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河流是如何形成的

印度河流是如何形成的

發布時間:2022-09-10 17:02:55

❶ 印度河發源於哪裡

印度這一名稱來源於印度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的印度河和恆河,河流總長度2900~3200公里,為古印度發展農業提供了自然條件。

❷ 印度河--恆河平原的成因是什麼

恆河平原是沖積平原!
恆河從上游攜帶泥沙,到下游時河谷變寬,水流變慢,泥沙沉積,形成沖積平原。

❸ 印度河、恆河的發源地分別是哪兒

恆河 發源喜馬拉雅山脈 流入孟加拉灣(印度洋)流經孟加拉印度意義 恆河(英文:ganges,印度稱:genga)用豐沛的河水哺育著兩岸的土地,給沿岸人民以冉輯之便和灌溉之利,用肥沃的泥土沖積成遼闊的恆河平原和三角洲,勤勞的恆河流域人民世世代代在這里勞動生息,歷史學家、考古學家的足跡遍布恆河兩岸,詩人歌手行吟河畔。至今,這里仍是印度、孟加拉國的精粹所在。意義 恆河是印度的聖河,歷史悠久,有著濃厚的民俗和文化色彩,即使經過千年的文明洗禮,恆河兩岸的人們仍然保持著古老的習俗。許多自古流傳的神話,使印度人民對恆河母親生起無限的懷想,烙下一個不可磨滅的情結。這一生中至少要在恆河中沐浴一次,讓聖河洗凈生生世世所有的罪業。印度河發源喜馬拉雅山西部 流經克什米爾 巴基斯坦 注入阿拉伯海(印度洋)意義 印度河是巴基斯坦主要河流,也是巴基斯坦重要的農業灌溉水源。河名出自梵文Sindhu(信度)之拉丁語式拼法Ins——即「河流」之意,1947年印巴分治以前,印度河僅次於恆河,為該地區的文化和商業中心地帶。河流總長度2900~3200公里。印度河文明為世界上最早進入農業文明和定居社會主要文明之一

❹ 印度主要河流湖泊以及河流特徵

1 恆河。恆河孕育了恆河平原,成為印度建都新德里的重要因素。而且在恆河平原上建立了諸如加爾各答的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阿勒格嫩達河與帕吉勒提河在代沃布勒亞格(Devaprayag)匯合後形成恆河主流,切穿外(南)喜馬拉雅山脈,在里喜蓋什(Rishikesh)從山中湧出。接著在印度教徒的另一個聖地赫爾德瓦爾流到平原上。

雖然河流水量因季節而有差異,但在接納較多支流和進入降雨量較大地區之時明顯增加。4~6 月,喜馬拉雅山脈融雪匯入恆河,7~9 月的雨季,帶雨的季風造成洪水。在印度北方邦境內,主要右岸支流有流經印度首都德里、在安拉阿巴德(Allahabad)附近匯入恆河的亞穆納河,以及在印度中央邦從溫迪亞山(Vindhya)北流並很快匯入恆河的棟斯河(Tons)。北方邦的主要左岸支流為拉姆根加河、戈默蒂河(Gomati)與卡克拉河(Ghaghara)。

來自恆河與布拉馬普得拉河流域的泥沙沉積物,延伸到海中構成的三角洲,面積約 6 萬km2,由反覆交錯的黏土、沙子和泥灰構成,並有一層層循環重疊的泥碳、褐煤和曾為森林覆蓋的林地。

2 布拉馬普特河(雅魯藏布江)在印度境內,水能豐富,可利用價值高,水電站發展利益較大。

以長度來說為中國第5大河(僅次於長江、黃河、黑龍江和珠江)、西藏地區第一大河,以水量來說是印度和孟加拉國的第二大河(僅次於恆河)。上游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河,也是中國坡降最陡的大河。藏語中雅魯藏布江意為「高山流下的雪水」。它發源於西藏喜馬拉雅山脈北麓的傑馬央宗冰川,從藏南進入印度,在藏南境內稱底杭河(Dihang river)或香江(Siang river)。在藏南巴昔卡附近的印度阿薩姆邦境內與其他兩河合流後始稱布拉馬普特拉河。流經孟加拉國後稱為賈木納河,於瓜倫多卡德與恆河匯合,形成巨大的恆河三角洲,最後注入孟加拉灣。全長為2900公里。

