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的牛怎麼養殖

印度的牛怎麼養殖

發布時間:2022-09-15 04:46:13

㈠ 印度從來不吃牛肉,那牛最後是如何處理的

眾所眾知牛在印度被印度人視為“聖物”,擁有崇高的地位。那麼,你可知道為何這些牛被印度人視為“聖物”,這些牛在印度的地位到底有多高,還有就是這些牛最後都是怎麼處理的呢?不看不知道,看了嚇一跳。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印度的這些牛的那些秘密。


三是穆斯林人將其販賣到其他國家。在印度除了大部分人是信奉印度教外,還有一部分人是穆斯林,他們不信奉印度教,不會將牛視為“聖物”。這些穆斯林為了錢財,會偷偷地將這些流浪牛販賣到其他國家,賺取暴利。當然,此行為遭到了印度政府的嚴厲打擊。但是為了牟取暴利,不少人還是會鋌而走險的。

㈡ 印度5億頭牛泛濫成災,牛在印度為何這么受歡迎

因為在印度牛是主神濕婆的坐騎,超過80%的印度人都是印度教徒,敬牛如敬神,每頭牛背上似乎都乘坐著濕婆神,巡視著印度大地,那種神聖的宗教感情,確實很難用世俗的眼光來理解。

㈢ 印度野牛生活習性是怎樣的,有哪些特點

印度野牛也叫野牛、野黃牛、白肢野牛,產於亞洲南部和東南部一帶,在我國分布於雲南南部。它以體軀巨大而著稱,是現生牛類中體型最大的一種。雄性體長為2.5~3.3米,肩高1.65~2.2米,尾長0.7~1.05米,體重650~1000千克,雌性比雄性小。

插圖號:00000118.jpg" />

印度野牛印度野牛的頭部和耳朵都很大,眼睛內的瞳孔為褐色,但透過反光,常呈現出藍綠色。鼻子和嘴唇呈灰白色。額頂突出隆起,肩部隆起向後延伸至背脊的中部,再逐漸下降。雄獸和雌獸均有角,但雌獸的角較小。體毛短而厚,毛色隨著年齡和性別的不同而有差異,成年雄獸近於黑色,雌獸呈烏褐色,幼崽則是淡褐色或赤褐色。尾巴很長,末端有一束長毛。印度野牛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徵,即它的四肢下半截都是白色的,就像是穿了白色的長筒襪似的,所以被叫做白肢野牛,在產地更是被形象地稱為「白襪子」。

插圖號:00000119.jpg" />

印度野牛奔跑速度很快印度野牛主要棲息在熱帶、亞熱帶的山地森林和草原中,活動范圍較廣,過著游盪的生活,沒有固定的住所。它以野草、嫩芽、嫩葉等為食,特別喜食嫩竹和筍,也常常舔食鹽鹼,通常在早晨和黃昏時活動覓食,白天則躲在密林深處進行反芻和休息。

印度野牛喜歡群居,但群體不大,每群20~30多隻不等,以雌獸、幼崽組成,其中有一隻體型較大的雌獸為首領。印度野牛雖然軀體十分笨重,但在受驚逃跑時卻非常迅速。成年雄牛在一年的大部分時間里是獨自棲息,或僅有2~3隻在一起同棲,僅在發情期回到群體中生活,交配之後再離開。它的聽覺和嗅覺都非常靈敏,在密林之外迎著風也能聞到350米以外的氣味。在自然界中,它的天敵只有兇猛的孟加拉虎,但它也不敢招惹體大力強的成年印度野牛,而只能伺機襲擊幼崽。

