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推出小型飛機,造價不到90萬元,這飛機有什麼用途
這架飛機可作為教練機用於培訓飛行學員,也可向飛行俱樂部、飛行愛好者提供使用,這架飛機配備標準的航空電子設備,具有智能多功能顯示器,可飛至一萬英尺的高空(約合3050米),連續飛行時長達6小時,時速超過200公里。
『貳』 印度放著1億的f35不買,為啥要買2億的陣風冤大頭還是有內鬼
印度不買F-35而選擇陣風既不是冤大頭也沒有內鬼,具體有以下原因。首先這2億美元並不是單純用於購買陣風戰機,其中還包括了全方位的配件以及配套服務。其次美國的F-35優先提供給盟友,印度想要這款戰機只能排隊。最後印度從不同國家購買裝備,也是為了在政治上建立相對平衡,避免受制於人。
由於自身的工業基礎差,印度的武器裝備只能大規模依賴進口。而作為一個軍備進口大國,由於缺乏相關的技術,印度總是被其他國家當做冤大頭。經常是耗費了大量的資金,最後買到的裝備卻並不理想。但印度也在一次次教訓中吸取了經驗,不再盲目地花錢。這次艦載機的采購,印度也做了多方比較,最終決定購買陣風。
如果刨除其他附帶的開銷,實際上單純購買一架陣風的單價應該在8000萬美元左右。陣風在性能上勉強符合四代半戰斗機的標准,而且法國還為印度解決了人員培訓、地面維護、備用零部件等問題,服務可謂周到至極。
你認為印度購買的陣風能夠順利登上航母嗎?
『叄』 印度為什麼能買到那麼多世界上先進的軍事裝備
眾所周知,印度幾十年來一直是國際軍火市場上的「大買家」。該國通過從多個不同渠道引進裝備,成功武裝了一支員額超過百萬、裝備有3000餘輛主戰坦克、100多艘各型艦船、700餘架作戰飛機的軍事力量,這種規模的國防軍在世界上並不多見。而憑借這些「雜七雜八」且很難認為形成系統的武器裝備,印度軍隊自印度建國以來竟然先後經歷了歷次印巴戰爭、中印邊境軍事沖突和多次反恐作戰行動,雖然印度軍隊本身的表現實在難以恭維但期間各類武器裝備的表現尚算正常,除印度國產武器一直處於「拉後腿」的地位以外基本上很少出現因武器裝備性能問題導致的重大軍事失敗(除對印自衛反擊戰外),這種情況實屬世界罕見。印度國防政策的基本目標是保障實現印度「稱霸南亞,控制印度洋,爭當世界『一等強國』」。1998年5月,印度連續進行了5次核試驗,從而成為事實上的核國家。
總體上,印軍蘇式裝備為主,美式裝備為輔,歐洲裝備也不少。原因自然是他跟這些國家關系都不錯。印度是南亞地區的霸主,戰略地位非常重要,當今美俄中三強對其競相拉攏,可見一斑。而且當年中印邊境戰爭時正值中蘇交惡,蘇聯對其在軍事上的援助,也始於此。冷戰結束後,俄羅斯繼續與印度保持良好關系,也是擔心一度完全倒向美國,使俄在南亞的多年來的戰略利益,化為泡影。另一方面印度是俄武器的最大出口國,對俄經濟的影響也不可小視,從這方面來講,俄印關系也非常緊密。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軍備市場之一,在西方國家眼裡就是一塊肥肉,不忍心失去這個賺取暴利的機會成為他們的基本共識。為此西方國家願意拿出一些先進裝備出口到印度。總體而言,印度能夠從全世界買來各種先進裝備是以上各種因素綜合的結果。
『肆』 已收35架訂單!印度推出造價90萬元的飛機,這架飛機有何優勢
近日有一條消息引起了大家的關注,那就是印度的航空公司研發出了一架小型飛機,造價約人民幣90萬元,那麼這架飛機有哪些優勢呢?我們來一起看一下。
根據印度媒體的報道,印度的航空公司研發出的一款造價,這和人民幣約人民幣89.6萬元的小型飛機。並且這架小型飛機上具有智能的多功能顯示器,而且還配備了標準的航空電子設備開飛機可飛到1萬英尺的高空大約3050米,並且飛機還可以連續飛行長達6個多小時,而飛機的時速也超過了200公里。
印度製造的這架小型飛機在成本上相較於其他飛機確實比較低,有很多網友也表示買飛機不能只考慮價錢的問題,最重要的還是安全和質量,如果這2點不能保證那麼,飛機的價格再便宜也沒有人敢買。
『伍』 印度蘇30戰斗機已經達到50%國產化,為什麼還要引進西方戰斗機
印度蘇30戰斗機已經可以達到50%的國產化。但僅僅是這樣是完全不夠的。再加上它國產化以後,它的成本比直接引進會更加的大。而且蘇30戰斗機完全滿足不了印度想要對抗中國和巴基斯坦軍事需求。所以他還需要引進西方的戰斗機。並且引進西方的戰斗機,也是讓他在俄羅斯和美國之間做一個平衡。
第一階段是俄羅斯提供整架,由印度組裝。第二、三階段為印度和俄羅斯各生產部分套件,由印度自行組裝。而從2013年的第四階段開始,俄羅斯僅僅提供了部分零件而已,大部分的零部件還是由印度自行生產的,據說這個國產化還達到了50%之多。值得注意的是,印度開始第四階段自行生產後,蘇-30MKI生產成本在3年之內,迅速從5000萬美元飆升到1.02億美元。
雖然蘇-30MKI的國產化達到了50%,但是這個比率是非常低的,還不足以讓印度擁有自行生產戰斗機的能力。更何況,印度國產的蘇-30MKI戰斗機,成本和價格遠超過進口。
『陸』 印度為什麼買2億美元一架的陣風,而不買1億美元一架的F35
印度為什麼買2億美元一架的陣風,而不買1億美元一架的F-35呢?
