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和印度邊境談判的結果是什麼
1、雙方沒有達成任何實際成果。
2、中印邊界東段態勢,紅框內有三個地名:扯冬、兼則馬尼、達旺。1962年邊境戰爭,即是由印軍在扯冬附近建立哨所引發。解放軍在1962年邊境戰爭中曾收復達旺,但後來主動撤軍,並從實際控制線後撤20公里,現在達旺為印度所控制。
3、香港《明報》的文章宣稱:「中方的底線是:中方放棄在東段的要求,印方放棄西段的要求,作為補償,印方把中段吃下去的2000平方公里吐出來,歸還中國,按此計算,全部爭議的12.5萬平方公里土地中,印度獲得72%,中國僅得28%。但印度的方針卻是:我的是我的,你的還是我的,12萬多平方公里要通吃。
4、所以雙方沒有達成任何談判成果。
Ⅱ 二戰日本戰敗後賠償了中國多少錢
新近出版的《黨史文匯》刊物刊登署名逗王先勇地的文章,披露了二戰後中國放棄對日戰爭賠償要求的始末,指出中國政府放棄戰爭賠償,是從當時大局出發顧全民族大義之舉。
中日甲午戰爭結束後,清政府以戰敗國的身份付給戰勝國日本2.3億兩白銀作為戰爭賠償,這相當於當時清朝國庫3年的財政收入。靠這筆錢日本大力發展了重工業、軍火工業和教育事業。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飽受侵略戰爭蹂躪的中國卻沒有得到日本應有和及時的戰爭賠償。此後,由於時事變換,最終中國放棄了對日本的戰爭賠償要求。回顧這段歷史,不能不引起世人的深刻思考和感嘆!
美國違背諾言,從中作梗
日本發動的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按照有關國際法和國際慣例,日本理應對中國人民進行賠償。
需要指出的是,在處理歐洲戰事賠款問題上,英美聯合起來與蘇聯分庭抗禮,而在太平洋戰場和處理日本問題上,美國認為其在對日戰爭中起了巨大作用,便以盟主的身份自居。盡管蘇聯憑借自己的實力和當時的地位與美國採取抗衡的態度,但美國採取有關措施和步驟,使之握有對佔領日本和處置問題的實權,操縱和包攬了日本賠償等事宜。當時的國民黨政府雖然表面上躋身四強,但在賠款事宜中所起的作用很有限。
1945年由中、美、英三國發布的《波茨坦公告》中,第一次明確了日本賠償的原則,日本可以保留維持其經濟運轉所必須的工業設備和實物,其餘的可以用來賠償。
戰後初期,美國對於日本賠償的態度還相當積極,後來稍有動搖,但還是於1947年4月4日採取單獨行動,發動了逗先期拆遷地。可是隨著美、蘇對立日益尖銳,再加上中國人民解放戰爭順利進展,美國的外交政策就有了根本性的轉變。在遠東方面,美國亟盼建立一個反蘇反共的基地,而環顧全球,只有在它控制下的日本最符合這個條件。於是扶持日本、抵賴賠償,就成為美國的基本方針。
本來,按照1946年3月美國政府所制定的逗臨時賠償方案地,逗先期拆遷地計劃將提日本工業設備實物的30%作為直接受日本侵略國家的賠償物資,其中中國可得15%。但是,隨著時局的變化,美國為自己狹隘的戰略所考慮,對這個30%的賠償范圍一減再減。最後中國只得到了微不足道的一部分。這期間國民黨政府派出的中國首席代表吳半農多次嚴正交涉。但美國一意孤行,不予理會。
中國戰時損失,據國民黨行政院賠償委員會的估計,按當時價格計算,不下620億美元,而中國分得的賠償物資才約值2250萬美元,只佔萬分之三。中國分得的賠償物資中,最大、最新、最完整、最切合需要的成套設備首推吳港逗11—5—5地海軍兵工廠的1.5萬千瓦發電設備一套;其次是同廠的200噸碼頭式起重機一具。中方得到通知後,立即派了幾位專家前往拆遷。就在這兩套設備拆卸時,美國政府於1949年5月13日向盟總頒發臨時指令,取消了逗先期拆遷地計劃的執行,停止了日本對各盟國的賠償。至此,戰後對日索賠的事宜實際上已被美國腰斬。
國民黨為己私利,出賣民族大義
1949年下半年,美英協調策劃單獨對日媾和。此時,中國的局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人民解放戰爭節節勝利,國民黨政權土崩瓦解。12月底,國民黨當局全部撤到了台灣。至1950年4月,印度、英國、印尼等國家承認了新中國。朝鮮戰爭爆發,美國加緊了單獨對日媾和的工作。
在抗日戰爭結束之初,作為當時國民黨政府首腦的蔣介石,也曾有過對日索賠的打算。此時,台灣當局為得到美國的支持和幫助,在日本賠償問題上一改原來的積極立場,轉而專看美國的臉色行事,對美國對日和約七原則和備忘錄採取逗無可奈何地的態度——關於賠償問題,台灣當局表示可酌情核減或全部放棄。
