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度軍事過程中有什麼特點,原因是什麼
印度獨立後半個世紀以來,經濟發展的最大特點之一就是長期保持穩步發展的態勢,沒有出現重大的危機和動盪.年均增長率,從獨立到1980年為3.5%,從1980年到1990年為5.8%,從1992年至2000年,則提高到6.4%.90年代中後期的部分年份增長率接近8%.現在,印度已經成為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
印度經濟規模位居世界前列.2001年,印度國民生產總值已達到22萬億盧比,約合5000億美元,居世界第11位.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從獨立時的40美元提高到目前的近500美元.按照購買力平價法計算,2001年印度國民生產總值已達25000億美元,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2500美元.前者存在低估的問題,後者又有高估的問題.綜合來看,目前的發展水平應當在人均800美元至1500美元之間.在國民生產總值中,農業增加值的比重從1950年的56.5%下降到2000年的25%,而工業和服務業的比重則分別由15%和28.5%上升到30%和43%.
印度建立了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工業設備的自給率從獨立初期的10%提高到90%,工業產品自給率達80%,軍事裝備的自給率達到70%以上.國內市場的消費品主要由本國製造,還能向國外輸出紡織、製糖、鋼鐵和化纖等製造業和電站的成套設備.通過實施土地改革和推進「綠色革命」,印度糧食產量從20世紀50年代初的5500萬噸大幅度增加到2000年的2億噸,2001年底糧食儲備接近6000萬噸.大米產量居世界第二位,小麥產量居第四位,棉花產量居第三位,茶葉產量居第一位.
最近20多年,印度的對外經濟發展明顯加快.進出口總額從1980年的193億美元擴大到2001年的近1000億美元.外國對印投資從1990年的1.08億美元迅速擴大到2001年的59億美元.印度利用外資的主要方式是借用國外貸款,到2001年3月底,共有外債余額1004億美元,其中長期債務佔97%.外匯儲備也有巨大的增長,2002年9月中旬達到620.21億美元.
獨立後,印度投入巨大力量發展科技,現已進人世界科技大國的行列.在原子能研究與應用、空間技術、計算機及軟體、生物、太陽能應用和前沿科學等方面居第三世界前列.已經建立起從核燃料勘探、開采、提煉、重水生產、反應堆到核廢料處理的完整生產體系,現有14座核電站,9個重水工廠,還有8座核電站正在建設.計算機及軟體技術的發展享譽世界.生物技術已經從傳統的釀造、食品加工、葯品生產向現代遺傳工程、動植物細胞合成、酶的應用、生物冶金和克隆技術等方面發展.
![](//www.exoplanetwar.com/images/loading.jpg)
⑵ 印度的區域特點及對其發展積極影響是什麼
印度經濟規模位居世界前列.2001年,印度國民生產總值已達到22萬億盧比,約合5000億美元,居世界第11位.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從獨立時的40美元提高到目前的近500美元.按照購買力平價法計算,2001年印度國民生產總值已達25000億美元,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2500美元.前者存在低估的問題,後者又有高估的問題.綜合來看,目前的發展水平應當在人均800美元至1500美元之間.在國民生產總值中,農業增加值的比重從1950年的56.5%下降到2000年的25%,而工業和服務業的比重則分別由15%和28.5%上升到30%和43%.
印度建立了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工業設備的自給率從獨立初期的10%提高到90%,工業產品自給率達80%,軍事裝備的自給率達到70%以上.國內市場的消費品主要由本國製造,還能向國外輸出紡織、製糖、鋼鐵和化纖等製造業和電站的成套設備.通過實施土地改革和推進「綠色革命」,印度糧食產量從20世紀50年代初的5500萬噸大幅度增加到2000年的2億噸,2001年底糧食儲備接近6000萬噸.大米產量居世界第二位,小麥產量居第四位,棉花產量居第三位,茶葉產量居第一位.
最近20多年,印度的對外經濟發展明顯加快.進出口總額從1980年的193億美元擴大到2001年的近1000億美元.外國對印投資從1990年的1.08億美元迅速擴大到2001年的59億美元.印度利用外資的主要方式是借用國外貸款,到2001年3月底,共有外債余額1004億美元,其中長期債務佔97%.外匯儲備也有巨大的增長,2002年9月中旬達到620.21億美元.
