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什麼時候能空中加油

印度什麼時候能空中加油

發布時間:2022-09-18 00:23:20

❶ 印度首次載人航天發射延至2024年,目前印度航天器研發發展如何

印度航天器的研發發展並不理想,並且還存在嚴重依賴國外技術支持的問題,除此之外,印度航天器還存在研發速度過於緩慢的問題。

在看到印度推遲載人航天發射計劃後,很多人也對印度的航天器研發水平有了一些了解,雖然印度這些年大力發展航天事業,但是卻並沒有取得過太多明顯的效果。

一、印度航天器的研發發展並不理想。

由於印度的基礎工業發展非常脆弱,這使得印度在航天器的研發發展上,也並不可能取得太理想的水平。因為航天器的水平是一個國家整體工業的集中體現,正是由於印度的基礎工業水平較為薄弱,所以才導致印度的航天器總是出現問題。

❷ 目前世界上又哪些國家解決了空中加油的問題

已解決空中加油問題的國家狼理解為只要能夠進行空中加油就符合問題,而不是一定要造出空中加油機的國家。 現在各國空中加油機有1000多架,擁有加油機的國家有24個。 美國是名副其實的空中加油機大國,其數量高達760餘架,佔全球空中加油機總數的四分之三。擁有多種型號KC-97、KB-29、KB-50、KC-130、KA-6D、KC-135、KC-10、KC-767等加油機, 俄羅斯加油機僅次於美國,擁有40餘架伊爾-78、圖-16和米亞-4等型加油機; 英國,加油機數量居世界第三的英國空軍現有3個空中加油機中隊,主要加油機機型為:一是自製的vc-10K「勝利者」空中加油機現裝備5架VC-10K-2R,4架VC一10K-3型,二是「勝利者」K2型空中加油機。該機是英國在「勝利者」中程戰略轟炸機基礎上改進的空中加油機。1972年3月首飛,共裝備24架。 法國空中加油機有20架,主要為C-135F/FR型11架。空客的A310法國也在采購中。 中國的空中加油機主要是20多架轟油-6,從俄羅斯進口的十餘架伊爾-78空中加油機正在交付中。 德國空軍首架A310MRTT多用途加油/運輸機,2003年在德累斯頓完成了首飛, A310MRTT是由「空中客車」A310-300民用飛機發展而來的一種寬體、多用途加油/運輸機,該項目始於2000年年底,由歐洲宇航與防務公司(EADS,為空中客車公司的母公司)牽頭實施,計劃為德國空軍裝備4架。 還有十幾個國家購買了空中加油機,他們有: 印度:6架伊爾-78空中加油機正在交付中; 日本:准備7.1億美元用於采購4架KC-X加油機,據透露,日本計劃到2010年擁有12至19架空中加油機,首架已交付,機型是KC-767加油/運輸兩用機。 另外,沙烏地阿拉伯有20餘架,以色列、西班牙和巴西等國各有10餘架、新加坡、烏茲別克、荷蘭等國家裝備有數架。 還有澳大利亞計劃購買4架加油機,將使用空客-330為機體,據說台灣為了「反攻大陸」也在申請購買美國的空中加油機,美國人到現在還沒表態

❸ 轟6的最新改進型號可以空中受油嗎

還是不能啊。我軍使用軟管加油的,所以要在機身上加一根受油管才能空中加油

❹ 各國空中加油機現狀是怎樣的

美國

美國加油機數量居世界第一,頻頻向亞太地區部署美國是目前世界上擁有加油機最多的國家,主要型號有:一是KC-135E「同溫層油船」空中加油機。該機加油速度為3400升/分鍾,採用插頭錐套式加油設備,一次最多可為30架小型飛機同時加油。

二是KC-10A「致遠」空中加油機。由美國麥道公司在DC-1O-30CF運輸機的基礎上製造的加油/貨運兩用機,是美國空軍近年來使用的主要空中加油機之一,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功能最齊全、加油能力最強的加油機。

三是KC-130「大力士」加油機。它是由洛克西德-馬丁公司生產的。目前,美軍在日本普天間機場共部署了12架F型和R型的KC-130空中加油機。其中,F型KC-130加油機是從1962年開始使用的祖母機。因此美軍急需對其進行更換。

四是KA-6D「入侵者」加油機。由美國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生產。

五是KC-130J空中加油機。該新型空中加油機針對可垂直起降的MV一22鶚式偏轉翼直升機特點,性能在現型機的基礎上有了很大提高。KC-130J型機飛行半徑達800/千米,可搭載3.2萬升燃料是現型機的1.5倍,加油速度是現型機的4倍。

此外,該新型機的最高時速、續航距離、夜間飛行能力等性能也都有大幅的提高。根據1996年關於沖繩的特別行動委員會所達成的共識,日美兩國政府將把部署於普天間機場的KC-130加油機轉移至位於山口縣的岩國基地。作為交換條件,岩國市要求美國部分返還岩國基地。由於基地返還談判沒有取得進展,目前並沒有實現KC-130加油機的轉移任務。

俄羅斯

俄羅斯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空中加油機擁有國。俄空軍遠程航空兵擁有40餘架伊爾-78(20架)、圖一16和米-4型加油機,海軍航空兵約有30多架圖-16加油機。

伊爾-78「大富翁」空中加油機由俄羅斯伊柳申設計局製造,是蘇聯70年代中期開始改裝的一種空中加油機,由伊爾-76軍用運輸機改成,1978年交付使用,目前裝備數量為20架。該機主要用於給遠程飛機、前線飛機和軍用運輸機空中加油,同時還可用作運輸機,並可用作地面加油車向機動機場緊急運送燃油。它採用三點式空中加油系統,技術先進,性能優良,能為戰術和戰略飛機實施空中加油,是俄羅斯空軍主力加油機。該機可同時為3架飛機加油。

