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贏過哪些戰爭

印度贏過哪些戰爭

發布時間:2022-09-05 21:49:07

㈠ 印巴戰爭有幾次及中國的作用

印巴戰爭有三次。

1,第一次印巴戰爭

1947年8月,印度、巴基斯坦分治時,蒙巴頓方案規定讓克什米爾人自由選擇歸並印、巴一方或宣布獨立。

印度利用其分治時控制的克什米爾議會通過決議,宣布該地區歸屬印度,從而,激起巴基斯坦方面嚴重不滿。同年10月27日,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地區爆發了第一次戰爭。

中國的作用:由於中國當時正處於內戰期間,所以在印巴戰爭中沒有扮演任何角色。

2,第二次印巴戰爭

第二次印巴戰爭是1965年8月初至1966年1月,印度、巴基斯坦關於克什米爾地區分治問題而引發的戰爭。本次戰爭以印度敗而結束。

1965年8月初,克什米爾游擊隊和印度軍隊在印巴停火線附近發生激烈交火。8月14日,巴基斯坦正規軍隊也捲入沖突,印度軍隊於9月6日再一次向巴基斯坦發動大規模武裝進攻,攻佔巴方控制線內的多處山嶺。

中國的作用:當時中國向巴方提供的一大批武器裝備,基本上都是從我軍正使用或庫存的裝備中直接抽調的,同時我國還免費為巴方提供這些裝備的人員操作培訓。形勢最緊張時,我國甚至還派出參謀人員加入巴方總參謀部,實際上是直接指揮了部分戰斗行動。

除提出最後通牒式照會外,更多的是軍事上的安排。印度怕受兩面夾攻,迅速按期拆除了它在中錫邊界上的一切工事。這是我國政府危機處理能力最有效的一次。

在中國的直接影響下,印巴雙方簽署《塔什干宣言》,握手言和。

3,第三次印巴戰爭

第三次印巴戰爭是指1971年11月21日-12月17日期間,印度、巴基斯坦關於克什米爾地區分治問題而引發的戰爭。該次戰爭以東巴基斯坦從巴基斯坦獨立出去成為孟加拉國結束。

中國的作用:在第三次印巴戰爭發展到東巴被佔領,印軍在西段猛攻巴基斯坦重鎮拉合爾,即將突破巴軍防禦的情況下,我國政府向印度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其立刻停火,否則中國政府保留採取一切措施的權力。

正是這道聲明迫使印度政府放棄了以武力徹底解決印巴問題的想法,挽救了盟友巴基斯坦。

(1)印度贏過哪些戰爭擴展閱讀:

第三次印巴戰爭的後果

1,這場不到一個月的戰爭將巴基斯坦一分為二,佔全巴基斯坦人口56%,面積16%的東巴基斯坦成為一個獨立的孟加拉國。印度肢解巴基斯坦的願望得以實現。

從此,南亞次大陸上各國力量對比發生明顯的變化,被肢解後的巴基斯坦進一步拉大了與印度的實力差距。印度成為南亞唯一在經濟上和軍事上具有明顯優勢的地區大國。

2,在第三次印巴戰爭期間,美國擔心蘇聯在南亞起到支配作用,因而在戰爭中採取了偏向巴基斯坦的政策。

盡管美軍並未直接參與戰爭,但戰後印度同美國的關系還是降到了最低點。由於印度逐漸成為蘇聯推行南下戰略的前哨基地和對抗中國的戰略夥伴,印蘇關系持續升溫。

美國清楚的看到,蘇聯正在利用同印度的關系進入南亞次大陸,進一步增強自己的影響和勢力。美國在南亞的戰略收縮態勢在某種程度上刺激了蘇聯實施南下印度洋戰略,為蘇軍進入阿富汗埋下了伏筆。

3,孟印巴三國關系的曲折變化。孟加拉國建立兩年多後,1974年4月,印、巴、孟三國外長就遣返戰俘問題達成協議,三國關系趨於正常化。

1975年10月孟巴兩國正式建交。1975年,孟加拉國發生軍事政變。新政府一反對印度的親密態度,大力發展與阿拉伯國家的關系,並開始恢復與巴基斯坦的關系。

之後孟印兩國之間又相繼發生了關於法拉卡河水分配糾紛、印度停止對孟軍援、兩國邊界沖突、非法移民問題等一系列事端,孟印關系發生嚴重逆轉。

㈡ 印度軍隊的參與戰爭

第一次印巴戰爭(1947年10月22日——1948年12月31日)
波羅行動
中印自衛反擊戰(1962年10月20日——1962年11月22日)
第二次印巴戰爭(1965年4月24日——1965年9月20日)
第三次印巴戰爭(1971年11月21日——1971年12月17日)
斯里蘭卡內戰
卡爾吉爾戰爭