㈣ 在印度牛不能吃還是聖物,那最後牛是如何處理的

印度這個國度對於我們國人來說是充滿神秘性和趣味性的,無論是在閱兵式上面花樣百出讓人眼界大開的疊羅漢,還是火車上面車頂車窗扒滿了人的場景,亦或是恆河裡面有著各種各樣的活動,都讓人非常吃驚,而這些在平時也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增添了一絲趣味性,通過新聞報道或者影視作品來對此進行一下消遣,確實是一件讓人非常放鬆的事情。除此之外,印度還有其他的一些讓人匪夷所思同時也感覺非常搞笑的事情和規則的存在,比如印度的牛,不論是在國內通過新聞和影視作品進行了解,還是到印度進行旅遊或者實地考察,都會發現印度的大街上隨處可見牛,而無論是行人還是車輛都對這些牛畢恭畢敬,即使是牛走在前面擋著車道,車輛也不敢對牛做出什麼行為。

其實有的時候由於人們了解信息的片面性和限制性沒能夠對於一些事情進行一下深度的了解,比如牛在印度雖然珍貴,但其背後還是有著不為人知的秘密,這就是印度的牛和印度人的種姓制度一樣有著等級,被奉為聖物的為瘤牛,而水牛這種低級別的是可以進行屠宰和食用以及勞作的,而對於瘤牛這種牛待其老了後也有相應的處理措施,比如由政府收容進行專門的接待,這樣對既保障了瘤牛的地位,又增加了社會勞動崗位,可謂是一舉兩得,有的時候本地人不可以屠殺一些品種的牛的話,也可以由國外的公司來進行收購然後屠宰,這樣也避開了印度的相關規定,所以說,在印度對於牛還是有著合適的處理措施的。

㈤ 印度水牛是怎麼生活的

印度水牛不過是普通的公牛和母牛,的確是這樣,它們身上也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可以證明把它們關在動物園的牢籠里是合理的。遊客總是在它們類似家畜的身軀前匆匆走過,而細心的觀察者則會停留片刻,因為他們發現,那些水牛彷彿喜多川歌麿的畫作一般。
想一想吧:遠在韃靼可汗統領的游牧民族之前,巨大的牛群就曾經入侵過西方的平原。那支隊伍的末端融入了新的環境,一點一點地丟失了自己的特點,而此時此刻,對印度水牛的觀察又將這些特質重新呈現在了我們面前:稜角分明、延展開來的後肢,根部深植體內的牛尾,令人想起東方古塔剪影線條的突起的脊柱的末端;長而枯的毛發;接近馴鹿或歐卡皮鹿的整體形象氣質。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的角,那很明顯是水牛的角:寬而扁的底部聚在前額,向兩旁劃出兩道寬廣的弧線,彷彿在空中寫著圓圓的單詞「carabao」。

㈥ 在印度,牛被視為聖物,不可以吃牛肉,最後牛都是怎麼處理的呢

印度是個多牛國家,在街道上有很大概率會見到牛,牛在印度的地位特別高,被印度人民所尊崇,是他們心靈的救贖者。

因此,神牛要彰顯它的神性,也是要進行勞動的!印度的牛處理方式分為三種:其一:穆斯林商人的販賣。其二:政府建立的收容所,供那些不能擠奶的奶牛以及老的不能耕作的牛生活。其三:流浪牛。很多牛由於不能耕作或者不能擠奶,飼養著成本昂貴,政府建立的收容所數量不夠,就只能遺棄掉,沒辦法這也是政策規定的。

㈦ 牛的養殖技術

牛的養殖技術

牛,屬牛族,為牛亞科下的一個族,草食性,體型粗壯,部分公牛頭部長有一對角。牛能幫助人類進行農業生產。下面,我為大家分享牛的養殖技術,快來看看吧!

