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印度在二戰中到底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
二戰時的印度叫做英屬印度,是英國的殖民地,還沒有印度這個國家。當地人會有部分被英國徵兵,通過英國軍隊參加了對日本和納粹德國作戰。這些參戰的英屬印度人的軍官都是英國人,他們作為士兵是跟英國士兵也一樣的。二戰時的印度主要還是做做後勤工作,為前線提供物資,以及一些士兵被編入英軍參加各地反法西斯作戰,相對來說本土還是和平的。
② 二戰時期,我國在浴血奮戰時,印度在干什麼呢
二戰時,日本為了自己的野心對全亞洲發動了武裝入侵,中國更是成為了日本全面陸地戰爭時的主戰場,最終在損失了三千五百多萬軍民的前提下拖住了日本絕大部分兵力,為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最為慘烈的貢獻,在二戰勝利後我國成為了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
在二戰時的亞洲各國情況如何呢?泰國搖擺不定,有時候還幫日本;朝鮮半島淪陷為日本的殖民地被瘋狂壓迫掠奪;外蒙因日蘇諾門坎戰役倒向了蘇聯;菲律賓、越南、印尼、寮國、馬拉西亞被日本佔領。
總的來說,二戰時的印度主要還是做做後勤工作,為前線提供物資,以及一些士兵被編入英軍參加各地反法西斯作戰,相對來說本土還是和平的。估計正是這種在二戰時沒怎麼付出代價的原因,在審判日本戰犯時,印度的法官居然認為所有戰犯應該無罪釋放,讓佛祖來感化他們,這一點就是比較無語了。
③ 印度在二戰中是法西斯最大的幫凶嗎怎樣看待
印度總理莫迪行文給聯合國,要求聯合國承認印度在二戰中的巨大貢獻和功勛。更奇葩的是,印度普通民眾始終認為1945年,是印度將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地位讓給了中國。所以現在中國應該支持印度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但最大問題在於1945印度這個國家還不存在。而莫迪提出的印度在二戰的功勛在哪,實際上,莫迪完全是在睜眼說瞎話,印度不僅沒有功績而言可,而且最大的幫凶。
鮑斯也是個可憐人,為了印度的民族獨立操碎了心,不過是走錯了方向,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受日本一手扶植的自由印度政府自然也走向終結,鮑斯乘坐的飛往台北的飛機途中不幸失事,鮑斯也在這場空難中身亡。事後關於這場空難眾說紛紜,應該是死於暗殺,這樣的結局對鮑斯來說不失為一件好事,無論他初衷多麼純粹,依然改變不了他助紂為虐的事實。在反法西斯戰爭中他領導的印度團體站在了人類歷史的對立面。印度記住,國家的獨立與自由只能依靠自己。
④ 二戰時期印度軍隊取得了哪些戰績主要參戰部隊有
二戰期間印度還沒有獨立,當時的印度軍隊沒有獨立參戰,而是以輔助部隊的形式在英軍中配合參戰,因此談不上什麼戰績。
克倫戰役的問題我保留意見。
我覺得北非首先就是二戰的一個次要戰場。整個北非戰場在二戰中並沒有起到決定性作用,它的歷史地位更多來自於政治影響和宣傳需要。況且在北非戰場真正決定性的戰役發生在托普魯克,克倫戰役只是其中的一個小插曲。當然,由於二戰是一個整體,克倫作為其中的一部分,間接的牽扯了整個戰爭的進程,這其實再正常不過了。要說起來,規模更小,而且僅僅打了不到10天的張鼓峰事件的重要性就遠遠超過了克倫戰役,畢竟它對於二戰中決定性的戰場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
其次,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是:在1947年之前的歷史中從來就不存在「印度」這樣一個國家。印度在當時是英國在南亞次大陸所有殖民地的統稱。參加克倫戰役的是英印第4和第5師,軍官是英國人,而士兵多數是「印度人」(約60%)。那麼在這支部隊中出現的「印度士兵」到底屬於南亞次大陸上哪一個國家的居民呢?