⑶ 請問,真實的印度是什麼樣
關於樓上說的免費醫療,我說幾句:印度的醫院分為兩種,公立和私立的。公立醫院確實是免費醫療,但醫療條件真的太差太差了,而且環境臟亂差。相當多的人只能躺在地上休息,連一個病房都沒有,而且也只能治個一般的病,大病想在公立醫院治好別想!我有個同事做扁桃體手術,先去的私立醫院,結果貴的可怕(私立醫院費用極度昂貴,一般的印度人根本看不起),然後去的公立醫院,據說公立醫院的手術室都能看見老鼠,可見壞境多麼差,而且手術台就像很多年沒用過的,但又能怎麼樣,最後還是做完了,還好是個小手術,否則受死罪了。剩下的就是印度這個國家等級制度階級觀念極度嚴重,在印度叫種姓制度。不同種姓的人註定不同的社會地位,出生時你的姓就決定了你的社會地位,高低貴賤在這個國家真能明顯體現出來,雖然印度早在獨立時就廢除了種姓制度,但幾乎沒什麼作用,一個賤民即使有錢了照樣是賤民。其他的就是這個國家貧富差距太嚴重了,遠比國內嚴重,有錢人天天享受,窮人難以裹腹,就看孟買豪華的富人區和周邊漫山遍野的臟亂差的貧民窟就知道,就因為幾千年種姓制度的觀念,讓印度人不懂得反抗,否則早亂了
⑷ 下圖示意我國及東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帶能源自給率的變化情況,回答問題。 小題1:圖中四條曲線代表西部
小題1:C 小題2:D
⑸ 印度海洋油氣發展史有多久
早在1956年,印度政府就建立了石油與天然氣委員會,該委員會後來成為印度首要的石油勘探公司。該公司在古吉拉特邦、阿薩姆邦打了若干口油井,1958年在坎貝地區探測到石油,後來於1960年在安克萊斯瓦爾、1961年在卡洛爾、1964年在拉克瓦、1968年在加勒基發現石油。古吉拉特邦、阿薩姆邦就成為首先產油的兩個邦。雖然在泰米爾納德邦、安德拉邦、阿魯納恰爾邦有一些陸上油田,但大多數陸上油田仍需在古吉拉特邦、阿薩姆邦尋找。 印度近海勘探始於1973年,目前印度的海上石油勘探能力水深已達到500米,大陸架開采水深在100米左右,現又在孟加拉灣發現了三個含油構造,兩個含氣構造。 印度在其西海岸附近經過廣泛的近海勘探之後,於1975年發現了孟買高地油田。這是印度第一個近海油田。1976年印度開始商業性石油生產,不久印度國內石油產量大幅度增加。至1993年印度的陸上油田原油產量達1120萬噸。近海油田原油產量達1570萬噸,總計2690萬噸。在發現了孟買高地油田之後,探明的石油儲量幾乎年年增加,顯示了迅速的增長率。但是,探明的石油總儲量於1991年達到8.06億噸的最高點後開始下降,1992年下降到8.01億噸,1993年為7.79億噸。孟買油田是印度最大的油田,位於印度的西部、阿拉伯海岸,是印度的第一大城市,也是馬哈拉施特拉邦首府,面積603平方千米,人口約有1400萬。瀕臨阿拉伯海,是天然良港,被稱為印度的「西部門戶」,是印度海軍的重要基地,在印度的政治、經濟、金融、軍事及文化等各方面都佔有重要地位。 印度是石油消費大國,海上石油的發現為印度國民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力地促進了其工業的發展,為印度崛起提供了強有力的能源保障,因此印度越來越重視海洋石油的勘探與開發,其海上石油的發展步伐也邁得越來越大。 以印度最主要的石油公司——印度石油公司和國家油氣公司為例展開其歷史過程。 一、印度石油公司 印度石油公司(Indian Oil Corporation)的前身是印度政府於1958年成立的印度煉油有限公司。1959年,印度政府成立印度石油公司,主要目標是為印度國有企業提供石油產品並銷售國營煉油企業的產品。1961年以後成為印度主要的石油有限公司,之後合並成立印度石油公司。 印度政府除採用上述辦法減少國內石油消費量以緩和石油漲價帶來的矛盾以外,主要把重點放在加速勘探和開採石油上,特別是大力開發海上油田。第六個五年計劃撥款287.4億盧比用於石油天然氣委員會的石油勘探和開發工作。 印度陸上沉積盆地面積約為140萬平方千米,水深20米以下的近海沉積盆地面積大約是38萬平方千米。全部沉積盆地的碳氫化合物總儲量估計為127億噸。目前可探明的石油儲量估計為40億噸,其中陸上佔40%,近海佔60%。天然氣93%的儲量在近海。陸上油田勘探開發工作主要依靠蘇聯。