3印度西鄰阿拉伯海,東臨孟加拉灣,北隔喜馬拉雅山脈,與中國和不丹,尼泊爾相望,

南鄰印度洋

❺ 印度河的發源地是哪裡

印度河是巴基斯坦主要河流,印度國家的一條大河,它發源於中國西藏高原的岡底斯山岡仁波齊峰北坡的獅泉河,途中流經克什米爾、巴基斯坦,最後注入阿拉伯海。

❻ 印度河的水文特徵

印度河水系的主要河流以融雪為源。流量在一年中的不同時期迥然有異∶冬季(12~2月)流量最低,春季和初夏(3~6月)水位上升,雨季(7~9月)洪水出現,偶有蹂躪性暴洪。印度河及其支流所有的水都是在其流域上游山區獲得的。所以,它們在流出山麓時流量最大,在平原上幾乎沒有地表水流匯入,倒是由於蒸發和滲漏而大量失水。另一方面,在雨季之後時期,滲漏也可增加一些水。在印度河主流中,水位從12月中旬至2月中旬最低。此後河水開始上漲,最初緩慢,而在3月底較為迅速。高水位通常出如今7月中旬至8月中旬。此後河水急遽下降,直至10月初,水位開始較為平緩地減退。印度河年水量約1,440億立方碼--略多於印度河水系總水量的一半。傑赫勒姆河與傑納布河合計水量約為1/4;拉維河、貝阿斯河與蘇特萊傑河合計水量構成水系總水量的其餘部分。大量的地理與歷史證據表明,自文明發端以來--至少從4,000年以前的摩亨約-達羅(Mohenjo-daro)時代以來--印度河從南旁遮普至海濱一段一直在改道。
印度河地表徑流一部分來自高山融雪,一部分來自季風降雨,前者變化較少,後者隨氣候而變化,但年徑流量的變化也不大,據1940-1975年的統計,印度河(不包括薩特萊傑河)的年衽流量,以1959-1960年最大,達2297.20億立方米,以1974-1975年最小,為1184,64億立方米。徑流的年內變化較大,4~9月的雨季平均水量佔全年的84%。
據1924-1978年實測資料統計,印度河干支流發生了多次洪水,其最大洪峰流量為:1955年薩特萊傑河洪峰流量16891立方米/秒,其支流比阿斯河最大洪峰流量14160立方米/秒。1955年拉維河,洪峰流量19244立方米/秒;1957年傑納布河瑪沙拉站洪峰流量31120立方米/秒;1929年傑赫勒姆河曼格拉站洪峰流量31120立方米/秒;1942年印度河上游洪峰流量23122立方米/秒;1973年傑納布河洪峰流量28300立方米/秒,印度河下游洪峰流量30500立方米/秒,巴基斯坦淹地360萬公頃,受災人口800萬。1976年印度河下游,蘇庫爾站洪峰流量33988立方米/秒,相當於50年一遇洪水。1976年洪水淹沒了809萬公頃土地,沖毀房屋1000萬間以上,死亡425人。

