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庫基族人在哪裡

印度庫基族人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09-15 09:57:24

『壹』 庫基族和中國的關系是什麼

庫基族和中國的關系是庫基族是中國人後裔。庫基族,屬於印度曼尼普爾邦的一個民族,他們屬於印度卻又排斥印度,更甚於稱呼自己為中國人。他們曾因六星紅旗龍的傳人、印度小中國而一度在微信朋友圈走紅,他們不學印度語,除了自己所用的藏緬語,第二母語就是漢語。中國後裔不與印度人為伍的思想讓庫基族女子以與印度人結婚為恥,男性也拒絕和印度人通婚。

印度庫基族人特徵講解

長著中國人的面孔庫基人Kuki是住在印緬邊境米佐舊稱盧謝Lushai山區的蒙古族民族,1970年代人數約30,000。他們受到人口較多的米佐人Mizo的同化,採用後者的習俗和語言。庫基人焚燒叢林開荒,種植稻穀,還獵捕野獸,畜養狗、豬、水牛、山羊及家禽。

『貳』 印度庫基族人口面積

這個官方並沒有統計。

庫基部落(Kuki),位於印度曼尼普爾邦,是一個山地部落,在他們身上體現著印度文化和東南亞文化的融合。

印度建國後,庫基部落被政府認定為表列部落。

1993年,庫基部落與那加部落爆發種族沖突,庫基部落的居民在戰爭中遭受嚴重損失。

庫基部落提出過自治的想法——建立一個新的行政區。

「特里普拉民族志願軍」在1977年由庫基人比賈伊· 哈蘭賈克瓦爾組建。它以部落復興為己任,在成立初期贏得了部落民的廣泛支持,其主要斗爭目標為:將1949年10月特里普拉並入印度聯邦後進入特里普拉的移民全部驅逐出境;在特里普拉邦議會中為部落民保留一半的席位;在特里普拉邦建立由部落民控制的政權;採取「 通行許可」 制度阻止外來移民進入特里普拉。

『叄』 印度的這個民族不說印度話,自稱是中國人,為什麼

自二次世界戰爭結束後,印度和中國是兩個不相上下的難兄難弟。後來中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躋身為世界前列,現在中國在國際上的勢力不容小覷。可是印度相比中國,就稍顯落後,不過印度和中國的關系一直不好。但是在印度有一個地方十分喜愛中國,還自稱自己是中國人。

現在庫基族的姑娘,大多數都前往中國或者美國、歐洲等國家生活了,基本沒有去印度的。所以即使印度男性對她們喜愛至極,但是想娶到她們簡直難如登天。

『肆』 庫基族是中國後裔嗎

不能說是中國後裔,但是他們祖上與中國通婚、移民,所以庫基族的外表是黑發黑眼黃皮膚,一眼看上去就與印度人不一樣。

曼尼普爾邦位於印度的東北部,曾經是一個獨立的小城邦,也有過建成王國的歷史。有歷史可考,他們在清朝時期曾作為一股與我國密切來往的勢力,積極地想加入我們國家。不過清朝尚未明確地把它納入國土,曼尼普爾邦在19世紀一度成為英國的殖民地,幾經周折,成為了現在的印度中央直轄區之一。

在今天的曼尼普爾邦中,庫基族依然堅持推崇中國。庫基族部落是曼尼普爾邦四大人口群體之一,居住在山區一帶。不光如此,庫基族的族人世代守著祖先的規矩:「中國後裔不與印度人為伍」。庫基族拒絕與印度聯姻,其女子不嫁印度人,男子不娶印度人,他們要傳承中國的血脈,即使身處印度也不學印語、不過印節。

「特里普拉民族志願軍」在1977年由庫基人比賈伊· 哈蘭賈克瓦爾組建。它以部落復興為己任,在成立初期贏得了部落民的廣泛支持,其主要斗爭目標為:將1949年10月特里普拉並入印度聯邦後進入特里普拉的移民全部驅逐出境;在特里普拉邦議會中為部落民保留一半的席位;在特里普拉邦建立由部落民控制的政權;採取「 通行許可」 制度阻止外來移民進入特里普拉。

庫基族不認為自己是印度人:

遠離印度主流社會,以被說自己是印度人為恥,這個民族夢想成為我國的一部分,成為我國的第五十七個民族。沒錯,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庫基族——一個地處印度卻極度排斥印度的民族。

或許大家會對這個民族感到有一些陌生,但是大家一定還記得曾經火爆朋友圈的高舉著「六角星紅旗」的「印度小中國」。這是一個極具特色的部落,他們毫不掩飾自己對我國的崇敬和嚮往,並堅稱自己並非是印度人,說自己是「龍的傳人」。