印蘇雙方1980年簽訂合同,由蘇聯幫助在西孟加拉邦和特里普拉邦進行石油勘探。1981年蘇聯石油工業部正、副部長接連到印度訪問,並將派40名技術人員幫助制訂詳細勘探計劃。1981年經過反復談判,英資緬甸石油公司和印度政府合股經營的印度石油有限公司由印度政府接管。印度石油工業全部實現國有化,有利於加速勘探開發工作。現印度政府正計劃對最老的迪格博伊油田加強勘探,以發現更多的石油儲量。 印度從1962年開始在坎貝灣進行海上油田地震勘探工作。1964—1967年在近海地區進行區域普查。70年代初期發現孟買淺海儲油結構。1974年2月19日,在孟買西北90千米的海上鑽探成功。孟買淺海油田的建立開始了印度石油工業的新時期。孟買淺海油田於1976年5月開始投入生產,現在成為印度石油的重要產地。這個油田現在已進入建設的第四階段。第一階段(1976年5月至1977年1月)達到日產4萬桶(年產20萬噸)的目標;第二階段(1977年4月至1978年1月)實現日產8萬桶(年產40萬噸);第三階段(1978年l月至1981年1月)除把石油產量提高到日產14萬桶(年產70萬噸)以外,還建成烏蘭天然氣田(已於1981年3月正式投產),達到日產40萬立方米(年產19.8萬噸)。1981年5月28日烏蘭低溫液化石油氣廠舉行開工典禮,這是印度第一個從天然氣生產液化石油氣的工廠,日產3.8萬罐。孟買淺海油田第四階段到1982年日產提高到24萬桶(年產1200萬噸)。1981年8月12日印度石油天然氣委員會和法國石油公司達成協議,在4年內使孟買淺海油田的產量提高到1900萬噸(1981—1982年估計產油840萬噸)。印度石油天然氣委員會根據協議付給法國公司500萬美元的技術轉讓和技術服務費,生產的石油全部歸印度使用,雙方不進行產品分成。截至1981年3月,共鑽井91口,其中56口出油,成功率較高。到1980年1月已探明石油可采儲量為2.5億噸,天然氣為2700億立方米。孟買淺海地區陸續發現新的石油儲藏,主要的有1976年2月發現的北巴塞因淺海結構,在水深1714米處鑽探成功。1977年9月和1979年5月在該地區分別打出油井。在孟買以東35千米的地方,發現80平方千米的油區。此外還發現南巴塞因—塔普提結構,據石油和天然氣委員會估計,總蘊藏量約為2500億立方米,每天可產氣180萬~200萬立方米,已於1983年投產。 除孟買淺海油田外,1981年8月在東海岸考維里盆地保克海峽北部打出一口油井,日產1500桶。另外在印度東海岸安得拉邦的戈達瓦裏海灣(1980年中打出一口日產650桶的油井)、奧里薩邦的馬哈納迪海灣、安達曼尼科巴群島(1980年打出一口油氣井)等近海地區也進行了勘探活動,並且發現了一些油氣結構。為了解決當前石油短缺的問題,根據陸上和海上石油勘探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果,印度政府提出了爭取石油自給的遠景目標。印度石油天然氣委員會和印度石油有限公司的官員和技術專家制訂石油生產20年發展計劃。印度政府決定要使油田的石油產量到1984—1985年達到300萬噸,國內石油自給率達到75%。屆時將生產摺合40萬噸原油的天然氣,煉油能力將達到450萬噸。印度石油天然氣委員會決定在1982年對印度近海和大陸架40萬平方千米地區內所有有可能蘊藏石油的地區進行地震探測工作。除此之外,印度政府還決定開放17個近海地區(約40萬平方千米)和15個陸上地區(約30萬平方千米)供外國石油公司投標進行勘探。最初應招投標的有67家外國公司,由於種種原因,到1981年5月份僅剩下14家。 要完成石油開發計劃,就必須大量增加石油勘探和生產設備。印度政府除向外國購買和租用以外,還計劃發展本國的製造能力。根據現在的石油生產計劃,到1984—1985年需要增加40~50架進行海上勘探的鑽井機和40座海上採油平台。印度馬扎貢造船廠從1978年開始製造海上採油平台,在1978年3月至1981年3月已有7座交付使用。 為了得到更多的石油美元,印度政府曾多次派人訪問中東產油國家,大力發展同這些國家的經濟合作。經過印度政府的努力,阿拉伯石油輸出國國際發展基金組織已同意貸款6.72億盧比幫助印度實行能源發展計劃。其中有3.52億盧比用於發展孟買淺海油田。貸款償還期20~25年,包括寬限期5年,年利率3.5%~4%。