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能法師的主要貢獻
釋印能,俗名王洪,1976年2月生,吉林省扶余縣人士。1994年於揚州高旻寺禮拜上德下林老和尚剃度出家。法師素喜梵唄,在佛教音樂界有較深造詣。演法音以十方,於各地至今已領誦主唱21次華嚴法會。2001年受邀前往菲律賓馬尼拉觀音寺做華嚴法會,並在菲居住弘法兩年。
2006年出版了個人的佛樂專輯《華嚴境》和《念佛三昧》,影響甚大。同年參與《神州和樂》僧人演唱,隨團出訪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尼、印度、韓國、德國等演出,並於08年在國家大劇院匯報演出,深受好評。
2009年印能法師參與《天音禪韻》大型梵唄演唱會並在《禪風》節目中演唱《心經》。
2011年,印能法師自己作詞作曲獨立創作並製作了兩張佛樂專輯《佛說萬物生》和《心中的菩提》,非常受歡迎。
2. 印度僧侶貶低中國,玄奘是如何不卑不亢回答的
一開始我們知道玄奘是因為西遊記里的唐三藏,但是他和現實中的玄奘法師還是不一樣的。玄奘法師在印度學習與人辯法,後來在印度召開佛教辯論大會,很多人用佛法問題向玄奘法師為難,最後玄奘法師說得他們啞口無言。
玄奘法師聽完高僧這樣的說話,非常的生氣,他現在在場的所有人說道,佛陀之所以創立如此微妙的佛法,不是只為了印度的眾生,就算是沒有受過教育的下民們,佛陀也沒有把他們拒絕在門外。更何況我們的中國,所有人都把忠孝禮儀當做立身之本,怎麼可以用野蠻這個詞來形容我的國家,中國的書是從來不會拒絕讓貧窮的人去閱讀的,中國人可以運用智慧和知識更是鬼神都無法匹配。印度的人怎麼能如此無知,用佛陀的降生來說明中國的無足輕重。
3. 佛教在印度為何會衰落 婆羅門教徒怎樣看待釋迦牟尼
婆羅門教徒認為佛陀是梵天所化。
印度教是學習了大量佛教理論後加以庸俗化的一個宗教,他是很媚俗的。佛教理論在龍樹大師後就變得無比艱深,不是有錢有閑是很難研究明白的,但以印度人民的生活條件,是不適合研究純粹的無偶像寄託的佛教理論(中觀,唯識等)的。所以,佛教遷移到中國。中國相對富庶,人民樂善好施,崇尚道德,很適合佛教發展。遷移到中國後,掌握高深佛教理論的法師在印度減少,印度教和佛教的辯論多以佛教徒失敗告終,印度的傳統,失敗的要麼被殺掉要麼作對方的弟子,所以,佛教在印度最終衰敗了。
4. 印度一男子被蛇咬找法師治療,結果怎麼樣了
印度小伙最後還是被送進了醫院。
我們現在的社會是自由民主不迷信的社會,但是在印度的環境真的是很迷信的了。印度近日有一男子被蛇咬傷之後,請來了法師進行治療。結果卻是大跌眼鏡,讓人啼笑皆非。接下來我們就看一看到底是什麼事情,最後的結果真的是治療好了么?
但是也許有的人沒有自己的辨別能力,所以我們就需要看看身邊人的案例。這個案例就是一個很好的反面教材,我們不能盲目的相信法師之類的人物。這類的人基本上是沒有真正的才能的,只是忽悠騙人的。對於這種人我們需要做到的就是敬而遠之,不要過度盲目的聽從。還是需要及時的就醫,及時的得到醫生的救治。
5. 印度和尚吃素嗎
印度的和尚是很虔誠的,你以為像中國的啊!!