『伍』 印度人口為何北部多

更確切的說主要分部在東北部。
印度東北部地區而言,源於地緣因素,歷史上相當數量不同國家的居民因各種原因進入該地區,造成了當地民族、宗教和文化上的巨大差異。印度獨立後,該地區相繼出現民族分離主義勢力和恐怖主義,成為長期困擾印度政府的一個難題。
印度東北部地區的民族問題是印度民族問題復雜性和國家民族政策發展變化的縮影,探究該地區民族問題的發展過程、政府的應對措施,對發展中多民族國家處理民族問題有一定借鑒意義。
從本期起,本欄目請中國社會科學院亞洲太平洋問題研究所博士楊曉萍對印度東北部民族問題進行解讀,以饗讀者。

在地理上,印度東北部與中國、不丹、緬甸、孟加拉國四國接壤,又和印度主體大陸相對隔離,常被稱為「印度東北三角」。目前共7個邦,即阿薩姆(Assam)、那加蘭(Nagaland)、曼尼普爾(Manipur)、特里普拉(Tripura)、米佐拉姆(Mizoram)、梅加拉亞(Meghalaya),以及佔領我藏南地區成立的所謂「阿魯納恰爾邦」(Arunachal)。整個東北地區的總面積達255,088平方公里,佔印度國土面積的近8%;人口為3800萬,佔印度總人口的3.7%;人口平均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23人。
印度東北部民族構成相當復雜,歷史上移民活動頻繁。5000年前這一地區就是中國西南、泰國、柬埔寨和緬甸進入布拉馬普特拉河谷地的入口和通道。最早到達此地的是達羅毗荼人,接著是蒙古人,此後是波多人、卡查利博多人、米辛人、拉其番西人、阿卡人、達夫拉人和阿博爾人。之後,這些人進一步西進,一部分轉向尼泊爾、錫金、不丹的部分地區,另一部分則來到現今的梅加拉亞邦的西部地區、特里普拉邦、北方邦以及所謂的「阿魯納恰爾邦」。此時,雅利安人已經從西方進入了印度河和恆河平原,在驅趕波多人的過程中,不同人種的接觸造成了印蒙人種雅利安化的開端。之後,約在公元13世紀,裝備較為先進的傣阿洪姆人(Tai-Ahoms)又從中國西南部取道東南亞進入該地區。這樣,印度東北部地區成為蒙古人與奧斯特里克人、雅利安人、達羅毗荼人混雜的大熔爐。從17世紀開始直至今日,孟加拉人(主要是穆斯林)、尼泊爾人和部族人(主要是茶園的工人)移民一直湧向東北地區,從而進一步形成這個被稱為「種族萬花筒」的多樣性。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印度東北部地區,共有分屬於5個不同種族集團的160個表列部族及400多個部落和亞部落群。他們傳統各異,語言不同,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差異很大。這些部落民族主要包括那加人(Naga)、米佐人(Mizo)、庫基人(Kukis)、梅泰人(Meteis)、波多人(Bodo)等,語言屬於藏緬語系,宗教信仰以基督教和泛靈論為主。
英殖民時期,印度東北部是最後被英東印度公司征服的地區。這里保留著完好的封建領土製度,即土邦。英國殖民政府通過與王公簽訂條約、協定,對他們實行間接統治,即土邦王公承認英王的最高統治權,並承擔形式不一的義務,主要是提供一部分兵力和承擔一些軍費開支;英國政府則承諾王公幫助他們抵禦外來侵略和鎮壓內部叛亂。值得注意的是,土邦王公的領地不是英國的領地,其居民也不是英國的臣民。
1947年8月15日,印度從英國的殖民統治下獲得獨立,並成立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自治領。印度自治領政府接管了原英屬印度政府的9個省(阿薩姆、比哈爾、孟買、中央省、馬德拉斯、奧里薩、旁遮普、聯合省和西孟加拉)和500多個土邦;1950年1月26日,印度憲法規定全印統一劃分為29個邦,分為A、B、C、D四類。這樣,在印度東北部就有阿薩姆邦(A類)、曼尼普爾邦和特里普拉邦(C類)三個邦。
在此後的歲月里,印度的行政區劃又經歷了幾次重組,印度東北部的行政區劃也發生了變動。1963年2月1日,那加蘭中央管轄地區改建為那加蘭邦;1972年1月21日,印度將非法佔有的中國藏南地區改為阿魯納恰爾中央直轄區,而梅加拉亞被升格為梅加拉亞邦。與此同時,米佐山區從阿薩姆邦分離出來成為米佐中央管理地區;1986年,米佐拉姆從中央直轄區改為邦建制;1987年2月20日,阿魯納恰爾中央直轄區改建為邦。這樣,印度東北部的7個邦最終形成。