㈢ 2016年印度打了什麼勝仗

據巴基斯坦「黎明報」報道,巴基斯坦軍方證實,近期,印度突然騰出精力出兵邊境,在克什米爾地區發動大規模圍剿活動,毫不留情向平民開火,造成巴方巨大的人員損失。報道中還提到,從2020年年初到現在,印度共在西北邊境地區打死了192名反抗戰士以及47名無辜平民,印方同時也有73名士兵死亡。據了解,目前,巴基斯坦方面正在與聯合國進行商討,希望聯合國能夠鼓動國際社會對印度的一系列暴行加以干預。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德里的施壓下,美俄等大國都拒絕伸出援手,就連巴基斯坦的老朋友沙特也表示不願插手別國事務,這些國家的表態也大大助長了印度在邊境地區的囂張氣焰。

前段時間,印軍與克什米爾地區民眾再次發生相當激烈的沖突,印軍再次向巴方4名平民開火,其中還包含1名婦女在內。隨後,印度軍隊對當地社區進行了封鎖,甚至還揚言要出動軍隊挨家挨戶搜捕抵抗分子。對於近期圍剿活動,印度軍方表示相當滿意,甚至還揚言克什米爾大局已定,巴方軍隊難挽狂瀾。印軍一名指揮官表示,印軍最近消滅的叛軍人數首次超過了叛軍擴充的人數,印軍還從巴方士兵手中繳獲了大批武器彈葯和物資等,這也代表著克什米爾地區叛軍已經在「走下坡路」了,或許再過不久,印軍就能將克什米爾地區的安全局勢「全面控制」,印度將會有更多時間來解決其他地區的矛盾。

據印軍指揮官報道,2020年至今,印度一共在克什米爾地區發起了將近72次圍剿行動,在這些爭端中,共有177名武裝分子被擊斃。有媒體指出,印巴兩國對戰爭中死亡的人數統計略有不同,這主要是由於兩國在對克什米爾地區的定義方面有一些出入,巴方將印度認為並不存在爭議的地區也一並歸入到了克什米爾地區,因此兩國在戰爭死亡人數統計方面總會存在一定的差池。不管怎樣,2020年起,印度對克什米爾地區的軍事沖突都超過了往年,有軍事專家分析稱,印度最近加大對克什米爾地區的圍剿力度也是有一定原因的,印度今年在國內外形勢上都存在嚴重危機,尤其是在北部邊境處於劣勢地位之時,印度就更需要通過一場勝仗來安撫國內民眾的情緒。

印度媒體表示,近段時間以來,巴基斯坦方面武裝分子的滲透行動也是十分猖獗,從年初至今,印度已經擊斃了22名巴基斯坦武裝分子。比起克什米爾當地的叛軍來說,巴基斯坦武裝分子顯然要更加「瘋狂」。這些武裝分子的武器裝備要更為精良,作戰經驗方面也要更加豐富,印軍為此還吃了不少苦頭,就連印度軍官在內都曾被這些武裝分子打死或擊傷過。隨後,印軍就針對這群武裝分子改造了自身的圍剿技術。

在情報網路的支持下,巴方為了支援武裝分子與印方軍隊打持久戰而建造隧道的消息也被印方及時獲知。得知情況後,印軍立即出動,前往邊境地區發起搜查行動,截至目前,印方軍隊已經發現了至少一條隧道。印度軍方認為,巴基斯坦方面挖掘的隧道遠遠不止這些,安全部隊與警察已經在邊境地區開展了數次搜查行動。

㈣ 第二次印巴戰爭誰贏了

雙方打了平手。1965年8月初,克什米爾游擊隊和印度軍隊在印巴停火線附近發生激烈交火。8月14日,巴基斯坦正規軍隊也捲入沖突,印度軍隊於9月6日再一次向巴基斯坦發動大規模武裝進攻,攻佔巴方控制線內的多處山嶺。巴方在停火線南部展開反擊,並攻入印度防守薄弱的旁遮普邦。雙方展開激烈的空戰,巴基斯坦地面部隊在坦克的配合下,給印度軍隊以重創。隨後,雙方陷入僵局。最後,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使印、巴雙方於9月23日正式停火。1966年1月,在前蘇聯斡旋下,印巴雙方簽署《塔什干宣言》。巴基斯坦承諾在克什米爾問題上「不使用 武力而採用和平手段解決爭端」和「互不幹涉內政的義務」在第二次印巴戰爭中,中國不但提供大批軍事援助,還直接出兵!

