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印度烈火-3中程導彈有怎樣的優勢
「烈火-3」採用固體火箭推進,組裝快,能在較短時間內進入發射狀態,而且可以部署在鐵路或公路機動發射平台上,不易被捕捉和摧毀。這一特性使人們很容易聯想起冷戰中的明星,即蘇制SS-24「手術刀」鐵路機動彈道導彈。
「烈火-3」有效載荷在0.6噸至1.8噸之間,可以攜帶核彈頭。
蘇聯的SS-24「手術刀」比「烈火-3」早誕生20年,體積與射程都更大,當年深為西方所畏懼。作為後來者,「烈火-3」吸收了近二十年來彈道導彈攻防的新觀念、新技術。因此,雖然「烈火-3」比「手術刀」在各方面的數量指標上都要小一號,但在精確度與突防能力上有獨到之處。相比之下「烈火-3」可以說是「小手術刀」,但性能卻遠超印度的國防需求。
「烈火-3」已經保證了印度的地區強國地位,但印度的戰略雄心和相關產業的固有發展規律將推動著它追求更遠的打擊能力。
早在「烈火-3」去年第一次試射失敗之際就有消息傳出,印度有比「烈火」系列更大的導彈計劃。
據推測印度的發展計劃是首先保證「烈火-3」發射成功,在經過實踐檢驗其性能穩定後對其進行增程,將射程提高到5000公里。之後印度將重點發展從「烈火」家族衍生出的「蘇里雅」系列導彈。據美國和巴基斯坦方面的分析,未來的「蘇里雅-2」射程在8000至12000公里之間,可以打到華盛頓。而「蘇里雅-3」則更是個「巨無霸」,比SS-24還大,僅火箭直徑就達2.7米,射程據說可以達到20000公里,足以打擊全球任何目標。
「蘇里雅」導彈彈體如此大、射程如此遠讓各方都十分驚訝。因為其所能提供的戰略能力遠遠大於印度目前的安全關切——這簡直就是超級大國在冷戰那種缺乏理性的時代所追求的過大戰略能力。
印度目前僅核研究領域就有上萬人,如果再加上運載火箭、衛星等戰略產業,已經形成一個巨大的「軍工復合體」。這一復合體很難在「烈火-3」面前就停下來解甲歸田,而印度國家大戰略的宏大目標又與這種發展相契合。看來「蘇里雅」作為「烈火」的後繼者還將繼續向遠方的地平線「燃燒」下去。
❷ 印度連射兩枚彈道導彈有何目的
2月6日,印度戰略部隊司令部在位於孟加拉灣奧迪沙近海的阿卜杜勒·卡拉姆博士島的綜合試驗場試射了一枚可攜帶核彈頭的「烈火」-1短程彈道導彈。
報道稱,此外,印度在建立海基戰略威懾方面也取得了進展。2017年12月,第2艘「殲敵者」級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下水。這艘新潛艇將能搭載8枚K-4潛射中程核導彈。
❸ 印度成功試射烈火-5 彈道導彈 狂言 覆蓋中國全境什麼事情都拿中國做目標 中國可以防禦阿三彈道導彈的威脅嗎
中國的彈道導彈技術領先印度30年,中國的「東風-31」無論是射程、精度、數量還是可攜帶彈頭數量都遠遠領先「烈火-5」。印度近年來頻頻以中國為目標口出狂言理由有這樣幾點:1、印度想加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所以他要搞核武器,洲際導彈,大搞軍備競賽。2、美國為了圍堵中國,支持印度大力發展導彈跟核武器。3、中國的發展速度令印度羨慕嫉妒恨,急於超越中國的心態使他這么做。
印度這樣叫囂主要還是一種政治上的目的,謀求自身在國際上的大國地位和滿足自己大國的心態。除非印度人腦子壞了向中國的北京上海發射核彈,那中國可以在30分鍾內讓印度的國土從世界的版圖上永遠消失。
所以LZ不用擔心,阿三還沒那個膽量向中國發射導彈,即使發射,那麼在自西向東這么長的戰略縱深上,也會有攔截導彈把它攔下來。
❹ 印度烈火-5導彈的介紹
印度「烈火-5」導彈,彈射程超過5000公里,長17米,重50噸,直徑2米。導彈的三級都由固體燃料推進,最終高度可達800公里。該導彈可攜帶一個1000公斤核武器。「烈火-5」導彈將成為印度可攜帶核彈頭的最遠程導彈,並將使印度擁有用同一導彈發射多個核彈頭的技術。該型導彈還可改裝,用來發射小衛星,甚至可用來擊落在軌的敵方衛星。與以前四代「烈火」系列導彈不同,「烈火-5」能夠進行公路機動發射。2012年4月19日,該國自主研製的遠程彈道導彈「烈火-5」於當日首次試射成功,並命中目標。
❺ 印度的核主張!急!
