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人打架為什麼都用拖鞋和巴掌

印度人打架為什麼都用拖鞋和巴掌

發布時間:2022-09-18 03:45:38

❶ 請問印度的10項特殊習慣和6大禁忌是什麼呀。謝謝呀

六大禁忌
1. 在印度教徒心目中,牛是濕婆神的坐騎,所以禁止食用牛肉或牛皮製品。但是印度的回教徒不吃豬肉,因此遊客最好食用雞肉或羊肉。
2. 在印度,應避免以左手遞物給當地人,因為左手被視為視不潔的。
3. 在印度,不要撫摸小孩頭部,因為印度人認為頭部視神聖的。
4. 在印度,進入宗教寺廟和古跡都必須拖鞋,最好入境隨俗。
5. 參觀印度寺廟時,最好不要穿著短褲和短裙。
6. 在印度,看到特殊宗教儀式舉行時,千萬不克鄙視或加以批評,免得招惹是非。

十大特殊習慣:

1. 印度人習慣以「納瑪斯特Namaste」代替早安、午安、晚安或歡迎、你好......等一切問候語。
2 . 印度人回答問題時,通常頭部都會向左右兩邊點一下,這是代表「OK」「沒問題」或「Yes」的意思。
3. 印度大部份地區,都沒有門牌地址,當地人習慣以地標、橋梁、寺廟、市集作為辨識。
4.如果向10個印度人問路,會得到10個答案。
5.印度人對遊客最常說的話是:「Where are you from?」「What's your name?」「You're my friend.」不過當他們說這些話時,都是另有意圖。
6.印度人思考邏輯很簡單,動作也很緩慢,所以遊客要有耐心。
7.到印度人家裡吃飯時,通常是由男主人作陪,最好不要勉強女主人同桌吃飯。
8.印度人習慣用右手抓飯吃,並且將左手放在背後。
9.印度男性很喜歡找外國女子搭訕,尤其當你被誤以為日本女性的時候。
10.很多印度人為了賺觀光客的錢,都會學習各國的語言。所以在印度,能說各 種語言的人,不是導游、生意人,就是騙子。

❷ 印度人都有哪些行為習慣

印度最具特色的國服稱"沙麗"。沙麗有五千多年的歷史,現在是印度婦女的普通裝束。沙麗是一塊一米多寬、五六米長的布料。穿著時,婦女們自腰部纏起,繞過胸前,一端搭在肩上,用一枚別針別住。隨著歷史的發展,沙麗也發生了不少變革。在傳統的基礎上,婦女們上身配上了名為"傑姆普爾"的緊身胸衣,下身配以叫做"貝蒂戈爾"的襯裙,穿戴起來,沙麗顯得更方便實用。印度婦女還喜歡在沙麗上綴上各種圖案,如花卉、幾何圖形等,還少不了一道花邊。五顏六色的布料加上獨特的圖案、花邊,沙麗顯得更加瑰麗多彩、鮮艷醒目。
印度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地語言、風俗、信仰和生活習慣不同,沙麗的式樣也很繁多,不拘一格。漁家女喜歡將沙麗的衣片折疊在兩腿之間,塞在腰後,便於水上生活;農村婦女由於參加農活,多穿短沙麗。孟加拉地區的婦女常用沙麗的折邊遮掩頭部,因當地的禮儀限制婦女不得在男人面前拋頭露面。西南部地區的婦女穿的沙麗則是一頭張開呈扇形,穿起來顯得神采飄逸。沙麗的布料則因穿戴者的貧富而不同,窮人穿的沙麗大都是用棉布或粗麻布製作,貴婦人則穿用絲綢或薄紗製作的沙麗,還綴上金絲銀線織成的圖案裝飾。
每逢節日,印度婦女都會穿起自己最喜愛的沙麗逛街串門,走親訪友。
印度婦女還有一種衣服比較普遍,上衣比較寬松,長至膝部,稱"古爾蒂",下身穿緊身褲,名叫"瑟爾瓦",再加一條紗巾圍在脖子上,長長地向後飄。
印度婦女的首飾種類繁多,有耳環、項鏈、戒指、手鏈、手鐲、發飾、額飾、鼻飾、胸飾、腳鏈、腳鐲等,從頭到腳都有裝飾品。
印度男人的服飾最普遍的叫"托蒂",是一塊三四米長的白色布料,纏在腰間,下長至膝,有的下長到腳部。農村的男人則普遍穿"哈達",即一塊布圍住腰,一端搭在肩上。隨著社會的發展,如今男人除"托蒂"外,上身加一件肥大的襯衣,名為"古爾達"。天冷時再加一件披肩。在特別重要場合,老人會穿上"古爾達",下身圍"托蒂",足踏拖鞋。這種打扮是最有身份的標志。
在城市裡,印度男人穿西裝也是很普遍的了。一些政府官員在正規場合,穿一種很像我國"中山裝"的上衣,也是緊緊的衣領,胸部有一口袋,別一枝鋼筆。
即使在熱季(3~5月),印度人也很少穿T恤和短褲,男子一般穿長袖襯衫和長褲,女人更不穿短褲,一是為了防暴曬,二是防蚊蟲叮咬。
印度男人的頭巾和帽子也是一絕。在城市裡,除了錫克教徒外,男人一般不戴帽或頭巾,而在農村戴帽和頭巾非常普遍。印度男人頭上的頭巾稱"塔布",顏色多種多樣,戴法各異。男人戴的帽子有土耳其帽、波斯帽、漏斗式斜帽、船形帽等。