印度是佛教的發祥地,但是現在在印度信仰佛教的人已經很少了,大多信仰印度教,信仰濕婆
但由於那裡是佛教的發祥地,那很多的佛教徒都很虔誠,他們當中有很多是從全世界各地苦行到那裡的。
6. 玄奘法師到底是怎樣的人
我國古典名著《西遊記》中,唐僧被視為懦弱無能、不辨正邪,但唐僧是以「玄奘法師」為藍本創作的虛擬角色,而現實中的「玄奘法師」往往比你象徵中「強大」。
●一心向佛
相信看過《西遊記》的朋友,一開始太宗皇帝親自為玄奘法師授予通關文牒,並贈送了紫金缽盂和一匹白馬,而現實中的「玄奘法師」根本沒能得到西行取經的批准。
十三歲時陳?(玄奘的原名)通過考試變成正式學僧玄奘,玄奘周遊四方,向眾多大德高僧學習,漸漸聞名蜀中。
可玄奘卻發現,人們平常誦讀的經書,有很多都譯著不全,難以理解。甚至對一些基本的理論,大家都分歧很大。玄奘意識到,這是一個攸關信仰的重大問題。
義理不清,戒律不嚴,心中的敬畏便會失守,人的行為便會漸漸失去約束,是非對錯的界限也會變得模糊。
直到玄奘25歲那年,天竺(印度)禪師波頗來到長安,玄奘聞之大喜,前往請教。波頗聞言合十,緩緩道:「那爛陀寺的戒賢大師,將告訴你答案。」那爛陀寺就在佛教的發源地天竺,是世界最權威的佛學聖地,所以觸發了玄奘法師的西行取經計劃。
玄奘曾多次上書唐太宗,請求到天竺取經。可當時邊關戰事正酣,管制森嚴,上書遭到無情拒絕。玄奘法師只好偷渡出境,在沙漠上差點被通緝,幸好有崇信佛教的官員放行,玄奘法師踏上了西行求法之路。
●西行求法
「莫賀延磧,長八百餘里。古曰沙河。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復無水草。??是時,四顧茫然,人鳥俱絕。夜則妖魑舉火,爛若繁星。晝則驚風擁沙,散如時雨。」
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玄奘法師繼續前行,相傳在大漠中迷路的玄奘慌亂之下打翻了盛水的皮囊,救命之水盪然無存。四天五夜滴水未進的玄奘終於暈倒在沙漠中。直到被夜晚的涼風吹醒,玄奘跌跌撞撞地又起身上路。途中老馬自己調了頭,怎麼也叫不回,玄奘跟著走了幾里,居然見到了一片綠洲找到水補給。
古書記載玄奘法師取道伊吾(今新疆哈密),沿天山南麓西行,經阿耆尼國(今新疆焉耆)、屈支國(今新疆庫車)、跋祿迦國(今新疆阿克蘇),翻越凌山(今天山穆素爾嶺),來到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西南)。後經颯秣建國(今撒馬爾罕城東)、翻越鐵門(今烏茲別克南部布茲嘎拉山口)到達吐火羅(今阿富汗北境),由此南行,經大雪山(今興都庫什山),來到梵衍那國(今阿富汗之巴米揚),東行至犍馱羅國(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城),進入印度。
經過漫長的旅程,玄奘終於在31歲到達印度,拜在那爛陀寺百歲高僧戒賢法師門下。短短5年間,身為外國人的玄奘,便精通了經藏、律藏、論藏,被印度信眾尊稱為「三藏法師」。
玄奘在印度公開辯論,誰知整整十八天,竟沒有一個人提出辯駁,到最後一天,很多人當場皈依。玄奘贏得了「大乘天」和「解脫天」兩個稱號。
●東歸譯經
雖然無數寺院都想用優厚待遇留下玄奘,但玄奘法師依舊沒有忘記初心──他要將畢生所學帶回大唐,解決那裡人們心中長久以來的疑惑。
公元643年,44歲的玄奘帶著滿腹的學識和657部佛經,在印度全國上下信眾的送別下,啟程回歸故國。
兩年後玄奘終於回到了大唐的都城長安,當時唐太宗在洛陽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大會。玄奘西行19年,歸來時已屆中年。幸在太宗沒有追究當年偷渡之事。玄奘趁機向太宗請求回洛陽少林寺,從事翻譯經書的工作。豈料太宗拒絕了,反而勸他還俗,擔任高官。
不過太宗還是支持他在長安弘福寺設立譯經院,招募全國以及東亞諸國的學員共同參與,讓玄奘法師主持龐大的譯經工程。譯經講法之餘,玄奘法師還和弟子一起編撰《大唐西域記》,將他在異國的所見所聞全部記錄下來。
玄奘足足用了10多年,將1335卷梵語經文全部譯成漢語,影響力遍布中亞、越南、日本?
