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話觀自在怎麼說

印度話觀自在怎麼說

發布時間:2022-09-07 04:09:06

㈠ 玄奘法師為什麼要把心經中的觀世音翻譯為觀自在

經考證,觀世音菩薩名號是從梵文在古絲綢之路上的諸國多次傳譯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傳到我國之後再經翻譯就變成觀世音了,已成通用名號。而玄奘法師的譯經原本直接從古印度梵文而來,採用直譯為多,所以翻譯成觀自在,這是符合原譯本的翻譯。兩者都沒有問題。

㈡ 【為什麼要供奉觀世音菩薩】

常凱長老一、民間傳說在中國民間多數是信仰觀世音菩薩的,我們從「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這兩句話就可看得出來。但是對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可能有很多人會不知道,而對觀世音菩薩,可說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由此可見民間信仰觀世音菩薩的盛行,不過,正正確確懂得觀世音菩薩的意義和觀世音菩薩的顯化事跡的人並不多,原因是:一般人都認為觀世音菩薩是個女人,名叫妙善。關於這個問答辯護,現在先從傳奇說起,然後再作合理的解釋。一、汝州志記載:「過去有楚莊王的第三女叫做妙善,是個非常孝順的孝女,當楚莊王病得很危急的時候,醫生說要病好,必須用親人的手眼,妙善公主聽了,毫無難色的割下手眼,救父親的重病,使父親的病痊癒。等到父親病好,公主也就坐化,醫生說她是大悲菩薩,而說這話的醫生,亦立刻不見。於是楚莊王即封公主為大悲菩薩,且建香山寺,塑千手千眼像。有人說:庄王命塑全手全眼,但宦者誤為千手千眼,致有千手千眼觀音。」但汝州志所說,為感通錄不載,這當然是不可靠的傳說。又據向來俗傳,謂大士為妙庄王第三女,名叫妙善,因舍手眼愈父惡疾,乃顯千手千眼像,編年通論中說:「這是天神為南山道宣律師所說」,這自然亦是傳說而已。二、《觀音得道》:說妙庄王有三位公主,大公主愛文才招了一個文駙馬;二公主愛武才,招了一個武駙馬;三公主愛修行學佛,慈悲愛護生物,舍己為人——就是「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後來在大香山成了正果。這本警世小書,雖然和佛經文中的觀世音相差太遠,但這本書在民間的流通——尤其是一般婦人家都會念誦。近年來也編成話劇,拍成電影——「觀世音」。去年曾在本國放映,還有什麼「白蛇傳」,「王氏女對金剛」,「目蓮救母」等。有關這種民間傳說故事都沒有什麼事實可言,只是一本神話警世的善書而已。其實關於觀世音菩薩救人救世的因緣,在佛經中有一部偉大的經典叫做《大乘妙法蓮華經》,其中第二十五品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是完全說觀世音菩薩的聖德以外,還有《般若經》、《真言儀軌》、《悲華經》、《觀音授記經》、以及凈土宗的經典,密宗的經典……都是崇奉和尊敬觀世音菩薩的,可是這些佛教經典,只是流傳在已進佛門的佛教徒中,在廣大的群眾卻不能從普門品中來認識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二、觀世音菩薩是什麼地方人觀世音菩薩究竟是什麼地方人?這個問題,我現在先來說觀世音菩薩的名義,然後再介紹觀音菩薩的來歷。觀世音菩薩。印度叫做「阿干嚧吉帝爍唷啰」,中國話叫做「光世音」、「觀自在」、「凈聖」、「施無畏者」、「救世大悲者」、「金剛菩薩」。觀世音是菩薩的德號,觀世音「觀」字該讀做去聲,乃是智觀之觀,不是眼觀之觀,一般人讀做平聲。觀是能觀之智,世音是所觀之境。是說這尊菩薩以觀世間的苦樂音聲,而尋聲救苦,所謂「尋聲救苦度群迷,故號名為觀自在」。所以還有叫做「觀世自在」、「觀聖自在」。就是贊嘆觀音的智慧,於所觀的事理無礙之境,已經達到自由自在,不再有絲毫拘礙。同時也贊頌觀音的大悲,在所應化度的各類群機,當其救度拔苦時,亦已達到自由自在,不會感到有何困難。根據《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說:「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實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若有持是觀世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若為大水所漂,稱名其號,即得淺處。若有百千萬億眾生、為求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珊瑚、琥珀真珠等等,入於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飄墜羅剎鬼國,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以是因緣,名觀世音。」