說到陣風戰斗機的價格,需要先來說明一下,其實所謂2億多美元一架的陣風,可不僅僅只是一架戰斗機,因為,印度還為其配套了相應的備用發動機,空射型導彈,其他配套零部件,以及人員的培訓費用等等;反過來再說F-35戰斗機,雖然表面上看美國的F-35戰斗機的單價約為1億美元左右,這是美國人聲稱的成本價,F-35戰斗機如果用於出口的話,價格肯定不止1億美元。這一點可以從日本購買的105架F-35戰斗機當中就能夠看出,因為,日本采購的105架F-35戰斗機的總價值就達到了231.1億美元。如果折算成單價的話,顯然已經超過了2億美元一架了,價格方面甚至還略超過於陣風。
按照當初的研發協議,F-35必須優先供應給參與研發國,其次是盟友國家,最後才是非盟友國家。如果按照這個研發協議規定,印度在2035年之前恐怕是買不到美製F-35戰斗機的,可等到那個時候, F-35戰斗機的地位恐怕就與當前的F-16差不多,早已經算不上是最先進的戰斗機了。綜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結論,在現階段美國不會向印度出口F-35,這一點硬度方面是非常清楚的,而法國的陣風戰斗機則剛好相反,法國願意賣,印度也願意買,所以印度自然會選擇陣風戰斗機了,最後要說的是,法制陣風的單價確實非常的高,拋去備用發動機,備用設備以及人員培訓費用以外,陣風的單價也超過1.3億美元以上,當然,話又說回來,印度對外采購的絕大多數武器裝備,在價格方面都是比較貴的。
『柒』 為什麼印度要買波音777當政府專機
印度接受兩架經過特殊改造的波音七七七寬體客機,作為印度版空軍一號,用以替代老化的波音七四七型戰機,這兩架飛機將用於印度總理,總統以及其他重要的出行要求於此前印度專輯不同的是,這次購買的兩架波音七七七寬體客機,將配備最先進的導彈防禦系統。包括了大型飛機紅外干擾和電磁防禦裝備。兩架波音七七七專輯的總體改造費用約為1200億,行動都比印度媒體城改造完成後,這兩架飛機將超越美國的空軍一號,成為世界上最安全的飛機去報道。兩家經過改造的波音七七七飛機可能在今年9月正式交付印度政府,屆時將有印度空軍安排自行飛行員執飛。這兩架飛機波音七七七油耗等所以相比波音七四七專機航程更長,使用成本也更低。
『捌』 印度為什麼買2億美元一架的陣風,而不買1億美元一架的F35
事實上,印度早在2016年就已經從法國訂購了這些陣風戰斗機,但交貨已經推遲。隨著今年上半年印度與周邊國家關系持續緊張,可能會發生局部戰爭。為了盡快得到這些戰斗機,印度已經敦促法國及時交付。據悉,法國最遲將在7月27日前分兩批向印度交付8架陣風戰斗機。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國把F35戰斗機當做命根子,沒有計劃把F35出口到印度,印度想買也買不到。而陣風戰斗機裝備的先進導彈武器正是印度迫切需要的。雖然陣風戰斗機的單價貴得離譜,但為了扭轉與巴基斯坦空戰的劣勢,印度花光了所有的錢購買這些戰斗機,這恰恰是目前最先進的流星空空導彈。要知道這種先進的導彈很久沒有出來了。印度一旦裝備,可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將流星空空導彈應用於實戰的國家。
『玖』 為什麼印度每年都會有軍用飛機墜毀
軍用飛機墜毀很正常,各國空軍每年都有飛機墜毀,但是各國空軍的事故率里,印度空軍是最高的。主要是技術原因。
印度空軍在過去的3個財年中累計發生20起軍機墜毀事故。其中,2012-13財年(2012年4月1日至2013年3月31日)墜毀6架,2013-14財年也是6架,2014-15財年為8架,2015-16財年截至4月23日尚未發生墜毀事故。這些墜毀事故累計造成損失57.442億盧比。每一次事故和意外都由專門調查組進行了徹底的調查,原因得到確認,並且印度空軍落實了調查組的各項建議。調查結果顯示導致這些事故的主要因素是人員失誤和技術缺陷。
印度的空軍號稱是「萬國造」,戰機型號又多又雜,不少從俄羅斯、歐洲等國家引進。這些飛機中就有不少的機齡較長。而印度的航空技術又不好,後勤保障能力有限,飛機平時的飛行損耗比較大,一旦技術人員稍有疏忽便能釀成大禍。這便是造成印度空軍的高事故率的主要原因。
『拾』 印度大肆購買戰斗機,到底有何目的
印度又買新的戰斗機了,看來以後印度空軍不僅僅只摔米格21和幻影了。雖然這樣說不合適,但是我個人覺得,印度空軍此次購買戰斗機,原因很簡單。首先就是替代老舊的幻影戰斗機。其次就是強化自己的空軍力量。最後就是對周邊國家進行震懾。
最後就是對周邊國家進行震懾。如果嚴格的來說,巴基斯坦主力戰機還是F-16,而印度此次購買的陣風在先進性上還是要超過巴基斯坦裝備的F-16。畢竟巴方的F-16是block50/52批次的,時間已經比較長了。而對帶巴基斯坦裝備的幻影系列戰斗機,更是擁有代差優勢。所以印度這個舉動,最終針對的還是周邊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