英國

加油機數量居世界第三。英國未來戰略加油機項目將采購30架加油機,用於替代24架老齡VC-10和10架皇家空軍目前正在使用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產的L10-11。

飛機不僅要滿足英方關鍵的空中加油要求,同時還可在和平時期用作部隊和貨物運輸。這項價值130億英鎊、歷時27年的合同將是英國歷史上最大的一筆私人籌措資金項目。

目前有兩家公司參與競標,TISC外,另一家是由EADS、泰萊斯和羅·羅組成的空中加油機集團,該公司提供的候選機是空客A330-200。

英國空軍現有3個空中加油機中隊,主要加油機機型為自製的vc-10K「勝利者」。

一是英軍VC-10K空中加油機。該機是英國1978年在VC-10和超VC-10運輸機基礎上改裝而成的,是英國皇家空軍的主要加油機種,現裝備5架VC-10K-2R4架VC一10K-3型。

其用途和特點:主要用於空中加油;採用軟管式加油;加油點數多,帶3套加油設備;航程大,加油半徑大。

二是英軍「勝利者」K·型空中加油機。該機是英國在「勝利者」中程戰略轟炸機基礎上改進的空中加油機。1972年3月首飛,共裝備24架。

其用途和特點:用於空中加油;採用兩側翼根進氣;航程和加油半徑較大,能帶3套加油設備。

印度

開始裝備伊爾-78空中加油機。2003年3月1日,烏茲別克在首都塔什干機場向印度空軍交付首批兩架伊爾—78空中加油機。這兩架加油機將首先部署在印度的阿格拉機場,待6架伊爾-78空中加油機全部交付完畢後,將組成一個空中加油機中隊,長期部署在印度的那格普爾機場。

2001年2月,印度與烏茲別克簽署協議,購買6架伊爾-78空中加油機。此後,印空軍選派飛行員和技術人員赴烏學習伊爾-78空中加油機的駕駛、空中加油及維護與保養技術。

隨著伊爾一78空中加油機的引進和裝備,印空軍作戰能力將成倍增加:增加作戰飛機的航程,大大提高對敵縱深目標打擊能力;不需要在易被敵方攻擊的前沿機場部署更多的作戰飛機,許多飛機可實現縱深部署,確保飛機的安全。

在對敵作戰中,從縱深機場起飛的作戰飛機不必在前沿機場降落加油,可在進入敵領空前進行空中加油,既提高了作戰行動的隱蔽性,又可節省大量飛機在前沿機場降落和起飛消耗的燃油。

延長作戰飛機的滯空時間,可以在不著陸的情況下多次加油完成更多的作戰任務,節省執行作戰任務的時間,提高作戰效率。目前,印空軍多種戰斗機、戰斗轟炸機和運輸機具有或在改裝後具有空中受油能力。

日本

擴大加油機數量。目前,日本防衛廳正在考慮推遲發展其海上巡邏機P-3C的接替機種方案,以便集中使用日益緊縮的財力,采辦一種空中加油/運輸聯合機種。

日本海上自衛隊的P-3C由日本川崎公司特許生產,總共生產101架,去年交付了最後一架。

日本航宇工業界過去一直在推進國產海上巡邏機設計,並認為這種設計應該與日本新運輸機C-X的設計結合起來進行。為了維持川崎公司的P-3生產線,公司想對P-3進行現代化改造,空中加油/運輸聯合機種可能是它的一種選擇。

日本航空自衛隊也想優先發展空中加油機,並取代其役齡已達30年的C-1運輸機。日本防衛廳則傾向於選擇波音公司提出的波音767的空中加油,運輸的衍生型,這與它最近提供給日本的4架以波音767為平台的空中預警機具有相當大的通用性。其它可選擇的方案包括歐洲空中客車公司的A310、波音公司的C-17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C-130J。

隨著日本不斷加緊擴充其軍事實力和擴大活動領域,不斷向海外施加軍事影響,「軍事大國」慾望暴漲,因此在自衛隊防務預算中專門增撥了空中加油機采購經費。

目前,日本已經擁有12至19架空中加油機,機型可能是KC-10A加油/運輸兩用機。使得日本戰斗機的作戰半徑得到擴大。用於日本軍方加油機計劃的波音767客機也於2005年6月8日飛抵美國,開始接受改造工作。

首架KC-767空中加油機已於2006年12月交付航空自衛隊。包括F-15J/DJ、F-2A/B及F-4EJ在內的日本主力戰機的作戰范圍將因此而倍增。

現在,日本的加油機以波音767客機為基礎,並同時具有運輸機的功能,可搭載200人和4輛小型軍用卡車。在加油方式方面,日本加油機將採用和美國空軍相同的伸縮套管方式,能在一個空中加油集合點為8架戰斗機補充燃料。

