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哪個國家軍人的綜合素質最高
中國軍人綜合素質最高!
這不是自欺欺人,這是各國招兵體制決定的!
在中國,隨著軍人待遇和退役後受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再加上中國軍隊的榮譽感!
除了考二本以上的大學(當然包括考軍校),那就是當兵成為很多青年的優先選擇!
特別是近幾年,雖然招兵的標准一再提高,在招兵的時候仍然是指標難求!
反觀國外,比如美軍,一般人是不考慮服兵役的,只有找工作困難或者想移民的才願意!
近幾年,美軍由於招兵難,對有性侵案,盜竊案等犯罪前科的都睜一眼閉一眼!
可想而之,美軍的軍人素質怎麼樣,2018年美軍招的兵里,甚至有七百餘人是「癮君子」!
俄羅斯就不多說了,軍人待遇低,工作環境惡劣,俄羅斯人服兵役的意願普遍不高!
有人說日本軍人素質很高,錯了,戰敗國的軍隊榮譽感很差,日本年輕人參軍意願也不高!
全世界只有印度人參軍的熱情和中國人有一拼,因為在印度,當兵是個收入不錯的職業!
但60%都是文盲的印度人,種姓制度嚴重的印度社會,導致印度軍人素質極差!
而且印度是職業軍人制度,印度軍隊有很多四五十歲的老兵很正常,人家是來賺錢養家滴!
Ⅱ 經濟只相當於我國20%的印度,平均工資有多少錢
2019年印度全國經濟總量達到了2.85萬億美元,雖然印度的經濟總量雖然只達到了中國的20%,但是已經位居世界第五位了。2018年印度月平均工資達到了13500元盧比,也就是1300元人民幣左右,而在當時中國就業人員的月平均工資達到了5600元。印度居民的收入跟中國的差距真的不是一星半點,但是光是1300元這個工資也不是每個印度居民都能夠達到。有57%的印度人工資低於印度的平均標准,印度是一個貧富差距較大的國家,正經的上班族裡面,印度軍隊的軍官們收入是相當高的,達到了8萬盧比,有的甚至達到了10萬盧比。雖然收入高的人生活美滋滋,但是收入低的卻是苦兮兮。因為人均收入擺在那裡了,所有印度的物價並不高,在印度,5000盧比已經足夠基本的生活,因為物價並不高,所以維持溫飽也並不是什麼難事。
應答時間:2021-03-1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Ⅲ 在印度軍隊中,為啥有那麼多胖子
印度軍隊中確實有很多胖子。這在印度軍隊中很常見。那麼,為什麼在印度軍隊中有那麼多胖子?我認為有以下三個原因:
首先,它是由兵役制度造成的。印度實行徵聘制度和服役年限:士兵為17年,中士為21至28年,低級委任官(海軍和空軍的准尉)為26至33年。
其次,由於宗教禁忌,印度通常不吃牛肉和豬肉,因此它們主要是素食主義者。他們主要吃咖喱飯,煎餅,各種混合湯和許多碳水化合物。此外,盡管印度的軍事支出占很大比例,但印度的軍事支出主要用於從發達國家購買武器,實際上很少使用士兵。該國貧窮,軍事支出低。目前,印度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僅為1983美元,居世界第139位。印度人喜歡吃咖喱,而印度教徒也提倡素食主義,多吃米飯。有條件的印度人在進食後喜歡喝碳酸飲料,因此,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印度人容易浮腫。
Ⅳ 現在各國服役軍人待遇怎麼樣
