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會崛起為一個大國嗎如果會,什麼時候
永遠不會。
1、有人說印度有最多勞動力。
工業時代,有技能的勞動力才是勞動力,印度教育界的有志之士就統計過:印度五年級的學生,58%不會二年級的簡單計算,但這種人在印度太少,也很難融入社會狀況。所謂脫盲,實際就是能用當地文字寫自己的姓名就可以了,有人會說印度脫盲標准不可能那麼低,邦與邦不同,實際上就是這樣,是否文盲還是可操作的,能讀到大學,有兩種,一種是有錢人,另一種是給賤民的預留制,大約占入取人數30%左右,分值100-150分就可上大學,而非賤民的高種姓,要500分,印度大學生本來就少,而且印度大學都很爛的,就這,生源還很差.
還真比不了1950年代的中國,那時中國的教育雖然還比較差,但比現在的印度強太多,中國人好學,三大改造時期,全民讀書,農民在牛背上學數學有木有?當時中國的全民學習小學知識,使得人口素質比解放前提高了很多,再看看印度,前面就說了,五年級還不如二年級,高中畢業算是很不容易了,但水平還不如我們小學畢業生。更別說改革開放之後的中國了,更重要的是印度,它不會改正的。
2、還有人說印度是最大市場
有錢才有市場,一群窮人算什麼市場?如果人多就是市場,當年歐洲強國就無需搞殖民地了,非洲人最多,是市場嗎?顯然不是嘛,這無需說太多,有腦子的人都懂。
3、民主制度
歐美式民主制度在衰弱,這個也不用多說了,注意,我這里強調的是歐美式民主制度在衰弱,此外印度從來不是民主國家,男女不平等是令現代人詫異的,就算是中國歷史上最不平等的時代都比印度平等,連人與人都不平等,何來的民主?
民主的含義,從古希臘到新教倫理,民主的基礎即1、人與人的平等;2、客觀理性;3、有共同目標,建設城邦。不要說印度,就是源發皿煮國家英法美都做不到民主,以美國為例,黑命貴200年啦,人與人平等了嘛?客觀理性?看看新自由主義的傻子們,何來的客觀?何來的理性?,共同目標?建設城邦?黨派斗爭,何來的共同目標?最發達的國家沒有高鐵,沒有基礎設施,怎麼建設城邦?西方真沒有民主國家,如果世界上非要拿出一個民主國家,看看前面這三條,我看只有中國最接近了吧
B. 據說印度有8億人根本不能識別26個英文字母和10個阿拉伯數字,印度政府怎麼普及的全民教育
一直以來,印度官方都宣稱其文盲率在20%-30%之間。這個比例看起來比較糟糕,但似乎還不至於嚴重到阻礙國家工業發展的程度。真相是——印度的脫盲標准非常的低。在許多地方,一位被統計者通常只需要能寫出26個字母和自己的名字,往往就會被計入「脫盲」范疇。該標准對比中國的脫盲定義,簡直是笑話。此外,年長者也是不被算入文盲統計的。
所以,在全印度全境的12.48億人口中(2014年數據),事實是可能擁有超過6億、甚至是8億人,是現實意義上的文盲或半文盲。盡管印度政府一直宣稱,其產業的一大優勢是英語作為官方語言之一,和西方主要工業體在語言隔閡上非常之小。但會說是一回事(況且印度人的英語口音是令人發指的),會讀會寫又是另一碼事了。試想,一群連操作說明書、作業培訓教材都看不懂的青壯年勞動力,即便其勞動力成本非常的低,事實上又能在製造業內派上多大的用處呢?
插播一條舊聞
聯合國報告顯示印度文盲人口佔全球37%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4年1月29日發布的報告顯示,印度是世界上文盲人口最多的國家,成年人文盲人口達2.87億,佔全球文盲人口的37%。該組織駐印度辦事處認為,教育危機將對今後幾代人產生不利影響。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當天發布的《全民教育全球監測報告2013-2014》中說,全世界72%的文盲人口集中在10個國家,這些國家的文盲人口達5.57億,其中印度居首位。
報告說,雖然印度的識字人口從1991年的48%上升到2006年的63%,但由於人口增長,印度的文盲人口數量沒有減少。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印度辦事處認為,雖然印度有義務教育法,但教育質量存在嚴重問題,而缺乏合格師資是主要原因。印度的教育危機將對今後幾代人產生不利影響,而且最貧困的人口受該危機的沖擊最大。
..........其實這個問題與印度長期的殖民歷史導致的教育嚴重落後,加上其社會環境相對和平,自然條件較好,帶來的對教育的不重視也有很大關系..