❺ 空中加油機的簡史

世界上第一架空中加油機1923年在美國誕生。1923年8月27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聖地亞哥灣上空,兩架飛機在編隊飛行,從在前上方飛行的飛機上垂下一根10多米長的軟管,後面飛機的後座飛行員站起身來用手捉住飄曳不定的軟管,把它接在自己飛機的油箱上。在前後總共37小時的飛行中,兩架飛機互相共加註了678加侖汽油和潤滑油。這是航空史上第一次空中加油試驗,那第一架空中加油機的代號為DH─4M.這時的加油過程全由人力操作,加油機高於受油機,靠高度差加油。這種加油方式很難實際應用。40年代中期,英國研製出插頭錐套式加油設備,1949年美國研製出伸縮管式加油設備,這才使空中加油進入了實用階段。
空中加油機給飛行中的飛機及直升機補加燃料的飛機。多由大型運輸機或戰略轟炸機改裝而成 。其作用可使受油機增大航程,延長續航時間 ,增加有效載重 ,以提高航空兵的作戰能力。空中加油機的加油設備大都裝在機身尾部,少數裝在機翼下面的吊艙內,由飛行員或加油員操縱。加油設備主要有插頭錐套式和伸縮管式2種。空中加油技術出現於1923年 。40年代中期,英國研製出插頭錐套式加油設備。40年代後期,美國研製出伸縮管式加油設備 。80年代初,美國研製了新型KC-10A空中加油機,伸縮管主管長 8 米多,套管長6米多,套管伸出後,伸縮管的最大長度為14米多;總載油量16.1萬千克,飛行半徑3540千米,可輸油90700千克。在60~80年代的幾次局部戰爭中,美、英等國空軍都使用過空中加油機。
1986年,美國空襲利比亞時,載滿炸彈的F─111戰斗轟炸機從位於英倫三島的基地起飛轟炸利比亞,往返不著陸飛行達1萬多公里,途中曾由KC─10A空中加油機多次補加燃油。1982年馬爾維納斯群島戰爭時,英國 「火神」式戰略轟炸機從本土起飛,橫跨赤道縱貫大西洋,轟炸了南半球的阿根廷。往返不著陸飛行約3萬公里,創造航空史上最遠距離空襲的記錄,這全靠途中有加油機多次補加油料。
1921年一天,富於冒險而又充滿想像力的美國人威利·梅伊把一個裝有5加侖航空汽油的罐子綁在背上,從一架林肯型飛機的機翼上,爬到另一架飛行的JN-24型珍妮飛機的機翼,並運動到其發動機旁,將油罐中的航空汽油倒進發動機燃料箱,從而成功地完成了第一次空中加油。從此,開始了人類對空中加油技術的開發。
1923年,美國陸軍的一架單引擎DH-4B飛機,在飛行中由另一架同型飛機,用人工操作,以軟管自流的方式進行了兩次加油,從而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空中加油。經過70多年的研究和實踐,空中加油技術日益成熟和完善,應用范圍也越來越廣泛。空中加油機已從活塞式飛機發展到渦輪螺旋槳飛機,繼而發展為噴氣式飛機;加油機供油量從數千升增加到10多萬升。受油機遍及殲擊機、強擊機、轟炸機、預警機、巡邏機、運輸機、偵察機和直升機等諸多機種。目前,能生產加油機的國家為美、英、俄、法、中五國,世界上擁有空中加油機的國家有20餘個,共裝備10餘種型號的加油機1000餘架,裝有受油裝置的飛機約11000多架。
未來空中加油技術發展的重點是,克服機翼振動、陣風和空氣渦流對輸油管穩定性的影響;完善計算機控制技術及攝像監控顯示技術。空中加油機的發展趨勢是,發展大型加油機和運輸加油兩用型飛機;用最新技術改進完善現有加油機,實現更新換代;提高加油機的自動化程度和生存能力;注重新型加油機的研製與技術儲備。同時,在研製新型戰斗機時一並考慮其加受油能力。
戰爭需要
1995年6月2日,美國空軍的3架B-1B戰略轟炸機從其本土得克薩斯州的戴耶斯空軍基地起飛,在赤道與北緯35度之間作曲線飛行,穿過大西洋、地中海、印度洋、中國南海、西太平洋、北太平洋,途中在3個靶場進行了轟炸訓練,飛行30餘小時,總航程約4萬公里,於3日夜間返回起飛基地。這是美空軍進行的「環球力量」外場不著陸演習飛行,它創造了航空史上迄今為止不著陸飛行的最遠紀錄,並宣告空戰領域已經進入「全球戰場」的時代,也說明美國空軍已具有「全球機動、全球作戰」的能力。
然而,創造這一奇跡的幕後英雄卻是空中加油機。美軍先後出動29架次加油機實施了6次空中加油,共加註油料241萬磅(1094噸),每架B-1B全程受油約365噸。美軍空中加油機部隊可以與作戰飛機在任何地區准確匯合,實施快速加油。由此可以看出空中加油對空中機動乃至空中作戰的巨大影響。
越南戰爭,是戰爭實踐中首次大規模實施空中加油的開端,從戰爭爆發到停戰的9年零2個月時間內,美軍的172架KC-135加油機共飛行194687架次,進行空中加油813878次,共加燃油410萬噸。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為了達到偷襲埃及的目的,飛機起飛後並不直飛埃及前線,而是橫穿地中海,經空中加油後,繞到埃及後方,對埃及的10個軍用機場進行突擊,使埃及400多架飛機被毀於地面。
1982年4月30日,作戰半徑3700公里的英國「火神」式轟炸機,從大西洋的基地起飛,途中進行空中加油後,襲擊了距起飛基地約5000公里的馬島斯坦利機場。阿軍的「超級軍旗」飛機,經空中加油後,也曾擊沉了英「謝菲爾德號」導彈驅逐艦和「大西洋運輸者」集裝箱船。馬島戰爭中,英軍編制內的15架加油機和臨時由轟炸機改裝的加油機共實施了600多次空中加油,對馬島戰爭的結局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
1986年4月15日,美駐英國的24架F-111戰斗轟炸機,由29架加油機對其編隊進行8次空中加油,繞道7000多公里,突襲了利比亞。
海灣戰爭也是實施空中加油較多的一次戰爭行動,整個戰爭期間,僅美軍就投入加油機308架,共完成5.1萬次空中加油任務。
在科索沃戰爭中,北約出動的240架空中加油機,共實施了1.4萬次空中加油。美國的B-2由其本土起飛實施30多個小時的遠程奔襲主要靠空中加油。
空中加油在現代局部戰爭中的上乘表演昭示,現代空中加油,已經給空軍作戰的力量部署、機動和使用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它大大增強了航空兵的遠程作戰、快速反應和持續作戰能力,使空中作戰能力躍上了一個新台階。