以美軍為例,其待遇在全世界算是非常不錯的。美國軍人的收入由基本工資、住房補貼、伙食補貼等林林總總的項目組成。據美國國會2007年《國防授權法案》顯示,2007年,一名服役6年的中尉,月基本工資為3936美元;一名服役16年的中校,月基本工資為6776美元;一名服役30年的中將,月基本工資為11888美元。住房補貼根據地區差異而有所不同,例如駐扎在阿拉斯加的軍官平均為1800美元左右。伙食補貼為每月192美元,服裝補貼每年370美元,在作戰區域參戰,則每月再加225美元。如果是飛行員或者潛艇艇員,則每次飛行或出海時,都有特勤補助。這樣一來,如果以一個服役16年的在伊拉克執行任務的中校陸軍軍官為例,其年收入大約在11萬美元左右,而海軍和空軍軍官的收入則更高。這些收入根據法律規定,很大部分享受減免收入所得稅待遇。這個收入水平要遠遠高於普通美國人的收入水平。
俄軍人的工資由職務工資、軍銜工資和各種補貼組成。除月工資外,俄軍官兵還可以領取季度獎、一次性物資補貼和認真履行職責獎等。這樣算下來,俄軍合同制列兵的月工資就可以達到300美元左右,連長的月工資可達到450美元以上,而團長的月工資可達到700美元以上。俄總統普京多次表示,俄軍人的工資要高於國家公務員的工資25-30%。如果按全俄工資水平計算的話,俄軍人的工資處於中等偏上水平。就生活狀況而言,俄軍人家庭的生活基本處於小康狀態。不過,考慮到俄羅斯物價較高及通脹因素,俄軍官的月工資除日常開銷外,已所剩無幾,俄軍人對收入並不滿意,根據2005年俄國防部提交給國家杜馬的一份調查數據顯示,俄軍只有5%的官兵對自己的工資狀況感到滿意。
英國軍人的待遇在整個社會中處於中上等水平。一個普通英軍尉官的月收入在3000到4000美元之間。記者認識的一個英國皇家軍事科學院的上校教官,他每月的收入約為6000美元。他的夫人沒有工作,專職當家庭主婦,雖然有兩個孩子要養,其中一個孩子已經上學,但是他對記者說,用他的工資養整個家庭還是很輕松的。
在日本,軍人是「特殊的國家公務員」,所有自衛隊員的待遇參照國家公務員的標准適當增加。日本的尉官月工資在2000到3000美元之間,校官的工資在3500美元左右,到了將官,其工資收入則能達到每月1萬美元左右。在日本,民眾參軍的熱情比較高。記者一次在日本采訪時,遇到一名入伍一年多的日本女兵,她告訴記者,她由於沒有考上大學而服役,現在每月的收入在1500美元左右,與那些剛剛畢業的大學生相比,她的收入還是比較高的,所以她希望能在自衛隊多干幾年。
一位軍事專家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經過這幾年的調整,中國軍隊的工資水平跟社會同級的公務人員基本持平。中國軍人工資實行的是結構工資制,分為基本工資、軍齡工資、職務工資和軍銜工資等幾個部分。不同軍種也會有相應的補貼,比如空軍的飛行部隊和海軍的潛艇部隊,強度更高,補貼也相對高些。義務兵每月100—200元(叫崗位津貼,不是工資),一級士官1100—1300元,二級士官1900—2000元,三級士官2100—2300元,四級士官2400—2500元,排級2100—2300元,連級2300—2600元,營級2600—3200元,團級3600—4200元,師級4500—5500元,軍級6000—7000元,軍區級8000—10000元,新疆等部隊高百分之六十,西藏高百分之一百五,駐港部隊單列。台軍工資標准約為大陸的五倍,美軍約為解放軍的二十五倍。
為抵禦外部入侵的威脅,朝鮮將財政收入的近1/3都投入了軍事建設。所有健康的青年男子高中畢業後必須義務服兵役,役期長達10年。盡管工資很低,如部隊師級幹部的月工資才相當於8元人民幣(人民幣和朝元幣值比是1:300),但由於實行「三大福利政策」(醫療、住房、教育免費),且當兵就會優先入黨、上大學,軍人的待遇相對而言仍非常好,因為有了「兵、黨、學」這「三硬」,就基本前途無憂了。
