑦ 南姜和沙姜的區別是什麼

1、外觀不同:南姜的外形類似樹根,顏色較深,體積較大,南姜皮顏色偏白,姜芽處呈微紅色。沙姜乾燥的根莖為圓形或者近圓形的厚片,其直徑為1厘米-2厘米,厚度為0.2厘米-0.6厘米,其外表皮為淺褐色或黃褐色,有褶皺,有的有根痕或殘存須根。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南姜

⑧ 沙姜的作用是什麼

山柰,學名Kaempferia galanga,亦稱三柰、山奈、沙姜等,是一種姜科山柰屬的植物。
形態山柰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地下具塊狀根狀莖,有香氣,無地上莖;少數基生卵圓形葉,葉柄下延成鞘;秋季自葉鞘內抽生穗狀花序,具4-12朵白色花,芳香;蒴果長橢圓形。
產地山柰原產印度,原產於拂林國,即今日南洋一帶。現時主要在中國南方種植,如廣東省中部。
用途山柰可入葯,根據《本草從新》,山柰「辛溫暖中。辟瘴癘惡氣。治心腹冷痛。寒濕霍亂。風蟲牙痛。。另外,「辛香伐氣。甚於甘松香」,所以有些食物亦以沙姜作調味,以去寒濕,一般亦用來蘸白切雞。不過,山柰亦「不宜輕服」

⑨ 沙姜與生薑有什麼不同求解

作用不同

1.生薑味辛辣,它可將自身的辛辣味和特殊芳香滲入到菜餚中,使之鮮美可口,味道清香。因為其味清辣,只將食物的異味揮散,而不將食品混成辣味,宜作葷腥菜的矯味品,亦用於糕餅糖果製作,如姜餅、薑糖等。

2.沙姜也有辛辣味,但比生薑要淡一些,而且沙姜不僅能去腥,還有提鮮增香的作用。

3.這是生薑所不具備的特點。沙姜尤其適合用於各種肉類食材的烹調,也可以用於配製鹵汁,或作「五香料」的配料。

功效不同

4.生薑味辛、性微溫,入脾、胃、肺經,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解毒的功效,主治外感風寒、胃寒嘔吐、風寒咳嗽、腹痛腹瀉、中魚蟹毒等病症。

5.沙姜味辛、性溫,入胃經;有溫中散寒,開胃消食,理氣止痛的功效;適宜胃寒之人心腹冷痛,腸鳴腹瀉者,納谷不香,不思飲食,或停食不化之人食用。

(9)印度哪裡產沙姜擴展閱讀

沙姜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性耐旱耐瘠怕浸。南盛耕地多屬黑泥田,含碳質多,松軟疏水,宜於沙姜生長。 多為圓形或近圓形的橫切片,直徑1~2cm,厚0.3~0.5cm。外皮淺褐色或黃褐色,皺縮,有的有根痕或殘存須根。

切面類白色,粉性,常鼓凸。質脆,易折斷。氣香特異,味辛辣。功能主治行氣溫中,消食,止痛。用於胸膈脹滿,脘腹冷痛,飲食不消。

多年生宿根草本。塊狀根莖,單生或數枚連接,淡綠色或綠白色,芳香;根粗壯。無地上莖。葉2枚,幾無柄,平卧地面上;圓形或闊卵形,長8~15厘米,寬5~12厘米,先端急尖或近鈍形,基部闊楔形或圓形,質薄,綠色,有時葉緣及尖端有紫色渲染。

葉脈10~12條;葉柄下延成鞘,長1~5厘米。穗狀花序自葉鞘中出生,具花4~12朵,芳香;苞片披針形,綠色,長約2.5厘米,花萼與苞片等長;花冠管細長,長2.5~3厘米。

花冠裂片狹披針形,白色,長1.2~1.5厘米;唇瓣闊大,徑約2.5厘米,中部深裂,2裂瓣頂端各微凹白色,喉部紫紅色;側生的退化雄蕊花瓣狀,倒卵形,白色,長約1.2厘米;葯隔寬,頂部與方形冠筒連生。

子房下位,3室,花柱細長,基部具二細長棒狀附屬物,柱頭盤狀,具緣毛。果實為蒴果。花期8~9月。

主要價值

名稱:沙姜

又名:山萘

類別:溫里葯

拼音:Shān Nài

拉丁:Rhizoma Kaempferiae

別名:三奈子(《海上方》),三賴(《品匯精要》),三柰、山辣(《綱目》),三藾(《南越筆記》),沙姜(《嶺南采葯錄》)