❻ 目前世界上有哪些國家解決了空中加油的問題

美國,俄羅斯,中國,英國,法國等國家都已經解決了空中加油的問題。
對於一般的軍用航空器而言,不落地加油並且一次飛行上萬公里,在過去似乎是難以想像,而如今隨著空中加油技術的出現及實用化卻已成為事實。空中加油技術簡單地說,就是在空中一架航空器給另一架或數架航空器(或直升機)加註燃油,使其航程加大,續航時間增長的技術。
技術源起
第一次空中加油則出現在二十世紀的 20 年代,其方式是在加油機上裝一條 15 米長的
空中加油軟管,軟管的頭部有一個可以快速開關的活門,在進行空中加油時,加油機放下軟管從後上方慢慢掠過受油機,當受油機上的人抓住軟管後就以手勢表示銜接成功,然後將軟管插入油箱,打開活門於是開始加油。然而自第一次空中加油出現之後二十多年的漫長時間,空中加油這項新技術竟乏人問津而「束之高閣」,直到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噴氣式固定翼航空器迅速發展,空中加油技術才「重獲新生」。發展至今的空中加油技術早已不是早期以人工方式進行作業,當前發展比較成熟並被廣泛採用的空中加油系統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軟管-浮錨式加油系統,另一種是飛桁式加油系統。

技術特點
空中加油機主要是以延長戰機執行任務的時間,或是延長戰機的作戰航程為目的的軍用航空器。在加油機的機身下層機艙全為油箱,上層機艙可裝載人員、物資。故其任務航程中除執行空中加油任務外,並兼任運輸機執行運輸任務。
雖不論空中加油機是採用上述任一種的空中加油設備或作業方式,現代化的空中加油作業仍然需要飛行員正確且細心的操作,需要加油機與受油機的配合協調,才能安全完成加油任務。現代化空中加油作業的過程大致如下:首先是加油機和受油機必須依照預定時間在預定地點會合,才能進行空中加油作業。然後受油機和加油機實施銜接,銜接成功之後加油系統依據信號自動接通油路。加油完畢後,受油機依據加油機的指揮進行脫離,整個加油過程便順利完成。
空中加油技術不僅增加了戰機的航程,而且大大提高了戰機的生存能力,已成為現代戰爭中重要的空中後勤支援力量,使原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成為可能。空中加油技術的運用,改變了以往人們只能從戰機的內載油量、航程來確定其執行任務種類的傳統觀念,使人們對空中加油機支援戰機的作戰能力有了新的認識,空中加油技術在未來的戰爭中仍將發揮其重要的作用。至目前為止,發展成熟的空中加油技術可分為軟管-浮錨式、飛桁式、混合式三項。
現況
據統計資料顯示,如今全球現役的空中加油機有上千架,擁有加油機的國家也有十幾國,例如美國、俄羅斯、中國、英國、法國、沙烏地阿拉伯、以色列等。其中美國是名副其實的空中加油機大國,其操作數量佔全球空中加油機總數的四分之三。美國陸海空三軍使用的空中加油機主要有波音公司的 KC-135E/R 與 KC-10、洛馬公司 KS-3B 與 KC-130H 等,這些加油機都曾在海灣戰爭中使用過。長期以來能夠獨立發展空中加油機及技術的國家主要是美國、英國和俄羅斯,其他國家或地區主要是使用他們的成品和設備,新加坡。