印度歷屆政府都非常重視軍隊的質量建設和生活水平。印軍人的工資特別是福利待遇遠高於普通國民,且預備役部隊與現役軍人享受同等待遇。例如:參加營地訓練時,每天有生活補助;從駐地到訓練場有差旅補助;節假日參加訓練領取雙倍薪金和補助;本人和直系親屬(不論在地方還是軍隊工作)均可享受免費醫療;軍官服役20年、士官和士兵服役15年後可享受退休金等。越來越多的印度國民都把成為職業軍人當做「保命安身」的「鐵飯碗」。此外,印軍對退伍軍人、戰爭中死亡或致殘的退伍軍人及各級軍官待遇尤為優厚,優先照顧其子女入伍參軍,並給予半費或免費教育
Ⅳ 真相:印度人現在為什麼敢叫囂能打贏中國
主要原因是,大多數印度人,甚至包括高層與軍方對中國的軍事建設知之甚少,而對自己的軍事建設成果是非常滿意的。
中國古之兵法有雲:「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印軍的現代化如今到底如何,我們也應知道。
首先我們要看到,印軍的建設這些年來也是小有成就的。印度近年投入重金發展了對華作戰的山地軍,我們也是不可輕視的。
為了適應與中國未來在山地作戰的特點,印度專門組建了10個山地師,一個山地師印度的配備人數就多達1.5萬,10個山地師人數就達15萬人,其中9個部署在中印邊境。
還有一點不得不提的是,印度的仇華教育從小娃娃就開始抓起了,1962年10月,中印戰爭爆發,印度慘敗,這一年從此成為印度人心底永遠難以解開的心結。由於印度的媒體蓄意歪曲事實,與從小的扭曲教育,把我們變成了一個面目猙獰侵略者,是我們畜意挑起戰爭而打斷了印度的國運。
和這個事件能夠類比的是鴉片戰爭,對於中國來說,鴉片戰爭的意義非比尋常,中國在鴉片戰爭後,自己的貧窮和落後徹底展露在西方面前,從此中國開始面對巨大的外交壓力。
同理,1962年的自衛反擊戰對中國來說就只是一次武力促和平的戰術性戰爭,但對印度來說完全不是,印度的起飛步伐被狠狠的揍趴在地上。
印度人認為是中國擋著了印度大國夢,自從1962年那次事之後,印度人都有就有一種某名其妙的看法,現今中國在國際上所擁有的一切,本來都應該是印度的,是中國搶了印度的國運。
因此,如果真的再次發生戰爭,我們絕不能輕敵。要做好最壞的打算,做好充分准備。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要重視敵人,不打無准備之戰。
Ⅵ 為什麼印度大部分的士兵肚子都特別的大,是因為伙食太好嗎
所以也是因為這些原因呢,這就造成了這個在印度當兵的那些最普通的一些士兵們,每次到吃飯的時候呢,就非常拚命地開始在那邊吃。這時候吃飯就不是關心這個飯好不好吃的一個問題了,首先呢,要把飯吃飽,這是一個最基本也是最要考慮一個事情。雖然我們也不知道印度人他的一個伙食是怎麼樣子的呢?但是印度的話,如果說到印度吃的東西,應該是以這個咖喱為主吧。不過也因為每個國家吃的咖喱都不太一樣,所以有可能他們吃的咖喱和我們理解的咖喱,在這個味道和這個顏色上面估計也是不太一樣的。
Ⅶ 日本徵不到兵,印度徵兵現場為什麼會這么火爆
前段時間,咱們台派了一組人去印度采訪,此中也包含我,到了印度後,咱們依照籌劃井井有條地進行著采訪義務,很快咱們提早完成為了義務籌劃。當天早晨,咱們在旅店吃完飯後一邊評論辯論著方才看到的"央視記者說明做鬼臉本相"的這篇報導一邊磋商著來日誥日去哪兒走走,咱們的一名印度向導過去了,說來日誥日是印度一年一度的徵兵開端,問咱們想不想去看看,咱們這幾個男記者和攝像固然樂意了,因而沒跟同行的幾位女記者磋商就滿口准許了上去,等向導走後,這些女的開端抱怨起來了,說她們白帶由多數會書評先容的那本印度之行的游覽冊子了,咱們好說歹說她們終究不朝氣准許來日誥日一路隨行了。徵兵當天近6000名年紀在18到20歲之間的「熱血青年」就從五湖四海趕來,在勒克瑙一個徵兵站門口排起了長龍,著急期待著軍隊主座的口試。