印度總理曼莫漢·辛格在會議開幕式上發言時稱,盡管印度面臨著國際上要求其簽署《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強大壓力,但印度堅持要求國際社會承認其為有核國家,同時將繼續執行自願暫停新的核試驗政策。
辛格在講話中對最近美俄兩國關於削減戰略核武庫的談判表示歡迎,但他強調,制止核擴散的努力必須是「世界性的、全面的和非歧視性的」。辛格認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實際上危害了印度的安全,同時該條約也未能制止核擴散。在談到最近印度國內有人主張重新進行核試驗時,辛格表示,印度政府並沒有制定這樣的計劃,印度將繼續執行自願暫停核試驗的政策,不會尋求進行任何新的核試驗。但他堅持要求國際社會承認印度為有核國家,即印度必須以有核國家的身份加入一切反核擴散條約。辛格還稱,印度堅決支持和平利用核能的努力,並將在這一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據報道,在新德里召開的和平利用原子能國際會議是在印度核能機構長期努力下得以召開的,盡管包括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巴拉迪在內的一些國際組織和國家的代表參加了會議,但這次會議在本質上屬於一次學術性研討會,會議不會簽署任何有約束力的文件或發表政治聲明等。但辛格關於印度核政策的正式表態仍然引起輿論關注。
躋身核大國行列可以說是印度由來已久的一個戰略目標。印度於1974年5月首次爆炸了一個核裝置,並因此受到了西方國家的核貿易禁運。長達30多年的核禁運對印度核工業的發展確實起到了延緩作用,但卻未能阻止印度最終研製出自己的核武器。1998年5月,印度一連進行了5次核試驗,並隨即宣布自己成為擁有核武器的國家。這一系列核試驗嚴重破壞了國際核不擴散的努力,印度因此遭到了國際社會的嚴厲批評和制裁。
然而,國際政治在進入21世紀後出現了有利於印度的轉機。美國從某種戰略角度出發,在2005年向印度打開了核供應的後門。當年美印兩國開始了民用核能合作的談判,2006年3月兩國簽署了民用核協議,美國同意向印度提供核技術和核燃料,但前提是印度的軍用和民用核設施必須分離,並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監督。2008年9月,國際核供應國集團解除了對印度的核禁運。而同年印度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簽署的民用核安全保障協議,使印度最終達到了繞過《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從國際社會獲得所需核燃料和核技術的目的。
輿論認為,從印美民用核協議到民用核安全保障協議,印度事實上獲得了有核國家的地位,印度實現了其長久以來的夢想,既可以從國際上獲得先進的核技術和急需的核材料,同時也沒有失去在必要時進行核試驗的權利。盡管印度允許國際原子能機構監督其部分核設施,但印度從中獲得的利益更多。
分析人士認為,印度在美國支持下獲得的特殊待遇,對於國際社會防止核擴散的努力無疑造成了嚴重的阻礙。一方面,美國為了阻止伊朗和朝鮮這樣的國家獲得核武器,甚至不惜考慮可能使用軍事打擊的手段;而另一方面,美國對印度獲得有核國家地位卻採取了默許甚至縱容的態度。美國在核不擴散領域所持的雙重標准使得國際核不擴散努力遭遇了重大挑戰。
(引用)關於核問題,只要有國家有核武器他就不希望另外的國家有,因為那是個威脅,就算關系在好也不希望有,有的表面不說但是實際上是不支持的.
就跟朝鮮有和武器,我們中國開展了6方會談,為什麼?因為朝鮮是中國的鄰國,朝鮮有核武器也是很危險的對中國來說.雖然中國表面上不反對朝鮮,但是還是積極的推動6方會談的.因為我們中國也不希望朝鮮有核武器.
印度也一樣!
http://v.ku6.com/show/sOW0IHERxpBzZ7rh.html看看這個視頻
��最近朝核貼太多了,但發貼的人大多人雲亦雲,不外乎是在鸚鵡學舌某些媒體上的評論員觀點,其實有自己的看法的人不多.
忽然想起前些年的印度核問題,感慨為何沒人關注這問題,畢竟這問題對中國的威脅比朝核問題大多了.
同樣是亞洲國家,同樣在發展核武時遭到國際社會反對,但待遇明顯不同,印度和巴基斯坦發展核武問題已經不了了之.朝鮮卻遭國際社會一致反對,並以戰爭相要挾朝鮮棄核,雖然本人不太支持朝鮮擁核,但國際社會那種不公平的做法實在任人難以信服
我知道接下來有人會拿啥印度民 主,朝鮮獨 裁之類的來說事.但要知道,民主一個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公平,當今國際上許多事件扯不清楚就在於雙重標准.
