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巴基斯坦和印度的戰爭是在哪一年
印巴戰爭共有三次,第一次印巴戰爭時間為1947年10月至1949年1月,第二次印巴戰爭時間為1965年8月初至1965年9月23日,第三次印巴戰爭時間為1971年12月3日至12月17日。
⑵ 印度巴基斯坦經常發生沖突的地點靠近我國哪個省份
他們和我們中國領土接壤的地方就是中國的西藏省份。
⑶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紛爭次數
據《今日印度》2月26日報道,為報復2月14日發生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普爾瓦馬針對印度中央後備警察部隊的恐怖襲擊,印度空軍出動大批戰機對身處巴基斯坦境內的恐怖組織「默罕默德軍」進行了空襲,其中擔當主力的是12架幻影-2000型戰機。作為回應,巴基斯坦派出「梟龍」戰機進行攔截。按照巴基斯坦的說法,巴空軍27日果斷出擊,擊落了兩架越界的印度戰機,一架印度飛機在巴境內墜毀,另一架墜毀於印境內,一名印度飛行員被巴地面部隊逮捕。
印巴兩國不斷交惡的原因,歸根到底是克什米爾問題。克什米爾問題是「分而治之」殖民地政策造成的。克什米爾是「查謨和克什米爾」地區的簡稱,位於印度、巴基斯坦、中國、阿富汗之間,面積約為19萬平方公里。印巴沖突是包括領土、民族、宗教和軍備之爭的綜合性、長期性矛盾與爭端。沖突自1947年因克什米爾問題升級,矛盾根深蒂固;而今,特別是「9·11」事件以後南亞地區戰略格局變化、大國爭奪的影響,印巴關系再次撲朔迷離。
克什米爾爭端是指印度和巴基斯坦對查謨和克什米爾地區主權紛爭而引發的一系列問題。克什米爾爭端是英殖民主義在1947年撤出印度時留下的。獨立前的印度,行政上由兩大部分組成:英屬印度和土邦。英屬印度包括11個省,而在這些省中間,夾雜著大約550個的土邦。克什米爾就是最大的土邦之一。根據1947年6月公布的「蒙巴頓方案 」,土邦地區歸屬則由當地的王公來決定,但是土邦必須考慮所在地區的地理因素。
克什米爾情況很特殊,它處於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地理因素」的考慮在這里不起作用。而克什米爾的王公是印度教徒,但居民中將近80%卻是穆斯林。按照分治方案中多數決定原則,應該歸入巴基斯坦;但按照土邦的王公決定原則,顯然印度會被優先考慮。因此印巴分治時,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未能得到解決。
⑷ 印度和巴基斯坦共發生了幾次戰爭,勝負如何
影響印度和巴基斯坦關系的主要障礙是克什米爾問題,印巴兩國為了該地區的歸屬問題曾打過三次大仗。
第一次印巴戰爭
1947年10月,克什米爾土王哈里·辛格宣布,該地區將歸屬印度,並已經和印度簽署了正式合並協議。印度軍隊隨後進入克什米爾地區,同受巴基斯坦支持的穆斯林武裝展開激戰。這場沖突愈演愈烈,終於在同年底發展為印巴雙方的大規模軍事沖突,即第一次印巴戰爭。最終印軍從巴基斯坦武裝手中終於奪回了有著重要戰略價值的乍吉山口,打通了克什米爾東西的聯系。應該說第一次印巴戰爭印度取得勝利。
戰爭最終沒有解決克什米爾問題,印巴兩國不得不把該問題提交給聯合國大會和安理會。1948年8月13日和1949年1月5日,安理會兩次決定克什米爾問題交由克什米爾人民自己來決定。但是,印度認為,克什米爾問題已經由1947年10月26日其土王與印度簽署的協議解決,而反對由全民公決來決定其歸屬。
1949年7月29日,印度與巴基斯坦簽署協議,在克什米爾地區劃定停火線。
第二次印巴戰爭