印度極力爭取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57億美元的貸款,其中一部分就是用於發展國內石油工業。 從長遠看,印度需要更多地發現新的、大的石油儲藏結構。印度現在不惜花費巨額投資大力加強石油勘探開發工作,因此債務負擔將要加重。印度雖已發現了一些有產油希望的結構,但尚未最後查明情況,已探明的油田要投入商業生產也還需要時間。所以印度要實現石油工業發展計劃,特別是達到石油自給,尚需付出極大努力。 二、國家油氣公司 印度在21世紀初加快了對阿拉伯海西海岸油氣的勘探開發步伐,其中以國家油氣公司ONGC為首,印度信賴實業集團(RIL)、印度石油公司(Indian Oil Corporation)、古吉拉特邦石油公司(GSPC)、Essar Oil公司、印度天然氣管理局(GAIL)、印度斯坦石油公司和Phoenix公司以及一些國際石油公司如India Ltd(GAIL)公司、英國Cairn Energy公司、BG公司、埃尼和加拿大Niko資源公司等緊隨其後。 這些公司以前的活動僅限於一些老油氣區內(包括孟買高地),直到最近才開始把勘探開發工作的重點轉移到Saurashtra盆地、Panna-Mukta-Tapti油氣區、Kutch灣、孟買高地的新D-1油氣田和其他一些小油氣田以及阿拉伯海上的邊際油田上。 目前,阿拉伯灣的油氣生產能力佔印度全國油氣產量的71%。由於印度是目前世界上鑽井密度和勘探程度最低的國家之一,因此在阿拉伯灣發現新的油氣資源的可能性要高於世界其他海域。 隨著油價的一路攀升,該國開始加強了深海的勘探活動。ONGC公司表示,希望在深海區域獲得780億桶石油發現。截至2007年3月,該公司在阿拉伯海坎貝灣已獲得三個新發現,在孟買高地也獲得了一個新發現。 2007年,孟買海上的石油產量約1.28億桶,天然氣產量6.18億立方英尺,主要來自於五個油氣田:孟買高地、Heera、South Heera、Neelam和Bassein。Bassein氣田的天然氣初始地質儲量為9.67萬億立方英尺,位於世界最大的10個投產氣田之列。目前該區域47個生產井的日產量為12.3億立方英尺,占該國天然氣總產量的一半以上。BPA平台目前的日產量為5.56億立方英尺。 三、印度海上油氣區介紹 1.Saurashtra盆地 到2008年,該區塊上已經打過兩口探井,第二口井1-B井在井口流壓1346磅力/平方英寸條件下通過156/64英寸油嘴測得天然氣流量為1860萬立方英尺。該井位於256英尺水深海域,鑽井總深度達7487英尺(2282米)。測試證實在中新系碳酸岩儲層含有天然氣。信賴實業公司是GS-OSN-2000/1區塊作業者,持有其90%的權益;印度Hardy石油公司持有剩餘10%的權益。由ONGC和Cairn Energy成立的合資企業完成了對海上Gujarat-Saurashtra 盆地GS-OSN-2003/1區塊510千米的三維地震資料採集工作,作業者ONGC公司持有其51%的權益,Cairn持有49%的權益。 RIL公司在Saurashtra盆地SR-OS-94/1區塊發現儲量可觀的天然氣田。作業者信賴實業公司持有該區塊70%的權益,OIL公司持有剩餘30%的權益。 2.Panna、Mukta和Tapti油氣田 由BG公司、RIL公司和ONGC組成的財團投資5.2億美元進一步開發Panna、Mukta 和Tapti油氣田,旨在將其天然氣日產量提高30%,由當時的4.59億立方英尺提高到2008年的6億立方英尺。此前ONGC公司曾投資2億美元將其石油日產量由29000桶提高到42000桶。ONGC持有該油氣田40%的權益,BG和RIL公司各持有其30%的權益。該財團宣布在49~131英尺水深海域發現石油可采儲量約3000萬桶的油藏。另外,海上Gujarat油田目前石油日產量為45000桶。 3.孟買高地和D-1油氣田 孟買高地油氣區位於印度西海岸110~200千米處,一直是印度主要天然氣生產區,也是世界上低硫和輕質原油高產區。由於該地區產量曾下降40%,ONGC公司在2001年宣布採用新技術對該區域的北部和南部進行二次開發。該項目將在未來30年內使油田的採收率提高4%,增產石油4.5億桶。該油田的估計儲量近120億桶。 