說實話,其時咱們真的被這排場給震住了,更讓咱們覺得難以想像的是後面的口試進程,這個進程給咱們的感到真的是無奈用筆墨來描述的,以至於我返來後,趕快把此次印度徵兵口試進程的圖片貼到了我多數會的空間里,其實是想貼咱們此次的采訪進程,可一比擬想都沒想地就抉擇了徵兵這個。5時40分,因為大門遲遲未開,人群的情感開端暴躁起來,一些人乃至盤算走捷徑,從小門擠進兵站。有目擊者稱,其時排場非常凌亂,執勤的憲兵力求用警棍維持次序,不虞凌亂的人群在推推搡搡中忽然踩塌了一個污水池上的水泥板,就地有70多人一會兒掉進這個4米深的池中。因為落水人群密度其實太大,池水極端渾濁,加之救濟職員和大量警員近1個多小時後才遲遲趕到,除末了落水的人還能逃生以外,至少有23人被就地滅頂,尚有10多人受傷住院。本地有媒體引述目擊者的話稱,滅亡總人數現實已達37人。
悲劇發生後,很多目擊者責備當局保護次序和救濟不力是招致悲劇的基本緣故原由,大約有1萬名年青人立刻惱怒地沖上勒克瑙陌頭,點火當局車輛,並與趕來的警員發生了抵觸,又有數人受傷。
現實上,近年來印度徵兵曾經呈現過量起傷亡悲劇,好些熱血青年每每「壯志未酬身先死」。1999年時,在比哈爾邦一個徵兵站,因為報名人數浩繁,現場次序凌亂,50多名應征者被踩死。2001年,在西孟加拉邦又發生了兩人在徵兵時被擠死的變亂。變亂頻發,傷亡賡續,這天然和當局保護徵兵現場次序不力有很大幹系,但當局也有他們自己的怨言,他們抱怨印度人對投軍其實是太熱忱了,每次都有跨越他們預感幾倍的人來應征,弄得他們老是措手不及,來不及支配。
因為報酬好,退役年限長,社會位置又不算太差,從軍的吸引力在印度切實其實比擬高。只管今朝印度大城市青年樂意投軍的人開端削減,可在印度一些經濟不發達的邦和地域,尤其是屯子,投軍不停是很多找工作無門的年青人的首選。一碰到當局徵兵,應征者老是一擁而上,但是名額有限,競爭劇烈,大家無不力爭上游,假如現場治理輕微鬆些,悲劇每每難以避免。
印度在徵兵成績上,自自力後不停因循英國殖民時代的募兵制。因為印度不停對國防投入很大,與很多發展中國家比擬,兵士報酬較好。有本地人士先容說,印度兵士一樣平常月薪有六七千盧比(相當於人民幣1200元到1400元),並且在醫療等方面還能享用必定優惠和補助,加之假如不犯大錯,很多兵士都醒目到50歲。這意味著一旦從軍,養家糊口應不成成績,同時也沒有干幾年就必要再找工作的後顧之憂。
別的,只管印軍對兵士提升軍官前提非常刻薄,絕大多數兵士提升基本有望,不外印軍在軍官與兵士之間設有「初級委任軍官」一職,讓兵士覺得還是有「奔頭」。這些「初級委任軍官」一樣平常都是老兵中的主幹,大多數是從退役滿必定年限、具備必定軍事常識的士官中提拔的。退役表示優良的「初級委任軍官」雖不克不及享用與正式軍官雷同的報酬,可月薪會有所增加。是以整體來看,在領有數億貧苦生齒的印度,投軍可算是窮人的一條前途,以是浩繁青年會對投軍趨附者眾也就無獨有偶了。
Ⅷ 印度人當兵前都瘦骨如柴,為何退役時卻肥的流油
當然重要的原因就是待遇好啦,是窮人們的鐵飯碗。印度軍隊的人數在世界上也是數一數二的,因為大多數人心裡認為:參軍既可以給家庭減輕負擔,而且還能填飽自己的肚子,在印度普通士兵的服役期最短為17年,軍士為21-33年,而尉官最高服役年齡一般到50歲,校官為55歲,將官為60歲 。而印度軍人的薪資實在少得可憐,摺合人民幣大概只有六百左右,並且退伍後沒有任何退伍金,雖然這樣的薪資在世界上算是倒數的,但並沒有阻擋的住印度人民參軍的熱情,畢竟當下吃飽飯才是最重要的啊。印軍的前身是英國殖民者統治印度期間組建的僱傭軍,直到今天,這種以金錢換賣命為規則的僱傭傳統仍在印軍中流傳。
Ⅸ 印度人工資水平怎麼樣