恐怕還有人中國利益來說事,要說威脅,印核問題比朝 核 問題對中國大多了.首先,中印有仇,1962年的邊界戰爭到今天還讓印度耿耿於懷.中朝似乎沒有,也只有南棒子還時不時對所謂高麗故土YY一番.
再說,印度也有實力威脅中國,朝鮮沒有,印度離開中國沒啥事,現階段朝鮮要離開中國朝中國丟核彈無異於自殺,關鍵是朝鮮核武目前還是有彈無槍的地步.朝鮮的大莆洞,勞動導彈目前還不能搭載核彈頭,靠那幾艘老舊的遠程轟炸機能穿透現代防空網么?印度已經解決這一問題.印度導彈可以搭載核彈頭,在實際射程上可以覆蓋全中國,朝鮮導彈只在理論上可以覆蓋到美國阿拉斯加和全中國.
最後說句大家其實都知道但又不願正視的話,印度發展核武指名道姓是要威脅中國,朝鮮發展核武指名道姓威脅的是美日韓.總有人在假設金正日會用核武威脅中國,但你這還是假設而已,印度高官可是時不時蹦出來叫囂威脅中國.要不是中國扶持了巴基斯坦,中印還會僅限於打嘴仗么?當年的中印戰爭總是印度挑起來的吧,別跟我說民主國家就愛好和平之類的幼稚話,誰敢擔保未來印度不會因邊界糾紛對中國丟核武?當然,同理,要不是有金正日存在,只怕南棒也不會對所謂間島問題,高麗故土問題只是YY而已.
❻ 印度載人飛船也要發射,和我國相比,印度的航天實力究竟如何
印度的載人航天計劃起始於2007年,由印度空間研究組織承擔。
從2007年開始,印度空間研究組織進行了600公斤太空艙回收實驗(SRE),並且使用極地運載火箭(PSLV) 將太空艙發射升空,在近地軌道運行12天後返回地球。
在之後印度還進行了乘員艙大氣再入實驗,以及2018 年的中止試驗,這讓印度基本上掌握了太空飛行所需的耐熱材料、技術和程序。
我國的載人航天是一步一個腳印地走過來的,其中經歷了太多的艱難,但依靠航天領域的科學家們,在歐美人的質疑眼光中,完成了一系列的載人航天壯舉,現在還完成了「天宮」空間站的初步建設,在航天領域,我國絕對處於頭部集團。
印度在航天領域也取得了一些進步,但是10多年過去了,才在俄羅斯的幫助下,研製出袖珍版的「加甘楊」載人飛船,這個只比神舟系列飛船的返回艙要重一點。說白了,也就是讓宇航員到太空裡面去體驗一把,什麼科學實驗根本就不可能進行,拍上幾張照片就得立即返回,至於艙外太空行走就更加不可能了。
總體上而言,印度目前的載人航天水平,差不多相當於我國在上世紀末的水平,想要真正成為航天強國,印度還有不少的路要走。
❼ 阿三的印烈火-3導彈真的有那麼牛嗎
從2004年,印度就稱要試射「烈火-3」導彈,然而後來,印度一再傳出「烈火-3」推遲試射的消息。關於導彈試射一再拖延的原因,各方有諸多揣測,可能性主要集中於兩點:第一,技術問題。2004年有軍事觀察家指出,印度防務研究與開發組織宣布最新試射時間不過10多天,就將計劃大幅度推遲,說明他們顯然在技術上遇到了事先未曾預料到的障礙。特別是2004年2月下旬印度薩提什·達萬航天中心發生爆炸事故後,有媒體披露,發生爆炸的固體火箭燃料與「烈火-Ⅲ」導彈所用的是同一種類型。盡管事後印度方面表示爆炸不會對印度的航天及導彈事業造成損害,但觀察家們猜測,爆炸很可能是造成「烈火-Ⅲ」導彈一再推遲試射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美國因素。印度官方一直表示導彈試驗不會屈服於任何外來壓力,但實際上美國在裡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印度希望與美國簽定《民用核技術合作條約》以獲得核燃料和高新技術,而美方對印度射程將達1.2萬公里的「烈火-3」導彈十分警惕,因此據稱自2004年美國就開始通過各種渠道,多次向印度政府施壓,要求其在導彈試射問題上「謹慎行事」,使得印度軍方幾次在試射問題上「光打雷不下雨」。 2006年7月,印度宣布試射的「烈火-3」型導彈落入孟加拉灣的奧里薩海域,沒有命中目標。 據報道,導彈在發射升空且垂直上升至12公里處後由於第二級火箭未能脫落,導彈落入奧里薩海域,沒有命中孟加拉灣尼科巴群島的既定目標。印度有關方面將導彈試射失敗的原因歸結為「設計失誤」。 說什麼烈火-3是一種射程超過3000公里的中程彈道導彈,能攜帶核彈頭,可以用來嚇阻中國的導彈 省省把 這種也配