牛的生活習性

牛的適應性很強,能夠較好的適應所在地氣候,其適宜溫度為15 - 25攝氏度;牛吃飽後會停止進食,但還會不住的反芻; 牛是素食動物,且食物范圍很廣,最喜歡吃青草,還喜歡吃一些綠色植物(或果實),如水花生、紅薯藤(苗)、玉米(苗)、水稻、小麥苗等。

牛的常見種類

1、普通牛(Bos taurus)。分布較廣,數量極多,與人類生活關系極為密切。

2、氂牛(B.run-niens)。毛長過膝,耐寒耐苦,適應高原地區氧氣稀薄的生態條件,是中國青藏高原的特有畜種,所產奶、肉、皮、毛,是當地牧民的重要生活資源。

3、野牛(Bison),如美洲野牛(B.bison)、歐洲野牛(B.bonasus)等。可與牛屬中的普通牛種雜交,產生雜交優勢和為培育新品種提供有用基因。

4、水牛(Bubalus bubalus)是水稻地區的主要役畜,在印度則兼作乳用。

5、黃牛(Bos taurus domestica)角短,皮毛多為黃褐色或黑色,毛短。多用來耕地或拉車,肉供食用,皮可以製革,是重要役畜之一。

牛的品種發展

馴化的牛,最初以役用為主。以後,特別是18世紀以後,隨著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和消費需要的變化,除少數發展中國家的`黃牛仍以役用為主外,普通牛經過不斷的選育和雜交改良,均已向專門化方向發展。

如英國育成了許多肉用牛和肉、乳兼用品種;歐洲大陸國家則是大多數奶牛品種的主要產地。英國的兼用型短角牛傳入美國後向乳用方向選育,又育成了體型有所改變的乳用短角牛。現代牛的生產類型可分以下4種:

乳用品種:主要包括荷斯坦牛、愛爾夏牛、娟姍牛、更賽牛等。

肉用品種:主要包括海福特牛短角牛、阿伯丁-安格斯牛、夏洛來牛、利穆贊牛、皮埃蒙特牛、契安尼娜牛、林肯紅牛、無角紅牛、格羅維牛、德房牛、墨利灰牛,以及近代用瘤牛與普通牛雜交育成的一些品種,如婆羅門牛、婆羅福特牛、婆羅格斯牛、聖赫特魯迪斯牛、肉牛王、幫斯瑪拉牛和比法羅牛等。

兼用品種:主要包括兼用型短角牛、西門塔爾牛、瑞士褐牛、丹麥紅牛、安格勒牛、辛地紅牛、沙希華牛和中國的,以及用兼用型短角牛和瑞士褐牛分別改良蒙古牛和新疆伊犁牛而育成的草原紅牛和新疆褐牛等。

役用品種:主要有中國的黃牛和水牛等。有的黃牛也可役肉兼用,如中

國的南陽牛,秦川牛和魯西牛等。70年代前水牛在中國一些地方也作乳役兼用。

此外,有些國家還培育成一種強悍善斗的鬥牛,主要供比賽用。除西班牙廣泛飼養外,其他一些國家如墨西哥、秘魯、葡萄牙等也有飼養。關於中國的黃牛品種其中南陽牛、晉南牛、延邊牛、秦川牛、魯西黃牛是我國五大名貴牛種。

牛的生長繁殖

牛單胎、雙胎率一般僅占懷孕總數的1~2.3%。除高寒地區的氂牛因終年放牧,受氣候影響,屬季節性發情外,舍飼的牛一般均為常年多次發情,四季均可。發情周期基本都相似,平均21天左右,妊娠期約280天。牛屬中的4個牛種可相互雜交,其中有的牛種雜交後代(如瘤牛×普通牛)公、母牛均有生殖能力;有的牛種雜交後代(如氂牛×普通牛,野牛×普通牛)母牛能生殖,公牛則不育。

水牛屬中的水牛種相互間也可雜交產生後代,但與牛屬中的任何牛種雜交均不能受孕。根據這些特性,通過種間雜交創造新品種或利用其,已受到育種工作者的廣泛重視。美國用婆羅門瘤牛與歐洲的肉牛進行雜交,育成了適於熱帶和亞熱帶氣候條件的婆羅福特、婆羅格斯、聖赫特魯迪斯、肉牛王等肉牛品種。澳大利亞用辛地紅及沙希華瘤牛與雜交,育成了耐熱、抗蜱的澳大利亞乳用瘤牛。美國還用