是尼泊爾人,准確的說是「廓爾喀人」,世界著名的雇傭兵民族。
⑤ 二戰印度在幹嘛
二戰時期印度還不是一個國家,只是英國的殖民地。
另外,傳統上印度也不是一個統一國家,是因為英國的殖民將他們串起來。
現在的印度對外強硬都是要考慮國內的分離力量,他們語言不通,習俗不通,唯一稍微通的就是印度教。所以印度現在強硬在國內推行教派主義,打擊伊斯蘭教。
⑥ 二戰日軍最順時為什麼沒佔領印度印度二戰時期有多厲害呢
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一觸即發。在此同時,日本進軍東南亞,一時之間,東南亞諸國竟都只能暫避其鋒芒。
4.兵力不足
二戰期間,中國戰場牽制了日軍三分之二的陸軍兵力,其它陸軍在東南亞各國駐扎防衛,而海軍又在太平洋和美國軍隊耗著,日軍兵力已達極限。
⑦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印度在做什麼
印度在當時是英國的殖民地,被英國人佔領,日本沒能進入印度,而當時中國受到的國際援助也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印度經駝峰航線和滇緬公路入境的,為了減輕日軍對當時印度的壓力,當時的中國政府派出了遠征軍進入緬甸,與英軍協同作戰,最終日軍也沒能攻入印度,但戰後的東京審判,印度也派出了代表作為戰勝國參加
⑧ 二戰期間,我國在浴血奮戰時印度在干什麼
印度在二戰期間尚未實現獨立,當時應當稱為英屬印度,它是大英帝國的殖民地之一。英國是二戰同盟的重要支柱,印度當年也有許多被徵召加入英軍四處作戰的士兵。這在英國征服印度後,就時常這樣做,通過召募印度士兵,可以補充英國兵源的不足。印度士兵跟隨英軍征戰非洲、歐洲,也算是做出了貢獻。然而,人們對印度曾經在二戰中與德國、日本結盟,並加入法西斯陣營與同盟國作戰的情況了解並不多。一九四一年,一直積極尋求印度獨立的激進份子錢德拉·鮑斯從英國的監禁中逃脫至蘇聯莫斯科,之後他又從蘇聯飛到德國柏林投奔納粹,開始籌辦起所謂的「印度自由政府」,即印度偽政府。德國最高統帥部給鮑斯提供了場所、資金等一應幫助,國防軍也大力鼓動和支援錢德拉·鮑斯。一九四一年十二月,鮑斯跑到德軍在安納貝內格的戰俘營鼓動印度籍戰俘參加他的偽軍,由於他在印度人心中有一定的地位,幾天之內有數百人報名參加;另外,在弗蘭根堡附近的一個戰俘營里也有六百名印度志願者,博斯將他們組成軍團開始軍訓。一九四二年九月,「印度軍團」被德國國防軍吸收,改名為「第九五0印度步兵團」。總計約三千五百人。擁有八十一輛各類車輛、七百匹軍馬。一九四三年四月,九五0團移動到荷蘭並被配屬到第十六空軍野戰師。全團由三個營(每營四個連)和第十三、十四、十五連組成。
日本投降後,英國提出對鮑斯的指控和追緝。錢德拉·鮑斯攜帶著巨額「復國資金」乘坐一架日本運輸機經台灣上空飛往東京。因飛機失事而受傷,1945年8月19日,鮑斯死於台北的一所醫院里。1945年日本人收斂了他的遺骨,並由日本派來的一些僧人為他在台北進行了法事活動,火化後骨灰運去日本埋葬在東京的古寺蓮光寺中。印度國會議事堂前的三幅肖像中,錢德拉·鮑斯與甘地、尼赫魯並列,可見印度公示錢德拉·鮑斯的評價有多高。難怪印度法官會在戰後的東京審判時,極力為日本戰犯辯護,還宣稱日本戰犯全都無罪,看來他的腦袋並非讓驢給踢了。因為,印度與日本一直有著特殊感情 。印度與日本雖然相距遙遠,遠隔大陸還遠涉重洋,歷史上的交集似乎也並不多。但是在二戰時期,印度卻與日本關系相當密切,所以,日本與印度日趨熱絡、越走越近,似乎有漸成同盟之趨勢也就並不意外了。
⑨ 二戰中印度都幹了些啥
日本在1944年1月有過詳細的入侵印度代號「烏」號的英帕爾作戰計劃,企圖佔領英帕爾和科希馬等要地,進而控制整個東印度地區。
二戰中德意日法西斯軸心國的企圖是日本向西打,德國義大利向東打,最後雙方在中東會師,三國欲統治世界,印度橫亘在去往中東的道路上,怎能不挨揍呢?但是,我們的說,日本並沒有那麼輕松地打垮中國,大部分的兵力被牽扯在了中國本土,被調去列印度的部隊,人員並不多,還遭遇了英印聯軍和中國遠征軍的頑強抵抗,印度次大陸本土才倖免於日本的戰火。
1941到1942年初日本在北進政策遭到失敗後轉向了南下入侵東南亞,這一年日本所向披靡很快佔領整個東南亞,在佔領英屬緬甸時期重創英空軍力量,緬甸被日軍佔領後,日本既封鎖了國際援華運輸線,又打開了西攻印度的大門。此時,中國遠征軍開赴緬甸戰場和英印聯軍共同阻擊日本,此後同盟軍和日本在緬甸戰事焦灼了三年。
到1944年3月8日,日本緬甸方面軍發動英帕爾戰役("烏"號作戰)。日軍企圖奪取盟軍反攻基地英帕爾,威脅盟軍重要補給基地迪馬布爾,並切斷中印公路,改善其在緬甸的防禦態勢。從1944年3月到7月,英軍、英屬印度軍隊官兵在靠近緬甸的英帕爾地區與日軍在叢林和山地中鏖戰5個月,致使日軍傷亡5.5萬人,是當時日本歷史上最慘烈一敗。經過這一仗,日本試圖截斷中國戰場補給線、取得發兵印度「橋頭堡」的想法破滅。從此日本斷了西侵印度的想法。
英帕爾戰役,使印度本土免遭日寇的蹂躪,由此可見,印度是幸運的,如果,我們說如果日本拿下此戰役,以日本的的性格,戰爭死傷這么多人,又會有多少的印度平民死於日軍的屠刀之下。當然,歷史沒有如果,我們也不希望有這個如果。二戰結束後,印度人民強烈的獨立願望使印度在1947年脫離了英國的殖民走上獨立的國家。這一點來講,印度又是幸運的,當其他國還處在內戰之中時,印度便早早地走上了「強國富民」的道路。
縱觀二戰史,印度算是少有免於日本戰火的國家。
⑩ 二戰期間印度的軍隊表現如何
二戰的時候,印度只是充當英國在緬甸以及新加坡同日軍作戰的大後方和補給基地。印度的軍隊戰鬥力:在戰斗中更多的充當了仆從軍和輔助軍的作用,在二戰中沒有什麼明顯的作為。只有部分的廓爾克軍隊尚可算得上精英,隨從英軍在對日作戰中偶爾露崢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