●對中國佛教的影響
玄奘法師是研究中國傳統佛教成就最大的學者之一,又是繼承印度正統佛教學說的集大成者。在中國譯經史上,玄奘開辟了一個新時代;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無疑起到了相互了解、相互學習的作用;同時也為東亞文化能在世界文化中發揮積極作用打下了基礎。
增勤法師說過「不管是從佛教文化發展史,還是從中印文化交流史、乃至世界歷史看,玄奘法師都是獨樹一幟的人,更是中國佛教的一面旗幟。不管是在佛教界、還是在學術界,玄奘法師在世界上都是沒有爭議的人物。」
7. 玄奘厲害嗎印度總理訪華的時候還提到過這個人
非常厲害,玄奘這個名字本身就代表著富哦學大師的意思,類似於現在的大學終身教授。另外最關鍵的是印度以前不用文字記錄歷史,是玄奘法師用文字記錄了當時印度的歷史,可以說沒有他,印度很難重建5、6世紀的歷史
8. 印能法師的弟子有誰 印能法師簡介為什麼出家
印能法師,以及他的音樂 - 《心經》 般若經系列中一部言簡義豐、博大精深、提綱挈領、極為重要的經典,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誦的佛經。印能法師的弟子有誰,印能法師簡介為什麼出家?
印能法師,出家僧人。中國禪宗法眼宗第十一代傳人。著名梵唄音樂唱誦大師,最具影響力的佛教音樂人,在中國及海外享有極高聲譽。
印能法師一直以來保持原創佛樂風格,從編曲、作詞到演唱全部由自己創作完成。法師發願以梵唄佛樂為佛事,廣弘佛法。在所有充滿天籟妙音的佛樂世界中,把佛門弟子對佛陀的感情,對眾生的感情展現給大家。通過梵唄佛樂讓更多的人了解優良的中國傳統文化、了解佛法、了解人生的真諦,從而達到弘法利生的目的。法師近年來參加國內外梵唄弘法音樂會近百場演出。素有「微妙佛音」的美譽。深受社會各界人士的高度好評和幫助。
個人檔案
印能法師,吉林省扶余縣人士。 18歲謹遵母命在揚州高旻寺禮拜上德下林老和尚剃度出家。2006年禮拜上本下煥老和尚為依止師父,賜法名「印能」。法師在佛教音樂界有較深的造詣,2006年擔任《神州和樂》僧人主唱出訪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尼、印度、韓國、德國等演出。同年,接禪宗法眼宗靈意老人法脈,為法眼宗第十一代傳人。並於2008年在國家大劇院做匯報演出,深受好評。法師至今共領誦主唱21次華嚴法會,以梵唄佛音弘法利生供養十方。
釋印能,1976年2月生,1994年剃度出家,曾親近「佛門泰斗」本煥老和尚等多位高僧大德,在佛教音樂領域造詣精深,已出版四張佛樂專輯。曾擔任《神州和樂》僧人主唱,出訪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尼、印度、韓國、德國等演出,並於2008年在國家大劇院匯報演出。今日難得與印能法師對話,如飲甘露,受益匪淺。在整個專訪過程中,師父妙語連珠,時而深情,時而睿智,佛音徐來,直指人心。
謹遵母命剃度出家 高旻九年潛心修行 hsmil.com
問:印能法師18歲出家,至今已修行19年,可以和大家談談您的出家因緣與感受嗎?