《楞嚴經》:菩薩遇古觀音佛,彼佛教其依「聞性」三昧而悟道,故得觀世音名號。《悲華經》:菩薩為凡夫,做轉輪聖王第一太子的時候,對三寶非常敬信。同時在寶藏佛面前發大菩提心,立大誓願說:假使有世界中的苦惱眾生,為求解脫痛苦,稱念我的名號,而為我的天眼所見,天耳所聞,不能救脫其苦者,我誓不成佛。寶藏佛見他發這樣的大願,除欣喜贊嘆外,還為名叫觀世音。以上所說都是觀世音的德號。菩薩是印度話,具雲菩提薩埵。菩提,中國話叫做「覺」。薩埵,叫做「有情」。合起來叫做「覺有情」。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大菩薩。因為很多人不了解菩薩的名義,大多數將偶像稱為菩薩,同時把菩薩當做神明去求拜,這種舉動實在可笑。如果我們肯發上求下化的心,大家也可名為菩薩,不過是初發心的菩薩,而不是斷惑證真的大菩薩,有深淺程度的不同。觀世音菩薩,在過去無量劫前成了佛,名號「正法明如來」。那就是我們早課所念的課文:「南無過去正法明如來,現前觀世音菩薩」。因為與這娑婆世界有大因緣,以大悲願力,「倒駕慈航」復入生死苦海,現菩薩身,隨機赴感,無處不周。「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無非是要令一切眾生,脫離苦海而登彼岸而已。觀世音菩薩究竟是什麼地方人,這點不能說明在這娑婆世界裡某一個地方,而是指明觀世音菩薩,是示現在西方過去十萬億佛土的極樂世界做菩薩,協助阿彌陀佛化度眾生。將來就在極樂世界成佛,佛號叫做「普光功德山王如來」。至於觀世音菩薩行化的地方,那就因為觀世音菩薩是極樂世界的大菩薩,所以極樂世界是觀世音菩薩行化的根本道場。另一方面觀世音菩薩是「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的。所以有觀世音菩薩教化的地方,就是觀世音菩薩化現的道場。不過,觀世音菩薩在我們這世界裡面,是示居於印度南部的一座山,叫做「普陀洛迦山」——「補怛羅迦」、「布怛洛迦」……。中國話叫做「小白華山」。據說印度有幾個補怛洛迦山。在《華嚴經》第六十八卷經文說:「瑟鞞胝羅居士告善財童子言:『善男子,於此南方有山,名補怛洛迦,彼有菩薩觀自在,汝詣彼問:菩薩雲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即說頌曰:海上有山多聖賢,眾寶所成極清凈;華果樹林皆遍滿,泉流池沼悉具足。勇猛丈夫觀自在,為利眾生住此山;汝應往問諸功德,彼當示汝大方便』。時善財童子……漸次遊行,至於彼山,處處覓此大菩薩,見其西面,嚴谷之中,泉流縈映,樹林蓊鬱,香草柔軟,右旋布地,觀自在菩薩,於金剛石上。(金剛石俗稱說法台……)結跏趺坐,無量菩薩,皆坐寶石,恭敬圍繞,而為宣說,大慈悲法『……我以此菩薩,大悲行門,平等教化,一切眾生,相續不繼……或以布施……或以愛語,或以利行,或以同事,攝取眾生……或以音聲,或威儀而說法,或為神變,令其心悟,而得成就……願令一切眾生,若念於我,若稱我名,若見我身,即得免離一切怖畏;離怖畏已,復教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永不退轉』」。這就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第二十八參,在這個補怛洛迦山中參觀音菩薩所聞法要。三、不肯去的觀音在中國有四個佛教的大名山就是:山西的五台山,是大智文殊菩薩的道場;四川的峨嵋山,是大行普賢菩薩的道場;安徽的九華山,是大願地藏菩薩的道場;浙江的南海普陀山,是大悲觀世音菩薩的道場。在這四大名山中,最有名的,那就是南海普陀山了。因為這個四大名山之一的南海普陀山,不但是全中國人民所知道是觀世音菩薩應化的道場,而且是名聞全世界的。在中國五代梁明貞二年的時代,因為有一個日本僧人,名叫慧鍔法師,遠渡重洋,來到中國游學,同時參禮各地佛教名山聖跡。當他要回去日本的時候,特別在五台山請了一尊清凈庄嚴的觀世音菩薩的聖像,預備帶回日本去供養,可是當他所乘那隻木船,開到浙江定海縣所屬的舟山群島的新羅礁的地方,海洋中忽然現出無數的鐵蓮華,(今稱為蓮華洋)把這只小船擋住不得前進——這樣三日三夜,使這只船無法開行,只是在這小島周圍打轉,如果想要向東開行,就有鐵蓮花從海中浮出,使他進退不得。惟慧鍔法師在這種情況下,也只有跪向觀音大士像前虔誠禱告說:「大士!弟子因見菩薩聖像庄嚴,我國佛法未遍,聖像少見,我想將菩薩請回日本供養,假使我國眾生此時無法見你,當從所向,弟子即就該處,建立精舍,供養聖像。」說也奇怪,慧鍔法師禱告之後,這只小船,竟行靠潮音洞山邊,安然停下。那慧鍔法師就上山向潮音洞附近的張漁翁家,商借茅屋,作暫時安奉觀世音菩薩聖像的地方,但是張漁翁聽慧鍔法師所說經過,大大受了感動!實時向慧鍔法師說:「師父!你們貴國的人,既無緣見菩薩,那末你就與菩薩一並住在我們山中,我把住的房子和地方讓出來,你可以築庵供奉菩薩,我過海去叫各地民眾,大家來山拜菩薩供養你,你不要再回去日本了。」