國民黨對日索賠態度的轉變,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還在於蔣介石堅持反共而對日本反共政府採取的所謂寬大、不進行報復的政策,以實現它以中國合法政府的身份參加對日和約的簽字。因為日本曾在此前威脅說,要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談判,簽訂雙邊條約。其實,這是外交家出身的日本老官僚吉田茂玩的一個陰謀,目的是迫使台灣當局在談判中作出讓步,放棄戰爭賠償,與日本媾和。
1952年2月17日,台灣與日本和約談判正式開始。談判幾經周折,台灣當局多次妥協讓步,綜觀整個簽約過程,台灣當局為求得一個所謂逗中國合法政府地代表的形象,處處委曲求全,步步退讓,為一黨一派之私利出賣民族大義,在戰爭賠償等實質問題上徹底放棄,令每個正直的華夏子孫羞愧。
中國政府從大局出發,放棄戰爭賠償
1952年4月27日,台灣當局與日本簽訂所謂的逗日華條約地,雙方宣布逗結束戰爭狀態地,建立所謂的逗外交關系地,對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給予了強烈的譴責。而此時,中國大陸與隔海相望的日本的關系還處於冰凍期。日本政府追隨美國採取敵視新中國的政策,為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設置了不少障礙。
隨著民間貿易與文化交流的不斷發展,到60年代前期,中日交往實際上進入了半官半民階段,恢復日中邦交已為期不遠。但恢復邦交,必然要對戰後日本賠償問題作出決定。在這一問題上,我國領導人表示了向前看的姿態。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合國大會恢復了中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並立即將蔣介石的代表從聯合國的一切機構中驅逐出去。中國成為聯合國成員國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70年代初,由於國際戰略格局發生變化,美國外交政策實施了兩項重大轉變:一是美國承認中國並對建立外交關系進行談判;二是徵收10%的進口稅,主要目的是打擊日本,同時停止美元和黃金的兌換。這兩項與日本關系極為密切的政策出台,美國人事先卻沒有打個招呼,而是以一種突然襲擊的方式,狠狠打擊了精神上毫無准備的日本。這一切大大刺激了日本政界。他們不能不反躬自問,對華政策上緊跟美國是否做錯了。
不久,不得人心的佐藤政權垮台,田中角榮出任內閣總理大臣。田中就職後立即宣布把日中邦交正常化作為自己的首要任務。隨著邦交正常化時機的成熟,戰爭賠償問題又一次擺在中日兩國政府的面前。
在田中訪華之前,他曾表示,如果對方提出賠償,只要數額適當,他打算賠!
1972年7月以後,中國為實現與日本邦交正常化進行積極的准備,周恩來總理就放棄戰爭賠償問題作了下述指示:第一,中日邦交恢復以前,台灣的蔣介石已經先於我們放棄了賠償要求,共產黨的肚量不能比蔣介石還小。第二,日本為了與我國恢復邦交,必須與台灣斷交。中央關於日本與台灣的關系,在賠償問題上採取寬容態度,有利於使日本靠近我們。第三,如果要求日本對華賠償,其負擔最終將落在廣大日本人民頭上,這樣,為了支付對中國的賠償,他們將長期被迫過著艱難的生活。這不符合中央提出的與日本人民友好下去的願望。
周總理的態度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博大襟懷,也代表了一個泱泱大國的寬容大度和長遠眼光。
1978年8月12日,在北京發表了《日中共同聲明》,中日兩國簽訂了《日中和平友好條約》,同年10月23日生效。二戰結束後,蘇聯從德國獲得120億美元的戰爭賠償;猶太人從德國獲得600億美元的賠償。而中國政府從中日人民世代友好的願望和長遠利益出發,放棄了賠償要求。
必須指出的是,中國政府雖然放棄了對日本的戰爭賠償要求,即放棄了1200億美元國家間的賠償要求,但是,就日本軍國主義戰爭罪行的賠償要求——1800億美元的國民賠償要求,中國政府在任何場合都沒有宣布予以放棄。這種對受害賠償要求的保留,給我們留下了一個符合國際法的向日本提出受害賠償的機會
Ⅲ 四川地震印度捐款多少
印度向中國提供的500萬美元救災物資裝載完畢
新華網新德里5月16日電(記者李保東 文健)印度政府向中國四川地震災區提供的第一批救災物資16日傍晚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空軍機場裝載完畢。飛機將於當天晚些時候起飛前往中國成都。
