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薩古魯:為什麼要保持專一、忠貞的關系
問:上帝是否打算人類一生只有一個伴侶?保持一種專一、忠貞的關系是不是對一個人更好?
Sadhguru(薩古魯):上帝很可能對你並沒有任何打算。問題是,對你來說做什麼才是明智的?這涉及兩個方面——一個是社會性的。通常人們奉行「一夫一妻」制,以維持社會穩定。那些「一夫多妻」的地方,需要更強有力的統治,才能維持社會的穩定。這方面我暫且不細說。
另一個方面是,存在中的一切物質都有記憶。你的身體仍然記得一百萬年前發生的事。基因就是記憶。印度文化中,這種身體記憶叫做runanu bandha。把你和周圍的事物捆綁起來的是你的記憶。假設你回到家,忘記了父母是誰,你會做什麼?告訴你那個人是你的父親母親的,不是血緣或者愛,而是你的記憶。是記憶產生了關系和束縛。如果你失去了記憶,在你看來任何人都是完全的陌生人。
相比身體的記憶,頭腦的記憶微乎其微。如果你只是觸摸到某物某人一次,頭腦也許忘記了,而身體卻永遠記錄著。人與人發生性關系,頭腦可能忘記了,身體卻會永遠記得。如果你離婚了,不管你多麼痛恨對方——你仍然會經歷痛苦,因為身體的記憶永遠不會消失。
即便只是親密地握著一個人的手一段時間,這種記憶也永遠不會消失,因為你的手掌和腳掌是非常高效的接收器。看到某個人的時候,你要是不想跟那個人有糾纏,就雙手合十做「Namaskar」,因為你把雙手合起的時候(或者把大腳趾靠攏),就能阻止身體浸入記憶中。
這是為了把身體記憶保持在最少的程度,否則,帶你進入另一個體驗層次就會很困難。那些沉溺於享樂的人,臉上帶著某種優越感的古怪笑容,而他們的內在卻沒有喜悅。要消除這些,需要做很多工作,因為身體記憶帶給你的糾纏是頭腦甚至無法理解的。所以很重要的是,你要學著對你的身體所接觸的東西保持覺知。
代價
到處建立親密關系會讓你付出代價——除非你知道如何在你和身體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一個能做到這點的人,他做什麼都沒關系。但是這樣的人不會對這種事感興趣。他不會被身體的局限和強迫性所驅使——他把身體作為一個工具在使用。如果做不到這點,最好就把性關系限制在最少。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保持「一夫一妻」,直到其中一人死亡,另一人再婚。而現在,你還沒到25歲,就已經有過25個伴侶——人們已經開始為此付出代價——10%的美國人都在服用抗抑鬱葯。造成這種現狀的一個主要原因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的歸屬,因為身體很困惑。
身體需要穩定的記憶——人們能感覺到這點。他們的伴侶或許身體和腦袋都不算太好,表面上他們或許吵吵鬧鬧,但是他們仍然會為了能和對方在一起而犧牲一切,因為內心某個地方,他們知道,這樣能帶給自己最大的舒適和幸福。這是因為你的身體記憶很大程度上主宰著你的生命,比頭腦的記憶多得多。讓你成為現在的樣子的,是身體記憶,而不是頭腦記憶。明天早上你就能把頭腦的記憶丟棄,卻無法丟掉身體記憶。要放下身體的記憶,你的內在需要一種完全不同層次的靈性進化。
將身體記憶最小化
現代科學證明了,並且在瑜伽系統里我們也一直知道:五大元素——水、空氣、土等等——都有很強的記憶能力。如果我去了那些在能量層面上有重要意義的地方,我不用問人——我只把雙手放在一塊岩石上,和它在一起,我就知道那個地方全部的歷史。樹的年輪能告訴你那個地方的生態歷史,岩石的記憶力則更強。