❼ 七大掌握空中加油技術的國家

七大掌握空中加油技術的國家?七大掌握空中加油技術的國家分別是:俄羅斯、 英國 、美國 、法國、 印度 、中國、 日本。擁有預警機的國家有很多,但是能製造預警機像控陣雷達的國家只有5個,分別是:美國 、俄羅斯 、中國 、以色列、 瑞典 。1.俄羅斯 飛機空中加油問題早在本世紀20年代就引起了人們的注意。1923年,美國飛行員史密斯和克里特用兩架dh-4b型飛機首次進行了空中加油試驗,從而揭開了飛機空中加油的歷史。但這在當時僅僅只用於體育廣告。直到30年代,空中加油才開始應用到軍用飛機上。1933年,前蘇聯的一架тб-1(即安特-4)型轟炸機,採用а·к·扎帕諾萬內領導研製的加油設備,成功地給一架р-5型偵察機進行了空中加油,首開了俄羅斯加油機發展的先河。 發展簡史 與美國、英國這兩個空中加油技術較先進的國家相比,俄羅斯的空中加油技術起步不比英國晚(英國於1934年進行了首次空中加油試驗),但早期發展緩慢,幾乎處於停滯狀態。在二戰期間,美、英兩國就已把空中加油技術應用到實戰中,從50年代開始這一技術在許多國家都得到了廣泛採用,英國和美國當時已擁有一定數量的加油機,而俄羅斯才開始裝備加油機。不過,進入50年代後,俄空中加油技術卻發展很快,他們一方面完善了獨特的翼尖對翼尖的加油技術,並將其正式裝備到圖-4及圖-16轟炸機上,另一方面也開發出先進的插頭錐套式加油設備,並開始裝備到м-4-2、3м-2、圖-16型轟炸機上。2.英國英國改進空中加油機視頻系統 [據軍事與航空電子網2007年9月18日報道]
Skyquest航空公司獲得一份為英國皇家空軍的「三星」(TriStar)空中加油機設計並提供機載照相機和閉路電視系統的合同。這份合同是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制定,位於劍橋的馬歇爾航空公司授予的,洛·馬公司是英國皇家空軍「三星」飛機的設計者。
Skyquest公司將交付現有的視頻分發和觸摸顯示器技術,以及改進照相機技術,以提高在空中加油時的實況視頻水平。實況視頻可以被發送回機內的顯示器,可以使駕駛員在進行加油時可以獲得精確的態勢感知能力。通過使用Skyquest公司的新式QuadView圖像處理技術,駕駛員可以將多個鏡頭拍攝的圖像同時顯示在顯示器上,或者單獨選擇某個攝像頭拍攝的畫面進行全屏幕顯示。
這項工作是DE&S加油和通信編隊集成項目小組和馬歇爾航空公司合同的一部分,設備的測試安裝工作將在2007年10月於馬歇爾公司位於劍橋的機場進行。3.美國 美國空中加油機光輝歷程 空中加油能力已經成為空軍全球力量投送能力的代名詞,它使得各軍種力量可以不經停留地到達全球任何需要的地點。這種能力有力地證明了卡爾?A將軍(綽號「Tooey」斯巴茨,美國偉大的空權論者)在1929年提出的標志性問題:我們可以連續飛行一星期。 由於飛機落到地面加油非常麻煩,人們一直夢想著能把加油站搬到空中去。1923年8月27日,人們的這一願望終於實現了。那一天,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聖地亞哥灣上空,兩架飛機在一上一下、一前一後地編隊飛行。忽然,從上面一架飛機上垂下一根10多米長的軟管。下面那架飛機上有一人站在座艙里,伸手捉住這根飄搖不定的軟管,把它插迸自己飛機的油箱。少頃,一股航空燃油從上面那架飛機注入了下面這架飛機的油箱。這一小小的舉動,成了航空史上的一個偉大創舉。它標志著人們夢想已久的「長翅膀的加油站」從此誕生了!上面那架代號為DH-4B的飛機,因此被作為世界上第一架加油機而載入航空史冊。 早期的空中加油都是由手工操作的,猶如進行驚險的空中特技表演,因此不可能得到普及。1934年,美國研製出了空中加油設備。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空中加油技術開始用於實戰。戰爭中,美、英兩國的許多轟炸機在大西洋上空進行空中加油,然後再對德國本上進行遠程奔襲。40年代中期,英國首先研製出「絞盤軟管」式空中加油設備,安裝在早期的空中加油機上。1948年底,美國空軍從英國購買了全套空中加油設備,安裝在自己的加油機上,組建了一個KB-29和KB-50加油機中隊。1949年3月2日,美國B-50轟炸機經KB-29M加油機的4次空中加油,實現了環球一周的不著陸飛行,航程達37532公里。此舉標志著空中加油技術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50年代初,美國研製出更先進的硬管式(即伸縮套管式)空中加油設備。1957年1月,美國空軍的5架B-52械略轟炸機從加利福尼亞州卡斯爾空軍基地起飛,在加油機的支援下,作環球飛行。整個航程歷時45小時15分鍾。為保障這次實施全球空中打擊的演練,美國空軍共出動了98架KC-97加油機。此舉在世界上曾引起極大的轟動。隨著空中加油技術的不斷完善,加油機的作用越來越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許多航空專家把它稱作是航空史上的里程碑。因此,在以後的幾十年中,空中加油機在飛機家族中迅速壯大起來,並在許多次戰爭中立下了赫赫戰功。 空中加油機之所以受到人們的青睞,主要是得益於它的四種本領:第一,它可以增大作戰飛機的航程和作戰半徑。作戰飛機的航程和半徑主要是由載油量決定的。採用空中加油的手段就可以彌補飛機載油量的不足,使其能夠執行遠遠超過飛機作戰半徑的遠程轟炸任務。第二,它可以增加飛機的載彈量。對於起飛重量有限的轟炸機和攻擊機來說,彈和油是一對突出的矛盾:要想多帶彈,只能少裝油;要想多載油而飛得遠一些,就得少載彈。空中加油機出現後,使這一問題迎刃而解。有加油機作保障,轟炸機和攻擊機起飛時可以盡量多載彈,飛出一定距離後,再進行空中加油,這樣既能多載彈,又能飛得遠了。第三,能夠救援空中缺油的飛機。對於因故障、中彈而失去燃油的飛機或因其他原因而無油返航的飛機,實施空中加油可以使其順利返回基地。第四,能夠增強空襲的突然性。採用空中加油,可以使飛機部分地擺脫對機場的依賴,空襲前不需要預先向前進機場轉場,直接從遠離突擊目標的機場起飛,發動突然襲擊。目前,世界上有不少國家都裝備了空中加油機,總數量超過千架。其中最為先進的當屬美國的KC-135、KC-10和俄羅斯的伊爾-78。4.法國略5.印度略6.中國中國空中加油技術獲突破 8月25日,在中俄聯合軍事演習結束後的閱兵儀式上,由俄羅斯空軍伊爾-78空中加油機與兩架中國空軍殲擊機組成的空中加油編隊掠過主席台上空。新華社記者王建民攝新華網北京9月14日電中國已成為繼美英俄法之後第5個掌握空中加油技術的國家,並在短時間內實現了重大技術突破。 空中加油是衡量現代空戰能力的重要標志,也是一個國家國防實力的象徵,其對裝備性能和操作人員素質要求很高,技術難度和操作風險也很大。據《解放軍報》報道,中國空軍空中加油雖起步晚,但起點高,進步快,短時間內便實現重大突破。上個世紀90年代,中國空軍首席加油機試飛員申長生、張海首先進行了探索。經過近百次不同高度、不同速度、不同油量等風險難度較大的對接試飛。那一年試飛員申長生、張海加油機組與常慶賢受油機組首次在藍天上完成了戰略對接。中國成為繼美英俄法之後第5個掌握空中加油技術的國家。8月下旬的一天,《解放軍報》記者曾登上空軍航空兵某師加油機,目擊了加油機在演練中為航空兵突擊機群空中加油的全過程。 這天上午11時,裝備著加油機的空軍某師接到為正在執行演練任務的中國空軍航空兵突擊機群加油命令。很快,加油機穿雲破霧,准時到達預定的安全加油空域。幾乎同時,空軍殲擊航空兵某師機長謝鳳良,帶領密集編隊的某新型殲擊機機群從千里外的遠程奔襲也恰好飛了過來。加油機和受油機會合後,慢慢靠近,開始對接。加受油機間距離越來越近,高度越來越小,機身間僅相距十幾米。「拖曳軟管!」隨著後艙加油員的口令,加油機伸出加油軟管。軟管像一隻水母,伸出長長的花朵般的觸手,在空中擺動。 此時,殲擊機飛行員既要瞄準加油管,又要操縱不停顛簸的飛機,修正渦流帶來的偏差。登機前一名飛行員曾說:「這就如同做像綉花一樣的精細活。要把受油管這根針穿上加油軟管這根線,人和裝備都要具備實現精確的實力。」對接後,加油機和受油機的附加阻力均增大,受油機飛行員繼續加大油門,保持平飛狀態。「開始加油!」加油員一聲令下,前艙加油綠燈同時閃爍。加受油機繼續同步向前飛行,航油則通過加油軟管迅速導向受油機。數十秒後,數噸航油同時加註完畢。「回繞軟管!」隨著口令,加油機迅速收回加油軟管。隨之,新戰機也迅速脫離。精湛的操作技術使加油機和受油機得以完美配合。從機群會合到對接、加油、脫離,前後僅用了幾分鍾。 7.日本略