姜科植物山柰的根莖。12月至次年3月間,地上莖枯萎時,挖取二年生的根莖,洗去泥土,橫切成片。用硫黃煙熏1天後,鋪在竹席上曬干。切忌火烘,否則變成黑色,缺乏香氣。

沙姜花

乾燥根莖為圓形或近圓形的厚片,直徑1.5~2厘米,厚2~6毫米。外皮紅棕色,皺縮,有時可見根痕、鱗葉殘痕及環紋.斷麵灰白色,富於粉質,光滑而細膩,略凸起,而外皮皺縮,習稱縮皮凸肉。質脆,易折斷。氣芳香,略同樟腦;味辛辣(但與姜味不同)。以色白、粉性足、飽滿、氣濃厚而辣味強者為佳。

炮製

冬季採挖。洗凈,除去須根,切片,曬干。

性味歸經

性味歸經:溫;辛;歸胃經

①《品匯精要》:味辛,性溫,無毒。

②《本草匯言》:味辛甘,性溫,無毒。

③《本草匯言》:入足陽明、太陰、厥陰經。

④《本草再新》:入心、脾、腎三經。

功能主治

溫中,消食,止痛。治心腹冷痛,停食不化,跌打損傷,牙痛。用於胸隔脹滿,脘腹冷痛。飲食不消。

①《品匯精要》:辟穢氣;為末擦牙,祛風止痛及牙宣口臭。

②《綱目》:暖中,辟瘴癘惡氣。治心腹冷氣痛,寒濕霍亂,風蟲牙痛。

③《本草匯言》:治停食不化,一切寒中諸證。

④《嶺南采葯錄》:治跌打傷,又能消腫。治骨哽,以之和赤芍、威靈仙等分,水煎服。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0g;或入丸、散。

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搗敷;或搐鼻。

注意事項

陰虛血虧及胃有鬱火者禁服。

食療作用

沙姜味辛、性溫,入胃經;

有溫中散寒,開胃消食,理氣止痛的功效;

適宜胃寒之人心腹冷痛,腸鳴腹瀉者,納谷不香,不思飲食,或停食不化之人食用。

《本草綱目》:「暖中,辟瘴癘惡氣,治心腹冷痛,寒濕霍亂。」,《本草匯言》:「治停食不化,一切寒中諸證。」

附方

①治心腹冷痛:山柰、丁香、當歸、甘草等分。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酒下。(《瀕湖集簡方》)

②治一切牙痛:山柰子二錢(用面裹煨熱),麝香半錢。為細末,每用三字,口噙溫水,隨牙痛處一邊鼻內搐之,漱水吐去,便可。(《海上方》麝香一字散)

③治風蟲牙痛:肥皂一個,去穰,內入三賴、甘松各三分,花椒、鹽不拘多少,以塞肥皂滿為度,用麵包,煉紅,取研為末,每日擦牙。(《攝生眾妙方》)

閱讀全文

與印度哪裡產沙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清朝時稱越南叫什麼 瀏覽:196
什麼是中國簡體數字 瀏覽:90
中國金州古鎮有哪些 瀏覽:962
短義大利面怎麼弄好吃 瀏覽:626
南寧到越南廣安怎麼坐車 瀏覽:981
中國移民外國有多少 瀏覽:72
越南轉口貿易生產需要什麼材料 瀏覽:63
上海到英國的商務艙機票多少錢 瀏覽:64
越南考研需要什麼手續 瀏覽:365
義大利和瑞士邊境哪個車站好 瀏覽:62
印度停止送親多少 瀏覽:455
伊朗什麼時候用人民幣結算石油的 瀏覽:803
中國哪個鐵路學校好 瀏覽:835
印度怎麼賠償 瀏覽:622
印尼珍多冰用什麼做石榴米 瀏覽:175
印度人游泳池在哪裡 瀏覽:267
印尼哪裡的燕窩最便宜 瀏覽:884
義大利面怎麼做又軟又香 瀏覽:774
天津義大利風情街泰國餐廳在哪裡 瀏覽:291
印度t恤品牌有哪些 瀏覽: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