第二次印巴戰爭又稱作「第二次克什米爾戰爭」,印巴雙方沒有正式宣戰就匆匆進入了戰爭狀態。1965年8月初,克什米爾游擊隊和印度軍隊在印巴停火線附近發生激烈交火。隨後巴基斯坦正規部隊在8月14日也捲入沖突。印巴兩國軍隊在克什米爾停火線附近山地展開交戰,印度軍隊在猛烈炮火支援下攻佔了巴方控制線一側的多處山嶺。雙方在戰斗中動用了空軍支援地面戰斗並展開激烈空戰。最終巴軍不僅在南部擊退了攻入巴基斯坦國境的印軍,而且乘勢推進到印度國境內6千米,共佔領了約1200平方千米的印度國土。因而第二次印巴戰爭巴基斯坦獲勝。
1965年9月20日,在聯合國的調停下,印度和巴基斯坦於9月23日同時宣布:接受聯合國的調停,全線停火。1966年1月4日至9日,在蘇聯政府的斡旋下,印巴兩國同意撤退到1965年8月5日前所在地區。第二次印巴戰爭就此結束。
第三次印巴戰爭
11971年11月21日,印軍向巴基斯坦發起突然進攻,印巴戰爭爆發。23日,巴總統葉海亞·汗宣布全國處於緊急狀態,巴軍全力抗擊印軍。戰爭在東巴和西巴兩個戰場展開。印度的戰略企圖是,東攻西守,以奪占東巴為最終目標。巴基斯坦的戰略指導方針則是全力固守各戰略要地,以此粉碎印軍的突擊行動。在三個作戰方向的印軍先後完成對達卡合圍攻擊的作戰准備後,印軍開始向達卡發起總攻。12月15日,印軍完成從東、西、北三個方向對達卡的合圍,海、空軍則從海上和空中實施嚴密封鎖,完全切斷了東巴與西巴以及外部的任何聯系。在這種情況下,東巴守軍於12月16日向印軍投降,東巴戰場的攻防作戰遂告結束。 因此印度於12月17日宣布,在西巴地區實行「單方面停火」。巴基斯坦接受了印度的停火建議,西巴戰場的作戰行動至此結束。 所以第三次印巴戰爭印度成為勝利方。
第三次印巴戰爭結束後,東巴脫離巴基斯坦,成立了孟加拉共和國。此外印度還佔領了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的320平方公里的土地。1972年7月,印巴簽署了《西姆拉協定》,雙方同意在查謨和克什米爾尊重1971年雙方停火後形成的實際控制線。
⑸ 因為哪個地方,巴基斯坦和印度一直在打仗
在1947年的時候兩個國家剛建國的時候就爆發了第一次印巴之戰。結果就是戰爭雙方共有約1500名士兵陣亡。巴基斯坦獲得了克什米爾約2/5的地盤。印度獲得了3/5的地盤。之後在1965年的時候又開始第二次印巴戰爭,這一次1在聯合國的調停下,印度和巴基斯坦於1965年9月23日同時宣布:接受聯合國的調停,全線停火。然後沒幾年在又打起來了,這一次巴基斯坦可以說徹底的失敗。這一次印度成功的把東巴基斯坦分離出去了,成立了孟加拉國。而且巴西的海軍幾乎被打沒了。印度可以說這一次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之後雖然一直有摩擦,但是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差距卻是越來越大了。
可以說,如果沒有當初的因果,這兩個國家也不會一直在打仗。
⑹ 印度建國之後和什麼國家打過仗
跟巴基斯坦打了三次,分別是:
第一次印巴戰爭(1947—1949),目的是爭奪克什米爾地區,結果是印度佔了五分之三,巴基斯坦佔五分之二。
第二次印巴戰爭(1965),還是為爭奪克什米爾地區,結果是巴基斯坦丟了一些地方。
第三次印巴戰爭(1971),當年巴基斯坦東巴基斯坦省發生動亂,印度介入,雙方由此開戰,結果是巴基斯坦喪失東巴基斯坦省,這片土地獨立為現在的孟加拉國。
第三次印巴戰爭後印、巴雙方還爆發過數次沖突,如1984年的錫亞琴冰川沖突、1999年的卡爾吉爾沖突等。
和葡萄牙打了一次,時間是1961年,葡萄牙在印度有幾塊殖民地:果阿、達曼、第烏,印度獨立時曾要求葡萄牙歸還,但沒得同意,最終印度等不下去了決定武力收復。
和中國打過一次,時間是1962年,這個網上大把介紹就不羅嗦了,這以後雙方還有些沖突。
另外2001年和孟加拉國發生邊界沖突,1987—1990年出兵斯里蘭卡介入與猛虎組織的作戰,1988年出兵馬爾地夫平息政變等。