印能法師:關於出家因緣,要說到我媽媽。9歲那年,媽媽去世,去世前她給我留下一句話,就是讓我出家,當時我並不知道出家意味這什麼。隨著漸漸長大,我對媽媽的的思念更加難以釋懷,簡直是苦到心裡去了,無法解脫,後來經由一些學佛人介紹的經書佛法,了解到人生有八苦、十二因緣等,才發現出家會這么不可思議。18歲那年,我來到揚州高旻寺禮拜上德下林老和尚剃度出家,從聽《楞嚴經》開始,通過悉心學習,對佛教整體、修行理論、佛經唱念乃至於清規戒律等都有了全面了解,進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可以說,如果沒有高旻寺這九年,就沒有我的現在。2004年應邀到深圳弘法寺做第一次華嚴七,該寺七次華嚴法會都是由我領誦主唱。在弘法寺,我禮拜高僧大德本煥老和尚為學法師父,學習普賢行願體,法號「印能」也是由他老人家賜的,我個人非常喜歡。從1994年至今,印能出家已經19年整,對我來說,能夠出家、能夠接觸佛法可以說是一個莫大的福氣呀,我願意生生世世做出家人,弘法利生。
領唱法會跨國演出佛樂 弘法惠利眾生
問:佛教弘法的方式很多,請問您發心以佛樂弘法的因緣是什麼呢?
印能法師:弘法的方式很多,這是一個架構問題。至於為什麼我會以佛樂來弘法呢?首先基於華嚴字母的唱功,在寺里天天念天天唱,不僅可以調節氣息,鍛煉身體,同時還能夠習得一定的唱念技巧,所謂「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有了經驗才能進行佛樂弘法。後來機緣巧合,在一個朋友的錄音棚嘗試唱一曲《觀音贊》,大家聽了反響極好,我就思考,可不可以把音樂和佛法結合起來呢?現世把人們的耳根訓練得特別靈活,對聲音的要求特別高,大家都喜歡聽好聽的。之後我和音樂界的朋友接觸多了,就萌生一個想法,怎樣把傳統梵唄和現代音樂形式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傳承傳統的基礎上,創新佛樂,讓佛樂的聲音灌注到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時時刻刻提醒人們供佛向佛,我相信,這是弘揚佛法很好的方式之一。有些人有疑問,問我是不是唱歌的,這就本末倒置了。首先我是一個僧人,主要是為了弘法,所做音樂不過是弘法的助緣而已,這就是我對佛樂弘法的一個定位。
問:您曾發願每年做一次華嚴七,那麼至今共領唱過多少次華嚴法會呢?
印能法師:很難過地說,我去年至今都沒做華嚴七,所以今年過年我一定要自己做一次華嚴七,至於領唱過的華嚴法會,大大小小一共有21次,每次法會兩百到兩千人不等。
問:法師曾擔任「神州和樂」的主唱到東南亞、歐洲巡演,可以分享一下演出的經歷與感受嗎? hsmil.com
印能法師:記得當時在弘法寺時,「神州和樂」選僧人主唱,交響樂的指揮俞峰老師和眾藝術家們特別認同我的唱腔和音準,結果把我選上了。2007年跟隨樂團到東南亞的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三國演出一路轟動,後來還去了印度參加中印文化節,緊接著韓國、泰國,最遠的就是德國紐倫堡,紐倫堡和深圳市友好城市,他們特別喜歡這個佛樂交響樂,所以讓我們去演出。通過交響樂把佛樂精粹和佛法精神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本來就是一個創造性的行為,而且這種跨界交流對於佛法的弘揚無疑是一個契機,總的來說,這次經歷非常難得,非常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