❽ 空中加油技術的起源

對於一般的軍用航空器而言,不落地加油並且一次飛行上萬公里,在過去似乎是難以想像,而如今隨著空中加油技術的出現及實用化卻已成為事實。空中加油技術簡單地說,就是在空中一架航空器給另一架或數架航空器(或直升機)加註燃油,使其航程加大,續航時間增長的技術。
既然空中加油如此重要,那這項技術是何時出現的?早在第一架固定翼航空器問世之初,就有人提出進行空中加油的方式,以延長航空器的滯空時間,或減少航空器的內載油量便於起飛。而第一次空中加油則出現在二十世紀的 20 年代,其方式是在加油機上裝一條 15 米長的軟管,軟管的頭部有一個可以快速開關的活門,在進行空中加油時,加油機放下軟管從後上方慢慢掠過受油機,當受油機上的人抓住軟管後就以手勢表示銜接成功,然後將軟管插入油箱,打開活門於是開始加油。然而自第一次空中加油出現之後二十多年的漫長時間,空中加油這項新技術竟乏人問津而「束之高閣」,直到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噴氣式固定翼航空器迅速發展,空中加油技術才「重獲新生」。發展至今的空中加油技術早已不是早期以人工方式進行作業,目前發展比較成熟並被廣泛採用的空中加油系統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軟管-浮錨式加油系統,另一種是飛桁式加油系統。
馬特霍恩(matterhom)計劃
日本偷襲珍珠港的成功對美國人而言是奇恥大辱,為了報這一箭之仇,羅斯福總統親自下令,一定要想辦法轟炸日本本土。
美國海軍的金上將提出了一個異想天開的建議:用美國海軍航母搭載陸軍的B-25轟炸機襲擊日本本土,這意味著轟炸機完成任務後根本無法返回,必須到中國內地降落。執行這一大膽計劃的是美國陸軍航空兵中校杜立特。1942年4月18 日夜裡,大黃蜂號航母上密密匝匝地停放著16架B-25轟炸機。在吉米·杜利特中校的指揮下,轟炸機從航母上艱難起飛,開始了它們的不歸旅程。在那個漆黑的夜晚,一架架B-25飛機像黑色的幽靈,呼嘯著從中國江南的丘陵飛過,最後不是棄機跳傘就是匆忙迫降在稻田。到達中國的75名飛行員中,3名死於降落過程中,8名飛行員被日軍俘虜,剩下飛行員都被中國軍隊或游擊隊搭救。杜立特轟炸的確是一個壯舉,它給日本人造成的損失也許微不足道,而轟炸產生的政治影響卻是巨大的,美國人和中國軍民的士氣得到大大的提升。對於日本本土的轟炸並沒有隨杜立特轟炸戛然而止,同盟國一直在策劃著下一次轟炸。 一個更為大膽的計劃在醞釀之中,1943年11月,馬特霍恩(matterhom)計劃在魁北克和開羅會議上得到同盟國的批准。 其具體方案是:在印度集結一支新型B-29轟炸機部隊,轉場推進至成都附近的基地,在那裡加油、裝彈後,對日軍實施遠程攻擊。 1944年4月,第20轟炸機部隊的第一批B-29飛機,由肯尼思·沃爾夫准將率領進駐印度加爾各答,美軍隨即開始進行緊張的戰前訓練。4月14日,92架B-29轟炸機從加爾各答起飛,沿駝峰航線飛越喜馬拉雅山脈,有79架飛機抵達中國成都。在執行運輸任務的過程中,飛機和人員都有損失,也減少了發動機和機身的使用壽命。截至1945年1月,B-29從加爾各答起飛到成都加油、掛彈,或直接由成都起飛,對日本九州、本州西部、沖繩、中國台灣、鞍山、沈陽等地的鋼鐵廠、飛機製造廠、煉油廠、交通樞紐和港口進行了多次轟炸。由於從成都起飛的B-29飛機只能到達日本西南部,無法轟炸東京、大阪等日本大城市,所以美軍對日本本土只進行了十次空襲,投彈僅800噸,難以擴大轟炸效果。 回顧馬特霍恩計劃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靠地面補給進行的大規模遠程轟炸代價巨大、收效甚微,這也是二戰後美國戰略家在總結東京大轟炸時得出的結論。如何解決遠程攻擊的補給問題,人們想到了二十多年前發明的一項技術——空中加油。直接參與馬特霍恩計劃的B-29轟炸機對於空中加油技術的發展意義非凡,因為,世界上第一架專門設計的空中加油機正是由B-29轟炸機改裝而來。

