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雞肉手抓飯怎麼做才好吃
雞肉手抓飯的做法
1.材料:黃紅胡蘿卜、大米(這次我用了香米,味道太好了)、洋蔥,新鮮三黃雞 植物油 鹽 葡萄乾
2. 印度菜別有風味,你知道上海有哪些好吃的印度餐館嗎
魔都數以萬計的餐館中
唯獨有一種口味是特別的稀少:就是印度菜!
其中最正宗的印度餐廳就是位於田子坊(分店:虹橋南豐城豐尚街)的蓮池印度餐廳,從2008年開業至今,8年時間一直好評不斷,堅持用純正的印度風味征服魔都吃貨!
說起印度菜,當然不得不提就是咖喱和薄餅!但是你知道嘛,印度咖喱其實大有內涵!
蓮池印度餐廳有多位印度廚師,主廚是一位擁有豐富經驗的老廚師!給你做帶來最傳統,最正宗,最美味的印度美食。(中間的是老闆喲!)
90%蔬菜含量的印度咖喱 /
一份咖喱,一份薄餅,加上一份手工酸奶就是健康一餐了!蓮池的手工酸奶真的超級實在(其實就是酸!)~是那種無添加純正的酸奶味!
3. 舌尖上的印度,印度有哪些不容錯過的特色美食小吃
印度菜以咖哩聞名,主要以魚、肉、蔬菜等不一樣食材來調合多種多樣香辛料,有濃郁的香味。聽說,印度菜特色就是調味品多,單菜都10種之上調味品。印度有什麼特色美食?咖哩牛肉、咖喱牛肉、什錦咖喱鮮蔬等都是比較普遍的印度美味。此外,印度奶茶及飯後甜點也具有地方特色。印度十大特色美食小吃,刺激你的味蕾。
起源自旁遮普邦的天多利烤雞是著名印度特色美食,以香辛料和乳酪將黑椒雞塊腌過,再塗上燒烤汁,然後放入圓柱形的陶泥燒烤箱內烤串。燒烤汁由很多種香辛料調配成的,包含肉桂粉、月桂葉及丁香等,令味兒層級更豐富。烤雞腿公布後,有點焦脆,讓人胃口大開。
印度餃子也叫印度咖喱醬餃,是一種路邊攤小吃,尖尖的像一個金字塔式。印度餃子的內陷一般會有牛羊肉、牛肉、雞脯肉、圓蔥、士豆泥、藍莓干、腰果仁、蔬菜水果、扁豆松籽等,再混和印度香辛料製成的。印度餃子的特點是三角形的,吃的時候先要炸成金黃,沾上香薄荷醬吃。
除此之外,印度餃子中比較有特色的是甜水餃,用堅果和椰子肉做為包餡,煎炸或是烤製成的,煎炸後餃子金黃酥脆,千果椰子肉的香甜味兒更加凸顯。
印度菜比較獨特,並不是每個人可以接受的,但我們可以更多地了解這個國家的文化習俗和生活方法。未來出國旅行需要了解一些文化禮儀,不然仍有可能在餐桌上貽笑大方。
4. 如何將菜炒出小飯店的味道
呵呵~~~你要是能做出人家的味道,那他還能開店嗎
每家成功的店都不可能讓你做出人家的味道這個你首先要搞清楚,廚師賣的是手藝,人家就靠這個活的,不能比
至於怎樣才能做出好吃的菜
那要看你
的悟性
一道菜
每個人做出的味道都不一樣
給你個建議
首先選料
要新鮮
無論蔬菜還是海鮮,肉,這個是基礎
二
熗鍋
這個是很重要的,一定要把蔥姜蒜的香味
炸出來
三
翻炒
這個火候的問題
靠你慢慢才能掌握
四
口味
每道菜的鹽一定要掌握好
至於味精那是次要的,有了新鮮的原料,再加上熗鍋的香味
足夠你找到感覺了。
5. 什麼是鮮為人知的美味印度美食食譜
大多數印度美食都以洋蔥和大蒜為主
它們獨特的口味使它們與其他成分區分開
您絕對會喜歡的10種不含洋蔥和大蒜的最佳食譜
2.Rajma食譜
如果您放棄了齋戒離不開洋蔥和大蒜的事實,您應該重新考慮。這道永不過時的經典菜餚具有許多masalas,一定會讓您墜入愛河。
這道永恆的經典菜有很多馬薩拉斯。
3.Chholia Paneer Rasedaar食譜
Chholia是綠色的香奈兒,被添加到與香辛料,苦瓜,姜黃和香菜的芳香混合物混合芝士塊中,當然,也沒有添加洋蔥和大蒜。Chholia是綠色的香奈兒,被添加到與香辛料混合的芝士塊中。
