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有的海域在颶風來的時候會燃起熊熊大火
也許是颶風攪動海底,是海底的可燃氣體浮出水面,與雷電作用,起火。
『貳』 初三化學 為什麼海面上會起火 水的組成
海面上儲存大量可燃氣體(甲烷氣體),並有一些可燃冰(著火點很低,組成成分也幾乎為CH4)。當海面上達到可燃冰的著火點時,就會燃燒海面上的可燃氣體。燃燒的是可燃氣體,起初產生少量的熱,會揮發海面上的水,使水變成氫氣及氧氣。氧氣是助燃劑,氫氣可燃燒。所以火勢逐漸加大。但海水中雜志太多著火點低,所以雜質會淤積的愈來愈多,又來阻礙燃燒。最後火勢逐漸變小。直至熄滅。 這是我之前看的一個雜志的解釋,大概是這樣,希望可以幫助你!!!!
『叄』 印度水電站起火,如何從科學角度解釋
就在近期印度的一個水電站突然發起了大火,而通過調查之後知道這是由於水電站地下的一個設備,由於短路而引發了火災之後,有機組因此而發生了爆炸,所以導致了6人死亡,那麼為什麼電線短路會引發火災呢?
而印度水電站這一次的事故直接導致了6人死亡,我們通過現場的照片可以看到現場設備一直在滋滋地冒出火星,並且濃煙滾滾,整個空間裡面全部都被濃煙所填滿,而目前搜救人員仍正在對剩下被困的幾個人進行搜救。
『肆』 燃燒的海浪是怎麼發生的
水火不相容,是眾所周知的常理。然而,大千世界無奇不有,違反常理的奇事竟也真是不少。
在加勒比海北部,佛羅里達半島以東的海面上有一個大巴哈島。在這個島上有一個神秘的湖,這個湖就是人們所說的「火湖」。在這里,每當太陽落山、黑暗來臨之後,就在那微風吹拂的湖面上閃爍起無數的火花;躍出水面的魚也會熒光閃閃、滿身帶火;泛舟湖上那搖動的船槳拍打著水面,也會擊起無數飛躍的火星,船尾拖出的長長水浪也會變成一條火的尾巴。
在我國,人們也曾見到過河面起火的奇妙現象,那是1987年9月13日傍晚,在江蘇省豐縣宋樓鄉附近的一條子午河上,一段長30米、寬20多米的水域,人們竟發現它噴射出耀眼的火花,高達4~5米。隨著火花的噴射迸發出呼呼的聲響,猶如節日的焰火映紅了天空。河水裡的游魚、青蛙等在這噴射的火焰中紛紛喪生,這奇異的噴火現象一直持續到9月16日黃昏,達近100個小時。它那壯觀的景象遠遠超過了「火湖」那微弱的火勢。
但更令人感到難以置信的是在那波濤洶涌的海面上所燃起的通天大火。1976年6月的一天,法國氣象工作者從氣象衛星上接收到奇特的彩色照片。從對這張照片的分析中人們發現在大西洋亞速爾島的西南方海面上,一排排山峰般的巨浪上燃燒著通天大火,使人驚嘆不已。同樣,在印度東南部的安德拉邦馬德里斯海灣附近的海域里,也曾發生過海浪巨火,那是1977年11月9日,海面上突然颳起一陣颶風,接著在海浪咆哮中的海面上,驟然燃起了一片滾滾的通天大火,熊熊燃燒的火光映照周圍數十千米,持續了20多天之久。目擊者看到,燃燒的海水通紅沸騰,其景色十分壯觀。
這許多神秘的水上起火的未解之謎,吸引了許多科學家們的目光,他們紛紛對上述這些現象進行了研究,對各自不同的起火原因,做出了各自不同的解釋。關於「火湖」水面上之所以能火光閃閃,許多科學家解釋為:是由於湖水裡長著大量的會發熒光的細菌,由於這種熒光極弱,所以只有到了晚上人們才能看到。對於這些細菌的發光,科學家們也有所發現,原來在這些發光的細菌體內,存有一種熒光素和熒光酶。在熒光酶的催化下,熒光素和氧氣結合,生成氧化熒光素,其化學反映所產生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釋放出來,因而就發出了光。而海水燃燒的秘密是,當颶風以280千米/時的高速在海面上疾駛時,會激起滔天巨浪,風與海水發生高速摩擦,從而產生巨大的能量,使水分子中的氫原子和氧原子分離,在颶風中電荷的作用下,原子便發生爆炸和燃燒,再加上空氣中氧的助燃,海面上即燃起熊熊烈火。
但是,對於河面噴火原因雖議論紛紛,但至今還無定論。有些人推測認為:在河流的地層深處貯藏著大量的天然可燃氣體,由於地層的變動,導致天燃氣外泄,又由於地心熱力超過了天燃氣的燃點,以至天燃氣接觸氧氣後而自動燃燒,從而形成了高達4~5米的噴火奇觀。這一推測雖很有道理,但終歸是一種假說,沒有任何事實來作證據,還不能算作謎底。那麼,這河水為什麼能夠噴火呢?這至今仍是個未解之謎,等待人們去揭開。
