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啥意思
1、皈依佛
兩足尊:
就是皈依佛陀福慧俱全。
2、第二句應該是皈依法
離欲尊,意思就是皈依佛法,離開深重的慾望人就變得尊貴。
3、第三句應該是皈依僧
眾中尊的意思就是,皈依了清凈的僧團就能得到在大眾當中尊貴的果報。
4、
這里說的皈依是真正誠懇心的皈依,不是表面功夫。
Ⅱ 印度翻譯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
南無的意思是:皈命、敬禮、 皈依等意思。
阿彌陀佛,其中的阿彌陀,在印度的梵文中,是:無量光的意思,佛是稱號。
南無阿彌陀佛,這個佛號,如果按照印度梵文的聲音來發音,
大體是:吶么 阿彌達爬 布達呀。
順祝吉祥如意!幸福平安!
Ⅲ 南無阿彌陀佛用印度文怎麼書寫
安樂妙寶 里有悉曇體的佛號梵文搜索下吧
Ⅳ 三皈依全文
《三皈依》
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餓鬼。皈依僧,不墮旁生。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和南聖眾。
三皈依(巴利語、漢意譯)
(禮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3x)
禮敬彼世尊、阿拉漢、正自覺者!(三稱)
(三皈依)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我皈依佛陀,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我皈依佛法,
Sangham saranam gacchami.
我皈依僧團;
Dutiyam'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二次 我皈依佛陀,
Dutiyam'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第二次 我皈依佛法,
Dutiyam'pi, Sang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二次 我皈依僧團;
Tatiyam'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三次 我皈依佛陀,
Tatiyam'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第三次 我皈依佛法,
Tatiyam'pi, Sang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三次 我皈依僧團。
(4)皈依佛陀印度文怎麼寫擴展閱讀
第一皈依佛,釋迦牟尼佛是悟道的覺者,為修行者的導師,皈依釋迦牟尼佛,也就皈依了十方一切諸佛。
第二皈依法,佛為了度眾生得解脫,設種種的次第法門,等於學校的學制一樣,所謂人道守五戒、天道修十善、聲聞修四諦、緣覺修十二因緣、菩薩修六波羅蜜。眾生修習這些正法,做為人生的方向,便能離苦得樂,自在解脫。
第三皈依僧。依循正法修行的清凈僧眾是大眾的榜樣,所以應當皈依十方一切聖賢僧。再者,修行的路有很多,我們應當皈依一位善知識,接受他的教導,這樣才不會走錯路。
皈依最好選擇一個有道德、有學問、有行持的師父,經常親近這位師父的言行、思想,無形中我們亦能沾到幾許光明與功德,同時供養了真正的大善知識,能種廣大的福田。
如果在某一個時間,找不到這種善知識,可以在附近找一個真正受過三壇大戒的出家眾皈依。
皈者歸投。依者依託。如人墮海。忽有船來。即便趣向。是皈投義。上船安坐。是依託義。生死為海。三寶為船。眾生皈依。即登彼岸。
既皈依佛。以佛為師。從今日起。乃至命終。不得皈依天魔外道。邪鬼邪神。
既皈依法。以法為師。從今日起。乃至命終。不得皈依外道典籍。法、即佛經、及修行種種法門、典籍、即經書也。
既皈依僧。以僧為師。從於今日。至命終時。不得皈依外道徒眾
Ⅳ 請教梵文的「南無阿彌陀佛」是怎麼寫的
圖片也可以復制粘貼啊!因為我們的電腦沒有梵文輸入系統,只能用圖片!
「阿彌陀佛」一詞是佛經傳譯中鳩摩羅什大師將漢譯的梵文詞彙新組合的詞彙,將「阿彌怛跋」省譯為「阿彌陀」,「如來」一詞換為「佛陀十號」中漢語單字表述的「佛」字,即成了今天我們常見的「阿彌陀佛」一詞,梵文中通常習慣的用法是「南無阿彌陀如來」,漢傳佛教的「阿彌陀」其實是包含了無量光(梵名Amitābha)與無量壽(梵名Amitayus)等多層含義,唐代有玄奘法師對阿彌陀經進行了重譯,經名為《稱贊凈土佛攝受經》,經中對阿彌陀佛的兩個名號及來由都有表述。
圖中是我製作的「南無阿彌陀如來」的悉曇體梵文(梵文有悉曇體、天城體、蘭扎體、瓦德體等多種)圖片。梵文羅馬拼音轉寫:namo amitābha tathāgatāya(梵音讀作「拿牟阿彌怛-婆呀 怛他-噶怛-呀」),namo為皈敬、頂禮之意,amitābha意為無量光,tathāgata即如來的梵文,後面加aya是表示贊嘆、感嘆的語氣!"-"前的字要讀長音!