總體來說,密度越大的物質,保持記憶的能力越好,並且無生命物質比有生命物質記憶力好。現代科技就證明了這點——電腦比你記憶力好。人的頭腦不是用來記憶的,而是用來感知的。無生命的物體沒有感知能力——它只有記憶。神像和其他聖化物品被創造出來,是因為他們是很強大的記憶形式。
在印度,曾有一個時期,你只能裸身進入Shiva神廟。只是在英國人來了之後,開始禁止這樣的事情,我們才變得如此古板。裸身進寺廟,是為了把神性的記憶帶入身體。你泡水後濕著身體躺著地上,讓身體沉浸在神性的記憶中。頭腦會看看其他人,看看外界在發生什麼,身體卻在吸收那個空間的能量。
在Dhyanalinga(迪阿納靈伽)和Linga Bhairavi(靈伽貝拉維)入口,有跪拜在地的奉愛者雕塑。這是為了顯示,身體能比頭腦能更好地沉浸在神性中。只是人們再也不能裸身了,因為我們變得如此文明——穿著這么多衣服,以至於都不知道身體是否還存在。只有性沖動出現的時候,人們才知道自己有個身體。
消除身體記憶
你可以通過深層的奉愛或其他靈性練習來消除身體記憶。我見過好多這樣的奉愛者,但其中有個人真的讓我震驚。以前有個女人,南下到Kanyakumari——這是印度的最南端。我們不知道她從哪裡來,但是看長相,大概是從尼泊爾那邊來的。她只是到處遊走,從來不說一句話,身後總是跟著一群狗。她會偷東西給那些狗吃,很多次,都因此遭到打罵。但是後來,人們有時候看到她在波浪上漂浮。那是個沿海小鎮,三大洋在此交匯。她去沙灘上,盤腿坐在水上,然後四處飄盪。然後人們便開始敬拜她。她來的時候,人們還是會把食物看好,但是他們再不會打罵她了,因為她身上有某種了不起的東西。
她一生都睡在街上、沙灘上,沒有任何遮擋。她的臉飽經風霜,和你看過的那些老印第安人照片很像。她70多歲時,有個來自南印度的音樂家看到了她,成為了她的奉愛者。他把她帶到泰米爾納德邦的塞勒姆(Salem),在那兒為她造了一所小房子,有幾個奉愛者跟隨著她。
十五六年前,我偶然去了塞勒姆附近的一個山上。在那裡,有人告訴我關於這個女人的事情——她的名字是Mayamma。那時候她已經過世了。那晚是滿月,他們說在Mayamma的三摩地會有一次pooja(禮拜)。我和妻子、女兒那晚開車去了那裡,那時候我女兒才五六歲。那個地方很小,相當不起眼,就是一個水泥三摩地。但是到了那兒之後,一下子能量就撲面而來——那個地方的能量如此強烈,就像爆炸一樣。我們在那兒坐了幾個小時。那之後,有一個免費的晚餐。Mayamma的一個奉愛者為我們盛菜。我看著這個男人的臉,無法相信——他長的跟她簡直一模一樣!他是個南印度人,卻看起來像個尼泊爾女人。因為奉愛,他的臉變得幾乎和她一樣。
如果你抹去你的身體記憶,你的身體就會開始長得像是你最摯愛的那個人一樣。你內在的一切的形狀都會改變。那意味著你消除了基因中的強迫性。當一個人出家(sanyas),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為他們的父母和祖輩做一種儀式。通常,我們會為死者做這種儀式,但是對這些出家人(sanyasis),我們甚至在其父母仍在世的時候就做這種儀式。我們不是想要他們死——這樣做是為了清除一個人的身體記憶。
你十八歲的時候,你也許還會叛逆父母,但是到45歲,不管你喜歡與否,你開始像他們一樣說話、做事。那不只是你的父母——你的祖祖輩輩此刻都在通過你行事。你的行為舉止都由他們製造,受他們控制。這就是為什麼,如果你開始非常認真地對待靈性修行,第一步就是要拉開自己和基因記憶的距離。不這樣做的話,你就無法消除祖輩帶給你的強迫性。他們會通過你活著,用很多種方式控制你。
