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全世界最有錢的26個人都是誰世界上最有錢的26個全部財產加起來是多少
1
傑夫·貝佐斯
1460億美元 亞馬遜 美國
2
比爾·蓋茨
1072億美元 微軟 美國
3
伯納德·阿諾特
963億美元 LVMH 法國
4
馬克·扎克伯格
855億美元 Facebook 美國
5
沃倫•巴菲特
711億美元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 美國
6
拉里·埃里森
665億美元 甲骨文軟體 美國
7
史蒂夫·鮑爾默
649億美元 微軟 美國
8
拉里·佩奇
639億美元 谷歌 美國
9
阿曼西奧·奧特加
616億美元 Zara 西班牙
10
謝爾蓋·布林
616億美元 谷歌 美國
11
邁克爾·布隆伯格
601億美元 彭博社 美國
12
吉姆·沃爾頓
551億美元 沃爾瑪 美國
13
艾麗斯·沃爾頓
548億美元 沃爾瑪 美國
14
羅伯森·沃爾頓
546億美元 沃爾瑪 美國
15
弗朗索瓦絲·貝當古-梅耶斯
540億美元 歐萊雅 法國
16
卡洛斯·斯利姆·埃盧
524億美元 America MovilSAB 墨西哥
17
穆克什·安巴尼
522億美元 印度信誠工業集團 印度
18
馬化騰
477億美元 騰訊 中國
20
查爾斯·科赫
465億美元 美國科氏工業集團 美國
22
S.羅伯森·沃爾頓
460億美元 沃爾瑪 美國
23
馬雲
415億美元 阿里巴巴集團 中國
24
菲爾·耐特及家族
386億美元 nike 美國
25
埃隆·馬斯克
367億美元 特斯拉 美國
26 貝亞特·海斯特&小卡爾·阿爾布雷希特
350億美元 Aldi零售連鎖店 德國
就是這26個,加起來大概一兩萬億美元,就是七八萬億人民幣,是挺多的,但估計總財富一半還差點吧。
望採納
㈡ 印度富豪買了百輛豪車,繼承百億遺產,為何卻死活不願還中國50億貸款
就像大家都知道的,印度是一個神奇的國度。它有著悠久的歷史文明,但是到現在依然是一個貧富差距非常大的國家。
在印度,富人住著幾百平米的大房子,動輒就有十幾個傭人伺候,還會有專屬的醫生、司機等隨時為他服務。在印度有一條非常著名的黃金街,那裡有數不清的黃金店鋪,耀眼異常。
可從此之後,他就一蹶不振。他先後向三家中國銀行借出巨額款項,暫時翻了身,可是他沒有立即償還借款,而是繼續借貸,這就像是一場賭博。結果,就是他欠下了巨額債務。要還款的時候,阿尼爾安巴尼卻抵賴說自己早已經沒有能力償還,目前他還有我國的50億欠款沒有還清,我們將訴之法律,決不讓老賴逍遙法外。
㈢ 資產狂漲360億美元,超過蓋茨,印度新晉富豪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
這個新富豪並不是富二代,家裡邊也不是特別富裕,它所涉及的產業有能源、房地產,港口物流,太陽能、煤炭開采、農業生產等多個領域,印度最大的發電廠等等
㈣ 印度的貧富差距怎麼這么大
因為印度歷史上實行的種姓制度影響至今
[編輯]種姓分類
古代印度人被分為四個種姓:[3][4]
婆羅門:代表神廟的宗教官員、祭司,
剎帝利:代表帝王將相、王室貴族,
吠舍:代表平民、農民、商人、手工業者,
首陀羅:代表奴隸。
除了公眾比較熟悉的四個種姓之外,還有一些比較小的種姓集團比如:
卡雅斯特:在政府中任職的文書,專門負責登記地產,估算地產等,以書寫為生,因出入宮廷,與統治者交往而得以尊貴。
納雅卡爾:
此外,還有比首陀羅更低,不入流的「賤民」:
賤民:如最低層的達立特人(Dalits),主要由打仗的戰俘,以及不遵守種姓制度而結合的人構成。根據統計,賤民約佔了全印度人口的15%,他們不能擁有土地,飲食器皿必須與其他人分開,還要替社會層級較高的印度家庭清理穢物。 [5][6]
[編輯]產生
公元前2000年中葉,屬於印歐語系的許多部落,從亞細亞經由印度西北方的山口,陸續湧入印度河中游的旁遮普一代,征服了當地的土著達羅毗荼人。入侵者是白種雅利安人。經過幾個世紀的武力擴張,雅利安人逐步征服了整個北印度。