4.Paneer Makhni食譜
Paneer makhni是素食主義者的美食天堂,任何缺少的東西都會使這道菜的味道怪異。但是,這種奶油洋蔥芝士蛋糕不含洋蔥和大蒜,可確保您不會錯過任何一種口味。
Paneer makhni是素食主義者的美食天堂。
6. 印度飲食文化是什麼印度菜有哪些特點
印度人還仍以一種被稱作「饢」的混沌皮為主導食。不論在高端餐飲店或是在街頭樹蔭下,常常可以看到印度人席地盤腿而坐,拿手撕掉一塊饢,沾上菜糊、料汁及其用扁豆、黑豆等各種豆類食品熬出的豆湯,津津有味地吃起。還有一些食材把餅與馬鈴薯結合在一起。
在很多宣布的場所,印度人用刀叉吃東西,但私底下,他們還是習慣用手抓飯。因為他們覺得,那般的食材並沒有靦腆,假如你在印度人家中造訪,一定要試著用手抓飯的快樂。也正是因為這一習慣性,促使印度菜大部分為粘稠,如此有利於用台灣手抓餅或白米飯拌來吃。並且,印度菜吃法也很特殊,是別具特色的,即:用餐刀、則是大家一起點餐一起吃。
印度人的主食是麥面餅和稻米,每頓飯都會先吃餅,然後吃米飯。印度的白米飯用叫做BASMATI大米製成,全球知名。這類米樣子長細,味兒香醇,主要是因為印度氣候所決定的——大半年乾躁,大半年潮濕。假如你來到印度北方地區,可能會覺得菜的味道是酸甜的,但你來到南方地區,就會感覺菜味辣辣的,這也是因為南北方氣侯的差別所造成的。因為印度南方植物多,因而裝菜的器材多見芭蕉葉、香蕉葉等植物葉子,很美。
7. 印度美食(INDIAN FOOD)
印度老百姓在美食文化上南北差異較大,北方烹飪中有許多肉、穀物和麵包,喜辣味;南方多素食、米飯、辛辣咖喱。印度人家庭基本食品是米飯、家常餅、小扁豆,普通佐料是干青酸辣泡菜和香菜葉。
印度人的正餐常以湯菜開始,通常是稀薄咖喱,其餘菜餚一般全部同時搬上,不分幾道上菜。正餐之外有輔佐食物,最普通的是凝奶或酸奶、咖喱拌青菜、凝奶拌蔬菜、蔬菜泥和酸辣醬。餐後食品通常有阿月子果仁冰激凌、用米做的布丁、用玫瑰水提味的奶油乳酪球、加糖水的煎餅、用乳酪和牛奶做成的糖和鮮水果等。飯後印度人常用一種檳榔子、熟石灰和香料做成的包在檳榔葉中的調製品招待客人,以助消化。不過一般尋常百姓家用餐沒有上述復雜。
印度的飲料多種多樣。在南方,人們喜歡喝濃咖啡,因為那兒靠近咖啡產地。在北方,人們喜歡喝茶,因為那裡有恆河和布拉馬普特拉河下游平原,氣候濕潤,所產茶葉量為世界之最。兩種飲料總是同牛奶和糖一起端上來,如果你在茶中不放牛奶和糖,應要「清茶」。印度其它的飲料隨地方和季節而異,新鮮果汁是印度人普遍喜歡的。印度的酒類不像西方國家那樣流行,在許多省,特別是穆斯林居住的地區,旅館和飯店以外是禁止喝酒的。在新德里,每個月的第一天和第七天以及節日是禁酒日。去印度旅行,旅遊者可在簽證時申請一種「全印酒類許可證」,持有這個證件將會准許你在禁酒地區攜帶和消費酒類。
印度人用餐通常不使用餐具。在北方,人們用右手的指尖抓食物吃,把食物拿到第二指關節以上是不禮貌的。在南方,人們用整個右手攪拌米飯和咖喱,並把它們揉成團狀,然後食用。印度人用手進食,但不能用手觸及公共菜盤或為自己從中取食,否則,將為同餐人所厭惡。就餐時常用一個公用的盛水器供水,喝水時不能嘴唇接觸盛水器,而要對准嘴往裡倒。餐後印度人通常給客人端一碗熱水放在桌上,供客人洗手。
下面的鏈接介紹的更詳細http://travel.163.com/05/0812/18/1QVMH9LE00061DOU.html
8. 飯店小炒菜譜大全