❼ 古印度北部有幾條河印度河發源於哪裡

印度北部有印度河和恆河兩條大河。印度河發源於岡比斯山以西,全長約3180公里,流入阿拉伯海,流域面積達96萬平方公里,所形成的印度河流域是印度古代文明的搖藍。

❽ 印度河流的特徵

亞洲注入印度洋的河流分兩個系統:一為發源於青藏高原南側的河流,有印度河、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薩爾溫江和伊洛瓦底江等;一為發源於亞美尼亞高原注入波斯灣的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中南半島和南亞次大陸的河流,都屬於熱帶季風性河流,一年中水位變化很大。印度河和布拉馬普特拉河的上游水量不大,但穿過喜馬拉雅山匯合山地南側諸河以後,流量大增。至於西亞的兩河,則都流經乾燥地區,水量不大,屬於由融雪水和雨水補給的河流,春季水位最高,夏季水位低。 恆河是南亞水量豐富的河流,發源於降水豐富的喜馬拉雅高山區南麓,又流經徑流大的印度大平原,恆河流域的地形,特別有利於形成強大的水系。恆河全長2700km,平均流量25100m3/s,超過黃河流量16倍多。恆河有兩條位於海拔4500m高度上的河源,它們穿過山地峽谷流入平原後,落差極小,流速漸慢,水勢平穩。恆河匯納了喜馬拉雅山脈方面許多多水支流,其中最大的是朱木拿河。恆河匯納德干高原方面的支流較少。恆河下游分流縱橫,主要水道有八,在入孟加拉灣處,與布拉馬普特拉河匯合一起,形成了廣闊的恆河三角洲,這兩條河流三角洲總面積約8×104km2,三角洲的開始點距海有500km。在三角洲地區,恆河分成許多支叉,其最東與最西支叉間直線距離,幾乎達到300km。恆河河水給孟加拉灣帶入的懸浮物質每年約為2×108m3,在離岸100km處,仍可清楚地看到恆河渾濁的水線。在探查孟加拉灣北部海底構造時,曾發現一條深而長的水下地溝,它是晚第三紀末由於沉降而被淹沒於海底的恆河下遊河床遺跡。恆河和布拉馬普特拉河的分流經常游移不定,汛期往往給居民帶來危害。 恆河河水大部由夏季季風降雨供給,一部分由喜馬拉雅山脈上的冰雪融水供給。因此水位從5月開始上漲,7—9月由於季風降雨達到最高水位,在這個時期恆河的深度和寬度都達到平水位時的兩倍。三角洲上洪水有時還由颶風形成,這種類型的洪水出現在10—11月,雖不經常發生,一旦出現能造成極大危害。恆河上游因為落差較大,侵蝕搬運作用很強,加上第四紀以來地盤隆起,以致形成了恆河大平原。恆河的經濟意義很大。它流經人口稠密和大面積的農業地帶,自古以來河水就用於灌溉,有復雜的渠道系統和一些水庫。恆河自出山以後即可通航。布拉馬普特拉河的水文特徵基本上與恆河一致,只是它的水位波動更大一些。布拉馬普特拉河河水也廣泛用作灌溉,它的通航距離,從河口算起約有1300km。 印度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北麓我國西藏境內,先向西北流,穿行於喜馬拉雅山和喀喇昆侖山之間,後轉向西南流,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匯納了較大支流,其中主要是傑盧姆河、奇納布河與薩特累季河等。印度河全長3180km,比恆河長度大,但流域面積僅96×104km2。印度河上源海拔高度5300m,在穿經喜馬拉雅山脈時,形成一系列長達幾十公里的深峻峽谷,河床狹窄,兩岸石崖壁立,河流在其間奔騰咆哮,形成許多急流與岩檻。印度河流入平原後,出現一些分流,其中有的分流在乾季經常乾涸,而在雨季,一些分流匯合起來總寬度可達25km。印度河在近河口處,分13支入阿拉伯海,並在河口附近形成三角洲。印度河各支流,因系流經西瓦里克(Siwalik)丘陵地易被侵蝕的沉積岩區,故河流的含沙量很多,致中、下遊河床有時高出兩岸,而使河道多不固定。 和南亞其他大河一樣,印度河水也以夏季季風雨水補給為主,以高山冰雪融水補給為輔。但印度河流域降水量遠比恆河流域為少,而蒸發量卻很大,滲透作用也很強,因此印度河的流量不如恆河大,其平均流量不及恆河的1/3。在由融雪引起的春汛和季風汛期之間,是水位顯著低降時期。由於印度河流經乾燥地區,所以它作為灌溉水源的意義就更大,通過在平原地區修建堤壩和渠道,灌溉面積已達15×105ha以上。印度河由於河口水淺,大船不能沿河上行,故航運意義不大。