繼該油田平台在2005年發生火災造成重大損失後,ONGC公司投入了6.5億美元用於修建新的處理平台聯合體。2010年5月竣工後,其液體日處理能力可達255000桶,包括日處理石油48000桶,日處理天然氣2.401億立方英尺,大火燒毀的13個生產平台已經全部升級並修復後投入運行。Mum High North和South油氣田位於孟買西北部160千米處,其石油日產量占該國日產量(682000桶)的一半以上。 於1976年發現的D-1油田石油可采儲量約1.35億桶,但由於各種困難和離岸較遠等原因直到最近才得到開發。 D-1油田於2006年開始投產,最高日產量達3000桶。其生產期到2015年,該油田原油總產量預計可達1.32億桶。該油田位於孟買西南部約200千米處,有255千米的延伸區域,其南部和北部分別有隆起,油藏主要在南部,因此目前主要開發南部區域。其二期開發項目2009年完工,包括6口井的作業。 4.Kutch灣和小型油氣田 ONGC公司曾在2008年3月份要求政府允許GX Technology公司獲取Kutch灣區塊的三維地震和探井數據資料。該公司希望印度國防部准許GX Technology公司採用其成像專利技術開展GK-28/41和GK-3區塊上300平方千米的三維地震勘測。 ONGC公司目前正在阿拉伯海開發28個小型和邊際油氣田,希望可以在2008年實現石油產量3500萬~5600萬桶,天然氣產量達到5.3億~7.06億立方英尺。該公司已經開始在大型處理平台聯合體附近著手一些邊際油氣田的開發工作,目前正在開展的工程包括B-22邊際油氣田群的開發工作(包括South Bassein大氣田西部的BS-12、BS-13和B-149區塊),但這些氣田主要為酸性氣田。該油氣田群的開發工作主要包括打10口氣井和6口油井。其中兩口井位於South Bassein氣田BF平台附近。 該區域基礎設施建設包括一個油氣集輸處理平台,兩個三腳式生產井平台,一條長56.5千米的不同口徑的海底管道,以及對BB平台和BF平台的修建工作等。該工程計劃於2009年9月份完工,有望於2020年石油最高日產量達到6700桶,日產凝析油8200桶,日產天然氣1.589億立方英尺。 據悉,剩餘資金將用於另外三個大項目:B-22邊際油氣田群的開發項目、一條新的Uran-Trombay天然氣管道建設項目(以代替原管道),以及海底集輸管道鋪設項目(包括在Mum High油氣田平台安裝海底電動泵)。 總結印度石油產業政策的變化,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積極推進石油產業市場化改革,如對外資和私人企業開放油氣勘探領域並給予稅收上的優惠,允許外資進入煉油和管輸業務,允許私人企業進入油品銷售業務,逐步取消政府對油品價格的管制;二是切實維護消費者利益,如增加偏遠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以確保這些地區的消費者能夠獲得石油產品,要求銷售公司公布最高零售價格,並對牟取暴利的行為進行糾正,對價格承受力差的部門進行補貼;三是政府的職能從直接管制逐步向監管和服務轉變,如明確市場准入條件並進行監管,制定作業規范並確保施工安全,維護石油工業相關資料庫以對政府的宏觀決策提供支持,健全監管法制並明確監管主體;四是構建國家石油安全和戰略體系,如加強國內油氣勘探確保石油安全,建設石油期貨市場牟取石油定價權。 我國目前面臨石油產業逐步走向市場化和維護國家石油安全的雙重挑戰,印度的改革經歷無疑對中國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⑹ 煤炭的自給率如何計算
大唐發電公司計劃至2015年將煤炭自給率從現在的20%提高到40%。 中電投目前每年耗煤量為1.2億噸,去年產量為4300萬噸,自給率為三分之一;今年預計產量將達到5400萬噸,自給率40%,且今後將以平均每年800萬噸的增量增長。
⑺ 印度的文化特點對印度的經濟發展有什麼影響
