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摩爾西族女人需要唇盤割離,她們究竟怎麼吃飯
如今科技的迅速發展,我們可以通過網路了解不同國家的習俗,說起唇盤族也不再陌生。其實盤唇族吃飯的方法和我們是一樣的,因為非洲唇盤族人的唇盤平時可以放在嘴唇里,吃飯、喝水、抽煙時能摘下。唇盤打造通常需要花費3年的時間,從最初的穿孔開始,而這個過程也不得不拆除底部兩顆門牙。
世界上總是有很多讓人難以接受的事情,而對一些人來講這些卻早已經變得習以為常。特別是一些比較偏遠地區的種族,他們的風俗習慣始終處於落後狀態,唇盤族至今為止還保留著古老的習俗,而這些習俗在當今人眼裡,絕對是不可思議的。
㈡ 你知道莫西族嗎可以和大家講講她們的唇盤嗎
人類修改自身的生理結構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在衣索比亞的南部,因為貧窮和落後,莫西族的女人還在延續數百年前的傳統。在這個民族,片面美醜的關鍵不在於臉和身材,而是嘴唇。而且每年全盤比賽中獲得第一名的冠軍可以為家裡贏得50頭牛。同時,唇盤也是當地女性地位的象徵,特別是在未婚的女性中更是如此。
這種形象嚇壞了阿拉伯人,他們也得以保全了自己。後來這種醜化自己的習俗便保存了下來,慢慢的他們的審美發生了變化,唇盤甚至成為了美麗的象徵,為了讓自己更加的具有吸引力,他們還會把自己的唇盤裝飾的非常美麗。不過隨著近些年莫西族與外界的交流增多,也認識到了自己民族的陋習,目前莫西族的女人已經很少在嘴唇上安裝盤子,相信幾十年後,像這樣的陋習會慢慢的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㈢ 神秘唇盤族,為什麼女性年滿十歲要割掉嘴唇打掉牙齒
所謂唇盤族就是年滿十五歲的女人把下嘴唇拉長透空,用泥做的盤子填充支撐,把嘴唇撐得很大,形成了大盤子嘴的奇景。但是這都是他們的習俗,非洲唇盤族的女子有著獨特''唇盤''裝飾,她們以唇部畸形為美,沒有唇盤的女性難以找到理想夫婿。女人們移除下顎牙齒,穿透下唇,並用陶土唇盤擴大唇部。耳部也相應地穿孔並戴有擴大耳垂的圓盤。
摩爾西族人除了嘴上戴上唇盤,還把耳朵拉長透空放進盤子,之所以這么做,據說當初是為了顯示自己與眾不同,保護自己不被歷史淹沒,可是這樣子做女孩子要付出的代價也太大了吧!部分人表示:像極了古代的纏足 !不過這畢竟是他們部落的習俗,外來人只能以尊重他們的眼光來看待了。
㈣ 非洲盤唇族,為什麼要在嘴唇里放這種奇特盤子
非洲的盤唇族在世界上都有一定的名氣,還是因為她們特殊的裝扮,作為成年女性,她們會把盤子放在自己的唇部,也就是下唇和嘴連接的部分割開一個小口。
也就是說盤子越大,越能代表一個女性的美麗,當然這種盤唇族並不是所有非洲都有這樣的民族,只不過是在衣索比亞的一個小部落裡面才有這樣的行為。
也許這就是人的審美各不相同,她們認為脖子長很美,而盤唇族認為,嘴巴越大越越好看。因為各個國家各個民族,每一個人的審美是有很大的差異。
就拿我們現在來說,審美已經出現了偏差,有人以瘦為美,但是古代卻以胖為美,這就是各個年代人的審美區別。
㈤ 嘴唇上放盤子的是什麼族
在馬戈國家森林公園的深處,MURSI部落。這個部落女人的嘴唇和耳朵上,都裝飾有刻著花紋的大大小小的盤子,因此這個部落又被稱作「唇盤族」。
部落的女人,從年幼時就會在下唇或是耳垂處切開一道口子,然後在切口處嵌上小盤。等口子撐得大一點時,再換更大的盤子。年齡越長,盤子越換越大。在唇盤族的習俗里,盤子越大,女孩子就越漂亮,等她成為新娘時,得的彩禮也越多。所以從飲料瓶蓋大小的小盤,到10厘米左右的大盤,你都能看得到。
唇盤族用的這些盤,盤面是用天然植物顏料塗成的原始花紋。除了嘴唇和耳朵,她們的頭上和脖子上,也會佩戴具有土著風情的飾物,顏色一般由紅、黃、綠這三種「泛非洲色彩」構成。
㈥ 非洲最神秘部落,女孩十歲開始切嘴唇裝盤子,為什麼盤子越大越招人喜歡