『陸』 庫基族是中國後裔嗎

不是。庫基族,位於印度曼尼普爾邦,可以說它是一個山地部落。住在這里的族人基本都以農業為生,但是他們特別喜歡中國的茶文化,因此就開始專門種植茶葉,並且還每年都過中國的新年。不僅如此,這里的小孩從小就被灌輸自己是中國的後裔,不應該與印度人為伍的這種思想。

如今這個民族除了語言用的是藏緬語以外,其他幾乎都與中國人無異。他們堅決抵制和印度人交流,甚至不和印度人做生意,更不和印度人聯姻,常常讓印度政府無可奈何,只好予以更多補貼,可都被這個民族給拒絕,政府沒有辦法只能放任不管了。

政治

庫基部落提出過自治的想法——建立一個新的行政區。

「特里普拉民族志願軍」在1977年由庫基人比賈伊· 哈蘭賈克瓦爾組建。它以部落復興為己任,在成立初期贏得了部落民的廣泛支持,其主要斗爭目標為:將1949年10月特里普拉並入印度聯邦後進入特里普拉的移民全部驅逐出境。

在特里普拉邦議會中為部落民保留一半的席位;在特里普拉邦建立由部落民控制的政權;採取「 通行許可」 制度阻止外來移民進入特里普拉。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庫基部落

『柒』 曼尼普爾人真的是中國人嗎

曼尼普爾人在古代由那加人、古吉人、向人(緬甸)和中國人組成。

『捌』 庫基族怎麼去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08

『玖』 印度東北七邦面積人口種族

1、阿魯那恰爾邦:首府-伊塔那噶(位於帕普派爾縣),面積:83743平方千米,人口約138.4萬。

2、米佐拉姆邦:首府-艾藻爾,面積:21087平方千米,人口約109.7萬。

3、曼尼普爾邦:首府:因帕爾,面積:22327平方千米,人口約285.5萬。

4、阿薩姆邦:首府-迪斯布爾,面積:78438平方千米,人口約3120萬。

5、那加蘭邦:首府-科希馬,面積:16579平方千米,人口約198萬。

6、特里普拉邦:首府-阿加爾塔拉,面積:10486平方千米,人口約367.5萬。

7、梅加拉亞邦:首府-西隆,面積:22429平方千米,人口約296.7萬。

印度東北部七邦是以黃種人為主的地區。

主體民族來源於漢族、藏族、傣族、緬族,在漫長的民族遷徙過程中,經過與達羅毗荼人、雅利安人幾千年的混血,形成了雅利安-蒙古人種,演化出博多(迪瑪薩卡查里等)、那加、庫基、卡西、米吉爾(Mikir,又稱卡比Karbi)、加羅(Garo)、米佐(Mizo)等民族,統稱為東喜馬拉雅民族。

那加人主要分布在阿薩姆北部的那加山區,因居住地域的不同,又分化成很多亞族,澤米人(Zemi)、卡查里人(Cachari)、孔亞克人(Konyak)、阿沃人(Ao)、昂尕米人(Angami)、塞良戎人(Zelianrong)、唐庫爾人(Tangkhul)、洛克特人(Nocte)、萬喬人(Wancho)、唐薩(Tangsa)人等等,就如同我國散落在橫斷山脈高山峽谷里的諸多少數民族。

米吉爾人主要居住在阿薩姆邦的米吉爾山地,自稱阿倫(Arleng)或卡比(Karbi),「阿倫」意為山地居民。加羅人是藏族的後裔,他們的祖先起先遷徙到布拉馬普特拉河谷,然後再遷到梅加拉亞高原的加羅山區。加羅語近似藏語,加羅人也使用藏文。

閱讀全文

與印度庫基族人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的富二代有哪些 瀏覽:670
中國為什麼禁止臉譜網 瀏覽:808
伊朗包機為啥什麼要直飛甘肅蘭州呢 瀏覽:415
蘇聯為什麼打中國 瀏覽:862
美國為什麼解凍伊朗油 瀏覽:714
英國二手車一年多少錢啊 瀏覽:116
中國海洋大學疫情期間如何出入 瀏覽:388
錫金是怎麼從印度獨立出去的 瀏覽:548
伊朗與什麼國家接壤 瀏覽:696
為什麼美國要去打伊朗 瀏覽:232
為什麼印尼海嘯破壞極其慘重 瀏覽:310
一元硬幣是多少越南盾 瀏覽:406
義大利的皮鞋是什麼皮 瀏覽:100
去印尼玩不會說印尼話怎麼辦 瀏覽:328
印度落後中國多少錢啊 瀏覽:664
越南號碼抖音怎麼設置網路 瀏覽:964
中國護照義大利簽證怎麼辦 瀏覽:720
中國原子彈用了多久成功 瀏覽:450
俄羅斯到越南飛機票多少錢 瀏覽:759
二戰日本佔地過的中國哪些地區 瀏覽: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