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人不是韓國人,為什麼印度人會覺得小米手機是印度
因為小米手機在印度販賣的手機上都印著「印度製造」
B. 中國小米手機佔領印度市場首位,你知道是為什麼嗎
中國小米手機佔領印度市場首位, 原因有這么幾個。
第一:小米進入印度市場時間非常早,在智能手機還沒有遍地開花的時候,小米就未雨綢繆早做好准備了。
第二:小米在印度走的路線,深得印度人的歡心,說白了印度的消費水平並不高,而小米走的是性價比的路線,對於印度人來說,買一台小米手機,相當於佔到了便宜,在長期的這種思維模式下,小米手機成了印度市場的首選也再正常不過。
C. 為什麼印度人會覺得小米手機是印度的品牌
因為小米手機在英語組的銷量非常高,而且小米打開了印度市場在形成的過程中會凸顯出很多的印度因素元素,而且小還想打部分的生產都放在印度,其實不止小米手機狠狠的的手機像華為,oppo不止關內在世界范圍內也有前五的水平。
人們認為小米手機是印度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小米手機在印度的銷量高,而且小米手機零件75%都來自於印度本土,主要主要還是因為人們對科技的不了解,小米手機確實在印度檢查印度製造一定程度上說小米手機確實有硬度的成分。
D. 小米在印度為什麼這么牛,因為有「蠻牛」
眾所周知,印度的人均GDP較低,大多數人買不起電腦。不誇張地說,印度人幾乎沒有經歷過PC的互聯網時代,就借著功能機轉智能機、3G轉4G的浪潮一躍進入了移動互聯網時代。
印度手機市場是線上線下相結合,線上佔比僅37%左右,線下運營商市場極少。而小米在國內的時候就開創了線上線下結合的輕資產營銷模式,到了印度游刃有餘:以線上為陣地,向線下延伸,直接打破三星常年身居第一的局面。
本地化
不管是硬體生產還是人員管理,小米都採取了本地化的措施。
小米在印度直接建立了本土的生產工廠,在印度的本地供應鏈系統,也為小米快速鋪貨及售後服務提供了保障。
售後方面,小米在印度建立超過500家服務中心、維修工廠,以及兩家大型的零部件倉庫,這些設施和機構使得小米在印度的售後服務水平大幅度提升。
人員方面,任用Manu Jain作為小米印度CEO是小米在印度取得成功的關鍵一步。在加入小米之前,Manu Jain就已經是印度互聯網界的明星人物。自帶流量廣告和資源的Manu Jain在業務管理之外,還通過樹立小米植根印度,在印度研發,印度生產的本地企業形象,加深印度人對小米的好感。
不光是這樣總理莫迪也接見雷軍,雷軍也送小米的手機給莫迪使用,使得小米這個品牌在印度的知名度大大提升。
題外話:現在很多印度人認為,小米就是印度品牌。
產品性價比高
目前,印度手機市場的主流產品價格範圍在 5000 -20000 盧比之間,摺合人民幣大約為500 - 2000 元。
而小米在這個價位內有不少手機型號可以選擇,加上小米進軍印度時互聯網處於早期階段,享受了不少印度電商競爭補貼的紅利。在排燈節期間,電商進入瘋狂打折季,僅僅18天就銷售出100萬台智能手機,小米手機一騎絕塵,幾乎壟斷印度智能手機線上市場約50%的份額。
總的來說,小米在印度市場能夠取得成功,不僅是因為自身的實力,把握機遇也同樣重要。最近這段時間,國際政治局面變得有些動盪了,而許多國家原本比較要好的關系,同樣是變的比較僵硬起來。就像是現在我們中國與印度,同為人口大國也算是兄弟國家了,以前我們國家也沒少援助過印度,但是現在二者的關系卻是有些差了,甚至於現在印度都開始大幅度的抵制「中國製造」!
其實之所以會如此,都是繞不過兩個,那就是「利益」了。因為我們中國一直都是有著「世界工廠」的稱號,製造業已經是深入海外,可以說國外許多的產品都是繞不過中國製造業,而帶來的收益自然是非常可觀的。而印度同樣是有著大批的廉價勞動力,自然是看中了這一塊肥肉。
也是因為如此,如今許多中國製造的商品都是遭到了眾多印度民眾的摔砸,尤其是那些高 科技 的產品更是主要被針對的目標。原本我們國產的那些手機在印度是非常歡迎的,畢竟我們國產的那些手機不但功能十分的齊全,價格也並不算是非常的昂貴,因此買手機的時候我們國產的手機自然是首選了。
不過現在國內許多品牌的手機都是受到了抵制,只有一個品牌除外,那就是小米了!可能許多的對此都會感到不解,為什麼小米獨獨就例外呢?其實印度的銷量本來就占據小米在海外銷量的一大半,而為了不損失這個銷售渠道,小米也是特意的將
「Made in India」的標語打在店門上,以此來打感情牌!