雅利安人早先過著原始的游牧生活,入侵印度後,和當地文化融合,開始定居的農業生活。征服達羅毗荼人後,阿利安人對其施行奴役,他們認為膚色白的阿利安人是品質高貴的種姓,深色的土著是品質低賤的種姓。也不允許雅利安人與當地土著通婚,這就是最初的種姓制度,雅利安人用「雅利安瓦爾納」和「達薩瓦爾納」來區分雅利安人和當地的土著。其只是劃分雅利安人與非雅利安人的種姓差別。後來才逐漸有了四個種姓。
後來這種分化在雅利安人內部也產生,逐漸形成了一個等級森嚴的種姓制度。其實種姓制度是一種分工型式,以宗教為中介,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被定性為不潔的工作也是有宗教性的,而一種工作,如果只是偶然自己做做的,不像專業的那麼不潔,而婆羅門的潔凈與賤民的不潔其實是平衡的,隨對牛的崇拜形象,其實賤民不潔的觀念不會真正消失,除非婆羅門的潔凈也受強烈的貶抑
[編輯]嚴格的種姓制度
種姓的劃分,很像對社會群體的職業劃分,只是種姓的劃分是按出生而定,自進入這個社會就沒法改變自己的種姓。
各種姓之間保持嚴格界限,不同種姓的人不能呆在同一個房間內,不能同一張桌吃飯,不能同飲一個水源,各種姓之間互相不能通婚,以保持血統的純正,並使種姓的劃分永久化。低階層的男子絕對不可以與高階層女子通婚,否則,所生子女將降入最低等級。尤其嚴禁首陀羅和別的種姓通婚。首陀羅男子和別的種姓女子結合所生的混血種,被法律排擠出四大種姓之外,稱為「賤民」或「不可接觸者」,他們的地位最低,不允許與一般人接觸。
每個種姓都有自己的機構,處理有關種姓的內部事務,並監督本種姓的人嚴格遵守法典和傳統習慣。一旦違反,便會受到嚴厲懲罰。倘有觸犯者,輕則由婆羅門祭司給予處罰,重則被開除出種姓之外,被開除出種姓之外的人就成為「賤民」。
維護種姓制度最典型的是《摩奴法典》。摩奴法典規定,婆羅門是人世的主宰,首陀羅只能溫順地為其他種姓服勞役,首陀羅不能積累私人財產,不能對高級種姓有任何不敬的言行,婆羅門和剎帝利則有權奪取首陀羅的一切。
據「梨俱吠陀」中〈原人訟〉描述:婆羅門是原人的嘴、剎帝利是原人的雙臂、吠舍是原人的大腿、首陀羅是原人的腳;種姓之間界限森嚴,互相不能通婚,交往之間不能共食、並坐。
高種姓與低種姓人發生沖突,低種姓人如果用身體某部位對較高種姓人造成傷害,必須斬斷對人造成傷害的身體部位。地位低微的低種姓辱罵高種姓,輕者課以重罰,重者處以酷刑。高級種姓的人如果殺死了一個首陀羅,僅用牲畜抵償。高低種姓之間不能同食起居,禁止種姓之間通婚,高級種姓的人與低級種姓的人特別是與賤民通婚,有可能被處以死刑,民眾對此習以為常。
每個種姓內部,有人監督本種姓的人遵守摩奴法典及傳統習慣的情況。倘有觸犯者,輕則由婆羅門祭司給予處罰,重則被開除出種姓之外淪為賤民。
一般來說,其實除了婆羅門不可離婚與寡婦不可再婚後,一般種姓的婦女也通融可再婚,但第一次婚姻(首次婚)最認真,之後也可再婚(再次婚),但不太光釆,另一方面,雖然高種姓婦女不可以嫁給低種姓男子,但另一方面低種姓女子被強烈鼓勵嫁給高種姓男子,以提高種姓的地位。
[編輯]廢除與影響
印度憲法第15條規定:「任何人不得因種姓、宗教、出生地而受歧視」;第17條明文規定廢除「不可接觸制」。為了保證低種姓人和賤民的教育和求職權力,印度還實施了著名的「保留政策」,不僅在議會兩院為他們保留了一定比例的席位,而且在所有政府機構和國營企業中為他們保留高達27%的名額。另外,還給低種姓出生的學生一定比例的升學名額。在今天,印度人的身份記錄里不再有任何關於種姓的記載。
盡管自印度獨立以後,廢除了種姓制度,印度憲法明文規定不準階級歧視,但是今天的印度社會仍然保留著種姓制度的殘跡,積習難改,種姓制度已經給每一個印度人打上了宗教烙印。種姓層級最高的婆羅門(Brahman)不及人口的4%,卻佔有七成的司法權及接近半數的國會席次。
㈤ 世界上最富有的100人是誰各有多少財產拜託各位了 3Q
