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中國邊境有什麼部隊

印度中國邊境有什麼部隊

發布時間:2022-09-13 08:40:38

1. 關於對印度在兩國邊境駐守了多少個軍想干什麼中國對此有什麼對策

軍隊人數在10萬左右,有達幾千輛的坦克群,預計要部署18架蘇30戰斗機中隊,已經部署4架,因為目前印度與中國領土邊界爭議上保持現實控制的局面,沒有化界條約作保證,所以邊界隨時有可能發生沖突,所以幾十年來中國方向都是印度部軍的重點。關於中方的對策,青藏鐵路是一個例子,具體的對策現下還不清楚,但如果開戰,對2國來說都沒有好處,所以戰事還是比較遙遠的。

2. 中國在中印邊界軍力布署

美國媒體9月4日刊載旅居加拿大的印度作者哈里·桑德(Hari Sud)的文章,文章題為「中國對印度的軍事優勢正在消失」,文章對中印軍力對比做了一些分析,還提到,中國如果發起對印度的戰爭並沒有什麼意義,中印兩國應當加大經濟和貿易往來。文章的主要內容如下:

美國合眾國際社亞洲在線報道,文章首先說,中國言與行或導致類似1962年的另一場沖突。中國不喜歡印度作為一個全球性大國的崛起,還對印度未來五年的軍事采購計劃有所猜疑。

文章提到,中國在八月中旬開始進行一場代號為「跨越-2009」(Stride 2009)的大規模實兵軍事演習,調遣50000部隊遠離基地遠程機動。根據分析,這場演習表明中國准備好對國家任何一處地方有事時,能夠作出快速反應,這場演習還展現了,中國基礎設施的有效性,已經允許部隊快速部署到成百上千公里之外的地方。演習計劃在10月1日,也就是新中國的60周年大慶時達到高潮。文章說,中國在中部省份維持有30-40個師的預備役部隊,但是中國西藏和印度邊境地區在快速部署的區域之外,只有一條建設在永久凍土上面的鐵路線與內部省份地區相連接。盡管這場演習不是專門針對印度,但最近忙於巴基斯坦邊境地區的印度,或許需要調整其防務位置了。

文章提到,在1978年中印達成協議,兩國將在喜馬拉雅山區維持現狀,避免軍事建設。1998年事情有所變化。印度在東段地區維持30000部隊,在西段維持20000部隊,印度沒有在邊境地區修築新的公路和提升基礎設施,事後表明這是一個錯誤。在過去30年來,印度與中國舉行了13次高級別的邊界問題談判,最近一次是在7月份,但成果寥寥。

文章還說,對於中國的「威脅」印度有自己的評估,已決定尋求在邊界地區的軍事建設。八個山地師在喜馬拉雅山區進行作戰訓練,還將增派兩個師,此外,60000印度地面部隊將被派往靠近達旺地區的東部邊界,還有20000部隊將增派到西段邊界的拉達克地區。在東部,三個曾被廢棄的機場被激活,在西部,也有三個機場被重新啟用,距離中國西藏邊界只有200公里的一個主要機場將被升級成能夠起降蘇-30戰機,這個機場是對中國鐵路線的一個主要威脅;印度還開始其他一些公路的建設,其中一條將通過馬拉里-若唐山Manali-Rohtang)將拉達克與印度其他地區相連。

文章接著評論說,印度的上述進展可有效地應對中國現有的優勢,此外,與1962年的時候相比,印度部隊在叢林和山地作戰的能力更強,1999年印度在克什米爾地區的卡吉爾(Kargil)沖突中的表現大概向中國表明,印度已經不會像在1962年的地面戰中輕易地被擊敗了。中國贏得了1962年的沖突,使用了經典的中國戰爭策略,在地面戰中,印度的士兵由並不能勝任的將軍指揮,而且,中國士兵使用的沖鋒槍具有優勢,它們迅猛的火力壓倒了攜帶二戰時期「李-菲爾德」步槍的印度兵。但是,事情已經發生了變化,印度的突擊步槍能夠與中國的媲美,印度的將軍們也學會了戰爭的藝術。