因此慧鍔法師就不再回去日本,而安心在這個漁島上開始築建一座寺院,叫故「不肯去觀音院」。這是普陀山開山的來由,而慧鍔法師就成為普陀山第一代開山祖師了。但是,到了宋神宗皇帝敕建命為寶陀寺,到了清代,幾番更名,又到了近代,才改名為「普濟寺」。普陀山在五代梁明貞年代,還是一座荒山孤島,只有幾個捉魚為業的漁翁,在這山上搭幾間茅草蓬子,住在海邊山坳里,很少有人知道海中有此山。雖然漢時就有漢光帝的好友嚴子陵的岳丈梅子真,隱居在這山上修真養性,(那一時代這個小島叫做梅岑山)仍然還是一片荒島,野無人煙的地方,一直到了慧鍔法師開山以後,來往於這小島的海上人家,逐漸增加,以及附近小島的居民,時候來山禮拜,同時發生很多不可思議的靈感,於是各方前來朝拜的人民越來越多,因此這個小島就一日一日發展起來!後來乃將梅岑山改為普陀山,也就成為觀世音菩薩的化現道場。四、觀音菩薩是男還是女觀世音菩薩,究竟是男人還是女人,這個問題相信大家一定想要知道的,因為我們平時所見到的觀世音菩薩聖像,都是女人身相,尤其是一些人都把觀音菩薩,叫做觀音娘娘、觀音老母、觀音媽……這樣都不是正確的。依照佛經中說:觀世音菩薩,現在為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左輔的大菩薩,同時極樂國中的人,是蓮花化生,根本沒有女人,所以不可以說觀世音菩薩是女人,因為菩薩的本身是清凈妙相庄嚴的,是具大丈夫相。在中國唐朝以前,所有觀世音的塑相和畫相,都是男子相貌,即是佛經中稱為「勇猛丈夫觀世音」。這點是證明觀世音菩薩,純是大丈夫相。不過,從化度眾生和普門示現這方面來說,那是要看那一類眾生,需要示現那一類的身相,去為那一類眾生說法,普施無畏,饒益眾生,無量苦惱,咸令解脫。如《妙法蓮華經普門品》說:「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應以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婦女身而為說法;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這是觀世音菩薩的三十二應,該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應以何法得度,即說何法。觀世音菩薩在這世界內所示現的女人身,特別是為要化度此世界內的女人而來的。就是「一身不分而普現,萬機應感以無違」。因為在過去重男輕女的封建時代,女人要受到種種限制,好比三從四德,小時要從父母的教訓,出嫁以後要服從丈夫的命令,到了老年還要聽從兒子的話,所以女人的痛苦是比男子特別多。觀世音菩薩,由於要救濟痛苦最多的女人,因此特別示現女人身,期以引導她們來學習佛法,以解救她們的痛苦,而獲得身心解脫。這是觀世音菩薩以各種不同的身份,游化十方無量無盡的世界,廣度無量無數的眾生,使一切眾生離苦得樂,超凡入聖。現在所說是指觀世音菩薩,是在此世界示現女人身,絕對不可認為觀世音菩薩原來是女人身。並且要記住,如果在念觀世菩薩的名號,想觀世音菩薩像的時候,一定要觀男身,不要作女身觀想。現在引一段故事介紹給大家聽聽:「中國唐朝文宗皇帝嗜好吃蛤蜊,下旨要東南沿海的漁民,頻年入貢蛤蜊,一班貪官污吏們乘此機會,魚肉鄉民,捐獻詐取,害得民不聊生,怨聲載道。忽然一日,皇帝的御饌獲一巨蛤,刀劈不開,甚為奇怪,御饌把這只巨蛤,送到皇帝面前,奏明來意,皇帝接過以手指彈扣了一下,說也奇怪,那個巨蛤,自動張開,其中有一尊觀世音菩薩相在內,文宗皇帝看見了驚異不已,急令官監,以金飾檀香盒,貯起來供奉。即召當時德高道隆的惟政禪師入朝請問,禪師對曰:「物無虛應,乃啟陛下信心,以節用愛人耳。經雲:應以菩薩身得度者,即現菩薩而為說法。」帝曰:「朕見菩薩矣,未聞說法!」師曰:「陛下信否?」帝曰:「焉敢不信?」師曰:「如此陛下聞其說法竟!」文宗大悅感悟,誓戒永不食蛤蜊,因詔天下寺院,各立觀音像敬奉,這是菩薩顯化,各地崇奉,蓋亦普陀山香火所由來也。由於菩薩的威德自在,所以觀世音菩薩名號,遍滿人間,無人不知道,於是各地僑居的華人,多有從故鄉背負觀音聖像到南洋來,所以到處多有供奉觀音菩薩的寺院庵堂,以供十方善信前來燒香禮拜。最後來談談怎樣恭敬供養觀世音菩薩,我們都知道觀世音菩薩是佛教中的一位具大悲心、救苦救難的聖者,我們如要想得到菩薩的靈感。應該要求注重身口意三業的清凈。若要念觀世音菩薩名號,或誦經、持咒、禮懺、跪拜、供養,卻可以獲得觀世音菩薩加被,所求皆遂。如三業不清凈,就是怎樣供奉信仰,也是很難獲得利益,所以要供養觀世音菩薩,最好以香、花、燈、果、清茶、素食等為宜,切不可以用魚肉等不合菩薩大慈大悲精神的物品去寺廟行供養。更最好的供養,還是深體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精神及本願隨分隨力去做,為國家,為社會,為人類去服務,按照佛教慈悲的宗旨去行,那才是符合供養觀世音菩薩的本旨,功德就更大了。摘自《常凱長老法匯》