如果身體記憶對你有如此強的控制,最好就在這一世把它保持在最小。畢竟,你還要消除來自你祖輩們一百萬年以來的記憶。你有一顆爬行動物的大腦——爬蛇、蜥蜴,甚至是蠍子,都仍然在通過你活著。不要以為大腦就是頭腦——大腦是身體。至少在這一世,你應該限制這些印記,這樣你的身體就不會困惑。
意識到了這種影響的人,他們創造了讓身體變得最有益的各種靈性修行練習。全世界每個地方的人都知道,如果一個人開始非常認真地對待自己的靈性修行,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遠離各種社會關系,因為如果他建立任何身體關系,自然就會讓事情變得很復雜困難。只有他強迫性如此嚴重以至於他需要這種關系,或者他已經自由到不再認同於身體,我們才讓他建立關系——否則,我們通常都不會允許。但是如果你必須建立關系的話,至少,只和一個身體,因為和太多身體建立關系會擾亂身體系統。
Ⅱ 薩古魯:兩件事預防90%的疾病
最近看了一些印度瑜伽士薩古魯的演講視頻,真是非常喜歡他。他的話簡單明了智慧,給人啟示。我會逐漸做筆記分享。
如今,有些人工作過度,身體不健康。而大多數人則是勞作不足,導致身體不健康。如果你200年前生活在這個星球上,那麼你身體的活動至少是現在的20倍。你得走路,你得用雙手做一切事情。如果你做太多事情,我會告訴你,停下來,休息一會兒。而現在身體還沒有被使用,只有通過使用這個身體你才能讓它保持健康。
當你說健康時,你指的是身體健康。你必須使用這個身體。你使用它越多,它就會越好。
關於健康最簡單的事情之一就是使用身體。如果你充分地使用身體,身體就為它自己創造健康的一切。如果我們從體力上盡可能多地使用我們的身體,我認為這個星球上80%的疾病會消失。剩餘的20%,其中10%是因為人們吃的食物種類。他們改變飲食習慣後,這10%%也會消失。這意味著只剩餘10%的疾病,這是由於多種原因造成的。一個原因是業力,另一個可能是環境和氛圍,還有其他可能在系統中發生的面向。在所有的病人中,如果90%的人僅僅通過使用身體和正確飲食就能變得健康,那麼10%的人可以很容易處理。
但是現在疾病的總量如此之大,因為我們沒有正確飲食,並且我們沒有正確地使用身體。當然,除此之外,生命還有其他面向。簡而言之,當你鍛煉你的身體。如果你每天這樣做一千次(手一張一握),那麼一個月後,看看你的手有多靈活。如果你用你的大腦去做這件事,一個月後,它會工作得非常好。如果你這樣對待你的心,它會運作得非常出色。如果你對你的生命能量這么做,它會運作得非常好。當所有這些都運作良好時,這就是健康。
所以,你只需要使用你的身體,使用你的大腦和你的能量,如果這三件東西都得到很好的鍛煉和平衡,你就會健康。
突然爆發的活動可能會把你累垮,但是如果你把活動融入到你的生命中,構建你的身體、精神和能量,健康就會來臨。你的身體運轉良好,你的大腦運轉良好,支持這兩者的能量確保一切正常,這就是健康。生命如火如荼地發生著,這就是健康。
健康不是一個概念,它不是一個醫學概念。醫學界和醫學知識變得越來越重要,是因為我們建立了非常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世界上,醫學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重要,僅僅是因為我們變得越來越久坐不動,所以我們變得越來越不健康。
一百年前,一個60歲人能做的體力活,現在一個20歲的人做不到。這意味著我們只是在削弱人類。我們逐漸會成為退化的人類。所以,你必須使用身體。健康不是你發明的東西,健康不是你的概念,健康就是生命良好地發生著,生命進程正在良好地發生,這就是健康。健康是生命的本來之道。如果你允許生命充分運轉,它就健康。