❸ 夫妻打架用拖鞋打人好不好

打架肯定不好,夫妻打架已是不對,用拖鞋打人當然的不好!夫妻之間即便不能做到舉案齊眉,相敬如賓,起碼的尊重還是必須要有的
我聽老人講,「相打就沒有好手,相罵就沒有好嘴」,意思是打架可能就會傷到人,那時就很難控制手的輕重,而相罵就會罵出不應該講的話,比如傷到對方的父母等傷感情的話,都是無可避免的,所以兩口子打架是不可取的,當然偶爾生個氣,也是難免的,甚至偶爾吵個架也不奇怪,但是只能是偶爾,多了就不行,所以,夫妻之間,還是要堅持互讓互諒!相互包容.做到少吵架,不打架.凡事多站在對方的角度想一想,多交流,溝通;做到有商有量,和睦相處

❹ 一名印度議員撒了回潑是怎麼回事

3月23日,57歲的蓋克瓦德從印度西部城市普鈉飛往新德里。蓋克瓦德的身份是印度下議院印度教民族主義政黨濕婆神軍黨議員,民族主義政黨+濕婆神軍黨+下議院議員。他乘坐的是AI852航班商務艙。

媒體聲音:

印度《新聞與分析日報》說,蘇庫馬對蓋克瓦德說,將向莫迪提出控訴,惹來蓋克瓦德的暴打。蓋克瓦德稱,「濕婆神軍黨可不是(莫迪的)人民黨」。

❺ 印度人總喜歡光腳走路,這是為什麼難道他們不買鞋嗎

現在的人們對於出國遊玩,興趣越來越濃了,只要有大把時間,就可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之所以遊客很喜歡出國游,主要想欣賞一下別國景色,體驗一下異國他鄉的人文情懷,品嘗一下他們的特色美食。看到令自己心動之處,還會拿起相機,瘋狂拍照,讓自己的美貌跟超美景緻融合為一體,這樣才會感覺生活變得充實了許多,活著才更有意義。

印度的女人都很愛美,跟那些不修邊幅的男人相比,她們會在腳指甲上面,塗上好看的指甲油。另外還會給自己的腳踝購買漂亮的金鐲子,或者銀鏈子,這樣看上去更加漂亮。之後再穿上她們特製的民族服飾,才能彰顯出女性的柔美。

如果你們長期在印度生活的話,是否也會變得跟印度人一樣,捨不得穿鞋上街呢?