㈢ "觀自在菩薩,..."這段經文是什麼意思.請教大師們.

譯文

觀自在菩薩,修行達致極高智慧到彼岸境界之時,如實知道身心是變化無常,超脫了所有苦惱和困厄。舍利子!身體離不開空(變化無常的現象),空也離不開身體,(認識)身體即是(認識)空,(認識)空即是(認識)身體;心,也是這樣的。舍利子!世間一切事物都呈現兩邊相互變化的表面現象,不須執著生滅、垢凈、增減的任何一邊。所以在兩邊相互變化無常中沒有獨立存在的身,沒有獨存的心。沒有獨存的感覺器官,沒有獨存的感官對象,沒有獨存的知識概念。沒有獨存的十二因緣流轉,也沒有獨存的十二因緣還滅。沒有獨立自存的四聖諦(苦集滅道)。沒有獨立外設的智慧和成果。因此沒有任何獨立自存的對象。菩薩,由於智慧到彼岸,心中沒有牽掛。由於無牽掛,也就不恐懼,揚棄不合符因果的想像,徹底體證解脫自在。一切佛在任何時間,都是由於智慧到彼岸,得無上正等正覺。因此知道智慧到彼岸,是神通廣大的真言,是正大光明的真言,是至高無上的真言,是無可等同的真言,能舍離一切苦惱,真實無誤沒有虛假。故此宣說智慧到彼岸真言,就是說:去啊,去啊,去彼岸啊!圓滿地去到彼岸,祝福得到正覺。