文章提到,印度將在未來五年中接收新型的軍事裝備,它的新下水的核動力潛艇將在2012年或者2013年前完全形成戰力,而且,從俄羅斯訂購的航母也將有望加入印度海軍服役,印度自製的輕型戰斗機以及進口的中型戰斗機將形成戰力,所有上述這些裝備,再加上適合在喜馬拉雅山區作戰的超輕型火炮將部署到位,2014年之前,印度軍隊的火力將達到現有的兩倍,是1962年的十倍。

對印度最大的威脅是從中國西藏發射的射程達到1500公里的巡航導彈和印度洋上的中國海軍艦隊。印度的工業核心地帶和軍事基地在上述導彈的射程之內,而且新型制導系統讓這些導彈的打擊精度極高。遭受200枚巡航導彈的集中攻擊時,根本無法防禦,印度唯一的希望在於(假設)這些導彈在飛躍喜馬拉雅山區飛行600公里之後,丟掉了它們的攻擊目標。印度利用在馬六甲海峽的西部出口附近的海軍基地對抗中國海軍在印度洋的動作。

文章最後提到,中國發起對印度的戰爭沒有什麼意義,中印兩國應當加大經濟和貿易往來,這可以帶來更多的財富。

哈里·桑德(Hari Sud)是前C-I-L公司副總裁、前投資戰略分析家、國際關系專家,曾就讀於旁遮普大學(Punjab University)和密蘇里大學(University of Missouri),旅居加拿大已有34年。

印度目前在中印邊界東段駐軍10萬人,在中印邊界西段的印控克什米爾駐軍40萬,到2020年和中印邊界附近的印度駐軍總和將達到60萬。印度正在采購126架戰機,曾大江認為到2020年印度空軍將擁有1900餘架飛機,20架F-35,20架蘇35或米格35,130架F-16C/D或F-18E/F,200架蘇30,49架「幻影」2000,116架「美洲虎」,78架米格-29,165架米格-27,79架米格-23,400架米格-21,各型運輸機250架,「費爾康」預警機10架,偵察機和教練機等400架。曾大江認為到2020年印度陸軍將突破100萬人,分為6個戰術司令部,裝備4000輛坦克,其中1500輛T-90裝備21個坦克團(每個團71輛或72輛T-90),2500輛T-72改進型裝備40個坦克團(每個團62輛或63輛T-72改進型)。

2009年印度擁有1700餘架飛機,3000輛坦克,98萬陸軍。2020年印度將擁有1900餘架飛機,4000輛坦克,100萬陸軍。如此龐大的印度軍隊,動用其一半的軍事實力攻入西藏是有可能的,中國不可大意。

3. 中國與印度邊境上有駐兵嗎印度那邊也有駐兵嗎

有 中國與印度有領土爭端,邊界長達幾千公里,中國的駐兵主要駐扎在西藏

4. 請問印度在中國邊境上多少兵是否有沖突呢

印度在中印邊境部署的兵力已達10萬,有沖突發生。

5. 印度越境19天中國軍隊在做什麼

印度邊防部隊在中印邊界錫金段越界並與中方邊防部隊發生相持。

據印度媒體報道稱,「印中陷入1962年以來時間最長的對峙」,雙方都已增兵,印軍士兵「槍口朝下,進入非戰斗模式」,而中國開始在邊境地區測試戰斗坦克。

甚至有印度媒體援引印度陸軍參謀長的話號稱,印度在為「2.5線戰爭」做准備,並聲稱「2017年的印度已經和1962年不一樣了」。

印度提出的「2.5線戰爭」,提法來源於1960年代冷戰時期的美國。當時美國擔心蘇聯和中國在歐亞的威脅,提出要「在歐洲應對一場大規模戰爭,同時在亞洲應對一場大規模戰爭,在世界其他地區應對一場小規模地區沖突」(1+1+0.5)。印度陸軍參謀長所說的「2.5線戰爭」,意思是印度隨時准備應對同時與中國和巴基斯坦兩國的戰爭,以及印度國內的安全威脅。中國和巴基斯坦是兩線,國內是0.5線。