❽ 印度烈火-5導彈的基本介紹
2010年5月,印度國防研究發展組織主席薩拉斯瓦特在出席全國科技日頒獎儀式時透露:「烈火-5項目進展令人滿意,預計將在明年進行試射。這將使印度獲得全面的戰略打擊能力,而世界上只有少數國家能擁有這種能力。」據稱,射程5000公里的「烈火-5」洲際導彈是印度「最具野心的戰略導彈計劃」,它發射成功後印度媒體稱這款導彈將使印度躋身於及具有研美、俄、法、中、英之後第六個制洲際導彈能力的國家之列。2012年4月19日,該型導彈首次試驗成功。
印度國防研究發展組織與戰略部隊司令部計劃在2011年上半年試射全新設計的「烈火-5」彈道導彈。這種射程遠達5000公里的導彈比印度現有的「烈火-3」遠了一倍,打擊范圍首次覆蓋中國全境。
「烈火-5」導彈可以攜帶核彈頭,重約50噸,長 17.5米。在經過「4至5次的可重復試射」和用戶試驗後,該導彈將在2014至2015年前全面部署,最大射程可提升至8000公里,同時也將推動印度成為擁有洲際導彈的「精英俱樂部」中的一員。 。
❾ 印度新導彈號稱打遍全球或成一場空
趕超東風-41?印度新洲際導彈號稱打遍全球, 或成一場空。
資料圖片:圖為印度「蘇利亞」洲際彈道導彈設想圖。
而素來在印度武器研製中處於被比較和攻擊的「標靶」——中國武器,此次也未能倖免。報道稱,有印度輿論認為,「蘇利亞」洲際導彈的性能將不輸於中國國產的新型洲際彈道導彈,前者將為印度提供更大的威懾能力,並增強印度「在亞洲國家中的地位」。
但值得注意的是,與此前對於「蘇利亞」導彈的宣傳造勢不同,在近期印度媒體和輿論鼓吹「蘇利亞」的狂歡中,該型導彈的研製方——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局卻意外缺席。或許是感到印度輿論為「蘇利亞」的造勢已經太過浮誇而不敢挑戰「民意」,或許是「蘇利亞」並不順利的研發進程,使得印度軍工部門不敢對自身能力過於託大。筆者認為,這或許意味著處在「迷霧」之中的「蘇利亞」導彈前景並不樂觀。
事實上,「蘇利亞」洲際導彈的研發,本身即反映出印度軍事工業長期存在的能力不足卻好高騖遠的弊病。而這一弊病,目前已體現在包括「阿瓊」主戰坦克,LCA戰斗機和印度國產航母等多項裝備的研發過程中。忽視本國薄弱的軍工基礎,一味追逐世界頂尖的武器性能,使得印度的多種常規武器的研製延宕數十年,並且已經陷入困境。戰機、坦克尚且如此,遑論對於尖端軍工技術和工業體系要求更高的洲際導彈呢?因此,盡管印度國內仍沉浸在對「蘇利亞」的迷戀和想像中,「蘇利亞」的命運卻有可能最終落得一場空。
❿ 烈火-1型導彈射程
「烈火」(Agni)導彈是印度研製的一種中程彈道導彈。從外形上看,「烈火」導彈的個頭要比「大地」導彈大得多,「烈火」導彈長達20米,彈體直徑最大達1.3米,導彈重為16噸。 「烈火」導彈是一種二級導彈,第一級長10米,重10噸,採用固體燃料,是印度「衛星運載火箭」-3第一級的改進型。第二級長8.4米,使用的液體燃料和「大地」導彈的燃料完全一樣。由於印度發展這種導彈的根本目的是為其發展核導彈做准備,所以,這種導彈還留有一些介面,以便在技術條件許可時裝載核彈頭。 據說,印度已在「烈火」導彈上使用了精確的末制導系統,並在此基礎上研製了具有機動變軌能力的彈頭。這一技術屬當今世界先進導彈技術。從印度對「烈火」導彈的試射情況看,印度已經掌握導彈重返大氣層的控制和制導技術。「烈火」導彈的試驗成功同時還使印度成為世界上第7個具備發射中程彈道導彈能力的國家。 「烈火」導彈採用了活動發射平台,導彈能夠靈活部署在印度任何地方。按照印度方面的計劃,「烈火」導彈將發展成3種型號。「烈火」Ⅰ型導彈射程為1 50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