❾ 能製造空中加油機的國家

美國
美國加油機數量居世界第一,頻頻向亞太地區部署 美國是目前世界上擁有加油機最多的國家,主要型號有:一是KC-135E「同溫層油船」空中加油機。該型加油機空勤組為4人,分別為正副駕駛、領航員和加油操作員。該機翼展39.88米,機長41.53米,最大起飛重量134.7噸,最大航速1030千米/小時,最大可供油量52噸,飛機最大載油量為118100升,加油速度為3400升/分鍾,採用插頭錐套式加油設備,一次最多可為30架小型飛機同時加油。二是KC-10A「致遠」空中加油機。由美國麥道公司在DC-1O-30CF運輸機的基礎上製造的加油/貨運兩用機,是美國空軍近年來使用的主要空中加油機之一,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功能最齊全、加油能力最強的加油機。該加油機空勤組4人,翼展50.40米,機長55.35米。KC-IOA加油機具有載油量大(7個油箱,最大供油量90噸),加油能力強(加油速度為5680升/分鍾),可同時為3架小型飛機實施空中加油,功能齊全(既可加油又可運油,既可3個軟管加油又可1個硬管加油,既可為空軍飛機加油又可為海軍和海軍陸戰隊飛機加油),加油時飛行速度快(324—695公里/小時),使用范圍廣(可在嚴寒地區實施加油)等無與倫比的特點。三是KC-130「大力士」加油機。它是由洛克西德-馬丁公司生產的。目前,美軍在日本普天間機場共部署了12架F型和R型的KC-130空中加油機。其中,F型KC-130加油機是從1962年開始使用的祖母機。因此美軍急需對其進行更換。四是KA-6D「入侵者」加油機。由美國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生產。五是KC-130J空中加油機。據報道,美國海軍陸戰隊計劃從2008年開始依次對部署在日本普天間基地的KC一130大力士空中加油機進行更換,部署最新型號的KC-130J型空中加油機。該新型空中加油機針對可垂直起降的MV一22鶚式偏轉翼直升機特點,性能在現型機的基礎上有了很大提高。有觀點認為,美軍此舉是為向沖繩部署MV一22鶚式偏轉翼直升機作準備。KC-130J型機飛行半徑達800/公里,可搭載3.2萬升燃料是現型機的1.5倍,加油速度是現型機的4倍。此外,該新型機的最高時速、續航距離、夜間飛行能力等性能也都有大幅的提高。根據1996年關於沖繩的特別行動委員會(SAc0)所達成的共識,日美兩國政府將把部署於普天間機場的KC-130加油機轉移至位於山口縣的岩國基地。作為交換條件,岩國市要求美國部分返還岩國基地。由於基地返還談判沒有取得進展,目前並沒有實現KC-130加油機的轉移任務。
俄羅斯
加油機數量居世界第二 俄羅斯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空中加油機擁有國。俄空軍遠程航空兵擁有40餘架伊爾-78(20架)、圖一16和米-4型加油機,海軍航空兵約有30多架圖-16加油機。伊爾-78「 大富翁」空中加油機由俄羅斯伊柳申設計局製造,是蘇聯70年代中期開始改裝的一種空中加油機,由伊爾-76軍用運輸機改成,1978年交付使用,目前裝備數量為20架。該機主要用於給遠程飛機、前線飛機和軍用運輸機空中加油,同時還可用作運輸機,並可用作地面加油車向機動機場緊急運送燃油。它採用三點式空中加油系統,技術先進,性能優良,能為戰術和戰略飛機實施空中加油,是俄羅斯空軍主力加油機。伊爾-78加油機機組人員7人,飛機自重70噸,機長46.6米,機高14.76米,翼展50.5米,最大載油量92800千克,加油時飛行速度為430-590千米/小時,加油速度為3000升份鍾,巡航速度750千米/小時。伊爾-78加油機單價只有5000萬美元,比西方同類加油機便宜許多。該機可同時為3架飛機加油。
英國
加油機數量居世界第三 英國未來戰略加油機(FSTA)項目將采購30架加油機,用於替代24架老齡VC-10和10架皇家空軍目前正在使用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產的L10-11。飛機不僅要滿足英方關鍵的空中加油要求,同時還可在和平時期用作部隊和貨物運輸。這項價值130億英鎊、歷時27年的合同將是英國歷史上最大的一筆私人籌措資金項目(PFI)。目前有兩家公司參與競標,TISC外,另一家是由EADS、泰萊斯和羅·羅組成的空中加油機集團(AT),該公司提供的候選機是空客A330-200。英國空軍現有3個空中加油機中隊,主要加油機機型為自製的vc-10K「勝利者」。一是英軍VC-10K空中加油機。該機是英國1978年在VC-10和超VC-10運輸機基礎上改裝而成的,是英國皇家空軍的主要加油機種,現裝備5架VC-10K-2R4架VC一10K-3型。其用途和特點:主要用於空中加油;採用軟管式加油;加油點數多,帶3套加油設備;航程大,加油半徑大。二是英軍「勝利者」K·2型空中加油機。該機是英國在「勝利者」中程戰略轟炸機基礎上改進的空中加油機。1972年3月首飛,共裝備24架。其用途和特點:用於空中加油;採用兩側翼根進氣;航程和加油半徑較大,能帶3套加油設備。
印度
開始裝備伊爾-78空中加油機 2003年3月1日,烏茲別克在首都塔什干機場向印度空軍交付首批兩架伊爾一78空中加油機。這兩架加油機將首先部署在印度的阿格拉機場,待6架伊爾-78空中加油機全部交付完畢後,將組成一個空中加油機中隊,長期部署在印度的那格普爾機場。2001年2月,印度與烏茲別克簽署協議,購買6架伊爾-78空中加油機。此後,印空軍選派飛行員和技術人員赴烏學習伊爾-78空中加油機的駕駛、空中加油及維護與保養技術。伊爾_78空中加油機由俄羅斯伊柳申設計局製造,是蘇聯20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改裝的一種空中加油機,由伊爾-76軍用運輸機改成。該機主要用於給遠程飛機、前線飛機和軍用運輸機空中加油,同時還可用作運輸機,並可用作地面加油車向機動機場緊急運送燃油。它採用三點式空中加油系統,技術先進,性能優良,能為戰術和戰略飛機實施空中加油,是俄羅斯空軍主力加油機。伊爾-78加油機機組人員7人,飛機自重70噸,機長46.6米,機高14.76米,翼展50.5米,最大載油量9.28噸,加油時飛行速度為430~590公里/小時,加油速度為3000升,分鍾,巡航速度750公里/小時,可同時為3架飛機加油。隨著伊爾一78空中加油機的引進和裝備,印空軍作戰能力將成倍增加:增加作戰飛機的航程,大大提高對敵縱深目標打擊能力;不需要在易被敵方攻擊的前沿機場部署更多的作戰飛機,許多飛機可實現縱深部署,確保飛機的安全;在對敵作戰中,從縱深機場起飛的作戰飛機不必在前沿機場降落加油,可在進入敵領空前進行空中加油,既提高了作戰行動的隱蔽性,又可節省大量飛機在前沿機場降落和起飛消耗的燃油;延長作戰飛機的滯空時間,可以在不著陸的情況下多次加油完成更多的作戰任務,節省執行作戰任務的時間,提高作戰效率。目前,印空軍多種戰斗機、戰斗轟炸機和運輸機具有或在改裝後具有空中受油能力。
日本
擴大加油機數量 目前,日本防衛廳正在考慮推遲發展其海上巡邏機P-3C的接替機種方案,以便集中使用日益緊縮的財力,采辦一種空中加油/運輸聯合機種。日本海上自衛隊的P-3C由日本川崎公司特許生產,總共生產101架,去年交付了最後一架。日本航宇工業界過去一直在推進國產海上巡邏機設計,並認為這種設計應該與日本新運輸機C-X的設計結合起來進行。為了維持川崎公司的P-3生產線,公司想對P-3進行現代化改造,空中加油/運輸聯合機種可能是它的一種選擇。日本航空自衛隊也想優先發展空中加油機,並取代其役齡已達30年的C-1運輸機。日本防衛廳則傾向於選擇波音公司提出的波音767的空中加油,運輸的衍生型,這與它最近提供給日本的4架以波音767為平台的空中預警機具有相當大的通用性。其它可選擇的方案包括歐洲空中客車公司的A310、波音公司的C-17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C-130J。隨著日本不斷加緊擴充其軍事實力和擴大活動領域,不斷向海外施加軍事影響, 「軍事大國」慾望暴漲,因此在自衛隊防務預算中專門增撥了空中加油機采購經費。據日本防務廳長官虎島和夫稱,日本准備增加800億日元(約合7.1億美元)用於采購4架KC-X加油機,每架約為200億日元。據透露,日本計劃到2010年擁有12至19架空中加油機,機型可能是KC-10A加油/運輸兩用機。日本防衛廳在解釋采購空中加油機這一敏感事件時說,日本采購空中加油機完全是出於裝備更新換代的考慮,日本准備將空中加油機用於對飛機加油和國際合作運輸以及航空自衛隊』日常訓練。不管日本怎樣解釋其做法,有一點很清楚,那就是日本引進加油機後,其戰斗機的作戰半徑將得到擴大,真實目的人人皆知。據美國波音公司最近披露,用於日本軍方加油機計劃的波音767客機已於2005年6月8日飛抵美國,開始接受改造工作。據估計,首架KC-767空中加油機將於2006年12月交付航空自衛隊。屆時,包括F-15J/DJ、F-2A/B及F-4EJ在內的日本主力戰機的作戰范圍將因此而倍增。從官方公布的資料來看,日本的加油機以波音767客機為基礎,並同時具有運輸機的功能,可搭載200人和4輛小型軍用卡車。在加油方式方面,日本加油機將採用和美國空軍相同的伸縮套管方式,能在一個空中加油集合點為8架戰斗機補充燃料。