至於1962,那一年的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印度的結局是「慘敗」。

6. 中國和印度邊境解放軍駐扎有多少

中國在印度邊界部署了13個邊防團總計20萬兵力

7. 各國的特種部隊名稱是什麼

1、美國「海豹」突擊隊

「海豹」突擊隊是特種三棲部隊,隸屬於美國海軍。其成員不僅能在水下進行長距離的移動,執行水下偵探、爆破、載具運輸等任務,登陸執行特種作戰任務,還能執行空降作戰任務。

2、美國三角洲突擊隊

三角洲部隊是當今世界上訓練最有素、裝備最齊全、資金最雄厚的特種部隊之一。其訓練設施和訓練擬真度是除SAS外其他特種部隊所望塵莫及的。

3、英國陸軍特種空勤團SAS

世界第一支現代意義上的特種部隊,是由英國組建的。成立於二次大戰期間。稱為「哥曼德」。英國陸軍特種空勤團(SAS)成立於二次大戰初期,在那同時許多的「特殊」單空降特勤團。

4、波蘭機動反應作戰部隊(GROM)

波蘭機動反應作戰部隊(GROM)是一支成立於1991年的新型特種作戰部隊。由於波蘭嚴格保密,該部隊的人員數量、具體作戰任務等都鮮為人知。不過,據外界估計,GROM共有約270名隊員,分成若干個4人小組,每個小組都是一支技術精湛而又極富團隊精神的作戰分隊。

5、澳大利亞特種空勤團(SASR)

SASR的前身是太平洋戰爭中,在日軍後方進行特種作戰的澳軍獨立連和小組突擊隊。為進一步提高特種作戰能力,1951年8月澳軍成立了第一支專職的特種部隊--皇家澳大利亞特勤團(RAR)下轄的1個空降排。

6、俄羅斯阿爾法部隊

俄羅斯特種部隊(即阿爾法小組)是在前蘇聯時期,根據克格勃主席尤里·安德羅波夫的指示建立的,它的最初名稱是A小組,1991年以後又被稱為阿爾法小組。組建該小組的直接起因是在慕尼黑奧運會期間發生了針對以色列運動員的恐怖主義行動。

7、以色列特種部隊

沙漠「野小子」1957年正式成立。這支部隊直屬於總參謀部領導,被譽為「總參謀部之子」,主要使命是從事戰術偵察、情報搜集以及營救人員等。日常訓練是在英國特種部隊特別空勤團sas的訓練科目基礎上進一步加以提高,具體內容被列為機密,秘而不宣,唯一知道的就是淘汰率高。

8、瑞典特戰任務組(SOG)

特戰任務組於2011年成立,並由特別保護小組(瑞典語:Sarskilda skyddsgruppen,簡稱:SSG)和特別檢索小組(瑞典語:Sarskilda inhamtningsgruppen,簡稱:SIG)合並而成。

9、德國特種部隊(KSK)

1996年9月,德國成立了一支秘密精銳部隊,名為特種部隊突擊隊(德文為 「Kommando Spezialkraefte」,縮寫為「KSK」),駐扎在卡爾夫,下轄5個戰斗連。

10、加拿大特種部隊(JTF-2「第二聯合特遣隊」)

加拿大未來面臨的威脅主要是非傳統安全領域的威脅,尤其是恐怖主義活動對加拿大本土的襲擊。加國防部政策與戰略規劃局局長也表示,渥太華非常關注國內安全,尤其是核、生、化武器的威脅。

(註:以上是世界十大特種部隊。)

(7)印度中國邊境有什麼部隊擴展閱讀

中國特種部隊有四大類:陸軍特種部隊、海軍陸戰隊、空軍空降兵、武警特警。

陸軍特種部隊一般直接隸屬所在大軍區;海軍陸戰隊是旅編制,編制上隸屬各艦隊,但由軍委海軍直接領導指揮;空軍空降兵直屬中央軍事委員會領導指揮;武警特警專指武警特警學院作戰隊(區別於公安特警。地方上的武警特警實際應叫做武警特勤),直屬武警總部。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軍事力量中,有許多部隊都可以劃入「特種部隊」的序列。其中,包括空降旅、兩棲登陸作戰以及海軍中的快速反應部隊。這些部隊毫無疑問適用於特種部隊的定義,但我們主要的關注點,是一些較小的、更加精銳的、負有非傳統戰爭或者非對稱戰爭使命的特種部隊。