㈣ 觀世音菩薩和觀自在菩薩,兩個名號到底念哪一個准確且靈驗呢

【觀自在】

1、觀音菩薩的別名,因觀音菩薩無論是自利或利人,都能得到大自在。
2、觀一切法很自在的意思

【觀音】

(菩薩)舊雲光世音,觀世音,略稱觀音,新雲觀世自在,觀自在。梵音Avalokites/vara,觀世音者,觀世人稱彼菩薩名之音而垂救,故雲觀世音,觀世自在者,觀世界而自在拔苦與樂.

以上是我幫你查的佛學字典,你可放心,是同一尊菩薩,其實佛法還是講心的,用心最好,無需執著於名號。阿彌陀佛!

㈤ 南無觀世音菩薩是什麼意思

向觀世音菩薩致敬。

南無,是梵文Namas的音譯,讀作那謨,亦有譯作「南謨」、「那謨」等。意為致敬、歸敬、歸命。

觀世音菩薩具有平等無私的廣大悲願,當眾生遇到任何的困難和苦痛, 如能至誠稱念觀世音菩薩,就會得到菩薩的救護。而且,觀世音菩薩最能適應眾生的要求,對不同的眾生,便化現不同的身相,說不同的法門。

(5)印度話觀自在怎麼說擴展閱讀:

梵語(英文:Sanskrit language,天城體書寫:संस्कृता वाक्,拉丁字母轉寫:saṃskṛtā vāk, 簡稱 संस्कृतम्,saṃskṛtam),印度的古典語言。佛教稱此語為佛教守護神梵天所造,因此稱其為梵語/梵文。現代語言學研究表明,梵語是印歐語系的印度-伊朗語族的印度-雅利安語支的一種語言,是印歐語系最古老的語言之一,同時對漢藏語系有很大的影響。

梵語是現今印度國家法定的22種官方語言之一,但已經不是日常生活的交流語言,2001年僅有1.4萬人掌握該語言,是印度官方語言中使用人數最少的語言。嚴格意義上說,梵語與拉丁文、古代漢語一樣,已經成為語言學研究的活化石。

現代梵語是從左至右書寫的拼音文字,19世紀初由歐洲學者將天城體(Devanagari)發展成機械印刷的標准體,它的字母表由48個符號組成,其中34個是輔音,14個是母音或雙母音。在18世紀後期,梵語已經被用拉丁字母轉寫注音,今天最常用的系統是IAST(國際梵語轉寫字母)。

隨著現代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標准化後的梵文,不僅可以方便地輸入計算機系統,而且可以與多種語言互譯,為語言學和宗教的研習提供了便利。