飯店小炒菜譜有哪些呢,以下就是我為大家羅列的幾種菜譜以及製作方式。
飯店小炒菜譜大全
青椒牛肉絲,水煮魚,糖醋排骨,干燒明蝦,麻婆豆腐,炒豆腐皮、炒土豆絲.炒鴨血、炒豆苗、炒腐竹、亂燉、炸小魚、炸花生米、酥藕、酥蘑菇、芹菜肉絲
糖醋排骨 (中國名菜家常菜)
糖醋排骨(Sweet and Sour Spare Ribs)是糖醋味型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道大眾喜愛的特色傳統名菜,它選用新鮮豬子排作料,肉質鮮嫩,成萊色澤紅亮油潤。
滬,浙,川,淮揚四個菜系中都有這個菜。
滬菜用料簡單注重的是酸甜的口味裡面用到了番茄醬 這也是滬菜的特點,浙菜用料豐富,做法精細,色、香、味具全,川菜即使做糖醋排骨也不忘加蔥姜花椒 。
糖醋排骨的調配汁只有滬菜會加番茄醬,滬菜口味偏淡 , 浙菜和川菜偏重 。
滬菜浙菜的糖醋排骨屬於燒菜,而川菜中的糖醋排骨 是四川一道很有名的冷盤,用的是炸收的烹飪方法,屬於糖醋味型,琥珀油亮,干香滋潤,甜酸醇厚,是一款極好的下酒菜或是開胃菜。頗受中國人民喜愛。
淮揚菜的糖醋排骨在技法上兼顧了浙菜的和川菜的特點,口味上結合滬菜的特點,用糖醋,蔥蒜調味,用油熱煸,淮揚菜做法的糖醋排骨歷史較其餘三個菜系較短。
做法一
基本材料
肋排500克,香蔥1棵,生薑1塊,大蒜2瓣,澱粉適量,食用油500克(實耗45克),醬油1/2大匙,香醋1大匙,精鹽1/2小匙,白糖1大匙,味精1/2小匙。
步驟
1小排500克焯水後,煮三十分鍾,肉湯可以煮麵條,別倒掉了。
2. 用一湯匙料酒,一湯匙生抽,半湯匙老抽,二湯匙香醋(不是白醋)腌漬20分鍾。
3. 撈出洗凈控水備用,炸制金黃,油別放多,可以省油,只要翻身的勤就好了。
4.鍋內放排骨,腌排骨的水,三湯勺白糖(大膽的放糖吧,三湯匙,別怕多)。半碗肉湯大火燒開,調入半茶匙鹽提味。
5. 小火燜十分鍾大火收汁,收汁的時候最後加一湯匙香醋,那個酸甜口就出來了。
6. 臨出鍋撒蔥花芝麻,少許味精。
備注——竅門三個:
1,如何外酥里嫩——煮30分鍾,這樣再大火熱油炸到外面焦黃,就外酥里嫩了。如果用生排骨直接炸,容易老。
2,為啥要腌漬,因為熱鍋熱油迅速封住了肉外表,做糖醋汁的時候不容易吸收進去,排骨裡面有肉腥味。
3,怎麼炸排骨?——大火猛催,反正已經煮了三十分鍾,早熟了,所以只要保證外面脆就可以了。
4,下鍋時可以在鍋里放少許醋,這樣避免肉質過老。
麻婆豆腐(英文名:Mapo Tofu)也稱為陳麻婆豆腐,是四川省地方傳統名菜之一。製作原料主要有豆腐、泡水的黃豆壓碎(現在很多不正宗的用肉末代替)、辣椒和花椒等。
麻婆豆腐始創於清代同治年間,由成都萬福橋“陳興盛飯鋪”老闆娘陳劉氏所創。因她臉上有幾顆麻子,故稱為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外觀色深紅亮,紅白綠相襯,豆腐形整不爛,吃起來具有麻、辣、燙、嫩、酥、香、鮮等風味,突出了川菜“麻辣”的特點。
菜品製作
製作方法
方法一
食材
豆腐(250克)、牛肉(75克)、蒜苗(1根)、豆豉(15克)、花椒粉(3克)、料酒(5克)、鹽(3克)、味精(2克)、豌豆澱粉(5克)、花生油(15克)、小蔥(5克)等。
步驟
1.將豆腐切成2厘米見方的塊,放入加了少許鹽的沸水中氽一下,去除豆腥味,撈出用清水浸泡;豆豉等剁碎,蒜苗切段,姜切末;
2.炒鍋燒熱,放油,放入牛肉餡炒散;待牛肉餡炒成金黃色,放入豆瓣醬同炒;放入豆豉、薑末、辣椒粉同炒至牛肉上色;