8. 中國駐印軍的進駐印度

1942年5月底,新38師尾隨著潰不成軍的英軍散兵,以嚴整的軍容地越過印緬邊境,進入因帕爾盆地外緣的普拉村,成為到達印度的第一支中國軍隊。英國當局對待這支盟軍的態度十分矛盾,既想把他們作為拱衛印度的有生力量,又擔心他們的到來會對印度的獨立運動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英印軍諸將的見解也並不統一。印緬邊境的駐防軍司令官艾爾文不贊成一支他國的敗軍進入自己防區,因為他目睹英軍敗逃入境的狼狽相,而脫胎於滿清的中國草鞋軍的名聲更是一塌糊塗,擔心這樣一支軍隊潰散而入會給自己的轄區帶來大堆麻煩,於是上報印度總督韋維爾,准備將中國的「敗兵」全部繳械。
在新德里的亞歷山大上將聞訊立即去見韋維爾,告訴他在兩個月前英軍之所以沒有在緬甸全部潰滅,就是得益於這個中國師;剛退入因帕爾的英國第1軍軍長斯利姆則直接去見了艾爾文,首先勸告他不要恩將仇報危害救英軍脫離危難的友軍,然後再忠告他不要與這支友軍發生沖突。司利姆的理由很簡單:當地英軍的戰鬥力根本不能與眼前這支中國軍隊抗衡。
因為兩個月前,司利姆親身體會過這支中國軍隊的力量。1942年4月16日,撤退中的英緬軍第1軍第1印度師主力7000餘人在緬甸任安羌被日軍相近人數的一個聯隊截斷了退路,英軍動用了坦克大炮強攻兩天也沒有撼動日軍陣地,而日軍第55師團主力正在源源包圍上來。第1印度師士氣下降到極點,師長斯高特連續向斯利姆求救無果,也喪失了信心,准備下令投降。就在走投無路的絕境里,居然來了救星。19日凌晨,應斯利姆的請求,孫立人親自指揮新38師113團的1100多人從數十公里外徒步趕到,開始猛攻優勢日軍陣地,用了一個多小時在包圍圈裡打進一個楔子,緊接著徒涉拼牆河發起全面進攻,徹底消滅了夾在中英兩軍間的日軍穿插部隊一個大隊,並擊退當面敵軍主力,成功地營救了英軍,同時奪回了被俘英軍和西方記者、教士等500餘人,以及100多輛坦克汽車,敵人損失達1200人之多。從戰斗開始到結束,費時13個小時,而新38師這個團所使用的最好的武器,除了最初那一小時英軍提供的10輛坦克的援助外,不過就是一些迫擊炮。中國軍隊的表演使英軍將軍目瞪口呆。
大吃一驚的艾爾文馬上前往中國軍隊臨時駐地訪問。在普拉村,他與那位能講流暢英語的中國師長見了面,臨時主人的態度熱情而強硬;他還看到村裡村外駐滿了兵,情狀緊張但秩序井然,所有軍官和士兵都鎮定自若,一點不像傳說中經常被幾門外國大炮轟破了膽的中國軍隊;他們不但不擾亂地方治安,反而把他們的駐地管理得井井有條,居民沒有絲毫畏懼這些中國人的意思,連條條大道小路都變得十分整潔,與先前所見的印度村莊截然不同。中國人把陣地都選擇在能保證水源的制高點上,俯仰自如,進退可據。聯想到自己那些由整天頤指氣使的英國軍官和松鬆散散的印度士兵組成的軍隊,司令官感到背上一陣陣發涼,正如司利姆所言,這是一支隨時准備打仗的精銳,而且,他們警戒的方向,不但向著東邊的日軍,也同樣對著北邊的英軍。 新38師的淵源要從國民政府財政部長宋子文建立的財政部稅務警察總團說起。這個部隊的武器由財政部自己采辦,多來自捷克等歐洲國家,幹部也由稅警總團自己的幹部學校訓練,部隊里沒有黃埔的畢業生,因此是一支不折不扣的「雜牌」軍,抗戰前陸續建立了六個團之眾。該部隊名義上是警察,實質卻是野戰軍,所有訓練都是針對未來的中日戰爭來進行,財政部甚至一度試圖為它配備英國制袖珍坦克。