當時中國向巴方提供的一大批武器裝備,基本上都是從我軍正使用或庫存的裝備中直接抽調的,同時我國還免費為巴方提供這些裝備的人員操作培訓。形勢最緊張時,我國甚至還派出參謀人員加入巴方總參謀部,實際上是直接指揮了部分戰斗行動。

比如,在保衛拉合爾的戰斗中,巴坦克部隊在大炮和步兵之前向印軍沖鋒,結果損失嚴重,亟須坦克補充。考慮到當時的國內情況周恩來總理不得不從現役部隊使用的坦克中撥出一部分支援巴基斯坦,此事使巴軍及阿尤布總統萬分感激。

隨著第二次巴印戰爭的升級,巴總統一再要求中國方面出兵進行支援!

考慮到中錫邊界以南為中印及東巴最近交接處,中國決定在此地區給印度以打擊,以支持巴基斯坦!在此之前,先給印度政府下一個「最後通牒」式的照會:「限印度於三日內拆除它在中國錫金邊界一側和跨中錫邊界線上的所有侵略工事,並立即停止在中印邊界和中錫邊界的一切入侵活動,保證今後不再越境騷擾,否則,由此而產生的一切嚴重後果,必須由印度政府承擔全部責任。」

自然,我們除提出最後通牒式照會外,更多的是軍事上的安排。印度怕受兩面夾攻,迅速按期拆除了它在中錫邊界上的一切工事。這是我國政府危機處理能力最有效的一次。因此,中國的介入導致印度並沒有打敗巴基斯坦,巴基斯坦也沒有打贏。這是符合中國國家利益的!

㈤ 印度和巴基斯坦共發生了幾次戰爭,勝負如何

影響印度和巴基斯坦關系的主要障礙是克什米爾問題,印巴兩國為了該地區的歸屬問題曾打過三次大仗。
第一次印巴戰爭
1947年10月,克什米爾土王哈里·辛格宣布,該地區將歸屬印度,並已經和印度簽署了正式合並協議。印度軍隊隨後進入克什米爾地區,同受巴基斯坦支持的穆斯林武裝展開激戰。這場沖突愈演愈烈,終於在同年底發展為印巴雙方的大規模軍事沖突,即第一次印巴戰爭。最終印軍從巴基斯坦武裝手中終於奪回了有著重要戰略價值的乍吉山口,打通了克什米爾東西的聯系。應該說第一次印巴戰爭印度取得勝利。
戰爭最終沒有解決克什米爾問題,印巴兩國不得不把該問題提交給聯合國大會和安理會。1948年8月13日和1949年1月5日,安理會兩次決定克什米爾問題交由克什米爾人民自己來決定。但是,印度認為,克什米爾問題已經由1947年10月26日其土王與印度簽署的協議解決,而反對由全民公決來決定其歸屬。
1949年7月29日,印度與巴基斯坦簽署協議,在克什米爾地區劃定停火線。
第二次印巴戰爭
第二次印巴戰爭又稱作「第二次克什米爾戰爭」,印巴雙方沒有正式宣戰就匆匆進入了戰爭狀態。1965年8月初,克什米爾游擊隊和印度軍隊在印巴停火線附近發生激烈交火。隨後巴基斯坦正規部隊在8月14日也捲入沖突。印巴兩國軍隊在克什米爾停火線附近山地展開交戰,印度軍隊在猛烈炮火支援下攻佔了巴方控制線一側的多處山嶺。雙方在戰斗中動用了空軍支援地面戰斗並展開激烈空戰。最終巴軍不僅在南部擊退了攻入巴基斯坦國境的印軍,而且乘勢推進到印度國境內6千米,共佔領了約1200平方千米的印度國土。因而第二次印巴戰爭巴基斯坦獲勝。
1965年9月20日,在聯合國的調停下,印度和巴基斯坦於9月23日同時宣布:接受聯合國的調停,全線停火。1966年1月4日至9日,在蘇聯政府的斡旋下,印巴兩國同意撤退到1965年8月5日前所在地區。第二次印巴戰爭就此結束。
第三次印巴戰爭
11971年11月21日,印軍向巴基斯坦發起突然進攻,印巴戰爭爆發。23日,巴總統葉海亞·汗宣布全國處於緊急狀態,巴軍全力抗擊印軍。戰爭在東巴和西巴兩個戰場展開。印度的戰略企圖是,東攻西守,以奪占東巴為最終目標。巴基斯坦的戰略指導方針則是全力固守各戰略要地,以此粉碎印軍的突擊行動。在三個作戰方向的印軍先後完成對達卡合圍攻擊的作戰准備後,印軍開始向達卡發起總攻。12月15日,印軍完成從東、西、北三個方向對達卡的合圍,海、空軍則從海上和空中實施嚴密封鎖,完全切斷了東巴與西巴以及外部的任何聯系。在這種情況下,東巴守軍於12月16日向印軍投降,東巴戰場的攻防作戰遂告結束。 因此印度於12月17日宣布,在西巴地區實行「單方面停火」。巴基斯坦接受了印度的停火建議,西巴戰場的作戰行動至此結束。 所以第三次印巴戰爭印度成為勝利方。
第三次印巴戰爭結束後,東巴脫離巴基斯坦,成立了孟加拉共和國。此外印度還佔領了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的320平方公里的土地。1972年7月,印巴簽署了《西姆拉協定》,雙方同意在查謨和克什米爾尊重1971年雙方停火後形成的實際控制線。