Ⅲ 薩古魯的人物故事
1957年9月3日,薩古魯出生於一個位於印度邁索爾市的泰盧固家庭,父親Vasudev是一名醫生,母親Susheela是一名家庭主婦。他是家裡四個孩子中最小的,有兩個姐姐和一個哥哥。薩古魯的父親是印度鐵路部的眼科醫生,由於父親工作的調動,因此家庭經常搬家。小時候,加吉就對大自然很感興趣,常常一個人去附近的森林,有時一去就是三天。薩古魯是從十三歲開始初學瑜伽的,他的第一位老師是Shri Raghavendra Rao,人稱Malladihalli Swami。薩古魯當時練瑜伽是為了獲得最佳的身心健康。「我那時從未將瑜伽視為一種靈性的可能,『靈性』這個詞對我也毫無意義,」薩古魯說,」我沒有這方面的成長背景。「
薩古魯以全班第二名的成績畢業於邁索爾大學,英國文學專業。大學期間,他對旅行和摩托車產生濃厚的興趣。他和他的朋友們經常去邁索爾市郊的查蒙迪山,而且是經常夜間成群結隊出行。他騎摩托車到過印度全國各個地方。當他到達印度與尼泊爾邊界時,由於沒有護照,他沒辦法出境。這次經歷促使他決定要「快速賺錢」,想到哪就到哪,沒人可以阻止他。因此,他畢業後就經營了幾次成功的生意,包括一個家禽飼養所,一個磚廠和一個建築公司。 1981年,25歲的薩古魯去了他所鍾愛的查蒙迪山,他在那裡經歷一次靈性體驗。六個星期後,他將生意交託給朋友,然後到很多地方旅行,他想深入了解他的「神秘」經歷。這次開悟後隨之而來的,是他過去三輩子記憶的突然降臨,他重新回憶起自己的人生目標以及他上師的夢想 - 創造迪阿納靈伽。從那一刻起,他唯一的憧憬就是完成自己上師的願望;他採取的每一個行動都以實現迪阿納靈伽的聖化為導向了。
1983年,他在邁索爾開設第一個瑜伽班,當時只有7個學生。後來,他騎摩托車穿行於卡納塔克邦和海得巴拉之間,開設瑜伽班傳授瑜伽。當時,他的經濟來源是他的家禽農場的租金,他開設的課程都是免費的。他通常在課程的最後一天,將參加課程的學生的捐款捐給當地的一個慈善團體。 這些最先的課程是後來艾薩瑜伽課程的雛形。
1993年,薩古魯決定建立一個靜修中心,來支持越來越多的靈性追求者。在考察過喀拉拉邦、卡納塔克邦、泰米爾納德邦和果阿,他都不滿意,最後他選址在距哥印拜陀市區30公里的維靈吉瑞山的一塊13英畝的土地上。薩古魯的上一輩子就在維靈吉瑞山脫離肉體。1994年,土地被買下來;同年成立了艾薩瑜伽中心。 1994年,薩古魯舉辦了首個在靜修中心舉行的課程,期間他談論了迪阿納靈伽。迪阿納靈伽是一個瑜伽聖殿,一個專門用於冥想的空間,薩古魯說聖化迪阿納靈伽是他的上師交付給他的使命。1996年,一塊用來建造靈伽的黑色花崗岩巨石被訂購並運抵靜修中心。經過三年的生命能量聖化過程(prana prathista),迪阿納靈伽的聖化終於在1999年6月23號完工,11月23號向公眾開放。
迪阿納靈伽高13英尺9英寸(約4.2米),是世界上活著的最大的水銀基質靈伽。迪阿納靈伽(Dhyanalinga)的能量經過聖化,能維持5000餘年不耗散。 在玄學意義上,迪阿納靈伽就是一位上師,一個極為均衡的能量中心。通過七個穩固的處於能量巔峰的脈輪排列,生命的所有面向在這里均得到全然的祀奉。迪阿納靈伽是一扇通往開悟與靈性解放的大門,它賜予每位靈性尋求者一個良機,在與一位活著的上師最密切的接觸中進行靈修——而這種機會在傳統上只提供給經過挑選的少數人。
迪阿納靈伽聖殿的橢圓形屋頂直徑為76英尺(約23.2米),高33英尺(約10米)。其中沒有使用任何鋼鐵、水泥或者混凝土,而只用了磚和泥灰漿,配以石灰、沙子、明礬和一些草本添加劑來加固,預計維持5000年。這是此類建築中絕無僅有的。建造該穹頂所涉及的技術因素非常引人注目,它的建造本身就是一部史詩。