在1932年南昌行營的比武中,稅警總團大出風頭,參賽部隊總計120個團,涌現出的10名神槍手中竟然有7名來自稅警總團第四團。而這個稅警四團的團長,正是孫立人。凇滬抗戰中,稅警總團奮勇作戰,其戰力遠遠超過大部分友軍,戰後被整編為陸軍第44師,並入胡宗南集團,從此再無建樹。戰斗中身中13塊彈片的總團長孫立人出院後,得到宋子文和行政院長孔祥熙的支持,依靠治癒傷兵和少量來歸舊部,按照原稅警總團的編制重建部隊,又承頗講江湖義氣的雲南土皇帝龍雲慷慨相助,新招雲南兵員萬人,集中到貴州都勻練兵。三年之中,孫立人再次訓練了6團精兵,新軍名為財政部緝私總隊,實際上與原稅警團一個性質。正在擴充自己實力的戴笠垂涎這支武裝,處心積慮想全部收歸帳下。把這些精銳野戰部隊拿去做緝私用途,那是大材小用,與創建者的用意背道而馳。經孫多方奔走,才終於在最後關頭得到了這樣一個結果:由於組建入緬遠征軍,雲貴一帶已無部隊可供調配,著緝私總隊二、三、四團組建為66軍新38師,參加遠征軍序列入緬抗戰;五團、六團和戰力最強的一團,被編組成了軍統緝私隊留在了國內。戴笠身手果然不凡,這一口畢竟還是咬下了該部隊一半力量。 入緬之後,訓練有素的新38師在任安羌一戰成名,而後又被用於掩護盟國軍隊轉移,杜聿明率軍撤退時,其他部隊都有汽車乘坐,獨新38師徒步殿後掩護第5軍三個師,抵擋日軍第33和55師團機械化重兵追擊,還要一直走完野人山,其路程大約800公里。這種希奇古怪的任務,實在叫人瞠目結舌。這支部隊除了進入印度,沒有其他任何出路。
孫立人這位有著極強民族自尊心的將領,在進入印度的那一刻,就在估計英國當局做出不義之舉的可能,他命令全師整理著裝,保養軍械,佔領陣地,若英軍要胡來,就堅決自衛,一定不能使殖民軍看不起中國軍隊,任由他人宰割。孫立人畢業於清華大學,又曾到美國維吉尼亞軍事學院進修,深知西方國家和軍隊的優勢和毛病,是一位集中西軍事思想大成為一身的優秀軍人。他率軍進入印度原不過是保全部隊的權益之計,其目的不是去尋求洋人的保護,而是想將這支他自己親身訓練的精兵轉道印度再作回國抗日的打算。他在1942年6月10日給蔣介石的匯1報信里說:「英人之自尊自大,平日奴役印民,更甚於緬;若一旦有事,安能望其協助乎?」
孫立人在普拉村為來訪的艾爾文舉行了一場閱兵式。士兵們穿著設計得十分醜陋並早已磨舊的軍裝,手中保養很好的武器發出逼人的寒光,他們邁著同生死共進退的步伐,從中國、緬甸走到了印度。這支威武雄壯的部隊徹底鎮住了英國邊境高級官員,也為後來縱橫緬甸戰場的壯舉贏得了光明的開局,新38師終於在印度站穩了腳跟。很快,從新德里來了命令,他們獲得了一個休養生息的地方——雷多。