❾ 印度地理河流的水系特徵

:印度河水系的主要河流以融雪為源。其流量在一年中的不同時期迥然有異∶冬季(12∼2月)流量最低,春季和初夏(3∼6月)水位上升,雨季(7∼9月)洪水出現,偶有蹂躪性暴洪。印度河及其支流所有的水都是在其流域上游山區獲得的。所以,它們在流出山麓時流量最大,在平原上幾乎沒有地表水流匯入,倒是由於蒸發和滲漏而大量失水。另一方面,在雨季之後時期,滲漏也可增加一些水。在印度河主流中,水位從12月中旬至2月中旬最低。此後河水開始上漲,最初緩慢,而在3月底較為迅速。高水位通常出現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此後河水急遽下降,直至10月初,水位開始較為平緩地減退。印度河年水量約1,440億立方碼 ——略多於印度河水系總水量的一半。傑赫勒姆河與傑納布河合計水量約為1/4; 拉維河、貝阿斯河與蘇特萊傑河合計水量構成水系總水量的其餘部分。

2:特點:夏季為汛期,冬季為枯水期
原因:印度河流域為熱帶季風氣候,夏季多雨,冬季乾燥

補充一點:自己理解理解細分的原因。
印度河流域屬於亞熱帶氣候,具有明顯的季風氣候特點,但由於東北部高山山脈的影響,使氣候通常介於乾燥與半乾燥、熱帶與亞熱帶之間。一年分為四季:12-翌年3月為東北季風季,氣溫低、降水少、濕度小;7-9月為西南季風季,降水多.雷暴多,濕度大,是全年的降雨季節;4-6月是東北季風向西南季風轉變的過渡期,又稱熱季,空氣乾燥、溫度高;10-11月是西南季風後退季,也就是西南季風向東北季風的過渡季節,降雨少,晝夜溫差大,但季節比較涼爽。流域內最高氣溫在46C左右,最低氣溫在零下15C左右。平均年降水量約300mm。地圖
從河源至河口,印度河地區年降雨量在125~500公釐(5~20寸)之間。除了巴基斯坦山區部分外,印度河流域均在次大陸最乾燥的地區。西風冬季掃過上印度河流域,帶來102~204公釐(4~8寸)的降雨量--這對於小麥和大麥的生長極為重要。流域山區降水形式主要是雪。印度河水的一大部分是由喀喇昆侖山、興都庫什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融雪及融化的冰川提供的。季風雨(7~9月)提供其餘水量。

❿ 印度境內的河流流向是怎樣的 是什麼原因照成這種流向的

印度河:
發源於西藏高原,流經喜馬拉雅山與喀拉昆侖山兩山脈之間,流向西南而貫穿喜馬拉雅山,右岸交會喀布爾河,左岸匯流旁遮普(梵 Pan~ja^b,五河之意)地方之諸支流,經巴基斯坦而入阿拉伯海。五河之地乃古印度文化之據點;佛教文化則盛行於喀布爾流域、旁遮普北方之犍陀羅。

恆河:
位於印度北部,是南亞的一條主要河流。恆河源頭巴吉拉蒂河和阿拉克南達河發源自印度北阿坎德邦的根戈德里等冰川,它橫越北印度平原(即恆河平原),流經北方邦,會合其最大支流亞穆納河,再流經比哈爾邦、西孟加拉邦,最後它分為多條支流注入孟加拉灣.

閱讀全文

與印度河流是如何形成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絲絨和義大利絨哪個好 瀏覽:416
伊朗官方貨幣怎麼改 瀏覽:158
這邊是哪裡用越南語怎麼說 瀏覽:747
為什麼越南產的汽車沒有瀝青 瀏覽:858
中國建安七子有多少 瀏覽:205
印尼年有多少個小時 瀏覽:651
伊朗為什麼斷網 瀏覽:722
伊朗伊斯蘭教是什麼教 瀏覽:41
伊朗是現在什麼民族 瀏覽:626
越南新冠死亡率最高是多少 瀏覽:737
越南菲律賓如何侵佔南沙 瀏覽:138
印尼血龍木手串什麼顏色是真的 瀏覽:510
義大利雅培和上海雅培是什麼關系 瀏覽:470
義大利面條醬怎麼配 瀏覽:87
中國良工閥門廠在哪裡 瀏覽:201
美國與英國區別是什麼 瀏覽:241
越南戰爭美軍有哪些部隊 瀏覽:21
榴槤泰國的和越南的哪個好吃 瀏覽:385
越南生意最好的理發店多少錢 瀏覽:433
怎麼在印尼開通移動國際漫遊 瀏覽: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