迪阿納靈伽,瑜伽科學的精粹,它在物質和形而上學上都是一項奇跡。這個規模宏大的能量中心提供了一個神聖的空間,在這里,從有限到輝煌無限的轉化可在一瞬間發生。」迪阿納靈伽是瑜伽科學的精粹。它不屬於任何特定的信仰或信念體系,也不要求任何形式的禮拜或敬奉。僅在迪阿納靈伽的場域內靜坐幾分鍾,就足以讓即便對冥想毫不知曉的人體驗到一種深層的冥想狀態,並感受到從這一輝煌的物質形式中溢出的神聖能量。「——薩古魯。
整座迪阿納靈伽聖殿都是薩古魯·加吉·瓦殊戴夫的構想。整體的設計方案是由薩古魯構思的,並由僧人工程師在大約300位當地非技術型勞工的協助下執行完成。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大量樂於奉獻的志願者源源不斷地加入隊伍,他們從工作和家庭生活中抽出時間來參與創造這份獻給世界的禮物。
Ⅳ 最近在看《心靈午夜密談》,書中提到的薩格魯,感覺他很神秘,還有人知道薩古魯的一些其他事情嗎
薩古魯全名:薩古魯加吉瓦殊戴夫,印度人,1957年9月3日出生日,主要成就 有:薩古魯加吉瓦殊戴夫 是世界著名的神秘人物和起源於印度的瑜伽士, 是 Isha瑜伽以及Isha基金會的創始人,另外他也是一個非常著名的詩人。他是聯 合國世界和平千年大會的代表,並參加了2006年和2007年的世界經濟論壇。 他以是幫助人們體驗自己的靈性為自己生命的宗旨,在印度各城市和美國多個 城市都有自己的瑜伽中心。他生平資料什麼的,你可以去URL。www.dashidaxue.com URL
Ⅳ 薩古魯:為什麼這么做
印度文化難以置信地復雜,五花八門的方式讓人瞠目結舌,就像是一片混亂。其表面上看似一片混亂,實質卻是有著千年歷史的科學積淀。今天我們以為是迷信的行 為,背後都有著非常符合邏輯的緣由
Ⅵ 薩古魯是誰
薩古魯全名薩古魯·加吉·瓦殊戴夫。當代瑜伽士、詩人、神秘家、一位高瞻遠矚的人道主義者、環境保護主義者、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薩古魯深深紮根於世俗與務實中,就如他深深紮根於內在體驗與智慧中一樣,他不知疲倦地致力於人類生命層面上的康樂。
薩古魯全名薩古魯·加吉·瓦殊戴夫。當代瑜伽士、詩人、神秘家、一位高瞻遠矚的人道主義者、環境保護主義者、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薩古魯深深紮根於世俗與務實中,就如他深深紮根於內在體驗與智慧中一樣,他不知疲倦地致力於人類生命層面上的康樂。
1992年,成立Isha基金會。1999年,聖化迪阿納靈伽。2005年,美國Isha內在科學學院。2010年,聖化靈伽貝拉維。薩古魯一生最重要的成就就是聖化迪阿納靈伽。1999年完成迪阿納靈伽的聖化後,他才逐漸進入世人的視線。2012年,薩古魯被評為「印度100大影響力人物」。他擔任聯合國千禧年和平峰會、世界和平大會的代表。薩古魯對現代的社會問題和經濟問題的理解和遠景,引起英國廣播公司、彭博社、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財經頻道以及國際新聞周刊對他進行采訪。
Ⅶ 薩古魯:對孕育下一代的關注
提問者︰我想,當我們離開母親的子宮後,設計和塑造人類的思維,需要花太多功夫和掙扎。先生,以你所知,有沒有方法,當我們還在子宮里時設計人類思維?這就是我的問題。
薩古魯︰ 在家裡?你問的是這個嗎?