㈥ 印度稱中國打仗不行,還稱印度歷史上有3次戰勝中國,是真的么

印度和中國都是亞洲大國,也都是實力相對強大的國家,因此中印兩國經常會被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客觀來說,中國的實力應該更強一些,因為中國不僅土地遼闊,而且還擁有眾多人口,科技和經濟都遠勝於印度。可印度卻對外宣稱,中國人打仗不行,他們還說印度人曾在歷史上三次在中國中國,這是真的嗎?印度什麼時候跟中國發生過戰爭。按照印度的說法,第1次戰爭是因鴉片戰爭,第2次戰爭是英法聯軍入侵圓明園,第3次戰爭是八國聯軍侵華。

印度其實也知道這樣的說法比較勉強,可他們還是堅持宣稱,這三次戰爭的勝利,跟他們有很大的關系,之所以會這么做,主要是因為印度已經實在找不到理由,不知道該如何證明自己已經超過了中國。他們思來想去,只能以那幾次戰爭為借口,聲稱中國沒有能力作戰。印度這種行為,簡直就是跟小孩兒過家家一樣,完全沒有道理可講,只會無理取鬧。

㈦ 印度和巴基斯坦打了幾次仗,分別都誰勝利了

三次印巴戰爭:
1948年到1949年的第一次印巴戰爭的結果是,印度控制了克什米爾地區大約3/5的土地與3/4的人口。巴基斯坦控制了另外2/5的土地與1/4人口。這次停火奠定了後來雙方對克什米爾控制的范圍。另外,按照聯合國的決議,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最終必須由公民投票來決定。但是,雙方後來在是否舉行、如何舉行公民投票的問題上始終無法取得統一意見。通過一步步的行動,印度到六十年代初期已經完全接管了克什米爾。
第二次印巴戰爭:1965年8月初,克什米爾游擊隊和印度軍隊在印巴停火線附近發生激烈交火。8月14日,巴基斯坦正規軍隊也捲入沖突,印度軍隊於9月6日再一次向巴基斯坦發動大規模武裝進攻,攻佔巴方控制線內的多處山嶺。巴方在停火線南部展開反擊,並攻入印度防守薄弱的旁遮普邦。雙方展開激烈的空戰,巴基斯坦地面部隊在坦克的配合下,給印度軍隊以重創。隨後,雙方陷入僵局。最後,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使印、巴雙方於9月23日正式停火。 1966年1月,在前蘇聯斡旋下,印巴雙方簽署《塔什干宣言》。巴基斯坦承諾在克什米爾問題上「不使用 第二次印巴戰爭武力而採用和平手段解決爭端」和「互不幹涉內政的義務」
第三次印巴戰爭:1971年底,印度因東巴基斯坦鬧獨立而出兵,與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再起沖突,第三次印巴戰爭爆發。在聯合國的干預下,雙方於1971年12月17日實現停火,東巴基斯坦從巴國獨立出去成為今天的孟加拉國。