據悉,印度政府將向中方提供總價值為500萬美元的救災物資。首批啟運的物資包括毛毯、帳篷等。印度政府此後還將繼續分批向中國運送救災物資。
中國駐印度大使張炎在機場說,中國四川發生地震後,印度政府和人民對中國遭遇地震災害非常關切。印度各界許多人向中國災區的人民表示同情和慰問,同時表示要為中國災區提供幫助,中國政府和人民對此深表感謝
Ⅳ 中印戰爭後印度向中國賠償了戰爭賠款嗎
只是一場邊境沖突,沒有誰承認戰敗,不會有賠款這么恥辱的讓步。
一場邊境的沖突,中國穩定了西藏,印度,沒什麼損失。本來偷了他們大把的車子都歸還了,只是維護了主權,得到了尊嚴。中國贏了,但是失去了土地,印度輸了,但實際控制著那裡的土地。如果當年不離開藏南,那麼四十年的時間足以使這個地區成為人類歷史上最著名的絞肉機之一。其後果不僅是中印雙方兩敗俱傷,而且很可能使西方和俄國勢力進入這一地區,使印度成為反華勢力對華戰略的前驅,致使中國面臨極其不利的國際環境。
Ⅳ 中國和印度涉及多少領土爭端雙方實際控制多少
在中印雙方的領土爭端里,涉及約30萬平方公里,我們占著26萬左右,印度在戰爭中沒有達到他們的主張邊界,而且還丟了一些戰前還控制的土地 西藏自治區麥線以南約8萬平方公里,為印度控制,中國稱有9.2萬平方公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賽欽地區約3萬平方公里,為中國控制,印度稱有3.5萬平方公里。
Ⅵ 印度1962年慘敗中國賠償中國了多少
1962年,印度總理尼赫魯發動侵略西藏的戰爭,後來被成都軍區人民解放軍打敗這場戰爭中國是一場反侵略的正義戰爭,他正式向全世界宣誓中國人民解放軍不可戰勝,中國主權不可侵犯
Ⅶ 48層高樓一夜坍塌,3億人喊話中方全額賠償卻慘遭盟友打臉,這是怎麼回事
一、經過鑒定不是中國設計的責任
印度邀過,邀請中國建築師來他們國家做基礎建設,但是為了能夠自己單干,他們從我們國家低價購買了設置通知以後自己建造了一個48層的大樓,但是這棟樓在一夜之間突然就坍塌了。印度人為了能夠補償自己的損失,要求中國賠償,但是中國也不是好欺負的,他們邀請了美國的建築師來做事故的責任鑒定。結果出來是印度的施工方,為了能夠拿到一些回扣,用了不合格的建築材料,使這棟樓一夜之間坍塌,所以中國是沒有任何責任的。知道真相以後印度印度的人們,他們就沒有任何信息了。
其實不管是人與人之間,還是國家與國家之間遇到問題的時候,首先要去找自己的問題,把自己的問題排除以後,再去尋找別的原因,這樣對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還有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相處,都是有一定好處的。
Ⅷ 印度退兵中國真的給兩千億嗎
假的,這個2000億(200億美金)
是2014年事情,2014年9月20日-兩國19日在新德里發表聯合聲明,中方宣布在印度古吉拉特邦和馬哈拉施特拉邦建立兩個工業園區,將爭取在5年內向印度工業和基礎設施發展項目投資200億美元
據說這事是當時的駐印度大使牽線的,現在被無限擱置i
Ⅸ 印度拿象棋6次申遺被駁回,卻向中國索要遺產轉讓費,結果怎麼樣
中國網友對這件事情更是異常氣憤,網路上的批判聲一片。更有一些學識較為淵博的中國網友,寫出了中國象棋的發展歷史,人們都在盡著自己的微薄之力為中國的文化遺產事業作出應有的貢獻。中國古典文化遺產的大量遺失是從近代開始的,當時倡導者們為了鼓勵中國人學習西方文化,主張打倒「孔家店」,對中國的一切古典文化以及傳統事物都予以批判,某些部分過於武斷。
但是時代發展至今日,人們已經充分地意識到中國原有的文化也有值得傳承之處。而來自西方的文化,中國人也應該予以借鑒,中西合璧才能使得中國文化發展的越來越好,成為更加具有生機和活力的偉大中華文化。切不能厚此薄彼,切不能妄自菲薄,中國古典文化需要智慧博學的當代中國人學習並流傳下去。原本屬於中國的文化遺產在聯合國中都歸中國所有,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全體中國人的努力。
Ⅹ 印度和日本在我國汶川地震的時候到底捐了多少錢
俗話說:“患難見真情。”在大災大難面前,是最容易看出對方感情的時刻。2008年5月12日,印度洋板塊向北移動,使得亞歐板塊受到壓力,導致青藏高原快速隆升,青藏高原東面沿龍門山下沉,卻遭到四川盆地的阻擋,所有壓力匯聚在這里,最終導致四川特大地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