提問者︰在子宮里!
薩古魯︰ 噢噢噢!誰懷孕了?假如你不知道,可能在印度的北方絕大部分都已失傳,在南方的村落仍然保留著一小撮,但在那裡也失傳了不少。假如你不知道從受孕前到受孕,以至懷孕的各階段和分娩,以及只要母親還在喂哺嬰兒時,在這個國家裡,是有一套完整的過程。關於孕婦應該如何進食,她應該做什麼,她應該跟怎樣的人互動,她應該注視甚麼形態的東西,不應該注視什麼形態的東西,她應該聽怎樣的聲音,不應該聽怎樣的聲音,所有這些東西都在這里,但我們也必須明白,生活已經改變了。今時今日女性要上班,她們要擠上那輛糟糕的巴士,即使懷孕也會被推撞,還有各種東西,各種氣味,各種聲音,各種噪音,各種辱罵,各種事情發生在她身上,某程度上我們也在對那(肚裡的)小孩做這些事情。
在這個國家或者世界,沒有一個職業,可以讓你休一年半假然後回去工作去實現這件事。因為各種原因我們沒有對生產下一代人這件事,給予足夠的照料,我們沒有給予足夠的關注,為此我們將會付上代價,在一段日子後我們將會付上沉重的代價,但毫無疑問,我們對這件事不夠重視。
在全球,不只是這個國家因為我們身處於的各種 社會 環境,並沒有給予女性所需的空間,去投放那種時間和專注,懷孕並不只是關於繁殖,實際上我們是在製造下一代的人,不是嗎?難道在地球上,在我們所生產的所有東西里,難道最重要的不是我們為下一代製造出美好的人類嗎?難道這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嗎?但我們營造了這樣的一個 社會 與經濟處境,讓我們沒有機會去照料這些事情的處境,在某程度上個別的女性,或個別的家庭能夠處理的話。他們便可以處理,但對於 社會 上大部分人來說,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事情已經改變,你不可能就這樣把它反過來。
人體的智慧是 如果你還不知道的話。如果一個女性誕下一名男嬰,她製造出的母乳會具有某種特質,如果她誕下一名女嬰,母乳的特質會是截然不同。如果她誕下雙胞胎一男一女,一邊乳房會分泌出某種母乳,另一邊乳房會分泌出另一種的母乳,這種水平的智能被投放了在這個身體上,我們需要以同等的謹慎去對待它,這個不是粗製濫造的機器,這是地球上最精密的 科技 ,不是嗎?對不對?這是最精微的東西。在整個生物演化的尺度中,大自然所花的幾百萬年來製造這個,但出於我們為了滿足對經濟福祉渴求,我想我們沒有給它所需的關注,它所需的那種關注,從而讓它以最高水平運行,並且能夠為未來製造出某種人類。
那麼,如何在他們還在子宮里時發展腦部?非常重要的是小孩長大時所身處的氛圍是以某種方式維持。最小的干擾,合適的振動,恰當的聲音,恰當的食物,一切事情。今時今日,她們連足夠的營養也沒有,印度國內大部分的孕婦,她們缺乏營養,還能談什麼適當種類的振動與適當的氛圍呢?