9. 印度在中印邊境爭議地區部署了多少部隊,裝備如何,中

中印戰爭,中國大概部署了10000多人大概4個團的兵力,印度部署了20000多人的人兵力。
在兵力部署上印度更占優勢。
戰績
在整個自衛反擊作戰中,中國軍隊殲滅印軍3個旅(第7旅,第62旅、炮兵第4旅),基本殲滅印軍3個旅(第112旅、第48旅、第65旅),另殲滅印軍第5旅、第67旅、第114旅、第129旅各一部,斃傷印軍第62旅旅長霍希爾.辛格准將以下4885人,俘印軍第7旅旅長季.普.達爾維准將以下3968人(其中校官26名、尉官29名)。

傷亡
中國邊防部隊陣亡722人(其中軍官82名、士兵640名),負傷697人(其中軍官173名、士兵524名)。

繳獲
飛機5架、坦克9輛、汽車437輛、88mm加農炮13門、88mm榴彈炮36門、75mm山炮12門、106.7mm迫擊炮27門、106mm無後座力炮6門、81mm迫擊炮142門、51mm迫擊炮144門、輕重機槍631挺、長短槍5,772支、火箭筒112具、槍榴彈發射器(擲彈筒)32具、槍彈4120591發、炮彈79720發、手榴彈16921枚、地雷14848枚,電台(報話機)520部,炮兵觀測儀等其他器材735部(具)。

消耗
炮彈22976發、槍彈701342發、手榴彈7080枚、爆破筒64節、炸葯2050kg,噴火油料677L,損壞122mm榴彈炮1門、機槍18挺、長短槍81支、40mm火箭筒2具、電台(步話機)5部、汽車12台。
可以說中方大獲全勝,不過忌憚於美國的壓力,我們及時撤軍!

10. 1962年中印戰爭中國出動多少軍隊

中國出動一個師的兵力。這場戰爭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發生的,它不同於國內進行的民族解放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也不同於抗美援朝戰爭。

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是一場規模、時間都很有限的邊界作戰。毛澤東稱中印邊界反擊戰是一場「軍事政治仗,或叫政治軍事仗」,中國在獲得勝利後主動撤軍,表明了中方以和平談判解決邊界問題而反對以武力改變邊界現狀的一貫立場。

(10)印度中國邊境有什麼部隊擴展閱讀:

印度企圖以武力解決邊界爭端引起的,是政治軍事仗。中國政府一貫主張以平等協商,互諒互讓,和平談判解決邊界爭端,而印度尼赫魯政府則堅持擴張主義立場,執意以武力實現其領土要求。

印度敗走的那場中印邊境戰爭,中國人稱「對印自衛反擊戰」,在印度則以「瓦弄之戰」聞名——當年的戰爭,正是由印度入侵位於中印邊境東側的瓦弄地區而起,又以中國成功收復瓦弄結束。

為了「銘記」這場「屈辱」,印度將戰敗的11月21日設為「瓦弄日」。自1963年起,每年11月印度都會舉行「瓦弄日」紀念活動。

閱讀全文

與印度中國邊境有什麼部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傳統武術如何學會日本相撲 瀏覽:616
3600印度盧比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750
印尼濃陰歷多少 瀏覽:306
印度桑瑞葯廠怎麼樣 瀏覽:300
中國最好的福利院是哪裡 瀏覽:450
去越南做什麼邊境貿易好 瀏覽:827
伊朗加油一箱油多少錢 瀏覽:536
義大利住宿被套什麼面料的好 瀏覽:671
印度為什麼不能殺蝗蟲 瀏覽:737
中國哪裡採茶最早 瀏覽:978
印度為什麼要實行聯邦制 瀏覽:586
越南盾怎麼玩的 瀏覽:885
中國留學家長怎麼教育 瀏覽:367
印尼有多少個鎳礦冶煉廠 瀏覽:26
印度什麼季風降水 瀏覽:948
義大利維骨力哪裡有賣 瀏覽:202
印度衛生巾怎麼改造 瀏覽:818
中國哪些學院收幼師考生 瀏覽:356
越南福字怎麼寫好看 瀏覽:6
義大利延期居留條過期怎麼辦 瀏覽: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