❻ 印度的禮儀及禁忌

你知道印度的禮儀和禁忌嗎?如果你准備去印度,就讓我為您推薦印度的禮儀和禁忌文章,給您提供參考!

印度的禮儀及禁忌

1、握手寒暄印度是亞洲文明古國,相互交往十分注重禮節。

印度人與友人見面時,通常是雙手合掌或舉手,口念一句「納馬斯卡拉」(Namaskara)意為「向你致意」。

但合掌或舉手的姿勢、高低大有講究,對長輩宜高,以示尊敬;對平輩宜平,以示對等;對幼輩則低,以示關懷。

有時也相互擁護,兩手互搭對方肩膀,以示親熱。

如遇迎候嘉賓,則往往敬獻花環,並套掛在客人脖子上,表示由衷的歡迎。

如你的脖子上被戴上了一個花環,這是印度人對你的尊敬。

你應馬上取下來,以此表示你的謙虛。

當被介紹時,習慣上都應握手,並在告辭時再次握手。

當一個男人被介紹給女士時,男的不可與之握手,而必須向女士行印度教的「合十禮」。

2、姓名稱呼與印度人交往,除非關系極好,否則不要以名字相稱,而應該稱為:某先生、某夫人、某小姐。

印度一般是名在前,姓在後,印度男子一般稱呼姓氏,女士一般稱呼名字

3、吸煙須知印度人特別是上年紀的老人和錫克教的人,討厭吸煙,不要在他們周圍或家裡吸煙或敬煙,更不要向婦女敬煙,幾乎印度婦女吸煙

4、交談忌諱與印度人談話,話題應以家庭、教育、電影、美術,美食和文化為好,應迴避:宗教斗爭、鄰國關系、工資、兩性等話題。

印度人表示肯定或者同意的動作是搖頭,表示否定不同意則是點頭。

這與我國習慣完全相反

5、家中做客印度人十分的好客,他們對於應邀的或突然來的客人都很熱情。

飯前飯後要洗手,在傳統的家庭或農村,客人一般與男人、老人、孩子先吃,婦女則在客人用過之後再吃。

不同相別的人同時進餐,不能同異性談話。

就餐時主人將為客人布菜,,千萬不要自取,不要拒絕敬給你的食物與飲料,吃不了的盤中食物不要給其他人。

去印度家庭做客,通常需要帶一些禮物,否則會認為不禮貌的,禮物一般是甜食或水果,有時鮮花也可以,比如玫瑰花、萬壽菊等它們著象徵繁榮昌盛,不要用雞蛋花,那是葬禮用的。

禮物最好用黃色、紅色或綠色包裝,象徵幸福與快樂,不要用白色或黑色,這樣是不吉祥的。

6、印度普遍性禁忌睡覺時,不能頭朝北,腳朝南,據說閻羅王住在南方;

晚上忌說蛇;節日喜慶的日子裡忌烙餅;嬰兒忌照鏡子,否則會變成啞巴;

3和13是忌數,因為濕婆神有3隻眼睛,第三隻眼睛是毀滅性的,13是因為人死後有13天喪期;