3.下肉湯煮沸;放入豆腐煮3分鍾;加醬油、蒜苗段、糖,用鹽調味,再用濕澱粉勾芡;盛出後撒上花椒面、蔥末即可。
方法二
食材
豆腐(1盒)、肉末(1小碗)、豆瓣醬(1大勺)、花椒粒(1小把)、薑末(1小勺)、蒜末(1小勺)、彩椒粒(1大勺)、蔥花(1大勺)、花椒粉(1小勺)等。
步驟
1.炒鍋內倒適量油加熱,油燒熱後倒入肉末,炒散,脫生後盛出備用;
2.炒鍋重新倒入油,加熱後將花椒粒、蒜末、生薑末倒入爆出香味;
3.放入豆瓣醬炒出紅油後,放入彩椒粒炒勻,然後倒入切成塊的豆腐翻炒,燒約3分鍾;
4.將之前炒好的肉末倒入鍋內,加味精翻炒數下,再淋入水澱粉勾芡,收汁後起鍋撒上蔥花和花椒粉即可。[4]
方法三
食材
豆腐(1盒)、牛肉餡(100克)、青蒜(50克)、豆瓣醬(40克)、辣椒面(10克)、花椒面(1.5克)、料酒(20克)、鹽(5克)、薑末(3克)、水澱粉(40克)、高湯(250克)等。
步驟
1.豆腐切成小塊,放入鍋中,加鹽氽透,不能用沸水;
2.青蒜洗凈,切1厘米長的段,豆瓣醬和豆豉剁碎;
3.鍋入油至六成熱,放入牛肉餡煸干水分後,加入料酒,再加入豆瓣醬炒出紅油;
4.加入辣椒面、薑末,豆豉炒香,倒入高湯、下豆腐,加醬油、鹽,用微火將豆腐燒透入味;
5.湯略干時,放入青蒜、水澱粉,收汁、盛盤、撒花椒粉即可。
方法四
食材
豆腐(1塊)、肉餡(適量)、辣椒面(10克)、花椒(10克)、蒜(10克)、香蔥(適量)、豆瓣醬(適量)、食用油(適量)、醬油(少許)、水澱粉(30克)、雞精(1克)、香油(幾滴)等。
步驟
1.將豆腐切成小塊、蒜切末、香蔥切碎、豆瓣醬剁碎備用;
2.把花椒放到鍋中小火煸炒至熟;
3.將熟花椒放到搗蒜器中搗成碎面備用;
4.鍋中加入適量的水,水開後放入豆腐焯一分鍾,然後撈出備用;
5.鍋中加適量底油,然後放入肉餡,煸炒成熟;放入豆瓣醬和辣椒面煸炒出紅油,然後再放入蒜末煸炒出香味;
6.加適量熱水煮開;
7.把豆腐放入鍋中大火燒開,然後加少許醬油;
8.把花椒面放入鍋中;
9.將水澱粉放入鍋中,大火燒開;然後加少許雞精、香油,翻拌勻均即可出鍋。
方法五
主料:牛肉臊子100g,豆腐1塊,新鮮蒜苗2根
輔料:大蒜1個,老薑5片,印度辣椒粉5g,川花椒5g,郫縣豆瓣醬5g,花生油50g,鹽少許,澱粉少許,老抽少許
步驟:
1.准備好一塊石膏豆腐或者是膽水豆腐。
2.把豆腐切成小塊備用。
3.准備好100克牛肉餡,也可用豬肉餡代替。
4.准備好2根蒜苗,把蒜苗切成1厘米長備用。
5.准備好5克印度辣椒粉、5克川花椒粉。
6.把蒜和姜切成小粒,准備5克郫縣豆瓣醬備用。
7.煮一鍋熱水,下入豆腐塊加鹽煮一下。
8.煮好的豆腐塊如圖。
9.熱油鍋下蒜,老薑,豆瓣醬炒香。
10.加牛肉餡炒香。
11.加豆腐塊、辣椒粉、加50ml水煮開。
12.加蒜苗炒香留一小點裝盤備用。
13.用干澱粉、老抽加水調成芡汁,待幾秒過後起鍋,放川花椒粉。
14.起鍋裝盤,放幾片蒜苗點綴就可以開吃了。
小貼士:
1.川花椒不要急於放太早,香味和麻味就出不來了。
做法竅門
麻婆豆腐
1.豆腐切塊後,用沸騰的淡鹽水焯水,可以去除豆腐澀味,保持豆腐口感細嫩,且不易碎;如用開水煮過,會韌勁過大、口感不好;
2.豆瓣醬里的豆瓣最好能先切細;
3.肉末抄前,最好用料酒、食鹽腌漬20分鍾;
4.花椒先用鍋炒香,碾碎,最後趁熱撒在豆腐上,這樣更能提升香熱麻辣的口感;
5.豆腐要嫩又不易碎,以南豆腐做麻婆豆腐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