末學所提供圖片你自己也可以配上漢字「南無阿彌陀佛」做成梵漢對照的標語、吉祥貼紙等,貼在寺院或家中客堂!切記不要將它紋在身上,因為是佛陀名號,護法神也會禮敬,若紋在身上就是把你自己當「畫布」,但你這塊「畫布」既未皈依佛門,也不知戒規為何物,身口意三業極不清凈,如同用穢物供佛一樣,會惹惱護法對你進行懲制。切莫因無知妄為為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請慎知之!
Ⅵ 三皈依全文出處 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三皈依。詳見《優婆塞戒經》。
內容龐大。無法全部錄出。下面節選部分經文。
-----------------------------------
《優婆塞戒經》
(節選)
若歸佛已。寧捨身命。終不依於自在天等。
若歸法已。寧捨身命。終不依於外道典籍。
若歸僧已。寧捨身命。終不依於外道邪眾。
-----------------------------------
《優婆塞戒經》
(節選)
雲何三歸依者。善男子。謂。佛法僧。
。
佛者。能說壞煩惱因。得正解脫。
法者。即是壞煩惱因。真實解脫。
僧者。稟受破煩惱因。得正解脫。
。
或有說言。若如是者。即是一歸。是義不然。何以故。
如來出世。及不出世。正法常有。無分別者。如來出已。則有分別。
是故應當。別歸依佛。
如來出世。及不出世。正法常有。無有受者。佛弟子眾。能稟受故。
是故應當。別歸依僧。
。
正道解脫。是名為法。
無師獨覺。是名為佛。
能如法受。是名為僧。
-----------------------------------
南無大通山王佛。祝大家吉祥如意。
(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Ⅶ 三皈依的巴利文
Tisarana 三皈依
皈依「佛」:皈依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證悟宇宙真理,得覺悟
皈依「法」:諸佛菩薩所說一切的經論,眾生依法修行,得正知正見
皈依「僧」:皈依法界一切僧團,奉行佛法,得以清靜
佛陀成為偉大的覺悟者,第一次回國。耶輸陀羅對兒子羅候羅所說的話:形容佛陀的身體外觀、面貌等種種慈祥的特徵,更包括了智慧,並令人敬服、敬仰和全心的皈依。
三皈依(巴利語、漢意譯)
(禮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3x)
禮敬彼世尊、阿拉漢、正自覺者!(三稱)
(三皈依)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我皈依佛陀,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我皈依佛法,
Sangham saranam gacchami.
我皈依僧團;
Dutiyam'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二次 我皈依佛陀,
Dutiyam'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第二次 我皈依佛法,
Dutiyam'pi, Sang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二次 我皈依僧團;
Tatiyam'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三次 我皈依佛陀,
Tatiyam'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第三次 我皈依佛法,
Tatiyam'pi, Sang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三次 我皈依僧團。
Ⅷ 南無佛陀耶,南無達摩耶,南無僧伽耶
南無佛陀耶--- Namo Buddha---皈依佛(或向佛陀致敬)
南無達摩耶---Namo Dharma---皈依法(向佛法致敬)
南無僧伽耶---Namo Sangha---皈依僧(像僧人,法師致敬)
聽的很舒服,很有善根,很有佛緣哦~~
但這三句並非咒語,咒語指的是發自佛菩薩的音聲,如觀音的六字大明咒就是觀音菩薩的音聲,是涵蓋了觀音菩薩的所有智慧與慈悲所發出的,因此眾生念了,也可以和菩薩相應。
Ⅸ 佛陀在世時,印度沒有文字書寫,為什麼經中有"書寫受持讀誦
據印度歷史記載,佛在世時(大約公元前500年,相當於我國春秋戰國時期),此時印度,文字語言以及書寫已經很發達了,在佛陀出生前幾百年,古印度就著名的婆羅門典籍《吠陀經》在流傳。(印度人在公元前1200年至公元前1000年期間編纂了原始的宗教文獻《吠陀》,並在此基礎上創建了婆羅門教)。由此可知文字書寫在佛陀之前早就存在了。
據佛教史記載,釋迦牟尼圓寂3個月後,為了防止僧團中出現更多的比丘破壞戒律,大迦葉尊者 召集500位阿羅漢在七葉窟舉行佛經的第一次結集。這些佛經的產生,必然是有文字書寫的。
據有關文獻記載,佛陀時代,很多典籍,是在貝葉(貝多羅樹的葉子)上刻寫的,稱為「貝葉經」。現在西藏幾個大寺院還保存有2500年前的貝葉經,這些國寶級的文物,向我們展示了古印度的文字書寫,相比中國古代的竹片書,有同工異曲之妙。以下是貝葉經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