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黑人小哥跳舞是什麼梗
黑人小哥跳舞出自YouTube作者「Romero Cannday」的一段魔性的舞蹈,雖然身材胖胖的,但是他跳起舞來卻非常靈活。
雖然這位小哥坐在路邊看起來挺可憐的,手上的牌子也寫著「Anything help」,但是這其實也是在玩梗,原梗是「You mind if l wild out?」內容大致是開車的人放一首音樂,路邊的人跳舞,由於視頻中的人舞蹈過於銷魂。
原視頻「開車-放歌-跳舞」的流程很好模仿,便出現了大量的玩梗視頻,而視頻開頭的跳舞黑人小哥便是其中一個。
類似梗——黑人抬棺
黑人抬棺,網路流行詞,幾個黑人抬著棺材跳很嗨的舞蹈,被人配了音樂發布到網上。
黑人抬棺出自原版視頻「Ghana's dancing pallbearers」,舞蹈葬禮在西非國家流傳很廣,抬棺者常被僱傭來舉辦這種葬禮。
迦納葬禮以其精美的木雕棺木而聞名,更像是節日,而不是痛苦的時刻。穿著時髦的抬棺者,肩上抬著棺木,鼓掌跺腳,用狂野的舞蹈安慰失去親人的生者,並鼓勵他們參與到舞蹈中來。
黑人抬棺舞發明者是Benjamin Aidoo,有一次客戶提出要進行「舞蹈式的送葬」,給了他靈感,創造出黑人抬棺舞,黑人抬棺視頻的BGM是《Astronomia》,這首也是在油管中非常火的歌曲。隨後這個視頻被添加了帶感的BGM(《Astronomia》),然後在嗶哩嗶哩走紅。
⑵ 黑人有跳舞抬棺材的習俗嗎
沒有,不過迦納那邊有喪事喜辦的風俗,認為人死不過是新的起點,不需要過於悲傷。
⑶ 黑人抬棺舞為什麼那麼火這是一種怎樣的喪葬文化
黑人抬棺舞之所以能夠大火起來還是因為國內對於迦納喪葬文化的一些不了解,甚至於覺得和我們在葬禮時候的嚴肅形成相反的基調,再加上一些網友對於抬棺舞的二次創作讓“抬棺舞”成了當下最熱門的一個網路詞。在很多的文化中死亡意味著一切都已經結束,對待死者應該是肅穆,但是在迦納的喪葬文化中死亡是另外一個開始。
其實“黑人抬棺舞”這種獨特的喪葬文化可以映射出很多的東西,就比如說是迦納人對於生和死的理解,對於逝者又是什麼樣的態度。雖然有很多的文化和我們不同,甚至是大相徑庭,但是並不能指責他們做的是不合適的,我們應該去尊重每一個地方的獨特文化。
⑷ 扛著棺材蹦迪,非洲人的葬禮文化為什麼這么硬核
這個事件發生在一個叫迦納的城市,他們除了有獨特的黑人,抬棺的棺材,也是形狀各異。
關於離開人世這件事情,很多網友都曾經考慮過,自己去世的時候一定要做成歡樂的形式,因為不想帶給其他人悲傷的情緒。作為人生中最後的旅程,被人注視著悲傷離開,本來就是非常痛苦的,當然這種形式能帶給親人最後的歡樂也是無可厚非的。
事實上我們並不只能單單看這一事件的娛樂層面,在迦納這一地方,經濟非常不發達,通過這小小的舉動大大促進了當地的經濟,而且當地人並不把葬禮作為一種悲傷的場合,他們更多是把葬禮看作是一種社交的場合,在這場合上面他們可以認識更多的朋友。
⑸ 黑人抬棺表情出自哪裡
正所謂
黑哥一笑,生死難料。
棺材一抬,世間白來。
出自原版視頻「Ghana's dancing pallbearers」
這段抬著棺材跳舞的視頻來自BBC的一段報道,介紹的是迦納共和國當地的一種抬棺舞,人們會僱傭專業的抬棺隊用這種歡快的形式送別親人。
抬棺舞源於迦納人民對待死亡的開放態度,他們認為死不是人的終結,而是前往祖先世界的一個過程。
在迦納,葬禮的氣氛並不沉重,人們會僱傭專業的抬棺隊,通過舞蹈來安慰失去親人的生者。
就連棺材也不是傳統的樣式,死者喜歡或想要的任何東西都可以成為棺材,像車和飛機,有的甚至做成麵包和可口可樂的樣子。
黑人抬棺的舞蹈是送逝者離開的儀式,表達了對生死的樂觀態度,也是對死者的尊重。
⑹ 黑人抬棺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葬禮風俗
“黑人抬棺”這種獨特的喪葬方式是迦納地區獨有的“喜喪”文化,在迦納人的認知中死亡並不是意味著一切的結束,恰恰是另一段的開始,所以對於他們來說葬禮的重要程度不亞於“出生”,正是因為對著死亡有有這樣獨特的見解,“黑人抬棺舞”才會“風靡”迦納。
在迦納每個人都會都會在臨死前根據生前的工作、願望定製屬於自己的“專屬棺材”,所以在迦納可以看到各種形狀的棺材,比如說照相機形狀的棺材、酒瓶子形狀的棺材,甚至於還會有動物形狀的棺材,除此之外死者的家屬還會為死者舉辦十分隆重的葬禮,“抬棺舞”就是葬禮的一個環節,很多的家庭甚至會為了一個葬禮而傾家盪產。每個地區都有不一樣的獨特文化,我們不需要接受他們的文化,只要理解他們的文化就可以,所以對於“黑人抬棺”這種風俗我們不能帶著批判的眼光看待。
⑺ 為什麼在農村的葬禮上,會有一群小哥哥化著濃濃的妝,還穿綠色裙子在舞台上跳舞
當地的風俗吧,有些地方會把死亡認為是新生的開始,對為死者舉行喜喪,什麼敲鑼打鼓吹喇叭放鞭炮之類的慶祝儀式都有,俗稱墳頭蹦迪(狗頭),跟黑人抬棺差不多一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