印度獨立後半個世紀以來,經濟發展的最大特點之一就是長期保持穩步發展的態勢,沒有出現重大的危機和動盪.年均增長率,從獨立到1980年為3.5%,從1980年到1990年為5.8%,從1992年至2000年,則提高到6.4%.90年代中後期的部分年份增長率接近8%.現在,印度已經成為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 印度經濟規模位居世界前列.2001年,印度國民生產總值已達到22萬億盧比,約合5000億美元,居世界第11位.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從獨立時的40美元提高到目前的近500美元.按照購買力平價法計算,2001年印度國民生產總值已達25000億美元,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2500美元.前者存在低估的問題,後者又有高估的問題.綜合來看,目前的發展水平應當在人均800美元至1500美元之間.在國民生產總值中,農業增加值的比重從1950年的56.5%下降到2000年的25%,而工業和服務業的比重則分別由15%和28.5%上升到30%和43%. 印度建立了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工業設備的自給率從獨立初期的10%提高到90%,工業產品自給率達80%,軍事裝備的自給率達到70%以上.國內市場的消費品主要由本國製造,還能向國外輸出紡織、製糖、鋼鐵和化纖等製造業和電站的成套設備.通過實施土地改革和推進「綠色革命」,印度糧食產量從20世紀50年代初的5500萬噸大幅度增加到2000年的2億噸,2001年底糧食儲備接近6000萬噸.大米產量居世界第二位,小麥產量居第四位,棉花產量居第三位,茶葉產量居第一位. 最近20多年,印度的對外經濟發展明顯加快.進出口總額從1980年的193億美元擴大到2001年的近1000億美元.外國對印投資從1990年的1.08億美元迅速擴大到2001年的59億美元.印度利用外資的主要方式是借用國外貸款,到2001年3月底,共有外債余額1004億美元,其中長期債務佔97%.外匯儲備也有巨大的增長,2002年9月中旬達到620.21億美元. 獨立後,印度投入巨大力量發展科技,現已進人世界科技大國的行列.在原子能研究與應用、空間技術、計算機及軟體、生物、太陽能應用和前沿科學等方面居第三世界前列.已經建立起從核燃料勘探、開采、提煉、重水生產、反應堆到核廢料處理的完整生產體系,現有14座核電站,9個重水工廠,還有8座核電站正在建設.計算機及軟體技術的發展享譽世界.生物技術已經從傳統的釀造、食品加工、葯品生產向現代遺傳工程、動植物細胞合成、酶的應用、生物冶金和克隆技術等方面發展.
⑻ 中國的富與印度的富有何本質區別
中國的富是政府富,富人富,廣大人民也是比較富的,至少中國貧富差距沒那麼嚴重。
而印度的主要財富都是集中在那一小批軟體,金融,技術服務的大佬手中,因為印度工業基礎較為薄弱,農業方面還是不能基本自給,所以政府沒錢,廣大的印度底層人民更沒錢,社會財富分配極度不平衡。所以印度雖然經濟很發達,但國民的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卻十分低下,甚至無法與亞洲其他發展中國家相媲美。這就是中國的富和印度的富的本質區別。 望採納,謝謝
⑼ 印度作為發展中的大國 經濟發展有哪些特點
國營與私營相結合;科技實力較豐厚,輕工業發達,農業經濟發達…
⑽ 印度已建成的核電站有多少個
印度現有7個已建成的核電站,共20個反應堆在運行,裝機容量約440萬千瓦。核電在印度發電量中只佔到不到4%。 主要包括: 1、塔拉波(Tarapur) 核電站 ,印度第一個核電站,位於拉賈斯坦邦。 2、蓋加 (Kaiga) 核電站 ,位於 位於卡納塔卡邦。 3、格格拉帕爾 (Kakrapar) 核電站 ,位於古吉拉特邦。 4、卡爾帕坎姆(Kalpakkam) 核電站,位於泰米爾納德邦 。 5、納羅拉(Norora) 核電站,位於北方邦。 6、拉瓦巴塔 (Rawatbhata )核電站,位於拉賈斯坦邦。 7、庫丹庫拉姆(Kudankulam)核電站,位於泰米爾納德邦,是目前印度最大的核電站,2013年開始發電。 ![](//www.exoplanetwar.com/images/loading.jpg)
與印度電煤自給率達多少相關的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