《福布斯》雜志的主管斯蒂夫·福布斯說「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富有的一年,歷史上從沒有如此顯著的進步。」 擁有10億美元以上資產的富豪人數比去年的793人上升了19%,達到946人。他們的全部資產凈值增加了35%,達到3.5萬億美元。他們中的三分之二更加富有,位居名單前50的富豪個人凈資產均有所增加。 印度擁有36名個人資產在10億美元以上的億萬富翁,成為亞洲地區超級富豪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這些富豪的資產總和達到了1910億美元。此前一直是亞洲地區最「盛產」富豪的日本擁有的超級富豪人數則從上年的27人下降到24人,其資產總和也縮水到640億美元。 俄羅斯成為全球出產富豪的第三大國,共有53名超級富豪進入名單,只比德國少了兩名。不過俄羅斯超級富豪的總資產超過了德國富豪,共有2820億美元,而德國富豪只有2450億美元。俄羅斯富豪的平均年齡是46歲。 今年富豪榜另一個特點是,富豪們致富的步子邁得更大了。拿「谷歌」創始人拉里·佩奇和謝爾蓋蓋·布林來說,他們的總資產增長速度已經超過了蓋茨。 墨西哥電信業巨頭斯利姆總資產增長了190億美元,去年也是他在過去十年內財富增長最多的一年。據報道,他的財富已經相當於墨西哥國民生產總產值的6.3%。 亞洲地區的首富是印度鋼鐵大王拉克希米·米塔爾,他擁有的個人資產超過320億美元。來自中國香港的李嘉誠則以230億美元的資產在亞洲富豪中排名第二,全球排名第九。 中國大陸上年僅有7名資產超過10億美元的超級富豪,但是今年這一數字猛增到20人。此外,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超級富豪人數也增加了5人,達到21人。中國台灣則有8名超級富豪。 中國玖龍紙業董事長張茵成為中國大陸最富有的人,也是中國今年新出現的3名女富豪中最富有的人。她的財產價值24億美元,在世界富豪名單中居第390名。 2007年度《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前10名 排名 姓名 財富(億美元) 國家 年齡 從事行業或企業 比爾·蓋茨 1.比爾·蓋茨(William Gates III) 560 美國 51 微軟(Microsoft) 沃倫·巴菲特 2.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 520 美國 76 伯克希爾哈撒韋(Berkshire Hathaway) 卡洛斯·斯利姆·赫魯 3.卡洛斯·斯利姆·赫魯(Carlos Slim Helu) 490 墨西哥 67 電信 英格瓦·坎普拉德 4.英格瓦·坎普拉德(Ingvar Kamprad)330 瑞典 80 宜家(Ikea) 拉克希米·米塔爾 5.拉克希米·米塔爾(Lakshmi Mittal) 320 印度 56 鋼鐵 謝爾登·阿德爾森 6.謝爾登·阿德爾森(Sheldon Adelson) 265 美國 73 賭場、酒店 貝爾納·阿爾諾 7.貝爾納·阿爾諾(Bernard Arnault) 260 法國 57 路易威登軒尼詩(LVMH) 阿曼西奧·歐特嘉 8.阿曼西奧·歐特嘉(Amancio Ortega)240 西班牙 71 颯拉(Zara) 李嘉誠 9.李嘉誠(Li Ka-shing) 230 中國香港 78 多樣化產業 大衛·湯姆森 10.大衛·湯姆森(David Thomson) 220 加拿大 49 湯姆森集團 據《福布斯》十億富翁編輯路易斯·卡羅爾透露,世界最富的富翁涉及的領域主要是房地產、產權投資和日用品。世界富豪榜排名頭兩位仍然沒有變化,他們是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和沃倫·巴菲特。比爾·蓋茨總資產比去年增加了60億美元,達到560億美元,而沃倫·巴菲特則增加了100億美元,達到了520億美元。在這份世界富豪榜中,美國人佔了44%,但是在前20名中只有5位美國人。排在沃倫·巴菲特後面的是墨西哥電信巨頭卡洛斯·希利姆·赫魯(Carlos Slim Helu),他的資產增加了190億美元,他是過去10年裡資產增長最快的富豪。目前卡洛斯·希利姆·赫魯名下擁有490億美元的資產,他僅比第二名沃倫·巴菲特少了30億美元。 星巴克董事會主席霍華德·舒爾茨和前迪斯尼首席執行官邁克爾·埃斯納第一次進入世界富豪榜。