然而這件事也是引起了國內許多網友的熱議,不少的人就認為小米這樣的做法真的是為了賺錢節操都不要了。但同樣也有人認為,小米在印度本就有著代工廠,製作的零件大部分也都是來自於印度,說是
E. 小米印度:智能電視和手機幾乎都是印度製造,未來將繼續提高產能
印度對於包括小米在內的多個品牌來說都是一個很大的市場,現在小米不僅是印度手機市場的領導者,而且也已經連續10個季度主導智能電視市場。如今,小米印度宣稱,幾乎所有在印度銷售的手機和智能電視都是印度製造生產,而這一切得益於印度政府倡議的「印度製造」。
小米印度首席運營官在官方推特上分享稱,小米印度是「印度製造」倡議的早期響應者之一,小米手機已經通過代工合作夥伴富士康和Flex在印度製造生產,並且逐年增加中。
同時,他也正式宣布將在印度增加兩個新的代工合作夥伴,用以提高其在印度的手機產量。第一家是DBG,其在哈里亞納邦建立了工廠,而另一家是比亞迪,將在泰米爾納德邦建立工廠。小米表示,前者已經將其每月的生產能力提高了約20%,而比亞迪也有望在今年晚些時候開始運營並做出巨大貢獻。
小米(印度小米)不僅專注於製造,還專注於智能手機組件的采購。新聞稿顯示,關鍵組件(例如PCBA,子板,攝像頭模塊,電池,背板,USB電纜,充電器和包裝盒)均是本地采購或在印度本地製造。據說其中一些組件是由Sunny、NVT、Salcomp、LY Tech和Sunvoda等公司製造。
小米近日還新增了名為 Radiant Technology 的電視製造合作夥伴,其在特倫甘納邦擁有一家工廠,並已幫助小米實現了100%本地製造智能電視的目標。
這些新工廠的增加也意味著勞動力的增加了。小米表示,其合作夥伴去年提供了10000名新員工的就業機會,並使其擴展員工總數達到60000人。
Lscssh 科技 官觀點:資本真是無國界,哪管什麼國家關系,政治關系,哪個市場有利潤有錢賺才是王道。小米,印度製造,呵呵!
F. 富士康和小米為什麼在印度安得拉邦建廠 地理優勢是什麼
人多,勞動力廉價。
G. 3年賣給印度人超2000萬台手機,幾乎人手一台,小米怎麼做到的
小米手機在印度的銷量突破2500萬了,這僅僅只用了3年的時間。
也就是說,從2014年7月進入印度以來,小米平均每天都要賣出大約22000部手機。為什麼小米能夠在印度獲得快速發展?下面我們來復盤一下小米在印度的這三年的經歷。
15年3月,小米宣布將在印度開設100家體驗店,同時也表示,將追加在印度的投資,建立工廠。
15年8月,小米發布了第一款在印度本土製造的手機——紅米 2。售價 6999 印度盧比,摺合人民幣 700 元不到。這可是在國內揮淚也買不到的價格!
這些直接推動著小米2016年在印度實現了10億美元的銷售收入,銷量達到650萬部。
因為2016下半年的成績,進入了2017年的小米,顯得更加有底氣了
5月份印度首家小米之家開業, 12小時收割533萬元。線下銷售額也在8月份的時候達到了總營收的20%。
簡單的說完了小米在印度這3年的發展歷程,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啟發呢?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本地化。
第一是,迎合本地政策,小米在印度大力建廠,迎合了印度政府提出的「印度製造」政策。這到了什麼程度呢?在今年3月份,印度總理莫迪親自給小米工廠點贊。
第二是,銷售本地化。印度是一個網路有待發展的國家。主要依靠電商渠道必然難以實現很大的發展。而且智能手機又是印度人上網的主要設備,所以這就決定了要發力線下渠道。
第三是,營銷與服務的本地化。比如在當地報紙上投放廣告,宣傳中突出印度製造,建設有本地特色的服務中心,一度讓印度人認為小米是印度的品牌了。
H. 為什麼小米手機在印度賣的好
伴隨著科技的發展手機上的升級換代十分的快,從手機上市場中能夠 看得出,現階段iPhone都遭受了國產智能手機的沖擊性,銷售量大降,充足的表明了國產智能手機現階段在一步步興起,例如華為公司、小米、VIVO這種知名品牌在市場上的慢慢擴張,可是說到高性價比的品牌手機大家都是會果斷的想起小米品牌,小米手機現階段在中國的市場上十分的受歡迎,可以說在中國的一切一個街頭巷尾都是會有小米手機,假如你只覺得小米手機是在中國賣得好罷了得話那麼你也就out了,小米手機在印才算是真真正正的火熱,為何小米手機在印度會那麼火爆呢?下邊我匯總了4個緣故。
實際上大家也迫不得已認可小米手機營銷方式或是十分的非常好,無論是在中國或是在印度,小米的互聯網限時搶購對策都具備非常好的主要表現。小米手機在印度的營銷方法或是十分的多,例如小米正方案合理布局其印度的體驗中心,這也將強有力地去填補印度互聯網不比較發達的牽制,也有小米與本地的通信運營商開展協作發售,而且與本地的三大電商服務平台創建協作這些,這種營銷推廣層面能夠 迅速的塑造起知名品牌的名氣,小米手機並不像別的的外界手機製造商一樣,僅僅單純性的在出售手機上,小米更好像在融進到印度市場,讓每一個人都可以用上智能機。
I. 雷軍:小米印度銷售產品多在當地製造,如何看待產業轉移的現象
雷軍說小米在印度銷售的產品大多數都是當地製造的,這種情況很常見,因為當地製造可以避免運輸的成本,避免這個商品進口的關稅問題大大控制住成本,然後在價格上自然就具備更大的優勢了,因為它成本更低了。
就像美國的蘋果,它全球都有很多代工的,這個工廠它最核心的東西自然就是它的晶元了,晶元都是他們自己生產的,當然也有代工,只不過不是像低端的製造業那樣最核心的東西,自己生產研發財務營銷都放在自己的本部,也就是總部,然後剩下的生產與製造這方面可以把它適當的放到海外,這樣可以更好的控製成本,提高利潤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