能獨立製造加油機的國家是:美國、俄羅斯、中國、英國
能進行空中加油的是:美國、俄羅斯、英國、中國、法國、印度、日本

與印度什麼時候能空中加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總統每年工資多少 瀏覽:439
在越南住酒店多少錢 瀏覽:582
英國簽證有效期過了怎麼辦 瀏覽:223
中國的富二代有哪些 瀏覽:670
中國為什麼禁止臉譜網 瀏覽:808
伊朗包機為啥什麼要直飛甘肅蘭州呢 瀏覽:419
蘇聯為什麼打中國 瀏覽:864
美國為什麼解凍伊朗油 瀏覽:718
英國二手車一年多少錢啊 瀏覽:120
中國海洋大學疫情期間如何出入 瀏覽:392
錫金是怎麼從印度獨立出去的 瀏覽:552
伊朗與什麼國家接壤 瀏覽:700
為什麼美國要去打伊朗 瀏覽:236
為什麼印尼海嘯破壞極其慘重 瀏覽:310
一元硬幣是多少越南盾 瀏覽:406
義大利的皮鞋是什麼皮 瀏覽:100
去印尼玩不會說印尼話怎麼辦 瀏覽:328
印度落後中國多少錢啊 瀏覽:664
越南號碼抖音怎麼設置網路 瀏覽:964
中國護照義大利簽證怎麼辦 瀏覽: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