婦女在懷孕期間,忌做衣服、照相;忌用左手遞接東西。

在市場上陳列的花懷,禁止人們用鼻子嗅或用手摸,有上述行為將受到人們的厭惡。

在印度忌吹口哨,特別是婦女。

在飯店、商店等服務性行業中,錫克人若用吹口哨的方式來招呼侍者則被視為冒犯他人人格的先禮行為。

頭是印度人身體上最神聖的部分,故旅客不可直接觸摸他們的頭部。

千萬不要拍印度孩子的頭部,印度人認為這樣會傷害孩子。

即使在朋友家裡,也不要贊場孩子,許多印度人認為這種贊場會引起惡人的注意。

印度人禁止穿戴皮革製品(腰帶、表帶、鞋、衣服),特別是在聖地,因為印度教徒不殺牛,穆斯林不殺豬,耆那教徒不須殺人和動物或昆蟲。

牛在印度教徒眼中被視為神聖不可侵犯,任何人均不得傷害它們,牛群在大街上,消遙自在地走著,受到最好的保護。

並且,進入印度教的寺廟時,身上決不可穿著取材於牛的衣物或配飾。

在印度,若以左手把東西交給對方,對方會認為你是蔑視他,或懷有惡意。

交東西時,必須用右手交出,或使用雙手。

吃飯也只能用右手。

因為,印度人洗澡、上廁所時一般使用左手,他們認為左手是不潔凈的。

印度人崇拜蛇,在亞森地方居住的人,把蛇看作自己的祖先。

也有不少人認為將蛇打死是觸犯神明的行為。

忌用浴盆給孩子洗澡,認為浴盆中的水不流動,是不吉利的。

荷花在印度受到很高的評價。

大象在印度被看作吉祥的動物,被視為智慧、力量和忠誠的象徵

7、顏色的意義印度人喜愛紅色(象徵活力、蓬勃向上)、藍色(象徵真誠)、紫色(象徵寧靜)、金黃色(象徵光輝燦爛)、綠色(象徵和平),不喜歡黑色、灰色和白色。

8、飲食風俗印度人-般以大米、小麥為主食。

多採用燉、燒、煮、烤等烹飪法;調味喜用咖喱、辣椒和黃油,不喜食油膩。

喜食菜類有:西紅柿、洋蔥、土豆、大白菜、菠菜、茄子、菜花等。

特別愛吃土豆(洋山芋),認為是菜中佳品。

不吃菇類、筍類及木耳。

一般不喝酒,認為喝酒是違反宗教習慣的,飲酒則很有限制。

喜喝茶,飲紅茶、咖啡、牛奶、涼水等比較普遍,故在宴請印度客人時,如對方不願喝酒,不要勉強勸酒。

錫克教徒絕對禁酒。

印度人有吃抓飯的習俗。

右手抓飯、接食物。

在朋友相聚或參加招待會、聚餐會時,主人往往以自助餐形式款待客人。

在這種場合下,通常是站著進食,到餐桌上拿取自己喜歡吃的食物。

左手拿盤子,右手抓食物,使用3指(大姆指、食指和中指),將飯菜拌勻,隨後再一把把抓著吃(一般不備筷子、叉子和匙子)。

印度人的雙手分工明確,除上廁所,一般用右手。

因此,在朋友相見,切忌伸出左手與人相握。

印度人大多信仰印度教,中上層人士吃素者很多,越是身份、社會地位高的人葷食者越少(社會地位低的人才吃羊肉),但也吃雞蛋、黃油、牛奶,印度教徒中的肉食者禁食牛肉,允許吃雞、鴨、魚。

但印度教徒忌在同一食盤中取食。

因此,進飯店就餐時,應根據菜譜點菜,不要輕易點食豬肉、牛肉。

印度有許多素食飯店和旅館是不供應肉食的。

喜愛的圖案是「敬牛」。

9、進入寺廟禁忌進入印度的廟宇或清真寺,要脫去鞋子,要跨過門檻而不能踩著門檻而過。

光腳進寺廟,事先要在入口處洗好腳以表示禮貌。

凡進入回教寺廟者,均不能穿短褲或無袖背心,也要求脫鞋。

凡進入錫克教寺廟者,必先戴上頭巾或帽子,然後脫鞋才可進入。

印度六大禁忌

1.在印度教徒心目中,牛是濕婆神的坐騎,所以禁止食用牛肉或牛皮製品。

但是印度的回教徒不吃豬肉,因此遊客最好食用雞肉或羊肉。

2.在印度,應避免以左手遞物給當地人,因為左手被視為視不潔的。

3.在印度,不要撫摸小孩頭部,因為印度人認為頭部視神聖的。

4.在印度,進入宗教寺廟和古跡都必須拖鞋,最好入境隨俗。

5.參觀印度寺廟時,最好不要穿著短褲和短裙。

6.在印度,看到特殊宗教儀式舉行時,千萬不克鄙視或加以批評,免得招惹是非。

印度的習俗禮儀

風俗習慣:

印度有多種宗教,教徒對其所信仰的宗教皆十分虔誠,例如牛對印度教來說是神聖的動物,因此連牛漫步在街上,也不可冒犯它,很多印度教徒是素食主義者。

印度居民,尤其是女人皆不喝含酒精的飲料,錫克教(sikhs)及襖教(parsees)之信徒不準抽煙,回教徒則不吃豬肉,在印度有授受關系時皆須用右手,正統的回教徒不能喝任何含酒精的飲料,逢齋月之時,在日出到日落禁止一切飲食。

對印度的女人不可行握手禮,打招呼時只能以合掌頷首的方式(類似祈禱的姿勢),觀光客到印度須留意拜會的對方是信奉何種宗教,不可逾禮。若要參觀宗教的聖物、廟宇時須穿著深色服裝,並脫鞋,以示尊重。

新年的晚上,婦女們要用燈照丈夫的臉,以表示照去邪氣,來年吉利。

小費:

飯店要加10%的服務費,故不須另付小費,若是較高級的飯店還須課7%的奢侈稅。於機場或車站委託搬運行李時,每件應於櫃台付1盧比小費,不必再付給服務員,搭乘計程車時通常多加車資的10%,但非必須。

印度餐桌禮儀:

1、就餐也要拿捏時間

印度人通常一天只吃兩頓飯,第一餐是在上午接近中午的時候,第二餐基本在晚上9點以後。但是習慣西式生活的印度人,也開始一日三餐,每餐包括開胃菜、湯、主菜和甜點,根據個人食量點菜,也可以不要開胃菜。

如果和印度人同桌吃開胃菜,吃得太快或太慢都是不好的,最好盡量保持和對方相同的速度把菜吃完。甜點和茶一定要等到飯後再端上餐桌,否則也是對客人非常不禮貌的行為。

2、印度人實行分餐,所以吃多少盛多少,不要剩菜。

3、手抓飯忌諱

印度人用手也是有忌諱的,那就是他們只用右手抓食物,而左手絕對不得用來觸碰食物。印度人認為,左手是專門用來處理不潔之物的,因此吃飯時,他們的左小臂一般沿桌邊貼放,手垂放於桌面以下,或是乾脆把左手藏在隱蔽的地方。

4、用餐結束清洗右手

服務員會給客人用小碗端來洗手水,水裡漂著用於清潔的檸檬片和用於裝飾的花瓣,當然,只能清洗右手。

印度用餐禮儀:

印度人習慣用手直接抓取食物,如果你不能接受也沒關系,一般的餐廳都會配備刀叉。要注意吃東西不能使用左手,一定要使用右手,因為當地人認為左手是不潔的。

如果前往當地人家裡做客,吃東西需提前告知主人,最好不要在盤子里剩下食物。

印度印度人的基本社交禮儀

印度是文明古國,待人接物的講究相當多。「那瑪斯戴」是印度人最常用的問候語,在見面和告別時,印度人總免不了說一句「那摩斯戴」,這是印地語,意即「您好」。

1、印度人是用搖頭表示贊同,用點頭表示不同意。人們用手抓耳朵表示自責;召喚某人的動作是將手掌向下擺手指,但不能只用一個指頭;指人時也要用整個手掌,不能用一兩個指頭。

2、用右手拿食物、禮品和敬茶,不用左手,也不用雙手。就餐的時候,印度教徒最忌諱在同一個容器里取用食物。也不吃別人接觸過的食物,甚至別人清洗過的茶杯,也要自己再洗滌一遍後才使用。喜歡分餐進食,注重菜品酥爛,一般口味不喜太咸,偏愛辣味。主食以米飯為主,對麵食中的餅類也感興趣。

3、印度人相見應遞英文名片,英語是印度的商業語言。主客見面時,都要用雙手合十在胸前致意。口中念著:「納瑪斯堆」(梵文:「向您點頭」,現在表示問好或祝福)。晚輩在行禮的時候彎腰摸長者的腳,表示對長輩的尊敬。男子不能和婦女握手。許多家庭婦女忌諱見陌生男子,不輕易和外人接觸。但如果邀請男人參加實社交活動時應請他們偕夫人同來。一般關系的男女不能單獨談話。