印度國內民眾的收入差距比較大,而且不同城市之間同工種的收入差距也比較大。就首都新德里來說,一般的苦力、傭人、司機只有每月平均在6—8千盧比左右(約合800-1000人民幣)而一般的文職人員月收入2萬至3萬盧比(約合3千到4千人民幣)。軍人的收入較高,如中校軍官月收入約1500美元(約合1萬人民幣)。警察的社會地位不高,收入也偏低。班加羅爾的警員月收入只有8、9千盧比,德里的警員收入不到2萬。
Ⅹ 印度一般人一年賺多少,可能400000 doller per year 嗎
一般人的話是不可能的。
就算美國一般人都是不可能的。
印度城市家庭年收入平均為2400美元,而農村家庭年收入平均不到1500美元。
請參看這篇文章。
印度人的理財習慣:喜歡把錢藏家裡
日期: 2010-02-05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
42歲的薩吉夫在新德里開了一家雜貨店,小店每月都能給他帶來3萬盧比(1美元約合40盧比)的收入。他一家4口,每月的花銷在1萬盧比左右,剩餘的錢都被他存了起來。薩吉夫在他的卧室一面牆上挖了一個洞,他的所有存款就放在這個洞里,洞外面用一個相框遮擋。不幸的是,最近一個小偷進入他家行竊,竟從他家偷走了100萬盧比。在家裡這樣藏錢的印度人有很多,因為每年都有很多起竊賊從人們家裡牆壁中偷走大筆款項的案例。
近日,印度公布的一項全國性調查結果也顯示,印度人不僅偏愛存錢,而且還喜歡把錢藏在家裡。
這項調查名為「印度是如何掙錢、消費和儲蓄的」,是由印度全國應用經濟研究委員會和美國曼克斯紐約人壽保險公司聯合進行的。印度全國有2.059億家庭,這次調查抽取了6萬多家庭作為調查對象。這項大規模調查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印度家庭的收入狀況和理財觀念。
調查結果顯示,87%的印度家庭不喜歡投資,而喜歡把錢攢起來。只有2%的家庭購買保險,而炒股的家庭更是少得可憐,只有0.5%的家庭投資股市。在基金、股票等各種投資項目中,家庭總投資額只佔到印度所有家庭總收入的3%。
根據這項調查結果,51%的印度家庭把錢存在銀行里,而36%的家庭則把錢存在自己家裡。即使是有銀行存款的家庭,人們在家裡也存有很多錢,如果這樣一算,至少有81%的家庭在家裡藏著一筆錢。在家裡藏錢的家庭不僅包括無地農民、小商小販,還包括政府官員、大學教授,也有億萬富翁和影視明星。
「印度人喜歡存錢,一方面是因為傳統所致,另一方面是因為生活所迫。」尼赫魯大學經濟學家莫漢教授說,印度社會有著節約的傳統,人們有著存錢的習慣,另外,生活沒有保障且不確定性支出日益增多,這也使人們不敢輕易大手大腳地消費。印度人之所以不熱衷於投資,主要是因為印度人行事大多以保險和穩健為基本原則。正因為如此,印度人寧可把錢藏在家中。當然,把錢藏在家中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逃稅。一旦把錢存入銀行,首先必須提供資金來源證明,而且要交納個人所得稅。
這項調查發現,83%的家庭選擇存錢是為了應付生病、災難等緊急情況;81%的家庭存錢是為了子女的教育支出;69%的家庭存錢是為了養老之用;63%的家庭存錢是為了以後的支出,如孩子出生、結婚、應酬等項目;將近47%的家庭存錢是為了買房子或者建房子,只有22%的家庭存錢是為了購置耐用消費品。
盡管印度人喜歡存錢,但由於收入普遍較低,他們存的錢數量非常少。這項調查發現,96%的家庭說如果家裡沒有了生活來源,家裡的存款連一家人一年的生活都維持不了。印度城市家庭年收入平均為95827盧比,而農村家庭年收入平均不到5萬盧比。印度城市家庭年存款平均為6762盧比,而農村家庭年存款平均只有3000盧比。印度擁有彩色電視機者,城市家庭約佔54%,農村家庭只佔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