『伍』 印度洋海嘯是由什麼引起的
印度洋海嘯,也稱為南亞海嘯,是由於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相互擠壓,導致地震進而引發大規模海嘯。地震和海嘯發生於發生在2004年12月26日,震中位於印尼蘇門答臘以北的海底。
在這次罕見的巨大地震中斷層移動又導致斷層間產生一個空洞,當海水填充這個空洞便產生巨大的海水波動,罕見的大海嘯產生了。
在地震約半個小時後,每秒200米速度傳播的海底波動就到達了蘇門答臘島亞齊省海岸,約1個小時後就在泰國普吉島登陸,2個半小時後殃及印度和斯里蘭卡,最後甚至沖到東非索馬里,造成當地9人死亡。
(5)印度東南部海水為什麼會起火擴展閱讀
印度洋海嘯的突如其來
據報道,在此次災難中,全球最早得到地震警報的是位於美國夏威夷的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它也是全球公認的水平最高的海嘯災害研究機構。當地時間2014年12月25日下午2時59分,該中心專家通過BP機收到地震訊息,顯示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發生了里氏8級地震。
之後,專家最終將地震確定為9級,不過,他們並沒有意識到9級地震將會產生致命的海嘯。在全球其他地方,也沒有任何一個地震研究機構發出類似的海嘯預警。直至新聞播報後,科學家們才意識到究竟發生了什麼。
的確,此次地震產生的海嘯「隱蔽」得非常巧妙:盡管它能以每小時數百公里的速度在海平面上前進,但它的實際高度不過幾厘米左右,行駛在上面的船隻根本感覺不到。然而,一旦遭遇地勢起伏不平的海岸線、淺灘或相對狹窄的港口,它的猙獰面目就會顯現出來。
最重要的是,由於印度洋地區缺乏海嘯預警系統,當海嘯襲來時,人類的脆弱在狂暴的大自然面前便一覽無遺。
『陸』 印度海嘯是由什麼引起的
海嘯是一種具有強大破壞力的海浪。水下地震、火山爆發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動都可能引起海嘯。 地震發生時,海底地層發生斷裂,部分地層出現猛然上升或者下沉,由此造成從海底到海面的整個水層發生劇烈「抖動」。這種「抖動」與平常所見到的海浪大不一樣。海浪一般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動的振幅隨水深衰減很快。地震引起的海水「抖動」則是從海底到海面整個水體的波動,其中所含的能量驚人。 海嘯時掀起的狂濤駭浪,高度可達10多米至幾十米不等,形成「水牆」。另外,海嘯波長很大,可以傳播幾千公里而能量損失很小。由於以上原因,如果海嘯到達岸邊,「水牆」就會沖上陸地,對人類生命和財產造成嚴重威脅。 地震海嘯分兩種 海嘯可分為4種類型。即由氣象變化引起的風暴潮、火山爆發引起的火山海嘯、海底滑坡引起的滑坡海嘯和海底地震引起的地震海嘯。中國地震局提供的材料說,地震海嘯是海底發生地震時,海底地形急劇升降變動引起海水強烈擾動。其機制有兩種形式:「下降型」海嘯和「隆起型」海嘯。 「下降型」海嘯:某些構造地震引起海底地殼大范圍的急劇下降,海水首先向突然錯動下陷的空間涌去,並在其上方出現海水大規模積聚,當涌進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後,即翻回海面產生壓縮波,形成長波大浪,並向四周傳播與擴散,這種下降型的海底地殼運動形成的海嘯在海岸首先表現為異常的退潮現象。1960年智利地震海嘯就屬於此種類型。 「隆起型」海嘯:某些構造地震引起海底地殼大范圍的急劇上升,海水也隨著隆起區一起抬升,並在隆起區域上方出現大規模的海水積聚,在重力作用下,海水必須保持一個等勢面以達到相對平衡,於是海水從波源區向四周擴散,形成洶涌巨浪。這種隆起型的海底地殼運動形成的海嘯波在海岸首先表現為異常的漲潮現象。1983年5月26日,中日本海7.7級地震引起的海嘯屬於此種類型
『柒』 印度洋大海嘯為什麼涉及那麼多國家
因為印度洋東部周圍國家比較小,比較密集,且多為島國。再者,引發印度洋海嘯的地震高達9.0級,整個地區也沒有海嘯預警中心。人們也對海嘯知之甚少。所以傷亡人數高達292,206人。 默哀!