4、到印度廟宇或家庭做客,進門必須脫鞋。迎接貴客時,主人常獻上花環,套在客人的頸上。花環的大小長度視客人的身份而定。獻給貴賓的花環既粗又長,超過膝蓋。給一般客人的花環僅到胸前。妻子送丈夫出遠門,最高禮節是摸腳跟和吻腳。到印度家庭做客時,可以帶水果和糖果作為禮物,或給主人的孩子們送點禮品。

5、雙手合十:是伴隨「那摩斯戴」的身體語言。一般是雙手合十於胸前,或舉手示意。兩手空著時,則合十問候;若一手持物,則舉右手施禮,切不可舉左手。合十的高低也有講究。對長者宜高,兩手至少與前額相平;對晚輩宜低,可齊於胸口;對平輩宜平,雙手位於胸口和下頷之間。

6、擁抱:也是常見之禮。若久別重逢,或將遠行,或有大事發生等,則要擁抱。擁抱時,彼此將雙手搭在肩上,先是把頭偏向左邊,胸膛緊貼一下,然後把頭偏向右邊,再把胸緊貼一下,有時,彼此用手撫背並緊抱,以示特別親熱。

7、摸足:是行大禮。在很重要的場合,對於特別尊敬的長者用額頭觸其腳,吻其足,或摸其足。現在多用的是摸足禮,即先屈身下蹲,伸手摸一下長者的腳,然後再用手摸一下自己的'額頭,以示頭腳已碰。

8、獻花環:在印度是歡迎客人常見的禮節,主人要獻上一個花環,戴到客人的脖子上。客人越高貴,所串的花環也越粗。點吉祥痣也是印度人歡迎賓客的禮數。每逢喜慶節日,印度人愛用硃砂在前額兩眉中間塗上一個圓點。他們認為,吉祥痣可以驅邪避災。有時,印度人為了表示隆重歡迎,不僅向賓客獻上花環,而且還給客人點上「吉祥痣」。在姑娘出嫁之前,父母要選吉日,請僧侶專門給姑娘點吉祥痣,祝願她終身幸福。現在,吉祥痣實際上也成為印度婦女日常打扮和美容的一個組成部分。

9、盤腿而坐:是印度人常見的坐姿,這種習慣在城鄉都很普遍。農民在田間休息或在家吃飯愛盤腿席地而坐。在老式的鋪子里,工匠幹活,伙計售貨,都是盤腿而坐。民間的說唱藝人和琴鼓樂手演出時也是盤腿而坐。

10、送禮:一份糖果或是一束鮮花是印度人訪朋問友經常送的禮物。一般來說禮物有糖果、鮮花以及主人可能會喜歡的東西。因為印度人愛吃甜食,所以送糖果的居多。糖果有的是從商店中購買的,有的是自家做的。印度人自家做的糖果又甜又膩,如果不習慣,很難受用。

關於印度的習俗禮儀的介紹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人口眾多,居世界第二位。印度的禮節儀式是合十禮,晚輩對長輩行禮是彎腰摸長輩的腳,男人和女人不能握手,在行雙手合十禮或鞠躬禮時男人不能碰女人。如系一般關系,男人和婦人不能單獨談話。印度人用搖頭表示贊同,而用點頭表示不同意。

印度人極喜愛鮮花。他們尤其喜歡將花環戴在貴賓、新婚夫婦、過生日者的脖子上。花環大小根據客人的身份決定,對一般客人花環到胸,對貴賓花環要過膝。

印度人以大米為主食,愛吃咖喱及油爆、烤、炸的食物,口味喜辣。

尤其對中國四川菜中的魚香類有興趣,而不喜歡喝中、西式菜湯,不吃木耳、筍、麵筋之類食物。印度人不喝酒,甚至對喝酒特別反感,他們認為這是違反宗教習慣的,印度人喜歡喝茶,喝茶方式頗奇特:把茶盛在盤子里,伸舌頭舔喝。