我們現在所生活的這個世界,是一個百花齊放,民族多樣性相互交雜的世界。不同的地區、不同的生存環境、不同的歷史走向,造成了各個民族的歷史文化不盡相同。
各個民族的風俗習慣上的差異,其實是文化的空間差異。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同一民族的文化價值觀也會慢慢的發生改變,這就是文化的時間概念。
不同民族的歷史文化導致了民族的審美觀不同,我們沒有辦法去評價哪個民族的審美觀更加優越,但是如果這個族群的審美觀嚴重阻礙了人體的正常發展的話,那麼肯定是不可取的。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選擇自己未來的發展模樣,這才是當下最好的審美觀。
㈦ 非洲神秘的古老部落,女性10歲開始切嘴唇裝盤子,這是為什麼
尊重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態度,很多時候我們做的事情就是為了贏得別人的尊重,要想贏得別人的尊重,那麼除了自己必須成功以外,自己也是一個要學會尊重的人。尊重他人,尊重差異,這世界上並不是所有人都和自己的生活方式一樣,面對和自己的差異,我們並不是要學會指責,而是要學會尊重。
結語
世界這么大,能夠遇見的不能理解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我們也不能夠要求所有人都和我們一樣,所以我們必須學會理解,學會尊重他人與我們的差異。
㈧ 唇盤族是怎麼回事
唇盤族,又被稱為摩爾西族。女人把下嘴唇拉長透空,用泥做的盤子填充支撐,把嘴唇撐得很大,形成了大盤子嘴的奇景。因此,她們被稱為唇盤族。
這里的女子有著獨特「唇盤」裝飾,她們以唇部畸形為美,沒有唇盤的女性難以找到理想夫婿。如今,奧莫山谷的寧靜將被全球化潮流打破,越來越多的部落女性開始選擇放棄傳統的唇部裝飾風格。
帶著唇盤裝飾的奧莫山谷女性,女人和孩子身上都繪有傳統紋飾。在南部衣索比亞,女人們移除下顎牙齒,穿透下唇,並用陶土唇盤擴大唇部。耳部也相應地穿孔並戴有擴大耳垂的圓盤。
盤唇歷史來源
傳說,莫西女人在下嘴唇上撐一隻陶制盤子,就是為了把自己變成醜八怪,這種「自殘」的辦法,只為防範其他部落,搶奪女奴隸。寧肯醜陋地生活,也不想美麗而憂郁地當奴隸。一旦風俗成型,再改變就非常艱難了。巨大的陶盤子套在下嘴唇上,能有效地保護自己的人身安全。
天長日久,莫西族的審美標准改變了:盤唇逐漸成了勇敢和美麗的象徵。如果不盤唇,再漂亮的女孩兒也嫁不出去,即便最不入流的男人肯捏著鼻子迎娶,她們也得不到豐厚的嫁妝,體面、幸福的婚後生活,更是痴人說夢。
猶如歐洲女性束胸,為了將來的幸福生活,「莫西族」少女別無選擇,只能忍受巨大的心理壓力和肉體痛苦,從15歲開始——盤唇。
據統計,現在莫西族僅存五六千人,他們以放牧來維生。牲口和糧食就算市場上的「硬通貨」了,有時候,他們也跟外界交換一些槍支、獸皮、象牙、蜜蜂等物品。可惜,莫西族只有自己的語言,而沒有文字,和外界交流十分困難。
㈨ 非洲神秘的唇盤族,10歲就開始切嘴唇裝盤子,盤子越大越漂亮,為什麼
《晏子春秋· 內篇問上》:「古者百里而異習,千里而殊俗,故明王修道,一民同俗。」
我們習慣將歷史進程比作漫漫長河,無數個民族在時間的消逝中不斷進行自我的改變與修整,力求自身得以長久立於歷史長河之中。每一個不同的民族背後都有其獨特的風俗,甚至有些習俗至今大家還有所引用,然而並不是全部的習俗都要繼承,對於那些不好的習俗我們要學會摒棄,例如非洲神秘的唇盤族,10歲就開始切嘴唇裝盤子,盤子越大越漂亮。
人類社會發展到至今,雖然戰爭仍在小范圍存在著,但和平已經成為社會主流,而摩爾西族人割唇的習俗顯然是一種不符合大眾審美和社會觀念的陋習,在他們意識到這一點時定然也會將其淘汰。其實社會的發展趨勢正是如此,在時間的打磨下不斷改變,尋求最適合最正確的存在方式並在此基礎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