為此我們可以做的一件事情是在每一個家庭,可以的話在每一個工作場所,我們可以有一個聖化的空間。現在,他們逐漸發展出一些儀器是能夠量度某件物體的回盪,我們可以製造聖化了的空間或者對象,讓她至少能夠在(懷孕)那時佩戴在身上。在某程度上,這不是最好的辦法,在某程度上它可以盡可能中和外界的影響,或者如果她住在家裡,她睡覺的地方和其他東西能被照料好,那可以讓子宮里正在綻放的新生命帶來一點緩和喘息的空間。
Ⅷ 薩古魯開悟的智慧
薩古魯開悟
當薩古魯還是個小孩子的時候,他感覺周圍的人無所不知,而自己什麼都不懂,他就經常會高度專注地去看一件東西,想去看懂它,而且一看就是幾個小時,一片樹葉,或者坐在床上看黑暗的角落,一看就是一個晚上,正是他的這種高度關注,讓體驗到自己和周圍事物有著某種感受。
隨著成長,他慢慢開始發現周圍的人也是一無所知的,他開始發現人們只是很樂於活在生活中各自的設想和信仰系統中,當然這種設想和信仰系統一般是自己建立的或者是別人傳遞的。
在這種傳遞中,他發現這些人還知道神啊,天堂另外世界的事情,薩古魯又開始感覺別人好厲害;於是,他又來到神廟外面,他要看看那些和神交流之後的人,他觀察每個人從神廟走出來的人的面孔以及傾聽他們的閑聊,可是,他發現很多人在咒罵造物主和神,因為他們脫下鞋子走進寺廟出來發現鞋子不翼而飛了。同時,他發現從餐廳出來的人的面孔更顯得快樂,神和美食比起來,似乎美食更勝一籌。
他更不明白,對更多的人事物產生疑問,對社會結構、政治系統、宗教信仰甚至科學理論產生越來越多的疑問。他感覺這些與自己的生命體驗無法產生共鳴。
終於有一天他去了查蒙迪山,根據印度當地的傳統,有事的人去查蒙迪山,沒事的人要去查蒙迪山,談戀愛的人要去查蒙迪山,失戀的人要去查蒙迪山,他當時失戀了,而且也沒什麼事,就更有理由去查蒙迪山了。
薩古魯坐在山上睜著眼睛發呆,他突然感覺山石、呼吸的空氣、周圍的環境,所有東西都變成了自己,他感覺這種狀態持續了十幾分鍾,當他回復正常時,卻發現過去了4個小時。當時他一直坐在那裡,神志很清晰,眼睛一直睜著,而在體驗中確實一閃而過。而且自他成年以來,第一次流下眼淚,在這里他沉浸在一種完全不同的喜悅中,據他描述,整個身體的每個細胞都透漏著喜悅。這是他所經歷的第一次神奇體驗。
後來,隨著這種體驗的深化,這種情況反復出現,當他坐在那裡,感覺只是一分鍾,對於別人來說可能是幾個小時;有一天他坐在那裡,感覺只是過了半個多小時,當他回過神來,已經過去了13天。於是一大群人圍過來,將花環掛在他的脖子上,開始摸他的腳,開始有人讓他預測自己生意怎樣,有人問他女兒什麼時候能嫁出去等等。
隨著這種體驗不斷加深,慢慢開始發現,所有我認為是「我」的一切,突然變成不是「我」,這個身體一直是我,但是他突然發現這個身體只是吃過的食物的積累。積累起來的東西只能是「我」的,而不會成為「我」。這里只是一大堆儲存在腦海中的印象,這個身體和頭腦不是「我」,而僅僅是「我」的。他說,「我和我的身體之間有了間隔,我和我的頭腦之間開始有了間隔」。
這種體驗產生以後又出現另一種體驗,時間和空間開始對他失去了意義。看到「這里」也是「那裡」,「那裡」也變成了「這里」。沒有「過去」、「現在」、「未來」了。但那種感覺很壯觀,而且極度美妙。在此過程中,他體驗到了「存在」並非以人為中心,並且人的所有體驗都是自我製造的。
大部分人認為自己的各種情緒、感受是由於周圍的情境塑造的,但是事實上,這些都百分百來源於自心的自我創造。
當你通過同樣細心的觀察後,意識到這一點,也就是所有的體驗都創造於自己的內在,你的體驗源頭在你之內,那麼,每個人都想讓自己在生活中能夠獲得最大限度的快樂,你應該怎麼做呢?