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又有12名中國富豪進入世界富豪榜,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思念食品控股有限公司創始人李偉。她的思念食品控股有限公司是中國最大的冷凍食品製造商,同時思念食品控股有限公司還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官方供貨商。 在這份世界富豪榜中,日本第一次輸掉了亞洲第一富豪國家的地位,印度則取而代之。印度共有36名富豪進入這份世界富豪榜。俄羅斯今年有53位富豪進入世界富豪榜,目前俄羅斯正在威脅德國世界第二大富豪國家的地位。 布斯企業總裁兼雜志總編輯史提夫.福布斯八日在紐約公布由三十名記者在全球采訪及收集資料的綜合報告。他指出,今年有五十三個國家及地區的富豪上榜。他們的總身價估計有三兆五千億美元,較去年增加九千億美元。 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上前十名中有三位美國人,一位墨西哥人,一位瑞典人,一位印度人,一位法國人,一位西班牙人,一位加拿大人和一位香港人。身價兩百三十億美元的香港大亨李嘉誠去年才登上第十名,今年更上層樓成為第九名。排名僅次於比爾蓋茲的是投資專家「股神」巴菲特(五百二十億美元),第三名是墨西哥的電信巨子卡洛斯.斯林姆.希魯(四百九十億美元)。 億萬富豪當中,以美國人最多,占總數百分之四十四。四百一十五位美國富豪的身價總值為一兆三千六百億美元,非美國籍的富豪有五百三十一位,身價總值為兩兆一千億美元。 在資產過十億美元的富豪中,中國大陸有二十人,中國香港二十一人,中國台灣地區也有八人上榜。另外,今年新上榜的一百七十八位富豪當中,有不少俄羅斯人、印度人及中國大陸人。其中中國十三位富翁新上榜,包括今年玖龍紙業董事長、中國的首富張茵。福布斯特別提出,她是女性創業致富的新富豪。 包括比爾蓋茲在內,有百分之六十的富豪的財富是靠著創業有成,排名前十名的僅第十名的加拿大的戴維.湯普森家族是繼承遺產。
㈥ 世界十大首富的排名是怎麼樣的還有他們各自大概有多少私人資產
1.比爾 蓋茨 460億美元 47歲
2 華倫 巴菲特 360億美元 73歲
3 保羅 艾倫 220億美元 50歲
4 愛麗絲 沃爾頓(女) 205億美元 54歲 吉姆 沃爾頓 205億美元 55歲
5 海倫 沃爾頓(女) 205億美元 不詳
6 沃爾瑪 205億美元 84歲
7 約翰 沃爾頓 205億美元 57歲
8 羅伯遜 沃爾頓 205億美元 59歲
9 拉里 埃里森 180億美元 59歲
10 邁克爾 戴爾 130億美元 38歲
㈦ 是不是印度的幾個人擁有全國一半的財產
不可能的,但是兩級分化非常嚴重,印度有數十萬的百萬富翁,但是億萬富翁只有幾十個,核心資產還是在國家手裡
以房價而言,分化有多嚴重,在2010年,孟買的房價就達到了2020年北京、上海的水平,入圍全球前10——平均每平米9163美元,而孟買人均年收入只有區區900美元,也就是說,10年不吃不喝才夠買一平米,真實的普通民眾人均收入每天不過2美元......看看這差距
印度首富:穆克什·安巴尼(Mukesh Ambani),凈資產473億美元,印度第二富:阿齊姆·普萊姆基(Azim Premji),凈資產210億美元,印度第三富:拉克希米·米塔爾(Lakshmi Mittal),凈資產183億美元,這三位的員工加起來不下於50萬。。。
㈧ 印度億萬富翁越來越多,印度富豪的錢是從哪裡來的
印度富豪的財富主要來源於家族繼承。說起印度,想必大家一定會想到各種臟亂差的場景。畢竟印度作為一個人口大國,它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貧窮。但是大家一定想不到的是,這樣一個發展環境不太好的國家居然擁有全球第三多的億萬富翁,有的甚至比我國的馬雲還要有錢,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盡管目前印度的發展非常迅速,在國際上的地位也在不斷提高,但是,長期以來社會財富分配的不合理使得這個國家的矛盾十分尖銳,在那些貧富交接的地方更是暗流涌動,如果這個問題沒有得到合理的解決,那麼即使富人數量再多,也無法真正使得印度成為一個強國。