C. 與中國相比,印度人口增長速度有什麼特點影響人口數量變動的因素有哪些
在了解印度人口增速之前,可以看看印度的社會結構。和中國不一樣的地方,是印度本身存在著非常嚴格的種姓制度。這種種姓制度和人口的增速是密切相關的。印度政府在實施控制人口的制度時,阻礙其效果的大部分原因都來自於種姓差距以及這種制度相關的貧富問題等,這個在中國是非常罕見的。
D. 印度人是否很傻瓜
印度人不是傻,是愚蠢,自負,思維混亂,神經質,平均文化素質卻很低,他們算識字率只要用盧比上的15種文字的一種,可以寫出自己的名字,這就脫盲了(這里必須要說的是,印度脫盲標准可能不是這樣的,但很可能是教育部門應付任務的做法,人家高考時,父母成群結隊搭樓梯送材料,居然沒人抓,可見教育上的狀態了)就這程度,也才74%的阿三能做到,我們的脫盲是幾十年來的9年義務教育,這些年還有人提出12年教育才算脫盲。
有外籍印度裔研究者發現印度人的腦子比東亞和歐美人少二兩大概吧,然後印度人說大腦小,速度快,印度人聰明,這就和電腦CPU一樣,不論怎麼評價吧,阿三的理由很不對,電腦CPU有大小之分,但主要原因是材質不同、結構不同,高階計算邏輯也不同,以他們的邏輯,我們可以推論出印度人就不是人類,因為它的大腦與東亞、歐美國家人在材質上不同,腦結構也不同,這不就扯淡么?非人類?外星人?
從生物學角度來看,每一種生物大腦重量與整體重量的比例都有一個極限,在極限范圍內,越大越好,比例越大越聰明,顯然阿三比東亞和歐美人要弱很多,國際上人們都知道,印度人的智商平均是82,中日韓都是105,106,北歐有一兩個國家忘了叫什麼,智商平均達108
忘了一點,印度人愛吹牛的特點,在社會中就是愛詐騙,歐美人眼中的詐騙犯就是印度人,整天誇誇其談,坑蒙拐騙,不過以他們的智商,別人被騙一次就不會再被阿三騙了,印度1991年搞開放的,印歐語系的人們本是很支持印度的,但因為印度人好招搖撞騙,不肯付出,卻要最大的蛋糕,令其聲譽極差,印度沒有歷史,就把神話當歷史,以前從來不是國家,只是上千土邦(差不多就是農村自治,農村獨立王國),卻說自己古代很強大,強大個鬼哦,歷史上,名聲很大的孔雀王朝也就印度北部和西部各一部分,也就中國兩個小省辣么大,被印度人吹的好像很牛逼,但沒有文官體系,沒有政治構建,也就一個打下一個城池稱王的國家,歷史上大部分時期都被什麼羅馬啦,馬其頓啦,突厥啦,蘇丹啦,英國人啦佔領,其古代文明(應該說南次大陸古代土著文化)完全消失,就這樣的,被大英帝國像捏泥巴一樣組合起來的所謂國家,卻說自己文明從未間斷,然後就被全球各國網友嘲笑了,官方語言是啥?英語耶,內部有幾千種所謂語言,當然啦,土邦土著部落是不會有什麼歷史記載的,兩千年來像DOG一樣被各強國佔領,人家管理印度,按照的是各強國自己的文化和系統,南次大陸的文化只能管村子,人家也不用,也消失了,印度人更不記得,如今卻自負起來,以為中國行,它也行,先把底層的部落管理變成真正的國家再談吧,秦始皇兩千五百年前乾的活,他們都沒干成,更別提治理方法了
E. 人口脫盲的標準是什麼
個人脫盲的標準是:農民識1500個漢字,企業和事業單位職工、城鎮居民識2000個漢字;能夠看懂淺顯通俗的報刊、文章,能夠記簡單的帳目,能夠書寫簡單的應用文。
F. 印度為什麼超越不了中國 //雲石
這是因為:
印度與我國的差距實在太大了。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GDP是11.46萬億美元,2016年印度GDP總量為2.09萬億美元。印度的GDP不到我國的五分之一。
印度實際上是一個鬆散的聯邦,很多邦可以各行其是,政令不統一,很難集中力量干大事,這實際上是個制度問題。
印度的人口增長太快,負擔太重。根據普查結果,過去十年,印度人口增長率為1.764%。估計2017年底人口將達到13.29億。很快就要超過我國了。而它的國土面積約為290萬平方公里,還不到我國的三分之一。可見其負擔太重了。
文盲太多。印度官方宣稱其文盲率在20%-30%之間。真相是——印度的脫盲標准非常的低。在許多地方,一位被統計者通常只需要能寫出26個字母和自己的名字,往往就會被計入「脫盲」范疇。在全印度全境的12.48億人口中(2014年數據),事實是可能擁有超過6億、甚至是8億人,是現實意義上的文盲或半文盲。文盲如此之多,發展還能快嗎?
G. 印度公路高達800萬公里,自稱全球公路基建第一,是這樣嗎
從以上來看,印度在公路上面的數據完全是徒有其名,無實際意義。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印度有著不甘平凡的野心,也有發展成為強國的潛質。同時近幾年印度的發展不容小覷,截至目前印度的GDP增速已經超越了中國並保持持續增長,在教育方面也向世界各地輸出了許多優秀的頂尖人才。
不過公路作為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一個重點,和經濟發展息息相關,印度要想真正崛起,在公路建設上還得花些心思去完善改進,路很長,一步一個腳印,走得踏實,走得穩,才能走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