印度人特別講究衛生,每日洗澡且只洗淋浴,在富裕而有教養的家庭,主婦做飯前要洗澡並換上干凈的衣服。廚房是神聖的地方,外人與未沐浴的家人是不能進去的。飯前洗手,不食剩下的食物。

印度婦女額部眉間都有一彩色「吉祥點」,吉祥點本來是表示婚嫁狀況的,現除此含義外,已成為婦女化妝美容的固定組成部分了。

❼ 你知曉印度人有哪些奇特習慣嗎

‍‍不知道大家對印度的感覺是什麼樣的,但是就我個人而言,我不是很喜歡印度。特別是印度的一些奇葩習慣,過年的時候去印度旅遊就親眼見證到了,首先就是印度人吃飯了。他們吃飯都是用手抓,如果你問他們為什麼要這么吃飯,他們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要用手抓飯!其次就是印度人上廁所了,印度人上廁所會用手沾一點水,然後去洗干凈!雖然說吃飯時用的手,和上廁所時用的手不是同一邊,但還是會讓人覺得怪怪的。‍‍

❽ 印度人的習俗

印度最具特色的國服稱"沙麗"。沙麗有五千多年的歷史,現在是印度婦女的普通裝束。沙麗是一塊一米多寬、五六米長的布料。穿著時,婦女們自腰部纏起,繞過胸前,一端搭在肩上,用一枚別針別住。隨著歷史的發展,沙麗也發生了不少變革。在傳統的基礎上,婦女們上身配上了名為"傑姆普爾"的緊身胸衣,下身配以叫做"貝蒂戈爾"的襯裙,穿戴起來,沙麗顯得更方便實用。印度婦女還喜歡在沙麗上綴上各種圖案,如花卉、幾何圖形等,還少不了一道花邊。五顏六色的布料加上獨特的圖案、花邊,沙麗顯得更加瑰麗多彩、鮮艷醒目。

印度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地語言、風俗、信仰和生活習慣不同,沙麗的式樣也很繁多,不拘一格。漁家女喜歡將沙麗的衣片折疊在兩腿之間,塞在腰後,便於水上生活;農村婦女由於參加農活,多穿短沙麗。孟加拉地區的婦女常用沙麗的折邊遮掩頭部,因當地的禮儀限制婦女不得在男人面前拋頭露面。西南部地區的婦女穿的沙麗則是一頭張開呈扇形,穿起來顯得神采飄逸。沙麗的布料則因穿戴者的貧富而不同,窮人穿的沙麗大都是用棉布或粗麻布製作,貴婦人則穿用絲綢或薄紗製作的沙麗,還綴上金絲銀線織成的圖案裝飾。

每逢節日,印度婦女都會穿起自己最喜愛的沙麗逛街串門,走親訪友。

印度婦女還有一種衣服比較普遍,上衣比較寬松,長至膝部,稱"古爾蒂",下身穿緊身褲,名叫"瑟爾瓦",再加一條紗巾圍在脖子上,長長地向後飄。

印度婦女的首飾種類繁多,有耳環、項鏈、戒指、手鏈、手鐲、發飾、額飾、鼻飾、胸飾、腳鏈、腳鐲等,從頭到腳都有裝飾品。

印度男人的服飾最普遍的叫"托蒂",是一塊三四米長的白色布料,纏在腰間,下長至膝,有的下長到腳部。農村的男人則普遍穿"哈達",即一塊布圍住腰,一端搭在肩上。隨著社會的發展,如今男人除"托蒂"外,上身加一件肥大的襯衣,名為"古爾達"。天冷時再加一件披肩。在特別重要場合,老人會穿上"古爾達",下身圍"托蒂",足踏拖鞋。這種打扮是最有身份的標志。