㈧ 印度和其他國家打仗有贏過么

印度打仗只贏過,同種的巴基斯坦!當年啊,就像兩個部落打仗一樣,盡管有飛機大炮機槍坦克,但打個寂寞,都是拉跨國家,開槍後看到對方武器多,人多的一方,立刻陽痿!什麼戰術啦,戰略啦,都沒有實踐的意義,部落戰爭嘛,他們的戰爭思維還不如一戰諸國,但印度人卻說自己很有戰爭經驗,每次都贏,當你問打了誰?印度人回答:巴基斯坦!前兩年印度覺得自己應該很牛了,又犯尼赫魯的老毛病,我們和印度沖突了,最後雙方撤軍了,印度人又在給自己找理由,什麼理由呢?我印度電子戰不行啊,中國人良心大大滴壞了,用輻射武器照我們,哎!印軍就是一群欺軟怕硬,總想以多欺少,欺善怕惡的軍隊,對待周邊小國重拳出擊,對待大國士兵,以多欺少,遇到真打,恐怕還不如尼赫魯時代的一些優勢,但我們必須注意印度,這個國家非常惡毒,沒有文明的國家,一個個都是納粹主義者,我不是瞎講,國大黨的甘地主義,在甘地死後就已經被拋棄了,更多的是RSS這個與德國納粹,日本軍國主義具有相同理念的組織,與納粹和軍國主義在上世紀30年代就有密切來往,而莫迪同志就是這個組織的頭領之一,而甘地也是被這個RSS組織刺殺的

㈨ 印度建國之後和什麼國家打過仗

跟巴基斯坦打了三次,分別是:
第一次印巴戰爭(1947—1949),目的是爭奪克什米爾地區,結果是印度佔了五分之三,巴基斯坦佔五分之二。
第二次印巴戰爭(1965),還是為爭奪克什米爾地區,結果是巴基斯坦丟了一些地方。
第三次印巴戰爭(1971),當年巴基斯坦東巴基斯坦省發生動亂,印度介入,雙方由此開戰,結果是巴基斯坦喪失東巴基斯坦省,這片土地獨立為現在的孟加拉國。
第三次印巴戰爭後印、巴雙方還爆發過數次沖突,如1984年的錫亞琴冰川沖突、1999年的卡爾吉爾沖突等。

和葡萄牙打了一次,時間是1961年,葡萄牙在印度有幾塊殖民地:果阿、達曼、第烏,印度獨立時曾要求葡萄牙歸還,但沒得同意,最終印度等不下去了決定武力收復。

和中國打過一次,時間是1962年,這個網上大把介紹就不羅嗦了,這以後雙方還有些沖突。

另外2001年和孟加拉國發生邊界沖突,1987—1990年出兵斯里蘭卡介入與猛虎組織的作戰,1988年出兵馬爾地夫平息政變等。

㈩ 印度是二戰戰勝國嗎它參加過什麼戰斗

不算,印度當時還是英國的殖民地,後來獨立後內部戰爭飯為了巴基斯坦和印度,還跟中國打過一仗,戰敗。

閱讀全文

與印度贏過哪些戰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是中國簡體數字 瀏覽:90
中國金州古鎮有哪些 瀏覽:962
短義大利面怎麼弄好吃 瀏覽:626
南寧到越南廣安怎麼坐車 瀏覽:981
中國移民外國有多少 瀏覽:72
越南轉口貿易生產需要什麼材料 瀏覽:63
上海到英國的商務艙機票多少錢 瀏覽:64
越南考研需要什麼手續 瀏覽:365
義大利和瑞士邊境哪個車站好 瀏覽:62
印度停止送親多少 瀏覽:455
伊朗什麼時候用人民幣結算石油的 瀏覽:803
中國哪個鐵路學校好 瀏覽:835
印度怎麼賠償 瀏覽:622
印尼珍多冰用什麼做石榴米 瀏覽:175
印度人游泳池在哪裡 瀏覽:267
印尼哪裡的燕窩最便宜 瀏覽:884
義大利面怎麼做又軟又香 瀏覽:774
天津義大利風情街泰國餐廳在哪裡 瀏覽:291
印度t恤品牌有哪些 瀏覽:135
印尼為什麼不允許婚前性行為 瀏覽: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