美洲野牛(3/8)與海福特牛(1/4)和(3/8)進行三品種雜交,經過上千次雜交試驗,終於克服了雜種公牛不育的障礙,育成了增重快、耐粗飼、產肉多、肉質好、飼養成本低的肉牛新品種“比法羅”。

加拿大用美洲野牛(1/2)與婆羅門牛(1/2)、夏洛萊牛(1/4)、(1/16)、海福特牛 (1/16)進行多品種雜交,產生的種間雜種“卡特羅”生產性能與“比法羅”相似,對寒冷多雪的氣候尤具有良好的適應力,且能利用、灌木等植物。中國和俄羅斯用普通牛與氂牛雜交,其種間雜種一代犏牛,不僅體型增大,役力更強,而且產奶性能也大大提高。

結語: 以上就是我為大家介紹的牛的養殖技術相關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㈧ 印度是世界牛肉出口大國,他們的「神牛」是什麼

同樣印度也是世界上對牛最崇拜的國家。那麼牛肉出口世界第一不是跟最崇拜牛互相矛盾了嗎?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下圖為可以在印度公路上自由行走的牛:


印度是農業大國,而且養殖業主要以牛為主,所以印度成為了出口牛肉最多的國家。但是由於他們出口的牛肉大都是來自水牛和黃牛,而印度的“神牛”是瘤牛,所以這並不沖突。

㈨ 印度野牛為什麼不能人工飼養

野牛是可以圈養的,目前由於國家法律,可能只有展覽價值。
印度的白之野牛可在家裡面養,因為這些野牛非常的喜歡吃一些。潤腸。我國北方地區飼養的牛主要以黃牛為主,這種牛的體重通常都不到1000斤,俗稱的「有千斤豬,沒有千斤牛」,指的就是這種牛,但是也有的超過1000斤,甚至有的超過2000斤,但比較少見;南方的水牛體型要比黃牛大一些,體重一般都在1000斤以上,個別體格龐大的會在2000斤以上;氂牛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上,體重和水牛差不多。
一般認為世界上體型最大的牛的品種是印度野牛(白肢野牛),但某些人工培育飼養的奶牛或肉牛的體型也很大,但一般認為就牛的品種而言,體型最大的牛就是印度野牛。這種牛體毛大都是棕褐色、黑色,鼻子和嘴唇呈灰白色,但有個明顯的特徵就是4條腿的膝蓋下端都是白色的毛,因此別名白肢野牛、白襪子牛、亞洲野牛等。

閱讀全文

與印度的牛怎麼養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總統每年工資多少 瀏覽:439
在越南住酒店多少錢 瀏覽:582
英國簽證有效期過了怎麼辦 瀏覽:223
中國的富二代有哪些 瀏覽:670
中國為什麼禁止臉譜網 瀏覽:808
伊朗包機為啥什麼要直飛甘肅蘭州呢 瀏覽:419
蘇聯為什麼打中國 瀏覽:864
美國為什麼解凍伊朗油 瀏覽:718
英國二手車一年多少錢啊 瀏覽:120
中國海洋大學疫情期間如何出入 瀏覽:392
錫金是怎麼從印度獨立出去的 瀏覽:552
伊朗與什麼國家接壤 瀏覽:700
為什麼美國要去打伊朗 瀏覽:236
為什麼印尼海嘯破壞極其慘重 瀏覽:310
一元硬幣是多少越南盾 瀏覽:406
義大利的皮鞋是什麼皮 瀏覽:100
去印尼玩不會說印尼話怎麼辦 瀏覽:328
印度落後中國多少錢啊 瀏覽:664
越南號碼抖音怎麼設置網路 瀏覽:964
中國護照義大利簽證怎麼辦 瀏覽: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