『捌』 1977年在印度洋東南部馬德里斯的一個海灣,一陣颶風過後,海面的巨浪上燃燒著熊熊大火。這是真的嗎
這是高中的化學題,歷史上也沒查到這件事。所以說試題上面的內容不要較真兒,應該把重點放在要考察的知識點上。
『玖』 海面上為什麼會著火
有人認為,這是由熱帶海洋上空的台風引起的。台風——快速行駛的大氣與表層海水摩擦產生巨大的熱量,使水分子中的氫原子與氧原子分離,由此產生了大量的氫氣。氫氣是一種易燃氣體,當大氣與海水高度摩擦產生的熱量足以點燃氫氣時,便形成熊熊大火。也有人認為,台風引起海水翻騰,將埋藏在海底的天然氣翻滾至洋面。台風與洋面劇烈摩擦產生的熱量使天然氣點燃,形成熊熊大為
『拾』 想問以下 印度洋海嘯是怎麼形成的
2004.12.26.上午本地時間上午8時,北京時間上午9時.
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以北印度洋海域當地時間26日上午8時發生里氏8.5級強烈地震,並引發海嘯,東南亞和南亞數個國家受波及,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印度洋海嘯是地震引發的,而地震是地殼板塊運動所造成的。在目前的情況下,人的活動還不能對地殼運動產生重大的影響,在海洋當中就更不可能了。 震源: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相互擠壓,板塊斷裂導致大地震.是太陽,太陽黑子大爆發,太陽黑子大爆發是有周期性的,每當太陽黑子大爆發對地球有很大影響,常有地震,(海嘯是地震所至)洪水,氣候異常發生。太陽一打噴嚏,地球就發高燒huo
板塊的運動威力?事實上,那毀滅人類生命財產的火山和地震、給人類帶來利益的礦產資源的形成、海陸的變遷、山脈的形成、河流的布局、生命的演化……,地球上很多宏偉的自然現象,都與板塊活動有關。
海嘯是怎樣形成的
水下地震、火山暴發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激起的巨浪,在湧向海灣內和海港時所形成的破壞性的大浪稱為海嘯。破壞性的地震海嘯,只在出現垂直斷層,里氏震級大於6.5級的條件下才能發生。全球地震海嘯發生區的分布基本上與地震帶一致。破壞性較大的地震海嘯平均六七年發生一次,其中約80%發生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當海底地震導致海底變形時,變形地區附近的水體產生巨大波動,海嘯就產生了。
在開闊海面海嘯波高度很低,海嘯波在大洋中移行時,波長可達數十或數百公里,波高僅為1米左右,周期2—200分鍾。海嘯的傳播速度與它移行的水深成正比。在太平洋,海嘯的傳播速度一般為每小時二三百公里到1000多公里。海嘯不會在深海大洋上造成災害,正在航行的船隻甚至很難察覺這種波動。海嘯發生時,越在外海越安全,因此,准備靠岸或者停靠在岸邊的船隻要及時向外海開就可以化險為夷。
一旦海嘯進入大陸架,由於深度急劇變淺,波高驟增,可達20—30米,這種巨浪可帶來毀滅性災害。海嘯攜帶海底沉積物、船隻、樹木等重物一直沖入海岸線以上幾百米的地方。海嘯登陸時的速度可達每小時160公里。
海嘯產生的巨浪可能是一個或多個,其間可能間隔幾分鍾或幾小時。地面震動並伴隨突然退潮往往是海嘯發生的先兆。另外,海嘯並不總是以巨浪的形式登陸。它們更有可能是快速漲潮,伴隨著水下旋渦。可以把人捲入水下,並捲起重物。有時可以吞沒整個海灘。海嘯是海洋中巨大的浪潮現象之一。因海底火山活動、地震或由海底斜坡上的物質產生滑坡現象等,使海底地形發生急劇升降運動,導致海水強烈的擾動所致。
海嘯具有長周期波動的特點。其周期為數分鍾至十分鍾不等。海底地震歷時很短,但其釋放能量很大,當向大陸沿岸傳播時,形成巨浪侵襲陸地。據記載,世界上最強大的地震海嘯,波高達30-40米,波速每小時達數百千米,其勢迅猛,破壞力很大。此外,強大低氣壓通過時產生的海面異常升高的現象,也是海嘯的一種類型,稱「風暴海嘯」。海嘯是一種具有強大破壞力的海浪。這種波浪運動引發的狂濤駭浪,洶涌澎湃,它捲起的海濤,波高可達數十米。這種「水牆」內含極大的能量,沖上陸地後所向披靡,往往造成對生命和財產的嚴重摧殘。智利大海嘯形成的波濤,移動了上萬公里仍不減雄風,足見它的巨大威力。