⑺ 巴基斯坦和印度已經因什米爾爭端進行了四場戰爭,根源是什麼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克什米爾是英屬「印度帝國」的一個土邦。1947年印、巴分治時,其歸屬未明確規定,遂引起印巴爭端,發生戰爭,經聯合國調解,1949年1月1日停火生效,但原定的公民投票所定歸屬未能實現。根據停火線,印度控制3/5的土地和3/4人口,巴基斯坦占其餘部分。1965年9月和1971年11月又發生兩次敵對行動。印度佔領了停火線以西的一些地區。
克什米爾問題是印巴分治時英國殖民主義遺留下來的問題。蒙巴頓方案規定克什米爾可以自由決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宣布獨立。1947年10月,印巴在克什米爾發生武裝沖突。同年底,印度將爭端提交聯合國安理會裁決。1948年 8月,聯合國安理會印巴委員會提出分 3個階段(停火、非軍事化、公民投票)解決爭端的建議,印巴雙方均表示接受,並分別命令各自部隊於1949年1月1日停火。同年 7月27日,印巴雙方代表團就停火線問題簽署協議。按照停火線,印度占據克什米爾3/5的地區,人口約400萬;巴基斯坦占據2/5的地區,人口約100 萬。但雙方在非軍事化和公民投票問題上陷於僵局。後來,印巴兩國為解決爭端曾多次舉行會談。1953年,兩國總理會談後發表聯合公報,表示爭端「應該遵照該邦人民的願望加以解決」,「確定人民願望的最實際的方法是舉行公正無私的公民投票」。此後,巴基斯坦一直主張舉行公民投票,而印度則以巴基斯坦參加東南亞條約組織和巴格達條約組織為理由,宣布舉行公民投票的原則已不適用1956年11月,印占克什米爾制憲議會通過憲法,宣稱克什米爾「是印度聯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75年 2月,印度政府宣布印占克什米爾「加入印度聯邦」,成為印度的一個邦。巴基斯坦政府對此表示抗議。近年來,印巴雙方都在力求通過談判解決克什米爾問題,以掃除實現兩國關系正常化的這一重要障礙。
⑻ 印度和巴基斯坦打了幾次仗,分別都誰勝利了
三次印巴戰爭:
1948年到1949年的第一次印巴戰爭的結果是,印度控制了克什米爾地區大約3/5的土地與3/4的人口。巴基斯坦控制了另外2/5的土地與1/4人口。這次停火奠定了後來雙方對克什米爾控制的范圍。另外,按照聯合國的決議,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最終必須由公民投票來決定。但是,雙方後來在是否舉行、如何舉行公民投票的問題上始終無法取得統一意見。通過一步步的行動,印度到六十年代初期已經完全接管了克什米爾。
第二次印巴戰爭:1965年8月初,克什米爾游擊隊和印度軍隊在印巴停火線附近發生激烈交火。8月14日,巴基斯坦正規軍隊也捲入沖突,印度軍隊於9月6日再一次向巴基斯坦發動大規模武裝進攻,攻佔巴方控制線內的多處山嶺。巴方在停火線南部展開反擊,並攻入印度防守薄弱的旁遮普邦。雙方展開激烈的空戰,巴基斯坦地面部隊在坦克的配合下,給印度軍隊以重創。隨後,雙方陷入僵局。最後,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使印、巴雙方於9月23日正式停火。 1966年1月,在前蘇聯斡旋下,印巴雙方簽署《塔什干宣言》。巴基斯坦承諾在克什米爾問題上「不使用 第二次印巴戰爭武力而採用和平手段解決爭端」和「互不幹涉內政的義務」
第三次印巴戰爭:1971年底,印度因東巴基斯坦鬧獨立而出兵,與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再起沖突,第三次印巴戰爭爆發。在聯合國的干預下,雙方於1971年12月17日實現停火,東巴基斯坦從巴國獨立出去成為今天的孟加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