㈨ 印度的經濟結構 是國有還是私有為主
中印比較的結論下得太早
可是,比較兩國的發展勢頭,不能簡單著眼於當前的經濟增長率。舉例來說,美國上世紀30年代左右開始經濟大蕭條,西方社會在上世紀30年代普遍出現經濟危機,而蘇聯的經濟從30年代初到50年代一直保持高速增長,GDP增速比中國現在的增長速度還要高。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大家普遍得出一個結論: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國家的經濟狀況,比信奉自由市場的西方國家好得多,於是從50年代一直到70年代,很多國家,尤其是拉美、非洲、亞洲、東歐等地區的發展中國家,幾乎普遍都採用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發展模式。
這段歷史給我們一個啟示,就是對當前的中國和印度進行比較的時候,不能簡單地將兩國過去十幾年或者二十幾年的經濟發展情況進行比較後就輕易得出結論,說印度的自由民主、法治、私有財產權好像反而不能讓印度快速發展,而中國在不是代議制、法治不健全、新聞媒體信息流通不自由等情況下,經濟卻增長很快。
最近一兩年的跡象進一步表明,某些關於中印比較的結論下得太早了,因為從經濟學的角度,尤其從金融發展對社會、經濟影響的角度來看,印度內在的經濟增長潛力比中國大的多。
中國前些年的經濟增長主要依靠眾多廉價勞動力,為世界其他國家提供製造業和其他相關行業的服務,生產鞋、服裝、玩具、家用電器等。從國外轉移到中國來的生產技術含量並不高,即使是電腦生產,表面看來高科技的含量很高,但這些技術實際上已經非常標准化,成為簡單的生產內容,利潤率也並不高。
當然,這些年通過改革開放,的確使中國製造業的技術含量上升到了一個新台階,同時,中國民營和國有的管理水平也上升到新的高度。這些轉變為中國經濟增長走出以簡單的製造業來創造工作機會、增加收入的模式,創造了越來越好的條件和基礎。
但是相比之下,如果中國不在契約執行架構、信息提供架構、權力制衡架構等方面做更進一步調整,如果對行政權力的制約沒有實質性進展,產權制度繼續保留目前的公有制為主導,不從公有制轉變到私有制,如果仍然不能為市場交易提供更可靠的法治架構和信息架構,那麼中國要在經濟增加值、利潤率更高的服務業、第三產業上要超過印度,那是非常難的事。
我曾多次撰文講述這樣一個觀點,服務業跟製造業不一樣,服務業交易的內容是看不見摸不著的,而製造業的各個環節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若市場上交易的內容是看得見的商品比如衣服、鞋類,這種市場的發展對於法制架構和信息架構的要求相對來說可以很低。但是若要去發展更高端的服務業,特別是金融證券業,沒有相應的法治架構和信息架構是不行的,因為如果法治不可靠,老百姓所能掌握的信息很少,即使信息足夠多也非常不可靠,那麼人們從事這種高端服務業交易的風險太大,人們的交易意願自然會下降。金融業發展的核心是提高資產的流動性, 進而提高其使用效率,提高其價值, 包括勞動力資產的價值, 制度差別的長遠價值即在此。
㈩ 印度農夫挖出大鑽石,屬於國家財產還是私人財產
屬於國家財產,具體原因如下:
一,挖出鑽石,屬於國家財產
無論是自己在什麼地方撿到還是在什麼荒郊野外挖到鑽石,黃金,或者是一些很稀有很值錢的東西,都必須要上交給國家並獲取一定的報酬,但如果選擇私有化反而是不對的,還有可能會導致自己惹上麻煩。所以說挖出鑽石,這樣的東西是屬於國家財產,可能有人會問“我自己挖到的為什麼不是我的?”而選擇私有化,首先不知道這個鑽石或者說你挖到的東西是什麼,來自哪裡,哪個年代。而文物都是需要上交國家的,因為這種時候鑽石已經不再是“鑽石”,而是屬於文物一樣的存在了。
綜上所述,歡迎補充討論,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