水下地震、火山爆發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激起的巨浪,在湧向海灣內和海港時所形成破壞性的大浪稱為海嘯。破壞性的地震海嘯,只在出現垂直斷層,里氏震級大於6.5級的條件下才能發生。海底沒有變形的地震沖擊或海底的彈性震動,可引起較弱的海嘯。水下核爆炸也能產生人造海嘯。
地震經常在地球各處發生,達到破壞性程度的地震是比較少的。全球地震活動帶主要集中在環太平洋地震帶和地中海到中亞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主要是環繞著太平洋周邊地區。在東部北起阿留申群島,經阿拉斯加、北美西海岸、直到南美的智利;西部由阿留申群島向西,經堪察加半島、千島群島、日本列島,此後分成兩支,一支南下經馬里亞納群島、加羅林群島到伊里安島,另一支向西經琉球群島、台灣島、菲律賓、印尼,在伊里安島與前一支會合後,繼續南下,經索羅門群島、斐濟、湯加直至紐西蘭。環太平洋地震帶,是地球上地震活動最強的地區,這里因地質構造強烈,地表高差懸殊,有深度為11022米世界上最深的馬里亞納海溝,全球約80%的地震都發生在這個地震帶里,因而也地中海--中亞地震帶,在西部由亞速爾群島向西與大西洋海嶺相連,東部經地中海、土耳其、伊朗、巴基斯坦、中國西南部、緬甸,向南至印尼,並與環太平洋地震帶會合,這里發生的地震數佔全球總數的15%左右。
全球地震海嘯發生區的分布基本上是與地震帶一致。據1700多年的資料統計表明,全球有記載的破壞性較大的地震海嘯約發生260次,平均六七年發生一次,其中發生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的地震海嘯約佔80%,發生在地中海區的約佔8%,而在日本列島及其鄰近海域發生的地震則占太平洋地震海嘯的60%左右,因此,日本是世界上發生地震海嘯最頻繁和危害最重的國家。
地震產生的水體波動與通常海面上的海浪是不一樣的,海浪通常只在一定深度以上的水層引起波動,且這種波動的振幅隨水深衰減很快:地震引起的波動是從海面到海底整個水層的起伏,當然在大洋中海震源附近水面最初的升高幅度只有l一2米,這種波動運行在深水大洋時,波長可達幾十至幾百公里不等,周期在2-200分鍾范圍內變動,最常見的是2-40分鍾,傳播速度可達每小時1千公里,比大型噴氣式客機的航速還大,所以海嘯不會在深海大洋上造成災害,甚至於航行的船隻也難於察覺出這種波動。然而海嘯波進入大陸架後,因深度急劇變淺,能量集中,波高驟然增大,當進入狹窄淺水海域,從海面到海流速幾乎一樣的海嘯波攜帶巨大能量直沖海灣和岸邊,這時可能出現10-20米以上的波高,以排山倒海之勢沖擊過來,特別是傳播到漏斗型灣頂處更為突出。如海嘯波在海口和海灣內反復發生反射時,還會誘發海灣內海水的固有振動引發假潮,可使波高增幅更大,造成更大的危害。
:「地震海嘯」發生在海洋中,海嘯波濤長達數百千米,並可達到海底數百千米深處。海嘯是一種具有強大破壞力的海浪,有時波浪可高達數十米。這種「水牆」內含極大的能量,它以噴氣式飛機的速度沿海洋運動,沖上陸地後會造成巨大破壞。
對不起,我想說一句,印度洋海嘯不是人為原因造成的。你可以說死那麼多人是政府辦事不力,但這次海嘯絕對不是像當年我國發洪水那次是因為亂砍亂伐造成的。這一點請切記。印度尼西亞出於太平洋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活動頻繁,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帶上。所以火山地震頻發,但不是每次地震都會造成海嘯,只有板塊斷層斷裂才會引發海嘯,8.9九級的地震,30米高的海浪,就算環境保護的再好也白搭了。希望我說這么多各位能明白。人與自然永遠不會和諧,因為人總想著人定勝天,大自然不會因為人的意志而改變。所以一切自然災害不可避免。海嘯是自然現象,裡面並沒有人為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