當薩古魯意識到快樂來源於「我」的內在,於是他又閉上眼睛,開始體驗和觀察起這個「我」來,他發現人體的運作機制那麼令人著迷,一直閉著眼睛在仔細體驗觀察,一連就是幾天,想要看清關於自己的所有一切。他開始意識到拿著一片麵包放到這個人體系統里,這一片麵包在幾個小時內就會成為我的身體,而且開始體驗到這片麵包就是自己。
當這種感覺越來越覺察時,他看到了創造的真正源頭,這個身體的真正製造者,這個身體的製造者,就在「我」之內。在看到這一點之後,他看到自己在24小時內就會更新自己的大腦,超越社會、家庭環境、甚至遺傳基因,完全改變了自己。過24小時,自己完全變成了另外一個人,再過24小時,我又變成了一個不同的人。
有一次,薩古魯曲棍球比賽中扭斷了左腳踝,而且同時慢性哮喘也開始發作,非常嚴重,他在同時遭受劇烈疼痛和呼吸極度困難雙重痛苦,在那個時刻,他突然涌現一個想法,如果這個身體的製造者在「我」之內,為什麼我不能從內在去修復他呢?於是我坐下來閉上眼睛坐了一個小時多一點,當他睜開眼睛,哮喘已經停止發作,而且後來再也沒有發作過。最重要的是,扭斷的腳踝在僅僅一個小時多一點復原了。
藉助這次經歷,他開始創造一些方法讓每個人都能感受到那個能把麵包變成人的內在「智能」,這種智能存在與人類系統之內,但並不僅僅是指人類思維過程。這個「智能」能給你帶來內在幸福。這種高級的智慧和能力遍布人體。
實際上,是感知的界限在界定什麼是我,什麼不是我,在這里我有知覺,所以這是我,在那邊,我沒有知覺,所以不是我。這種感知可以被無限延伸,也可以被無限縮小,任何你感知的東西都能體驗到它們是「我自己」,這里有一杯水,很明顯,這不是我,但是我把它喝下去,我就把它包含在感知界限之內,於是他變成了我,如果你讓感知無限擴展,周圍人、事、物,甚至宇宙之境,當你真正體驗到這種包容性的感知就會意識到,慈愛、同情心、同理心並不是晦澀難懂的行為准則。這些都是人類與生俱來的。
如果你想體驗到這種包容性的感知?你只要一個人不用那些並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來定義自己,不讓有限的認同束縛自己的意識,你不能把你所積累起來的包括你的身體和思想這些東西當成自己,你就能體驗到這種包容性的感知了。這種能力每個人都具備的,都能做到的。
人們現在缺少一種包含一切的意識,一種包含萬物的生命體驗。
這段薩古魯開悟的描述,讓人印象深刻,他說大部分人認為自己的各種情緒、感受是由於周圍的情境塑造的,但是事實上,這些都百分之百來源於內心的自我創造。
所有的體驗都創造於自己的內在,要想讓自己在生活中獲得快樂,就要明白快樂來源於「我」的內在,這種存在於人類系統之內的「智能」給人們帶來內在幸福。
他說,不能把你所積累起來的包括你的身體和思想這些東西當成自己,一個人不用那些並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來定義自己,不讓有限的認同束縛自己的意識,就能體驗到這種包容性的感知,這種能力每個人都具備,都能做到。
無法理解同時又很好奇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一種包含一切的意識,一種包含萬物的生命體驗。
2022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