在城市裡,印度男人穿西裝也是很普遍的了。一些政府官員在正規場合,穿一種很像我國"中山裝"的上衣,也是緊緊的衣領,胸部有一口袋,別一枝鋼筆。

即使在熱季(3~5月),印度人也很少穿T恤和短褲,男子一般穿長袖襯衫和長褲,女人更不穿短褲,一是為了防暴曬,二是防蚊蟲叮咬。

印度男人的頭巾和帽子也是一絕。在城市裡,除了錫克教徒外,男人一般不戴帽或頭巾,而在農村戴帽和頭巾非常普遍。印度男人頭上的頭巾稱"塔布",顏色多種多樣,戴法各異。男人戴的帽子有土耳其帽、波斯帽、漏斗式斜帽、船形帽等。

❾ 印度人的禁忌

睡覺時,不能頭朝北,腳朝南;晚上忌說蛇;節日活著喜慶的日子裡忌烙餅。

❿ 印度人的風俗

六大禁忌
1. 在印度教徒心目中,牛是濕婆神的坐騎,所以禁止食用牛肉或牛皮製品。但是印度的回教徒不吃豬肉,因此遊客最好食用雞肉或羊肉。
2. 在印度,應避免以左手遞物給當地人,因為左手被視為視不潔的。
3. 在印度,不要撫摸小孩頭部,因為印度人認為頭部視神聖的。
4. 在印度,進入宗教寺廟和古跡都必須拖鞋,最好入境隨俗。
5. 參觀印度寺廟時,最好不要穿著短褲和短裙。
6. 在印度,看到特殊宗教儀式舉行時,千萬不克鄙視或加以批評,免得招惹是非。

十大特殊習慣:

1. 印度人習慣以「納瑪斯特Namaste」代替早安、午安、晚安或歡迎、你好......等一切問候語。
2 . 印度人回答問題時,通常頭部都會向左右兩邊點一下,這是代表「OK」「沒問題」或「Yes」的意思。
3. 印度大部份地區,都沒有門牌地址,當地人習慣以地標、橋梁、寺廟、市集作為辨識。
4.如果向10個印度人問路,會得到10個答案。
5.印度人對遊客最常說的話是:「Where are you from?」「What's your name?」「You're my friend.」不過當他們說這些話時,都是另有意圖。
6.印度人思考邏輯很簡單,動作也很緩慢,所以遊客要有耐心。
7.到印度人家裡吃飯時,通常是由男主人作陪,最好不要勉強女主人同桌吃飯。
8.印度人習慣用右手抓飯吃,並且將左手放在背後。
9.印度男性很喜歡找外國女子搭訕,尤其當你被誤以為日本女性的時候。
10.很多印度人為了賺觀光客的錢,都會學習各國的語言。所以在印度,能說各 種語言的人,不是導游、生意人,就是騙子。

了解了這些再看一下印度的歷史,粗略地了解印度文明就應該okay了。

閱讀全文

與印度人打架為什麼都用拖鞋和巴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簽證有效期過了怎麼辦 瀏覽:223
中國的富二代有哪些 瀏覽:670
中國為什麼禁止臉譜網 瀏覽:808
伊朗包機為啥什麼要直飛甘肅蘭州呢 瀏覽:415
蘇聯為什麼打中國 瀏覽:862
美國為什麼解凍伊朗油 瀏覽:714
英國二手車一年多少錢啊 瀏覽:116
中國海洋大學疫情期間如何出入 瀏覽:388
錫金是怎麼從印度獨立出去的 瀏覽:548
伊朗與什麼國家接壤 瀏覽:698
為什麼美國要去打伊朗 瀏覽:234
為什麼印尼海嘯破壞極其慘重 瀏覽:310
一元硬幣是多少越南盾 瀏覽:406
義大利的皮鞋是什麼皮 瀏覽:100
去印尼玩不會說印尼話怎麼辦 瀏覽:328
印度落後中國多少錢啊 瀏覽:664
越南號碼抖音怎麼設置網路 瀏覽:964
中國護照義大利簽證怎麼辦 瀏覽:720
中國原子彈用了多久成功 瀏覽:450
俄羅斯到越南飛機票多少錢 瀏覽:759