㈥ 關於觀音菩薩

觀音,全稱「觀世音」,是梵文Avalokites' Vara的意譯,又譯作「光世音」、「觀自在」、「觀世自在」、「觀音聲」等,別稱救世菩薩、蓮花手菩薩、圓通大士等。「觀世音」意思就是,世間一切遇難眾生只要一心稱念該菩薩名號,菩薩就會及時觀其音聲而前來相救。
觀音菩薩傳入中國大約是魏晉時期,觀音菩薩是隨著魏晉時期凈土宗的盛行而日益深入人心的。中國民眾接受印度的佛菩薩卻又並非全部照搬,而是改造為中國菩薩。隨著佛教中國化的發展,印度的觀音形象逐漸發生重大變化。這個變化就是,觀音入主中國初期,觀音還是以「偉丈夫」男菩薩的形象高坐佛殿神堂。中國早期觀音造像,例如甘肅敦煌莫高窟的壁畫和南北朝的木雕,觀音都是以男子漢形象出現,嘴唇上還有兩撇小鬍子。後來,特別是唐宋以後,觀音完全變為女菩薩,而且是非常秀美嫵媚的女菩薩。
中國佛教對觀音的改造,突出地表現在編造觀音菩薩的新的身世,這就是廣泛流傳的觀音為妙善公主說。印度的男觀音變成了西域興林國妙庄王的三公主。這種女觀音身世說,最早見於宋代朱弁《曲洧舊聞》。其後,宋末元初的管道升著《觀世音菩薩傳略》成為完整的傳記。以此為藍本,還陸續出現了《香山寶卷》、《南海觀音全傳》、《觀音得道》等一大批觀音故事書。這些觀音故事的廣泛流傳,深入人心,致使中國化的女觀音菩薩,完全取代了印度佛典中的「正宗」的男觀音菩薩。
```轉的

㈦ 觀音名字的由來

觀世音菩薩名稱的由來啊,這還要從古譯經典說起。 觀世音菩薩,梵文音為「阿縛盧枳帝濕伐邏」,印度法護論師譯為「光世音」;中國唐代以前,根據鳩摩羅什的翻譯,稱為「觀世音」;唐代玄奘法師譯為「觀自在」;而當時,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妙法蓮華經》通行佛門,世人普遍以其中的「觀世音普門品」中的譯法,稱為「觀世音菩薩」;又由於當時諱於唐王李世民的「世」字,通常又略稱「觀音菩薩」。
按照梵文的原義,有「觀照任運」、「君主自在」之意,因此還有意譯為「觀世自在」、「觀世音自在」、「聖觀音」、「關音」、「現關音」等。
在上述諸譯名中,最重的是「觀世音」與「觀自在」兩種。「觀世音」一名的含義,有三種說法,一是指觀世音菩薩最初的修行方法,《楞嚴經》卷六中歸結為「耳根圓通」:即止外聞、內觀能聞之自性,由此做到「動靜二相,瞭然不生」。二是指能觀世間悲苦求念之音,尋聲而救度,此據《妙法蓮華經·觀世音普門品》中的說法:「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三是按照《悲華經》中的說法:「觀眾生,生大悲心,名觀世音」。
「觀世音」與「觀自在」二名的聯系與區別:可以說,二者是同體異名。區別在於,「觀世音」立足於因位,強調的是修證法門,而「觀自在」立足於果位,闡釋果德;「觀自在」是由眼合意,於心上起觀,是觀照,與光有關;「觀世音」是由耳合意,證耳根圓通,與聲有關。

㈧ 聽說觀音菩薩在印度是男的,怎麼傳到中國成女的還有觀音菩薩,為什麼心經有稱觀自在菩薩

1,觀音菩薩有三十二相,眾生需要什麼形象得度,佛菩薩就現什麼形象,菩薩隨眾生歡喜什麼相就現什麼相!隨順眾生而令其生歡喜心而隨緣渡之
2,觀世音菩薩的女相在家相是和中國的眾生有緣,所以觀世音菩薩的塑像是女相
3,翻譯不同而已,心經是玄奘法師翻譯的,叫觀自在菩薩,觀世音是鳩摩羅什的舊譯,玄奘新譯為觀自在,中國每略稱為觀音
4,觀世音菩薩,在隨類應化上是可以有男相和女相的。不過觀世音菩薩本身的大菩薩相,是大丈夫相。比如《華嚴經》說:「勇猛丈夫觀自在」。

閱讀全文

與印度話觀自在怎麼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停工工資怎麼辦 瀏覽:69
伊朗的博客是什麼意思 瀏覽:569
自駕去越南怎麼住宿 瀏覽:180
伊朗的大使館是哪個國家 瀏覽:858
越南買一瓶礦泉水多少錢 瀏覽:354
一塊錢換算多少越南盾 瀏覽:63
出口伊朗需要什麼產地證 瀏覽:718
樂陵在中國哪個方向 瀏覽:13
英國為什麼有妥協性 瀏覽:184
中國留學生在英國確診後怎麼辦 瀏覽:936
義大利什麼東西最值得買 瀏覽:894
中國的花一共有多少品種 瀏覽:483
印尼煤礦上班什麼情況 瀏覽:247
美國ems寄到中國要多久 瀏覽:678
義大利血清怎麼做檢測 瀏覽:868
中國馬犬在哪裡可以買到 瀏覽:176
南印度佛僧有多少 瀏覽:627
印尼的拼音怎麼寫的 瀏覽:451
中國戲曲有哪些種類 瀏覽:546
印度的大米是哪裡的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