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度半島降水分布有什麼特點
季節性明顯。
印度半島地處熱帶季風氣候區。夏季,盛行西南季風,降水由西南向東北遞減。
冬季,盛行東北季風,降水由東北向西南遞減。
㈡ 印度半島地形特徵
印度半島主要地形特徵是平原,即由恆河及其支流沖刷而成的恆河平原。印度半島自然條件良好,耕地面積約佔全國土地總面積的60%以上,是最大的天然資源。動物數量大,分布廣,品種多,素有「動物王國」之稱。
㈢ 印度半島地勢特點是什麼判斷依據是什麼
印度半島的地形地勢特點:北高中低南緩
㈣ 印度半島地勢特點是什麼,判斷依據是什麼
印度的地形特點:北部(喜馬拉雅 )山地,中部(中央平原 )平原,南部(德干 )高原。氣候以(季風 )氣候為主,特點(冬季吹東北季風,少雨 )( 夏季吹西南季風,濕潤多雨),該氣候除了這里分布外,還在(中南 )半島上分布
㈤ 印度半島氣候類型是什麼
印度半島氣候類型是熱帶季風氣候。
特點:
1、終年高溫,年平均氣溫在22℃以上,最冷月一般在16℃以上的冬半年。
2、旱雨季明顯,降水集中在雨季,且降水量大。
3、季風顯著。
4、盛行熱帶氣旋。與「夏季風」同步,每年5月中旬至9月中旬為熱帶氣旋盛行季節。
簡介
印度半島通常6-9月為雨季,10月至次年5月為旱季。旱季後期(4-5月)天氣酷熱,最高氣溫常高達40℃以上。雨季雨水旺盛,常造成洪災。
中南半島通常5-10月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為旱季。4或5月為最熱月,最高溫一般在38-40℃之間。雨季期間多對流雨及台風雨,常電閃雷鳴,暴雨成災,造成巨大財產損失。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
㈥ 描述印度半島的地形特徵
印度半島
亞洲南部三大半島之一。又稱德干半島。位於印度境內,以德干高原為主體。西臨阿拉伯海,東臨孟加拉灣,北以溫迪亞山脈和焦達訥格布爾高原為界,呈倒三角形,伸入印度
洋。南北長1700千米,東西最寬1600千米
,面積209萬平方千米,平均海拔600米
。東、西緣沿海岸分別縱列著東、西高止山脈
,兩山之間是海拔約600米的德干高原,外側山麓有狹窄的山前沿海平原。較大河流有訥爾默達河、戈達瓦里河等。大部分地區屬熱帶季風氣候
。每年10月至翌年2月為涼季,平均氣溫10℃以上
;3~6月為熱季
,高原中部可達35℃左右,7~9月為雨季。年平均降水800毫米。印度半島-位置
東臨孟加拉灣,西頻阿拉伯海,南抵科摩林角,北部無明確界線,大體指阿拉瓦利山脈和焦達訥格布爾高原一線以南,略呈三角形。
㈦ 用一句話描述印度半島的地勢特點
印度半島 亞洲南部三大半島之一。又稱德干半島。位於印度境內,以德干高原為主體。西臨阿拉伯海,東臨孟加拉灣,北以溫迪亞山脈和焦達訥格布爾高原為界,呈倒三角形,伸入印度 洋。南北長1700千米,東西最寬1600千米 ,面積209萬平方千米,平均海拔600米 。東、西緣沿海岸分別縱列著東、西高止山脈 ,兩山之間是海拔約600米的德干高原,外側山麓有狹窄的山前沿海平原。較大河流有訥爾默達河、戈達瓦里河等。大部分地區屬熱帶季風氣候 。每年10月至翌年2月為涼季,平均氣溫10℃以上 ;3~6月為熱季 ,高原中部可達35℃左右,7~9月為雨季。年平均降水800毫米。印度半島-位置 東臨孟加拉灣,西頻阿拉伯海,南抵科摩林角,北部無明確界線,大體指阿拉瓦利山脈和焦達訥格布爾高原一線以南,略呈三角形。
㈧ 印度半島氣候類型是什麼
印度半島氣候類型是熱帶季風氣候。印度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熱帶季風氣候特點: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旱季10月-次年5月。雨季6-9月。印度位於亞洲南部,三面臨海。熱帶季風氣候特點,終年高溫,年平均氣溫在22℃以上,最冷月一般在16℃以上的冬半年。旱雨季明顯,降水集中在雨季,且降水量大。
印度半島地理地貌
印度半島也稱南亞次大陸是喜馬拉雅山脈以南的一大片半島形的陸地,亞洲大陸的南延部分。大體位於北緯8-37度,東經61-97度。由於受喜馬拉雅山阻隔,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但面積又小於通常意義上的大陸,所以稱為次大陸。總面積約為209萬平方公里,人口約為13億。
㈨ 印度屬於哪一種氣候類型及其氣候的特點是什麼
印度位於南亞季風區,其氣候類型是熱帶季風氣候,主要特點是全年高溫,降水明顯分旱、雨兩季:
1、終年高溫,年平均氣溫在22℃以上,最冷月一般在16℃以上冬半年。
2、旱雨季明顯,降水集中在雨季,且降水量大,這時候主要是從西南方向的印度洋上吹來含有大量水汽的海風。
3、季風顯著。旱季時陸地高壓散發出來的東北季風匯入海洋上的赤道輻合帶。雨季時南半球副高發出來的西南季風匯入塔爾低壓。
4、盛行熱帶氣旋。與「夏季風」同步,每年5月中旬至9月中旬為熱帶氣旋盛行季節。印度半島通常6—9月為雨季,10月—次年5月為旱季。旱季後期(4—5月)天氣酷熱,最高氣溫常高達40℃以上。雨季雨水旺盛,常造成洪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